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大附中情侣就读 可以申请休学吗?(理由...

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读是怎样一种体验?
按投票排序
题主莫非也是师大附中er,表示在知乎看到这问题着实有点吃惊。利益相关:本人福建师大附中凌云级学生一枚。先介绍下福建师大附中吧,在福建这所中学估计没有福州一中或是厦门那几所学校出名。[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坐落于福州市仓山区对湖路。前身是三所私立教会学校(英华中学、华南女中、陶淑女中),其中英华中学创办于1881年。福建师大附中是福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1994年被省教委确认为省一级达标学校,2003年9月被省教育厅确认为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建校130年,学校培育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学生和建设人才。其中以林森、王助为代表的革命志士40多人,以侯德榜、陈景润等为代表的院士16人(其中“两院”院士13人),还有6人是共和国将军。]【摘自百度百科】上一周还和几个高中同学回了趟附中,他回去后在社交软件这样写道:人生中最美的,是高中时光毫无粉饰的纯粹,还有那份说开始就开始的奋斗。我想这可以很好总结在附中学习生活的三年时光。学习师大附中的学习总的说来不是很紧张,很多时候都需要自己去把握。进入附中才发现自觉是多么重要的良好品质,我发现好的高中管得都不是很多,同城的福州一中更是如此,听说因为他们地处郊区老师上完课就回市区所以学生很自觉。在附中同样如此,学霸们都是很早就完成老师们的基本要求然后开始超前学习了,像吾辈学渣有时候还跟不上老师的步骤,所以高一的第一次半期考可想而知,学霸们遥遥领先,各科优秀;学渣们则会为数学或者物理及格而开心。所以这时候老师的作用就十分关键,在福州评价前三名的高中时候有这样一句话:一中的学生,附中的老师,三中的家长。的确附中的老师是十分尽职尽责的,比如下课或者放学都会被学生围着问问题,他们都尽心回答,一直到下节课来或者清校的铃声响起才走;晚自习也会有值班的老师一直陪着学生到晚自习结束;备课十分认真,毕业后回校听数学老师说当初高三的一堂复习课他们会花比平常更多的时间来备课;努力和学生成为朋友,在附中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很多时候更像朋友哥们一样,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候他们会很认真和你谈心,记得当初高三时候当时的政治老师就经常和我聊天分享她自己的学习生活体验,还有历史老师下课也会和我们从历史角度分析当今的时事政治。所以说老师们是师大附中一大亮点,也是众学渣们的福音(包括答主在内),我们发现只要勤奋努力再加上老师的帮助你可以取得进步的,当然自觉自主学习也是很重要,至少进入大学后我一直保持这个习惯。课余生活上了大学后听其他省的同学才发现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是少之又少,在师大附中,我觉得我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1.社团活动附中的社团我记得在我们这届进去后已经开始发展了,记得当初有动漫社、文学社、话剧社等等,在高一时候我和同学还组了口语社,到如今听学弟学妹说社团种类越来越多,而且活动也举行有声有色,每年都会举办社团巡礼活动。相比较大学的社团活动,我觉得在附中参加社团显得目的性更多纯粹,人们凭借共同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而大学则显得功利性更重。2.出游高一刚进去有次军训,虽说军训很辛苦,但是也通过军训认识了许多同学,使彼此陌生的对方拉进了距离,记得高一军训回来当时的班级已经十分团结了。每年第一学期的半期考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们去秋游,一般都是去永泰这样的地方。每次秋游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小学出游那样兴奋,师生也在郊游中加深了感情。高二的半期考结束学校往往会组织去一次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学长学姐们以前都是去福州周边的社会实践基地,后来听学弟学妹现在学校一般都是带去安溪的茶园来体验茶园生活,真是羡慕,我们是唯一一届没有去社会实践的年级,因为当时禽流感爆发,不过学校还是组织了一天的秋游活动。我们以为到了高三那么紧张了应该不会有秋游了,没想到了在结束高三第一次紧张的大考之后,学校还组织了外出秋游,我相信同学们不会忘记那次难忘的白沙湾之旅。3.科艺节科艺节应该是在每年12月举行的好像,具体时间已经记不清了。科艺节一般以游园的形式展开的,各个社团会推出符合各个社团特色的活动,而各个学科的老师们也会开展符合各个学科特色的活动,活动一般维持一整天,师生都沉浸欢乐之中。作为文科班的一员,我们都比较喜欢呆在历史地理政治组老师们那,参加这三组的知识问答活动 - -。大一时候的科艺节,当初年段长还组织了厨艺大赛,全年级13个班的同学各显神通,真是难忘。4.运动会每年的运动会都会在10月份举行,运动会的项目也很多,有传统的田径项目,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竞技项目,至少可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参与。记得高三时候因为连续几天的降雨我们差点错过了那次的运动会,后来天公作美以及同学们的满心期待下终于还是召开了。5.各种学科竞赛附中的学科竞赛是很有名的,求索杯上刻着各种前辈在国际奥赛获得荣誉。