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

当前评分:0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版权所有京ICP备号-5120.39.50.*
218.201.170.*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在于理解分析能力的提高。多看,多学,多思考。对每一篇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慢慢就会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大家还关注怎样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怎样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更新时间: 12:18:01 发布者:佚名
  精读过的书,要做到:
  一懂,就是对书的基本内容要达到理解的程度;
  二记,就是要记住所理解的内容;
  三会,就是会运用这些理解了的知识;
  四熟,就是能熟练地将从书本内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或运用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中学是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要把精读的目标指向教科书和主要参考书。
  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求的一切。”
  就是说,阅读时要抓住书中的精髓,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
  英国诗人柯勒律曾把读者分为四类: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漏沙,注进去,漏出来,到头来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第二类好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还脏了些;第三类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只是豆渣;第四类像开掘宝石的苦工,把矿渣甩一边,只要纯净的宝石。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阅读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华罗庚说:“高中程度的同志可以回想一下过去学过的小学算术、初中代数在脑子里还有那么多吗?没有那么多了。因为我们理解了,会运用了,这就是说书变薄了。”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阅读时要实现由多而杂到少而精的转化。
  综上所述,阅读时,要竭尽全力,力求做到“留下宝石”,“引向深处”和“把书读薄”,为此,就要勤于思考。
  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力求理解
  读书应当边读边想,力求理解,弄懂书中所说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理,阅读时,应当每看一段就想一想,把道理弄懂;在全文读完之后,再串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找到各段之间的联系,以便从整体上理解一篇文章,一节课文或一章内容。
  (2)理清思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文章有思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每一篇文章都体现着作者的思路,遵循这一思路阅读,才能理解文章的实质。可见理清思路对阅读多么重要。
  在阅读自然科学著作时,对书上提出的原理、规律、定律、公式,不仅要理解结论,尤其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看这些结论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李政道博士说:“当读完一段之后,就应当把书合上,自己把思路走一下,如果走不出来,再去看书,想想自己为什么走不出来,别人为什么走通了。”阅读时,只记现成结论,而不考虑这些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那么思维能力就很难在阅读中提高。
  (3)要能提出问题
  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根据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认为书中的一些见解不正确、不完整,提出异义或补充;一类是因为自己具备的知识还不够,因而有不懂的问题。中学生随着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阅读时发现第一类问题会逐渐增多,而第二类问题会慢慢减少。
  一旦发现问题,再深入阅读有关书籍,并且深入思考,收获会更大,还有可能发现新的知识,获得新的见解。
  (4)要独立回忆,学会准确表达
  阅读后,要通过回忆再检查一下阅读的效果。对已经理解的内容要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写在读书笔记上,以备日后查用。钱伟长说过:“读一本书,只要清楚它的梗概,了解它的主要精神和主要问题,先把最重要的东西学到手,然后回顾一下,看自己解决一些什么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好用小本子记录下来,以便以后解决。”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微信扫描上图订阅天利,每日精华文章推送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专题抢先看
高考真题:2014年各省市高考真题
高考查分:2014各省查分时间方式
批次线:2014年各省市高考批次线
本月被围观最多的文章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欢迎pr≥5的高考类网站与我们交换链接,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高语文阅读理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