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工学院研究生的……有联系方式吗?

当前位置:&&&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扫描获得旅游地图
您查询的地方暂无街景
您可以尝试移动右侧地图雷达查看周边位置街景地图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电话:暂无电话
地址:【报告地址电话错误】
查看大地图:
酒店机票预订:
常用目的地热门地点:
门牌号码查询
热门城市酒店预订:
最新热门电影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简介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简介信息目前还不完善,请协助我们完善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简介信息。
热门推荐:
亲,说点啥子嘛
我来点评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总体评分:
有话要说:
(请勿重复提交)
郑州热门商家:
特色地图大全
中国古代地图
热门景点地图
四川九寨地图中原工学院招生网
2009年中原工学院招生简章
&浏览: 4835
中原工学院简介
中原工学院地处郑州,始建于1955年,是面向全国招生的省部共建、以省管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
五十多年来,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有了较强的办学实力。
——办学规模大。学校设有18个教学部门,开设49个本科专业,普通本科在校生15300余人,研究生200余人。现有教职工1413人,其中专任教师9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近200人。
&&&&&——办学条件硬。学校占地面积1460亩,分南区、北区和西区三个校区。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馆藏图书170.3万册,校园网络发达,充分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此外,学校还在校外建立了100多个实习基地。
&&&&——办学层次高。学科建设得到强化,学校现有19个硕士点,3个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4个二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1个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着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较高的平台。
&&&&——办学特色强。学校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2门省级精品课程,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
——办学模式多。学校积极利用校外的优质资源提升办学实力,与嘉宏控股集团公司成功合作重组信息商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亚太国际学院、软件学院合作办学项目快速发展,还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18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由于办学成绩显著,学校深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厚爱。200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在全国介绍了经验。2006年,在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组织的德育评估中获“优秀”。2007年,被评为全国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年,中原工学院连续三年专利受理量位居河南省高校第一名。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教师培训年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被评为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和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目前,全校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秉承“博学弘德,自强不息”的校训,发扬“勤奋、严谨、进取、文明”的校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学校的建设、改革与发展,同心同德,奋发图强,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特色显著、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奖、助学金
&&&&中原工学院一贯重视对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励,设有完善的奖学金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设有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中工助学基金、临时困难补助等多项资助措施。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我校实际情况,对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超过当地本科一批分数线并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立优秀新生奖学金,奖励金额5000元。
1.学校综合奖学金
&&& 奖项&&&&&& &奖金
&& 一等奖&&& &1800元
&& 二等奖 &&&&1200元
&& 三等奖&&&& &800元
2.专项奖学金
&&& 奖项&&&&&&&&&&&&&&&&&&& &奖金
& 国家奖学金&&&&&&&&&&&&&&&& 8000元
& 国家励志奖学金&&&&&&&&&&& &5000 元
&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奖学金 &&&&1000 元
& 纺织之光学生奖学金 &&&&&&&&2000 元
& 维珍妮奖学金&&&&&&&&&&&&&& 3000元
& 优秀新生奖学金&&&&&&&&&&&& 5000元
3.资助项目
&&&&&项目& &&&&&&&&&&&&&&&&&&&金额
& 国家助学贷款&&&&&&&&&&&&& 5000元/年
& 国家助学金 &&&&&&&&&&&&&&&1000 -3000元/年
& 勤工助学&&&&&&&&&&&&&&&&& 150-200元/月
& 临时困难补助&&&&&&&&&&&&& 200-1000元/次
其它奖励措施
一、学校大力提倡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积极鼓励在校生报考研究生,并对录取的学生给予物资奖励。
二、学校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对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文体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学校给予奖励,获得省部级或国家级科技创新活动奖项,奖励500-10000元。
中原工学院面向全国招生,面向全国就业。毕业生就业实行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学校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就业信息丰富,就业渠道广阔,注重对毕业生进行全面的就业培训指导,拥有一套优质高效的就业推荐服务体系,深受广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信任。2008年4月,我校被河南省人事厅、教育厅评为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多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08年本科生就业率为93.89%。
&&&&& 中原工学院学生社团是学生的群众性组织,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和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具体领导下开展工作。
我校现有58个社团,分文艺,公益,体育,学科,科技、综合六大类,基本涵盖各个学科。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以“张扬个性、展现风采”为主题,以“丰富校园文化、张扬青春激情”为宗旨,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以新的理念、新的管理规模式和新的动力,以朝气蓬勃的面貌和青春的激情不断创造着新的辉煌,不断为打造河南省一流、国内较知名度的社团而奋斗着! 2006年我校爱心社荣获国家级优秀社团的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郑州日报》等20多家媒体都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爱心社所属的“爱心超市”、“爱心帮扶小组”也成为河南省高校的一个“爱心窗口”!这是中工的骄傲! 2007年我校计算机协会、环境与发展协会,2008年爱心社和演讲与口才协会荣获河南省优秀学生社团的荣誉称号。
丰富多彩的二课活动让我们的大学生活精彩纷呈,广阔绚丽的舞台让我们的才华尽情释放。
材料与化工学院
