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用量是多少?每天冲泡多大量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为...

碧生源减肥茶用量是多少?_百度知道
碧生源减肥茶用量是多少?
我不是属于很胖那种,说明书上写一次两包,我不太敢用,一包行不行?服用后会写出现什么状况?15岁的女孩子喝可以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每天服用1-2,以每天进食量最多的午餐或晚餐后半小时服用为最佳。B、用量根据个人体质选择1—2袋(一般为2袋一起冲泡),饭前用100毫升沸水冲泡,使其充分溶解,饭后半小时加开水至300毫升趁热饮用,达到每天排油便3—4次为最佳,可根据每个人排便次数多少具体情况适量增减用量。C、饮茶前后一小时内禁食生冷食物及饮料,不要空腹饮用。D、月经期停用。
如果是so瘦的我可以建议你不要用,因为它是纯减水分的,使用了达不到你想要的要求,另外肠胃不太好的话会引起严重的腹泻!处于青春期的小孩子建议不要喝,因为减肥药都是有激素成分在内
身边很多人买过,没效果的,只是泻,但不减重!所以你喝多少都一样。只是喝两包就泻多两次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碧生源减肥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每天喝绿茶的用量多少最好?_百度知道
每天喝绿茶的用量多少最好?
喝绿茶究竟有什么好处?首先就要了解绿茶的成分,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绿茶含有机化合物450多种、无机矿物质15种以上,这些成分大部分都具有保健、防病的功效。 1、降脂减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饮茶与减肥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神农本草》一书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提及茶的减肥作用:“久服安心益气……轻身不老”。现代科学研究及临床实验证实,饮茶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血脂及胆固醇,令身体变得轻盈,这是因为茶里的酚类衍生物、芳香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维生素类物质综合协调的结果,特别是茶多酚与茶素和维生素C的综合作用,能够促进脂肪氧化,帮助消化、降脂减肥。此外,茶多酚能溶解脂肪、而维生素C则可促进胆固醇排出体外。绿茶本身含茶甘宁,茶甘宁是提高血管韧性的,使血管不容易破裂。美国心脏学会《循环》杂志2002年5月刊登一份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喝茶有助于降低因心脏病而死亡的危险。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对1900名心脏病患者进行跟踪调查,这些患者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平均每周喝茶超过14杯以上的患者,其在心脏病发作后约三年半时间内死亡的风险,比不喝茶的患者要低44%。研究还表明,即使患者平均每周喝茶少于14杯,也有可能使心脏病死亡率降低28%。 2、防癌。绿茶所含的成分———茶多酚及咖啡碱,两者所产生的综合作用,除了起到提神、养神之效,更具备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抗癌的功效。近年,美国化学协会总会发现,茶叶不仅对消化系统癌症有抑制的功效,而且对皮肤及肺、肝脏癌也有抑制作用。经过科学研究确认,茶叶中的有机抗癌物质主要有茶多酚、茶碱、维生素C和维生素E;茶叶中的无机抗癌元素主要有硒、钼、锰、锗等。中、日科学家认为,茶多酚中的儿茶素抗癌效果最佳。 3、抗毒灭菌。把茶用作排毒的良药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神农时代(约公元前2737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这在《史记·三皇本记》、《淮南子·修武训》、《本草衍义》等书中均有记载。茶圣陆羽在他的《茶经》这部1200多年前(公元780年)世界上第一部权威性茶叶著作中关于“茶的效用”中指出:“因茶性至寒,最宜用作饮料……如感到体热、口渴、凝闷、脑疼、眼倦、四肢疲劳、关节不舒服的时候,喝上四、五口茶就显效”。陆羽所列举的上述症状与典型肺炎或疑似病例就很接近。唐代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写道:“止渴除疫。贵哉茶也”。著名宦官刘贞亮在《茶十德》中也把“以茶除疠气”列为茶德之一。自唐以后,历代茶疗学也有新的类似以茶解毒灭菌叙说,但由于当时科学不发达,将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统称为“瘟疫”或“疠气”,虽未点明是何种细菌、病毒,但喝茶有助抗毒灭菌的事是已被证实了的。近代医药界对茶的保健作用研究不断深入,美国科学家在2003年于《美国科学院学报》上报道:“茶叶中名为‘茶氨酸’的化学物质可以使人体抵御感染的能力增强五倍”。 4、长寿。绿茶对人体的抗衰老作用主要体现在若干有效的化学成分和多种维生素的协调作用上、尤其是茶多酚、咖啡碱、维生素C、芳香物、脂多糖等,能增强人体心肌活动和血管的弹性,抑制动脉硬化,减少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强免疫力,从而抗衰老,使人获得长寿。