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论述下常见的盐和化学肥料料三要素N。P。K如何有...

怎么样区分N P K 化肥?_百度作业帮
怎么样区分N P K 化肥?
怎么样区分N P K 化肥?
1、氮素化肥 氮是蛋白质构成的主要元素,蛋白质是细胞原生质组成中的基本物质.氮肥增施能促进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使叶色深绿,叶面积增大,促进碳的同化,有利于产量增加,品质改善.在生产上经常使用的氮素化肥有:①硫酸铵(硫铵):白色或淡褐色结晶体.含氮20%一21%,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便于贮存和使用.硫铵是一种酸性肥料,长期使用会增加土壤的酸性.最好做追肥使用,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量为15—20千克.②碳酸氢铵(碳铵):白色细小结晶,含氮17%,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易分解挥发.可作基肥或追肥使用,追肥时要埋施,及时覆土,以免氨气挥发烧伤秧苗.③尿素:白色圆粒状,含氮量为46%.尿素不如硫铵肥效发挥迅速,追肥时要比硫铵提前几天施用.尿素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尿素为中性肥料,不含副成分,连年施用也不致破坏土壤结构.2、磷肥 磷是形成细胞核蛋白、卵磷脂等不可缺少的元素.磷元素能加速细胞分裂,促使根系和地上部加快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在生产上常用的磷肥有:①过磷酸钙:为灰白色或浅灰色粉末,也有颗粒状的,含P2O5 12%一18%,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施入土壤后易 被土壤固定而降低肥效,可作基肥和追肥使用,在施用时宜集中施用或和有机肥料混合施用,这样可以降低磷的固定,从而提高肥效.也可用作根外追肥,使作物直接吸收.②重过磷酸钙(重钙):含P2O5 约45%左右,是一种高效磷肥.施用重钙的有效方法和过磷酸钙相同,重钙有效成分含量高,用量要相对减少.3、钾肥 钾元素的营养功效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促进作物体内淀粉和糖的形成,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还能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在生产上常用的钾肥有:①氯化钾:是易溶于水的速效性钾肥,含K2O 60%左右,呈白色、淡黄色或紫红色结晶.物理性状好,可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钾应配合石灰和有机肥料.②硫酸钾:为白色结晶,溶于水,含K2O 50%-52%左右.除可作基肥和追肥外,也可作根外追肥使用,根外追肥浓度以0.2%为宜.4、复合肥料:前面说的化学肥料一般只含一种营养元素,属单元素肥料.复合肥料是指在成分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三要素或只含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它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养分释放均匀,肥效稳而长,便于贮存和施用等优点.①磷酸铵:是以磷为主的氮磷复合肥料,含氮12%~18%,含P205 46%-56%,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多种土壤,最适合条施作基肥,667平方米用量7-10千克,撒施作基肥667平方米25~30千克.其中磷酸一铵呈酸性,磷酸二铵呈碱性,二者均易溶于水,水溶液为中性,有一定的吸湿性.②氮磷钾复合肥:含氮磷钾各约10%,淡褐色颗粒.氮钾均为水溶性,有一部分磷是水溶性的.主要用作基肥,667平方米用量25~30千克.③磷酸二氢钾:含P2O5 24%、K2O 21%,白色易溶于水,一般用于黄瓜无土育苗及无土栽培生产.因价格较高,在大面积生产中多用于根外追肥.(四十八)常见化肥的鉴别方法如何从下列几种化学肥料中选择适当的物质进行组合,制成同时含有N、P、K三种元素的复合化肥:①氨水②硝酸铵③过磷酸钙④草木灰⑤氯化钾.并叙述某些物质不能组合的理由._百度作业帮
如何从下列几种化学肥料中选择适当的物质进行组合,制成同时含有N、P、K三种元素的复合化肥:①氨水②硝酸铵③过磷酸钙④草木灰⑤氯化钾.并叙述某些物质不能组合的理由.
如何从下列几种化学肥料中选择适当的物质进行组合,制成同时含有N、P、K三种元素的复合化肥:①氨水②硝酸铵③过磷酸钙④草木灰⑤氯化钾.并叙述某些物质不能组合的理由.
