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伏伽德罗常数公式和它的近似值哪个比较大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教学思考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教学思考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0|
上传日期: 04:53:1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教学思考
官方公共微信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因为它们物质的量相等,H2.CL2.HCL每分子里面都有两个原子,所以原子数相等.
大家还关注
A1100P+H14是什么意思 A代表什...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阿伏伽德罗常数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阿伏伽德罗常量(Avogadro's constant,符号:NA)是物理学和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常量。它的数值为:一般计算时取6.02×10^23或6.022×10^23。它的正式的定义是0.012千克碳12中包含的碳12的原子的数量。历史上,将碳12选为参考物质是因为它的原子量可以测量的相当精确。阿伏伽德罗常量因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Avogadro A)得名。现在此常量与物质的量紧密相关,作为物质的量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被定义为所含的基本单元数为阿伏伽德罗常量(NA)。其中基本单元可以是任何一种物质(如分子、原子或离子)。公式为
外文名称 Avogadro's constant
指0.012千克C12所含的原子数,6.02×10^23
0.012千克碳12中包含的碳12的原子的数量
一个比例因子,联系自然中宏观与微观(原子尺度)的观测
单位 /mol(因为N无单位)
涉及范围 气固液的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值是指0.012千克C12所含的,6.02×10^23。这个数值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两者是有区别的。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不是。其单位为个/mol。阿伏加德罗常数可用多种实验方法测得,到目前为止测得比较精确的数据是6.mol,这个数值还会随测定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把每摩尔物质含有的微粒数定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而不是说含有6.02×10^23个微粒。在定义中引用实验测得的数据是不妥当的,不要在概念中简单地以"6.02×10^23"来代替"阿伏加德罗常数"。该常数也叫洛施米特常数。2010年CODATA数据,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022 141 29 ± 0.000 000 27 × 10^232006年CODATA数据为:6.022 141 79 ± 0.000 000 30 × 10^23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有的,就是那么一堆东西,那么多粒子就叫1mol。就类似"个",摩尔就是"一堆"那么一堆数量就叫一摩尔,它是的单位,说白了就是粒子"堆"数的单位。的单位是1,当以克每摩尔为单位时,两者数值上相等。资料一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之一,用于表示物质的量,简称摩,符号为mol。1971年第十四届规定:"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使用摩尔时应予以指明基本单元,它可以是原子、分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摩尔好似一座桥梁把单个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跟大数量的微粒集体、可称量的物质之间联系起来了。在化学计算中应用摩尔十分方便。资料二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符号:NA含义:1mol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均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阿伏伽德罗(Ameldeo Avogadro,)意大利自然科学家。日生于都灵的一个贵族家庭,早年致力于法学工作。1792年入都灵大学学习法学,179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当律师。1796年得法学博士后曾任地方官吏。他从1800年起开始自学数学和。1803年发表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第一篇科学论文。1804年他被都灵科学院选为通讯院士,1806年任都灵大学讲师。1809年任末尔利学院自然哲学教授。1819年当选院士。1820年都灵大学设立了意大利的第一个物理讲座,他被任命为此讲座的教授,1822年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这个讲座被撤销,直到1832年才恢复,1833年阿伏加德罗重新担任此讲座的教授,直到1850年退休。