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受到世界经济不景气和东南亚金融危机机政治...

下一次金融危机:2019还是2023?
下一次金融危机:2019还是2023?
2019年爆发中国金融危机风险?
和讯网消息&7月26日中华元智库创办人张庭宾撰文《金融大危机是中国人30年拜金恶果也是中华凤凰涅槃天命》,文章指出,中国最早6个月,最晚3年将爆发金融大危机,但不至于崩溃,这是他根据最新国内外形势做出的进一步判断。
这两个“剪刀差”或许意味着,从2009年开始的,以政府大规模基建投资、不断推高楼市泡沫的救市保增长模式终于显现严重副作用。印钞增加流动性速率已经快赶不上黑洞坍塌收缩流动性的速率了。
根本而言,这种模式是一种透支模式:透支人口红利、透支自然资源、透支民间积累、透支政府信用。过去是还有资源可以透支,且有外资到中国投资牟利配合。但现在这些透支都已经达到了极限,而外资正从“合作者”变成“釜底抽薪者”。
2023年美国股市进入低谷
  汇通网7月26日讯——此前的美国共和党大会上关于呼吁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回归的提议人仍深刻。而这一法案将解决一个重大问题,这就是货币流动速度。如果从货币流动速度和人口结构来看,美国经济就是一个烂摊子。如果上述两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这将是经济增速放缓的最主要的风险所在,同时这对股市来讲亦然。
从股市波动来看,也能发现上述规律。道琼斯指数的高峰和低谷期,也正是这一比例所对应的时间点。比如1971年的高峰和1983年的低点。从上述图表可以推测,未来数年,道琼斯指数存在回调的风险,2018年可能不是股市的底部,2023年最有可能。
超级灾害链无药可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在劫难逃
我们在博文中多次指出,中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任何一方发生问题,都会给世界带来难以遏止的严重灾难。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军事危机,在自然灾害周期的激发下将形成不可抗拒的超级灾害链:历史再一次一步一步重演。
根据超级灾害发生规律,我们在2016年5月29日指出,2019年前后进入2008年以来的再一次金融危机。新的证据在不断涌现。
世界经济危机与自然周期的关系
经济景气循环的波动或循环,根据其周期的长短,现在公认的有下面四种类型:1.基钦循环(KitchinCycle,短期循环)3至4年周期(与地球自转3-4年周期对应);2.朱格拉循环(JuglarCycle,中期循环,主循环)10至11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11年周期对应);3.库茨涅兹循环(KuznetsCycle,长期循环)20至22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22年周期对应);4.康德拉切夫循环(KondratieffCycle,长期波动)50至60年周期和吉村循环55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潮汐50-70年周期对应)[18]。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之痒”显然是基钦循环(KitchinCycle,短期循环)3至4年周期(与地球自转3-4年周期对应)的公倍周期,两个周期为6-8年,形成一个约7年的整数周期。
气候是如何影响经济景气的?岛中雄二对此可归纳了以下三种原因:
一是农林水产品收成说。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太阳、气象循环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工业部门企业利润也就会下降或增加。同时,该地区的进口能力也将减弱或增强,而工业地区的出口也会减少或增加。
二是人类心理说。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三是能源需求说。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
拉马德雷(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PDO)的“冷位相”为年、年,“暖位相”为年、年。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1890至1913年,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1945至1973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也就是说21世纪头20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比可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由于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7年周期、50-60年和200年周期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时间集中在年,可称之为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
不顾大局将使世界金融危机将从美国开始
我们再一次重申:
实时的政策可能缓解或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也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无法避免经融危机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客观规律,2020年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即将结束,2019年前后爆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目前,英国脱欧和美国总统选举汇聚了世界问题的焦点和目光,在民族利己主义的狂潮之下,我们必须警惕下一个希特勒的出现。
关注经济危机客观周期。关注大国的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我在2016年6月18日指出,当前,美国重返亚洲,围堵正在崛起的中国,故伎重演的危险值得警惕。
严重经济危机之后是政治风险和战争威胁,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生存竞争,弱肉强食。
历史记录表明,在天灾之后是人祸,战争成为解决危机的有效手段。美国就是利用战争摆脱经济危机的。国家的最重要职能是捍卫本国人民的利益不被侵犯。如果国家间经济利益发生根本性冲突,世界战争就不可避免。
令人关注的是,中美是世界上举足轻重排名前二的超级大国,中美对抗恰逢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前夜,处于两次世界大战前同样的周期之中,根据历史规律,战争可能是最后的解决方案,避免战争任重道远。
三张表预示超级灾害链必然到来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
三张表预示超级灾害链必然到来。我们在6月26日将表2中的未知事件改为欧盟解体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之痒”显然是基钦循环(KitchinCycle,短期循环)3至4年周期(与地球自转3-4年周期对应)的公倍周期,两个周期为6-8年,形成一个约7年的整数周期。
我们的研究表明,太阳黑子具有11和22年周期,在太阳黑子循环和气候效应之间存在着关联。太阳黑子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11年,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200年。近20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6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3)。
表1-3给出了经济危机的7年、55年、200年的周期规律。
&&表1&股市崩盘和气象灾害
石油危机/股市崩盘
年超级厄尔尼诺
美国经济衰退
年弱厄尔尼诺
年厄尔尼诺
年厄尔尼诺
亚洲金融风暴
年超级厄尔尼诺)
9.11事件/股市崩盘
年超级拉尼娜
2002年厄尔尼诺
次贷危机/股市崩盘
2007年强拉尼娜,2009年厄尔尼诺
金融危机/股市崩盘?
