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序数等于K层与M层上的电子数之和等于L层上...

《物质结构和性质》全册教案&&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第一章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教材分析:一、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本章知识分析: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原子结构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方法和过程: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情感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教学过程:1、原子结构理论发展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朴素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复习〗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核外电子排布的尸般规律(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9’个电子。(3)原于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思考〗这些规律是如何归纳出来的呢?2、能层与能级由必修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符号表示K、L、M、N、O、P、Q……能量由低到高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理论研究证明,原子核外每一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LMNOPQ……最多电子数……即每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但是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能层KLMNO……能级1s2s2p3s3p3d4s4p4d4f……最多电子数4……各能层电子数……每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s、np、nd、nf……任一能层,能级数=能层序数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3、构造原理根据构造原理,只要我们知道原子序数,就可以写出几乎所有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即电子所排的能级顺序: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1―36号)氢H1s1……钠Na1s22s22p63s1……钾K1s22s22p63s23p64s1【Ar】4s1……有少数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对于构造原理有一个电子的偏差,如:铬24Cr[Ar]3d54s1铜29Cu[Ar]3d104s1[练习]1、写出17Cl(氯)、21Sc(钪)、35Br(溴)的电子排布氯:1s22s22p63s23p5钪:1s22s22p63s23p63d14s2溴: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根据构造原理只要我们知道原子序数,就可以写出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这样的电子排布是基态原子的。2、写出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3、写出1―36号元素的简化核外电子排布式。总结并记住书写方法。4、画出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e、N、Na、Ne、Mg回答下列问题:在这些元素的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有,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有,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的有;L层电子数达到最多的有,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的有。5、下列符号代表一些能层或能级的能量,请将它们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1)EKENELEM,(2)E3SE2SE4SE1S,(3)E3SE3dE2PE4f。6、A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比次外层少2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比最外层多7个电子。 (1)A元素的元素符号是,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2)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及名称分别是________。反思: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学习时要强调对nlmms这些概念理解记忆,牢记它们的不同,这样对后面的学习起铺垫作用第二课时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4、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5、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教学过程:〖课前练习〗1、理论研究证明,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排布分成不同的能层,同一能层的电子,还可以分成不同的能级。能层和能级的符号及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1)根据的不同,原子核外电子可以分成不同的能层,每个能层上所能排布的最多电子数为,除K层外,其他能层作最外层时,最多只能有电子。(2)从上表中可以发现许多的规律,如s能级上只能容纳2个电子,每个能层上的能级数与相等。请再写出一个规律。2、A、B、C、D均为主族元素,已知A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是K层的三倍;B元素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C元素形成的C2+离子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D原子核外比C原子核外多5个电子。则(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写出C和D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入〗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能否用宏观的牛顿运动定律来描述呢?4、电子云和原子轨道:(1)电子运动的特点:①质量极小②运动空间极小③极高速运动。因此,电子运动来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描述,只能用统计的观点来描述。我们不可能像描述宏观运动物体那样,确定一定状态的核外电子在某个时刻处于原子核外空间如何,而只能确定它在原子核外各处出现的概率。概率分布图看起来像一片云雾,因而被形象地称作电子云。常把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圈出来,人们把这种电子云轮廓图成为原子轨道。S的原子轨道是球形的,能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P的原子轨道是纺锤形的,每个P能级有3个轨道,它们互相垂直,分别以Px、Py、Pz为符号。P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也随能层序数增大而增大。s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球形的(原子核位于球心),能层序数,2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这是由于1s,2s,3s……电子的能量依次增高,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大,电子云越来越向更大的空间扩展。这是不难理解的,打个比喻,神州五号必须依靠推动(提供能量)才能克服地球引力上天,2s电子比1s电子能量高,克服原子核的吸引在离核更远的空间出现的概率就比1s大,因而2s电子云必然比1s电子云更扩散。(2)[重点难点]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量子力学告诉我们:ns能级各有一个轨道,np能级各有3个轨道,nd能级各有5个轨道,nf能级各有7个轨道.而每个轨道里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通常称为电子对,用方向相反的箭头“↑↓”来表示。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且自旋方向相反,这个原理成为泡利原理。推理各电子层的轨道数和容纳的电子数。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是洪特规则。〖练习〗写出5、6、7、8、9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轨道式。并记住各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轨道式的特点:(成对电子对的数目、未成对电子数和它占据的轨道。〖思考〗下列表示的是第二周期中一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请说出每种符号的意义及从中获得的一些信息。〖思考〗写出24号、29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轨道式,阅读周期表,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出铜、银、金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它们是否符合构造原理?2.