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中南民大就业经济学的教材是啥?

中南民族大学简介_什么是中南民族大学_中南民族大学指什么_中南民族大学拼音、示例、用法、来源
&&&&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拼音:zhōng nán mín zú dà xué 目录基本信息  中南民族大学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学校全称:中南民族大学   前身:中南民族学院  英文名称: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708号   邮编:430074  校训:笃信好学,自然宽和学校师资  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学校现有55个民族的全日制在校生21402人,折合学生数达到22657人。教职工1807人,其中专任教师1093人。教师中,现有正副教授547人(其中首席教授2人),博士、硕士导师264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4人,省部级专家32人,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发展良好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学校开设了9大学科门类的57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有覆盖10大学科门类的硕士学位点44个,其中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2005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民族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得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民族学、少数民族史、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民族理论等多个博士点正在建设中。学校现有1门国家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2个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13门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品牌专业,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08年,学校成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校设有少数民族经济、女书、土家族、应用化学、等离子体、生物医学工程等48个研究所(中心)。科技研究  “十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5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40余项;教学科研人员出版各类著作近200部,发表论文4000余篇。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以“笃信好学,自然宽和”的校训激励学生奋发图强,鼓励学生全面发展。50多年来,学校已累计培养了约60000名各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他们遍布祖国的四面八方,为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外交流  中南民族大学杰出的办学成就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随着教育改革与开放的不断深入,学校加快了对外交流、开放办学的步伐。目前,学校已与美国的威斯康星Plattville州立大学、La Crosse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加拿大的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德国路德维希堡财政与公共管理大学,日本的东京学艺大学、文理大学、文教大学,韩国的全北大学、全州大学、庆熙大学、全南大学,法国波尔多四大等2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定期选派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国外访问、交流、学习,选派教师出国讲学、进修和科学研究,也聘请外国专家来校执教和开展合作,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事业获得了飞速发展,2001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2年学校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2003年9月,学校成为国家民委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建院校, 年、年、连续3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2005年5月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我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再度荣获优秀。历史沿革  1950年,为了适应少数民族地 中南民族大学区的工作需要,满足培养各少数民族干部的迫切要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方案明确提出了创办民族学院,并对民族学院的培养目标,学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经费来源、学生生活待遇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1951年1月,中南军政委员会遵照国家政务院颁发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的规定,委托中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筹办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并由中原大学副院长孟夫唐(1951年―1953年11月)兼任院长。同年四月开始选择校址,经过三次移动,于12月最后确定校址在武昌洪山南麓(现湖北省军区大院内)。  1951年5月,中南军政委员会下达征调学员通知,全中南地区总数为200人,征调对象以行政干部为主,主要培养县、区级干部(其中也有县级文科科长及其他教育行政干部),他们学习期满后仍回原籍工作。所有学员全部学习6个月。从征调的学员身份来看,一开始学校的定位在于干部培训方面,而学校也就相当于干部进修“基地”。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第一期学员,于1951年八月开始入学,他们分别来自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包括苗、瑶、壮、黎、回、侗、毛南等11个民族。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主要只有初中和小学文化,还有的是文盲。