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上专科,想弃学到北大旁听猫,有什么...

我是南开大学人力资源专业的,考研想考北大光华的金融。在南开没有双修金融,但是想通过旁听金融专业的课_百度知道
我是南开大学人力资源专业的,考研想考北大光华的金融。在南开没有双修金融,但是想通过旁听金融专业的课
请问这样是不是会比双修过金融的专业素养差很多!,但是想通过旁听金融专业的课程来学习考研科目,考研想考北大光华的金融,并分享一下经验。拜托拜托。在南开没有双修金融?望成功考入光华的学长学姐指点一二我是南开大学人力资源专业的
复试的时候会有优势不建议光华,关键还是在自己,大家都知道光华,一窝蜂去,当然有双修的话,其实你考经管就好不会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下载
 收藏
物理 高中 知识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与 北大有关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素材:从复旦到北大的旁听生
下载积分:95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6:04:3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与 北大有关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素材:从复旦到北大的旁听生.DOC
官方公共微信>>>>>>信息内容【字体:
数千旁听生北大清华等校游学:生活窘困未来渺茫
余云开,28岁,云南省文山州人,2007年来京旁听为出书。
范国梁,52岁,浙江兰溪人,今年来京,旁听是为研究先祖古籍。
常俊曙,26岁,河南平顶山人,2009年来京,为考研而旁听。
李文超,69岁,贵州省贵阳市人,2010年来京旁听,想“活到老学到老”。
柳哲,41岁,浙江金华人,1996年来京旁听,研习家谱文化。
  今年2月,52岁的浙江菜贩范国梁来到北京,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旁听生。只读过三年书的他,想重新修订先祖古籍。有人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有人认为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梦想,是中国版的“堂吉诃德”。
  事实上,在北大清华等高校游学的旁听生数以千计,从二十岁出头到年过花甲。日前,记者采访这一群体,他们倔强地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在京过着窘困的生活,未来的出路更是渺茫。
  心存梦想 弃家旁听
  “如果我再不去北大,也许永远就没机会了,不然我死不瞑目!”
  3月7日,北京大学红三楼门前。
  “走了啊,小常。”一名教授和26岁的常俊曙打招呼。
  “您慢走。”常俊曙微笑着回应。等老师们全都离开办公楼,常俊曙将大门上锁,把办公楼各层巡视一遍,最后关上楼道的灯。
  常俊曙是红三楼保安员,另一个身份是旁听生。
  每天下午5点至次日清晨,是常俊曙工作时段。
  “我喜欢北大,夜里在这上班,白天在这听课。”他说。
  来自河南平顶山的常俊曙,小时的梦想就是考上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上高中时,我的成绩其实不错,但临场发挥不好,只考上了大专。”
  毕业后,他当过代课教师,也干过苦力。但始终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没有时间读书”。两年前,征得父母同意后,常俊曙揣着1000元钱来到北大旁听。
  43岁的北大旁听生施经军,当兵退伍后,考过公务员,应聘过报社,但限于高中学历没能实现。
  为了生计,他到工地打工。没有住处,他就栖身在下水道里。躺在阴冷的管道,施经军常想起曾“红”过的那段时间。
  年轻时,他在老家浙江的村里办一份小报纸,报道村里团员工作和乡亲们的生活,4个版加一份副刊,内容都是自己采写。他还因此受到省领导的接见,“小村里受大领导接见是很荣耀的事。”
  心怀文学梦,身处工地中,结婚生子的施经军曾数次提出到北京闯一闯,都未实现。39岁那年,想为自己的文学梦最后一搏,施经军对妻子说:“如果我再不去北大,也许永远就没机会了,哪怕是去看一看也行,不然我死不瞑目!”
