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汽车节能补贴调整节能汽车的详细情况?

听说国家汽车节能政策有新变动?_百度知道调整节能汽车补贴影响有限
新华网日报道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三部委通知,为继续引导和鼓励生产企业加大节能技术研发投入,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逐步降低油耗水平,根据行业节能技术进步、油耗标准推进等情况,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决定对现行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进行调整。主要内容是现行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执行到日;从日起实施新的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
有分析认为,节能汽车补贴门槛提高后,享受补贴的车型将从433款减少到不足40款。这一举措将对国内车市带来重大影响。但也有分析认为,影响有限。
400万辆小排量乘受惠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精神,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改委、工信部将组织开展节能汽车推广工作。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通知》,三部委制定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实施细则》,并于日印发。
根据这一实施细则,从去年6月起,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国家油耗标准低20%左右,符合条件的节能汽车,国家财政给予每辆3000元人民币的补贴。
自去年6月以来,三部委先后公布了六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目录,入围车型共433款。
发改委有关部门预计,最近一年多,约有400万辆节能汽车享受到每辆3000元的国家财政补贴。国家财政为此将播出120亿元人民币。
为了享受国家补贴政策,国内汽车厂家纷纷推出小排量节能汽车,特别是节能效果明显的小排量涡轮增压汽车数量明显增加。不仅上海、大众、上海通用推出1.6L以下排量配置涡轮增压加缸内直喷先进发动机车型,自主品牌厂家长城汽车、也推出涡轮增压发动机新车型。启动节能汽车推广工作以来,国内节能汽车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节能汽车技术进步明显加快。
节能汽车门槛为何提高
按照三部委的规定,入围汽车的最高油耗标准由之前的百公里 6.9L提升至6.3L。推广补贴标准不变,即对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继续给予一次性3000元定额补助,由生产企业在销售时兑付给购买者。
节能汽车补贴这项政策效果这么好,为什么要提高门槛呢?
其实,早在今年上半年,就传说国家将于6月1日取消节能汽车补贴。原因是50亿财政专项补贴已经用完。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与车购税减征、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鼓励汽车消费政策不同,节能汽车补贴政策的目的不是为了鼓励扩大汽车消费,而是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是“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点是节能减排。
(本文来源:新华网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汽车图片推荐
查找更多车型
48小时点击排行榜本周跟贴排行榜
标题点击数
标题跟帖数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第二批国家节能补贴目录公布 详细解析【图】_中国汽车消费网
热门城市:
您现在的位置: >
第二批国家节能补贴目录公布 详细解析
  东风日产扛起日系新&节能大旗&
  与第一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一样,传统节能先锋&&&日系车在第二批名单中的表现仍旧不是全面开花。本周公布的第二批名单显示,东风日产扛起了新一轮日系&节能大旗&。而第一批则是由广汽本田担当日系主角。
  在名单中,东风日产旗下6款车型位列其中,分别为TIIDA和轩逸的1.6L手动挡车型,包括骐达1.6GMT时尚型、1.6GEMT智能型,颐达1.6JMT时尚型、1.6GEMT智能型和轩逸1.6XEMT舒适版、1.6XLMT豪华天窗版。
  在此次名单中,日系上榜车型还有一汽丰田卡罗拉一款车型。从公布的两批名单来分析,与德系乃至美系相比,日系仍旧没有取得全面开花的局面。在外界看来,日系因车重等原因,在相关衡量指标中没有优势,而造成了日系只有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分别有6款车入选,分别在两批名单中扛起日系节能大旗。
  不过,作为节能先锋的日系,在企业环保节能方面仍旧领跑中国汽车业,甚至在部分环节处于标杆的地位。例如,广汽本田今年7月发布了企业环保口号,东风日产则一早就提出了全价值链的环保战略。无疑,从制造、产品到上下游产业链条等方面综合考量,日系仍旧在汽车业中起到节能先锋的作用。
  两大日系车企捍卫节能先锋
  事实上,在两次入围目录中,广本、东风日产分别捍卫了日系节能先锋的头衔。它们各有6款车型入围。据悉,上榜车型均通过了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备案、获得了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证书,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按照东风日产的统计,此次该公司入围的6款车型的综合工况油耗仅为6.5L/100km。从即日起,凡购买东风日产TIIDA、轩逸1.6LMT车型,均可享受每台车3000元的国家节能补贴。