用1.3.5含磷元素的只有过磷酸钙,所以必须用,硝酸属于强酸,不能做氮肥,含氮元素的只有氨水了,且氨水与过磷酸钙一起用比较好,过磷酸钙有固氮的作用,草木灰中含钾量较低,不适合做复合肥的原料,所以只能用氯化钾,
氨水不能和硝酸一起,NH4离子和H离子会反应生成氨气和水
氨水含氮,过磷酸钙含磷,氯化钾含钾。谁论述下化学肥料三要素N。P。K如何有效合理施肥及其施用对作物品质和环境生态的影响
谁论述下化学肥料三要素N。P。K如何有效合理施肥及其施用对作物品质和环境生态的影响
氮肥的合理施用氮肥利用率:指当季作物从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施用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数。肥料的经济效益:指一定数量的肥料施入土壤后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的数量。1根据土壤条件施肥①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含氮也多;有限的肥料分配时可少施或不施氮肥。②土壤质地 轻质土壤,保肥性差,要少量多次施用氮肥特别是硝态氮肥,以防止氮素的淋失;粘重土壤可一次大量施用氮肥。③土壤酸碱度 碱性土壤施用生理酸性或化学酸性肥料;酸性土壤施用生理碱性和化学碱性肥料,以调节土壤酸度。④盐渍土不要施用含Cl-肥料和Na+肥料,避免土壤含盐量的增加。⑤干旱区硝态氮肥施用效果较好,多雨季节铵态氮肥效果较好。 2根据作物施肥①不同作物氮的需要量及敏感程度不同叶菜类、桑、茶等作物需氮较多,豆科作物的初期才施用氮肥。②不同作物对氮素类型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水田:铵态氮肥的肥效&硝态氮;旱地:铵态氮肥=硝态氮肥或略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作物,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甜菜初期铵态氮肥&硝态氮,后期铵态氮肥&硝态氮; 烟草硝酸铵最好。③忌氯作物不要施用含有Cl-的肥料④注意作物营养的两个关键时期的施肥3根据肥料性质施肥①铵态氮肥易挥发,应深施。②硝态氮肥易淋失,不要大水漫灌,并且硝态氮肥肥效快,宜作追肥。③含碱性物质、挥发性物质、有毒物质、盐分等的肥料,不宜作追肥。4根据气候条件施肥氮肥肥效受气候条件如雨量、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一般干旱地区或干旱年份,氮肥肥效较差,湿润地区或湿润年份肥效较好。5重视平衡施肥提倡氮、磷、钾、有机肥配合施用,达到养分的平衡,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 6 结合农业技术措施施肥 ①坚持“深施覆土”的原则②避免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损失二、磷的生理作用1.磷是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的组分:核酸和核蛋白、磷脂、植素、ATP、辅酶2.磷能加强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转3.促进氮素代谢4.促进脂肪代谢5.提高作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提高作物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强作物对酸碱的适应能力1.土壤中磷的质量分数我国耕地土壤全磷量:0.2~1.1g/kg,呈地带性分布规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渐增加。影响因素:土壤母质、成土过程、耕作施肥等土壤中磷的形态极其植物的有效性①有机态磷含量:占土壤全磷量的10 ~ 50 %来源: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有机肥料影响因素:母质的全磷量、全氮量、地理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状、耕作管理措施等有机磷需要微生物的活动使其变为无机磷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影响有机磷转化的因素:水热条件与土壤的理化性状等,如:通气性、pH、温度及C/P等。②无机态磷含量:占土壤全磷量的50~90%包括:土壤液相中的磷(以H2PO4-和HPO42 -为主)固相的磷酸盐、土壤固相上的吸附态磷7.4.4 磷肥的合理施用 一、土壤供磷能力1、全磷 土壤全磷高时不一定磷素供应良好,但土壤全磷低时,常表现供磷不足。如土壤中全磷量在0.08%-0.1%以下,多数情况下施用磷肥可能增产。1、与氮磷配合施用2、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六、钾肥施用技术为避免土壤干湿交替引起的钾素固定,钾肥应深施,并且集中施用。施用量一般为每亩4-5kgK2O;经济作物可适当多施,一般为每亩5-10kg。不宜多施用钾肥,因钾具有奢侈吸收的特点,施用量大,作物吸收量也多,经济效益差,同时也易引发盐害。5.2 N2O和NOX的排放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不断增加。化肥施入土壤,有相当一部分以有机或无机氮形态的硝酸盐进入土壤,在土壤反硝化微生物作用下,会使难溶态、吸附态和水溶态的氮化合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同时转化生成氮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使空气质量恶化。1992年IPPC工作报告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加强,大气中N2O的含量正急剧增加,由农业系统中无机和有机氮肥的施用及生物固氮作用产生的N2O量约占年排放量的60% [50]。