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眿排列有致的意思有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贞山,坐落在四会市城区之南,山高648米,是古邑四会之主山。山颠石壁,石纹横斜,苔痕藓迹,积翠斑斓,有七言偈语:“贞山一片石头白,一片贞山白石头;人为多情头自白,贞山头白为谁愁?”
贞山是一座带神秘色彩的名山,它与国家自然保护区——鼎湖山一脉相连,属粤西北岭山脉,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因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山上层林叠翠,曲涧澄潭,翠色岚光,蔚然深秀;时而风光旭日,时而雾涌云蒸,每当雨过天晴,遍山青翠欲滴,景致迷人,明代万历年间已赋予“贞山雨霁”雅称,列为四会古八景之首。
贞山的山门牌坊,仿古建筑,雄伟庄重,坊额前面“贞山”二字,为著名书法家秦咢生之墨宝。
贞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14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分成七大景区:旅游服务区,贞仙祠景区,仙踪觅迹,田园风光区,丛林娱乐区,水上活动区,山庄度假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贞山以仙命名,以仙出名,由来久远。
据清光绪《四会县志》载,唐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广正山下松甫铺有女子文氏,许配鲍生,鲍樵山毙于虎,文氏匍匐赴丧,服丧三年,侍奉公姑甚谨,因而憾怆,忽然归遁深山,不予世接,人莫知所踪。文氏在深山靠蔗芋及捕鱼螺维生。
一日,文氏正在溪潭旁煎鲫鱼,铡石螺时,忽闻有人至,便匆忙把鱼螺抛弃潭中。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高秋重九,天气澄澈,俄有异云起自西南方,若幡幢管磬,拥一妇人入杳霭间,乡人始知文氏仙去,遂于广正山麓建贞烈祠(又名仙女坛),立像祀之,并把光正山易名贞山。文氏得道成仙之后,她抛下溪涧的鱼螺得以复活,鲫鱼一面黄褐色,一面白色,俗称“煎火多鲫鱼”,石螺则是无尾笃的,俗称“无笃石螺”。一直繁衍至今,成为贞山的仙迹,又是佳肴珍品。
一千多年来,文氏贞女忠贞于爱情的动人故事,在民间影响深远。今贞山公园,立有文氏仙女塑像和她放声的鱼螺雕塑,园内花团锦簇,绿草如茵,曲径碧池,亭台水榭,错落有致,环境清静幽雅,美景如画,游人到此小憩,见物抒怀,意趣盎然。
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有1200多年的历史,历代屡毁屡修,是古邑四会的一座古祠,建祠初期有两副对联,如今仍留于门口和祠内:“贞风留竹柏;仙气活鱼螺。麻缕仿当年,一片冰心尘不染;鱼螺传千古,千寻潭莹月同清。”
贞仙祠,原名“贞烈祠”。又称“仙女坛”,坐落于风水宝地的象拔山之麓,亿山而筑,松竹相依,清谧幽雅。
据有关史料记载,南国闽粤有三女神,即秦代的德庆龙母,唐代的四会文氏贞女,宋代的泉州湄洲岛天后(又称天妃)。龙母为江河神,天后为海神,多为鱼民、船民所祭祀,故沿海多建天后庙,江河一带多建龙母庙。而文氏贞仙是地方神祗,能庇护一方乡土,尤其天旱求雨最为灵验,润泽民生。
因此贞仙祠历来晨香夕灯,岁时不懈,西江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有众多的善男信女前来谒拜贞仙,影响深远,深受民间尊崇。清光绪初年,文氏贞仙受圣恩敕封为“惠泽”尊号。
在象拔山山脊上,这里松林茂盛,修竹婆娑,是个登高了望,闲情小憩,领略仙境的好景点。从山下有修筑的水泥曲径、盘旋而上,半山筑有一座小巧玲珑的“乐也亭”,有联曰:“登高常得乐;脱俗也成仙”。
竹林明堂是个颇具雄伟而又有丰富内涵的景点,坐落在贞山之麓,依山而筑,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多平方米,楼高四层,飞檐卷角,绿琉璃瓦盖,紫红柱墙,肃穆庄重。
首层为停车场,二层为斋堂,三层为贵宾房,四层为佛堂。该堂为香港慈善机构竹林明堂有限公司及港胞苏东霖先生等献资兴建,有门联曰:“竹林青翠迎瑞气;明堂高雅拂禅风。”竹林明堂意在宣扬先天大道,仁义道德,劝导世人化恶为善,积善成德,以道德济人心。
坐落在贞山之北麓,是个值得观赏而又赏心悦目的景点。入口处配建一座四柱三门,高雅大方的牌坊,坊额上书有流畅洒脱的“天音塔”牌匾,从牌坊越过一个停车平台,然后有美观的183级台阶,拾级而上至塔座。
天音塔雄伟峻拔,塔高七层,高36.8米,仿古建筑,呈八角形飞角红檐,檐下悬挂吊铃,微风吹拂,铃钟摆动,发出柔和悦耳的铃声,引人入胜。
塔内设置有159级螺旋楼梯,墙壁上有传统神话壁画,各层有环塔眺廊,造型别致。该塔建筑工程,被肇庆市评为“建筑优良样板工程”,质优美观而深受社会赞誉。游人登临塔上,凭栏极目,那蜿蜒连绵的叠翠贞山,碧波荡漾的绥江帆影,田畴广阔的田园风光,楼宇林立的古城新姿,美不胜收。
本文来源于
肇庆市旅游局、广东旅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当前位置:
>>>《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的高..
