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电机额定电流压,电机额定电流流至少大于12...

GB/T 8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4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附件试验要求 国家标准(GB)-工标网
&您的位置: >>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4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附件试验要求
标准编号:GB/T 8
标准状态:
标准价格:27.0 元
客户评分:
本标准有现货,可货到付款 当天发货,一线城市最快隔天可到!
GB/T 12706的本部分规定了额定电压3.6/6kV(7.2kV)到26/35kV(40.5kV)且符合GB/T 8或GB/T 8要求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用附件的型式试验和试验要求。
本部分不包括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电缆附件,如架空电缆、海底电缆或船用电缆或危险环境(易爆环境、耐火电缆、地震条件)的附件。
英文名称:
&Power cables with extruded insulation a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s from lkV (Um=1.2kV) up to 35kV(Um=40.5kV) - Part 4: Test requirements on accessories for cables with rated voltages from 6kV(Um=7.2kV) up to 35kV(Um=40.5kV)
替代情况:
中标分类:
&ICS分类:
采标情况:
&MOD IEC 5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首发日期:
提出单位: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归口单位:
&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3)
主管部门: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
&上海电缆研究所、武汉高压研究院、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等
&张智勇、阎孟昆、龙莉英、华国明、柯德刚、汤志辉、沈卫东、葛光明
计划单号: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
相关搜索:&&
GB/T 12706《额定电压1 kV(Um=1.2 kV)到35 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kV(Um=3.6kV)电缆;
———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缆;
———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Um=40.5kV)电缆;
———第4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附件试验要求。
本部分为GB/T 12706的第4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EC 5《额定电压1 kV(Um=1.2 kV)到30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4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力电缆附件试验要求》第2版(英文版)。
本部分根据IEC 5重新起草。本部分除增加资料性附录B外,其结构与IEC 5完全相同。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IEC 5时,本部分作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性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并在附录B 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原因的一览表。
为便于使用,在采用IEC 5时,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将“本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删除了IEC 5的前言;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本部分代替GB/T 2《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4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附件试
验要求》。
本部分与GB/T 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术语和定义一章中增加“漏电痕迹、电蚀、金属护罩”(本版3.19、3.20、3.21);
———增加“注1:电流值应足以达到GB/T18889—2002中9.2规定的导体试验温度。注2:使用这些导体截面,当达到要求的导体温度时,可能导致套管过热。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一个截面积较小的导体是允许的。如果套管损坏,则该试验应宣布无效(见9.1)。”(本版表1);
———增加“如果在较低U0 值电缆的绝缘半导电屏蔽层上的径向电场强度不大于试验电缆的径向电场强度,则对规定犝0 的试验附件认可后可扩展到低于该犝0 值的同类附件。”(本版7.8);
———删去“试验方法”(2002版第8章);
———增加犐sc、犐d、θsc三个符号的含义注解(本版表3);
———删去“序号4(3次恒压循环电压试验)和5(局部放电试验)”(2002版表4、表5、表7、表8);
———“…峰值电流…”改为“… 初始峰值电流…”(2002版表4、表5、表7、表8注,本版表4、表5、表7、表8的注);
———补充“犐d 值应由制造商提供”(本版表4、表5、表7、表8的注);
———增加“检验”(本版表4~表12);
———增加“6/6、8.7/10”(本版表13);
———对盐雾和潮湿试验的要求增加了补充说明(本版表13)。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武汉高压研究院、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深圳市长园新
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锦电力器材有限公司、南京业基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上海三原电缆附件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智勇、阎孟昆、龙莉英、华国明、柯德刚、汤志辉、沈卫东、葛光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2。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附件类型3
5 电压的表示方法和导体最高温度3
6 被试附件的安装4
7 认可的范围5
8 试验程序5
9 试验结果6
附录A(资料性附录)试验电缆的标示20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EC60502-4:2005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21
本标准相关公告
电缆及其附件相关标准
电缆相关标准
有问题?找在线客服
400- (市话)
温馨提示:标准更新替换较快,请注意您购买的标准时效性。
您可能还需要
相关公司推荐
