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水是弱电解质盐酸是电解质么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悬赏20爱心点
分享到微博
常温下,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比较它们离子大小关系(请详细写解题步骤,方法)
答案是NH4+ >Cl->OH->H+
楼上的那位同志竟然用大学的知识做,太复杂了。
由溶液的pH值可知,氨水电离出的OH-和盐酸电离出的H+相等,但由于氨水是弱碱,只有部分电离,而盐酸的强酸,完全电离,所以氨水的浓度要比盐酸大,才能电离出等浓度的OH-和H+,由于氨水浓度大,所以混合后溶液显碱性,OH->H+,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阴阳离子带的电荷总数相等),NH4+ >Cl-
OH-的浓度怎么可能比Cl-更高?Cl-是溶于水的盐提供的,而OH-是水解提供的,水解提供的量只是少数,怎么可能比Cl-的浓度还大?
。。。。你解决得了OH-和Cl-的关系问题么?搞错了啊,OH-是比Cl-更高的。
linggan017
那您能不能再帮我 解答一题..
2.NaHCO3. 3NaALO2
5 NAOH 当以上5中PH相同时,其物质量浓度的大小关系..麻烦写下分析..谢谢
回答数:9014
哦,是想错了……
linggan017
答案不对喔..
linggan017
这我也知道,你能不能详细的把答案写出来,谢谢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向稀氨水中加稀盐酸_百度知道
向稀氨水中加稀盐酸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电离方程式及分析
提问者采纳
NH3*H2O +HCL==NH4CL +H2ONH3*H2O+H+==NH4+ +H2O氨水是弱电解质,所以只能写分子的形式稀盐酸是强电解质,可以写成离子形式(H+)
提问者评价
很满意,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HCl+NH3*H2O=NH4Cl+H2OH+ +NH3*H2O=NH4+ +H2O氨水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
稀氨水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1)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填..
(1)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填序号).①氨水&&②SO2&&③CI2&&④次氯酸&&⑤BaSO4&⑥乙醇&&⑦H2O&&⑧NaHCO3(2)用浓度为0.1mol-L-1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以下操作会使结果偏高的是______(填序号).①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未用待测液润洗&&&&&&&&&&&&&&&②酸式滴定管读数是滴前仰视滴后俯视③酸式滴定管下端尖嘴处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没有&&&&&④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3)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此时溶液呈______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原因: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1)①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SO2是非电解质;&③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④次氯酸是弱电解质,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⑤BaSO4是强电解质;⑥乙醇在非电解质;⑦H2O是弱电解质;⑧NaHCO3是强电解质;故答案为:②⑥;④⑦;(2)A.用蒸馏水洗涤锥形瓶后,不用待测溶液进行润洗,则V(酸)不变,所测浓度不变,故错误;B、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读数,会导致V(酸)偏小,所测碱浓度偏小,故错误;C、滴定前发现滴定管的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则V(酸)偏大,所测碱浓度偏大,故正确;D、装HCl的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的HCl溶液润洗,则V(酸)偏大,所测碱浓度偏大,故正确;故选③④;(3)一个硫酸铝钾化学式中含有2个硫酸根离子、1个铝离子,一个氢氧化钡化学式中含有1个钡离子、2个氢氧根离子,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明矾和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所以发生的反应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恰好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所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偏铝酸钾是强碱弱酸盐,偏铝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使溶液呈碱性,故答案为: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碱;KAlO2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填..”主要考查你对&&离子方程式,电解质、非电解质,酸碱中和滴定&&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离子方程式电解质、非电解质酸碱中和滴定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①写: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容难电离的物质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离子方程式书写及正误的判断方法: ①判断反应是否在水溶液中进行 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这种条件下才能发生离子反应。 ②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如果反应不能发生,当然也就没有离子方程式可言。 ③判断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④判断质量和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方程式不仅要质量守恒,而且反应前后各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必须相等。 ⑤判断氧化物、难溶物、气体、单质、难电离的弱酸、弱碱、水是否写成了分子形式,而易电离的物质是否写成离子形式。 ⑥判断连接符号“=”和“”及状态符号“↑”和“↓”运用是否正确。 强电解质的电离、不可逆反应、双水解反应用“=”;弱电解质电离、可逆反应、水解反应用“”。复分解反应、水解反应生成的难溶物用“↓”,气体用“↑”;单水解反应生成的难溶物不用“↓”,气体不用“↑”。 ⑦判断微溶物的处理是否正确。 微溶物做反应物时,一般用离子形式,做生成物时一般用分子式。 ⑧判断反应物的滴加顺序与方程式中生成物是否一致。 如:把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和把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反应产物是不同的。 ⑨判断反应物的相对量与产物是否一致。 有些反应因反应物的量不同会生成不同的产物。如:CO2、SO2、H2S等气体与碱溶液反应时,若气体少量,则生成正盐;若气体过量,则生成酸式盐。 ⑩判断电解质在写成离子形式时阴阳离子个数比是否合理。 如Ba(OH)2溶液和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往往错误写成: ,正确为: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基本方法是:把物质的量少的物质的系数定为1,其他物质按最大量消耗。
1.因滴加顺序不同造成连续反应
HCl与Na2CO3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
HCl与NaAlO2&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
AlCl3与NaOH&
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Al3++3OH-==Al(OH)3↓ (2)Al(OH)3+OH-==AlO2-+2H2O 若向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AlCl3溶液,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l3++4OH-==AlO2-+2H2O 若向足量Al2(SO4)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AgNO3与NH3·H2O
&向AgNO3溶液中滴入稀NH3·H2O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1) Ag++NH3·H2O==AgOH↓+NH4+&&&&(2)AgOH+2NH3·H2O==Ag(NH3)2++OH-+2H2O&若向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g++3NH3·H2O==Ag(NH3)2++OH-+NH4++2H2O&&若向足量AgNO3溶液中滴入少量NH3·H2O,其离子方程式为:Ag++NH3·H2O==AgOH↓+NH4+
向NaOH溶液中通人CO2气体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2OH-+CO2==CO32-+H2O  (2)CO32-+CO2+H2O==2HCO3-若向足量NaOH溶液中通人少量CO2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 2OH-+CO2==CO32-+H2O 若向NaOH溶液中通人过量CO2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OH-+CO2==HCO3-
2.过量型:
向足量的Ca(HCO3)2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 OH-+Ca2++HCO3-==H2O+CaCO3↓向足量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Ca(HCO3)2溶液&&&&&&& Ca2++2HCO3-+2OH-==2H2O+CaCO3↓+CO32-Fe与HNO3 :铁过量时:Fe+4HNO3==Fe(NO3)3+NO↑+2H2O&&&&&&&&&&&&&&&&&&&&&& 铁不足时:3Fe+8HNO3==3Fe(NO3)2+2NO↑+4H2O
3.定量型:
因还原性I-&Fe2+&Br-,所以在FeI2或者FeBr2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不同的离子反应,依次为:(1)2I-+Cl2==2Cl-+I2(2)2Fe2++Cl2==2Fe3++2Cl-(3)2Br-+Cl2==2Cl-+Br2
向明矾溶液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 &Al3++SO42-+Ba2++4OH-==AlO2-+2BaSO4↓+2H2O向明矾溶液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铝离子刚好沉淀完全&&&&&&&&&&&&&&& Al3+SO42-+Ba2++3OH-==Al(OH)3↓+2BaSO4↓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说明(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但是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而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强弱由物质的内部结构决定,与其溶解度无关。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虽然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强电解质。 (5)电解质不一定导电,非电解质一定不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酸碱中和滴定: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 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1)原理:对于一元酸和一元碱发生的中和反应,C酸V酸=C碱V碱&或:C未知V未知=C标准V标准,(2)仪器: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c.铁架台d.滴定管夹e.锥形瓶 f.