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一个上端开口的锥形瓶的用途内注入...

某同学在一个较大的锥形瓶内注入水,然后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此时水对锥形瓶底的压力为F1,锥形瓶对桌面的压力为F2.然后该同学又将一个重为3N的木球放入瓶内,木球漂浮在水面上.放入木球后,压力F1和F2的变化情况是(  )A.F1、F2的增量均大于3NB.F1、F2的增量均等于3NC.F1的增量大于3N,F2的增量等于3ND.F1的增量小于3N,F2的增量大于3N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ps=ρghs,∴放入木球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P′s=ρgh′s;则:F1′-F1=ρgs(h′-h),∵放入木球后,球漂浮,∴G木=G排=ρgV排,∵容器为下粗上细的容器,∴s(h′-h)>V排,∴F1′-F1>G木,即:△F1>3N;放入木球前,锥形瓶对桌面的压力为:F=G水+G瓶,放入木球后,锥形瓶对桌面的压力为:F2=G水+G瓶+G木,∴△F2=F2-F=G木=3N.故选C.
为您推荐:
求出放入木块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得出压力差F1′-F1=ρgs(h′-h);因为木球漂浮,所以G木=G排=ρgV排;又因为容器为下粗上细的容器,所以s(h′-h)>V排,从而得出F1′-F1>G木;对于F2来说,将瓶子、水、木块看做一个整体,对桌面的压力的增加量等于木块重.
本题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漂浮条件、液体压强公式和压强定义式的掌握和运用,对于压力、压强的分析计算:①固体先求压力后压强,液体先求压强后压力;②上细下粗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G.
扫描下载二维码如图所示,在一个开口锥形瓶内注入适量水,然后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水对瓶底的压力为5N,现在将一个重为G1的木块放入瓶中,水对瓶底的压力变为6N,再将一个重为G2的木块放入瓶中,水对瓶底的压力变为7N.木块与瓶始终不接触,水也没有溢出,则(  )
A.G2>G1>1N
B.G1>G2>1N
C.G1<G2<1N
D.G2=G1=1N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ps=ρghs,∴放入木块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P′s=ρgh′s;则:F1′-F1=ρgs(h′-h),∵放入木块后,漂浮,∴G木=G排=ρgV排,∵容器为上粗下细的容器,∴s(h′-h)<V排,∴F1′-F1<G木;即:6N-5N=1N<G1;7N-6N=1N<G2;注意越往上部,液体的实际质量越多;所以G2>G1>1N.故选A.
试题“如图所示,在一个开口锥形瓶内注入适量水,然后将它...”;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在“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活动中,如图所示,向甲、乙两个圆锥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后,取放有冰块和开水、外表面干燥的两只蒸发皿分别盖在瓶口,则稍后瓶口内出“白雾”并在蒸发皿底部出现“雨滴”的是______瓶,这说明:“雨”是由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条件是______.
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左端固定并保持水平,当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上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________,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
如图所示,将一柔软的导线弯成星形,并将其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然后将电键S闭合,则该星形回路将(  )
A.不会变形
B.会变形,所围面积增大
C.会变形,所围面积减小
D.会变形,所围总面积不变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某同学在一个较大的锥形瓶内注入水.然后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此时水对锥形瓶底的压力为F1.锥形瓶对桌面的压力为F2.然后该同学又将一个重为3N的木球放入瓶内.木球漂浮在水面上.放入木球后.压力——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2010年江苏省某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在一个较大的锥形瓶内注入水,然后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此时水对锥形瓶底的压力为F1,锥形瓶对桌面的压力为F2.然后该同学又将一个重为3N的木球放入瓶内,木球漂浮在水面上.放入木球后,压力F1和F2的变化情况是( )A.F1、F2的增量均大于3NB.F1、F2的增量均等于3NC.F1的增量大于3N,F2的增量等于3ND.F1的增量小于3N,F2的增量大于3N
来源:2010年江苏省某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液体温度计里要用水银、酒精、煤油来作测温物质,这是因为它们的&&& 较小,而&&& 较大.
来源:2010年江苏省某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有一大小为10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乙物体上后,甲、乙两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已知甲物体的质量为4kg,乙物体的质量为6kg,则物体甲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 &&& N;如果当拉力F增大到20N时,物体甲和乙均以相同的速度沿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甲物体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 &&& N.
来源:2010年江苏省某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往试管里注入清水,用橡皮塞堵住管口,留一稍大的空气泡.让阳光垂直照射试管,发现阳光透过空气泡在白纸上形成一橄榄状的暗影,如图所示,原因是&&& ,用掌握的物理知识分析,阳光透过试管的其它部分,呈现在白纸上的是&&& .