根据Veldkamp和Keller[51]估计,大约有所施N肥的0.5%是以NOx的形式损失。养分投入不平衡已成为制约蔬菜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超高量的化肥施用存在着巨大的环境风险。氮营养过剩一方面会导致蔬菜叶面积过大,结实不良,易感病虫害,对不良气候环境的抗逆性变弱;另一方面,氮过量会造成土壤中亚硝酸、氨气等气体挥发而引起作物地上部分直接受害,造成气体障碍[41]。磷过量,菜地土壤较其他土壤有效磷含量要高出十倍至数十倍,高磷土壤蔬菜生育期明显延长,并由于作物对N、P的过量吸收,而引起其他营养元素的缺乏、营养失调等生理病害,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决定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和食物安全的稳固性。化肥的使用是农业获得高产的重要手段,为农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1]。增施化肥是我国温饱工程的主要技术政策之一,历来受到政府的关注与农民的拥护。但是,过量施用化肥,或者偏施某一种化肥;不重视有机肥和无机肥的合理配合使用;或者将其直接排入水体等,均会导致局部地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就过量施用化肥导致的对土壤、水、大气环境以及作物的危害和相应的对策展开讨论,以便使公众对化肥在粮食和“绿色”食品生产上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对因“过量”、“偏施”带来的副作用和防治措施有基本的了解我国的化肥施用量增长速度快,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1985年全国化肥施用总量为1775.8万t,2002年达4339.5万t,比1985年增长1.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8%[2, 3](图1)。与此同时,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也呈逐年递增趋势,2002年达到了333.7 kg/hm2[2, 3](图2),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图1 年我国化肥施用总量施用化肥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状,创造最佳的植物营养环境,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但是,化肥用量并非越大越好。一般来说,各种作物对化肥的平均利用率,氮为40%~50%,磷为10%~20%,钾为30%~40%[4]。通常,化肥施用量越高,流失到环境中的数量也就越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就越高。以氮肥为例,由于施用量较高,而利用率较低,损失严重。据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氮肥去向的研究的数据,我国氮肥的利用率在9%~72%之间,平均为30%~41%[5]化肥每年的流失量占施用量的40%左右[6]。化肥的过量施用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主要发生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尤其是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田块上。此外,也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化肥品种的单一性、施肥的盲目性、施用技术的不合理等因素有关。6.3 氮、磷、钾等肥料配合施用目前,我国氮、磷、钾比例及土壤养分状况与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状况不相协调。关键是必须从宏观上调整肥料结构,在配合施肥的基础上,采取“适氮、增磷、补钾”的施肥技术,使植物的矿质营养处于最佳状态。在目标施氮量中扣除一定比例的氮肥(如10%~20%[32]),视需要进行补施,这样可避免氮素过多的危害和流失。在当前钾肥亏缺较大的情况下,应当充分利用农家肥中的钾,以缓解钾素供应不足的矛盾,将有限的钾肥资源用在严重缺钾的土壤和需钾量高的作物上。同时,应重视发展我国高含量复合肥料,并以增加高含量磷肥和氮磷复混肥为主攻方向,这样既起到调整氮磷比例,又能起到逐步改变我国化肥品种结构以单一、低含量为主的现状。6.4 改进施肥方法针对当前施肥不当和过量施肥造成的土壤污染,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具体方案。例如过量施用氮肥引起NO3-污染,可以通过施用缓效氮肥,使用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来降低土壤中的NO3- 的含量;对于施肥造成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可采用施用石灰、增施有机肥料、调节土壤Eh等方法降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还可以采用翻耕、客土和换土来去除或稀释土壤中重金属和其它有毒元素。为提高肥料利用率,提倡改地面浅施为开沟深施和叶面喷施,改分散追肥为重施底肥等,减少施肥次数,减少肥料流失的机会。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烹饪美食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N P K三种化肥的作用分别都是什么?_百度作业帮
N P K三种化肥的作用分别都是什么?