  “先去看看”,几乎是所有到北京高校旁听者敷衍家人的话。
  今年2月,52岁的范国梁来到北大当旁听生。
  在浙江老家,他有3个孩子在上学,家里的菜摊也需要照看。因为家里穷范国梁只读了3年小学,辍学后与家人卖菜为生。
  得知自己是宋代理学思想教育家范浚第28代孙后,范国梁迷上研究先祖范浚的古籍。放弃老家卖菜生意,范国梁带着一些积蓄和行李来京。临行时,他对妻子说“先去看看”,但他心里想好了两三年内不会回去。
  跟年轻的旁听生不同,69岁的李文超说,他来北京高等学府旁听的目的,“只想学习知识,没有功利性,毫无旁念。他们想要更好的生活。”
  这位贵州的老人,2000年退休后,2001年以总成绩286分获得全国大龄考生第一名,被贵州师范大学破格录取。本科毕业后,他又连续5年旁听该校研究生课程。这次赴京,是到北大和清华旁听博士生课程。[首页]&&&&[上一页]&&&&&&&&&&&&选择页数1234
来源:新京报 编辑:马瑞
主办单位:人民日报社天津分社网络中心 京ICP00006号 〖〗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数千旁听生北大清华等校游学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5页
文本预览:
数千旁听生北大清华等校游学:生活窘困未来渺茫
09:0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本页 关闭
余云开,28 岁,云南省文山州人,2007 年来京旁听为出书。
范国梁,52 岁,浙江兰溪人,今年来京,旁听是为研究先祖古籍。
常俊曙,26 岁,河南平顶山人,2009 年来京,为考研而旁听。
李文超,69 岁,贵州省贵阳市人,2010 年来京旁听,想“活到老学到老”。
柳哲,41 岁,浙江金华人,1996 年来京旁听,研习家谱文化。 今年 2 月,52 岁的浙江菜贩范国梁来到北京,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旁听生。只读过三年书的他,想重 新修订先祖古籍。有人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有人认为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梦想,是中国版的“堂吉诃德”。 事实上,在北大清华等高校游学的旁听生数以千计,从二十岁出头到年过花甲。日前,记者采访这一 群体,他们倔强地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在京过着窘困的生活,未来的出路更是渺茫。 来 心存梦想 弃家旁听 “如果我再不去北大,也许永远就没机会了,不然我死不瞑目!” 3 月 7 日,北京大学红三楼门前。 “走了啊,小常。”一名教授和 26 岁的常俊曙打招呼。 “您慢走。”常俊曙微笑着回应。等老师们全都离开办公楼,常俊曙将大门上锁,把办公楼各层巡视一 遍,最后关上楼道的灯。 常俊曙是红三楼保安员,另一个身份是旁听生。 每天下午 5 点至次日清晨,是常俊曙工作时段。 “我喜欢北大,夜里在这上班,白天在这听课。”他说。 来自河南平顶山的常俊曙, 小时的梦想就是考上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 “上高中时, 我的成绩其实不错, 但临场发挥不好,只考上了大专。” 毕业后,他当过代课教师,也干过苦力。但始终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没有时间读书”。两年 前,征得父母同意后,常俊曙揣着 1000 元钱来到北大旁听。 43 岁的北大旁听生施经军,当兵退伍后,考过公务员,应聘过报社,但限于高中学历没能实现。 为了生计,他到工地打工。没有住处,他就栖身在下水道里。躺在阴冷的管道,施经军常想起曾“红” 过的那段时间。
年轻时,他在老家浙江的村里办一份小报纸,报道村里团员工作和乡亲们的生活,4 个版加一份副刊, 内容都是自己采写。他还因此受到省领导的接见,“小村里受大领导接见是很荣耀的事。” 心怀文学梦,身处工地中,结婚生子的施经军曾数次提出到北京闯一闯,都未实现。39 岁那年,想为 自己的文学梦最后一搏,施经军对妻子说:“如果我再不去北大,也许永远就没机会了,哪怕是去看一看也 行,不然我死不瞑目!” “先去看看”,几乎是所有到北京高校旁
第1页/共5页
寻找更多 ""主办教育频道
滚动新闻:
帮忙热线:7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名校“旁听哥”现已成董事长助理 想去哈佛旁听
  张文四年来坚持在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旁听
  3年前,&复旦朗诵男&语调夸张、声情并茂、颇具震撼力的演讲视频走红网络,人气甚至直逼&小沈阳&。沉寂三年的他,一直坚持着在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旁听,4年下来,他听了200多门课、100多场讲座,积累了50万字2000多页的课堂笔记,还加入100多个社团。
  他就是张文,四年四所名校的学习积累,让他得到了一位地产集团董事长的认可。如今,他成为了董事长助理,不再依靠父母资助,能自给自足,并且继续学习着,刚考完托福的他告诉记者,他还有更大的梦想:&我还想去香港大学、哈佛和耶鲁游学,希望能把自己培养成帮助别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文/图本报驻上海记者陈庆辉
  北大一年用6支录音笔,坏了3支
  记者:作为一名非在校学生,进入大学课堂旁听,你有害怕过吗?