根据医学研究证明,茶多酚除了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含量,还能增强微血管的韧性和弹性、降低血脂,这对防治高血压及心血管等中老年人常见病症极为有用。茶叶中含有硒元素,而且是有机硒,比粮油中的硒更易被人吸收,美国理查德·派习瓦特博士认为:食物中加入硒与维生素C、维生素E配合成三合剂,可以延长人的寿命,而茶叶中正富含这些有益生命的奇异元素。 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规律,所谓“长生不老”是假,“益寿延年”是真。饮茶长寿,古今中外的案例不可枚举。根据宋??钱易《南部新书》记载,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东都(今河南省洛阳)有一位130多岁的老和尚,皇帝问他养生之道,他说“臣少也*,素不知药,性本好茶,到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茶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乾隆是中国封建帝王中最长寿者,在位60年,活到89岁,饮茶是他的养生妙方之一。上海市最年长的老寿星、晚清最后一名秀才苏局仙的生活中坚持饮茶为一大习惯,他超过了象征“茶”字构成108岁的茶寿(按:汉字的“茶”,偏旁部首可拆开为“艹”与“八十八”,合为108)活到110岁,临终前20天为《当代诗人咏茶》专集题写了咏茶绝句。上海市1994年获得“寿星夫妇”桂冠的双双已104岁的袁敦梓、王惠琴夫妇,其长寿之道也是“每日品茶”,一般每日上午10点和下午3点饮茶。生于1896年的百岁老人广东高州人张顺,她的饮食习惯是“四不”:不抽烟、不饮酒、不暴食、不挑食;“四喜”喜粗粮、喜番薯、喜吃醋、喜饮茶。日生于广东丰顺县,历尽沧桑不改勤劳的寿星婆张兰花,她不抽烟、不喝酒、嗜饮茶。被尊称为“当代茶圣”的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吴觉农教授欢庆90大寿时,谈到他和夫人长寿的奥秘时,道出了平时多喝茶、多吃水果的答案。(按:吴老活到91岁,他夫人陈宣昭活到98岁。)著名数学家、上海市茶叶学会顾问、复旦大学苏步青教授,活到101岁,每天早饭后必饮茶是他的健康长寿之道。韩国陆羽茶经研究会会长崔圭用先生,日常生活中嗜饮茶,活到100岁(日逝世)。印度西北部城市加普洱,有一个名叫哈比布·米亚安的老人,被当地政府正式认定的年龄为125岁,米亚安老人讲他的长寿秘诀时谈及他的饮食习惯,“我从来不抽烟,喝茶是我唯一上瘾的东西”。埃及有一位农夫寿星,名叫扎那帝·米夏尔,他每天要喝茶6杯以上,他竟有幸活到了130岁!三起三落的寿星政治家邓小平的养生之道之一也是爱喝绿茶。邓小平妹妹邓先群曾回忆邓小平在文革中的生活时说:“我大哥喜欢喝茶。他喜欢喝四川、安徽产的绿茶,有时也喝西湖龙井茶。茶叶还是比较贵的,他杯子里的茶叶放得很多,待全泡开,要占杯子的三分之二。我大嫂是每天上午都给我大哥泡浓浓的一杯茶。我大哥喝完了以后,剩下的茶根我大嫂接着喝,下午再给他泡一杯。”古人称茶为万病之药,茶能养生,延年益寿,但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必见功效,饮茶有百益而无一害。 喝绿茶虽好,但令人遗憾的地方还很多:1、绿茶易氧化,不易保管。绿茶中的茶多酚是强抗氧化剂,因而其自身极易养化,虽然尚不可定论茶多酚就是喝茶能使人长寿的原因,但被氧化了的陈茶泡出来的茶水是咖啡红的,也没有茶香味,其口味就大大地变差了。2、一般人喝茶都很淡,喝不惯浓茶,因此,对于养生来说,其喝茶量就显得不够。3、防备“尿素茶”。什么是“尿素茶”呢?前几年茶叶俏销,茶叶供不应求,一些地方的茶农就有了“技术革新”,每天上午采完茶叶,下午就往茶树上喷尿素溶液,次日一早茶叶就又长得很长了,如此循环,茶叶产量急剧增加。所以,喝茶要认品牌看品质,切不可贪便宜。 清晨喝一杯淡淡的绿茶,醒脑清心。 茶的好处为下: 茶叶的化学成分是由3.5-7.0% 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包括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 茶叶中含有20-30% 的叶蛋白,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5%左右。茶叶中含有1.5-4% 的游离氨基酸,种类达20多种,大多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茶叶中含有25-30% 的碳水化合物,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4%。茶叶中含有4-5%的脂质,也是人体必需的。 常饮绿茶对胎儿有利 当看电视时或是坐在电脑面前,喝绿茶对身体有好处 但是喝茶的注意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饮茶必须适量,过量饮茶会影响铁的吸收。饮茶最好以80℃—85℃左右的温开水随泡随饮,不要冲泡过度或放置过久,且每次不易过浓,分次多饮为宜。
其他类似问题