材料与化工学院现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学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教职工49人,教授8 人,副教授22人,博士19人,有3人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对象。科研领域主要涉及有色金属及复合材料、超硬材料及其制品、功能高分子及纤维材料、纺织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等。下设四个科研机构:表面工程研究所、超硬材料制品研究所、高性能纤维研究所和纺织化学品实验室,和两个实验中心:材料实验测试中心和化学实验中心。拥有等离子熔覆设备、纺丝机、超硬材料制品加工设备、热分析、红外分析仪、图像分析仪等先进的设备。近年来共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等18项,现承担河南省重大专项、重点攻关和重点基金等在研纵、横向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SCI,EI等收录140多篇。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具有材料加工工程与技术的专业理论与应用能力,能从事材料成型及新材料、新产品的实验研究、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在汽车、机电、冶金等行业从事新材料研究开发、工艺及设备设计、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经营管理及材料进出口贸易等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金属材料成型专业及教学科研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具有无机非金属工程材料、金属材料领域相关的专业理论与应用能力,能在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生产制造、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到与材料工程有关的企业、科研院所、商检、海关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质量检验、技术监督、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各种新型材料研发和教学工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到与高分子材料有关的石油化工、化学纤维等企业、科研院所、商检、海关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质量检验、技术监督、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从事新型高分子材料研发和教学工作。应用化学专业&&& 主要培养:本专业以化学在材料、医药、环保、电子等领域的应用为主要方向。培养具备应用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在轻工、化工、石化、能源、医药、食品保健、环保、商检、建材等行业从事工业分析、商品检测、新产品开发与设计、技术监督、环境监控、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是中原工学院成立最早的教学院系之一,已具有五十多年悠久办学历史。五十多年以来全院师生秉承“博学宏德、自强不息”的校训,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电子信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8人,其中教授 12 人、博士19人、副教授30人,多数青年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目前设有电子信息专业、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通讯工程共5个本科专业。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2个河南省重点学科,其中信息与通信系统为河南省重点一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河南省重点二级学科。拥有电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动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近年来,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30余项, 十多年来一直承担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等国家军工行业的国防科研项目。形成以本科生教育为主,本科、研究生教育并重,培养电子、电气、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学院治学严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也多次获得优异的成绩。
自动化专业
主要培养:掌握电工及电子技术、计算机通讯及网络化控制、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等理论和技术,能从事电气传动自动化及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各类微机控制的工业自动化装置设计开发、运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在各种行业及国防部门从事信息和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 集成、开发、制造和应用等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具有现代电子信息处理技术和电子工程技术分析、设计、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在国防系统、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信号的处理及传输、电子设备与系统、计算机通信网络、多媒体处理和传输等多方面的研究、教学、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工作。
通信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从事通信工程及网络技术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在电信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产业、设计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管理应用、工程设计、系统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主要培养:从事信息测量与控制工程领域中有关传感器技术、信息检测、智能化仪器等测控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从事自动检测、计算机测控、通信、智能化仪器设计和网络化仪器设计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应用、教学、经营管理等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主要培养: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电工设备,以及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电动汽车的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及控制、建筑供配电、楼宇自动化等工作的强弱电结合、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从事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电力部门、建筑房地产行业、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行业、电动汽车行业、工矿企业、金融、邮电与通讯部门、环保、电子、电工高科技企业等领域的研究、制造、开发、应用、教学、经营等工作。
纺 织 学 院
纺织学院是中原工学院特色院系之一,有纺织工程、轻化工程两个专业,其中纺织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纺织材料及纺织品设计、纺织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1个受重点资助的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1个河南省功能性纺织面料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高等学校功能性纺织面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纺织学院拥有一批治学严谨、造诣深厚、甘于奉献、学术思想活跃的高水平教师。学院共有教职工46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2人、讲师1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其中10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秀专家、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等称号。设有纺织材料、纺纱、织造、染化、功能性纺织面料、纺织服装 CAD/CAM等实验室及纺织品设计及试织室,其中功能性纺织面料实验室是河南省开放实验室;承担了一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
纺织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具有纺织新产品设计、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贸易方面理论知识及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到纺织企业、技术监督、商检、海关等部门从事新产品开发、纺织工艺设计、产品质量控制、设备及技术改造、纺织品贸易及商检测试等工作。
轻化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能从事纺织品染整工艺设计、染料化工、化学纤维、高分子材料等行业的质量控制、生产管理、新产品开发与研制等工作的合格毕业生。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服务于纺织、印染、化学纤维、染料、化工、塑料等企业以及科研院所、教学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对外贸易公司等。
