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的问题 有关 过氧化氢化学符号与二氧化...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
解答:解:(1)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H2O2&MnO2&.&2H2O+O2↑;A;(2)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催化作用;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检验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近年来木糖醇作为新型甜味剂正在悄悄地代替蔗糖进入生活,能有效防止龋齿.木糖醇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2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是60gC、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D、50℃时,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饱和溶液
科目:初中化学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B、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可加入氧化铁C、除去氢氧化钠中混有少量的氢氧化钙,可加入碳酸钾D、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加水过滤
科目:初中化学
“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化学式为C4H5ON3)是DNA水解产物之一.下列有关胞嘧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胞嘧啶属于有机物B、胞嘧啶由4种元素组成C、胞嘧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4:1D、胞嘧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科目:初中化学
下列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向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2CO3溶液B、向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气体C、稀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D、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科目:初中化学
日,吉林省德惠市某公司发生火灾引发液氨泄露并发生化学爆炸,造成重大伤亡.液氨是液态的氨气,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液氨泄漏时,可用喷水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氨气,说明氨气具有的物理性质.由液氨发生化学爆炸猜测氨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2)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3)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图中的(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应选择的是.这种发生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用该装置制氧气所用药品是.(4)根据氨气的性质推测,发生液氨泄漏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列举两条)(5)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科目:初中化学
用化学符号表示:(1)3个氯离子(2)5个氩分子(3)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科目:初中化学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请你来解决厨房中的以下问题:(1)若要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可选用厨房中的.(2)若要区分白糖和纯碱,可行的方法:(3)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可采取的灭火措施是,其灭火的原理是.(4)若要用大粒盐配制盐水,为使大粒盐尽快溶解,可采取的两种方法是:方法一:;方法二:.
科目:初中化学
某同学用如图进行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得到了红色物质,希望通过下列测定的一些数据来判断红色物质的组成.(反应前CuO粉末的质量为a;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为b;通入CO的质量为c;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总质量为d.)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b=a,则红色物质是CuB、若c=a,则红色物质是CuC、若a<d<a,则红色物质中既有Cu又有Cu2OD、若b=d,则红色物质是Cu2O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A中标号a和b的仪器名称:a酒精灯;b试管.(2)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该装置中的导气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长颈漏斗的颈中能形成一段水柱(或液面不再下降)等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3)小强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是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4)小林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小林所用制取氧气的方法与小强相比,其优点有操作简便或不需要加热(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答一点)(5)装置B可做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但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不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为能有效地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可对装置B加以改进,请你写出两种改进方案:友情提示:你可从如图所示的用品中选取,也可自行选用其他仪器.方案一: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或将长颈漏斗改为注射器;方案二:选用盛装大理石的小布袋,将连在小袋子上的铜丝穿过橡皮塞并上下抽动.(6)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
解:(1)考查比较常用的两种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 试管(2)有关B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有两种方法,不论利用那一种方法,都要注意形成液封.故答案为:长颈漏斗的颈中能形成一段水柱(或液面不再下降)等(3)选择用高锰酸钾就需要选择加热的装置,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就需要用排水法.还要注意导管移出的先后顺序,避免发生水倒流而炸裂试管.故选A C 2KMnO4K2MnO4+MnO2+O2↑ 将导管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4)如果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并且有操作简便、节约能源等优点.故选B 操作简便或不需要加热(其它合理答案均可)(2)改进装置,是为了控制反应的进行,就需要考虑药品要隔离开才能达到目的,因此根据题目给出的仪器就不难解决.故答案为: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或将长颈漏斗改为注射器 选用盛装大理石的小布袋,将连在小袋子上的铜丝穿过橡皮塞并上下抽动.(6)根据以上的实验探究,同一种气体由于所用药品的状态不同,因此选用了不同的制取装置,收集装置与气体的物理性质有关.故答案为: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本题属于化学实验专题,A、B是制取气体的装置,C、D、E是收集气体的装置,学生可以根据制气体的药品状态和气体的物理性质选择制取和收集装置.第二小题中的检查气密性要注意形成“液封”,即用水封住长颈漏斗的下端.第(3)小题注意操作的先于后,避免发生爆炸.对于装置的改进,同学们要注意只要是药品分离开,就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初三化学过氧化氢问题过氧化氢的符号不是H2O2吗
怎么写成化学式是2H2O2_百度作业帮
初三化学过氧化氢问题过氧化氢的符号不是H2O2吗
怎么写成化学式是2H2O2
初三化学过氧化氢问题过氧化氢的符号不是H2O2吗
怎么写成化学式是2H2O2
方程配平啊,化学方程里面系数都是整数,就以分解这个方程来说,2H2O2=2H20+O2,如果不配平氧气系数不就是0.5了.比如这个反应H2O2+Na2SO3=Na2SO4+H2O不就不用配平了,也就呈现你所说的符号化学式统一了吗
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是H2O2,但在化学方程式中由于需要配平(就是方程两边的原子个数要相等),所以前面有时就加2;如过氧化氢的分解方程式:2H2O2=2H2O+O2
化学方程式中要满足质量守恒,左右H,O元素个数要一致