《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别指的是
A.巴颜喀拉山脉;东海 B.唐古拉山脉;渤海 C.唐古拉山脉;东海 D.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苏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的高..”主要考查你对&&长江&&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长江:长江,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古代文献中,“江”特指长江。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流经三级阶梯,自西向东注入东海。长江支流众多,长江流域东西宽约3,219公里,南北宽约966公里,长江全长6397千米,流域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5。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区)。注入东海,为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其中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大增,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自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江等水系,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平,防洪任务艰巨,长江重要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其中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丹江口(汉江)、安康、二滩(雅砻江)、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岩(清江)、五强溪(沅江)、乌江渡(乌江)、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黄金水道的特点:
&长江的防洪与灌溉:
&长江流域图:长江流域水电分布图:长江三峡: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迄湖北宜昌的南津关,跨重庆奉节、重庆巫山、湖北巴东、湖北秭归、湖北宜昌,长二百零四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重庆瞿塘峡、重庆巫峡和湖北西陵峡,三峡因而得名。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米。最窄处不足百米。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因此水利资源极为丰富。长江三峡,它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孙夫人庙等。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三峡全长193公里(千米),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唐代大诗人李白乘舟经过这里留下了优美的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令人难以忘却。长江三峡不但有已经建成的葛洲坝,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工程——三峡工程。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水电站大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水力发电站。 2010年7月,三峡电站机组实现了电站1820万千瓦满出力168小时运行试验目标。(日发电量可突破4.3亿度电!占全国日发电量的5%左右)。1949年,中国总发电量仅为43亿度。 三峡电站初期的规划是26台70万千瓦的机组,也就是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后又在右岸大坝“白石尖”山体内建设地下电站,建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在加上三峡电站自身的两台5万千瓦的电源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度,是大亚湾核电站的5倍,是葛洲坝水电站的10倍,约占全国年发电总量的3%,占全国水力发电的20%。
发现相似题
与“《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的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06961709137409560371304166986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广州日报大洋网:移动版
社交账号登录
大美广州有条自然山水“龙脉”
广州175处地质遗迹点将纳入保护规划
  《广州市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日前正式获得审议通过,全市175处地质遗迹点纳入保护规划,将实施分类保护措施。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实地调查,广州已经基本摸清了全市地质遗迹的“家底”。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国土规划委了解到,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广州确实潜藏着一条十分独特的山水自然脉络。这条“龙脉”,从广州的最高峰天堂顶出发,一条山势脉络一路向南顺势而来。环绕大尖山,肩托银龙顶,翻越帽峰山,俯身白云山,盘踞越秀山,饮水珠江石,绕行龙头山,倚坐莲花山,倚靠黄山鲁,直入龙穴岛。见宽处超过10公里,遇窄处不到5公里,承载着广州城市文明的历史印记。