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于1986年开始招收服装专业学生,是全国最早开办服装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具有招收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服饰文化)两个方向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开设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方向)、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艺术设计(形象设计方向)四个本科专业方向。在校本科生、硕士生750余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作为河南高校中开办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专业,是2006年度河南省名牌专业、2008年度河南省特色专业;2008年起成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成果累累,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屡获佳绩,依据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的排名,我院的服装设计专业连续多年在前全国排名15名内,2005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获服装设计“育人奖”。服装表演专业成绩突出,2008年我院15名学生模特担任北京奥运会国家引导员工作,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中原高校学子形象,获得好评。
学院现设有人体三维非接触测量实验室、服装CAM实验室、河南省服装CAD培训中心、服装功能实验室、服装生产与工艺室等,并拥有功能齐全的多功能表演厅、时装表演排练厅等设施。
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方向)专业
主要培养:能够从事服装设计、展示陈列、服装设计管理、服饰品设计与策划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服装表演、组织与编导、服装营销、服饰艺术设计及展示策划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工科)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和扎实的服装学科基本理论和良好的实践能力,能从事服装产品设计、服装制板、服装生产管理、品牌策划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下设艺术设计、摄影、动画三个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专业分设装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方向。全院共有教职工55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行政人员4人,实验人员3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17人,高级实验师1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7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1人。
艺术设计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566人。一个设计艺术学硕士点,下设装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摄影等研究方向。
艺术设计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美术基础教研室、艺术教研室、装潢设计教研室、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摄影教研室、动画教研室。一个艺术设计实验中心,其中有美术基础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和动画实验室。
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方向)专业
主要培养:从事平面设计产品包装、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展示设计、企业形象策划,具有系统、专业技术技能、较强适应能力及较高艺术修养的专业人才。
&& 毕业生适用范围 :& 可到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广告包装、平面印刷品、装帧展示等设计、创意和教学工作。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专业
主要培养: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室内外设计、景观设计、小区规划、园林设计及整体设计策划等。
&& 毕业生适用范围:毕业生可在环境艺术设计公司、建筑设计院、大中专院校、园林设计等单位工作。
主要培养:从事多媒体设计、动画创意、动画脚本创作、二维动画创作及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策划等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在专业影视制作单位,动画制作机构,影视媒体单位,动画培训与教学机构,从事影视编辑、动画设计、影视片头创作、动画教学和动画研究等工作。&&&&摄影专业
主要培养:从事新闻摄影、艺术摄影、广告摄影、图片展览、版面设计等工作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到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艺术摄影、专业摄影、新闻摄影等工作。
机电学院是我校办学历史最长的院(系)之一。现有教师73人,其中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3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4人,教授15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7人。机电学院设有机械设计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工业设计系、工业工程系、工程图学教研室、机械CAD实验室、纺织机电测控实验室和虚拟仪器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为机电学院的实验和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工程学科被批准为省级重点一级学科。
&机电学院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现设有机械新技术研究中心、纺织机电研究中心,已形成精密超精密制造技术与仪器、纺织机械等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
&机电学院坚持“和谐、务实、规范、创新”的工作作风,形成机、电、管、艺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机械专业群,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为学院的专业和学科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主要培养: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面的设计、研究、生产制造、技术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到与机械工程相关的高等学校、厂矿企业、设计研究单位从事教学、设计、研究、生产制造、技术开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具备宽广的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测控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从事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机电产品与系统研究开发、设备控制和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从事机电设备及其自动化领域的设计、试验、制造、销售、维护、生产组织管理、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及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车辆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本专业培养热爱汽车科技事业、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汽车制造、服务行业从事试验、制造、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市场营销及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从事汽车工程领域内的汽车理论研究、汽车设计、试验、制造、销售、维护、生产管理及教学工作。
工业设计专业
主要培养:从事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开发、研究,并具有新的设计理念,具有较强设计、创意、审美和动手等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主要在科研单位、高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创新设计、广告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工业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掌握专业工程基础理论和技术技能,懂得经济、管理和系统理论方法,能从事IE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既懂工程技术又擅长工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从事生产系统、服务系统、公共及市政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及经营销售等范围内的工作。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现有教师75人,教授8名,副教授19名,博士15人。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科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三个专业。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络工程系、软件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拥有学院实验中心、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群与并行处理研究中心、电子商务安全研究所等机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主要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两个专业方向(计算机网络方向、嵌入式方向),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自由选择,以适应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就业方向的需求。