烧杯g.胶头滴管等 (3)装置图:&(4)操作步骤: 洗涤、检漏、水洗、润洗、装液、去泡、调液面记录、放待测液、加指示剂、滴定、记录、 计算、误差分析 (5)数据处理依据: c(NaOH)=c(HCl)V(HCl)/V(NaOH) (6)误差分析: ①仪器润洗不当:a.盛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盛待测液滴定(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②读数方法有误:&&&&&&&&&&&&&&&&&&&&&&&&&&&&&&&&&&&&&&&&&&&&&&&& a.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 b.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 & c.天平或量筒的使用读数方法错误;&&&&&&&&&&&&&&&&&&&&&&&&&&&&&&&&&&&&&&&&&&&&&&&&&&&&&& ③操作出现问题:& a.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漏液; & b.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前尖嘴部分有气泡,终了无气泡 &&& (或前无后有); & c.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有待测液溅出;&&&&&&&&&&&&&&&&&&&&&&&&&&&&&&&&&& & d.滴定过程中,将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中和滴定中的误差分析:
中和滴定是一个要求较高的定量实验,每一个不当的或错误的操作都会引起误差。 对于一元酸与一元碱,由可知,是准 确量取的体积,是标准溶液的浓度,它们均为定值,所以的大小取决于的大小,大则大,小则小。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末知浓度的碱溶液(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不正确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见下表:中和滴定应注意的问题:
&1.中和滴定中指示剂的使用与选择 (1)用量不能太多,常用2~3滴,冈指示剂本身也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若用量太多,会使中和滴定中需要的酸或碱的量增多或减少。 (2)指示剂的选择:中和滴定时一般选用的指示剂有酚酞和甲基橙。石蕊试液由于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辨别,在滴定过程中不宜使用。 (3)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终点溶液的pH应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如强酸溶液滴定弱碱溶液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强碱溶液滴定弱酸溶液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4)指示剂的变色:最好由浅到深,这样对比明显。如用强碱滴定强酸用酚酞作指示剂较好,当酚酞从无色变为粉红色(或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2.欲减小实验误差的三点做法 (1)半分钟:振荡,半分钟内颜色不褪去,即为滴定终点。 (2)l一2min:滴定停止后,必须等待l~2min,让附着在滴定管内壁的溶液流下后,再进行读数。 (3)重复:同一实验,要做两到三次,两次滴定所用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差值不能超过0.02mL,再取平均值。
发现相似题
与“(1)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填..”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0822510652734807724936897492375560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2.6919 second(s), 5 db_queries,
1 rpc_queries化学Ph1 盐酸 与ph13氨水_百度知道
化学Ph1 盐酸 与ph13氨水
h1 盐酸 与ph13氨水 等体积混合?.4mol/l 的naoh 溶液和40 l 0,后呈 什麼性 如何计氮普辟舅转矫凋收出.5mol&#47?60 l
0;l h2so4混合后ph
提问者采纳
pH=-lg(2×10的-2次方mol&#47,然后求出剩余的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混合溶液显氨水的碱性,这一种有“离子的储备”的把它的储备就会“拿一部分”出来。2、这种题目需要先估算一下氢离子好氢氧根离子哪种有余,如果等体积混合,就说明它们现在已经有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如此题:常温下、可以记住;L.4×2×40=32.3=11。就求混合以后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它们就恰好中和,则因为醋酸是有“离子的储备”【即弱电解质】的,混合溶液就成为“它的天下”,一种酸溶液和一种碱溶液pH之和=14,氨水是有“离子的储备”【即弱电解质】的;L)=2-lg2=2-0,此时溶液的酸碱性就看它们中哪一种有“离子的储备”【即弱电解质】,所以氢离子有余:氢氧根离子=0,再根据pH的定义求出p嘎迅摧刻诋灸个酥H值:(32-30)÷(60+40)=2×10的-2次方mol/如果是pH=2 的醋酸和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5×60=30.7 ,混合溶液就显醋酸的酸性,氢离子=0。比如此题
其他类似问题
氨水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第一题氨水是弱碱,只有很小一部分电离,消耗了10-1mol(假设一升),那还有很多很多的OH-会电离出来,氯化铵水解的H+相比而言很微小,几乎没有。这鉴于氨水电离多少无法得知,算不出来的,高中不要求二题(40*0.4*2-60*0.5)/(60+40)=0.02mol/l
第一题为碱性。因为PH1盐酸与PH13的氨水,说明氢离子与氢氧根浓度相等,而氨水是弱电解质。所以氨水浓度大于盐酸。第二题为酸性氢离子为3.2摩尔(硫酸为二元酸)氢氧根为3摩尔。因为都是强算,完全电离。所以反应后显酸性。
碱性,碱过量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氨水是弱电解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