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011苏州市教师招聘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

2011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有答案)-2011中考试题2011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有答案)-2011中考试题幼儿园小学中学作文课内课外公文>&&换一批相关推荐2011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有答案)-2011中考试题相关链接 :2011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元& ▲&( xiāo) ②& ▲&(yú)越 ③习以为& ▲&(cháng) ④明眸善& ▲&(lài)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一侧枕河石栏把时光留转诉说给你,两眼沿路古井将几多风雨深蕴其中俯身探视苔痕青绿的井口,你会平添感概:两千年了,历尽苍桑,它依然清澈无比!抬首凝望墙影斑驳的老宅,你会顿生暇想:喇叭声响,爆竹连天,一顶花轿抬进巷来……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则不复也”(《论语》)&& ②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 &&&(《孟子》)&& ③&& &&&▲&& &&&,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 &&&▲&& &&&》)&& ④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望》)&& ⑤天街小雨润如酥,&& &&&▲&& &&&(&&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⑥几处早莺争暖树,&& &&&▲&&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⑦蓬山此去无多路,&& &&&▲&& &&&.(李商隐《无题》)&& ⑧&& &&&▲&& &&&,月有阴晴阳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4.名著阅读(5分)&& ①《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迷路后,急切希望有人来救他们,但后来汤姆见到了人,却吓得动弹不得,这是为什么?&& ②《水浒传》中,林冲是被谁陷害刺配沧州的?这人又派谁收买了押送林冲的公差?当公差在野猪林想要打死林冲的时候,又是谁救下了林冲?5.下面是某位主持人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几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3分)&&&&&& 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是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从事肠道疾病研究多年,在国内医学界小有名气的王健教授,他将用生动的案例告诉大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做法并非没有问题,只要及时纠正,才能获得健康&& ①文中有一处重复累赘,应删去“&&&▲&&&”一词&& ②文中有一处语言不得体,应将”&&&▲&&&”改为“&&&▲&&&”& ③文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改为“&&&▲&&&”&第二部分(44分)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 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B.&&& 又何间焉&&&&&&&&& 其间千二百里(《三峡》)&& C.&&& 小大之狱&&&&&&&&&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D.&&& 忠之属也&&&&&&&&& 召令徒属(《陈涉世家》)7.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 (2分)&& A.何以战?&& B.何陋之有?(《陋室铭》)&&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9.这段文字中,曹刿和鲁庄公讨论的中心话题是什么?曹刿对此表明了怎样的观点?请都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肉可以吃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或曰:“食菱须去壳”&&& ②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阅读《孔乙己》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题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 “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 “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11.孔乙己被酒客揭短后竭力争辩,为什么言语中要夹些“难懂的话”?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3分)12.“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一句中的“仍然”一词表现出掌柜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2分)13.叶圣陶评价《孔乙己》一文时说:“小说中最妙的文字是‘孔己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最妙的文字”妙在何处.(3分)&阅读培根《论友谊》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416题&&& 毕达哥拉斯曾说过一句隐秘的格言——“不要损伤自己的心”确实,如果一个人有心事却无法向朋友诉说,那么他必然会成为损伤自己心的人实际上,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全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很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界中,物质通过结合可以得到增强,而人与人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如果以上所说已证明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因为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世界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朋友能给你提出忠告,而且任何一种平心静气的讨论都能把搅扰着你心头的一团乱麻整理得井然有序&&& 当人把一种设想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他也就渐渐看到了它们可能招来的后果有人曾对波斯王说:“思想是卷着的绣毯,而语言则是张开的绣毯”所以有时与朋友作一小时的促膝交谈可以比一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令人聪明其实即使没有一个能对你提出忠告的朋友,人也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而增长见识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 友谊对于人除了以上所说这些益处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益处,多得如同一个石榴上的果仁,难以一一细数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谊有多少种益处了由此可见,友谊对人生是何等重要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14.