电子排布式可以简化,如可以把钠的电子排布式写成[Ne]3S1。试问:上式方括号里的符号的意义是什么?你能仿照钠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写出第8号元素氧、第14号元素硅和第26号元素铁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吗?洪特规则的特例:对于同一个能级,当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是比较稳定的。练习:1、用轨道表示式表示下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1)N(2)Cl(3)O(4)Mg2、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试判断,哪些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哪些违反了洪特规则。(1)(2)(3)(4)(5)(6)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有,违反洪特规则的有。3、下列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中,那一种状态的能量较低?试说明理由。(1)氮原子:A.B.2s2p2s2p;(2)钠原子:A.3s1B.3p1(3)铬原子:A.3d54s1B.3d44s2。4、核外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是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两种不同方式。请你比较这两种表示方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5、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有何特点?科学家是怎样来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以氮原子为例,说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原理。[同步训练]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A.6sB.2dC.3fD.7p2、下列个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A.NB.MC.LD.K3、下列符号代表一些能层或能级的能量,请将它们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1)EKENELEM(2)E3sE2sE4sE1s(3)E3sE2dE2pE4f4、下列关于1S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分布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B、小黑点密表示在该核外空间的电子数多C、小黑点密表示在该核外空间的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概率大D、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反思:对电子云的教学用多媒体辅助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借助一些练习会起到相对更好的效果。第3课时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2、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3、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重点难点: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教学过程:〖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许多可见光如灯光、霓虹灯光、激光、焰火与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呢?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录像播放或计算机演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如霓虹灯光、激光、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焰火等。提出问题:这些光现象是怎样产生的?问题探究: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引导学生从原子中电子能量变化的角度去认识光产生的原因。问题解决:联系原子的电子排布所遵循的构造原理,理解原子基态、激发态与电子跃迁等概念,并利用这些概念解释光谱产生的原因。应用反馈:举例说明光谱分析的应用,如科学家们通过太阳光谱的分析发现了稀有气体氦,化学研究中利用光谱分析检测一些物质的存在与含量,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查阅光谱分析方法及应用的有关资料以扩展他们的知识面。〖总结〗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释放能量。光(辐射)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许多元素是通过原子光谱发现的。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阅读分析〗分析教材p8发射光谱图和吸收光谱图,认识两种光谱的特点。阅读p8科学史话,认识光谱的发展。〖课堂练习〗1、同一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相比较A、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B、基态时比较稳定C、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低D、激发态时比较稳定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的是A、钢铁长期使用后生锈B、节日里燃放的焰火C、金属导线可以导电D、卫生丸久置后消失3、比较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能量大小的依据是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B.原子核外电子的多少C.电子离原子核的远近D.原子核外电子的大小4、当氢原子中的电子从2p能级,向其他低能量能级跃迁时A.产生的光谱为吸收光谱B.产生的光谱为发射光谱C.产生的光谱线的条数可能是2条D.电子的势能将升高.反思:这部分内容在教学时,不要太深入,否则有些同学会钻到尖里,反而不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只要求这部分内容常识性的了解。《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泡利不相容原理及洪特规则和能量最低原则,学会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写法。使学生掌握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掌握鲍林近似能级图。使学生掌握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半径,掌握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问题式导学,采取设疑激思、自主探究、引导归纳等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以天下任为己任”的意识建立起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求索现象背后科学本质的精神。教学分析:教学设想通过知识的复习,从原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让学生了解电子在原子核外分层排布的假想,通过回顾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探索思考第一层最多容纳两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的原因。让学生自学教材14~16页,掌握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写出1~18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总结出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教师重点讲解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规律,让学生理解并记忆,再做相应巩固练习。引导学生在学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基础上写出1~18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要求学生熟记鲍林近似能级图。记忆方法可编制顺口溜(1;2,2;3,3;4,3,4;5,4,5;6,4,5,6;7,5,6,7)(即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学法指导通过回顾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发现第一层电子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思考是什么原因?通过自学教材第一部分理解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规律:鲍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及洪特规则。试着再写出1~18号元素的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来巩固自学情况,熟记鲍利近似能级图。