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是什么叔本华的哲学观点,主要是什么...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均是精品资料,值得下载!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23|
上传日期: 20:28:3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官方公共微信分类学习站点
德国哲学家之叔本华
作者:沪江德语整理
来源:互联网
【人物简介】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德国著名哲学家。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叔本华日出生于德国但泽的一个银行家家庭,自幼性情孤僻。母亲约翰娜&叔本华(Johanna Schopenhauer)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交往。由于继承了他父亲的财产,叔本华一生都过着富裕的生活。叔本华早年在英国和法国接受教育,能够流利使用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欧洲语言和拉丁语等古代语言。1811年在柏林求学时,叔本华对哲学产生了兴趣。1814年&1819年间,叔本华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部作品受到了印度哲学的影响,被认为是将东方和西方思想融合的首部作品,但发表后无人问津。在柏林大学与黑格尔的竞争中受挫,1833年叔本华移居法兰克福。1859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引起轰动。在序言中叔本华写道:当这本书第一版问世时,我才30岁,看到第三版时却不能早于72岁。总算我在彼德拉克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
1860年叔本华因肺炎恶化去世,他在遗言中说:希望爱好他哲学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独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学。
【主要著作】
1819年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他把客观世界同主体意识中的世界混为一谈。
1836年,《论自然中的意志》,&ber den Willen in der Natur;
1839年,《论意志的自由》,&ber die Freiheit des menschlichen Willens;
1840年,《论道德的基础》,&ber die Grundlage der Moral;
1841年,《伦理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
【经典语录】
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徘徊。
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
幸福是存在于心灵的平和以及满足中的。
德语词汇学习
Arthur Schopenhauer 亚瑟.叔本华
die Wille,-n 意志,意愿
die Grundlage,-n 基础,前提
die Moral 道德,教益
本文系沪江德语整理内容,转载请注明沪江德语!
加载更多评论
阅读排行榜
沪江德语微信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非常感谢!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是因为万物都是以湿的东西为原料,热本身就是从湿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材料二: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的本原是一。“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三:近代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大机器,是各种机械的集合,一个活生生的人也不过是一架完全按力学规律运动的机器而已,心脏不过是发条,神经不过是游丝,关节不过是些齿轮,甚至连欲望、愤怒、爱情、恐惧等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
材料四:19世纪德国人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即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
材料五: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同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1)材料一、材料二的不同哲学倾向和共同特点。
(2)材料三、材料五的共同哲学倾向和不同点。
(3)材料四、材料五的不同哲学倾向。
(4)材料五同材料一、材料三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阅读理解
从古到今的哲学家们都承认人们所感知的世界存在着千姿百态、复杂多样的事物和现象,并力求探索世界万物共同的本质、本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一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是因为万物都是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哲学者贝克莱认为,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他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材料三 近代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大机器,是各种机械的集合,一个活生生的人也不过是一架完全按力学规律运动的机器而已,心脏不过是发条,神经不过是游丝,关节不过是些齿轮,甚至连欲望、愤怒、爱情、恐惧等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
材料四 19世纪德国人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即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
材料五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 (1)分析材料l、材料2的不同哲学倾向,以及二者的根本分歧。
(2)材料3 料5的共同哲学倾向和不同点;
(3)材料4 料5的不同哲学倾向;
(4)材料5同材料1 料3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德国哲学家系列——叔本华的悲观世界哲学].Schopenhauer.(3sat)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主要是什么,有何影响?
