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学院研究生大学研究生有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

||||||||||
您的位置:&
[大连海事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
】【我要纠错】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
  授予权批准时间:1997年6月
  本获得者,应具有信号与信息处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方面的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特别加强数学基础和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掌握通信和自动控制领域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状况、趋势和前沿动态;有独立从事理论研究和高科技开发能力,能独立研究本学科中的基础理论课题与前沿发展课题,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非平稳信号分析与实时处理等。
◇&编辑推荐
&考研教育网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账号cnedu_cn
&网上辅导课程特色
&24小时报名咨询
[大连海事大学]电路与系统
[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考研网上辅导课程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专业目录
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专业介绍
一、信息科学与工程类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2006年本专业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示范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电子信息系统(特别是船舶交通管理电子信息系统、无线电导航系统、船舶雷达系统等)的研究、设计、制造、管理、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入学后可以申请我校与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Maynooth)2+2合作办学项目。
本专业学制四年,招收无色盲(弱)的学生,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子线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电磁场理论、电波与天线、微波技术、自动控制系统、通信原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多媒体技术、无线电导航技术(GPS)、雷达原理与设备(ARPA)、船舶交通管理电子系统(VTS)等。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通信领域(特别是海上移动通信)从事通信系统、设备以及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研究、设计、制造、管理、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入学后可以申请我校与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Maynooth)2+2合作办学项目。
本专业学制四年,招收无色盲(弱)的学生,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子线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通信原理、电磁场理论、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卫星通信、通信设备、计算机通信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字交换原理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制四年,招收无色盲(弱)的学生,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C++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软件理论与软件工程专业知识、较强的日语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掌握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方法的高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其基本能力应当达到具有国际水准的软件工程师及软件项目管理人员的水平。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外包软件市场的需求,在英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本专业还进行日语强化训练,目标是使学生达到国际日语二级以上的水平与能力,具有较强的英、日双语应用能力。
本专业学制四年,招收无色盲(弱),英语语种的学生,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计算机网络、C语言程序设计、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导论、面向对象方法学、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操作系统、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计算方法、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项目实践、JAVA语言程序设计、J2EE与中间件技术、ASP.NET技术及应用、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与应用、ORACLE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等。
本专业培养既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和自动化技术,又具备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分为两个方向:自动控制技术方向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控制领域的自动控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研究开发工作,并且能在计算机应用、电工电子、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决策和管理工作。船舶自动化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可以满足港航企事业单位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大中型企业、科研单位对于控制领域专门人才的需求。
本专业学制四年,招收无色盲(弱)的学生,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功率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及接口技术、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设计、MATLAB语言、计算机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等。
主要特色专业课程:船舶机舱控制系统、船舶电力控制系统、船舶自动化系统、船舶运动控制、港口过程装配控制系统、港口物流自动化系统等。
所在学院简介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等11个本科专业;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三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学院设11个本科专业教学系、3个教学实验中心及9个科学技术研究所,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学院现有教工220余人,其中教授51人、副教授61人、高级实验师1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3人。学院目前在校的本科生3277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12名。
学院拥有国家级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交通安全与通信技术、船舶自动化工程和港航机电控制工程等三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团队被评为辽宁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是交通运输部和辽宁省的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被授予辽宁省信息与通信工程重点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基地;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三个专业是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专业。
目前,学院已形成博士、硕士、本科教育等多层次办学体系,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除招收国内学生外,还招收国外留学生及进修生。
