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考山东大学研究生网的英语院校的学术类研究生...

英语学术论文语篇中的元话语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英语学术论文语篇中的元话语研究
【摘要】:
学术论文的目的是报告作者的最新研究发现和成果。实际上,学术论文的根本目标是说服读者。为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作者必然采用各种方法和策略来加强论述的说服力。另一方面,写作体现了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基于这一观点,元话语将我们引向了作者如何组织命题内容,投射自我,并建立与读者的关系。作为一种语言组织手段,元话语引导读者阅读语篇,并展示作者的个性。在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维护并加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这使得元话语成为学术语篇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的目的是元话语在英语学术论文中的分布及其功能。
本研究使用的理论框架是由Ken Hyland提出的。元话语是指所有用以组织语篇、传达作者态度的语言策略。主要有两种元话语:引导式和互动式。其中引导式元话语包括转换标记语、框架标记语、内指标记语、证据标记语和注释标记语;互动式元话语包含模糊语、强调语、态度标记语、关系建立标记语和自我提及标记语。
本文的分析语料主要来自网站elsevier。作者共收集了来自14个学科的20篇学术论文,以此为语料探讨学术论文中元话语是如何被用来组织命题内容、表达作者的态度并建立与读者的关系的。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1.在全部20篇学术论文中元话语的总体分布有何特点?2.在全部学术论文的各部分中元话语的分布有何特点?3.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在元话语的使用上有何区别?作者主要使用Systemic Coder软件统计元话语在学术论文语篇中的分布,并进而尝试做出解释。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在全部20篇学术论文中,引导式元话语使用次数多于互动式元话语的使用次数;在各类元话语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是转换标记语、模糊语和注释标记语。2.就学术论文各部份而言,各类元话语的使用情况也各不相同:摘要部分只涉及到8类元话语;引言部分更多用到证据标记语;正文部分更多用到内指标记语;结语部分更多用到注释标记语和自我提及标记语。3.从元话语的总体使用情况来看,社会科学论文中使用的元话语多于自然科学论文:另外,自然科学学术论文更多用到引导式元话语而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更多用到互动式元话语。就各类元话语而言,自然科学学术论文更多用到内指标记语,而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更多用到模糊语、强调语、态度标记语以及自我提及标记语。以上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元话语的使用和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修辞手法和学科特点的影响。
本论文共由五章构成。第一章引言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并指出了研究的目的以及论文的布局。第二章纵览了30年来学术界有关元话语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三章介绍了本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研究问题、语料收集、统计工具、分析方法、统计步骤。第四章关于研究结果和讨论。第五章包括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对本研究局限的反思以及对进一步研究提出的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H313【目录】:
Abstract(in English)7-9
Abstract(in Chinese)9-11
List of Tables11-12
List of Figures12-13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3-16
1.1 Rationale of the Study13-14
1.2 Aims of the Study14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4-16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6-43
2.1 Previous Theoretical Studies on Metadiscourse16-34
2.1.1 Definitions of Metadiscourse16-19
2.1.2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19-23
2.1.3 Classifications of Metadiscourse23-34
2.2 Previous Empirical Studies on Metadiscourse34-37
2.3 Working Definition and Taxonomy of Metadiscourse37-43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43-50
3.1 Research Questions43-44
3.2 Data Collection44-45
3.3 Instrument45-46
3.4 Analytical Approaches46-47
3.5 Statistical Procedures - A Sample47-50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s50-72
4.1 Metadiscourse Resources in the Research Articles Exemplified and Interpreted50-54
4.1.1 Interactive Resources50-52
4.1.2 Interactional Resources52-54
4.2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Study54-62
4.2.1 Global Counting55-57
4.2.2 Local Counting57-59
4.2.3 Comparative Study of Natur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59-62
4.3 Features of Metadiscourse Distribution in RA62-71
4.3.1 Features of Global Distribution of Metadiscourse in RA62-63
4.3.2 Features of Local Distribution of Metadiscourse in RA63-65
4.3.3 Comparison of Metadiscourse Use in RA of Natur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65-71
4.4 Summary71-72
Chapter Five Conclusion72-76
5.1 Major Findings72-73
5.2 Contributions and Limitations73-74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74-76
Bibliography76-80
Appendix80-83
Acknowledgements83-84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8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颖;张晓辉;;[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黄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陈广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李地;;[J];教学与管理;2009年18期
杨信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12期
章毅;;[J];文教资料;2008年10期
孔瑞;辛鑫;;[J];Teaching English in C2009年01期
丁珊;;[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段瑞云;;[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高竞怡;刘源甫;王晓燕;;[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景超江;;[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A];《农业机械化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赵新平;;[A];山西省地震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刊[C];2005年
刘亚萍;张欣;李娟;;[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五集)[C];2007年
张红;程建霞;刘彤;王小唯;;[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文集2008年第1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2次年会论文集[C];2008年
;[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徐方;;[A];高校编辑出版文集[C];1995年
;[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C];2004年
;[A];中国真空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陈成东;;[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二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孔悫;[N];扬州日报;2009年
张可喜;[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记者陈红娟;[N];铜川日报;2010年
陈建栋;[N];光明日报;2004年
华东政法学院
黄安余;[N];社会科学报;2007年
龙芒;[N];黄冈日报;2007年
马自树;[N];中国文物报;2010年
李醒民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肖飒 王梅;[N];中国质量报;2006年
张培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闫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朱玉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余玲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胡春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孟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沈东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赵庆利;[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王兆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梁晓玲;[D];黑龙江大学;2011年
张晓岩;[D];南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园园;[D];东华大学;2013年
张博;[D];燕山大学;2012年
颜滢;[D];云南大学;2011年
刘雪梅;[D];山东大学;2009年
王宪;[D];燕山大学;2010年
冯永维;[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刘竹;[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樊惠君;[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徐艳;[D];宁波大学;2011年
洪婵;[D];宁波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您的位置:> >山东大学考试时间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您的当前位置:&&&
&&考研常识
山东大学金融学院的研究生是学术型的还是专硕?
添加时间:&&来源:&&浏览数:<font color="#FF次
问题:山东大学金融学院的研究生是学术型的还是专硕?本人今年大三,想考山大,还想考学术类的,求亲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网友回答:同学你好,山东大学既有学术的又有专硕的,你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报考。去年金融专硕和学硕复试线一样都是:60、60、90、、90,350
山东大学考研信息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大学研究生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