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面试问题的问题

2015年考研:考研专业代码问题汇总
来源:  10:28:07 【】 
考研常识:考研专业代码问题汇总,更多2015考研资讯,复习指导,经验技巧等信息,敬请关注考研网!
  考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除了比拼专业课知识,比拼毅力,还是一场信息战。只有充分了解考研整个流程,才能打一个完美的胜仗。下面中公考研就为大家讲讲考研常识,关于代码的问题,希望能够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让你们及时全面了解,更加胜券在握。
  一、考研报名专业代码解密
  每年我们在报考研究生时都要面临一个问题:所报考的专业都有一个专业代码,不同的代码代表着不同的学科门类。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国家复试分数线是按专业代码来进行分类,因此报考交叉学科的考生就必须清楚专业代码的含义,尤其是考研成绩与国家线接近的考生更需关注,因为有些考生正是因为不懂“解码”而影响了考研的成败。
  二、那些你自以为正确的“小事”之专业代码
  你肯定对“小事”有一套判断标准。关于考研的小事,你的理性判断未必都准确。
  考研无小事,除了转变观念,更需要让小事产生价值。
  专业代码仅仅是一个编号?
  “070502 人文地理学”前6位数字对你有什么意义?
  哪怕你打算考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生,恐怕也会说:不就是专业代码么,没意义。对99.9%的人而言,专业代码是约等于累赘的一个编号,但对0.1%的人来说,是命。
  2013年,某考生跨专业报考北京一所非“34所”的“211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国家的复试分数线公布,教育学A区的英语分数线是40分, 他考了41分。本以为录取已是板上钉钉的他,在该校的复试名单上却没看到自己的名字。
  “老师,为什么复试名单中没有我的名字呢?”
  三、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希望以上的解读能够使同学们对考研代码有了深刻全面的了解,也希望每位同学都不要在代码问题上出现错误。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复习顺利,实现自己的梦想!
【】 | 搜索公众微信号""  相关推荐:
文章责编:menghaichao&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0:38:05)?&&( 14:58:19)?&&( 18:18:31)?&&( 13:55:55)?&&( 12:02:14)?&&( 12:00:16)
?智能练习?智能评估
扫描二维码下载
在线名师:  
著名政治教育专家;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
在线名师:  
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美文学硕士。屠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
在线名师:  
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拥有计算机、数学、金融.....[]
在线名师: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硕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关于业务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几点思考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分析整改工作的现状,研究建立健全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机制,真正把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通过检查的过程来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消除风险隐患,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 中国论文网 /2/view-391863.htm  关键词:业务检查 发现问题 整改工作 责任追究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X(9-02   业务检查发现问题只是合规性检查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落实问题整改、消除风险隐患才是合规性检查工作的最终目的。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中,“监督与纠正”作为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之一,也充分说明了整改工作的重要性。   一、整改工作的现状   1.重检查轻整改。在当前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多元化的过程中,由于制度设计、系统管理以及员工操作的原因,各业务环节隐含着操作风险,并且已成为当前内控案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每年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调动各方面检查资源开展合规性检查,如日常履职检查、专业检查、日常监测、内控评价、内部审计等。但一些行只重视轰轰烈烈地开展各类检查监督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操作问题的整改工作重视不够,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也不到位;有的行甚至省略了整改这一关键环节,检查结束出一个报告了事,既不下达整改要求,对整改落实情况也不过问。因为对整改工作的不重视,导致一些问题屡查屡犯、屡禁不止,这已成为业务经营和管理中的一大弊病、顽疾。   2.整改落实不到位。由于对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不到位,一方面造成检查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风险隐患不能有效排除。一些行不重视问题整改,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往往是找理由开脱和解释,总认为自己有客观原因和实际情况,整改效果难以保证;一些单位对整改工作往往就事论事,治表不治里,不能做到举一反三,没有涉及本行的问题就置若罔闻,不去理会,不进行深入剖析,自查自纠,对问题产生的根源不明、症结不清,不能拿出得力的措施有针对性地来正本清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风险隐患始终没有消除,更无法实现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有些行检查后不注重后续监督,导致检查的“一次性”现象严重;有些被查行敷衍应付,“一报了之”,虚假整改,造成整改工作虎头蛇尾;有的行在问题暴露后,能捂则捂,能盖则盖,搞“内部消化”,不利用问题进行反思和警示,致使一些隐患潜伏多年,不断聚积,而且助长和纵容了不良风气的蔓延。   3.责任追究不严。一些单位对违规违纪问题处理处罚和责任追究不力,也导致一些违规问题屡禁不止。有的行究而不严,避重就轻,不能起到警示大家、教育本人的效果;有的行对员工处理严,对领导处理宽,不能从根本上发挥责任追究的作用;有些行经济处罚多,纪律处分少,责任追究效率大打折扣,影响了制度的威慑力。   二、加强整改工作的思路   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好坏反映了一个行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最终将反映出这个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要把检查发现问题落实整改、建立健全整改工作机制作为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纠正和防止重查轻改、敷衍应付、一报了之、形式整改、甚至弄虚作假整改等问题,真正把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通过检查的过程来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消除风险隐患,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建立整改管理长效机制   整改管理工作要长抓不懈,建立整改工作责任制度、整改情况后续跟踪制度、整改情况动态管理制度、整改情况定期报告制度、整改情况定期通报制度等五项整改制度,切实抓好整改的落实工作。   