学院拥有交通领域的国家级专家、国内外知名、年富力强的专家学者、省级教学名师。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际合作、教育部、交通运输部、辽宁省、大连市科研项目以及港航等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几十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科技进步奖、发明创造奖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等,为交通及其它领域的科技发展及企业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近几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挑战杯”竞赛中,我院学生均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获得全国一、二等奖和省特等奖。
二、管理物流类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系统地掌握电子商务基本原理、技术、法规,熟悉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和维护规程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水平一流、教学经验丰富。毕业生不仅能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跟踪世界电子商务发展动态的能力,而且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主要信息技术及数学、软件、金融、贸易、营销、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参与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电子商务系统的能力。本专业分为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管理3个方向。
本专业学制为四年,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毕业授予管理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微观经济学、运筹学、管理统计学、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Java程序设计、电子商务网站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及设计、Web应用开发、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系统测试、电子商务平台解决方案、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电子商务体系结构、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电子商务经济学、移动商务与协同商务、商业智能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企事业单位、行政等部门从事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网络营销等领域工作,就业单位包括IBM、SAP、阿里巴巴集团、华为集团、联想集团、东软集团、华信集团、当当网等著名公司。
本专业重点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时代和企业需要的,既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及航运与物流企业营销的实战能力,尤其是航运与物流企业正确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和技能。同时,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和航运与物流企业的经营特点,重点强化航运与物流企业的网络营销方式与技巧的培养,使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够紧密结合航运与物流企业的经营特点,掌握扎实的网络营销理论和技能。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广泛的社会实践,可以获得以下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市场营销学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各种营销策略;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航运与物流企业的特点,以及国家对本行业的发展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以及发展动态;掌握文献、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能力。
本专业学制四年,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营销策划、营销渠道、广告学、零售学、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实务、航运市场营销实务、物流服务营销实务、营销案例分析、品牌战略、整合营销等。
就业方向: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完全按“教练式”培养模式,培养市场营销实战型专业人才,毕业生可以胜任航运、物流、网络企业和一般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策划和销售等项工作。毕业生不但适合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营销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
而且毕业生还可在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中寻找到继续深造的机会。
大连海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的物流系统工程及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精通物流系统工程运作与管理相关理论和业务,熟悉行业发展前沿问题,具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高级物流工程与管理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服务于与海洋运输相关的国际物流企事业单位、货主企业的物流部门、物流科研教学部门、政府机构等。
物流工程专业是大连海事大学传统优势专业,也是学校重点建设的航运特色品牌专业之一。其前身为大连海运学院航管系于1989年创办的综合运输专业,1994年更名为国际多式联运专业,2002年更名为物流工程专业。本专业的培养方案贯彻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宗旨。坚持立足港航,面向全国的办学特色,在全国高校中和港口航运企业中均有重要的影响。
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一流、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实验室建设规模和水平进入了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先进行列。2009年,本专业被确定为辽宁省“示范专业”。
本专业学制四年,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运筹学、系统工程、机械设计基础、交通工程学、物流系统仿真、物流中心规划设计、工程物流、项目管理、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方法、港口装卸工艺、高级英语技能、国际商务英语、物流方案设计、陆路货运技术、航空货运技术、物流信息系统、运输代理业务、租船运输业务、航运管理、海商法概论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主要是在交通行政管理机构、保税物流园区、港口航运企业、货主企业物流部、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业、保险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涉外物流服务单位从事项目物流、工程物流的策划与实施;船舶调度、港口装卸、陆路运输组织等;港口规划、物流中心规划、交通网规划设计;保税物流操作、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及其他类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生产企业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深厚扎实的物流管理、经济、金融专业基础知识,精通物流运作与管理相关理论,并能够将其应用于物流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中;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融汇贯通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相应的计算机软、硬件及信息系统的知识和动手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也是学校重点建设的航运特色品牌专业之一。本专业是在原综合运输专业(1989年创建)和国际多式联运专业(1994年创建)发展的基础上于2005年创建的。经过几年的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已形成较为明显的专业特色优势,本专业在我国航运、港口、货运代理及仓储等第三方物流行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有重要的影响。
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一流、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实验室建设规模和水平进入了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先进行列。2006年12月,依托本专业,大连海事大学被辽宁省教育厅确立为辽宁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本专业学制四年,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现代物流概论、管理运筹学、系统工程、经营管理统计、生产与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实务、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方案设计、物流中心运作管理、物流成本管理、陆路货运组织与管理、航空货运组织与管理、项目管理、物流风险管理、物流信息管理、运输代理业务、港口管理、租船运输业务、航运管理、海商法概论等。