毕业生适用范围: 在科研、教育、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工作。
网络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能从事网络规划、设计、管理、维护和网络开发,参与大型局域/广域网络设计的高级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两个特色方向(基于网络的软件开发、信息安全)。拥有Cisco 网络技术学院和河南唯一的CIW 网络安全培训基地。
毕业生适用范围: 在国家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及信息产业从事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开发、管理和维护工作。
软件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对学生进行学科基础知识的全面教育,重视工程能力、协作交流能力、英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掌握.NET和J2EE两个技术平台以及IBM Rational相关软件开发工具为重点,培养具有软件工程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编码、软件测试及质量控制等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IT企业的经营管理、软件服务外包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工作。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经济管理学院已成为中原工学院专业最多,学生人数最多的教学与科研单位。目前学院具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本科专业有管理学学科门类的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空中乘务与空港管理方向)、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六个专业和经济学学科门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二个专业,研究生培养有企业管理硕士点和会计学硕士点。企业管理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院(系)级重点学科,系统与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还有与西安交大联办的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与北工大联办的经济转型研究中心。
经济管理学院拥有一批勇于创新,乐于奉献,造诣深厚、追求卓越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全院教职工80余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30余人,硕士生导师1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0余人,硕士学位的50余人。
市场营销专业&&& 主要培养:从事市场营销管理和业务工作,以及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在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研究机构、学校等从事营销研究与营销工作。会计学专业&&& 主要培养: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到工商企业、金融证券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机构从事会计与管理工作,或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中介机构从事服务工作。工商管理专业&&& 主要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手段,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各项管理、研究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工业、商业企业、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和学校等从事各种管理工作。工程管理专业&&& 主要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房地产经营管理领域或项目管理领域从事全过程项目开发、管理、服务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在房地产企业、政府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从事相关工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主要培养: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在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主要培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掌握国内外贸易政策和法规,能在政府商务部门、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研究和策划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中外企业、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等从事相关工作。金融学专业&&& 主要培养:具备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和金融学理论知识及实际业务技能,能够在商业银行从事信贷业务、中间业务、国际业务、资信调查等实际业务,也可以到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及衍生机构或学校科研部门从事投资、理财业务和理论研究,符合国际化发展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公司等金融及衍生机构,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从事金融理论研究和实际业务工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空中乘务与空港管理方向)&&& 主要培养: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适应民航企业发展需要,熟悉民航基本情况,掌握民用航空基本知识,掌握民航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技能,掌握空乘、客货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空中交通运输业管理、物流航空法律等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专业化形象,有修养、综合服务意识强,能够适应空乘、空港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从事航空乘务、机场酒店服务、礼仪服务、民航旅客运输等部门的专业服务和管理工作。
理学院设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应用或经济金融应用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光通信科学与技术方向)共三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4人;博士15人,硕士27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近年来理学院教师主编或参编的正式出版专著或教材10余本,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8项,其中8项为省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近年来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取得了5个全国二等奖,河南省赛区的23个一等奖、24个二等奖、29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学院现有凝聚态物理硕士点。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应用或经济金融应用方向)
主要培养: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受到系统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设计与开发的训练。能够从事数学、计算科学的教学与研究,或在生产与管理部门从事数学建模、工程软件、数据分析及计算机软件的研制与开发、高新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并为计算机、经济、工程、信息、数理或相应交叉学科研究生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和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主要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获得较好的数学和计算机知识的基础训练,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和解决某些科学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编程和软件开发能力,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软件开发、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