  而从广本6款车型在入围1个月内的表现来看,节能补贴在相当大程度上,成为企业以及产品本身最佳的&形象代言&,并有力促进了产品销售。而此次入围的TIIDA、轩逸不仅是东风日产的当家花旦,两者更是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处于领军地位,TIIDA月均13000辆、轩逸月均12000辆的惊人销量便是其成功的最佳证明。据预计,在此基础上,TIIDA、轩逸成功入选节能产品行列,每辆3000元的政府补贴将直接兑现给消费者,将有助于拉动TIIDA、轩逸的终端销量。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一方面,可以直接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另一方面,购买节能产品也将降低油费支出。
  力推全价值链环保战略
  在两批名单中,除了东风日产、广本表现不俗之外,其他日系品牌乏善可陈。不过,业内认为,节能补贴名单不能完全视为在汽车行业日系节能表现欠佳。事实上,与之相反的是,日系节能低碳行动已经从产品本身上升到企业层面,并延伸至整个产业链条上下游环节。
  作为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东风日产一直以来以全价值链的环保策略,在产品规划、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价值链的所有环节践行&人车环境和谐统一&的绿色环保理念,力求成为一名绿色企业公民。
  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表示,此次东风日产成为&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先进入围企业,说明东风日产在环保方面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认可,也说明了我们全面启动&绿色城市计划&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009年广州车展上,东风日产全面启动&绿色城市计划&,该计划以世界领先水平的电动汽车导入为核心,通过与国内各个城市政府的深度合作,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同时积极参与社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此外,东风日产通过推行全球标准化&绿色专营店&项目,成为了国内在汽车销售、汽车售后服务过程中制定并推行绿色专营店国际环保标准的首批汽车企业之一,由此也完成了东风日产在环保设计、环保采购、环保制造价值链的延伸。
  与此同时,同为日系的广汽本田在今年7月发布了企业环保口号,同样开创了业界先河。此外,广汽丰田也在年初伴随着凯美瑞混合动力上市提出将低碳打造成企业名片。
  由此可见,日系品牌打造的是综合节能优势。这已经为产品节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强有力基础。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更多批次节能车型入围名单公布,日系在产品层面的节能先锋地位才能呈现全面开花的局面。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使用账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调整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的通知
当前位置: >> >>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日 08时51分   来源:财政部网站
关于调整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企业:
  自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节能汽车推广工作以来,我国节能汽车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节能汽车技术进步明显加快。为继续引导和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加大节能技术研发投入,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逐步降低油耗水平,根据行业节能技术进步、油耗标准推进等情况,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决定对现行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进行调整。现将调整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现行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执行到日。推广企业要认真总结日—日推广情况,编制补贴资金清算报告,于日前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核后上报财政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专项核查并根据核查情况对补贴资金进行清算。
  二、从日起实施新的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
  (一)推广车辆要达到产品综合燃料消耗量标准,具体限值如下:
整车整备质量
  (CM)
  具有两排及以下座椅且装有手动挡变速器的车辆
  L/100km
  具有三排或三排以上座椅或装有非手动挡变速器的车辆
  L/100km
  CM≤750
  750<CM≤865
  865<CM≤980
  980<CM≤1090
  1090<CM≤1205
  1205<CM≤1320
  CM>1320
  (二)推广补贴标准不变,即对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继续给予一次性3000元定额补助,由生产企业在销售时兑付给购买者。
  (三)其他有关事项按《“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实施细则》(财建〔号)执行。有关核查工作暂按《“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专项核查办法》(工信部联装〔号)执行。
  请各地和有关推广企业认真做好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调整的宣传、解释和执行工作,确保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〇一一年九月七日
【E-mail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汽车节能补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