选文第一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2分)15.这几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分论点又有哪些?(3分)16.请说说"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一句中“繁华的沙漠”的含义(2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 21题莫扎特的造访赵丽宏&&& ①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把你引进天堂,音乐家也有烦躁不安的时候但是,有一位音乐家例外,那便是莫扎特&&& ②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家的音响中正播放着莫扎特的《F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妻子在读一本画报,儿子在做功课,音乐对我们全家都没有妨碍,尤其是像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样的作品,我们三个人都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③我曾经告诉儿子,莫扎特写这部作品的时候还不到10岁儿子睁大了眼睛,惊奇地问:“真的?他是天才?”“是的,是天才,他是上帝派到人间传播美妙音乐的天才”我这样回答儿子&&& ④10岁的莫扎特,心里没有任何阴霾,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未来的幻想和懂憬一切都明丽而鲜亮莫扎特把童年时代的梦幻都倾吐在他的音乐中了我喜欢这样的音乐在我周围幽幽地回荡从钢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轻盈而圆润,犹如一滴滴晶莹剔透的雨珠,从冥冥的天空中落下来,在宁静的空气中闪烁飘荡你看不见它们,接不住它们,却真切而优美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觉到它们在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它们滴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反弹出清幽脆亮的回声美妙的旋律无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风从草地上拂过,没有什么能躲过那柔情的手指的抚弄闭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见那些在微风中颤动的野花,还有在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膀……&&& ⑤我问儿子,在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中看到了什么儿子说:“我看见一个金头发的孩子在弹琴他坐在花园里,身边有很大的喷泉,喷出银色的水花,漫天飞舞”妻子说:“我看见一条小溪在绿色的山坡上流淌,小溪里都是五彩的石头”儿子笑着总结:“有喷泉,也有小溪,还有春天下雨时在树林里听到的声音”&&& ⑥说完话,我们仍然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除了音乐,家里没有其他声音,然而世界上一切美丽的音响都在我们小小的家中回荡……有莫扎特的音乐陪伴着,家里是多么安静多么美好,连阴郁的天气我们也能感受到阳光灿烂的情调&&& ⑦我告诉儿子,莫扎特离开人世时,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他甚至没有为自己留下买一口棺材的钱在风雪中,他被不认识的人埋葬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人们甚至无法在他的墓地上献上一朵小花&&& ⑧“他为什么那么穷?”儿子的目光里饱含着困惑和不平&&& ⑨“因为那时音乐不值钱”我的回答无奈而黯然&&& ⑩这时,我们的耳边充满了莫扎特的音乐,是他的最后一部交响乐《第四十一交响曲》那是蓝色的海水,平静地冲洗着沙滩;那是人心和天籁的融和,是超越时空的预言,是不死的灵魂在呼吸天地间回响着那永恒的潮汐,无穷无尽……(11)“钱算什么?”儿子突然喊道,“钱会烂掉,音乐活在人的心里!”我和妻子相视一笑&&& (12)在音乐的流水声中,我们狭小的屋子变得无比宽阔,所有的墙壁都消失了,可以看到最遥远的风景莫扎特像一个目光平和的天使,在我们的前方翩翩地飘行我们幻想中所有美丽的地方,他都能引导我们抵达……&&& (13)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 (选自《散文》,有删改)17.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18.文章第(11)段中写到,“我和妻子相视一笑”说说你对这“一笑”的理解(3分)19.文章结尾句“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3分)20.结合全文,探究莫扎特音乐给听者带来了哪些人生感悟(3分)21.阅读全文后,你觉得莫扎特的音乐有哪些特点?请根据这些特点,描写你在他的音乐中可能“看到”的画面(要求和文中描写的画面不重复)(4分)&第三部分(60分)22.作文(60分)& 请以“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2011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① 宵& ② 逾& ③ 常& ④ 睐2.错别字留概苍暇改& 正流慨沧遐3.① 举一不以三隅反 ② 故不为苟得也 ③金樽清酒斗十千 行路难 ④家书抵万金& ⑤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 ⑥ 谁家新燕啄春泥 ⑦ 吉鸟殷勤为探看 ⑧ 人有悲欢离合4.①因为汤姆见到的是印第安人乔,汤姆在法庭上指证过乔杀了人,他害怕乔会杀他报仇②高俅(高太尉)③陆谦 陆虞侯 ④鲁达(“鲁智深”“鲁捉辖”)5.①删去“目前’一词 ②“小有名气”改为“很有影响” ③“只要”改为“只有”6.C7.D8.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反衬出曹刿的远见卓识(或 显示了曹刿的自信)9.