应用物理(光通信科学与技术方向)专业
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物理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光电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理工结合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在研究设计部门、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从事电子信息、光电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教学工作。
能源与环境学院
能源与环境学院是学校极具专业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教学部门,长期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育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中心,逐步形成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的良好院风。学院现有学生1160余人,教职工60余人,其中省级特聘教授1名,国家级高校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2名,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1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8人,硕士生导师12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6人。学院下设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安全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基础教学部、能源与环境实验中心、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所设专业中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河南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通过国家建设部组织的专业评估,并获优秀。学院拥有河南省空调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点,该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并设有省级特聘教授岗位;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为院级重点学科;能源与环境实验中心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与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工程概预算的理论与技能,并具有一定应用研究与设备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需要暖通空调专业的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包括:设计院所、工程咨询与监理公司、燃气公司、热力公司,空调设备加工制造企业、建筑施工安装企业,对环境温湿度和洁净度要求较高的电子、生物制药类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一些大型工矿企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培养能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高素质、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分制冷与低温工程、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毕业生能够从事制冷空调领域或电厂热能领域的相关工作,具有中央空调系统、冷库系统、小型制冷装置或火力发电厂、工业锅炉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能力,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和开发能力。
毕业生适用范围:制冷空调方向的毕业生能胜任制冷与低温工程、暖通空调领域的设计、制造、安装、开发以及管理等工作,具体就业单位包括:制冷空调公司、制冷空调设备加工制造企业、建筑施工安装企业、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制冷空调相关企业;电厂热能方向的毕业生能够胜任火力发电厂的运行、维修、改造以及管理等工作,具体就业单位包括:火力发电厂、核电站、电力建设公司、电力设计院、锅炉厂、汽轮机厂、电科院(电力试验研究所)等电力系统的相关企业、电力设备销售公司、或具有自备电厂和工业锅炉的大型工业企业等。安全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掌握工业生产安全技术及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理论、安全科学的理论和技能,具有从事工业安全生产设计、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监察、开发、研究、检测、监控和评价等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毕业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安监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培训机构从事职业安全与卫生的管理与监察、安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与施工、安全科学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也可在工厂、矿山从事地面与地下建筑工程通风与安全设计、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等工作。
环境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理论和技能,具有从事各种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施工运营管理、制定环境规划、进行环境管理以及环境工程新工艺和新设备研究和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能在政府环保部门、规划部门、工矿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从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教学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建筑、工业和城镇等给水给排水行业从事给水和排水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能在政府规划部门、环保部门、设计施工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水工程与科学以及水环境保护规划、设计、技术咨询、建设与管理、教学及研究、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8人,有博士学位的16人,在读博士3人;学院设有科学与哲学文化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两个研究机构;学院设有科技哲学、专门史两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院办学理念是:科学的人文,人文的科学。办学思路是:以专业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2002年以来,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立项完成校、省(部)级教育教学课题32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出版著作42部,教材31部,发表论文23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10余篇;完成国家级、省级、厅级科研项目共270余项。先后指导学生创建了法协会、《人文风》报社、传媒协会、“人文之星”文学社、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和一支连获校辩论赛八连冠的辩论队;还创立了“人文之星”服装秀、三对三篮球赛、趣味运动会等享誉中工的活动品牌。
法学专业&&& 主要培养:具有良好法律素养,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具备法律工作基本技能,能够从事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法学理论教学与研究等领域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大中专院校、各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主要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出版管理部门、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报社、杂志社、网站、各类社会组织。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主要培养:从事广播电视普通话新闻播音与主持及新闻报道、专题播音与主持、各类节目主持、体育评论解说、影视配音及演播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毕业生适宜到广播、影视等新闻媒体、文化产业公司及相关部门从事播音主持、采访编辑、节目制作、影视配音或形象包装宣传工作。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主要培养:具有较高政治水平、理论修养、新闻素质和艺术欣赏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系统和文化、宣传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策划、摄像(影)、编辑、制作及节目主持的高级应用专门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传媒机构、报社、杂志社、网站、各类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 主要培养:熟练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通晓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了解我国社会政策,具备从事实际社会工作能力与资格的高级应用专门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就业范围广阔,能够胜任民政、劳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卫生和人事等部门,以及工会、青少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以及基层社区的管理工作,也可以到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工作实务或相关工作。