15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喝绿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知识点梳理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知识点的认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公式有如下3种:1.溶质质量分数的一般计算公式是:2.特殊计算公式(使用于饱和溶液)是:3.变形公式有:值得注意的是:(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2)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比值,没有单位;一般用表示.(3)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4) 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5) 当计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该下该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时,才可以使用特殊计算公式来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题型包括以下几种:1.已知溶质和溶液(或溶剂)的质量,求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时,只要将已知的质量代入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已知(暗知)某温度下的某物质的溶解度,求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时,首先要确认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并制定该物质的溶解度(有时从溶解的曲线上或括号内的补充说明中寻找),如果将溶解度代入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特殊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3.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或溶质)的质量,求算溶质(或溶液或溶剂)的质量.此时,可将已知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质量代入相应的变形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注意:溶剂的质量是溶液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之差).4.已知某温度时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求算该溶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可以将已知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代入相应的变形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5.溶液稀释前后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此时,由于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若设浓溶液质量为m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n g,则m g×a%=ng×b%成立,加入水的质量为ng-mg.6.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综合性计算.特别是,在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需要注意的是:(1) 如果某溶质反应前有,反应生成物中也有,并且反应后的溶液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那么该溶质的质量应该是原来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之和;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即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组份的质量之和-气体的质量-沉淀(或杂质)的质量;然后将所求的两个质量相除,再乘以100%,就可求得反应后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了.(2) 如果反应后的溶液已是某溶质的饱和溶液(此时,会给其溶解度或有关信息),那么判定饱和后,就可根据所给的溶解度来计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了.【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以及质量守恒定律解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爱心提示:在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综合性计算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下面所对应的物质质量不能直接写成溶液质量,一定要写参加化学反应的溶质实际质量.2.若已知溶液的体积或求溶液的体积,要用m=ρV这个公式进行换算.3.计算过程中,单位一定要统一.