就业方向:毕业去向主要是在交通行政管理机构、保税物流园区、港口航运企业、货主企业物流部、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业、保险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涉外物流服务单位从事第三方物流的经营管理;区域物流系统的优化;项目物流、工程物流的组织与管理;航运和港口物流的组织与管理等;保税物流操作与管理;生产企业供应链组织与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专业设立于1985年,是国内首批创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高校之一。本专业面向国家经济发展和交通行业需求,适应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和电子商务的潮流,培养了大批行业特色鲜明,集计算机科学、管理学、数学于一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本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一流,教学经验丰富,拥有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和重点学科。经过“十一五
”、“十二五”和“211”工程建设,专业实验室的规模和水平进入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先进行列,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和实践环境。本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科已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三分之一)的主干专业,已构成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多层次培养体系。
本专业安排了大量的计算机开发实验、课程设计实践,高年级的同学有机会到大连软件园的IT企业实践、实习。近几年的毕业生有四分之一左右在国内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包括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及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大连高新园区、软件园以及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的知名IT企业工作。
本专业学制为四年,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管理统计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网站设计、Web应用开发、数据库原理、Oracle数据库、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及设计、操作系统、商务智能、电子商务、ERP原理、XML与Web数据管理、GIS应用、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物流管理与模拟等。
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国家及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国内外IT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国家公务员等从事各类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开发工作,也可以从事高层管理决策和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
所在学院简介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下设交通运输系、物流系、国际航运管理系、经济贸易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邮轮游艇管理系、工商管理系、财务管理系等8个教学系;设有港口与航运、交通运输经济、国际航运人力资源、交通规划、世界经济、旅游科学、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战略管理和系统规划、电子商务等研究所;设有物流系统工程、交通运输信息、营销策划、中小企业发展、创业管理、海洋开发与管理等研究中心,以及信息管理与系统研发中心。
目前学院有在校生4000余人,专任教师130余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44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50余人。
学院拥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交通工程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交通工程、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工业工程等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交通运输工程、物流工程、项目管理等3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是省级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1个辽宁省物流航运管理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1个交通运输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下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经济与商务、电子沙盘与创业模拟、运输管理、物流管理、物流设备与技术、港口工程与管理、金融与投资模拟等诸多实验室。
学院学术气氛活跃,在国际航运、外贸运输、物流工程与管理、港口设计与规划、港口经营与管理、工商管理、经济贸易、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等领域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部委、省、市政府和大型企业的重大科研课题,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三、交通装备与海洋工程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现代制造业及相关领域内从事机、电、液一体化为基础的设计与制造、生产组织管理、应用技术研究、科技开发和经营销售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的课程设置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理念,强化综合能力培养。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管理学基础、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工程学、先进制造技术、液压传动及控制、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概论、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在船舶、冶金、机械、汽车、机车、电力、化工、能源、军工、航空航天等行业所属的各类企业及研究机构就业,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船舶与海洋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础知识、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能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承担和完成国家及有关企业集团多项课题,可以独立设计船舶,为生产单位解决了急需的大量实际问题。船舶CAD实验室拥有大型船舶设计、船舶建造和结构分析软件。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计算机程序设计、船舶流体力学、船舶结构力学、船舶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构造、船舶阻力与推进、船舶操纵与耐波、船体建造工艺、船舶设计原理、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船舶设备、船舶造型与舱室设计、船舶专业英语、游船设计、船舶设计软件应用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到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海事局、国内外船级社与船舶检验部门、船厂、船舶公司、高等院校、船舶运输管理等部门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到相近行业、船舶配套产业和信息产业等有关单位就业。