来源:2010年江苏省某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弹簧一端与小车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将弹簧由自由长的位置A,用力压缩至B,松手后,小车由位置B开始运动至位置C时,速度为零.则小车在粗糙木板上运动速度最大的位置应在&&& (选填“A点”、“AB间的一点”或“AC间的一点”)
来源:2010年江苏省某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落地平面镜高0.8米,身高1.5米的姚安美同学站在镜前却看不到自己全身的像,她回想起物理课上所学知识就&&& (选填“适当后退一段距离”或“适当把镜子升高一段距离”),当她看到了自己全身像时,此像的大小与她本人相比应该是&&& .(选填“大”、“小”或“一样大”)
来源:2010年江苏省某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基本操作是:打开煤气阀,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燃烧.有同学担心煤气在进口处是否会向空气中泄漏?你的观点:我认为煤气在进口处&&& (选“会”或“不会”)向空气中泄漏,理由是&&& .
来源:2010年江苏省某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图示的测通器来测试,其操作过程如下:(1)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E时小灯泡发光,连接F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 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填字母,下同).(2)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 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根导线辨别开.
来源:2010年江苏省某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电热炉内有两个阻值分别为R1=60Ω和R2=120Ω的发热电阻,用一个旋转开关可以实现电热炉多档位工作的要求.将电热炉接入家庭电路中.(1)当电热炉只有发热电阻R1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2)若要求电热炉发热功率最大,R1、R2应怎样连接?求出这个最大功率值.(3)如图是这个电热炉的工作原理图,其中的旋转开关内有一块绝缘圆盘,在圆盘的边缘依次有0,1,2,…9共10个金属触点;可以绕中心轴转动的开关旋钮两端各有一个金属滑片,转动开关旋钮可以将相邻的触点连接.如旋钮上的箭头指向图中位置C时,金属滑片将3、4触点接通,同时也将8、9触点接通.试分析旋转开关的箭头指向何位置时,电热炉的功率最大?指向何位置时,电热炉的功率最小?
来源:2010年江苏省某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请你仔细观察如图情景,提出一个合理值得探究的物理问题.提出的问题是:&&& .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一只化学用的锥形瓶,量得它的上口径与底径的比是1:3,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有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充满容器,且上下两部分液体恰好深度相同,已知上下两种液体的密度为p1:p2=1:2,设上部液体对下步液体的压力为f1,下部液体对底部的压力为f2,则飞f1:f2
百鬼夜行53
上部液体压力为p,由于液体传递的是压强,所以下部压力为上部液体传递下来的2.25p(下部面积为中间的2.25倍)+下部液体的压力2*2.25p=6.75p 所以比为1:6.7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高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你好!请或
使用次数:4
入库时间:
如图(甲)所示为一下粗上细且上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管内有一部分水银封住密闭气体,上管足够长,图中大小截面积分别为S1=2cm2、S2=1cm2,粗细管内水银长度分别为h1=h2=2cm,封闭气体长度为L=22 cm。大气压强为p0=76cmHg,气体初始温度为57℃。求:
(1)若缓慢升高气体温度,升高至多少开尔文方可将所有水银全部挤入细管内;
(2)若温度升高至492K,液柱下端离开玻璃管底部的距离;
(3)在图(乙)中作出全过程的p-V图像。
(1)由于水银总体积保持不变
设水银全部进入细管水银长度为x
&&&&&&&&&&&&&&&&&&&&&&&&&&&&&&&&&&&&&&&&&&&&&&&&&&&&&&&&&&&&& (1分)
P1=p0+ρg(h1+
h2)=80 cmHg
P2=p0+ρgx=82 cmHg&&&&&&&&&&&&&&&&&&&&&&&&&&&&&&&&&&&&&&&&&&&&&&&&&&&&&&&&&&&&&&&&&&&&& (1分)
从状态1到状态2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1分)
代入数据&&&&& =369K&&&&&&&&&&&&&&&&&&&&&&&&&&&&&&&&&&&&&&&&&&&&&&&&&&&&& (1分)
(2)从状态2到状态3经历等压过程。&&&&&&&&&&&&&&&&&&&&&&&&&&&&&&&&&& (1分)
设水银下表面离开粗细接口处的高度为y
=16 cm&&&&&&&&&&&&&&&&&&&&&&&&&&&&&&&&&&& (1分)
所以水银下表面离开玻璃管底部的距离&& h=
y+L+h1=40 cm。&&&&&&&&&&& (2分)
(3)(4分)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试题答案和解析,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搜索功能。百万题库任你搜索。搜索成功率8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锥形瓶的用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