N P K三种化肥的作用分别都是什么?
1.氮肥可做氮肥的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尿素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有机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新鲜人粪中含尿素0.4%.别名:碳酰二胺、碳酰胺、脲 .分子式:CO(NH2)2,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尿素适用于作基肥和追肥,有时也用作种肥.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转化后形成的氨也易挥发,所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2.磷肥称磷素肥料.以磷为主要养分的肥料.肥效的大小和快慢,决定于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土壤性质、放肥方法、作物种类等.根据来源可分为:(1)天然磷肥,如海鸟粪、兽骨粉和鱼骨粉等;(2)化学磷肥,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磷肥是以磷矿为原料生产的含有作物营养元素磷的化肥.磷在植物体内是细胞原生质的组分,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起重要作用;磷还参与植物生命过程的光合作用,糖和淀粉的利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磷肥还能促进植物苗期根系的生长,使植物提早成熟.植物在结果时,磷大量转移到籽粒中,使得籽粒饱满.最早的磷肥是过磷酸钙,现已逐渐被磷酸铵和重过磷酸钙等高浓度磷肥取代.磷肥的有效组分的品位以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分数表示.3.钾肥钾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同时也是土壤中常因供应不足而影响作物产量的三要素之一.农作物含钾与含氮量相近而比含磷量高.且在许多高产作物中,含钾量超过含氮量.钾与氮、磷不同,它不是植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成分.迄今为止,尚未在植物体内发现含钾的有机化合物.钾呈离子状态溶于植物汁液之中,其主要功能与植物的新陈代谢有关.钾能够促进光合作用,缺钾使光合作用减弱.钾能明显地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并很快转化为蛋白质.钾还能促进植物经济用水.由于钾离子能较多地累积在作物细胞之中,因此使细胞渗透压增加并使水分从低浓度的土壤溶液中向高浓度的根细胞中移动.在钾供应充足时,作物能有效地利用水分,并保持在体内,减少水分的蒸腾作用.钾的另一特点是有助于作物的抗逆性.钾的重要生理作用之一是增强细胞对环境条件的调节作用.钾能增强植物对各种不良状况的忍受能力,如干旱、低温、含盐量、病虫危害、倒伏等.植物最常见的缺钾症状是沿叶缘的灼伤状,首先从下部的老叶片开始,逐步向上部叶片扩展.缺钾植物生长缓慢,根系发育差.茎杆脆弱,常出现倒伏.种子和果实小且干皱.植株对病害的抗性低.如何进行科学施肥_百度知道
如何进行科学施肥
提问者采纳
通过这几年的入户调查施肥情况,许多农户施肥有这几方面的误区:第一肥料下得多,就产得多的认识,造成投入增加。第二用旋耕机打地前匆忙撒施肥料,表施现象严重,造成肥料挥发,浪费严重。第三有机肥用量下降,有机肥与化肥施用比例失调。重施化肥,少施或不施农家肥的现象很普通,只用地不养地,造成许多土地板结严重,抗旱、保肥、保水能力下降。第四在化肥施用上,各作物间极不平衡,经济作物用量大,粮食作物用量少。盲目施肥现象不仅造成化肥浪费严重,同时造成环境和地下水污染。针对上述不合理施肥现象,在对任何一种作物施肥时,要根据你在什么地上种什么作物,确定施什么肥料。然后再计算出施多少肥,具体什么时期施,以什么方式施肥效果最佳。我们的目的是要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效益。施用肥料的确定。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养分,包括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无视最小养分而补充其它养分不能提高作物的产量。最小养分即土壤的供给能力最低的那种养分,这就是我们要补给的养分。施肥时间选择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有两个关键时期,即植物营养临界期和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植物营养临界期:指在植物生育过程中,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量不多,但很敏感,需要迫切。