土木建筑工程系
土木建筑工程系现有教职工 28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职教师人数的90%以上。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现有土木工程、建筑学2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400多人。
土木建筑工程系设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力学3个教研室和1个工程结构与岩土工程研究室。拥有力学、岩土与建筑材料、工程结构、建筑物理、建筑结构CAD等多个实验室,为本系的实验和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本系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已逐步形成了软土地基与地下工程、新型混凝土材料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工程结构与岩石断裂力学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近年来我系教师完成及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奖5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目前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与教学研究项目5项、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及其它横向项目20余项。&
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的设计、施工、研究开发、规划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在建筑工程、地下建筑、交通土建工程和岩土工程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监理和科研工作。
建筑学专业(学制五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强调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理工与人文的结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校期间完成建筑师的基本训练,培养具有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及城市规划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可在建筑设计院(所)、房地产公司、城镇建设及管理部门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古建、园林设计等工作。
外语系设有英语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和日语三个本科专业。现有教师7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在读博士2人,50.7%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外语系学科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教学管理严谨,教学设备先进。先后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和学者来此任教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多次向国外派出访问学者、翻译人员去上述国家和地区及巴基斯坦、圭亚那、尼泊尔进修培训和担任翻译任务。外语系推崇现代化教学环境和新理念、新方法,注重外语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全面培育21世纪的有用人才。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主要培养目标: 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扎实的英语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英语高级应用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 适合涉外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导游、管理等工作。
对外汉语专业
主要培养目标: 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汉语、英语语言基础和较高的中西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素质,具有扎实的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汉英“双语”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 适合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小学汉语和英语教学以及在国内外文化企事业单位或有关部门的中外文化交流及相关工作。
主要培养目标: 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层次日语语言文化素质,掌握日本文学、日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具备口、笔译理论知识与技巧,具有扎实的日语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日语高级应用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 适合日资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导游、管理等工作。
亚太国际学院
河南代码:6118
亚太国际学院是中原工学院负责运行和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院系,该项目于2002年6月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2006年经教育部正式复核批准,批准文号为:教外综函[号,项目编号:OE41GB2AO。
学院实行先进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优良的师资、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优秀的教材,为学生提供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的教育服务及优良的教学环境。学院与省内外多家著名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并优先推荐到合作方及基地企业实习、工作。
学院每年面向全国招生200人,本科层次,学制四年,招生计划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目前在校生人数700余人。学生在规定的期限内修满学分准予毕业,并颁发中原工学院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学院开设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方向、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纺织服装文化水平,较好的服装、纺织品设计理论基础与创新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在纺织服装产业的策划、设计、营销、管理等部门,能够胜任相关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国际教育学院
河南代码:6119
国际教育学院是中原工学院与国外高校及相关机构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主要组织者与实施者,承担着中原工学院经过教育部和河南省正式批准的13个专业及方向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12个,现有在院项目学生2900余人。
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引进国外合作方的课程体系、原版教材、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由中原工学院和国内外合作高校教师进行授课,强化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努力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
项目学生主要在国内修完学分,成绩合格的颁发中原工学院毕业证书;符合中原工学院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生,授予中原工学院学士学位;外语成绩达到国外合作方规定要求、完成国外合作方规定课程学分、经济条件许可的项目学生,在中原工学院学习两年或三年之后,可以申请到对应的合作高校学习与深造。选择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习的学生,在英国的学费优惠20%。项目学生毕业后可申请到与中原工学院有友好交流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继续深造,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就业选择。