他还担任过意大利度量衡学会会长,由于他的努力,使公制在意大利得到推广。日在阿伏加德罗在都灵逝世。终年80岁。1811年他发现了,即在标准状态(0℃,1个标准大气压,即1.0Pa),同体积的任何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而与气体的化学组成和无关。它对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原子量的测定工作,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此后,又发现了阿伏加德罗常数,即,1mol的任何物质的分子数都为6.023×10^23个分子。他的发现当时没有引起化学家的注意,以致在原子与分子、原子量与分子量的概念上继续混乱了近50年。直至他死后2年,S.康尼查罗指出应用阿伏加德罗理论可解决当时化学中的许多问题,以及1860年在卡尔斯鲁厄重新宣读了他的论文之后,他的理论才被许多化学家所接受。1871年V.迈尔应用从理论上成功地解释了蒸气密度的特性问题。
阿伏伽德罗毕生致力于化学和物理学中关于原子论的研究。当时由于道耳顿和盖-吕萨克的工作,近代原子论处于开创时期,阿伏伽德罗从得到启发,于1811年提出了一个对近代科学有深远影响的假说:在相同的和相同压强条件下,相同体积中的任何气体总具有相同的分子个数。但他这个假说却长期不为科学界所接受,主要原因是当时科学界还不能区分分子和原子,同时由于有些分子发生了离解,出现了一些阿伏伽德罗假说难以解释的情况。直到1860年,阿伏伽德罗假说才被普遍接受,后称为阿伏伽德罗定律。它对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原子量的测定工作,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阿伏伽德罗常数1摩尔的任何物质所含有的该物质的单位微粒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NA值为6.02×10^23。阿伏伽德罗的重大贡献,是他在1811年提出了一种分子假说:"同体积的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时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现在把这一假说称为阿伏伽德罗定律。这一假说是根据J.-L.盖-吕萨克在1809年发表的气体加以发展而形成的。阿伏伽德罗在1811年的著作中写道:盖-吕萨克在他的论文里曾经说,气体化合时,它们的体积成简单的比例。如果所得的产物也是气体的话,其体积也是简单的比例。这说明了在这些体积中所作用的分子数是基本相同的。由此必须承认,气体物质化合时,它们的分子数目是基本相同的。"阿伏伽德罗还反对当时流行的气体分子由单原子构成的观点,认为、氧气、都是由两个原子组成的气体分子。
阿伏伽德罗常数当时,化学界的权威瑞典化学家J.J.贝采利乌斯的电化学学说很盛行,在化学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电化学学说认为同种原子是不可能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英、法、德国的科学家都不接受阿伏伽德罗的假说。一直到1860年欧洲100多位化学家在德国的卡尔斯鲁厄举行学术讨论会,会上S.坎尼扎罗散发了一篇短文《化学哲学教程概要》,才重新提起阿伏伽德罗假说。这篇短文引起了J.L.迈尔的注意,他在1864年出版了《近代化学理论》一书,许多科学家从这本书里了解并接受了阿伏伽德罗假说。现在,阿伏伽德罗定律已为全世界科学家所公认。阿伏伽德罗数是1摩尔物质所含的分子数,其数值是6.^23,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的基本常数之一。
淡泊名誉,埋头研究的人。阿伏伽德罗一生从不追求名誉地位,只是默默地埋头于科学研究工作中,并从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阿伏伽德罗早年学习法律,又做过地方,后来受兴趣指引,开始学习数学和物理,并致力于原子论的研究,他提出的分子假说,促使道尔顿原子论发展成为原子-阿伏伽德罗常数-分子学说。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推进了一大步。但遗憾的是,阿伏伽德罗的卓越见解长期得不到化学界的承认,反而遭到了不少科学家的反对,被冷落了将近半个世纪。由于不采纳分子假说而引起的混乱在当时的化学领域中非常严重,各人都自行其事,碳的原子量有定为6的,也有定为12的,水的有写成HO的,也有写成H2O的,醋酸的化学式竟有19种之多。当时的杂志在发表时,也往往需要大量的注释才能让人读懂。一直到了近50年之后,德国青年化学家迈耶尔认真研究了阿伏伽德罗的理论,于1864年出版了《近代化学理论》一书。许多科学家从这本书里,懂得并接受了阿伏伽德罗的理论,才结束了这种混乱状况。人们为了纪念阿伏伽德罗,把1摩尔任何物质中含有的微粒数Na=6.02×10^23mol-1,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阿伏伽德罗常数指摩尔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电子等)所含的的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一般取值为6.023×10^23/mol。12.000g12C中所含的数目,因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而得名具体数值是6.^23.包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的物质的量是1mol.例如1mol铁原子,质量为55.847g,其中含6.^23个铁原子;1mol水分子的质量为18.010g,其中含6.^23个水分子;1mol钠离子含6.^23个钠离子;1mol电子含6.^23个电子。