此时如缺乏这种养分,对植物生育的影响极其明显,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使以后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弥补。磷的临界期一般在幼苗期:棉花出苗后10-20天,玉米出苗后一周;氮的临界期稍向后移:小麦是在分蘖期,棉花是在现蕾初期,玉米是在幼穗分化期。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一时期植物需要养分的绝对数量最多,吸收速率最快,肥料的作用最大,增产效率最高,这时就是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此时植物生长旺盛,对施肥的反应最为明显。玉米氮素最大效率期在喇叭口到抽穗初期,小麦在拨节到抽穗,棉花则是开花结铃的时期。作物磷元素的营养临界期出现在作物生长发育早期,而土壤中施入磷肥后,由于磷元素在土壤中和作物体内的移动性较慢。为保证作物苗期对磷元素的需求,磷肥最好以基肥形式施入土壤,以防止作物磷元素的营养临界期出现供应不足。其他营养元素应在该元素的营养临界期少量追肥(此时,如果土壤供应充足时可不追肥),在各营养元素的最大效率期应重点追肥。施肥量的确定施肥量的估算最常用的方法是营养平衡估算法,它是根据作物计划产量与土壤供肥量差计算施肥量。“平衡”就在于土壤供应养分不足的部分通过施肥来补充,其公式为:施肥量=(农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不同作物对养分的总需求量不同,如小麦形成100kg籽粒需吸收氮3kg,五氧化二磷1.25kg,氧化钾2.5kg。玉米形成100kg籽粒需吸收氮2.57kg,五养化二磷0.86kg,氧化钾2.14kg。现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测出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并依据计划产量计算出施肥配方。广大农户可以直接选购测土配方专用肥或者根据配方自行选用优质单质肥进行配施。一、N、P、K肥的合理施用1、尿素。在耕作前与少量有机肥混、撒施,然后耕翻入土,施深应在10公分左右。追尿素比追基它氮肥(碳铵、氨水)提前4-5天,可沟施、穴施,施在5-10cm深处,不可随施随灌,至少要等2-3天后才可灌水。2、铵态氮肥。碳铵在潮湿、高温(>30℃)时大量分解,变为氨气挥发,造成氮的损失。施用方法:①结合耕地将碳铵先撒于地面,立即翻下。②追肥穴施、条施。作物追肥时,可在作物根旁7-10cm处开沟、挖穴,深度7-10cm,施后立即覆土。3、磷肥。土壤中的磷一般不能满足作物需要,必须通过施肥来补充,施用方法:①旱施农作物在苗期吸收磷最快,要占生长期吸收总磷的一半,若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即使后期再补施,也很难挽回缺磷的损失,故苗期不能缺磷。②细施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根系吸收。③集中施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等固定而失效。故应穴施、条施,使磷固定在种子和根系的周围,即可减少与周围土壤的固定,又有利于根系吸收。④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特别是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可使磷肥中那些难溶性的磷转化为农作物能利用的有效磷。⑤分层施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施在哪里基本就在哪里不动。因此,在底层和浅中都要施用磷肥,把磷肥施在浅层,有利于幼苗的吸收,从而促进返青早、分蘖快。浅层施三分之一,深层施三分之二。⑥与氮肥混合施农作物吸收各种养分有一定比例,若比例失调就长不好。单施氮肥,根系发育不好,易倒伏,又易遭受病虫危害,而且加速土壤中氮素的过度消失,引起氮磷比例失调。而氮磷配合施用,即可平衡养分,又能促进根系下扎,为丰产打下基础。4、钾肥。氯化钾对棉花等纤维作物提高纤维含量和质量有良好的作用。氯离子对某些作用如马铃薯、甘薯、桃树、葡萄等作物有不良影响。施用在块根、块茎作用上能降低其淀粉含量。对于这些忌氯作物,最好不要施用。二、合理施钙肥钙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单向的。即植物根部吸收的钙,只能通过蒸腾液流从木质部运送到植株顶端,而不能通过韧皮部再往下运送。叶子生长快,钙的运输就快。套袋后果实部位没有蒸腾液流且后期叶子生长慢,钙运输不到果实部位。所以即使在含钙量高的土壤上往往也会缺钙(苹果出现苦痘病),被钙一定要在套袋之前补。