按投票排序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始祖。他出身于但泽(今属波兰)一个银行家家庭,1809年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医学,后对哲学感兴趣,1811年转入柏林大学专攻哲学,听过费希特的课,1813年以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耶拿大学博士学位。 因家境富有,他不必为生计奔忙,一生潜心著述。只有1820年和1826年两度试图在柏林大学开课,均因找不到听众而失败。 1819年,他出版了自己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几乎无人问津,直到三十多年后,人们才认识到他的哲学的价值,他的声望在他70岁时达到顶点,两年后他死于肺炎。 意志本体论 叔本华自认为自己的哲学是康德思想的继承和发挥,康德的“自在之物”其实就是他所说的“意志”,但他认为康德并没有说清楚,因为康德把自在之物只理解为绝对的客体,而没有理解为主体。 在叔本华的《充足理由的四重根》中,他把一切有关“为什么”的问题归结为四个层次上寻求认识对象的“充足理由”,这四个层次分别为感性经验、知性逻辑、客观存在和主观意志。 前面三个层次是自然科学、逻辑学和数学的基础,最后一个层次涉及伦理学(实践哲学,包括政治、历史等等)的基础,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其对象(意志)不能单纯当作客体看待,而是主体和客体的同一。 从这里就过渡到叔本华视为“最高意义上的哲学真理”的意志本体论。不过,所有这四个层次都还不是世界的本体,而只是世界的“表象”即康德意义上的“现象”,我们所有的知识只能认识这些表象,而不能认识它们底下的意志。 世界是意志的表象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篇“世界作为表象初论”中依次探讨了这四个知识领域的层次问题;而第二篇“世界作为意志初论”则说明在这些表象底下实际上就是意志在起作用,它们都是意志的客观化的结果。 表象世界按照其不同层次等级而构成了从矿物、植物、动物到人的不同阶段,但它们都是意志的表象,只不过有的是盲目地表象出来,有的是自觉地表象出来。 人则具有最清晰的意志表象,最有资格说“世界是我的表象”,因为他有自我意识,能够通过自己对意志的领会来理解万物,直到最盲目的无机的机械物体的运动,从中看出意志的作用,从而认出自己的本质。 万物表象与它们的意志都隔着遥远的距离,只有人的意志与他的身体表象显示出同一性,即他可以支配他的身体,身体也是意志的客观化。人由此理解到其他事物(包括自己身体中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部分)其实也是意志的客观化,从而使自己的意志不再被局限于自己个人来理解,而是被扩展为世界万物的统一本体。 所以我们不能像机械论者那样把万物还原为最盲目最低级的无机规律,而必须倒过来,把最简单的无机物及其运动都归结到人的最高层次上所领会到的意志作用。 所以对世界的认知和科学知识并没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只是“从意志自身产生的”一种“辅助工具”,“认识和身体的任何器官一样,也是维系个体存在和种族存在的工具之一”,它是“命定为意志服务的,是为了达成意志的目的的”。 所以这一篇的结论就是:“我们生活存在于其中的世界,按其全部本质说,彻头彻尾是意志,同时又彻头彻尾是表象”。但表象是相对的,是这个世界的假象,如同印度哲学所谓的“摩耶之幕”,而意志才是真正的自在之物。 美的理念和天才 第三篇“世界作为表象再论”是专门探讨一种最高等级的表象,即“理念”。康德的自在之物就是理念,在叔本华这里,理念也是超出一切现象和根据律(充足理由)范围之外的,它是“自在之物的直接的,因而也是恰如其分的客体性”。 理念既然也是意志的客观化表象,所以主体对它也有一种“认识”;但由于这种认识超出了充足理由律,不再去问“为什么”,而仅仅诉之于静观,它就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即审美。 在这里,“人们自失于对象之中了,也即是说人们忘记了他的个体,忘记了他的意志;他已仅仅只是作为纯粹的主体,作为客体的镜子而存在;好像仅仅只有对象的存在而没有觉知这对象的人了,所以人们也不能再把直观者和直观本身分开了,而是两者已经合一了;这同时即是整个意识完全为一个单一的直观景象所充满,所占据。” 艺术和美是对意志的忘怀,是主客同一的理念的获得,而做到这一点需要天才。天才如同疯子,他能够不顾常识的束缚,因而摆脱求生的意志,而让最高理念完美地呈现出来。审美也正由于摆脱了意志,因而也摆脱了意志所带来的痛苦,所以使人感到愉快,审美快感是不带意志的快感。 为了说明自己的美学观点,叔本华用大量的篇幅探讨了各门艺术的原理,显示出他对建筑、美术、雕刻、戏剧、诗歌、小说等等的全面而丰富的修养,但最为他所重视和推崇的还是音乐。他甚至认为:“人们既可以把这个世界叫作形体化了的音乐,也可以叫作形体化了的意志。” 人生的痛苦与拯救 第四篇“世界作为意志再论”是讨论意志的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的。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体,自觉的意志体现在人身上,但人越是自觉,就越是痛苦,他必须不断求生存,因恐惧死亡而奋力挣扎。意志的本质就是挣扎,它没有目的、没有满足,欲望的暂时的满足也立刻导致空虚无聊,导致进一步的欲望和挣扎,欲壑难填。所以人生本质上就是无休止的痛苦。意志的肯定意义表现在对生命和繁殖(生命的延续)的不懈的追求,它不受任何认识的干扰而赋予人以自由的特点;意志的否定意义则表现在对他人生命的阻碍和剥夺,即不义和罪恶。 由此也就生出伦理、道德、法、正义和国家等等一系列符合“根据律”的表象来,但即使是为了这些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叔本华看来也还是没有跳出根据律的假象。 真正的善只在于对一般的生命意志的尊重,即把自己的个体的意志看作普遍意志,善待一切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但人在这样做的时候,无非是看出所有的生物由于生存意志而遭受着痛苦,因而是对它们的同情和悲悯,所以并不能使人从痛苦中获救。 寂灭与虚无主义 要完全跳出根据律,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自己的意志变成“否定意志的意志”,即“禁欲”。 人如果认识到意志的本质,对生命意志所追求的一切都自觉地加以克制,对生命意志所追求的一切都自觉地加以克制,对生命意志所逃避的一切都坦然承受,包括对必然到来的死亡的承受,这就使自己的精神上升到比善和仁爱更高的神圣性,这种人才能达到“充满内心的愉快和真正天福的宁静”。 这种否定意志的清心寡欲、解脱尘缘的境界,有些类似于在美的欣赏中所获得的那种超现实功利的物我两忘的愉快。但也正如审美中一样,具有肉身的人类达到这种境界是不容易的,也是不持久的。 禁欲的决心时时受到生命意志的诱惑和干扰,需要极大的意志克制力才能保持,只有死亡才能使人得到彻底解脱。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自杀来一劳永逸地摆脱生命意志呢? 叔本华强烈地否定这种做法。他认为自杀并不是取消生命意志,而正是生命意志过于执著的表现。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历史上的圣徒和耶稣基督本人学习,不是从任何意志出发,而是从静观的认识出发,意识到一切世俗的生活都是空无,生命意志就是人的“原罪”,人只有靠“恩宠”才能得救,而所谓得救也无非是一种无欲无为的寂灭境界。 叔本华的哲学在其最后的归宿上与基督教教义达到了某种一致,但更多的是一种佛教式的虚无主义。他甚至认为:“我们这个如此非常真实的世界,包括所有的恒星和银河系在内,都是‘无’。” 上述四篇构成《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的体系,其中第一篇可以看作全书的导论,也可以和第二篇合起来看作第一部分,讨论认识论和“真”的问题;第三篇讨论“美”的问题,第四篇讨论“善”和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 各篇之间层层深入,最后落实为一种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这样完整的体系颇有古典形而上学的遗风,形式上并未与理性主义哲学有什么本质区别。 但叔本华对后世的影响主要在于他对生命意志的本源性的强调,虽然仍然要以认识论和自然哲学为自己开路,却已指示出一条与传统理性主义哲学截然不同的致思方向,它直接影响了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尼采,并对弗洛伊德有启发作用。 Via:
every life history is the history of suffering每一个生命的历史都是受难史举个鼹鼠的例子,如果你仔细看鼹鼠的身体和骨骼就会发现它是发育不良的怪物,鼹鼠居住在潮湿狭窄的地道里,几乎不见天日,后代犹如蛆虫,但它还是想方设法的生存和繁衍下去。我们人类也和鼹鼠一样可悲。我们住在蜂巢一样的房子里,不停的努力,我们忍受无聊又痛苦的生活,我们幻想找份好工作/创业,然后赚大钱,以此来打动异性,我们整天幻想找到“真爱”。但你永远也得不到你想要的。所有的错误只有一个,就是活着就是为了快乐的信念!只要这个错误还存在,世界照我们看来就永远充满着矛盾,从大大小小的日常琐事里,我们总能体会到,世界从来就不以快乐为目的运转。就像你拥有健康的身体,却会被鞋子里的小石子或掉进眼睛里的灰尘弄的心烦意乱、难受不已。匮乏、操劳、忧心是几乎所有人的一生的宿命,但如果人的所有欲望一出生就得到了满足会怎样?如果人类生活在梦想中的天堂,一切粮食和作物自动从田野里生长,天空中飞翔的是烤熟的鸭子和牛排,每个人很容易就能找到最爱的另一半,并能顺利的在一起,那会如何?如果是这样,一部分人会无聊的生不如死,或许他们会自行上吊自杀,另一部分人则会寻衅打架,杀死对方,制造出比大自然现在加在他们还要多的痛苦。life has no intrinsic worth but is kept in motion merely by want and illusion 生命没有本质的意义,它仅依赖欲望和幻想得以运转我们内在有一股称为“生命的意志”的力量,这股力量十分强大,远胜过理性、逻辑和道德意识,它不断鞭策我们向前,充分发挥我们自身拥有的优势。“生命的意志”的一个表现就是性,性从青少年开始就一直困扰着我们,使我们不断的产生各种性幻想各种香艳的场景,让我们从平常的自己变得越来越怪异,我们会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会在异性面前局促不安,会刻意炫耀自己博得异性的关注。而最怪异的事莫过于相爱,爱情里所有的吵闹和小题大做到底为了什么?所有的紧迫感、心烦意乱、痛苦和努力又为了什么?因为爱情是目标远比其他目标更重要,爱情之所以主导人的一生,是因为爱情决定了人生最重要的事:繁育后代。人在相爱时往往不会选择最适合相处的,而是偏偏选择最不适合相处的,因为“生命的意志”主导着我们,让我们能够繁衍出“均衡的后代”。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均衡,太阳刚或者太阴柔,太理性或者太冲动,如果任其发展,就会一步步失衡。所以个子矮小的往往喜欢高大的,更女性化的男人会喜欢自信刚毅的女人。不幸的是最于我们适合繁育后代的人,永远不是最适合我们的人,我们是没法意识到这一点的,因为我们被“生命的意志”所蒙蔽了双眼。如果你看到永远不会成为朋友的人结了婚,请不要惊讶。比起追求我们的幸福,"生命的意志"具备操控一切直达目的的能力,也许你在高潮结束后孤独的瞬间就能感知到。
叔本华最重要的思想是他的“唯意志论”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两句话是“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也就是说他认为“意志”是高于一切的,个体的“意志”即是他“世界”的主宰,例如太阳存在是因为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光和热,也就是说“世界”无非是“我”的一种外化表象。这显然属于一种主观的唯心主义,与黑格尔认为的“绝对精神”主宰世界孑然对立。而人这种存在,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比如人的由意志产生的“性欲”(主体,意志活动)导致生殖器的反应(客体,行动)。但意志不仅存在于生命体中,叔本华相信万物皆由意志支配,例如河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其次,他将意志划分为四种等级:从高至低依次为因果律、逻辑推论、数学证明和行为动机。但是他认为意志是自由流动的,并不具备可以把握的特性,而且他认为有前因则必有后果(他受佛教文化影响深重),也就是说他因此是一个悲观的宿命论者。他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尤为突出,他认为人生是痛苦的,生命是虚无的。他的“钟摆理论”(人生抛掷于痛苦与无聊之间,取决于欲望的是否满足)影响深刻。(《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叔本华最为自豪的“发现”却非这些,而是他认为他对康德哲学关于“物自体”的突破。康德认为,“因果律”是先验的,因此物自体(可以理解为人)不能认识自我。而叔本华认为因果律是可以通过主观感知的,由此区分了物自体与表象。(《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谈到他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他是唯意志论的创始者,是悲观主义的始作俑者,他在非哲学方面的影响同样巨大,比如绘画、音乐、美学等等。更重要的是,他是近代第一个将“人”作为“主体”看待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是真正关于人的哲学。他影响的人有这一些:
哲学家:尼采、萨特、维特根斯坦、柏格森、波普尔、霍克海默
心理学家:荣格
作家:托尔斯泰、莫泊桑、托马斯曼、贝克特、斯韦沃
艺术家:萧伯纳、瓦格纳、马勒
诗人: 狄兰·托马斯、博尔赫斯
科学家:爱因斯坦、薛定谔、达尔文
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意志和表象,他承受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思想,认为经验世界是现象界,为人类理性所制约。然而,他认为在我内心深处的意识中,我面对我的真实的基本的自我;我意识到活动,我就认识了自在之物。自在之物是意志,那是初始的、无时间性和空间性、无因而成的活动,它在我心中表现为冲动、本能、奋进、渴望和要求。我还知道我自己为现象、为自然中的一部分;我想象我自己为一广袤的有机体。我从两方面认识我自己,即为意志和肉体,意志是我真实的自我,肉体是意志的表现。同时,叔本华对自然和人类中的意志及恻隐之心的伦理学都有非常精彩的阐述。例如,他说,人是性恶的动物,指出同情或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基础或标准等等。
叔本华对我最大的影响是,生命中的幸福时刻就像一大片草原中的几朵小花,大多数人为着这几朵小花而活。透过他,让我看到这片草原,为这片真实的草原而活。都说他的哲学是悲观主义哲学。其实,只是世人太乐观,他更客观而已。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在具有深厚古希腊系统哲学功底的同时深受古印度佛陀思想的洗礼。
理解叔本华思想的第一步,是读其哲学论文《论充足根据论的四重根》。这是它研究佛教思想进而提出意欲与表象世界系统世界观的方法依据。正是这篇论文让他被哲学界认可其才能,被业内人士聘为哲学教授。可以说《四重根》是对希腊思辨哲学这一脉的系统总结之作。其开篇即肯定了柏拉图的先验论:统一律与分解律。而这,正是一切逻辑学的基础律。
由此,我们才可以说,叔本华的研究方法是西式的逻辑推理。而其研究对象是东方的佛学。继而,名震天下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问世。
换而言之,叔本华是利用现代哲学(逻辑)思维研究并重新阐述佛学的第一人。什么是佛学的要义?叔本华解释说:世界是表象与意志组成的。
很多人都说叔本华悲观。我真想喷它一脸。用统一律与因果律阐术的佛理有主观感情的存在么?众所周知,古希腊思辨哲学一脉永远是最理性的哲学一脉。对世界只有思辨,而不存在认何褒贬!是的,叔本华的书是有声情并茂的文采飞扬,但这是理论阐发呀亲!为了通俗易懂啊亲!不是作者自己悲观,是看到世界本质的你在恐惧而已!什么风动旗动,分明是心在动!