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10①有人说吃菱必须去壳(“须”也可译成需要)②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11.孔乙己说一些“难懂的话”是为了体现读书人的身份,为自己辩护,掩饰窘相;同时也为了保全读书人的面子,维护残存的尊严作者通过这个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孔乙己迂腐穷酸,自命清高,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等性格特点12.掌柜听说孔乙己被打折了腿,有可能死了的消息后,并没有震惊和同情,而是继续慢慢地算他的账,表现了他麻木与冷漠的心理13.从结构上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内容上看,既写出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更巧妙地揭示了人情的冷漠和世态的炎凉14.引用论证(或“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15.中心论点:友谊对人生十分重要主要分论点:友谊能够调剂人地感情,友谊能够增进人地智慧16.“繁华”指的是物质世界的丰富,“沙漠”喻指缺失友谊的社会没有友谊的社会尽管物质是丰富的,但是精神(或“情感”)是匮乏的17.采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旋律对人的美妙感受;运用联想和想象,把听觉转化为视觉,将抽象的音乐描写得具体可感18.这是一种欣慰的笑,儿子起初为莫扎特两袖清风,一无所有,感到困惑和不平但在莫扎特音乐的感染下,他突然意识到金钱并不算什么,音乐才是永恒的儿子完成了一次精神的成长19.照应题目,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对莫扎特的感谢之情,感谢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给人带来了享受和感慨,感谢莫扎特的人生态度给人带来了思考和启迪20.人与自然要相融合,人与人要和睦相处,心胸要开阔(或“心灵要净化”)要追求美好人生等21.特点:明丽鲜亮,轻盈圆润,充满对未来的幻想和憧憬,有着儿童的梦幻,平静等画面(略)&22.作文(略)&&&&&上一篇:下一篇:标签:2011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市区一类_百度知道
2011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市区一类
求答案 我是做完了想要核对答案 急求
同志啊,我也是啊。是不是高老师,同学啊。我找到答案了,可惜对于你来说是不是晚了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初中毕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苏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苏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热&&&&&★★★
【字体: 】
苏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作者:zjsyw&&&&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41&&&&更新时间:&&&&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6)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7)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8)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9)雨浸润了文人墨客多情的心。“____________________,当春乃发生”,杜甫笔下的春夜之雨饱含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笔下的渭城之雨充满离愁。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5分)
《铁军情?盐阜情》纪念新四军重建军部七十周年音乐会在央视三套播出。这场音乐会让全国观众在享受高品位的视听艺术盛宴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水绿盐城”的崭新风貌和独特mèi力。央视已把这场音乐会成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重头戏之一,在央视频道多次播出。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盛宴______________& 崭新______________& mèi力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人生要学会选择。在心存忧惧的时候,你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还是______________、 &&&&&&愈挫愈勇?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你是一触即跳、以牙还牙,还是______________、从容应对?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是______________、淡定超然?
A、冷静运筹& 振作精神& 谦虚谨慎& B、振作精神& 冷静运筹& 谦虚谨慎
C、谦虚谨慎& 振作精神& 冷静运筹& D、振作精神& 谦虚谨慎& 冷静运筹
4、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2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3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4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A、3124& B、1432& C、4312& D、2134
5、阅读下面语段,提取有关“骆驼”的两个关键词语。(2分)
有人说骆驼是不睡觉的,一辈子没闭上过眼睛。正因为它不睡觉,所以看到的世界比需要睡觉的动物多得多。骆驼和狗、马、牛等动物一样是通人性的,它们熟知人的生活,更懂得人的行为。有的牧民外出放牧时生病或遇到生命危险、骆驼会奔跑回家,对着他家里人痛苦地嘶鸣,家里人从它们的叫声中便知道外出放牧的人出事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5分)
《水浒传》第六十八回回目是“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1)宋公明的外号是______________;卢俊义曾被梁山好汉______________(人名)用计骗上梁山。(2分)
(2)简述“宋公明夜打曾头市”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兴华中学决定举行“颂党恩?爱祖国?赞家乡”主题活动,请你参加。(9分)
(1)学校团委决定于6月11日上午8点,在校大会堂举行一次“党史报告会”,邀请新四军老战士为全校团员作专题报告,请你帮助拟写一则通知。(3分)
各位团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华中学团委