2009年列入国家计划内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下:
●本科专业:
1、纺织工程(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举办。2004年河南省批准,教育部教外综函(号文件通过复核)
纺织科学与技术方向:主要培养适应现代纺织工业发展需要,掌握纺织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专业发展前沿,能在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纺织工艺设计、纺织设备管理、纺织生产管理、国内外纺织品贸易、纺织品检测以及相关教学和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纺织品设计方向: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掌握纺织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专业发展前沿,英语水平较高,能在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纺织新产品设计与开发、纺织生产组织管理、纺织品质量检测、纺织品贸易以及相关教学和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材料工程方向:主要培养掌握材料工程最新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专业发展前沿,英语水平较高,能在与材料工程有关的企业、科研院所、商检、海关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质量检验、技术监督、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或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各种新型材料研发和教学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市场营销(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举办。2004年河南省批准,教育部教外综函(号文件通过复核)
服装营销方向:主要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市场营销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纺织服装技术背景,熟悉国际市场规则,英语水平较高,在国内外服装生产与经销企业从事服装营销和管理工作,在服装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服装营销和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营销策划方向:主要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市场营销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营销策划知识与技术背景,熟悉国际市场规则,英语水平较高,在国内外工商企业、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营销策划工作,在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营销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电子商务方向:主要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市场营销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技术背景,熟悉国际市场规则,英语水平较高,在国内外工商企业、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电子商务工作,在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电子商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会计学(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举办。2004年河南省批准,教育部教外综函(号通过复核)
主要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现代商务要求,掌握会计学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精通国内外会计业务、适合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会计理论研究、教学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内外工商企业、金融证券业、会计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会计工作以及相关教学和研究等工作。
4、艺术设计(2003年河南省批准,教育部教外综函(号通过复核)
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主要培养培养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熟练运用相关的设计软件,测绘和表现技法。具备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以及从事整体设计策划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国际意识,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较强的实践技能,能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继续出国深造。
装潢艺术设计方向:主要培养培养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掌握一定装潢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运用相关设计软件,具备专业的设计及从事整体设计策划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国际意识,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较强的实践技能,能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继续出国深造。
●专科专业:
1、建筑工程管理(与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合作举办。河南省教育厅教科外(号文件批准)
主要培养适应现代建筑工业发展需要,掌握建筑工程管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英语水平较高,了解国外建筑行业先进的技术和从业资格要求,能在建筑工程及管理行业工作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2、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与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合作举办。河南省教育厅教科外(号文件批准)
主要培养适应现代汽车工业发展需要,掌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服务与营销技能,英语水平较高,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实践能力,能在汽车生产服务、汽车技术服务和汽车销售服务等领域工作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3、摄影摄像技术(与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合作举办。河南省教育厅教科外(号文件批准)
主要培养掌握摄影与摄像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美学修养,具备系统的拍摄,后期技术和设备使用与维护的实践工作能力,能在新闻出版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摄影、专题摄影、商业摄影、版面设计,摄像与影像后期等工作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软件学院主要负责软件行业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成立于2004年,是省教育厅确定的河南省首批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软件学院的教学目标,是为快速发展的软件行业培养急需的一线工程师。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企业的具体需要,部分课程由企业定制。聘请具有丰富软件开发经验的优秀教师和软件企业资深工程师任教。
本科软件工程专业面向软件企业与社会的需求,以软件工程化人才培养为特色,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很好的软件设计能力、较强的软件工程实践与管理能力和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实用型高级软件工程人才。
专科各专业针对社会急需的软件实用型人才,培养适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掌握主流的软件项目开发技术、方法、规范和工具,受到良好的程序设计训练,具有较强的实际编程、测试能力、与国际接轨的实用型、工程型程序员。设置软件编码方向、日文软件开发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测试方向等专业或方向,其中日文软件开发方向主要是针对目前对日软件外包的需要,培养既懂软件又懂日语的计算机特殊人才。
软件学院目前已经有约700名学生毕业,他们遍布在全国各地,正在为我国的软件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科专业(本科三批录取)
软件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针对软件企业及社会的需求,以软件工程化人才培养为特色,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很好的软件设计能力、较强的软件工程实践与管理能力和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实用型高级软件工程人才。&&&& 毕业生适用范围:在科研、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分析、设计、开发及测试工作,IT企业的软件设计师及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