1.整改工作责任制度。一是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级行、各部门“一把手”为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整改工作的安排、督促、落实,对问题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到人;二是确定整改责任人。被查单位要确定整改责任人,主要负责本单位的整改工作,逐条落实问题责任人,充分了解整改进度和遇到的困难,协调解决整改工作遇到的问题,督促落实整改,按时上报整改报告。   2.整改情况后续跟踪制度。按照“谁牵头检查、谁跟踪整改”的要求,加大对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跟踪力度。督促被查单位制定整改措施,逐条落实检查意见书的整改意见,按时上报整改报告,并通过检查监督综合信息系统实施对问题的动态跟踪管理,确保检查改进措施得以实施,降低风险,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根据检查发现问题的风险程度和重要性,对整改结果的跟踪复查要作为下次检查的内容,也可视情况安排后续跟踪检查,以确定被查单位针对检查发现问题、建议所采取纠正措施的适当性、有效性、及时性。   3.整改情况动态管理制度。全面掌握本行、本专业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在整改落实上狠下工夫,按照以下三个方面对整改工作进行动态管理,确保问题的整改落实到位。   一是按照规定纠正具体的错误。被查单位要根据检查意见书和系统问题信息,逐条落实问题的责任人,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按要求的整改期限及时纠正具体问题。对不能按期整改的问题要予以重点关注,说明原因和已采取的整改措施,在尽量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明确整改时限,抓紧整改;由于管理不到位等因素造成的问题,要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需要上级行协助解决的,要以正式文件及时向上级行业务管理部门请示解决。使发现的问题一追到底,件件有着落、有处理、有结果。二是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组织检查单位要在揭示问题的同时,认真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制度、管理、机制上全面排查漏洞,找到形成问题的症结所在,分析问题发展带来的后果。被查单位要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管理方面的问题,还是操作方面的问题,是制度、流程的问题,还是执行力方面的问题,为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奠定基础。三是举一反三,制定防范问题再度发生的有效措施。组织检查单位要在检查意见书所附的检查问题明细表中,逐条列明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时限、整改要求,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被查单位不能就事论事,针对问题形成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措施按要求时限整改,从操作环节进行梳理和细化,规范操作行为。没有被检查到的单位,也要对照检查通报检点本行是否存在类似问题,如果存在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纠正。通过举一反三,避免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网点、不同人员继续发生,杜绝屡查屡犯,消除安全隐患。   4.整改情况定期报告制度。一是确认问题整改。问题整改要在检查监督综合信息系统进行确认。支行的问题整改由支行行长确认上报,二级分行部门的问题整改由部门主要负责人确认上报;二是上报整改报告。被查单位要及时落实整改,按时上报整改报告。整改报告内容要全面,要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条阐述整改结果(已整改、存在整改、无法整改、未整改等)、整改措施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情况。对未按期整改的问题,要说明原因,明确已采取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   5.整改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定期对所辖机构整改情况进行通报,对因主观原因未及时整改的单位及责任人要进行通报批评。   (二)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责任追究要坚持双线问责、上追两级的原则。   1.加大对问题直接责任人的追究力度。加大问题整改和查处力度,坚决执行“谁不落实、落实谁,谁不处理、处理谁”的原则,对问题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尤其对严重违规违纪、屡查屡犯、整改不力的问题责任人,要加强查处力度,从严处罚,决不姑息。坚持做到“三个不放过”,即存在问题原因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落实不放过,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组织检查单位在发出检查意见书时要对相关问题的责任人提出处理建议,要求被查行对当事人进行查处,并跟踪监督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情况。组织检查单位同级相关业务部门或被查单位要根据组织检查单位提出的处理建议,依据总行《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对问题进行认定,并对责任人给予相应处理。组织检查单位没有提出处理建议的,被查单位也可视问题严重程度,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处理情况要及时报组织检查单位,并录入检查监督综合信息系统。   2.严肃追究管理人员的连带责任。处理违规责任人的同时要上追两级失职、渎职的直线管理人员的连带责任。加大对二级分行处理违规违纪问题的督查督办力度,对在规定限期内未做出处理整改的、处理结果失之以宽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相关管理责任。   要加大对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力度,特别是要通过建立整改责任制,促进问题的整改,切实提高整改效率。要确保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违规问题在检查中能够及时被发现,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被整改,真正达到通过检查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消除操作风险隐患、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车迎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办法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责任编辑 吴迪]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 暂行规定》有关具体问题的说明
《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 暂行规定》有关具体问题的说明
 (人职发[1991]11号 日发文)
&1.""2.19903. 4. 5." 6.7.8.(88)006 ""006 006 """"""006 """"006"" "" 9. ""10.11. "" """"""12.""""198613."""" 19839114.19899301989930 15.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比较专业的问题
一吨标煤排放二氧化碳2620公斤、二氧化硫8.5公斤、氮氧化物7.4公斤。
网 在客户服务中心有一个煤炭知识解答平台,在那里有你要的答案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专业面试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