必备软件下载
Adobe Acrobat Reader 是一个查看、
阅读和打印PDF文件的最佳工具,通
过它可以查阅本站的标准文档
MSN/EMail:&
Copyright & 工标网 ,All Right Reserved&&现有“12V、24W”的灯泡一个,为了测定它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和额定电压下的功率,需测定灯泡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现有提供器材如下:A、直流电源15V(内阻可不计)B、电流表(量程0~0.6A~3A,内阻0.1Ω);C、电流表(量程0~300mA,内阻5Ω);D、电压表(量程0~3V~15V,内阻15kΩ);E、电压表(量程0~25V),内阻约200KΩ)F、滑动变阻器10Ω、5AG、滑动变阻器1KΩ、3AH、开关、导线若干①为使实验误差尽量减小,所选器材A、B、D、F、H(标器材前的字母序号)②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灯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变化.③连接实物图.考点:.专题:;.分析:(1)仪表的选择应本着安全准确的原则;电压表要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故应通过灯泡的额定电压值判断需要的电压表;由流过灯泡的电流判断需要的电流表;由题意判断需要的滑动变阻器;(2)根据滑动变阻器分压及限流接法的不同作用,结合题意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接法;由电流表、电压表与灯泡内阻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电流表的接法.(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解答:解:①因灯泡的额定电压124V,为保证安全选用的电压表量程应稍大于12V,但不能大太多,量程太大则示数不准确;故只能选用D电压表;由P=UI得,灯泡的额定电流I=A=0.5A,故电流表应选择0~0.6A的量程,故选B;变阻器用分压接法,应选小阻值的F.还需要A、H所以所选器材为A、B、D、F、H②灯泡内阻R=2P=6Ω,电压表远大于灯泡内阻,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而由题意要求可知,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并要多测几组数据,故只能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而分压接法中应选总阻值小的滑动变阻器,电路图如图所示:③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故答案为:①A、B、D、F、H②③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实验中的仪表选择及接法的选择;应注意滑动变阻器分压及限流接法的区别及应用,同时还应明确内外接法的不同及判断.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推荐试卷&
解析质量好解析质量中解析质量差如果电压电流超过额定电压电流,小灯泡会烧坏么?L1:12V 3W L2:6V 3W将他们串联后接在某电源上,其中一灯泡正常发光,则正常发光的是__________?_百度作业帮
如果电压电流超过额定电压电流,小灯泡会烧坏么?L1:12V 3W L2:6V 3W将他们串联后接在某电源上,其中一灯泡正常发光,则正常发光的是__________?
正常发光的是L1,因为额定电流I1=W1/U1=0.25AI2=W2/U2=0.5A如果正常发光的是L2,那么L1中的电流将有额定值的两倍,根据W=I^2*R,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功率将为额定值的4倍以上,L1肯定会烧.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当前位置:
>>>将两个小灯泡L1:“6V,12W”和L2:“6V,6W”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要保..
将两个小灯泡L1:“6V,12W”和L2:“6V,6W”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要保证两灯泡的实际电压都不超过各自的额定电压,求电源电压的最大值.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两灯泡的额定电流分别为:I1=P1U1=12W6V=2A,I2=P2U2=6W6V=1A;两灯泡的电阻分别为:R1=U1I1=6V2A=3Ω; R2=U2I2=6V1A=6Ω;若两电阻串联起来,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只可取1A;电路的总电阻:R总=R1+R2=3Ω+6Ω=9Ω,加在它们两端的最大电压:U总=IR总=1A×9Ω=9V.答: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9V.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将两个小灯泡L1:“6V,12W”和L2:“6V,6W”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要保..”主要考查你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阻的串联,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功率的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阻的串联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功率的计算
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是V;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是Ω;I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是A。
单位使用:使用欧姆定律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I的单位是A,U的单位是V,R的单位是Ω。解析“欧姆定律”: &&&&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和核心内容,是贯穿整个电学的主线,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要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1)欧姆定律中的关于成正比、成反比的结论是有条件的。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条件就是对于同一个电阻,也就是说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条件就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2)注意顺序,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有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同样也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即使导体中不通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因为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 2.要知道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单位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可变形为U=IR和R=,但这三个式子是有区别的。