这个常数可用很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例如电化当量法,布朗运动法油滴法,,黑体辐射法光法等.这些方法的理论根据各不相同,但结果却几乎一样差异都在实验方法范围之内.这说明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客观存在的重要数据.现在公认的数值就是取多种方法测定的平均值.由于实验值的不断更新,这个数值历年略有变化在20世纪50年代公认的数值是6.023×10^23,1986年修订为6.^23。由于现在已经知道m=n·M/NA,因此只要有物质的式量和质量,NA的就并非难事。但由于NA在化学中极为重要,所以必须要测量它的精确值。现在一般精确的测量方法是通过测量(如)的晶胞参数求得。已知中靠的最近的Na+与Cl-的距离为d其密度为P摩尔质量为M。早在17-18世纪,西方的科学家就已经对6.02×10^23这个数字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发现,1个氢原子的质量等于1克的6.02×10^23分之1。但是直到19世纪中叶,&阿伏伽德罗常量&的概念才正式由法国科学家让·贝汉(Jean Baptiste Perrin)提出,而在1865年,NA的值才首次通过科学的方法测定出,测定者是德国人约翰·洛施米特(Johann Josef Loschmidt)。因此此常数在一些国家(主要是说德语的国家)也叫洛施米特常数。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公式1molNaCl的体积为V=M/P而NaCl是立方晶体,四个NaCl分子所占的体积是(2d)^31molNaCl的个数为V/[(2d)^3/4]=V/2d^3所以阿伏加德罗常数=M/2Pd^3如果P是原子密度,则八个原子所占的是(2d)^3阿伏加德罗常数=M/Pd^3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1.范围:(可为纯净物,也可以为混合物)2.条件:同温同压同体积3.特例:推论:(为状态下)1.p1V1/T1=p2V2/T22.pV=nRT=mRT/M(R为常数)3.同温同压V1/V2=N1/N2=n1/n2ρ1/ρ2=n1/n2=N1/N24.同温同体积p1/p2=n1/n2=N1/N25.同温同压同质量V1/V2=M2/M16.同温同压同体积m1/m2=M1/M2
本实验是用电解的方法进行测定阿伏伽德罗常数。如果用两块已知质量的铜片分别作为和,以CuSO4作电解液进行电解,则在阴极上Cu2+获得电子后析出金属铜,沉积在上,使得其质量增加;在阳极上等量得金属铜,生成Cu2+进入溶液,因而铜片的质量减少。n发生在阴极和阳极上的反应:阴极反应:Cu2++2e═(电解)C阳极反应:Cu═(电解)Cu2++2e阴极反应:二价铜离子得两个电子生成铜(金属单质态);阳极反应:铜(金属单质态)被电解生成铜离子和两个电子。从理论上讲,阴极上Cu2+得到的和阳极上Cu失去的电子数应该相等。因此在无副反应的情况下,阴极增加的质量应该等于阳极减少的质量。但往往因铜片不纯,从阳极失去的重量要比阴极增加得质量偏高,所以从阳极算的得结果有一定误差,一般从阴极增重的结果较为准确。需要测量的量包括:电流强度I,通电时间t,阴极增重的质量m由于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而摩尔是由C12的原子个数来定义的,故Cu的摩尔质量为64g/mol,由实验步骤,可知阴极增重1mol即64g铜时,电量应为2mol。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到阿伏伽德罗常数的估计值约为32It/me,其中e为单个电子的电量。
人们一直以存放于法国巴黎的由制成的国际千克原器为"千克"的标准。不过德国一家科研机构最近宣布,借助一个"完美硅球"科学家正尝试重新定义"千克"。德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新闻公报介绍,该机构和、等国的科学家联合进行的""已经获得重要进展目前已制成了由硅28构成的一个完美。科学家希望借助这个硅球重新定义单位""。德国报道,现有的由铂铱合金制成的国际千克原器存放于法国首都但它已"神秘地"比原来轻了50微克,给从事科学研究和数据统计等精密工作的人带来不少麻烦。"计划"的目的是通过精确测算出"完美硅球"内究竟有多少个原子从而在测定阿伏伽德罗常数(即一摩尔任何物质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中获得新的突破,进而将质量单位"千克"的标准回归到与恒定常数相关的定义中而不是依靠一个"原器",或者其他什么会变化的东西来计量。德国等国制造的这个"完美硅球"球体非常接近理想,由球体中心至表面任何一点的距离误差不超过3千万分之一毫米。这个球体的直径大约为10厘米,它的99.99%是由硅28构成的结构近乎完美。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if list && list.length}}本类周下载排行
您现在的位置: >
> 《阿伏伽德罗常数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学案(含教师版、学生版)?
资料类型:
文件大小:
来&&&&源:
资料点评:
下载条件:
下载链接:
本站所收录资料、评论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 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在 中搜索:
在 中搜索:
&& | &&&& | &&&&|&& && |&&
&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QQ: 电话:5 手机: email:root@ 地址:宁波市江东区曙光一村4幢1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伏伽德罗常数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