继续科普。叔本华通过对佛理的深刻理解,从意欲的角度洞悉了很多事务的本质。可以说意欲和表象这两个概念是他造的两把锋利的手术刀,他的一系列论教育,论爱情等文皆是这两把手术刀对具体事物的解剖。
想到什么再补充。
简而概之,叔本华的思想中心是他的意志哲学(对当前内心状态的表达):意志是主观生活的实质,存在不断自我超越和灵魂的永不满足。但同时,因为这是一个永恒的不满足状态,对一个终极目的的执着和对这个目的的拒绝存在在同一个世界观里。于是,这是一个为目的意志所推动但又被剥夺了目的的世界。我们可以从叔本华思想的根本性上去考虑。这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目的和意识惶恐不安的探索。对叔本华而言,生命并没有终极目的,由于本身的意志,是不应存在的东西。但是,“存在”也不存在。最终这些东西必将陷于我价值和无意义的境地。他悲观主义的存在其实跟禅宗有一派相同。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引用他在阐述他整体思想体系用到的一句话:pleasure is only the negation of pain, and that pain is the positive element in life.快乐仅仅只是痛苦的消极面,然而痛苦是生命的积极面。叔本华的思想,如果只是粗浅的看几本书,基本上理解都是片面的。因为作为一个思想家,他的思想也是存在进步和超越的。在加上叔本华本身追求单纯,他所写作的内容本身就是超越学说内容的,逻辑诠释于他而言也是没有必要的。了解核心思想,其实接下来他所有的哲学体系都可以非常简单直观的排列了。不要信一个哲学家的全部。
share一个系外同学的现外期中作业,业余,大家有耐心可以一看。本文是对《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和《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作个一个读书总结报告,标题明显夸大,但是作为一个直观的划分,可以更加直观地表面我在每段讨论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具体而专业地围绕给定的名字来讨论,加上笔者水平有限。如莱布尼兹所言“我们接受外在者给予我们的印象,而内在者却要求进行一场只有少数人才有力为之的讨论。”我会尽力在印象中来僭妄谈论我认作英雄的哲学家叔本华。基本哲学立场从人出发去认识自然,到从自然出发去认识人,跨过这段藩篱可称现代的曙光。但这并不是思维视野的问题,人并没有被爱智慧的哲人们完全弃置不谈过,但是醉心于自然形而上学带来的是一种形式泛滥的灾难,存在论的及时产生,既满足了时代垦荒的精神需求,又为“现代”这个“漂亮”的庞然大物找到了出路。焦点终于又放到了人身上。然而却发现,人恰好是无法被认识的,纷复繁现的现象作为反思的唯一材料,糅合了《奥义书》,叔式称其为主题的客体化。但这是常常被诟病缺乏原创性的部分,我认为不然,这种中西的高度融汇和充足的分析表达十分罕见与珍贵的。光是能做到将东方古籍中玄奥的自然语言系统化,在很大程度上简化(现行的佛教哲学往往无法脱离冗杂的概念名目,与其宗教气质是密不可分的,宗教往往难以脱离模糊感存活),几乎是到了康德的严谨并却简短的条目,从接受到表述的跨度是值得人敬佩的。还有一大时常被诟病的焦点,就是系统的所谓“虚无主义”。我认为这是作为哲学家不得不自圆其说的一种填充,但是这种在否定意志与肯定意志之间的徘徊并且得到一个没有参考之外价值的判断,我当然是不赞成的。自然情感恰好又是一个独立于自我意志和他人意志的产物,完全可以取一个“不二法门”,然而这是在海德格尔两门“可以彻底讨论哲学问题”之一的德语难以表述出来的,被东方语言占领的哲学思想了。这种积极的对问题的弃置也是在现代渐渐传过去,从而按照每一个哲人的取舍来审判成群的“假问题”的。哲学中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在某种去除独断论的高度来说是平等的,所谓莱布尼兹的最好和叔本华的最差,都涉及到的是在独立于自然时间对时间的充足反思与认识,给信神者和异教徒区别对待的只是一个情绪问题,而却我们决然不能得到这种情绪上的积极或是消极取向的优劣性——这种神正论思路在一个无神论者的视野中会显得再平常不过了。这里我不得不拿出福柯的历史观念来解释这样虚无的发生(都是属于现代的概念),是“我们”之间出现了虚无,“那些自以为并声称与虚无主义无关的恰好是助长了虚无主义的”(海德格尔语),恰好有个人说了出来,而不是在自我保全的情况下散布有毒的异端学说。叔本华与柏拉图关于理念的概念,叔本华并不是简单地沿用,而是将艺术抬高之后的重新诠释。柏拉图的三层分类为理念高于现实,现实高于艺术。而叔本华对艺术的解释便是对理念的纯粹认识,也将天才归于纯粹认识的能力,这对于艺术的地位是有颠覆性地提高了,艺术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得到了凸显,而不是作为政治的宏观调控工具。而美学侧重方向,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已经提出了壮美、优美和媚美的三种主要分级,作者的艺术目的也可见一斑,就是要在虚无与虚无之间制造永恒的美感瞬间,这值得人的关注与投入。他原本的定义为“独立于根据律之外观察事物的方式”,而这根据律,便是作者在获取博士学位并得到歌德赞赏的论文《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也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作者认定不专门收入的序言,更是作者自己形而下学最重要的根基,几乎确定了日后所有学说的出发点,而却用大量的篇幅来讨论这独立于根据律之外的艺术。