2011年6月9日
(2)九(2)班班委会准备举办一次“爱祖国”主题手抄报评比,某同学打算把下面三幅图片编进同一个栏目,请你根据图片内容为其设计一个栏目名称。(不超过8个字)(2分)
香港回归&&&&&&&&&&&&& 神七飞天&&&&&&&&&&&&&&&& 世博盛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日,一首由成杰思作词、王海笑作曲的歌曲《盐城真漂亮》迅速在网络蹿红,获得众多盐城人的喜爱。学校音乐组准备把该歌曲推荐给全校同学,请你结合歌曲的部分歌词,写一段推荐的话。(4分)
盐城真漂亮,泰山1千古陆公2节亮;盐城真漂亮,铁军万年施公3文长;盐城真漂亮,淮戏千里乡音满腔;盐城真漂亮,平原盛产稻麦棉粮。
[注释] 1泰山:指盐城市区的泰山庙。2陆公:南宋丞相陆秀夫,盐城历史名人。3施公: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5分)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
8、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5分)
&&&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环滁皆山也&&& 环:______________
(2)林壑尤美&&&&& 尤:______________
(3)山行六七里&&& 山:______________
(4)饮少辄醉&&&&& 辄:______________
11、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杨万里1为人刚而偏。韩腚2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3。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腚许#拿恕N约沂迥辏云浔4之日也。腚凶ㄙ5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6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7自外至,遽言腚杏帽隆M蚶镡奘胶糁绞槿眨骸昂腚屑槌迹ㄈㄎ奚希忻瘢蔽I琊嵬仿缧8,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韩(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③掖垣:泛指高官。④柄国:掌管国家。⑤僭(jiàn):超越本分。⑥邸(d ǐ):此指官府。⑦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⑧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12、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卧家十五年”一句省略了主语“杨万里”。
B、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C、“谋危社稷”中的“社稷”可解释为“国家”。
D、“又书十四言别妻子”意为“又写下了十四句话告别妻子”。
13、乙文主要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4―17题。(15分)
眼界与读书
(1)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3)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还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4)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5)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⑥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选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4、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2)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4)段提出了什么见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20分)
(1)今天是青青的十岁生日。放学后,青青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一上山就砍柴。奶奶说了,今天她可以不砍柴。
(2)青青坐在山头上的一块大石头上,一阵微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脸。
(3)10岁的青青是奶奶一手带大的。青青生下来不久,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几年来青青只和妈妈通过几次电话。每次通话都很短暂,妈妈总会在电话那头哭,爸爸总会抢过电话,说青青乖,打长途贵,过年的时候我和妈妈回家看你。说完,就挂了电话。但是过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妈妈谁也没有回来。
(4)说不出为什么,今天青青特别想爸爸妈妈。青青想,要是爸爸妈妈回来陪我过生日多好啊。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都不回来呢?
(5此刻,青青坐在山头上,眼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层层叠叠、高低起伏。奶奶说过,山的尽头,就是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如果自己现在用力喊,爸爸妈妈会不会听见呢?青青站了起来,她把手罩在嘴前,试着喊了一声,爸爸,妈妈!很快青青就听见对面山上传来自己的回音:爸爸,妈妈。青青有些高兴了,赶紧又喊了一声,山上又传来了一阵回音。
(6)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青青使出全身力气喊了起来。青青听见,自己的声音不断在山谷里回荡,一声接着一声,一层连着一层,一直传到看不见的地方。她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很快都变成了爸爸妈妈的脸。爸爸妈妈说,青青乖。爸爸妈妈说,我们过年就回家看你。青青的声音就小了下来,她哭了。
(7)爸爸,妈妈!就在擦眼泪的时候,青青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了一阵喊声。她扭过头,不知什么时候村里的几个伙伴全都站在了自己身后。这些伙伴和青青一样,也都好几年没见到自己的父母了。他们说,青青,我们一起喊吧。顿时,山谷里“爸爸、妈妈”的呼唤声一片,整齐又悠长。
(8)孩子们,先停一停好吗?正在大家喊得起劲的时候,应声走来一位戴眼镜的叔叔。青青认识这个戴眼镜的叔叔,今天在学校,青青看见这个叔叔和老师在说话。后来叔叔还和老师一起到教室做了个调查,大致是问哪些同学的父母不在家,结果全班同学都举了手。
(9)我是电视台的记者。眼镜叔叔自我介绍说,刚才你们的喊声吸引了我。我能帮你们把愿望带给你们的爸爸妈妈。
(10)真的吗?怎么帮?青青和伙伴们一起围了上去。叔叔指着摄影机说,我可以用它把你们要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在电视上播放,你们的爸爸妈妈在远方就能看见了。