所在学院简介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土木工程系、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目前设置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五个本科专业。拥有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等三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等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四个工程硕士领域。其中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学院所属船机修造工程实验室为交通运输部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交通装备先进制造与控制实验室为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职工110名,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32人、高级工程师6人。在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82%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80%以上。目前,学院已形成了以博士生导师为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多个学术梯队。目前本科学生1100余人,统招硕士研究生173人,博士研究生29人,工程硕士50余人。
学院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承担有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交通部、辽宁省、大连市科研项目以及港航等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几十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科技进步奖、发明创造奖等,为交通科技发展及企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主要科研方向包括:气动元件及系统理论与应用技术、海水液压电液控制器件与系统、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机电产品设计制造与装配、机电系统集成与智能化、润滑理论与技术、形状记忆合金在传感、驱动及其机敏结构中的应用技术、救助与打捞技术与装备、载运工具新材料与表面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船舶新能源技术与材料研究、载运工具摩擦磨损机理及对策技术研究、海洋结构物损伤与控制技术研究、载运工具可靠性失效与检测控制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化学、类橡胶材料及应用、功能材料及应用;道路与桥梁工程新材料应用、路桥工程耐久性、桥梁工程健康监测与抗震、岩土及地质工程防灾减灾;现代计算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海事结构分析及CAE技术、力学理论及计算技术在现代交通与物流建模与分析中的应用、现代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理论与方法、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流体力学性能、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性能与安全性、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制造工艺技术、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监测和维修、“绿色”船舶与海洋工程等。
四、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工程、海洋资源与环境。
本专业创建于1995年,是大连海事大学重点建设的品牌专业之一。本专业的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环境发展的需求,是我国港航污染控制、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环境规划与管理领域专业高级科技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在环境保护、海事、水运、港口、船舶等污染控制与管理行业、以及与之相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有较大影响。
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一流、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实验室建设规模和水平达到了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先进行列。年本专业被辽宁省批准为辽宁省高等学校示范性专业。
本专业的培养方案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的办学宗旨,坚持立足港航,面向全国的办学特色。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船舶港口污染控制等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污染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规划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专业方向有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评价与管理。
本专业方向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工程、环境工程设计基础、船舶与港口防污染技术、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够从事城市环保、海事、港口、航道、各企业以及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环境工程领域的有关研究、技术开发、规划、设计、管理和教育等方面工作。
海洋资源与环境
大连海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是我校2010年申请建设的唯一一个新增本科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海洋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验、实践基本技能;具备海洋环境检测与评价、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基本技能;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概率论与统计、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普通生物学、海洋生态学、生物化学及实验、环境科学概论、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生物学、微生物学、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技术概论、环境毒理学、海洋管理概论、海洋生态学、环境中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海洋生物评价、海洋生物资源评估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海洋、水产、环保等相关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等从事与海洋、水产、生物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相关的规划、管理、检测、教育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所在学院简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学位、环境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海洋化学硕士学位和生物物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工程、海洋科学和海洋资源与环境三个本科专业。目前,学院拥有国家“211工程”和交通运输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学科,辽宁省环境科学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实验室1个,拥有环境影响评价和海域使用论证等资质。
学院设有3个教学系、1个教学实验中心和1个专业实验中心。学院现有43名专任教师,其中38人具有博士学位,15人系海外归国人员。专任教师中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9人。另聘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的兼职教授13人,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目前,学院已形成了以教授为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多个学术梯队和博士、硕士、本科教育等多层次办学体系,除招收国内学生外,还招收国外留学生进修生。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440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152人。
学院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1个以及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海洋化学和生物物理二级学科4个,科研研究所5个,1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攻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船舶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海洋污染与监测分析、海洋环境管理与规划,以及环境系统生物学等学术方向。学院有多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同国外院校具有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学院教学科研力量雄厚,成果卓著。近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科技计划“973”和“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市重点科技项目等,获得多项成果奖励。综合水平居于国内同类专业的先进行列。