补钙效果好坏关键在于喷施的部位,一定将钙喷到果实表面,其它地方即使喷量再大,如果没有喷到果实表面,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喷施时期应以早上或傍晚为佳。Ca肥主要品种有:过磷酸钙、Ca(No3)2、氨基酸钙。三、复合肥料在一种化肥中,同时含有N、P、K三要素或只含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料。一般有两种类型:化成复合肥和混成复合肥(BB肥)利用化学合成或提取分离等加工过程而制成的具有固定养分含量和配比的肥料,如(磷酸二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硝酸磷肥等)称为化成复合肥。特点:养分种类多、含量高、副成分小、性状好,但养分比例固定,难以满足施肥技术要求。根据需要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经过掺混而制成的复合肥料,简称复混肥,又称混成复合肥,混合时应注意不能将以下肥料混在一起:①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如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碳铵不能与草木灰、钙镁磷肥混合。②过磷酸钙一碱性肥料,如过磷酸钙不能与草木灰、钙镁磷肥混合。③过磷酸钙不能与碳铵混合。④尿素与氯化钾随混随施。⑤一般来讲,各种化肥与有机肥料混合效果更好。四、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由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培养基质和添加物(载体)培制而成的生物性肥料。通称菌肥或菌剂,是一种间接性的无公害肥料。微生物肥料的种类主要包括根瘤菌剂、固氮菌剂、磷细菌剂、钾细菌剂(硅酸盐菌剂)、抗生菌肥料、复合菌剂等。1、生物肥料的作用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微生物肥料主要通过各种菌剂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的养分的溶解和释放。目前市场上的微生物肥料以解磷和解钾为代表。磷细菌剂,一方面通过磷酸酯酶分解土壤中有机磷化物;另一方面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无机和有机酸溶解无机磷化。钾细菌剂主要通过钾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促使含钾的矿物质分解,从而释放钾离子。同时,由于菌剂的代谢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无机有机酸性物质,促进土壤中微量元素硅、铝、铁、镁、钼等的释放及螯合,改善了土壤中养分的供应情况。促进作物生长。微生物肥料的使用,促进了刺激素即植物生产调节剂的产生,调节、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强作物抗病抗逆能力。微生物肥料中部分菌种具有分泌抗菌素的功能,抑制或杀死致真菌和细菌。2、生物肥料的合理作用微生物肥料肥效的发挥,既受其自身因素如肥料中所含有效菌数、活性大小等质量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外界其它因子如土壤水分、有机质、PH值等生态因子的制约,所以微生物肥料的选择和应用都应注意合理性。微生物肥料施用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微生物肥料必须与当地耕作、水分管理等有关农业技术措施密切配合。②微生物肥料不宜久置,最好随制随用,随用随买,施用前应存放阴凉干燥处,避免受热、受潮及阳光直接照射。③微生物肥料一般不能同时与化学肥料施用。④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方法一般有拌种、浸种、蘸根、基施、追施、沟施和穴施,以拌种最为简便、经济、有效。拌种方法是先将固体菌肥加清水调至糊状,或液体菌剂加清水稀释,然后与种子充分拌匀,稍晾干后播种,并立即覆土。种子需消毒时应选择对菌肥无害的消毒剂,同时做到种子先消毒后拌菌剂。
提问者评价
恩恩、不错。虽然时间已经过了,但还是谢谢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由于如今肥料种类繁多,土壤质地不同,作物需肥量不一致,所以只能根据作物需肥标准,肥源因素和土壤生态特点掌握施肥量。故施肥没有固定标准。
这个问题很大很多,而且不具体,如果想了解还是看看有关专业书籍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见的盐和化学肥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