  文/广州日报记者赖伟行
  全市地质遗迹资源调查已完成
  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梳理确认了全市175处地质遗迹点,根据地质遗迹分区特征,分期、分层次部署全市地质遗迹保护、整治与提升工程,包括地质遗迹详细调查与评价、地质遗迹保护实施方案编制等,明确在地质遗迹区内,禁止采石、取土、开矿、放牧、砍伐等破坏地质遗迹的活动。
  记者从广州市国土规划委了解到,目前广州已完成全市地质遗迹资源调查、增城市地质遗迹调查、番禺莲花山地质遗迹调查及从化天堂顶地质遗迹调查等项目,其中既包括了旅游中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如七星岗海蚀崖地貌地质遗迹,也包括了人类与地质体相互作用和人类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地质资源的遗迹,如莲花山古采石场地质遗迹。在地质公园的建设方面,广州增城地质公园已经由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授予省级地质公园资格,建园的工作正在推进中。下一步,广州还将制定和完善广州市地质遗迹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地方法规、规章和标准,把广州地质遗迹保护开发纳入法制化轨道。
  越秀山、白云山都是省级地质遗迹
  目前,广州已经认定了175个地质遗迹点。广州市地质调查院相关人士透露,鉴定是否地质遗迹,一方面要看地质体是否具有科学价值,价值有多大,也要考虑这种地质体的稀有性如何、美学价值如何、可保护的内容有多少以及典型性等因素。
  “保护地质遗迹的最好方式是建立地质公园,目前广州仅有增城建立了省级地质公园。”广州市地调院相关人士介绍,根据国家对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区具体保护对象,地质公园可保护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并科学合理地处理地质遗迹保护与生态保护、旅游开发利用、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诸多关系。目前,广州有2个国家级地质遗迹,其中番禺莲花山已开放,从化天堂顶国家级地质遗迹则尚未开放;而省级地质遗迹就包括了市民比较熟悉的越秀山、白云山、帽峰山等。
  “龙脉”海拔落差1210米世界罕见
  作为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名城,广州的地质文化一直有各种传说。据志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术士来报:“南方黄云紫气之异,乃‘龙脉’所在,必出异人也。”于是,始皇帝命术士南下,寻“龙脉”以断之。术士寻至南粤白云山前,便命挖山凿沟,以断“龙脉”。据说,白云山南麓景泰坑,与横枝岗间的马鞍山凹地,便是秦兵当时断“龙脉”的痕迹。相传宋朝有个地理师叫赖布衣,在江西大庾岭发现一条“龙脉”的尾端。于是一路向南,追查到广州,发现原来“龙穴”就结在广州。近年,还有民俗学家提出:广州南越王博物馆所处的象岗山,正是广州的“龙脉”。
  传说固然只是传说,但记者从广州市国土规划委了解到,从“十一五”开始,在对广州地质遗迹资源的调查过程中,广州的地质科学工作者惊奇地发现,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广州确实潜藏着一条十分独特的山水自然脉络。
  从行政区划看,这条并不宽的地质“龙脉”巧妙地穿过了广州多个区,成为连接整个广州行政区域的自然轴心。而这条山水自然脉络中部的转角位,山地与平原的衔接处,恰好坐落着广州市及广东省的行政中心。
  从水域径流上看,北江、东江两江汇聚,流溪河、增江河两河相依,中间地质“龙脉”一线相连,刚好成为两江两河的最核心中轴分水岭。从地貌框架上看,全球的河口三角洲多是河流与平原并存,地势平坦,像广州这种平原、河流和中轴山脉在三角洲区域同时具备的格局十分罕见。从天堂顶到龙穴岛,海拔顺势而下,从1210米到0米,地貌单元依次为中低山区、山间盆地、丘陵、平原、江湖、海洋,各种地貌,一应俱全。
  而据广州市地质调查院专家分析,从1949年开始统计,广州几乎没有台风直接穿过的情况,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就与广州山水地形脉络有关系。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答者採納。四大高原,三大平原,主要山眿,主要河流是什麽呀?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东北 华北 长江中下游平原
冈底斯 长白山脉 秦岭
黄河长江 珠江 澜沧江
多謝你啊!(≧▽≦)
人生中 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 Meeting
一个偶然决定另一个偶然 Meeting
一条路势必走下一条路 Meeting
如同过了河的“卒子” Meeting
你所经历的 Meeting
他人早已经经历 Meeting
有人正在经受 Meeting
错误总在当下被无限放大 Meeting
回首,那不过是漫长的人生的一小段 Meeting
一路风尘 Meeting
时过境迁 Meeting
感谢你的细致回答,我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多谢大家的帮助哦!
一大河流,二大山脉
感谢你的细致回答,我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多谢大家的帮助哦!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长白山脉(著名山脉)_百度百科