根据反应式的计算【知识点的认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步骤一般分为六步:1.设未知量,即---的质量为x.2.书写用到的化学方程式(即写→配→标→注),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的.3.将用到的物质的质量关系标注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上行是相对质量关系(即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得来的),下行是纯物质质量(即已知量和未知量x).4.列计算用到比例式,即上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行的实际质量比.5.求算结果,注意一定要有单位.6.写出简明的答案,一般是问什么就答什么.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格式,以“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为例,介绍如图所示:.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有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9.3g,为测定其中NaOH...”,相似的试题还有:
(2010o湘潭)纯碱(Na2CO3)水溶液的pH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某活动小组的同学准备利用氢氧化钙、纯碱制得烧碱(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他们将这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思考与交流】(1)从反应方程式可知,滤液中一定有
(填化学式).若往其中加入酚酞试液,则溶液显③______色.(2)由于反应物的用量未控制好,所以滤液中还可能有多余的反应物.【猜想与假设】小肖同学认为:可能还有Na2CO3和Ca(OH)2.小谭同学认为:可能还有Na2CO3.小张同学认为:可能还有Ca(0H)2.【讨论与交流】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⑤______.【活动与探究】小谭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观察到⑥______,于是得出该滤液的溶质中还有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小张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一定量的稀硫酸,观察到
⑦______,得到了和小谭同学相同的结论.经过上述同学的共同努力,大家终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了正确结论.【探索与拓展】现有一份由NaOH和Na2CO3组成的混合物29.2克.为测定其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该实验小组先将稀硫酸溶液逐渐加入上述混合物中,发生反应:Na2CO3+H2SO4═Na2SO4+CO2↑+H2O,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A点处所加稀硫酸恰好反应完全).据图计算:(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2)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有NaOH和Na2CO3混合物l8.6g.为测定其中NaOH的质量,将固体溶于水,并逐渐加入稀硫酸至100g时,开始产生气体;再加入稀硫酸至100g时,不再产生气体,生成气体共4.4g(提示:Na2CO3+H2SO4=Na2SO4+CO2↑+H2O)(1)在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曲线.(2)求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是多少?(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有NaOH和Na2CO3混合物l8.6g.为测定其中NaOH的质量,将固体溶于水,并逐渐加入稀硫酸至100g时,开始产生气体;再加入稀硫酸至100g时,不再产生气体,生成气体共4.4g(提示:Na2CO3+H2SO4=Na2SO4+CO2↑+H2O)(1)在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曲线.(2)求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是多少?(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分析:样品首先加水溶解,过滤后得到的沉淀为CaCO3,溶液A为(NH4)2CO3和NH4Cl的混合物,加入足量NaOH浓溶液加热可得氨气,用浓硫酸吸收氨气可得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1)样品经操作①和②可得沉淀和溶液,则应为首先加水溶解,过滤后得到沉淀,故答案为:溶解、过滤;(2)溶液A为(NH4)2CO3和NH4Cl的混合物,加入足量NaOH浓溶液加热可得氨气,m(NH3)=mg,则m(N)=g,则原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3)a.试剂①用量不足,会导致铵盐不能完全溶解,则测定的含氮量偏低,故a正确;b.固体未经洗涤,固体表面会吸附铵根离子,测定的含氮量偏低,故b正确;c.试剂②用量不足,不能是铵根离子全部转化为氨气而被吸收,则 测定的含氮量偏低,故c正确;d.气体C未经干燥,会使测定结果偏低,故d错误.故答案为:ab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含量测定的实验设计,侧重于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时会生成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验证产物、探究反应原理.(1)提出假设实验1:用砂纸去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放入盛有适量滴有酚酞试液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迅速反应,生成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由浅红色变成红色.该同学对反应中生成的白色不溶物进行如下猜想:猜想1: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OH)2 ;猜想2: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C03;猜想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2)设计定性实验确定产物并验证猜想:
将实验Ⅰ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
能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气体成为①氢气
取实验Ⅰ中的白色不溶物,洗涤,加入足量②稀盐酸
③产生气体沉淀全部溶解
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CO3