附上获得国际奥赛的众大神的名单:附上获得国际奥赛的众大神的名单:陈岩松1987.7在奥地利巴特伊斯尔获得第19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李 艰1990年参加在前苏联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举行的第二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荣获银牌。1990年7月于该校高中毕业。保送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深造。吴 兴1992.7在德国波恩获得第4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欧阳晓光1993年参加在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举行的第四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荣获银牌。1993年7月于该校高中毕业,保送北京大学生物学院深造。郭远山1993年参加在阿根廷门多萨举行的第五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荣获金牌。1993年于该校高中毕业,保送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深造。林 苏1995年参加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六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荣获银牌。1995年于该校高中毕业,保送北京大学生物学院深造。陈 磊(1)1996在匈牙利维期普雷姆市获得第8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参加时系该校高二学生。(2)1997.10在南非开普顿获得第9届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铜牌。参赛时系该校高三学生,免试升入北京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范 捷1997年参加在土库曼斯坦的阿什哈巴德举行的第八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生物竞赛,荣获银牌奖。1997年7月于该校高中毕业,保送复旦大学生物学系深造。刘沁颖1999参加在瑞典乌普萨拉举行的第10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生物学竞赛,荣获金牌。陈 宏(1)1999.10在土尔其安塔利亚获得第11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金牌(并获个人总分第一)。(2)2000.10在中国北京获得第12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陈 栩2002.7参加在拉脱维亚举行的第13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生物学竞赛,荣获金牌(并获个人总分第一)。谭 昊2003.7参加在白俄罗斯明斯克举行的第14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生物学竞赛,荣获银牌。学科竞赛,对于学霸而言真是表现自己的机会。记得高一下学期某同学就已经计算机奥赛被北大预定了,高一的同桌也是通过奥赛保送中科大。三年高三无疑是人生最值得铭记的一年,而能够在附中度过高三的确十分幸运。有志同道合一起努力的同学,有无私奉献的老师们,有尽职尽责的食堂大妈门卫大叔,你有足够的安全感去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去搏上一把。记得结束高考的那天晚上,经过附中,看到里面高二学弟学妹亮起的晚自习的灯光,就想起和你们一起在附中刷过的题,上过课的教室,做过操的操场,打扫过的包干区,郊游过的景区,自习过的图书馆,不禁感叹时光飞逝,愿附中的未来更加美好。附上附中宣传片:
今天朋友圈很多人转知乎这一条,作为附中人,还是忍不住要在这里留下评论,毕竟母校给予的太多,对于漫长的人生而言,是不可磨灭的一笔。当年一直记着的“以天下为己任”,时到如今,依稀在眼前,从来觉得附中硬件好,软件好,但更重要的是精神,一种心怀天下,胸有大局的精神。附中的辉煌很多人都说了,百度上也有,这里就不再多述。这些年一直没忘记的还有一句“尔乃世之光”,这句是附中前身英华中学的校训,余以为同样重要,甚至更胜于“以天下为己任”,原因在于中学的教育奠定一生之基,肯定个人的生命与价值,无论大学如何,未来人生如何,重要的是做人,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附中能给的,恰恰是这种从个人到家国的精神传承。附中的老师,虽然也顶着升学的压力,但在他们心中更重要的还是学生的成长,笔者当初学习成绩并不好,但老师们仍旧细心教导,并且给予人生的指导,努力在做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事,尽心尽力地帮助学生,无私的付出,还记得当年晚上十点多教室依旧亮着的灯光,老师们在伏案工作,答疑解惑,内心除了感动,更多的还是钦佩。在笔者读书的三年,附中的个别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后有机会定当写文以纪念。附中的学生,当年的同窗好友,如今虽各奔东西,却也不时保持联系,纵然曾有不愉快,但也风轻云淡,只留下美好的回忆,青春最美好的时光,一生的珍藏。关于附中,有太多太多可说的,套用当年毕业后曾回去看到学弟学妹留下的一句话“不悔入附中,只恨太匆匆”,以此表达对附中的感情,对同行师友的感念!谢谢他们,让我的成长,多了许多厚重的东西!