年超级厄尔尼诺
注:黑体字是笔者后加的,表明3-4年、7年周期同时存在。
表2&拉马德雷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第五下降期
两次世界大战
91年苏联解体
欧盟解体?
30年代大萧条
70年代石油危机
20年代超级灾害链
注:1914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10年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三上升期;2013年与1913年的位置相同,都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如果爆发战争,也会提前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五上升期。
关注经济危机客观周期。关注大国的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表3&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我们在2016年6月17日得出的结论:
世界经济危机的自然周期为3-4年、7年、10-11年、20-22年、50-60年、55年、200年、1200年、1800年,其中50-60年、55年为中长期周期,与战争和政治事件同时发生(见表1)。人类社会必须从中汲取教训,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军事危机
所谓希特勒对付经济危机竟比罗斯福更高明,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战争是经济危机的必然结局,经济动荡决定了人们的政治取向。
目前,英国脱欧和美国总统选举汇聚了世界问题的焦点和目光,在民族利己主义的狂潮之下,我们必须警惕下一个希特勒的出现。
我们在2016年6月26日指出,英国脱欧的决定表明,在民族利己主义的狂潮之下,英国不愿为欧洲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买单,世界共同应对危机的幻想已经破灭,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首先使全球化趋势戛然而止,欧盟的分崩离析就在眼前。
英国退欧将引爆金融危机,敲响超级灾害链的警钟:
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军事危机:历史再一次一步一步重演。
美国金融家、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则在英国退出欧盟后表示,欧盟解体将几乎不可逆转。索罗斯认为,英国短期内将蒙受经济损失。“现在很多人担心的灾难情形正在具体化,使欧盟的解体几乎不可逆转。”
丢掉幻想,迎接未来: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军事危机,超级灾害联的到来不可避免,历史再一次一步一步重演。
年是金融危机爆发最可能的期限,严重的自然灾害不可抗拒,脆弱的金融和经济将不堪一击,世界各国必须团结一致做好准备。
岛中雄二著.周维宏 译.《太阳景气经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杨冬红,等。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地球物理学进展.
杨学祥。2014年经济危机的警钟:俄罗斯经济危机加剧卢布暴跌。5:56科学网。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2007:200-204。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杨学祥,&杨冬红.&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地理教学》,2008,(5):1-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为什么美国经济依然是烂摊子?两大不为人知的因素
  汇通网7月26日讯——此前的美国共和党大会上关于呼吁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回归的提议人仍深刻。而这一法案将解决一个重大问题,这就是货币流动速度。如果从货币流动速度和人口结构来看,美国经济就是一个烂摊子。
  如果上述两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这将是经济增速放缓的最主要的风险所在,同时这对股市来讲亦然。
  ★【货币流动速度】★
  货币流动速度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周转次数。一般而言,货币流通速度快,对经济是有利的。M2的流动速度自1999年以来大幅滑落,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在当年被取缔,意味着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都可以通过美联储直接获得现金。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也称作《1933年银行法》。在1930年代大危机后的美国立法,将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严格地划分开,保证商业银行避免证券业的风险。该法案禁止银行包销和经营公司证券,只能购买由美联储批准的债券。
  而在1999年之前,只有银行可以通过美联储的借贷窗口获得资金。很简单,银行会利用这笔钱放贷给普通人民以及商人,这些商业行为会驱动经济发展。随着这些钱被借出、消费、投资、购买商品、出售商品,从而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钱从一个人手中流通到另一个人手中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而在1999年之后,这一状况发生了变化。投资银行会把这笔钱借给他们的客户,帮助他们投资金融市场。从美联储借出的钱并没有像之前那种方式全部流通到实体经济,从而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回想到美联储之前推出的量化宽松政策(QE),如果他纯粹的流入到银行那么对实体经济是利好的,如果跑到了投资银行的口袋,对经济反而并没有什么好处。
  ★【人口结构】★
  不管美联储通过QE(量化宽松)向市场注入多少资金,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以及人口机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美国经济所展现出的活力就不具有可持续性。
  经济状况跟随50岁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动而波动,因50岁是一个人收入和消费的高峰期。当这一比例上升时推动经济扩张(例如90年代),这已比例下降时经济状况趋弱(比如2007年以来)。
  从股市波动来看,也能发现上述规律。道琼斯指数的高峰和低谷期,也正是这一比例所对应的时间点。比如1971年的高峰和1983年的低点。从上述图表可以推测,未来数年,道琼斯指数存在回调的风险,2018年可能不是股市的底部,2023年最有可能。
  ★【消费者债务】★
  10-11%的学生贷款目前存在违约的状态,人们无法通过破产来抹去这一债务。从这一侧面显示出债务问题可能成为经济放缓的巨大催化剂。
  福布斯此前报道52%的千禧一代需要支付昂贵的信用卡利率。消费者债务增长的速度远比经济增长要快,而这一态势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
  下面是消费循坏贷款和总体信贷的增长表:
  如果利率如期上调,消费者狂热的步伐将因违约、拖欠或是通货膨胀而放缓。而最近三个月的增长势头已经有所放缓。
  以下为消费者信贷违约率
两大空前“剪刀差”暗藏中国金融危机风险
09:46:30&&
和讯网消息
7月26日 中华元智库创办人撰文《金融大危机是中国人30年拜金恶果
也是中华凤凰涅槃天命》,文章指出,中国最早6个月,最晚3年将爆发金融大危机,但不至于崩溃,这是他根据最新国内外形势做出的进一步判断。
  张庭宾指出,随着中国原本已狂的楼市更疯,中国金融大危机已无可避免,很可能在一年内爆发,3年左右达到低谷。这是中国过去30多年来拜金主义盛行、主流精英涸泽而渔、百姓急功近利的恶果。
  2016年上半年,中国新增银行贷款7.53万亿元,超过了2009年的7.36万亿元,再创新高。但与2009年的“4万亿救市”引发整体经济由休克到亢奋不同,现在政府大规模投资已经孤掌难鸣,出现了两个前所未有的“剪刀差”。