[cháng bái shān mài]
(著名山脉)
长白山脉(满语转写:golmin xanggiyan alin),长白山脉是、和的发源地。是中国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最早见于中国4000多年前的文字记载中,《》称“不咸山”,称“”,唐称“”,金始称“长白山”。时视之为神山,须亲自或委派大臣到(今)望祭长白山。长白山脉区域总面积1964平方千米,核心区758平方千米,长白山系的最高峰是朝鲜境内的将军峰,海拔2749米。中国境内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中国东北的最高峰。狭义的长白山位于东南部长白山脉的主峰。广义的长白山是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部山地以及俄罗斯远东和朝鲜半岛诸多余脉的总称。狭义的长白山是指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东经127°40'~128°16',北纬41°35'~42°25'之间的地带,是中朝两国界山。[1]
长白山植被垂直景观及火山地貌景观是首批进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的国家自然遗产地。2010年曾先后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留地和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及其天池、瀑布、雪雕、林海等等,曾多次入选“吉尼斯”世界之最记录,更有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等等的美誉。长白山在生态、生物、地质和历史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和卓越的自然品质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2]
长白山脉山系概况
长白山脉山系特点
长白山脉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地处吉林省东南部,位邻中国与朝鲜边界。长白山脉,是、和的发源地,其中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历史上的长白山脉一直是东北人民生息劳作的场所。1961年建立了2150平方千米的长白山。
长白山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多指狭义的长白山,即长白山脉的主峰。
广义的长白山指整个长白山脉,即东部山地的总称。介于北纬38°46′~47°30′,东经121°08′~134°,北起脉北麓,南延,长约1300余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
狭义的长白山单指长白山脉的主峰(东经127°40'~128°16',北纬41°35'~42°25')。[3]
长白山脉山系构成
长白山脉由多列东北—西南向平行褶皱断层山脉和盆、谷地组成。最西列为吉林省境内的大黑山和向北延至黑龙江省境内的大青山;中列北起张广才岭,至吉林省境内分为两支:西支老爷岭、吉林哈达岭,东支威虎岭、龙岗山脉,向南伸延至千山山脉;东列完达山、老爷岭和长白山主脉。面积约28万平方千米。[3]
长白山是一座,是著名的巨型,外围熔岩高原略呈不规则椭圆形,长轴约140千米,呈北东向延伸,短轴约120千米,经末、、末到初三次大的喷溢堆叠形成高原、山地。早期喷溢的原始形态已遭破坏,中期喷溢的则构成宽广高原主体,晚期喷溢除长白山外,大部埋于。三期喷溢总厚度约500~600米,总面积4500平方千米。长白山是在上新世晚期由喷发形成的。第四纪又有大量基性喷溢。据记载,长白山曾于1597年、1668年和1702年喷发过。山顶宽阔的环形积水为湖,即。由于长白山独特的地质结构形成不同于其他山脉的奇妙景观,光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6座,主峰海拔2750米。中国侧最高峰为,2691米,为中国东北地区第一高峰。
长白山脉地质特点
长白山脉地质形成
大约距今四十五亿年前基本形成的时候,在东半球的一个点上,出现一个状如雄鸡之首的缺口,这个缺口就是整个长白山地区。
在大约2500万年的时间里,长白山地区经历了4次火山喷发活动,玄武岩浆从上地幔出发,沿着地壳中的巨大裂隙不断上涌,以巨大的能量喷出地表。携有强大冲击力的岩浆,将原来的岩石及岩浆中先期凝固的岩块及火山灰、水蒸气等喷向空中,然后在重力和风力的作用下降落到火山口周围或一侧,堆积成各种火山地貌。由于玄武岩浆粘度较小,在地表的流动速度较快,流淌的距离较远,所以形成了广阔的玄武岩台地。长白山区沿北西方向分布的南岗山脉,长虹岭及影壁山等长白山主峰的基底均为此期形成的玄武岩台地。
在火山喷发之前,长白山的地表大体上还是比较平坦的,距今277万年前,以长白山为中心,地壳出现了极大的缝隙,导致最早的火山喷发,形成了玄武熔岩台地,这就是现在的长白山熔岩台地和白茂熔岩台地,熔岩的厚度为50-300米,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当时,长白山因为有熔岩喷口,所有位于高度高于其它地方的盾状台地的顶端,后来,火山活动一度中断,在58万年前又出现第二次火山喷发以致黏度较强的碱性粗面岩在长白山的中心附近堆积起来,岩层的总厚度在896.78米以上,距今约44万年前,第三次火山喷发依然是黏度较强的碱性粗面岩,因此难以远移,只能在原有粗面岩新堆积起来,岩层的厚度达到111米,距今21万年前,发生了第四次火山喷发,碱性粗面岩又一次堆积,厚度为196米,在那次火山喷发活动的末期,经火山口沉陷而形成了天池。
在距今约60万年至1500万年(第四纪中-晚更新世)期间,长白山区又经历了一个地壳活动的时期,地质上称为白头山期。这个时期发生了4次火山爆发,爆发方式以中心式为特点,地下岩浆沿着深断裂的交汇处形成 的筒形通道上涌,在地表构成了火山锥体地貌景观。[4]
长白山脉特征