炸出附中校友系列。
我最开始知道附中是从翱翔开始的,能按顺序讲出翱翔、行健、凌云、笃行、励行、知行、明俊、弘毅。知道翱翔那年,我进入时代中学就读初一,表姐进入附中,也就是翱翔,我不是福州市区人,尚干的,所以小时候的梦想是闽侯一中,不过上了初中之后知道了有附中,而家里的亲朋好友也为表姐上了附中感到骄傲,所以我的目标就变成了福建师大附中。三年后我进入了附中,笃行级,笃行这个段名还是我其中一任高中同桌取的,没想到这也影响了未来三届的段名。
进入正题(扯得很乱,想起啥说啥。。):我就读时,附中分班分为两类,一类为平行班,一类为实验班,而我有幸2类班都经历过,都很好嗯,可以说在附中就读就是一种很好的体验。高一进入附中后,就发现附中有社团、有学生组织、有竞赛。一开学就有各种竞赛的培训选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一试高一加入了社团参加活动,每周都有给社团固定的活动时间来活跃我们的课余生活,每周五下午有选修课,有各种好玩的课,记得当时选了福州小吃文化,每周五下午就是放开了自己做自己吃!有的时候跷课去蹭网球课啦,篮球课啦都挺好的。当时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中午还有开放,好像因为我们游戏玩多了变成只有周末开放了,对不住后来的学弟学妹们了,高一是在有天文台的那栋楼度过的,现在好像不当教室使用了。当时还有周末赛场,俊杰老师搞的吧好像,反正挺high的。高二进了实验班,进班条件无非就是高一成绩好点,暑假考试考好点就行了,实验班的同学总体来看会比平行班的同学更努力一些,周末来学校自习的同学的数量实验班的会比其他班的多一些,当年保送制度还有,班上有些同学忙着竞赛,有专门的教室(明明就是聚众娱乐教室。。)班上的男生下课很爱用班上电脑玩q宠大乐斗,一般是一堆人围在上面,到了周四周五就看火影漫画和动画(还以为火影大学毕业都不会完结怎么就完结了呢,青春啊)高二怎么说呢,充满阳光。高三来看,可以说是国内最幸福的一批了,感觉高三过的很轻松,当时有2间空的自习教室供我们使用,自习可以去那边,到高三下各种温书假啊,每天下午都有自由活动时间,篮球羽毛球各种好,真的是劳逸结合,高考前有小长假,高三的日子记得不多,但是很美好嗯,不辛苦但是却备战得很充分。(描述好乱,抱歉、)其他:在校时130周年校庆,院士墙当时建的,现在的新教学楼我高二时候拆的,游泳课没上过,考前德榜、景润必拜,食堂跟时代食堂同一家,我们毕业后换人了,时代在高一时搬到附中后门,毕业后女生可以留长发了。附中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好!感谢在自己最美的年华遇见附中以及附中的这些伙伴!我爱附中!校训:以天下为己任。
毕业回福州后,每周都回附中打球,感觉依然亲切,毕竟是母校。最喜欢她的校训,以天下为己任,这是念过这么多学校后唯一记得住的,也可以说影响最深的。附中三年,不用天天晚自习,周末最少休一天半,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常自称说是一三附中管学生管得最多的,顺便恨我们不自觉不努力,相对于外省同学,可以说高中学得轻松快乐,然后跟那群苦逼苦读四年的孩子上一所大学,心中嗷嗷窃喜,无尽的温书假,应该一三附都是如此吧。附中曾经很牛逼,然后在翁时代堕落不少,在我们毕业之后从出了一个文科状元后又走上复兴之路,上大学后和同学谈起附中知名校友侯德榜,陈景润,忽然又很骄傲的觉得原来咱高中还是很牛的嘛。看到身边的孩子挤破头想考进附中,原来我们当时也挺厉害的。师大附中阳光级。
附中的硬件更新的很快,入学第一年大门进去的第一栋老楼拆了盖新楼,校门也拆了换新门,每个教室配上了电脑投影仪,然后就有了午休时间看电影,玩游戏的插曲,当然很快就被禁了,记得每年元旦还会在教室集体过节,全班点了麦当劳看着电影,玩着游戏,回忆太美。老高一楼现在也拆了换了新楼,楼都变新的了,赶上现代化了,然而却少了那么一点历史沉淀的味道,作为百年历史名校啊,还是应该要有点古香吧……