  张文:旁听的话只要遵守纪律就可以,老师都是允许的。刚开始旁听的时候,我是有点畏惧和紧张,当时心里想:&我不是这个班的学生,别人看着我,我怎么办呢?&但这个课程吸引了我,我对知识的渴求战胜了畏惧心理。
  记者:你是怎么知道名师的上课时间?
  张文:刚开始就是要主动询问学生。比如在食堂,我会主动询问学生,有哪些老师的课比较有名以及上课时间,有时还会顺便要课程表,同学们都会告诉我的。我在复旦上学的时候,课程表都是贴出来的,这就更方便了。
  记者:你旁听的时候,会引起同学的好奇吗,他们对你有什么看法?
  张文:刚到复旦的前半年,我只是认真沉静地听课做笔记,半年后,我觉得需要实践一下,就在课堂上朗诵,《关雎》、《陌上桑》、《大风歌》、《观沧海》等都成为我的朗诵选择。这时候复旦的学生就会对我有些看法,开始关注我是不是复旦学生的话题。有的同学觉得奇怪,还会盯着我看,有些同学就会问,我会告诉他们我是旁听生。他们听了后,首先是钦佩,更多的是羡慕我有这样的机会和时间来旁听。
  记者:你作为旁听生,会参加考试吗?
  张文:期末考试时,我会向老师要试卷,和学生们一起考试。一般情况,老师都会给我的,当然也碰到不给试卷的老师。考试后,我会主动问老师成绩,因为我喜欢文科,所以中文、历史、新闻传播学等科目的分数比较高。
  记者:你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张文:勤奋是不可少的。还有就是要读很多书,听很多课。比如在北大的时候,我同时用3支录音笔录3门课。
  晚上下课后,我就在未名湖畔,一边散步,一边听白天的录音。12点回到燕南园继续听,就这样反复学习。在北大一年,我先后用了6支录音笔,坏了3支。我想如果大学4年只是为专业课奔波,没有听名师的课或者演讲的话,这大学的经历就是失败的。只是学好专业拿到专业文凭而已。
  记者: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有哪些?
  张文:印象深刻的老师有很多,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北大教授钱理群。他曾经对我说过:&你游学,到各地听课,这很好,但是没有正规的学历,就业会出现问题。你可以不在乎文凭,但你一定要在这几年之内增长学识和能力。&还建议我参加一些志愿活动。
  按喜欢的方式游学,文凭只是敲门砖
  记者:你2007年考上了北京吉利大学,然而后来为什么会走上了游学之路?
  张文:的确游学之路是无法取得文凭的。但为了单薄的敲门砖花4年学习,不值得,还不如放弃。于是为了换取真才实学,我放弃了原先的大学,决定游学。2008年进入复旦大学,后来又去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受益匪浅。
  记者:你当初想过复读吗?
  张文:我当初考虑了很多途径,比如自考、复读,我最终发现,我需要的是真才实学,而且即使我复读,也上不了清华、北大,所以我按照我喜欢的方式去游学了。通过游学我思想上有了很大进步,对我来说这才是宝贵财富,而一张文凭只是一张纸,找工作的敲门砖而已。
  记者:你现在和高中同学聚会聊天吗,感觉如何?他们怎么评价你的?
  张文:我回家都会和高中同学联系,感觉我们主要是个人思想上的差别。同学始终认为我是特立独行的人,想的不一样,做的也不一样,总是让人很意外。
  我高中的时候学习很刻苦,还想着一定要考上北大、清华,他们没想到我会放弃文凭,走上游学道路。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在多个大学旁听呢?