他们来自不同的区域,民族众多,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互异,文化水平悬殊、宗教信仰不一,这给学院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是能做好这方面工作,在当时来讲有着极大的政治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校园风景(20张)  1952年7月新校舍的建设工作正式动工,同年10月完成第一期工程。首批建成行政楼、学生宿舍、教室等四栋楼房,这时学院迁入新校址。  日,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将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改名为中南民族学院。由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领导,院长仍由孟夫唐兼任。第二期学员336人包括19个民族于1952年10月开始入学,并在洪山新校址举行开学典礼。  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为了集中力量办好中南民族学院,决定将1953年着手筹办的广东民族学院停办,把已集中到 中南民族大学该院的干部、学员调到中南民族学院,作为中南民族学院的干部和学员。1953年4月,广东民族学院迁入中南民族学院。1953年7月,学院教职工达130人学员569人。学校组织形式由院、科、组三级改为院、处、科三级组织系统。另外还设立了院刊编辑委员会,领导院刊编辑出版工作。中南民族歌舞团则是院长领导下的附设机构,后并入中央民族歌舞团。  1953年十一月,孟夫唐辞去院长职务,后由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熊寿祺兼任院长。1954年调李守宪出(1954年8月―1958年4月)任院长一职。  1954年中南行政取消后,中南民族学院改属中央教育部领导,湖北省教育厅代管。1956年秋开学后,中南民族学院在校学生达1062人。校训释义  民大校训为“笃信好学 自然宽和”笃信好学。语出《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笃”,忠实、忠诚、专一之意。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小民笃于农,则财厚而备足。”(《管子?君臣下》)等。“信”在《论语》中共出现过38次,孔子认为,“信”是一个涉及做人、交友、社会、治病、取人、治国诸方面的伦理范畴,是其“刚、毅、恭、敬、忠、信、宽、敏、惠、勇”等“仁”的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笃信好学”中的信,指的是“信仰”、“信念、”“信心”之意。“笃信好学”,意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并勤奋学习。孔子认为,“笃信”与“好学”是一个人道德修养过程中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对真理的服从既要绝对“笃信”,还要“好学”。“学”指的是学习知识,提高认识,充盈其身。“人不学,不知道”。每个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道德认识,加深道德情感,完善道德修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认为一个人尽管有上述“六言”的美德,但如果不学习,就会偏而不舍,产生“六蔽”,所以君子必须“学以致其道”。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好学堪为表率,正是他对学习重要性充分认识的缘故。校园活动剪影(11张)  自然宽和。“自然”引自蔡元培先生“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的教育思想。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教育家,“发展个性,崇尚自然”是他一以贯之的教育思想。蔡元培十分强调按照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实际来进行教育,要尚自然,展个性。为此,他反对在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强调要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重视学生自动、自学、自助、自己研究的方法。“宽和”在中国古代哲学典籍中虽不是一个独立的名词,但“宽”与“和”分开来用,含义颇丰。“宽”在古代哲学中是“仁”的内容之一,有宽弘、宽厚之意。宽弘意在宽之范围、广大,与宽广相通。对物的宽弘表现在与万物同体,不设界、不分内外、不分物我、与整个世界合而为一。对人的宽弘表现在能由己及人体谅别人,以为人皆有所爱,故扩充自己的爱,以为人皆有所短,故包容别人的短。宽厚意在宽之深度、深厚。《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的“厚德”实际上一种宽厚、博大、充实的内容之美,与儒家的仁爱有内在关联。坤代表土地、母亲。在大地上,“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大地使万物生于自身,聚于自身,各种事物繁荣发展、生生不息、无不美好。所以,宽的根基是对于万物(包括人)的爱,其表现是爱万物,无条件的爱,爱自己、爱别人,甚至爱别人的缺点,展示出人内心的深厚、博大、充实。“和”的观念发生很早。在《周易》之前,“和”的含义其一指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睦相亲。其二指与“同”相对的“和”,意为杂多的统一、有差别的事物的和谐。《国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意即相同的事物在一起不能发展,不同的事物在一起相互作用,物才能充满生命力,世界才有多样的统一。在《周易》中,上述观点得到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大和”的思想。“各正性令,保合大和”,是说万物各有不同特性的生命,如果各按其特性而发展,彼此不相妨碍,万物就能繁荣。《周易》的“和”把宇宙自然生命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看成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和”是万物生成和发展的根据。老子的《道德经》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乐记》也讲“和,故百物不失”,“和,故百物皆化。”《荀子》也讲:“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说:“德莫大于和”,朱熹也说:“大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因此,“和”作为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是以万物内部有相反、相异的力量的存在为前提的,而“和”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是以承认人与人的差异、个别性为前提的。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说君子在承认人的差异、不同的基础上寻求统一、理解,而小人则强求同一,抹杀人的个别性。只有把个别性、差异性都包含于自身,才是真正的“和”。“宽和”作为校训的一个重要内容,既包含有对人与物的爱、包容、理解,展示出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厚、博大、充实;同时包含有对万物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理解与追求,又展示出“和”的根基:一定要承认万物的多样性、个别性,这是“宽和”思想中所能发挥出的最有现代感的要素。