(1),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它反映了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跟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这个外部原因和导体本身的电阻这个内部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2)U=IR,当电流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它的电阻成正比。不能说成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成正比,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的大小由电源决定,跟I、R无关,此式在计算比值时成立,不存在任何物理意义。(3),此公式也是一个量变式,不存在任何物理意义。不能误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公式中的I、U、R都要用国际单位,即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符号A;电压的单位为伏特,符号V;电阻的单位为欧姆,符号Ω,且有。 3.要明白定律的适用范围 (1)定律只适用于金属导电和液体导电,对于气体、半导体导电一般不适用。(2)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电路中只接有电阻器、电热器、白炽灯等用电器的电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电路、日光灯电路等,则不能直接应用。
4.要理解欧姆定律的注意事项(1)物理量的同一性。叙述欧姆定律时,在两个 “跟”字后面都强调了“这段导体”四个字,它是指对电路中同一导体或同一电路而言。所以在运用欧姆定律等进行计算时,必须注意同一性,即I、R、U必须是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中的物理量。在表示I、U、R 时,注意脚标的一一对应。(2)物理量的同时性。由于电路的连接方式发生改变,开关的断开或闭合,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都可能使电路中总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引起电路中电流和各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因此,必须注意在同一时刻、同一过程中的电压、电阻与电流的相互对应,不可将前后过程的I、R、U随意混用。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公式可进行有关计算。解题的方法是:(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看清电路的组成(串联还是并联);(2)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并在电路图上标明;(3)针对电路特点依据欧姆定律进行分析;(4)列式解答。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尺。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A,则电阻R2的阻值为____Ω。
解析:闭合开关s,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 R1与R2中的电流之和,即;电流表A2测R2中的电流I2,则,电源电压,则=15Ω
如何判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1.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各元件的作用例如:开关在电路中并不仅仅是起控制电路通断的作用,有时开关的断开和闭合会引起短路,或改变整个电路的连接方式,进而引起电路中电表示数发生变化。2.认清滑动变阻器的连入阻值例如:如果在与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的导线上接有电压表,如图所示,则此变阻器的连人阻值就是它的最大阻值,并不随滑片P的滑动而改变。 3.弄清电路图中电表测量的物理量在分析电路前,必须通过观察弄清各电表分别测量哪部分电路的电流或电压,若发现电压表接在电源两极上,则该电压表的示数是不变的。 4.分析电路的总电阻怎样变化和总电流的变化情况。 5.最后综合得出电路中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暗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暗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亮
解析:题中L、R1、R2三元件是串联关系,R2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L 变暗,其两端电压变小,电压表测除灯L以外的用电器的电压,电源总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所以选C项。
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表的示数变化范围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把变化问题变成不变问题,把问题简单化。根据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情况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情况,画出等效电路图,然后应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有关计算。
例1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Ω,当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 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______。
解析:把滑片在A点和B点时的电路图分别画出来,如图乙、丙所示,应用欧姆定律要注意I、U、R的同一性和同时性。滑片在A端时, 0.3A;滑片在B端时 =0.1A。
答案:0.3~0.1A欧姆定律知识梳理: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现象:&&&& 导线不通过用电器而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称为短路,要是电源被短路,会把电源烧坏。还有一种短路,那就是用电器被短路。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显然电源未被短路。灯泡L1的两端由一根导线直接连接。导线是由电阻率极小的材料制成的,在这个电路中,相对于用电器的电阻来说,导线上的电阻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图中与L1并联的这段导线通过灯泡L2接在电源上,这段导线中就有一定的电流,我们对这段导线应用欧姆定律,导线两端的电压U=IR,由于R→0,说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0,那么与之并联的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U→0,在L1上应用欧姆定律知,通过L1 的电流,可见,电流几乎全部通过这段导线,而没有电流通过L1,因此L1不会亮,这种情况我们称为灯泡L1被短路。&&&& 如果我们在与L1并联的导线中串联一只电流表,由于电流表的电阻也是很小的,情形与上述相同,那么电流表中虽然有电流,电流表有读数,但不是L1中的电流,电路变成了电流表与L2串联,电流表的读数表示通过L2的电流,L1被短路了。例:在家庭电路中,连接电灯电线的绝缘皮被磨破后可能发生短路,如果发生短路,则会造成(&& ) A.电灯两端电压增大 B.通过电灯的电流减小 C.电路中保险丝熔断 D.电灯被烧坏