呵呵 笃行路过 像我这样高考倒数的人踩在一本线上-_-||我给母校丢脸了俺的班主任硕神和隔壁班的程浦头一哥还有楼下的x子龙尽职尽责地欢乐了整个高三的压抑生活。每天早上云慧姐姐和阿昌哥都在楼上俯视着我等惯性迟到分子,逮到就是一顿切k。文科班不知道,理科班的每一位老师都真真正正地配得上“教师”这个称谓。每天的自习课真的是各科老师来答疑,甚至讲着讲着就上了一节课……我怀念附中的生活~时刻谨记以天下为己任俺是附中人 俺无比自豪。
删了这么多在某某学校读书是什么体验终于等到附中的啦。本人在一班。走读。看到上面已经有了很多很厉害的回答,我就随便说一点来加个人气吧。准理科生,文笔不好。本文并不想与其他高中进行比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年级就在三中上过一段时间的课。初中在时代,而且因为有课所以经常去附中,初中期间也参观过一中。这三所里面,我最喜欢的还是附中。我记得我刚进附中校门的时候,那棕红色的大楼上的钟,大楼到台阶再到旁边的水池再到大门,还有大楼前的草地红绿灯。我一下子就觉得这就是我心目中高中应该有的样子。之前去过的三中一中,总觉得少点什么。所以自主招生果断去了附中。体验嘛。其实在附中学习还是挺轻松的,作业不算多,一般1~2小时内可以完成,剩余的时间读读书,超前学习,娱乐一下什么的感觉日子超舒服。目前碰到的老师也非常好,每天上课都挺欢乐的(-_-#这真的没问题吗)。竞争压力么。。本人在实验班,周围全是学霸啊。。所以我自然感觉压力不小。。不过相处的很融洽啊并不是什么实验班里都是书呆子啊其实这帮人都是会玩的= =以至于上课下课都很高能。本人另外还有信息学的竞赛。所以光荣的在奥赛机房安了家。。。有一张桌子+电脑专门给你学习用,老师很少讲课全靠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找题做包括自己出题互测。其他学科竞赛的同学也差不多,都是有专门的教室供其交流学习什么的。嗯。。学校里面各种社团研究性学习体育课体锻课都是正常开的。(至少我目前没碰到任何形式的占课)年段也会经常组织活动啊~新楼盖好了空间资源一点也不缺。。估计以后社团都可以有专门的教室?我好像说了什么学长学姐要泪目的事情。。p.s.附中应该是福州唯一一所能把完整校训印在胸口的学校。赞。赞。
看到此题,作为一个明俊er,忍不住找回了知乎账号上来掺和两句。一转眼,忽然发觉自己已是个毕业半年的老人了。高考发挥不佳,没能考上喜欢的专业,不过也好歹进了梦中的上外,如今想来仍觉庆幸不已。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一座很美的学校,但每当路过图文后的两棵小银杏,都不由得怀念高二的秋,风吹叶落,阳光下十班的窗外一阵银杏叶雨纷纷扬扬的美。附中有实验班和平行班,我也有幸两个都待过。只是惭愧,并非晋级者,而是淘汰者。但我感谢命运,让我进入十班这个大家庭。抛下了实验班的压力和束缚,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这里有换了五个都是亲妈和后妈的语文老师,温柔亲和经验丰富的数学芬芬,唠唠叨叨爱拖课天天dictation人却好得没话说的慧珠老师,中英福州话三语教学bongbongbongbong的可爱圣光,常常美甲爱穿裙子小性子惹不起的莉莉,东北味儿逗人得很板书有在变好看的雷,当然还有一言难尽的特别逗比也特别让我感谢的班主任张硕老师。这里有或元气或开朗或逗比或沉默但无一例外全都爱班爱彼此的同学。这里有丰富的班级集体活动社团活动校本课程活动。这里有别人都没有的特别的能让我们记住一辈子的段名。在福建师大附中,这里有一片开阔舒朗的天地。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我做不到每节课认真听课不开小差课后及时完成所有作业,也没能做到高考倒计时一百天勤奋苦读更进一步。