五、外语类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已形成了职称、学历、年龄、知识结构合理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博士8人、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硕士生导师16人。绝大多数教师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项。现有6个本科实习基地,与英国雷丁大学开展“4+1”模式、与美国曼达尔学院开展“2+2”模式的联合办学项目,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长期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
本专业现设有英语语言文学和商务、海事英语两个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文化素质、扎实系统的英语语言理论基础、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英美文学赏析能力、航运及商务相关知识和实践能力,并能够在航运、经贸、外事、文化、教育、大众传媒等领域从事国际航运、进出口业务、商务和外事口笔译、新闻出版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笔译、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学术论文写作、第二外语、海事翻译、航海概论及海事管理、商务英语写作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是在港航企事业单位、外贸企业、外事、旅游、政府部门、教育科研和新闻传媒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
所在学院简介
外国语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大连海运学院科技外语部。1997年成立大连海事大学外语系,2005年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自1953年大连海运学院并校以来,有一批归国知识分子、从事外交工作的人员和学识渊博的英语教师来院执教。涌现出如杨美楣,孔庆炎,刘洪章,朱铠等一批知名的语言教学研究专家,主编《基础英语》教材在全国普遍使用,
是公认的第一代大学英语教材的代表,使我院外语教学在国内理工科院校中享有很高的声誉。1985年获批“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批“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英语翻译硕士”和“日语翻译硕士”
专业学位授权点。2008年“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硕士点成为辽宁省重点学科,是国内最早开展语料库语言学和计量语言学研究的为数不多的机构之一。2010年英语专业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大学英语研究基地”是辽宁省首批和唯一的外语教育规划重点研究基地。
外国语学院下设英语系、日语系、大学英语第一、二教学部、航海类专业英语第一、二教学部、公共研究生外语教学部、西语教学部、外国专家教师教学组、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部、语言教学中心、外语培训中心。另有全球化与外语教学研究中心、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日语教学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机构。拥有19个多媒体教室、14个语音室、图书资料室1个和音像资料室1个。配备最先进语言教学设备,可接收外台电视节目,并设有自己的调频台。拥有丰富的专业图书、期刊杂志和音像资料。
外国语学院现有教师及教辅人员128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58人,讲师33人,助教12人,其中4人获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10余人获国内著名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在读博士研究生10人。另外常年聘有外籍教师20余人。此外,还聘请冯志伟、戴炜栋、陈国华、王宏印、朱永生、孙玉华等著名语言学家、外语教育家为客座教授。1998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2005年开始招收日语专业本科生。学院现有在籍研究生200人,本科生524人。外国语学院还承担全校大学外语、世界海事大学硕士班的英语、国家BFT、海事英语、商务英语等教学与培训工作。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以来,学院在外语类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国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编写教材、教辅资料近100部,译著8部,出版专著12部(其中3部在国外出版社出版);承担校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5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省部级奖项4项。先后聘请了语言学、文学、翻译等领域知名学者30余人前来讲学。曾成功主办“IMEC海事英语国际会议”等高水平国际会议。同时在教学研究等方面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的高校开展多种途径的国际合作。
外国语学院将人才培养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是教育部第一批大学英语教改试点学校。特别重视航海类专业的外语教学,按照STCW公约的要求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以适应航运业作为最国际化的行业的语言方面的需要。外语专业教学依托航运背景,坚持理工科外语专业教学的优势和特色。以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为主导,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航运、计算机、外贸知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国际通用人才。研究生教育注重系统的专业知识传授,培养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外语实践能力,造就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独立研究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级外语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教育、编辑、翻译、外事、外贸等领域的工作,同时具备外语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深造的能力。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外国语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平台,抓好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重点发展语料库语言学、计量语言学和海事英语、翻译补偿、法律翻译和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研究,形成学科优势,提升我院在外语界的地位和影响,为我国外语教学和科研做出应有贡献。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研究方向包括海事英语、语料库语言学、英语语言学理论与教学、商务英语、计算机辅助翻译、日语语言学理论与教学、俄语语言理论与教学等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包括翻译方向、英美文学方向。
英语翻译硕士点研究方向包括海事翻译、机助翻译和商务翻译方向。日语翻译硕士点研究方向包括科技翻译、商务翻译和文学翻译方向。
六、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邮轮游艇管理)
旅游管理(邮轮游艇管理)
本专业培养定位于邮轮游艇管理方向,培养适应旅游及现代邮轮游艇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邮轮服务、酒店服务、导游讲解、外语沟通等实践能力,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较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旅游管理(邮轮游艇管理)专业要求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能适应邮轮游艇工作环境。
本专业学制为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规划与策划、导游实务等,邮轮管理概论、邮轮口岸管理、航游英语会话、航游地理、航游法规、游艇俱乐部管理等为本专业的特色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与部门,特别是在新兴的现代邮轮产业部门(包括邮轮港口、超级邮轮公司及其邮轮营销、接待、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
旅游管理专业(邮轮游艇管理)相关工作图片参考
版权所有 & 2013 大连海事大学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地址:大连市凌海路1号 / 邮编: 1160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信息处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