解析由于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电阻非常小,由 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将非常大,所以保险儿丝将熔断。
注意防雷:1.雷电现象及破坏作用&&&&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根据,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压非常高,放电时会产生很大的电流,雷电通过人体、树木、建筑物时,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我们应注意防雷。避雷针就可以起到防雷的作用。2.& 避雷针&&&& 避雷针是金属做的,放在建筑物的高处,当电荷传至避雷针尖上时极易沿着金属线流入大地。这一电流通道可使云层和建筑物间的正、负电荷中和,使云层放出的电荷完全通过避雷针流人大地而不会损坏建筑物。电阻的串联: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1)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其总电阻一定比每一个导体的电阻大。 (2)由R=R1+R2+…+R4可推出,n个阻值均为Rn的电阻串联,其总电阻为R=nR0。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特点:在串联电路中,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即。& 如图所示,在串联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IR可得: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R1,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IR2,所以,即,该式表明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特点。如何理解“串联分压与并联分流”问题:1.分压原理: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及欧姆定律可知,变形得,这便是分压原理,即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2.分流原理:在并联电路中,由于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由变形得,这就是分流原理,即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例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只电流表的规格相同,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以及0~3A)。闭合开关s,电阻R1与R2中均有电流流过,两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R1与R2的比值为(&& )
解析:电流表A2测通过R2的电流,A1测干路中的电流,两只电流表的偏转角度相同,说明干路中的电流是R2支路中电流的5倍(注意:电流表的两量程是5倍关系),则通过R1的电流是通过R2电流的4 倍,故R1:R2=I2:I1=1:4。
答案:C串联电路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In。在串联电路中只要测出任何一个位置的电流,就知道了其他位置的电流。&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1. 实验电路:2. 实验步骤:(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路图,组装好实验装置(2)选用电流表的最大量程,并把电流表接在电路的a处。(3)合上开关,测出a处的电流值。(4)把电流表先后改接在电路中的b、c处,分别测出电流值,并对电路中Ia、Ib、Ic进行比较分析。3. 结论: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Ia=Ib=Ic。串联电路中短路的特殊作用: 1.跟某个用电器并联的开关,可起到控制电路的作用。闭合开关时,被控制的用电器因短路而停止工作;断开开关时,被控制的用电器可与其他用电器一起工作。2.报警电路,用于防盗与防逃。用电线与电铃并联,线断后电铃发声。电功率的计算公式:1. 定义式:P=W/t2. 常用公式:P=W/t=UIt/t=UI,即P=UI并、串联电路的总功率:1.并联电路的总功率因为P1=I1U,P2=I2U P=IU=(I1+I2)U=I1U+I2U,所以P=P1+P2 即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并联电路电功率的分配:因为P1=I1U,P2=I2U,所以又因为,所以即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2.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因为P1=I1U,P2=I2U P=IU=(I1+I2)U=I1U+I2U,所以P=P1+P2 即串联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电器的电功率之和。串联电路电功率的分配:因为P1=I1U,P2=I2U 所以又因为,所以灯泡铭牌问题 & “铭牌问题”是电功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热点问题,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读懂用电器的“铭牌”。如图:灯泡上的铭牌。“PZ”是“普通照明灯泡”中 “普”和“照”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灯泡的型号。另外可知:U额=220V,P额=25W。例:甲、乙两灯泡分别标有“220V 40W”和 “110V 40W”字样,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220V电路中,比较两灯的亮度,则(& ) A.甲灯亮B.乙灯亮 C.一样亮D.无法判断
解析:灯的亮度决定于灯的实际功率,串联时电流相同,根据P=I2R,电阻大的实际功率大,灯更亮一些。根据有。,R乙=,所以,甲灯更亮一些。
公式法计算电功率:1. &&&& 这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此公式适用于各种用电器和电路。2. P=UI&&&& 这是电功率的决定式,即电功率是由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积来决定的。此公式适用于所有电路,它是“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的理论依据。该公式表明,用电器的实际功率等于实际电压与实际电流的乘积。常常借助于用电器的铭牌用此公式来计算用电器的额定电流,进而计算用电器的电阻;当然这个公式的最大用处还是用来计算各类用电器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或电路的总功率。
发现相似题
与“将两个小灯泡L1:“6V,12W”和L2:“6V,6W”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要保..”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767440255541351841636019892642488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机额定电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