历史沿革  1950年,为了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需要,满足培养各少数民族干部的迫切要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方案明确提出了创办民族学院,并对民族学院的培养目标,学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经费来源、学生生活待遇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1951年1月,中南军政委员会遵照国家政务院颁发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的规定,委托中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筹办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并由中原大学副院长孟夫唐(1951年―1953年11月)兼任院长。同年四月开始选择校址,经过三次移动,于12月最后确定校址在武昌洪山南麓(现湖北省军区大院内)。  1951年5月,中南军政委员会下达征调学员通知,全中南地区总数为200人,征调对象以行政干部为主,主要培养县、区级干部(其中也有县级文科科长及其他教育行政干部),他们学习期满后仍回原籍工作。所有学员全部学习6个月。从征调的学员身份来看,一开始学校的定位在于干部培训方面,而学校也就相当于干部进修“基地”。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第一期学员,于1951年八月开始入学,他们分别来自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包括苗、瑶、壮、黎、回、侗、毛南等11个民族。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主要只有初中和小学文化,还有的是文盲。他们来自不同的区域,民族众多,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互异,文化水平悬殊、宗教信仰不一,这给学院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是能做好这方面工作,在当时来讲有着极大的政治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952年7月新校舍的建设工作正式动工,同年10月完成第一期工程。首批建成行政楼、学生宿舍、教室等四栋楼房,这时学院迁入新校址。  日,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将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改名为中南民族学院。由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领导,院长仍由孟夫唐兼任。第二期学员336人包括19个民族于1952年10月开始入学,并在洪山新校址举行开学典礼。  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为了集中力量办好中南民族学院,决定将1953年着手筹办的广东民族学院停办,把已集中到该院的干部、学员调到中南民族学院,作为中南民族学院的干部和学员。1953年4月,广东民族学院迁入中南民族学院。1953年7月,学院教职工达130人学员569人。学校组织形式由院、科、组三级改为院、处、科三级组织系统。另外还设立了院刊编辑委员会,领导院刊编辑出版工作。中南民族歌舞团则是院长领导下的附设机构,后并入中央民族歌舞团。  1953年十一月,孟夫唐辞去院长职务,后由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熊寿祺兼任院长。1954年调李守宪出(1954年8月―1958年4月)任院长一职。  1954年中南行政取消后,中南民族学院改属中央教育部领导,湖北省教育厅代管。1956年秋开学后,中南民族学院在校学生达1062人。校园环境  校外环境  中南民族大学横跨民族大道,位于武汉“光谷”腹地。学校西面南湖,北临雄楚大道。东临武汉纺织大学,南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对面即为华中农业大学。   校内环境  中南民族大学校园基本上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区域:教学区,宿舍区,教工区。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现代建筑与民族特色融为一体,与湖光山色相互映衬,构成了教学、科研和生活的优美精致环境。 住宿  学校内现有宿舍27栋,公寓15栋.另有校外当代学生公寓社区 。  餐饮  校内有包括学生食堂5个(第一、二、三学生食堂、清真食堂、大学生食堂),教工食堂两个(大礼堂后为教工一食堂,东家属区内有教工二食堂)。   网络社区  现有中南民大论坛、南湖虫子论坛、第四食堂以及中南民族大学百度贴吧等。  文化传统  南湖杯;社团活动月;大学生第二课堂;挑战杯……  早操签到;卓越走廊晨读  南湖园交流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陈达云   校长、党委副书记 雷召海   党委副书记 徐柏才   党委常委、副校长 雷振扬   党委常委、副校长 罗建生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常一青   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金林   党委副书记 白江源   党委常委、副校长 段 超社团组织  电影社 网球协会 资教工作站 法学研究会 社会工作协会 演讲与口才协会   Pc联盟 英语协会 创业者协会 挑战杯联盟 市场研究协会 未来管理者协会   辩论协会 广告协会 羽毛球协会 乒乓球协会 公共管理协会 考研与就业协会   舞蹈协会 南湖棋社 计算机协会 月亮化石剧团 电子商务协会 聚贤人力资源协会   足球协会 电子协会 玫瑰园诗社 数学建模协会 六月航灯协会 管理信息工程协会   旅游协会 日语协会 路标读书社 晨曦女子协会 剪纸艺术协会 绿色环境保护协会   儒商协会 武术协会 采风文学社 影翼轮滑协会 五色土文学社 心理健康爱好者协会   排球协会 笛箫协会 飞翔漫画社 青梦缘剧社 第七弦吉他协会 邓小平理论研究协会   摄影协会 台球协会 自车协行会 艺苑书画协会 投资理财协会 情商协会   民族研究会 化学实验创新协会 品异国留学交流协会 学生保卫组织 大学生职业校园媒休  新闻网  广播台  青年网   学工网   大学四年  南湖思政网   民大论坛  中南民族大学报院系介绍  日,经中南民族大学校党委常委会批准,文学院正式更名为文学与新闻传播   中南民族大学学院。学院前身可以追溯到1952年建校之初的文化班,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教学单位之一。1956年设语文师范专修科,1958年秋创办中文系,1965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停办,1981年学校重建后恢复,设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1995年增设了新闻学专业。1998年随着学校新的专业调整,在原中文系的基础上,吸纳原美术系的艺术设计专科专业、民族学系的广告学专科专业,1999年1月整合组建成文学院。2004年,艺术设计专业独立成为美术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科专业涉及文学、新闻传播学两大门类。现设有汉语言文学(校级品牌专业)、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对外汉语教学5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1460余人;拥有文艺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新闻传播学、民俗学6个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113人。