取实验Ⅰ中的澄清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稀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存在④CO32-(3)为进一步确定实验Ⅰ的产物,设计了如下的定量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称取实验Ⅰ中所得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上述装置中.实验前后装置A的质量增加1.8g,装置B的质量增加8.8g,试确定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Mg(OH)2(CO3)2或2MgCO3?Mg(OH)2 .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江苏三模)实验室模拟回收某废旧含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O,另含Fe2O3、CaO、CuO、BaO等)生产Ni2O3.其工艺流程为:(1)根据图Ⅰ所示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知浸出渣含有三种主要成分,其中“物质X”为BaSO4.图Ⅱ表示镍的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当浸出温度高于70℃时,镍的浸出率降低,浸出渣中Ni(OH)2含量增大,其原因是温度升高,Ni2+的水解程度增大.(2)工艺流程中“副产品”的化学式为CuSO4?5H2O.(3)已知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9.2操作B是为了除去滤液中的铁元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向操作A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pH为3.7~7.7,静置,过滤.请对该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方案错误;在调节pH前,应先在滤液中加入H2O2,使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若原方案正确,请说明理由;若原方案错误,请加以改正).(4)操作C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Ca2+,若控制溶液中F-浓度为3×10-3&mol?L-1,则Ca2+的浓度为3×10-6mol?L-1.(常温时CaF2的溶度积常数为2.7×10-11)(5)电解产生2NiOOH?H2O的原理分两步:①碱性条件下Cl-在阳极被氧化为ClO-;②Ni2+被ClO-氧化产生2NiOOH?H2O沉淀.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Ni2++4OH-=2NiOOH?H2O+Cl-.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3?闸北区二模)含有硫的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黄铜矿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CuFeS2.①测得某黄铜矿(CuFeS2)中含硫20%(质量分数),求该矿石含铜的质量分数.②现有一种天然黄铜矿(含少量脉石),为了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150g,在空气中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用100mL滴有淀粉的蒸馏水全部吸收SO2,然后取10mL吸收液,用0.05mol/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用去标准碘溶液的体积为20.00mL.求该黄铜矿的纯度.(2)将FeS和Fe2O3的混和物56.6g,用足量稀H2SO4溶解后可得3.2g硫,求原混和物中FeS的质量.(3)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SO2、SO3和O2.已知:SO2、SO3都能被碱石灰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利用下图装置加热无水硫酸铜粉末直至完全分解.若无水硫酸铜粉末质量为10.0g,完全分解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
A(试管+粉末)
140.5g请通过计算,推断出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4)硫化钠是用于皮革的重要化学试剂,可用无水Na2SO4与炭粉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如下:①Na2SO4+4CNa2S+4CO&&&②Na2SO4+4CO&Na2S+4CO2①若在反应过程中,产生CO和CO2混合气体为2mol,求生成Na2S的物质的量.②硫化钠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会缓慢氧化成Na2SO3,甚至是Na2SO4,现将43.72g部分变质的硫化钠样品溶于水中,加入足量盐酸后,过滤得4.8g沉淀和1.12L&H2S&气体(标准状况,假设溶液中气体全部逸出),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后过滤得2.33g沉淀,分析该硫化钠样品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
科目:高中化学
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能源、环境、材料以及日常生活等都离不开化学.(1)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请你举出两种含硅的材料名称;铝制品因为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而经久耐用,但是该氧化膜易被酸碱破坏,若将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氯气用于漂白、消毒时,能起漂白、消毒作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Fe2+,通常以硫酸亚铁的形式,而硫酸铁则没有这种药效.当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这层糖衣的作用是.(3)酸雨有很大危害,有学者提出利用&Fe2十、Fe3十等离子的催化作用,常温下将SO2氧化成SO42一而实现SO2的回收利用.为检验回收样品中是否有SO2-生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上述方案是否合理?答,你的理由是.
科目:高中化学
I.(1)如果SO2的漂白性是因为SO2与H2O反应的产物的漂白作用,那么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粒子可能是.有一Na2SO3固体因部分被氧化而变质.为测定样品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称取m&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用滴定管取V1&mL于锥形瓶中,用浓度为c&mol?L-1&的标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终点.反应关系为SO32-+MnO4_→SO42-+Mn2++H2O&(未配平)(2)配制样品溶液时,不一定需要的实验仪器是(选填答案编号)A、容量瓶B、玻璃棒 C、滴定管(3)滴定管在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之前,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4)滴定终点的现象是.(5)滴定至终点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为V2&mL,则原样品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Ⅱ.FeCO3是白色沉淀,已知Ksp(FeCO3)=2×10-11,将FeCl2稀溶液与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若原FeCl2溶液的浓度为2×10-5&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Na2CO3溶液最小浓度为mol/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氧化铁的化学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