将审美解释为对理念的认识,这意味这艺术不再是低于生活的存在,而是高于生活,与柏拉图的方向背道而驰,这是否可以看作在一神教纷纷兴起之后,政治开始走上一条不再让哲人兴奋满怀期待的路,真正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悄然产生了呢?但毫无疑问人开始把更多的眼光投到了自己身上,关于理念审美说的解释开始变得极其有限,以为柏拉图根本没有将自己的学说界定到人,这一艺术关注最大的意象上。反感人造物品,作为一种自然崇拜在具体语境下的独断论表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人的忽视是缺乏对艺术的公正考察的。这也十分体现了从人出发去解释自然的基本哲学立场,然而这不足以解释艺术,艺术被《世界作为表现再论》专门分出全书四分之一篇幅来讨论,见地十分具有创造性,是叔本华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主张之一,可以说奠定了非理性主义极为重视艺术的形而上学基础和独断论基础。在认识这一种基础性人类活动中,最人性的并不单纯是理性这一被广大哲人拥护的人类独占品质,而是审美,自失于理念中,是存在和时间关系重新进入一种超逻辑的高潮状态中,存在不再被时间的铁拷在痛苦的大地上顶着毒辣的炎日拖行了,存在从充足根据律作用的时间和空间中解放出来,正如席勒所说,“审美是人和他所处的世界建立的第一个自由关系”(《美学教育书简》)。叔本华的原话则为,“他已是认识的主体,纯粹的、无意志的、无痛苦的、无时间的主体。”这在虚无中成为了一种新的崇拜对象,但艺术难以被作为可靠的实物来对宏观有什么作为。也就是说,要求艺术的是每一个个人,而不是一个集体。艺术的分配也绝不像实物一般实在,所以这对传统的统治手段已经认识到的作为没有什么启发性的帮助。理念作为主体这一不可认识之物“恰如其分”的客体化,以及充满直观认识的理念的自失状态,主要是出于一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改建和发展,作为现代视野的讨论仍然有其深刻的洞见。“人是所有意象中最美的”这一条相对真理被绕过精细的心理移情学说的分析突然的抬出,惊人而作为艺术地位的重要佐证。柏拉图不屑的也只是那些对自然拙劣的模仿或是为了实利的发明,而不是那些比人还要人性的东西,比浩瀚的知识还要难以解释的艺术。而强调技术这一语义的艺术,被柏拉图有失偏颇地忽视那些值得注意,比宗教还要健康的神秘部分。“艺术家对于美所以有这种先验的预期以及鉴赏家对于美所以有后验的赞赏,这种可能性就在于艺术家和鉴赏家他们自己就是大自然自在的本身,就是把自己客体化的意志。”他的美学是建立在一套能够自圆其说的形而上学之上的,这是其他传统美学家如莱辛所不及的,他对具体艺术形式的谙熟又是康德那样的形而上学家所不及的,这导致他美学的精巧独到之处。首先是将艺术形式按照时间和空间这两条根据律的作用范围分类,并分别作了详尽的描述,称其区别于“不同的理念的客体化级别”,并提出了把瞬间当成永恒的处理方案,这是歌德和狄金森等诗人也提出过了,这是比一般哲学家更为亲近艺术和艺术家本身的见解。其次是对壮美、优美和媚美的划分。其中壮美表现强力挣脱,优美表现无庸斗争,媚美则是对观众一些低级欲望的满足。壮美最被推崇,并且有“拥有永恒生命力”这样的描述。对壮美的论述可看作尼采悲剧审美观的雏形,表现了许多简单的悲观之外的激情发现。其中音乐的最高位置的独断,甚至是和创建于形式的诗人魏尔伦一致的。音乐通常是哲学家或是美学家难以不通过形式类比入手的领域,叔本华却直接了当地提出这种论断,并且和货真价实的艺术家一致,虽然没有深入到一种同时用作品来创造比喻构架的程度,但是十分令人信服的。值得一提的是美学中对天才的看法。康德这个形而上学家对天才的定义为“表达审美意象的能力”;狄德罗的定义为“广博的才智,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心灵”;叔本华的定义为“立于纯粹直观的能力”。只有叔本华才是动用了形而上学基础的,因此这种定义显得更加难以反驳,这种认识的强调也是艺术和哲学目的贴近,从而成就了一种有理有据的文艺观,试想伟大的怀疑论者休谟,他对文艺的重视应该要怎样表达才贴切呢?叔本华与康德康德的高峰过后,必然迎来的是传统二分方法论的衰弱。“康德最大的功绩为划分现象与自在之物的区别。”但叔本华并没有承认,是康德将他所谓的基本哲学研究方法运用到了极致,试图讨论纯粹的东西,这使得原本神秘的宗教感受和艺术效果更进一步地成功得到解释和认识。叔本华和康德的分歧主要在伦理学方面,而且并不在于哲学研究方式,而是根本的出发点和独断论取向。欲望和情感,显然比理性要更加直观,更像人本身,也是长期以来被哲人所忽视的东西,只有人,才是最值得研究,也最难研究透彻的东西。在《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中,这篇丹麦皇家学院唯一的征文投稿,将伦理学基础简单地归划为意志自由和道德基础两个问题,是比《实践理性批判》更加接近伦理问题本源的论述。然而这种尚未被主流学说所承认融化的新学说完全没有得到征文方的赞赏,并且指责作者曲解题意,未着重论述形而上学与道德基础关系。莱布尼兹在《神义论》中试图将理性融合入神学范畴内,说理性是为了神,而康德恰好相反,试图说明理性是所有宗教背后的东西,是神圣的本质,将神学融入了理性范畴之内,只有叔本华在讨论人。人的意志,人的欲望,才是人真正持有的东西,这也是现代一个重大的“发现”。在论意志自由中,自我意志,这个概念被解释我自己固有的意志。神和理性都是后验的,“实践理性出现于经验和反思之后”,伦理学的讨论理应从直观先验的欲望开始。从叔本华的角度来说,康德的失误之处在于“定言命令”的无处落点,从一种完全命令似的语气抬出自己的理性论断,“其中应该(‘woll’)这种词,全然像是十诫中的写作方式”,从宗教中的抽离是有创见(对我这种无神论者尤其如此)但不十分成功的。叔本华的“同情说”是惊人的,虽然难以解释全部,但是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也启发了相应学科的创始人,在宗教氛围弥漫学术界的欧洲,这种启发是必不可少和难能可贵的。