学院设有文艺理论、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及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广告设计、大学语文等10个教研室。另有女书文化研究中心、古典文学研究所、美学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机构。学院配有资料室1个,藏书2万余册。建有新闻广告综合实验室和摄影实验室,其中新闻广告综合实验室为我校文科最大的实验室。配有40套先进的非线性编辑系统、30套方正报刊编辑系统及三维虚拟演播室等。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目前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现有职工70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教师队伍中,校首席教授1人,省级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2人,省管专家2人,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校级学术带头人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3人。博士及在读博士23人,博士后2人。学院还聘请了曾繁仁、王先霈、曹顺庆、玛拉沁夫、李传锋、阿来、李鸿然、江作苏、张泽勇、罗以澄、张金海等知名学者、作家为客座教授。已故著名语言学家、中国音韵学会第一任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前中南民族学院副院长严学l教授,曾任中文系主任。著名《左传》语言研究专家、《汉语大字典》编委陈克炯教授,曾任中文系副主任。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能力突出。曾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并在东方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4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校级科研课题15项,各类科研成果20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社科成果奖、图书奖。学院拥有《中国文学史》和《古代汉语》两门省级精品课程,以及《新闻学概论》和《广告学概论》两门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意引导和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在新华社湖北分社、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贵州民族报社、南宁电视台、湘西电视台等数十家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学院倡导和创办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月亮化石”剧团、采风文学社、五色土文学社、广告协会、影评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等8个学生社团,其中“月亮化石”剧团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第二届百佳大学生社团。学院建有专门网站,还支持学生创办了《文苑》、《先锋团报》和《采风》等报刊,以及《长空》、《激扬》、《浅草》、《那些花儿》等多种班刊,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精神,学院将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作为平时学习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学院特色和专业特点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才导航工程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导航工程”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在学院内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科研创新风气。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04级马艳、吴芳等同学的《广西壮族民歌传播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调研报告》获全国铜奖,湖北省特等奖。05级范娜在湖北省英语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特别值得骄傲的是我院师生继多次在全球华人“金犊奖”大赛中取得金犊、银犊奖等优异成绩外,还连续在第一、二届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得一系列奖项,其中第二届全国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上刘柏因、王中法等40名同学和9名老师共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5项的辉煌成绩,获奖级别和数量在全国600多所参赛高校中排第二,湖北省高校中排第一位。在学校“共青杯”系列比赛中我院更是摘金捧银,表现不俗,年分别荣获总分第一、第二名。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成立于 2001 年,由原政法系发展而来,现有教职员工 64 人,专业教师 57   中南民族大学人,其中教授 9 人,副教授 26人,法学专业中有16名硕士生导师;20 人拥有律师资格,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1人,在读博士8人;青年教师全部具有专业硕士学位; 2 人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并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 1人享受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 2 人获首届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奖,1 人获湖北省劳动模范,1 人获湖北省优秀教师,5人为校学科带头人,1 人为部级学科带头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1300余人。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前身始建于1993年的中南民族学院美术系,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于2004年成立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院的总体办学思路是: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主导、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改善办学条件为基础、以教学管理为手段、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学院成立两年来,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办学条件稳步改善,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教学管理日益规范。  