山地南部属于,北部属吉黑华力西褶皱带。中生代使南北构造方向统一,形成华夏向山地基础。第三纪又大规模挠折断块上升,同时伴有大量喷出。山地主要由、、和组成,而以花岗岩分布面积最广。玄武岩主要分布在流域和长白山周围。
长白山脉地以平等山脉与宽广山间盆、谷地相间分布为特征:北部完达山、老爷岭和张广才岭间有牡丹江;吉林哈达岭和龙岗山脉间有辉发河宽谷;吉林哈达岭和大黑山间有和伊通河河谷平原;龙岗山脉和间有谷地等等。其中著名盆地有、、、和龙、、、等。同时熔岩高原广阔,分布在到一线东南,受切割形成与孤丘等熔岩地貌。在熔岩高原上分布有火山锥体及、等。
山地海拔大部500~1000米,仅部分超过千米。2000米以上皆在长白山附近,最高峰将军峰(在侧)2749.2米,为亚洲大陆东部高山之一。主要分布于张广才岭、老爷岭、威虎岭和龙岗山脉以东,一般山岭皆在千米以上;低山丘陵分布最广,有完达山脉、吉林哈达岭和大黑山等。
长白山脉火山
在亿万年以来的地质历史上,长白山地区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最初,这里被海水淹没。到处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的上升,海水退出,地表重新露出水面,在阳光、雨水和气候变化等外力作用下,地面岩石遭受风化和破坏,最后长白山还经历了火山爆发和冰川的雕塑,形成今天的。
在距今约3000万年前,即第三纪的时候,地球进入了一个新的活动时期,即地质学上所说的。在大约2500万年的时间里,长白山地区经历了4次火山喷发活动,玄武岩浆从上出发,沿着地壳中的巨大裂隙不断上涌,以巨大的能量喷出地表(地质学上称为裂隙式火山喷发)。携有强大冲击力的岩浆,将原来的岩石及岩浆中先期凝固的岩块及火山灰、水蒸气等喷向空中,然后在重力和风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周围或一侧,堆积成各种。由于玄武岩浆粘度较小,在地表的流动速度较快,流淌的距离较远,所以形成了广阔的玄武岩台地。长白山区沿北西方向分布的南岗山脉,长虹岭及影壁山等长白山主峰的基底均为此期形成的玄武岩台地。在距今约60万年至1500万年(第四纪中-晚更新世)期间,长白山区又经历了一个地壳活动的时期,地质上称为长白山期。这个时期发生了4次火山爆发,爆发方式以中心式为特点,地下岩浆沿着深断裂的交汇处形成的筒形通道上涌,在地表构成了体地貌景观。
第一次火山喷发形成的60万年前左右的喷出物构成了长白山火山锥体底板;第二次火山喷发在距今40~30万年左右,此次喷发持续时间较长,岩层分布面积广,厚度大;第三次火山喷发在距今20~10万年左右,最后完成了长白山火山锥体形态;第四次喷发大约在距今8万年左右,以小规模为主,熔岩流覆盖在火山锥体某些部位之上。至此,长白山主峰形成了。
在以上4次火山活动中,每一次喷出的火山物质都使火山增高200米以上。同时,在主火山口周围,还形成了一些小的寄生火山口。此后,长白山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在1年(第四纪全新世期间)前,火山再次复活,喷出了大量的灰白-淡黄色浮岩,局部厚度达60米。这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使火山锥顶部崩破塌陷,形成了漏斗状火山口。当火山喷发强度及熔岩温度逐渐降低时,熔浆在内逐渐冷凝并堵塞火山通道。在停止后,火山口内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断补给,逐渐蓄水成湖,形成。这就是闻名遐迩的。
长白山火山口湖的周围,群峰屹立,其中超过2500米的山峰就有16座,其他山峰高度均在2300米以上。山顶部几乎全由距今12000年前后喷发的和淡黄色所组成。山峰陡峭嵯峨,挺拔峻秀,如莲花、似竹笋,十分壮观,与天池碧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当长白山主体形成后,该区进入了火山爆发的间歇期,地壳运动相对稳定。但是,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地球形成距今至少有46亿年,长白山区的地壳演化也进行了约32亿年),长白山的地质演化历史只是短短的一瞬间。长白山火山爆发的历史就更加短暂了,但至今还没有死去,只是处于休眠状态,称为休眠火山。据史料记载,自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以来,长白山火山曾有过三次小规模的间歇式活动。
第一次喷发是在明万历二十五年(日)。据目击者记载,当时有“放炮之声,仰见则烟气张天,大如数搂之石,随烟折出,飞过大山后不知去处”。
第二次喷发是在清七年(1668年),长白山区下了一场“雨灰”(即火山灰)。
第三次喷发是在清康熙四十一年(日)。据史料记载:“午时,天地忽然晦螟,时或赤黄,有同烟焰,腥臭满室,若在烘炉中,人不堪重热。四更后消止,而至朝视之,则遍野雨灰,恰似焚蛤壳者”,“同月同日,稍晚后,烟雾云气,忽自西北,地昏暗,腥臭袭人之衣裙”。又据《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长白山附近有“炭崖”,“崖底出木炭甚多,猎者每拾以为炊,土人因其出于地中,故以神炭呼之,……过此拾有数块,燃之以烤鹿脯,与寻常木炭无异。但以两丈深之土崖,能产木炭,大者拱把(两手合围——作者注),小者一握。”经地质工作者考证,这些木炭是由于这次火山喷发时高温的熔浆将树木烘烤、燃烧炭化的结果。
长白山火山目前处于休眠期。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山上,有多处不断从地下溢出,这说明,地下仍孕育着巨大的能量。据近代地震观测,长白山区地壳相对稳定。长白尚无火山喷发的征兆。[5]
长白山脉主要山峰
:是长白山脉的主峰,耸立于天池西侧,海拔2691米,是东北第一高峰,又叫“层岩”。  
:俗名鹰嘴峰,位天池北偏东。因1958年于峰顶东侧建有长白山天池气象站,故改称天文峰。天文峰高出水面476米,海拔2670米,是长白山东侧最高峰,长白山脉的第三高峰。  
:在天池以西,东北距白云峰一千米,又名青石峰,此峰海拔2664米,山峰高耸,像一根擎天的玉柱,顶天立地,可谓白云峰之辅弼。  