  张文:我在大学里,就是听我喜欢听的课程,听演讲,和同学、老师交流,感受大学风气,这几样我做好了,就可以离开了。我会给自己定一年的计划,我不想把2年的时光放在一个学校里,我还想领略其他名校。虽然在一所学校里还有很多东西没学到,但我还是想去新的环境学习。
  记者:你的游学经历具有可复制性吗?
  张文:我觉得不具有可复制性。复制我的话,首先需要父母支持,不能半途而废,没有三四年打磨历练的话,是不行的,而我是经过被误解而努力坚持下去的人。
  如果只是听课学习,是不成功的游学。实际上游学过程中交流、演讲、实践活动都很重要。游学是没有学历,没有文凭的,如果抱着找个好工作的想法去游学,肯定不现实,也不会得到家长的支持,甚至找工作也第一个被刷下去,所以找工作被人推荐是唯一方式。而要实现这个,就需要和人沟通,通过活动认识到企业家,靠自己的能力,得到企业家认可。
  记者:听说你现在在一家地产公司工作,这工作是自己找的?
  张文: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找我去帮忙,做策划,实际上他是想培养我。这个董事长是我在人大学习的时候认识的,当时我的演讲引起了他的关注。后来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经常保持联系。
  做好自己就是对父母尽孝
  记者:你的游学计划还要持续多久?将来有什么样的目标?
  张文:至少还需2年时间,我刚刚参加了托福考试,准备明年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香港委员会做义工,之后还要去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游学。我这几年一直思考我的目标是什么。我是个理想主义者,更多考虑的是在自己的物质满足后,如何帮助别人,做一些公益活动,能让我在这个社会上留下一点痕迹。所以我努力做义工,帮助别人,我想,能帮助别人成功进步才是真正的伟大。
  记者:你这种游学的方式得到父母支持吗?
  张文:父母的支持是我用实际行动争取来的,所以我游学的费用才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当初父母也担心我的做法,不仅是因为没有学历,而且他们担心我如何才能获得真才实学,他们知道在大学里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解决,我还需要找到对的方式培养自己。但他们相信我是认真学习的人,去游学不是玩玩而已。
  记者:有遇到困难的事情,让你放弃游学吗?
  张文:一定会有,但我始终坚持游学的信念没有动摇,而且在这方面父母一直都支持我,我也一直做得很好,也经常和父母沟通交流。比如我上了什么课,和哪些老师交流,我有什么触动和改变都会给父母讲,他们也会看到我的成长和进步。游学道路上,我有&复旦朗诵男&的绰号,因为一堂课上的演讲引来哄堂大笑和冷嘲热讽;在北大BBS上有人发帖说我不是北大的学生,却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很多社团担任职务,这都是人生经历,也让我有了反省自己的时间。我想做事不能因为挫折而放弃,拈轻怕重的人是不会有成就的。
  记者:会不会担心自己走的道路不能让父母生活得更好?
  张文:我一直和父母交流,不让父母担心,多回家和他们聊聊,这是我能做到的。我不认为物质给予就是报答父母。实际上我的父母看重的不是我能赚多少钱给他们,他们需要的是我能给他们说心里话,现在欣慰的是他们看到了我的进步。父母在我身上付出了很多,我能做好自己,变得优秀,为他们争光,就是他们的自豪,这就是对他们的孝心。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教育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教育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教育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教育频道"的电头。
【推荐收听】调用-教育频道-浙江在线
记者:记者 成竞 实习记者 罗夏兰 摄像 钱华良 10月23日  “我们的办学理念,就是让每一个清泰人都有自己的靓丽与精彩。”杭州市清泰实验学校的校长章建祥这样告诉我们。……
记者:本网记者何俊 实习生 许凯 摄影记者 吴 10月15日  “美丽的学校应该是能给孩子带来乐趣的。”孩子在学校度过6年的学习时光,这个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值得回忆的。……
总监:徐嫣嫣 电话:7
副总监:吴文建 电话:2
主任助理/内容主管:何俊 电话:7
少儿艺术团:裘竹如 电话:7
活动主管:成竞 电话:50
编辑:余新花 电话:2
记者:吴俏婧 电话:67
记者:原野 电话:50
策划:茹亿 电话:9
广告联系:2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社联系合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大旁听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