美术学院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动画等三个专业,其中艺术设计学具有硕士授予权,美术学专业设有油画、国画、民族民间美术等三个专业方向;艺术设计专业设有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四个专业方向。学院面向湖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南、江西、广西、浙江、江苏、河北、山西等11个省、市、区招生。目前在校生有1016人,2007年计划招收本科生240人,到2010年在校本科生规模达到1200人。本科毕业生90%以上顺利就业。  美术学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现有教师48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2名,讲师10名。计划到2010年时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达到10名、副教授职称的教师达到20名、讲师职称的教师达到35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充满实力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该院教师在全国和省级专业展览中获奖60余项,发表专业论文(著)100余篇(本)。共有40余人次的学生在全国和省级大赛中获得金、银、铜奖。  美术学院为发扬民族民间文化精髓,设立了民族美术研究所和民族服饰艺术研究所。为加强实践教学,学院建立了四个实验中心,下设十二个专业实验室。我院还在安徽、江西、四川、贵州等民族文化较浓厚的地区建立五个专业实习(写生)基地,为实践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新建成的5600平方米的中南民族大学光谷美术馆设施精良、功能齐全,将为教学、科研提供一流的学术交流环境。  美术学院秉承教书育人这一理念,配合学校“建设一流民族大学”的总体目标,结合本院的自身特点,力争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美术学院。  于1999年由原经济管理系和财经系部分专业合并而成,是我校具有较大规模和鲜明特色的教学单位之一。学院现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五个本科专业,有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三个硕士点,其中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设有经济学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两个研究所,三个经济学类综合实验室。   学院现有本科生2440余人,硕士研究生160余人。专任教师8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3人,湖北省跨世纪骨干教师1人,校学科带头人4人;教师中现有博士32人,硕士43人,教师中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87%。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客座教授,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我校进行讲学。学院近年来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373篇,出版学术专著15部,编著(含教材)4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奖1项,其他奖励8项。   为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我院提出了“立足中南,服务社会,面向全国,争创一流”的办学定位,明确了“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保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把经济学院建设成一个在民族地区有重要影响、全国同类学院中有一定地位”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了“拓宽专业,加强基础,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向。经过不断努力和发展,我院在以本科教学为主的基础上,加强研究生教学,积极争取博士点。学院积极推行部分课程双语教学,开设了金融英语、经济英语、外贸英语、保险英语等专业课程,在历届本科毕业生中,我院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均在91%和43%以上,居我校非英语专业前列。同时,学院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专业学习之余,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在湖北省“挑战杯”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两年来,在校学生获科研基金资助项目72项,参与者占学生总数的12%;多次组织学生外出进行社会实践;各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也均在90%以上。  成立于 1985 年 , 由英语系、日语系、大学英语部组成。有英语、日语、德语、法语、韩语五个语   中南民族大学种,英语、日语两个本科专业和商务英语专科专业,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和与美国大学合办的英语教育硕士点。共有教职工 148 人,专业学生 1346 人。   外语学院师资雄厚,现有教授 5 人,副教授 24 人,硕士 66 人,外教 7 人。经常派教师出国考察、学习和交流。学院办学条件先进,拥有多媒体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 15 个,同时可容纳 840 学生。外语自主学习中心有计算机 600 多台,网络资源丰富,办公自动化程度高,网上教学、科研和课外活动频繁而多彩多姿。   学科建设是龙头。学院设有 3 个研究所,承担各级科研项目 20 多个,出版专著 40 多部、教材 7 套,发表论文 300 多篇,体现了较强的群体科研实力。   教学质量是生命。学院严格教学管理,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标准培养学生,注重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和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培养了一批批深受社会欢迎的人才,升研率和就业率保持同类学校的领先地位,学生在各类大赛中频频获奖。   学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和创新社会实践活动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素质。  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五个专   计算机学院党政领导及专家业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两个硕士点。