但我学得很快乐。我在这里,进过实验班也曾被踢出实验班,被刷下过红榜却也成功重闯入红榜。我参加过演讲比赛,组织过班级班会,拍过素材写过歌词做过音频视频,约过外景微电影校本课,当过合唱团女高音主力,入过健美操校队,掺和过高雅艺术进校园。不只是成绩和学习方法,还有这些经历,都是附中给予我的财富,它们让我在大学生活中很快崭露头角。当学院啦啦操比赛需要队员时,当部门需要撰写活动宣传时,当实践课要求做报告视频时,当迎新晚会班级节目五次过审时,我都有能力可以参与其中。辅导员老师曾笑对我说,许娘子你怎么什么都会啊?我说,这是我的高中教会我的。这是福建师大附中赠与我的。她赠与我种种能力,她赠与我广阔天地,她赠与我整整三年的美好回忆。我很爱她。寒假快到了。我想回去看看她。
奔跑级校友 (在一群学弟学妹面前感觉自己好老) 1. 附中的老师中可能会有经验浅的,但绝对没有不用心的。 2.校门口的二十路车,一定都是F1赛车手开的。 3.教室直接能看到师大,老师教导了我们三年:考不好就到对面去上大学。(貌似一中也有类似的梗,他们对面是福大)4.以前一直以为学校抓我们抓学习抓得挺紧的,到了大学才发现。附中还算是很自由的,至少我们每周还有一天半的假期,之少我们没有晚自修,可以放学就回家。
这是个炸校友的怀旧好问题 我是不知道算老还是嫩的12级15届明俊er 我是八县生,不知道是不是初中太差所以格外眷恋附中,不过大概是有了附中一切都成了将就,我倒是还挺喜欢为了附中而拼命的日子,因为奋斗过所以更喜欢,从初三最后两三个月一开始听到附中名字就觉得这就该是属于我的地方2333嘛,前面每一条回答都深有感触啊~“你也去师大坐车啊?”“一起一起,等我一下!”“卧槽你能不能收快一点!(打开app)车还有三站!(一路狂奔hhh)”还有二膳堂的饭,在初三去附中看学校吃过一次还是二膳堂他家承包的食堂之后再也不想吃新食堂了,混迹二膳堂两三年——“蜀黍!两份鸡腿饭!”“好嘞,饮料自己拿。”“XX你是不是傻!拿饮料啊! ”不过大学之后发现附中新食堂的量还是很良心的,至少皮蛋瘦肉粥真的有皮蛋有瘦肉。附中风景真的是一绝,周边也好看,还有学生街!这些原来都不觉得有什么,高考失利滚到大东北郊区上学之后更觉得Σ(っ °Д °;)っ为什么这里没有花?!为什么这里没有我可爱优秀且善良的逗比同学?!为什么这里全城都是郊区?!!!我要逛街啊!我要吃好吃的啊!!!!!我想蓝花楹了,我想羊蹄甲了,我想茶花了,我想火木棉了,我想鸡爪槭和这时候该黄了的银杏了……随便拍拍就很艺术啊!我决定写完之后把题主拖出来打一顿聊聊人生"(? Д ?*)刚才有个学长说“一中成才,三中成财,附中成材”,到大学之后深有感触。附中的课余生活素质教育心理关注无比优秀啊!大学同学不知道什么是校本啊!不知道什么是社团啊!不知道什么是成人礼啊!不知道为什么体育课还可以选课健美操啊!不知道在军区军训什么感觉啊!不知道社会实践多好玩啊!不知道“考前温书假,考后温书假”有多爽啊!不知道学校全面覆盖空调多爽啊!不知道宿舍不限电独卫独浴多爽啊!有人不知道ppt怎么用啊!很多问题简直认知不在一个世界!不会ps不会……没有这种偶尔一两项的特殊技能啊!而且还不乐意学,这不是211吗?!(U?x?U)哼唧,我要我好学机智一点就通上进真正会干活能做partner还好相处的逗比好同学们!!!还没毕业的学弟学妹请好好努力,能滚到多好的学校就努力滚进去,然后继续努力!我相信作为附中人你们的心气,不会大学之后就堕落至没落的。还有“一中的学生,附中的老师,三中的家长”。整体上没见过比附中老师负责的好吗?!我爱和我冰花谈人生!我爱坦哥的博学温柔!我爱白云老师还有生管璐璐娜娜的温柔!……我爱帅段吴JJ的胖次【大误,是短裤】!我爱黄段的歌!还有他们对我每次的特批假条!【明慧俊异!Cp永恒!!!】请好好听课好好听课!包括美术课还有信息技术课!!上大学教的深度还不如高中,我内心那个草泥马奔腾,看课外书算了( ?o?o? )感觉附中的孩子都好优秀!有些有点小不爽的,大学之后觉得简直小天使!尤其男孩子!