  一是政府国企投资增速与民间投资增速形成严重“剪刀差”。2016年上半年,中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名义增长2.8%,创下多年新低。去年底,民间投资增速还有10.1%,今年1-5月份下滑至3.9%,6月再度下滑,下跌之势近乎断崖。且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的持续大幅背离持续长达4个月,尚属首次。
  二是6月末央行数据显示,狭义货币M1的增速高达24.6%,而广义货币M2增速为11.8%,两者剪刀差高达12.8%。去年10月,二者的差值仅为0.5%,今年6月则升至12.8%。这是什么意思呢?
  据和讯网了解,基础货币是央行印钞的总额;M0是流通中的现金;M1是指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是M1+居民储蓄存款。即M2比M1主要多出来的是居民储蓄存款。
  张庭宾认为,今年居民存款增长拖了M2后腿。居民存款拖后腿显然不是因为民间投资增加(民间投资大幅锐减),而主要是因为楼价暴涨买房首付大增。可以印证的是,2016年上半年住户中长期贷款新增2.62万亿元,而2015年同期是1.34万亿元,同比暴增95.5%。
  这两个“剪刀差”或许意味着,从2009年开始的,以政府大规模基建投资、不断推高楼市泡沫的救市保增长模式终于显现严重副作用。印钞增加流动性速率已经快赶不上黑洞坍塌收缩流动性的速率了。
  根本而言,这种模式是一种透支模式:透支人口红利、透支自然资源、透支民间积累、透支政府信用。过去是还有资源可以透支,且有外资到中国投资牟利配合。但现在这些透支都已经达到了极限,而外资正从“合作者”变成“釜底抽薪者”。
(责任编辑:李士英 HN071)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学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材料: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 .“好莱坞 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材料: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
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 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 &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规律是事物运动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规律,是不严谨的。 &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2015届广东省山一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千分之二十二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千分之三十,这实在是太高了。如此发展下去,五十年后,中国将有二十六亿人口。由于人多地少,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然而他的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从1962年到1972年,十年里我国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高增长”向“低出生、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材料二& 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是17.9%,2010年这一数据约为47%,有6亿多人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城市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必然归宿。但是,我国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居住、交通、污染、治安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凸显。人们意识到,城市化不仅表现在空间的拓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上,还应当体现在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的改善上,城市的“硬件”和“软件”缺一不可。人们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些困惑和思考,和以前人们对城市的向往不同,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去郊区生活,许多大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2)请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我国的城市化进程。(9分)&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二3.1罗斯福新政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兴起投机狂潮,“谁想发财,就买股票”成为一句口头禅,人们像着魔似的买卖股票,梦想着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日,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突然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几天之内,股票价格连续暴跌,资本主义大危机由此开始。材料二罗斯福在发表就职演讲时说:“值此我就职之际,同胞们都期待我在就任总统时,会像我国目前形势所需求的那样,坦率而果断地向你们讲话……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1)材料一给我们什么启示?(2)罗斯福实行的政策在美国发展史上有何作用?&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四川省高2010级文科综合高考模拟试题政治
题型:综合题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对气候变化的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表示,有新的、更坚实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进行分析。(9分)材料二:个人的消费方式会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换一部手机,大自然就得付出100吨材料和能源的代价,坐飞机2000公里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就需要植3棵树来抵消,生产1公斤小麦需要900升水……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人类消费的过错,消费者是祸首也是受害者。材料三:浙江衢州市已建成该省最大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浙江恒鑫电力有限公司,电厂每年燃烧19万多吨农作物废弃物,折合标煤8.27万吨,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35万吨。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在产业培育。衢州的这个生物质发电项目整合了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低碳产业培育初见成效,目前已初步建成较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其能耗低,污染少,技术路径先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结合材料二、三,请你从经济常识角度为消费者、企业、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15分)材料四:我国日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我国政府减排的这种努力没有前提条件,也不与其他国家减排行动挂钩,而发达国家在不愿承诺大规模量化减排的同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减排目标应受到国际监督,做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对这一违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相关规定的要求,中国和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已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在此次大会上接受‘三可’要求。”