●&&&&专科专业(专科一批录取)
软件技术专业(含软件编码方向、日文软件开发方向、游戏软件开发)&&& 主要培养:具有规范化程序设计能力,掌握国际上最流行、最实用的软件开发语言、工具、技术和方法的专门人才。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能够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实用型、工程型的程序设计专门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软件测试与维护方向)&&&& 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掌握软件测试理论、软件测试管理工具、故障跟踪方法、软件质量度量方法的专门人才。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
&&&& 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能够从事简单的网站程序设计以及各种大小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维护工作的专门人才。
继续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是我校唯一面向社会开展成人教育的教学及管理部门。长期以来,本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坚持“面向社会、面向行业、面向基础”的办学思想;结合学校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走校企联合办学、送教到厂的办学之路,为社会培养、造就了一批有文化、能动手、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目前我院开展的成人教育由高等学历教育及非学历培训两部分组成。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生参加国家组织的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达到录取标准后,由我院录取入学。学生在校期间修完学校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即可获得由教育行政部门验印的中原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并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纳入国家学历证书认证系统,可网上查询。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还可获得学士学位。
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报名时间在8月中旬到9月上旬,由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0月份的第二周周末。我院成人高等教育招生专业有文史、理工、艺术、经管、法学等五十余个,高起本、专科、专升本多种层次,函授、业余等多种教学形式。
学院在加大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规模的同时,利用学校专业特色与品牌优势,注重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非学历培训工作。目前主要开展有以下培训:
服装类:高级服装制版师短训班、高级服装设计师专科班、高级服装立裁班、服装CAD打版班、服装工艺师班等
形象设计类:化妆造型初级班、化妆造型高级班
计算机类:网络开发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排版设计师、动漫设计师、广告设计师、环境艺术设计师等
会计类:会计电算化、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上岗证等
&& 详情请登陆继续教育学院网页查询,网址:
或电话咨询:5& &&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独立学院)
国家代码:13508 河南代码:6504
■学院简介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成立于2003年4月,是首批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办学资格的独立学院。2007年3月,经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原工学院与中国嘉宏控股集团强强联合,成功重组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模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是河南省独立学院中的佼佼者。
学院现有主校区和北校区两个校区,主校区位于郑州龙湖经济开发区,规划占地面积1000余亩,一期工程占地500亩,规划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多元,已完成投资2亿多元;北校区位于郑州市中原中路,占地200多亩。两区共已建成校舍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学生公寓、食堂等生活设施和塑胶田径运动场等体育设施齐备,校园环境优美整洁,教学设施齐全,是学习和工作的理想场所。
学院是河南省仅有的两所具有工科特色的独立学院之一。学院依托中原工学院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品牌,以管理促效益,以就业谋发展”的办学理念,凝成形成了“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逐步形成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计算机和外语应用水平高,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优”的人才培养特色,学院现设有7系(经济管理系、政法与传媒系、外语系、计算机科学系、艺术设计系、机械工程系、信息工程系)、1部(基础学科部);有22个本科专业和5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招生专业方向达38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多人。
通过全院师生的不懈努力,学院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管、文、经、法相结合的多科综合型学院。全院师生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发扬“勤奋,严谨,进取,文明”的校风,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学院的发展,同心同德,奋发图强,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独立学院”而努力奋斗。
■学历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毕业合格者由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颁发国家统一电子注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证书,符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学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取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独立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
■招生计划
学院的招生计划纳入国家普通本、专科统一招生计划,2008年面向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计划招收本科生2400名,其中艺术类900名,普通类1500名,同时在河南计划招收专科生500名、专升本365名。(待09年招生计划审批后再修改)
■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双湖经济开发区双湖大道2号(主校区)
&&&&&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中路41号(北校区)
网址:&&&&&&&& E-mail:
电话:6、&&&& 短信咨询平台:776&
■详情请见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2009年招生简章
中原工学院广播影视职业学院(二级学院)
学院简介:
我院(校)原隶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0年4月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划转河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2001年6月经河南省政府批准,为中原工学院的二级学院,管理隶属河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学院设有新闻传媒系、影视制作系、信息工程系,充分依托广播影视系统的独特优势,以广播影视和信息通信类为主,专业设置特色突出、鲜明。拥有价值2500多万元的教学实验实习设备,有设备齐全的电视演播厅、新闻演播室、虚拟演播室、线性编辑机房、非线性编辑机房;有电工、电子、无线电测量、声像设备等三十多个专业实验室;有中央三台、省台、省辖市台及全省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等良好的实习场所。图书馆各类图书18万册,影视音像资料2万余册。
招生计划及录取规则详见其招生简章
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79号&&&&&&&&&& 邮编:450011
电话:1  &&&&&&&&& 传真:11
网址:&&&&&&&&& 邮箱: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原工学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中路41号招生处 邮编:450007
电话:0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原工学院研究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