(11)太好了!我要录,我要录。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往镜头前拱。
(12)叔叔说,你们别急,一个一个来。你们每个人对着镜头说一句话,说的时候想象着爸爸妈妈就在面前,说最想对他们说的话。(13)……
(14)在场的几个伙伴都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只剩下了青青,叔叔把镜头对准青青,示意她说话。青青看着乌黑的镜头,双手在胸前绞动,嘴唇动了几动,却一直没说出话来。
(15)说吧,不怕。伙伴们也为她加油。
(16)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影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
(17)青青看见,眼镜叔叔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
18、“做客”一词出自小说中青青的一句话,意蕴丰富,令人回味。请结合全文回答问题。(6分)
(1)“做客”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以“做客”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青青,为什么还要写那群小伙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13)段省略了小伙伴们说的话,请结合上下文,发挥想像,把其中两个小伙伴说的话填补在下面横线上。(4分)
第一个小伙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小伙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品读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青青说话时的心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戴眼镜叔叔为孩子们拍摄的视频在电视台播放,请你为这段视频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语。(2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
23、请以“歌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一、1、(1)千树万树梨花开(2)长风破浪会有时(3)浅草才能没马蹄(4)曲径通幽处(5)各领风骚数百年(6)不亦乐乎(7)一鼓作气(8)前事不忘(9)好雨知时节,渭城朝雨徘岢
2、(1)shèng& zhǎn& 魅
(2)将“成为”改为“作为”
3、B&&&&&&&& 4、C&&&&&&&& 5、不睡觉、通人性
6、(1)及时雨,吴用(2)为晁盖报仇
7、(1)校团委决定于6月11日上午8点在校大会堂举行“党史报告会”,届时将邀请新四军老战士为大家作专题报告。请大家准时出席,不要迟到。
(2)示例:历史剧变;盛世中国
(3)示例:这是一首歌颂盐城,赞美盐城的主题歌,它采用传统淮剧风格与现代流行唱法结合的方式,完美展现了东方之都水绿盐城的自然之美。短短的歌词写出了盐城的历史名胜泰山庙,陆公祠;表现了盐城的人文历史陆秀夫,;赞颂了盐城的革命精神,铁军新四军;介绍了盐城的地方戏淮剧特色,展现了盐城的平原风光生态农业,充满着浓郁的家乡特色。
二、(一)
8、誓死报国、英勇赴战的精神。
9、示例: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10、(1)环绕(2)特别,尤其(3)名词作状语,在山上(4)就
11、(1)远远望去,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2)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12、D
13、杨万里不为韩腚行醇牵钔蚶镉枪馈1硐至怂烁照⒅保劝摇
译文:杨万里为人刚正而固执。韩腚凶ㄈㄖ螅胍匏姆降闹耸孔鏊挠鹨恚幸淮涡拗四显啊V龈姥钔蚶镂显靶匆黄牵鹩θ醚钔蚶镒龈吖佟Q钔蚶镌唬骸肮倏梢圆蛔觯鞘遣荒苄吹摹!腚猩胶苌慕兴巳バ础Q钔蚶镌诩蚁芯邮迥辏际呛腚凶ㄈǖ娜兆印:腚腥找孀ㄈ耍钔蚶镄闹杏欠撸筲蟛焕郑沼诓〉沽恕<胰酥怯锹枪拢彩呛褪闭泄氐氖虑槎疾桓嫠咚S幸惶熳谧謇镉懈瞿昵崛俗遄雍鋈淮油饷婊乩戳耍灯鸷腚杏帽氖虑椤Q钔蚶锸纯啵泵心美粗叫吹溃骸昂腚屑槌迹米宰ㄈǎ课尬藁噬希蠖筛辏泻θ嗣瘢寄蔽:遥艺饷创笏晔耍挥邪旆ūㄐЧ遥挥蟹叻卟黄!”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罢就去世了。
14、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15、举例论证,列举了周总理、冯友兰读书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的观点。
16、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文章第3段说“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而第3段只论证了“方式方法”,第4段则论证了“兴趣效果”,使得论证更加全面而严密。
17、示例:读书是一件高雅而神圣的事,要从中获得自己的时代使命,并为之努力奋斗。尤其是我们初中生读书,尤其是要超越升学的功利性,明确读书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增强自己的品德修养,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
18、(1)“做客”是指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的时间太长了,青青都快忘记他们“一家人”的身份了,觉得他们是客人一样,放假到“他们家”做客。
(2)谁做客?到谁家做客?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家人做客,反映社会现象,引起读者思考。
19、起衬托作用,通过小伙伴们也想念爸爸妈妈来衬托青青,她也只是她们中的一员;更加广泛、深刻地反映主题,提醒人们关注“留守儿童”现象。
20、示例:第一个伙伴说,爸爸妈妈,你们回家过年吧。
第二个伙伴说,爸爸妈妈,我数学考了100分。
第三个伙伴说,你们放心挣钱吧,我已经很听话了。
21、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狠狠”地“咬”说明青青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她不想让爸爸妈妈为她操心;“小心翼翼”是因为今天是青青的10岁生日,她特别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回来陪她过生日,所以“探”出头来;“轻轻”地“问”说明青青特别懂事,只是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到爸爸妈妈身边去一起过生日。
22、示例:1爸,妈,我多么希望你们能回来陪我过生日。2为了孩子,为了明天,为了末来。
文章录入:zjsyw&&&&责任编辑:zjsyw&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版式权所有 济宁市任城区教研中心 地址:济宁市市中区冰窖街3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苏州市教师招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