自学原子半径的测量方法,记住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重点难点:认识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了解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族划分的关系。教学媒介: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演示教学方法:问题式导学,采取设疑激思、自主探究、引导归纳等方法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活动名称活动内容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及指导内容学生活动及反馈内容知识回顾联想质疑[提问引入]在化学必修部分我们已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简评][追问]第一层、第二层分别最多容纳几个电子?最外层最多不超过几个电子?[表扬]某某同学完成得非常出色,看来咱班同学本部分内容掌握得很好,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也一定能学好本节新的内容[设问]为什么第一层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第三、四、五层及其它电子层最多能容纳多少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轨道有什么关系?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是否存在内在联系?[回忆][练习][回答]第一层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一般不超过8个电子[思考]可能产生很大的困惑,继而激起探究欲望温故知新,为新课作铺垫既表扬了个体又激昂了全体学生的斗志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入新课探究新知交流归纳探究新知交流归纳学以致用引导归纳学以致用...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搜资料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当前位置:
>>>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B.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C.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D.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题型:不定项选择题难度:中档来源:0117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主要考查你对&&元素周期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横行。 (2)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列成纵行。 注意:①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②历史上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是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排成的,他将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①周期的含义在元素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这样每个横行为一个周期。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 个周期。 ②周期的划分&(2)族 ①族的含义在周期表中,把不同横行(即周期)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第Ⅷ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为一族。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有18 个纵行,它们被划分为16个族。 ②族的划分&(3)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
发现相似题
与“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47672136634139521110451133816126584当前位置:
>>>甲原子的L层的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的两倍,甲元素符号为_..
甲原子的L层的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的两倍,甲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它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乙原子的-2价离子核外共有10个电子,乙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广东省期中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甲原子的L层的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的两倍,甲元素符号为_..”主要考查你对&&元素周期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横行。 (2)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列成纵行。 注意:①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②历史上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是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排成的,他将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①周期的含义在元素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这样每个横行为一个周期。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 个周期。 ②周期的划分&(2)族 ①族的含义在周期表中,把不同横行(即周期)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第Ⅷ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为一族。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有18 个纵行,它们被划分为16个族。 ②族的划分&(3)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
发现相似题
与“甲原子的L层的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的两倍,甲元素符号为_..”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4288493997247483133967132177212006核外电子排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19页免费12页免费2页免费18页免费4页免费 3页免费3页免费14页1下载券5页免费2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0页免费13页免费58页1下载券26页1下载券34页1下载券
核外电子排布|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7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Al,C元素的名称是氧.(2)画出B离子、D原子的结构示意图,(3)请写出工业制备B单质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Cl2↑2NaCl+2H2O2NaOH+H2↑+Cl2↑.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物理教研室
JABCDABCD&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JABCDABCD&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A&B&C,且A、B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据此填空:
(1)A的元素名称为&&&&&&&&& ,其气态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A、B、C、D四种元索的原予,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3)B和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分别为&&&&&&&&&&&&&
和&&&&&&&&&&&&&&&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6分)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A&B&C,且A、B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据此填空:(1)A的元素名称为&&&&&&&&& ,其气态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A、B、C、D四种元索的原予,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3)B和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分别为&&&&&&&& &&&&&和&&&&&&&&&&&&&&& 。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子序数等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