截止 2006 年 6 月,学院有普通本科生 2400 余人,研究生 105 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 130 余人,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发展潜力较大,学术氛围好,团结合作,求实创新的学术梯队。   学术梯队中有教授 8 人,副教授 32 人,硕士指导教师 17 人,博士 10 人(含博士后 1 人)。我院学科带头人陆际光教授是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劳动模 范,国家人事部授予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王江晴教授、段汕教授、康东升教授均为中南民族大学学科带头人;宋中山副教授为湖北省跨世纪中青年学 术骨干。   近3 年来,本院共完成和承担科研项目 42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 12 项,获省部级奖的科研项目 4 项,科研项目经费 300 余万元,出版学术专著 1 部,出版教材 7 部,发表论文 300 余篇,其中被 SCI 、 EI 、 ISTP 收录 40 余篇。   学院始终把对外交流与合作作为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扩大学院知名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努力开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已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加拿大泽威尔大学、韩国全北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等学校的相关学科签署了交流与合作协议,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原化学系) 始建于1981年,2001 年更名为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2004 年成立中南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理工科兼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并重的格局。现设有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等6个本科专业,200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单位,能够招收与化学相关的材料、环境和生命等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学院有教职员工 84人,其中专职教师 52 人 ,教授 14 人,副教授 15 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2% 。因学术上的突出贡献,有 4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 人为省管专家,8人为校学科带头人。   学院现有两个重点实验室:催化材料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分析化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学院下设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应用化学研究所及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化学实验中心被评为“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06年获准建立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研发推广中心。在学科建设方面,分析化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有机化学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本科课程“物理化学”及“ 物理化学实验 ”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学院现有建筑面积 13000 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200平方米的资料室,拥有价值近3000万元、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如:FEI Tecnai G20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康塔公司全自动物理/化学吸附分析仪、耶拿分析仪器公司TOC/TN 分析仪、Nicolet Antaris 近红外分析仪、Axon公司膜片钳操作系统、Beckman P / ACE MGQ 毛细管电泳仪、Agilent 5973N 气质谱联用分析仪、VG Multilab 2000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XPS)、Bruker D8 X-射线衍射仪等,为我院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学院注重科学研究工作。目前承担各类研究项目 40 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 项,参加国家“863”项目2项,“973”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 19 项。近五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318 篇,其中 SCI 、 EI 、 ISTP 收录 110 余篇;出版学术著作 4 部;获国家发明专利 6 项,获省部科研成果奖 6 项;转让科研成果8项,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加强合作,促进学术交流,学院与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国家的高等学校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湖北省化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实现共建。从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美国西肯塔基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聘请了多位专家来校长期参与学术研究工作。2003年以来,本院邀请了日本东京理工大学教授、南非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等20余名国际、国内著名专家来校讲学;与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建立互派研究人员的合作关系,先后派出 10 余名研究人员出国研修、访问。  该院现有本科生1100 余人,研究生 80 余人。