(3)结合材料四,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坚持维护国家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相统一的。(8分)&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阅读理解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对气候变化的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表示,有新的、更坚实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进行分析。 材料二:个人的消费方式会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换一部手机,大自然就得付出100吨材料和能源的代价,坐飞机2000公里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就需要植3棵树来抵消,生产1公斤小麦需要900升水……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人类消费的过错,消费者是祸首也是受害者。 材料三:浙江衢州市已建成该省最大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浙江恒鑫电力有限公司,电厂每年燃烧19万多吨农作物废弃物,折合标煤8.27万吨,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35万吨。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在产业培育。衢州的这个生物质发电项目整合了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低碳产业培育初见成效,目前已初步建成较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其能耗低,污染少,技术路径先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结合材料二、三,请你从经济常识角度为消费者、企业、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四:我国日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我国政府减排的这种努力没有前提条件,也不与其他国家减排行动挂钩,而发达国家在不愿承诺大规模量化减排的同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减排目标应受到国际监督,做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对这一违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相关规定的要求,中国和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已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在此次大会上接受‘三可’要求。”&&&
(3)结合材料四,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坚持维护国家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相统一的。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天津六校201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
题型:材料阅读
&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与碰撞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 材料一&&&&&&&&&&&&&&&&&&&图一&&&&&&&&&&&&&&&&&&&&&&&&&&&&&图二&&& 图一是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雕版印刷广告。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平面印刷广告,印刷于北宋时期。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販,别有加绕,请记白”。&&& 图二是《眼药酸》图。是南宋时为了宣传杂剧“眼药酸”而画的。两个穿戏装的演员,一人用手指着右眼,示意有眼病,另一人则背着布袋,袋上画着许多眼睛,扮眼科医生形象,手拿一瓶眼药酸,请有眼病的演员使用。&& (1)宋代济南商标和眼药酸广告的出现,说明了当时哪些社会状况?(3分)图一中反映的印刷技术后来又有什么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它给欧洲文明进程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开始了不断地交汇、碰撞的过程。&&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中西文明碰撞给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6分)&&& 材料二&&&&&&&&图三& 广州十三行&&& 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复兴之路》解说词&& (3)图三反映出当时中国实行什么对外政策?(1分)该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8分)&&&&&& 材料三&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主义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国政策各自遭到国内一部分人反对的原因?(4分)并指出两种政策的相同点。&&&&&&& 材料四& 中国广东商人徐荣村得知英国伦敦要举办世博会的消息,快速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潮丝”装成12捆,紧急托运往英国。徐荣村成为参加世博中国第一人。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赛,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注:1873年维也纳博览会上,有记载当时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曾派了名叫包腊的英国人代表中国参会)。据《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记裁:这届世博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以丝、茶、瓷器、绸货、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在世博会走过半个多世纪后,1905年,清政府正式颁布了《出洋赛会通行章程》二十条,把参加世博会的“主权”从海关手中收了回来。&&& 日至10月31日在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市举行的“能源”专业世博会上,中国贸促会首次代表国家组织中国馆参加。此后,历届世博会的组织者都邀请我国参加。&&& 日,国际展览局第132次代表大会作出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中国上海成为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地。——以上材料均根据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有关知识整理&& (5)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历程有哪些变化。2002年中国申办上海世博会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南亚金融危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