:长白山脉西南侧有座海拔2543米的山峰,岩石裸露,开状如梯。此峰北距玉柱峰1.5k米,由天池边至此峰顶400米,峰顶流淌出梯子河瀑布。山头终年云雾缭绕,即使是晴天也看不清峰顶的轮廓。传说此峰直通天宫,是天庭和人间相连的天梯,因此叫梯云峰。  
:冠冕峰又名玉雪峰。海拔2525.8米,从天池至峰顶370.8米,位于天池正南与天豁峰、天池瀑布相望。冠冕峰背天池一侧主要为白色的浮石。远眺之四季皆白,雪石难辩;向天池一侧,有很多终年不化的积雪。复至夏令,山峰在阳光的照耀下,雪光皑皑,下有蔚蓝色的天池衬托,别具风趣。  
:鹿鸣峰,又叫芝盘峰,在天池西北方,海拔2603米。峰顶有一草甸子,圆形如盘,每天严冬的季节,其它各峰已是积雪覆盖,唯有此峰还露在白雪之外。  
:华盖峰又名黄岩峰。海拔2640米,从天池至峰顶446米,南连紫霞峰,距天文峰东南350米。峰顶由黄色浮石组成,状如帝王车辇之华盖而得名,亦称黄岩峰。  
:龙门峰为长白十六峰之一,海拔2595米,在乘槎河两岸,与天豁峰相对,因形状如门,如名龙门。所传,大禹治水曾到过这里,旁边有蝌蚪形柱,名为神碑。  
:卧虎峰,海拔2660米,从天池至峰顶411米。位于天池偏西。南临冠冕峰,北侧水平相距梯云峰1925米。为中朝两国界峰。  
:天豁峰,海拔2620米。在二道白河东岸,与龙门峰对峙。因“ 长白山日出峰起双尖,中辟一线,有豁然开朗,令人不可思议之趣”,故名天豁峰,天豁峰一线缝隙,相传为大禹治水所劈。峰石多赤色,看去如二龙盘踞。天豁峰下有两燕观天、驼峰石、黑熊朝天等湖畔景观。游人可从补天石经牛郎渡,越闼门沿八卦庙旧址北侧的倒石堆,方可登临峰顶。站在峰顶,举目远眺,群峰倒映,轻波浩渺。  
:紫霞峰,海拔2618米。位于天池东侧,西北与华盖峰相对;南隔鸡冠峰与孤隼峰相望。紫霞峰由紫色沙石堆积,远观之烟云缭绕,宛若西天落霞,紫气生辉,古香古色,因而得名。  
:锦屏峰,海拔2590米。位于天池西。锦屏峰在芝盘、观日峰中间,其东起龙门,西经观日、芝盘,南至白云峰之大马蹄形内壁(俗称大簸箕)之正中。峰顶南北各起一峰,五色的翡翠石装点峰巅;峰前峰后立陡悬崖,宛如锦秀屏风一般,故而得名。  
:铁壁峰,海拔2560米。位于天池中心北侧。东与天文峰相连;西隔织女峰与天豁峰相望。铁壁峰怪石嶙峋,石色亦黑,关若铁壁,故名。沿铁壁峰西侧攀援而上。可俯瞰天池胜景。为从北坡登山观天池的第二最佳揽胜处。  
:观日峰,海拔2670米。位于天池东南。西连孤隼峰,东靠白头峰。三奇峰峰顶有洞直通天池;峰下有很多五色石,鲜妍光润,令人爱不释手。游人多以拾此石而自豪。置于案,颇具异趣。  
:孤隼峰,海拔2611米。位于天池东南之紫霞、三奇峰之间。下有鸡冠岩、仙人岛等名胜。孤隼峰峰顶尖削峻峭,向西斜出,形似一只孤傲的鹰隼。  
:织女峰,海拔2558米,东隔铁壁峰。传说牛郎织女在每年七月初七相会时,曾经在此观览湖光月影,因名织女峰。织女峰也是环池群峰的一座,站在峰顶,乘槎河、牛郎渡尽入眼底。  
主要山峰来源于参考资料[6]
长白山脉资源概况
长白山脉动物资源
长白山脉已知有1225种,分属于73目219科。其中,森林昆虫害虫6目48科387种;森林昆虫天敌7目29科94种;脊椎动物60目142科744种。在1225种野生动物中,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4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中华秋沙鸭、豺、、、、、、、(斑羚)、鹗、鸢、、、、花尾榛鸡等37种。[7]
长白山脉矿产资源
截至2000年底,长白山脉有80种,固体矿产地368处,水气矿产地132处,这些矿种划分为9个工业类别。一是能源矿产:、、。二是黑色金属矿产:、、、。三是有色金属矿产:、、、、、、、、、。四是贵金属矿产:、银。五是稀有矿产、、分散元素矿产:、重稀土氧化物、磷钇矿、独居石、镓、镉、、碲。六是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熔剂用灰岩、、、、。七是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硫(硫铁矿、伴生硫)、电石用灰岩、砷、硼、磷、明矾石、泥炭。八是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石墨、压电水晶、、、滑石、、云母、长石、、、沸石、、冰洲石、(橄榄石)、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灰岩、饰面用灰岩、泥灰岩(松花石)、玻璃用砂岩、、、陶瓷土、伊利石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霞石正长岩、饰面用辉长岩、饰面用闪长岩、饰面用玄武岩、饰面用花岗岩、建筑用、浮石、、饰面用大理岩、水泥用大理岩。九是水气矿产:、。[8]
长白山脉地理环境
长白山脉地理位置
长白山脉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东经127°40'~128°16',北纬41°35'~42°25'之间的地带,是中朝两国界山。
长白山脉地质地貌
长白山脉处于东亚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在两亿年至七千五百万年的中生代以前,就曾经过多次地壳变迁活动,形成古老的岩层。中生代经历上亿年的风雨侵蚀,形成一系列山间盆地。到了新生代,变成了一片波状起伏的具有残丘散布的准平原。
长白山脉地貌为典型的。随海拔自下而上主要由玄武岩台地、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锥体三大部分构成。在广阔的台地和玄武岩高原上是火山锥体——长白山主峰。玄武岩高原(又称倾斜高原)介于玄武岩台地和火山锥体之间,是比较明显的倾斜地带,地面坡度一般在10度左右,海拔约在米之间,是陡峻的火山锥体向玄武岩台地的过渡地带。[8]
长白山脉水系
长白山下的河流
长白山脉水系主要为纵,北和西北部属,有松花江、牡丹江、穆棱河、和等;东为,有和、海兰江等大支流;西南属鸭绿江和,其支流有浑江和、等。水系呈放射状。
长白山脉气候特点
长白山脉属于受季风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除具有一般山地气候的特点外,还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变化。总的特
