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尿素氨合成过程要采用过量的氨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年产5万吨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工艺设计.doc2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由于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操作易于掌握;生产设备容易制造,投资较省;施用后见效快,增产显著等特点,尿素在各种肥料新品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产销量仍持高不下。本设计介绍了尿素的性质、用途、生产方法和发展状况,详细描述了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的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尿素的工业生产的过程 ,并对单位质量参加反应的原料进行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以期获得低耗能、低污染、高产出的尿素生产工艺。
关键词:尿素,全循环,发展,工艺流程
(一)尿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用途
1.尿素的物理性质
分子式:CO NH2 2,分子量 60.06,因最早由人类及哺乳动物的尿液中发现,故称尿素。纯净的尿素为无色、无味针状或棱柱状晶体,含氮量为46.6%,工业尿素因含有杂质而呈白色或浅黄色,工业或农业品为白色略带微红色固体颗粒无臭无味。密度1.335g/cm3。熔点132.7℃。超过熔点则分解。尿素较易吸湿,贮存要注意防潮。尿素易溶于水和液氨,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2.尿素的化学性质
易溶于水、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呈微碱性。可与酸作用生成盐。有水解作用。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热至160℃分解,产生氨气同时变为氰酸。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 N 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尿素在酸、碱、酶作用下(酸、碱需加热)能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对热不稳定,加热至150~160℃将脱氨成缩二脲。若迅速加热将脱氨而三聚成六元环化合物三聚氰酸。(机理:先脱氨生成异氰酸(HN C O),再三聚)。在氨水等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甲醛反应,缩聚成脲醛树脂。与水合肼生成氨基脲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小儿先天性高氨血症 - 概述
先天性高氨血症是由于尿素合成的先天性代谢异常,致血氨增高,造成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疾病。
小儿先天性高氨血症 -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尿素循环中的酶有遗传性缺陷,致尿素合成障碍,血氨增高。 (二)发病机制 1.尿素循环&体内氨基酸分解而产生的氨,以及由肠管吸收的氨,是体液的正常成分,但过量的氨具有神经毒性,人体对氨的主要解毒方式是在肝内将氨合成尿素,再随尿排出,合成尿素的代谢途径称为尿素循环(urea&cycle),通过尿素循环和其他解毒方式,血氨得以维持于正常水平,一般为27~82μmol/L(50~130μg/dl),尿素循环必须有6种酶的参与: (1)形成氨甲酰磷酸:首先,在线粒体内,氨与CO2在氨甲酰磷酸合成酶(carbamyl&phosphate&synthetase,CPS)和变构激活因子N-乙酰谷氨酸的作用下形成氨甲酰磷酸。 (2)合成瓜氨酸:氨甲酰磷酸在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rnithine&transcarbamoylase,OTC)的作用下与鸟氨酸缩合成瓜氨酸,然后通过线粒体膜进入细胞质。 (3)形成精氨酰琥珀酸:在细胞质中,瓜氨酸和天冬氨酸经由精氨酰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succinate&synthetase,AS)的作用形成精氨酰琥珀酸。 (4)分解成为精氨酸和延胡索酸:精氨酰琥珀酸由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argininosuccinase,AL)分解成为精氨酸和延胡索酸。 (5)分解成鸟氨酸和无毒尿素:然后,精氨酸酶(arginase,ARG)将精氨酸分解成鸟氨酸和无毒尿素,前者又被转化为瓜氨酸,后者由肾排出。 (6)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N-acetylglutamate&synthetase,NAGS):尿素循环所需的N-乙酰谷氨酸(NAG)系由谷氨酸和乙酰辅酶A经过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N-acetylglutamate&synthetase,NAGS)催化而成。 2.酶缺陷&当该循环中某一种酶有先天性缺陷时,由氨合成尿素的过程发生障碍,游离的氨蓄积体内,形成高氨血症,临床上表现为严重的脑功能障碍。
小儿先天性高氨血症 - 治疗
(一)治疗 遗传性疾病,无特效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是:纠正患儿的生化代谢异常,但同时又应保障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1.急性高氨血症性昏迷的治疗 (1)清除致病因素:静脉滴注葡葡糖和胰岛素,以补充热卡,减少体内蛋白分解。禁蛋白摄入。做血液透析或腹腔透析:以清除过多的氨。 (2)药物治疗: A)苯甲酸钠:静脉注入苯甲酸钠0.25g/kg,随之0.25~0.5g/(kg?d);或用同量的苯乙酸钠。苯甲酸钠亲油性较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 B)盐酸精氨酸:0.8g/kg即刻给,以后0.2~0.8g/(kg·d)。需注意滴注速度。若滴注太快,可能会引起流涎、潮红、呕吐等不良反应。 2.尿素循环缺陷时的高氨血症常需长期治疗。 (1)饮食疗法:长期控制饮食。给低蛋白饮食。OTC缺乏时,蛋白入量0.6g/(kg?d),补充必需氨基酸0.5~0.7g/(kg·d),瓜氨酸0.18mg/(kg·d),精氨基琥珀酸尿症时,蛋白入量1.2~1.5g/(kg?d),补充精氨酸0.4~0.7g/(kg·d)。 (2)建立代谢旁路:用药物建立代谢旁路,以排出过多的氨,使血氨近于正常。可用的药物有:A)苯甲酸钠:0.25g/(kg·d),可与甘氨酸结合,形成马尿酸,很快由尿排出。B)苯乙酸钠:可与谷酰胺结合为苯乙酰谷酰胺,很快由尿排出。C)精氨酸:是尿素循环的底物,可促氮产物(氨)的排出。一般0.4~0.7g/(kg?d)。D)氨甲酰谷氨酸:可提供N-乙酰谷氨酸,以活化尿素循环第一步所需的CPS酶。 3.其他治疗&应避免应激反应和间发感染,以防高氨血症加剧。有惊厥者,不宜应用丙戊酸钠(一种不含氮的广谱抗癫痫药,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在血中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因可能诱发严重的高氨血症。肝移植对CPS缺乏和OTC缺乏有一定效果。 (二)预后 本症为遗传性疾病,需终生治疗,神经系统损害常持续加重。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21:52:30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25、尿素合成过程中为什么要采用氨过量?为什么要严格控制水碳比?如何控制?
大学城栏目:
空间栏目:
&&&&&& 答:1、采用氨过量:NH3过量能提高CO2的转化率,同时能与水结合生成NH4OH,移出了部分产物,促使平衡向生成了尿素的反应方向进行。过剩的氨还会抑制甲胺的分解和尿素的缩合等有害的副反应。
&&&&&&&&&&& 2、控制水碳比:当H2O/CO2增加0.1时,合成系统转化率就下降1.5%~2%,会带来严重后果。
&&&&当H2O/CO2过高时,高压甲胺冷凝器和合成塔出液温度上升,合成系统压力下降。在水溶液全循环法中,都有一定量的水随循环回收的甲铵溶液返回合成塔;由于转化率下降,气提塔需分解的甲铵量明显上升,气提蒸汽耗量上升,相应条件下低压分解回收系统负荷将增大,严重时不仅产品消耗上升,而且将引起系统水平衡破坏的恶性循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视频、附件等)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用户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作品务请注明出处,机构云平台、个人云空间的建设权、管理权、所有权均归实名机构和实名师生所有,与世界大学城无关。
还能输入 2000 个html字符
排序方式:||按回复数量
正在获取文章列表
正在获取视频列表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素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