我们其实不妨选取巴尔扎克的宗教态度作为经验直观的材料来理解这两种确实同时并存的道德基础。巴尔扎克本人并无宗教热情,对虔诚这一品质不置可否,却在政治层面上拥护宗教,觉得没有宗教更适合作宏观道德约束的要求。这就不自觉地出现了平民与“贵族”状态,思考者与大众之间难以消除的距离,同时也是个人与集体之间需要平衡的问题。神治与自治一定是有摩擦的,就算康德试图用自治用神治吸收,也应该考察人本身到底是不是神所要求的那样,以秩序和理性最为最高的崇拜对象。如果理性如其规定,为先验,那倒也能够自圆其说,但这种规定毫无疑问是像《神义论》一样不断被经验直观所推翻的。所以从人本身出发考察,是可以得到移情作用于伦理的结论的。而且,神治(或是有威严感的道德规定)和自治总是结合后作用于每个实践道德行为之中,并且存在先验和后验的发生时间顺序,情感一定是先于理性(理性本身可以作为一种狭义的情感存在)和反思的。但是神是禁不起解释的,神秘主义在不在被搁置避谈的时代,总会被人尽力去解释,其神秘感就被消灭了,所起的情感压制也就被认识所取代,自治就会占有更多的位置。这种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划分到了尼采才明确,但是这种以认识的作为的划分显得也十分公平,每个人其实也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脱离神,寻求自己,寻求那人本身所持有的意志。这种独立完全不需要像道德改革家那样反基督,而是抽象地去接纳基督,只拥抱基督中属于人的那部分。而贵族,同样值得大众去拥抱,以一种审美的基础考察到的人性。就像拿破仑接见歌德时的评价,“好一个人类!”这显示了一个属于现代的方向,从宗教到政治,从集体到个人,从神到人本身。但是偶像崇拜永远都是一个人正常的需求,人是不可能长久稳定作为超越人而存在的,但没有任何偶像是有资格把人压倒为非人的。这种无比关注自身的视角是跨越性的,同时是反应了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艺术的过渡的,这存在一种整体上的关联。而这种新的伦理原则鼓励艺术家去进行精细入微的个人情感直观观察,而不是被以往的客观真实要求的局限,情感和欲望的重要性重新得到了思考者的重视。我们还可以看到,概念这个传统形而上学的核心,“哲学开始的地方”,被他称作“表象之表象”,从而成功将传统形而上学置于一个最为远离生活,也就是经验直观视野的位置。他所承认的偶然和必然两分,也明显受伟大的怀疑论者休谟的影响。这种不为形而上学而形而上学的论述,是开辟出来的一个全新方向,对美学伦理学打好了基础,也让出了可贵的空间。同时我想针对《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中征文方提的要求提出一点疑义,就是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关系。形而上学毫无疑问是远离人本身,去认识自然的方法,深究其与伦理学的关系是不恰当的,因为伦理学本身是不值得被形而上学解构。如果强行做这样的讨论,那是跨越了时代进行的一种僭越,不是对繁复神学封闭论述的期待,就是一种对理性主义的朝拜,那是没有人愿意去做的,所以也只有叔本华一个人提交了稿件,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个有失公正的粗鲁回应。叔本华与尼采此段我们将讨论一种全新的哲学接受角度,就是把著作和哲学家本身连接起来认识,在他们说话时注意他们的嘴巴。作为两个德国哲学史上个性最为鲜明的哲学家(几乎是像艺术家一般叫人难以理解),他们的学说就像他们的性格一样饱受争议。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恰好是我们更有把握接近他们本意的一个契机。叔本华学说“悲观”(其实悲观的范围远比公众印象中的小和健康),饱含理解的《人生的智慧》(作为浅显的书畅销并使作者出名,“整个欧洲都知道我的名字”),性格却十分刻薄,有曾经将女佣推下楼梯的传闻,在论文中大肆攻击学说与其相悖的黑格尔,并且用周密的论述来辅助自己的情感判断,喜好过于分明,与黑格尔在哲学史导论中包容的基本包容截然不同,一个拥有学者的素养,而一个更像一个孤身在形而上学界战斗的人。尼采著作中充满着绝非无知导致的高声反对,尖刻地颠覆道德,甚至连“爱”本身也要反对与抨击,同时字里行间无不散发出一种宗教文献般无懈可击的自信,生性却较为宽厚,其老师李谢尔的评价中也不乏“可爱而谦虚”这样的字样,在广场上抱着受虐的马哭喊“我受苦难的兄弟!”所以说悲观厌世者和法西斯主义者都是毫无疑问的误读,一部分学者的对于虚无主义的抨击是偏颇并且没有学术价值的。按照一种简单的宇宙观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价值观,价值观决定方法论的简单逻辑来说,悲观大概带来就只能是消极颓废。然而诸多思想融合出的现象来说,悲观主义者又是十分战斗的,从悲剧和悲观视野中看到的“悲惨生活”中,他们将获取与快感毫无二致的生命激情,那是比无庸斗争的优美处境更值得人兴奋和激动的战斗啊!叔本华提出的悲剧审美被尼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同时也在双重面的虚无中找到一条路,贵族将在上面带着荆棘冠行走,想“心理学”家司汤达说的那样,“人生下来的意思,就是战斗。”叔本华在《世界作为我的意志再论》中提出的来自婆罗门教和佛教的永恒轮回的封闭非线性时间观念(极有可能是欧洲哲学家第一次大量对印度教精华的有机应用,至少是最有影响力的一次),加上诗人们的瞬间即永恒的论断,被尼采发展为存在与时间融合为一,这对形而上学无疑是一个浓墨重彩的升华。他们两人几乎是同样地对艺术和古典文化推崇备置,这是同样的悲观基本内核所决定的,但是在对待情感和欲望本身的态度。