点是:冬季漫长凛冽,夏季短暂温凉,春季风大干燥,秋季多雾凉爽。年均气温在-7℃至3℃之间,7月份平均气温不超过10℃,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20℃左右,最低气温曾出现过零下44℃。年日照时数不足2300小时。无霜期100天左右,山顶只有60天左右。积雪深度一般在50厘米,个别地方可达70厘米。年降水量在700—1400毫米之间,6—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云雾多,风力大,气压低,是长白山主峰气候的主要特点。尤其是夏季,风云莫测,变化多端。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269天,年平均风速为11.7米/秒。年雾淞165天,山顶雾日265天,年均日照数只有100天左右。[8]
长白山脉旅游资源
长白山脉概况
长白山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有:神奇壮观的火山地貌景观和山水风光;典型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种类繁多、品种齐全的动植物资源;北国独特奇异的冰雪风光;分布广泛的火山矿泉、瀑布与河湖;独居特色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和民俗文化风情。
长白山的资源组合性较好,此外,旅游资源的优劣与环境保护的主次组合分明,有利于开展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白山一年四季风光各具特色,春踏青,夏消暑,秋赏叶,冬玩雪,终年流淌的温泉更是象婉转的乐曲相伴游人春夏秋冬。
丰富的资源使得长白山成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之一。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人文旅游资源更是长白山下的一颗璀璨明珠,给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9]
长白山脉主要景点
长白瀑布位于长白山天池北,天池水沿补天石漫出后,流经1250米的乘槎河,以1.25-5立方米/秒流量,从龙门、天豁两峰之间骤然跌下,形成了落差高达68米的长白瀑布。2000年长白瀑布被列为“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大世界基尼斯之最。[10]
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雄伟壮丽的长白山主峰的群峰之中,她形似落叶,略呈椭圆形,是火山喷发后自然形成的火山口湖;它南北长约4400米,东西宽约3370米,最深处为373米,平均204米,水面面积9.82平方千米,周长13.1千米,天池水面海拔高度为2189.1米,总蓄水量为20.4亿立方米,2000年荣获“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而且还可以满足游客“双足踏两国,跨国一步游”的梦想;站在悬雪崖上还可以看到7峰16景,因而观日出成为很多旅游爱好者的“最爱”之一。[11]
长白山天池
  鸭绿江大峡谷位于长白山南景区,是登临天池的必经之路。峡谷是火山喷发时形成的巨大断裂地沟,历经300年来的雨水冲刷、切割和风蚀生成的自然景观。峡谷南北长10千米,东西宽200米,深170米,两侧悬崖绝壁如削,中间奇峰异石林立,两边谷壁的巨大石峰、石柱、石笋、石墙,如古堡耸立、石笋破土。两壁火山岩和火山碎屑,经数百年的风雨剥蚀,形成千姿百态的图案,向人间展示鸭绿江大峡谷壮丽景观。[12]
鸭绿江大峡谷
长白山大峡谷是火山爆发时期形成的地裂带,是锦江的上源,峡谷大约有60千米长,最宽的地方有300多米,而最窄的地方只有几米,垂直深度约有150米左右。  
聚龙温泉群是长白山特有的一道奇特风光,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出水口达上百个,水温超过60℃的泉口有47个,最高可达到83℃,属于高热温泉,若将鸡蛋放入温泉水中,只需 20分钟即可煮熟。由于温泉水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年代,使得温泉水中含有了大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长期在温泉水中沐浴,还可以治疗关节炎、风湿病等慢性疾病。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温泉瓶尔小草根茎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之功效。[13]
由于受到第四纪冰川构造运动的影响,被河流沿构造线方向发育,河谷也多为嵌入成“v”字型。长白山火山锥体在长期寒冷崩解及剥蚀作用下,形成放射状沟系,因坡度和岩性的差异,沟谷大小不一。长白山u型为较大的沟谷,宽度达300米,切割深度在100—200米,谷底较平坦,是世界著名的u型谷。[14]
长白山脉开发保护
长白山脉生态保护
长白山脉以东,中朝边境线总长1334千米,共有15个边境口岸,涉及吉林省的延边、白山、通化和辽宁省的丹东等地区。这些地区形成了中国领土内完整的防护层和缓冲带,其维护边疆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的责任和意义重大。近十几年以来,随着东北亚政治、经济地位的日益上升,东北亚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地区。我国东北边疆地区地处东北亚中心,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15]
长白山保护区内共设有9个保护站。每天早晨7点,保护站的巡视员便会背着重达40多斤的行李包统一入山巡查,标记发现的水源和动物、检查火情、捡拾游客随手扔掉的垃圾、阻止采摘或猎杀活动,这样的工作要一直持续到晚上6点出山。