是这样的。H2O2的确是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俗称:双氧水)。任何化学式前面的数字指的是这种粒子的个数,也称之为:化学计量数。知识点梳理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知识点的认识】所谓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指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第二层面,是指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它们的具体内容分别介绍如下:第一个层面,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又分为两种和三种.前者有“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两种装置;后者有“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三种装置.具体如图所示:第二个层面,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具体来说是这样的:1.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取的依据是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即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如果是用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那么就要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成上图中的“固体加热型”的装置(或直接选取该装置),来进行实验制取该气体.如果是用固体和液体混合物在常温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那么就要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成上图中的“固液常温型”的装置(或直接选取该装置),来进行实验制取该气体.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有:(1)在“固体加热型”的装置中,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内的导管不能伸的太长,刚露出橡皮塞即可.(2)在“固液常温型”的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浸在液面下,瓶内的导管不能伸的太长,刚露出橡皮塞即可. 2.常用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取的依据是气体的溶解性、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等.如果气体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并且不与水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排水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上图中的上图中的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向下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上图中的上图中的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向上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是:(1)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瓶底不能有气泡;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把导管口放在瓶口内开始收集气体;导管口一开始冒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因为此时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收集满气体(瓶内的水全部排净)时,要在水下用毛玻璃片盖好后取出;若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就将集气瓶正方在桌面上备用;若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就将集气瓶倒方在桌面上备用.(2)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一定要将导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并且收集的时间要稍微延长一点;以防瓶内的空气排不干净,使收集的气体的纯度不高.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还要注意用毛玻璃片盖住一半瓶口,以防密度更大的气体进入瓶内,使收集的气体的纯度不高.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及其依据,还有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有时还需弄清图示信息等等;然后,结合实验、问题情景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图等,并根据气体的制取原理来组装、选配、判断或者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再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发生反应等来判断、选用收集装置;或者评价、改良某一装置等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给出的装置来推断气体的制取原理、气体的性质、仪器的名称、其中的错误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等.
一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点的认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有: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变成二氧化碳,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燃料).该反应的化学式为2CO+O2点燃?2CO2.2.一氧化碳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把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工业上常用来冶炼金属).例如,CO+CuO△?Cu+CO2,Fe2O3+3CO高温?2Fe+3CO2.3.一氧化碳还具有毒性,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携氧能力,造成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书写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
一氧化碳的毒性【知识点的认识】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指它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知识点的认识】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是指反应本质反应现象.因此,通过反应现象可以来推断该反应的本质;反过来通过反应本质也可以推断其反应现象.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请根据下图提供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选择适当装置填...”,相似的试题还有:
请根据下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略)回答有关问题.(1)上图中有关仪器的名称为:a_____,b_____.(2)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如果改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所使用制气发生装置为(填代号,下同)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使用的制气发生装置为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4)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使用的装置为_____.
请根据下图提供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选择适当装置填空:制气装置收集装置化学方程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实验室用锌与稀盐酸制取氢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2)实验室用H图装置还原CuO,从a处通入CO,b处是CuO,c处是澄清石灰水,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①加热一段时间后,在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②在做这个实验时,尾气要点燃的目的是().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根据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得氧气,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KCl+3O2↑有关催化剂的问题催化剂是不是与反应物产生化合反应,然后又变成了原来的物质?比如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是不是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产生了化合反应?二氧化猛究竟是条件还是一种反应_百度作业帮
有关催化剂的问题催化剂是不是与反应物产生化合反应,然后又变成了原来的物质?比如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是不是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产生了化合反应?二氧化猛究竟是条件还是一种反应
有关催化剂的问题催化剂是不是与反应物产生化合反应,然后又变成了原来的物质?比如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是不是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产生了化合反应?二氧化猛究竟是条件还是一种反应物?是二氧化锰使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吗?如何达到的?
当然是条件了.但也参加反应.只不过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性质都没改变.实际上是二氧化锰先与过氧化氢反应,最后又被还原了,等于没反应过.2H2O2=(MnO2)=2H2O+O2↑
催化剂确实参与了反应然后又变回来了,但是在你目前的阶段它只是一个条件,不是反应物
催化剂的机理 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形式有很多种 你所说的是生成活性的中间物质 催化剂不能算作反应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氧化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