尼采过于蔑视欲望,叔本华过于惧怕欲望,哲学的讨论不得不要求一种鲜明的态度,然而对于飘忽不定的欲望来说,这样的鲜明是难以成功,甚至是必定要失败的。但是能清晰地看见欲望在这个世界上的统治,这种导致悲观的根源是一种伟大的创见和洞察。这种注定失败结果的刺眼也是改变不了他们对思想地积极追求,让人不禁想起为了政治理想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这也是这些思想偶像最为闪光的地方,而且是蕴含了一种类似于宗教的情感感染力。这可以被称作艺术的形而上部分。我们同时可以讨论一个现象,就是尼采在年轻时代上战场的时候前后,十分崇拜叔本华,“他简直把叔本华当成了他的上帝!”这种偶像崇拜成功地对宗教取而代之,成为了一种内容被自身表现演绎的精神支柱。可以看出,就算是强人也是不可能全然拒斥这种“软弱”的行为,但是一种祭祀偶像对象的转变,是值得需要精神支柱的人考虑的。这种对人的崇拜没有一套严苛的形式约束,更不会被他人的煽动而被利用,但同时因为其具体与贴近生活,完全不缺少激励情感的传达。最重要的是,崇拜者完全可以提出大量的具体反驳,不被任何构成系统的错误所压倒,激励感却依然十足。这种宗教情感一般要求了一种极为特殊的条件,像是一场无懈可击的“审美”活动,来源也的确全然来自纯粹认识。这种真理感对于思考者,对于一个为思考而思考的人是没有坏处的,对学者倒是会有一些影响,但是学者也是先是人,才当作一种为了冗杂繁复的学科整体所做一些匠气工作的文字匠。这种激情可以被看作是人之为人的第一性,是悲剧审美中的核心基础,是生活最让我们倍感真实的时刻。作为主流的反抗者,自以为是的“撒旦”,在一种孤立的状态坚持自己炽热的思想,刺眼的真理,他们的学说打上人的印记,值得人们去接受或是反对,而不是像个学者一样一言不发地放到灰尘扑面的资料堆里。他们作为人,对待真理的态度让我毫无保留地尊为英雄,他们的学说却被我有所取舍得接受。叔本华与纪德此段我将集中论述叔本华作为一位亲近艺术家的哲学家与具体艺术家的关系,也讨论一种思考者对这种真知灼见的接受方式。在《如果种子不死》中,纪德在二十多岁接触了叔本华的著作,对于叔本华的描述为“很奇怪,这都是对的,那些所持意见相左的人是为什么?”这和艺术家普遍对于哲学缺乏充足的兴趣,“看不懂”,这种漠视当然是出于一种哲学本身的特殊性,比如维柯提出文学和哲学的绝对独立,我们完全可以如此理解,总体的意志在表现或领悟艺术时,需要将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留给超逻辑、非理性的部分,而在叔本华之前主流哲学总是逻辑的、理性的,对艺术家的大脑毫无价值,反而可能对这样飘逸的思维造成损害与折磨。从一个现代的语言观点来说,这种印证可以可以比喻为悬浮在这些文学家和思考者头上的语言,被书籍,那些笔者真挚的灵感,戳破了撒在了他们头上。而形而上学家是难以提出什么和生活贴紧的箴言的,所以被文豪们不屑一顾。关于这些严苛意义上的主观论断来说,说服力其实大部分来自人,“业余爱好者”们对于所接触学说的印证。这个最引起读者快感的形式也曾经被叔本华在通俗随笔中论述过,读者实质上不是收获了真理本身,而是读到了写出真理的句子——这一段语言的跨越是十分珍贵的,存在的主观能动性的最高体现,使语言进入真理的圈套了。而要做到这种“真理”的传递,必然要求对经验直观中类似的洞察结论。这就和尼采所谓的“心理学”家们联系了起来,那些并不是将科学的逻辑的成分引入人类心理考察与研究的心理学,那是一些没有灵感的科学做的。而查拉图斯特拉,司汤达,都无一不被他称为心理学家(时常伴有“伟大的”这样的前缀),叔本华和休谟无疑也算得上是这样的人物。只有当人类作为一个个个体从自身存在出发来考察世界,以及嵌入这个世界中或许格格不入的自己,才可能会得到一个类似的视角,我认为这一荣誉属于每一个伟大的剧作家,也和伍尔芙对莎士比亚的评价“双性人”有极其相近的地方。而这也是为什么单一的形而上学家或是心理学家根据自身卓越的专业领域成就,得到的一些针对人所谓结论方法论是多么让人难以信服——他们是从人的单方面出发,却不是从人整体出发的,叔本华存在集体问题的相对淡化和个人问题的突出,但是出发点是站的住的。这个问题可以从福柯所列出的现代三大主要体系来解决(虽然福柯不满于这种思维的限制但对于非开创性的人来说足够),就是马克思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分别就涵盖了人处境中的集体问题,从人出发去认识自然的问题,和人处境中自身的问题。其中存在主义受叔本华影响极为深远,不全面但是值得每一个现代人关注——难道我们还要被像高乃依悲剧一样,为了荣誉和贞洁将生命献上祭坛吗?我们可以先从卡夫卡的一段评价来辨析叔本华的文本中的文学性。“叔本华是一个语言艺术家,仅仅因为他的语言,我们就应该读他的著作。”这是一个典型的艺术家表达,因为只提供了印象,没有对这一被肯定的现象进行分析。然而被艺术家如此赞赏在哲学家中是少见的,其中语言的操作水平是值得作为文学范本研究的。叔本华通行与大众和文学家的作品不是最为重要的,本篇文章讨论的两部哲学理论书籍,反而是《人生的智慧》一类以具体命题为出发点的随笔类著作,但篇幅紧凑,比起蒙田的风格倒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警句合适地嵌入文体,一种不自觉的风格强有力将其中的冷静看法灌入读者的脑海中,也就是说,这种文体离不开内容,更加整体地构成了一本书,这是一种背离艺术家的风格,但是对语言本来来说也是一种亲密之外的接近。正是这种文体,让读者会越发觉得,那些层出不穷的格言是多么说进了人们的心坎。同时人们的心情也受这种严肃的智慧所感染,变得冷静而富有“开悟感”(我认为这作为一种情感是无论真假的),更有主观能动性地去回到生活中,而不是传说中的悲观厌世,或是奉享乐为圭臬(这本身就是作者与黑格尔主义者绑在一起极力反对的),传递了一种被乐观更为重要可靠的力量和情绪。同时这种艺术具有不可解释的方面,使人联想到一种破除了世俗偶像和定言命令的宗教,才会比要表达情感的艺术更加持久地发挥着效果,让尼采等追崇者(一般不得不以对宗教冷淡为前提)感受了一种来自人而陌生(这是宗教性的一个要素)的力量,更加上这一套理论是封闭的,但是同时也是没有狂热崇拜价值的,作者为了达到封闭,是不得不将方法论脱离人和生活的。