学生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2003年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获铜奖一项,2004年第四届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获铜奖一项,2006年第五届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获银奖一项;学生考研录取率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在全校名列前茅;全院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评比中屡创佳绩,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5年湖北省翻译大赛中获一等奖、优秀奖各一项;2006年湖北省首届大学生化学实验与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二项;200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荣获优秀奖一项。9902班、04材化班分别获年“湖北省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0202班荣获2004年“湖北省学习许志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在“十一五”期间,本院将申报“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硕士点、“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博士点。在校本科生将达到1500余人,研究生120余人,博士生20人。拟引进2-3名在国内外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声誉的专家作为领军人物,重点推动“分析化学”、“催化材料科学”等方面科研工作和本院的师资队伍及学科。  成立于2004年,前身是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是面向少数民族地区   中南民族大学较早开展生物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基地之一,自1988年创办第一个生物化学(现为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以来,已为我国2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培养了一大批各民族(包括汉族)生物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自1988年以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已经成为我国民族高校具有特色的生物科学与技术和民族药物的重要教学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现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专业招收硕士生,遗传学和药学硕士点正在建设之中;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药学和药物制剂4个本科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拥有一栋16000M2的生命科学实验教学大楼。有生物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研究中心、药学综合实验室、民族药物研究所和湖北省首批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民族药物研发推广中心等科研教学机构。拥有一批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包括透射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系统、荧光光谱仪、差热扫描分析仪、DNA序列分析仪、凝胶成像系统、高速、超高速系列离心机、成套高压液相色谱系统、气质联用系统及荧光显微系统(Cold CCD)。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植物分子生物学、稀有放线菌分子生物学、比较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植物发育遗传学、植物抗性代谢与基因工程、模拟酶工程、微生物次级代谢与生物工程药物、植物次级生物活性物质与药物开发、民族药物资源与利用等。近3年来,承担和参加的“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晨光”计划等项目共20余项。近5年来,先后共派出10余名研究人员去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及韩国等国进行中短期研修、访问及参加学术交流与合作,并与日本国立生物资源研究所生理机能部、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基础学部等建立了长期的研究合作 (包括互派研究人员与研究生)关系。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中国农业科学院武汉油料研究所、国家天堂寨森林公园以及湖北省众多的中小制药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与共建关系。  近年来,生命科学学院强化学科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院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含教授7人,副教授11人,讲师21人,助教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达到100%,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含在读)比例达到78.57%,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80.95%。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北省管专家1人,湖北省部属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梯队成员2人。校学术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4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生40余人,本科生近900人。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通过整合资源,构建学科建设平台;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不断提升竞争力;正处在蓬勃向上的发展时期,将为培养高素质的祖国建设人才做出新的贡献。中南民族大学首次实现56个民族学子大团聚  日,中南民族大学56个民族的在校大学生共庆中秋,这是自1951年建校以来首次实现56个民族学生大团圆。  2008年,学校首次迎来了55个民族的大学生齐聚校园,独缺珞巴族。2010年,终于实现了56个民族的学子在中秋前夕大团圆。  在迎中秋、庆国庆座谈会上,56名身着本民族传统服装的学生代表,共同分享了用100多枚蛋黄和35公斤其他原料制作的大月饼。中南民大党委书记陈达云表示,作为民族高等院校,培养56个民族的高级人才,是学校的办学宗旨。  2010年,中南民大在全国31个省区市共招收了6006名新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到61%。相关词条
Copyrigh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南民大就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