根据1988年和2004年发布的《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保护区内严禁狩猎、垦植、放牧、开矿、爆破、采伐树木等活动,林业开采遂退出长白山核心区及实验区。然而,当地旅游的需求依然和自然保护形成需求冲突。海拔1700米的“地下森林”是长白山核心保护区内的重点旅游景点之一,为了方便游客进入,管委会在这片原始森林区中铺设了木质栈道。[16]
早在1960年,长白山便设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367.5平方千米。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中国首个“人与生物圈”计划,作为世界生物圈保留地。
1982年,吉林省政府重新调整了保护区范围,确定保护区面积为1964.65平方千米,由此长白山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基本确立。
2006年1月,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管委会为正厅级,与地级市地位相当,负责管理长白山保护区及周边共6718多平方千米的范围。[17]
长白山脉旅游开发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1965km,按其功能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部分。
核心区面积1396.8km,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1.1%,是自然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区域,除保护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巡护,定位观测研究和定期资源普查外,禁止其它人为活动,使其自然发展,作为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始对照地,在核心区,不允许旅游开发和游人进入。
缓冲区面积209.0km,占长白山保护区总面积的10.68%,是核心区的缓冲地带,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但因教学和科研目的,经过保护局批准,可进入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采集标本。
实验区处于核心区和缓冲区外围或某一区域,面积358.0km,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8.22%,是长白山保护区开展旅游业的主要基地,也是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科普教育基地。可开展科普性参观、旅游、夏令营等活动。
规划全面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包括土壤、森林、草地、水域、水体、植物、动物、大气等。[18]
长白山脉文化
满族发祥地:长白山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不咸山”,北魏时称“太白”;隋唐时称“白山”、“太白山”,辽金时,用汉语定名为“长白山”,并延续至今。历史上对长白山的不同称谓,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长白山的认识,也反映了国家对长白山的领属关系。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不咸”之语出自满族先世,合乎满族及其先世世居此地的历史背景和长白山的独有特征。金朝女真人在东北建立政权,将长白山视为“兴邦之地”、“旧邦之镇”,先被封王,后被尊称为帝,并建立庙宇。保护区附近的一些居民至今还沿袭着许多满族的风俗习惯。[9]
朝鲜族民俗风情:长白山区也是朝鲜族人民的聚集地。旅游沿线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朝鲜族村屯分布。浓郁的朝鲜族民俗文化,给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历史为开展民俗风情旅游、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条件。[9]
长白山四千年前就是满族先世肃慎的发祥地与聚居地,定位长白山为满族文化圣山,对弘扬满族文化,建设与保护长白山意义重大。同时,长白山历史悠久,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保护和发展长白山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将使长白山旅游文化规模不断扩大。[19]
满族及其先世的政治业绩,是长白山给予了他们力量和信心,所以,满族将长白山视为圣山,是肇兴之地,满族离不开长白山,故而也就造就了长白山文化。[20]
.长白山管委会[引用日期]
.长白山管委会[引用日期]
.新浪内蒙古[引用日期]
万飞.吉林地质:吉林省地质矿产厅,2012年 第3期:21-23
.中国吉林网
[引用日期]
.延边新闻网[引用日期]
.央视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长白山旅游网[引用日期]
.长白山旅游网[引用日期]
.长白山旅游网[引用日期]
.长白山旅游网 [引用日期]
.长白山旅游网 [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长白山管委会[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长春日报
[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排列有致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