叔本华的主要推崇者有托尔斯泰和卡夫卡,他们同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巨人,几乎获得了其国家最重要作家的地位。卡夫卡还被归为存在主义作家,这种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对处境的设定多为封闭的个人,然后进行一系列夸张又全然符合人性讨论的作者自我演绎,其洞察力和关注对象同时都有叔本华的痕迹。托尔斯泰以其“巨大的智慧”(伍尔芙评语),长久以来远离哲学家作品,在遇见叔本华作品之后却欣然接受并大加赞赏,“不敢相信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广为人所知。”托尔斯泰是以生活整体现象的宏大展示和一种高度理想化的道德感著称的,不拘于个人处境封闭但是极具人文关怀气质,是作为一种“贵族”(他本人的血统也是少见的货真价实的贵族),一位孤独的思想者来接受叔本华的忠告的。还有大部分心理学家,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从叔本华的基础在发展自己的学说。还有就是一些物理学家,包括爱因斯坦和薛定谔,也大受叔本华的教诲,在一种宏观得雄伟的角度利用人的思维来思考科学问题。还值得讨论的是伯格森和叔本华推崇者的异同。伯格森的典型追崇者有夏目漱石等人,一种浑然不自觉,思考不激烈但是语言风格高度与人格贴合的文学家,换句更加贴切的头衔,应该叫做文人,以人为文,以文为人,并无自己的既定的、前沿的、独占性大的哲学系统支撑,美学依据表现(高度艺术选择)高于表达。这种接受像是在集市上看见了自己喜爱的饰物,欣然买了下来,也顶多是摆在家中而已。与他相似的有普鲁斯特,但后者因为自己发达的文学理论探讨,在对直觉主义的接受上存在一些辩证接受,但是主体上的接近是毋庸置疑的,都是一种讲求对生活经验直观的散文式加工,而不是求寻求戏剧性的爆发点。这和卡夫卡等人就处于一种截然不同但是没有类比价值的艺术风格当中,但无疑叔本华的视角显得更加宏伟。
主要观点:1 世界是表象。这点起源于康德,康德说物自体永远不可能被认知,我们只能认识世界的表象。2 世界被意志控制而运转。人类的食欲,性欲,求生欲,这些实际上都是神的意志。其实不是人类自己要有这些欲望,这些欲望是身体自动提出的。3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叔本华的局限:叔本华不清楚使自己欲望满足的方法,他转向了艺术,音乐,美术等方向来寻找出路。叔本华也不清楚如何解决必然的死亡,他认为“人们努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维持那些转瞬即逝又痛苦不堪的个体。”他居然认为人最终只能放弃生命意志。叔本华的出路:叔本华没有找到神,实际上只要人类认识到一切都是洁净的,欲望都是洁净的,就不会自设道德来约束自己,欲望就能满足。实际上最终的出路是神,正因为人类犯了原罪,以身体为羞耻,背弃了神,所以神赐予人类死亡。人类在求生意志的驱使下,最终会发现自己丧失了真本。
海德格尔:在丧失我们的真实性这一意义上,我们沉沦了。即陷入非真本的生存。在我非本真的生存中,我一直在试图做不可能的事,即试图掩盖我的有限性和暂时性这一事实。死亡与生存意志的矛盾会驱使人们找回真正的自己------那就是人类的灵魂都来自与神,人类都是神的儿女。这也就是尼采说的”超人哲学“,人类最终会超越道德超越善恶回归真本。上文的回答中有人认为耶稣放弃了生命意志,实际上耶稣基督并没有放弃生命意志。在耶稣传道前的试炼中,就有过对自杀这种行为的否定。耶稣也不是自己主动寻死的,马可福音中我们看到耶稣非常谨慎,经常退却;用比喻给人们讲道,回避冲突和危险。死亡并不能使人解脱,回归真本才能使人解脱。而只要去除原罪,相信神,就是肯定生命意志。以上文章出自作者即将出版的书籍《基督教,佛教和哲学的统一》,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叔本华的哲学探讨的是世界和人类的本质、本源问题,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事物是意志的现象或表象,意志与表象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人生就是意志的表现,意志是无法满足的渊薮;而人生却总是追求无法满足的渊薮,所以,人生就是痛苦。哲学思想,幸福如同梦幻,痛苦才是现实 我们所有的满足---即一切的享乐或幸福,都是消极的;反之,只有痛苦才是积极的。 人世的痛苦一切的焦虑、痛苦、烦恼对每个人来说,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这就好比一条航船必须有压舱物,倘使缺了它,便不能保持平稳,也就无法正常行驶。生存的虚无 生命得以存在的全部基础便是转瞬即逝的现在。它以永恒运动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生存的本质之中。生存意志最完善的呈现,便是人的生命及其精巧而复杂的机器的运转,必然会化为灰烬,并使它自身及其全部追寻归于消亡。人的命运 偶然在生活中是没有气量的,和谐和秩序把持着对生活的统治,把纯粹明显的偶然事件视为带有一定的目的确实是一个大胆无比的想法。事实上,每个人都会在其一生中不止一次曾经明确地产生过这一想法。然而是否相信天命的主宰由你自己决定。经典语录快乐不是容易的事,在我们自身之中很难找到,在别处更不可能找到。 -----叔本华10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家叔本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