附中内部消化率很高,请记住,高中别分手,大学会更丑= ̄ω ̄=。每次看学长学姐回去拍婚纱照简直羡慕嫉妒恨!!!我也要!!!【从此附中情结加重……找男票难度MAX……】附中可是一个毕业后承诺教你告白的学校2333感觉附中真的会改变一个人……它让我从敏感自卑变得更开朗强大坚强阳光,它让我更自信,没有了台前恐惧症,它让我慢慢配得上自己的骄傲和野心,敢去做自己的惊天动地,还给了我这世上最好的同学朋友男票和后宫……真的,喜欢把段服挂在床边,即使2012龙被学长学姐一次次嘲讽学弟学妹一次次羡慕,喜欢哼闽江之滨八闽之光,喜欢在本子上写校训,一遍一遍……哎嘛,想回去再战三百年想去早恋(U?x?U)!!!顺便拖个人来回答( o?_o ?)@HeavenCanceler原来的英华中学校训“尔乃世之光”,附中校训“以天下为己任”,我喜欢《明俊加油》里的那句“尔乃世之光,必以天下为己任”。每一个附中人都将此铭刻在心,深入骨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励志做拯救世界的文科生~(?o??o?) ?尔乃世之光,必以天下为己任(? o?_o?)?下附图感受附中有多美~
笃行级飘过~用暑假回去在某班级门上看见的一句话来说:不悔入附中,只恨太匆匆。
附中是初中时理想学校,最后也梦想成真进入了附中。附中的老师真的很好,印象最深的是我高一的班主任(虽然很多人不太喜欢她)和美术老师土旦,因为我进入附中的中考英语不太好,对于英语一点信心都没有,记得当时老是没及格_(:з)∠)_,从小到大第一次被老师叫去谈话,就是我高一的班主任,她没有骂我,而是给我信心,肯定我能够学好。想想还挺对不起她的,英语到现在都还没学好_(:з)∠)_。还有就是土旦,上美术课能学习各种知识,记得一百三十周年校庆要画的海报,有一个花瓣还是他上得色。非常高兴能在附中度过那三年,认识优秀的同学。成绩太差,给附中丢脸(?_?),没能上个好大学,但是在附中学到很多东西都一直受用,都不知道自己原来会做那么多事情。附中的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得影响着我们。回到附中实习的日子,认识了弘远级的学弟学妹们,颜值高,才华横溢。文科班的孩子们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沉闷,成日里在背书,他们很有活力,富有创造力,能够认识他们,真好。——————————分割线——————————也许是因为笃行的我们大学即将毕业,也许是高中三年过得太匆忙,也许有太多值得珍惜的岁月,我们开始怀念,怀念美好的旧时光。2015的校园艺术节和好朋友回去,逛了一遍又一遍曾经熟悉的校园。过去的教室门口贴着 不悔入附中,只恨太匆匆。现在渐渐明白,何为过客,在那三年的时光没有把握好,如今追忆,少了一份青春该有的激情,缺少奋斗的汗水,平淡如水。曾经,我们以附中为荣。那么如今,该有一份像当年的热忱去把握自己的人生。珍惜这三年,在附中当学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尔乃世之光,必以天下为己任。
在附中燃尽了所有青春能燃的力气。这里的有值得燃的人,值得燃的风景。在后来被拆掉的老教学楼高考,如果你们见过,那儿真好啊。在实验楼后面的大榕树下排练过艺术节的节目,每天嘻嘻哈哈。给足球场篮球场守候过暗恋的少年,日子有镀金的光彩。还结交过最义气的老师,最放不下的一群人。最大的愿望是从我校出嫁,实现不了只能羞涩匿。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哦啦啦啦~~~
90届毕业的大叔来扯个淡,专注个人体验:踢球踢个够,体锻课到高考前都没停过;各伙玩各伙,各自盛开,没有既定模式亦无关高下;老师么,随便拎几个名字,师弟师妹们问自己现在老师去,基本肃然起敬,“林本涛、江文哉、张安、阮宝鎏、程贤祺、魏圣光...”;个人收获么,上大学前就被老师开窍了,知道万变不离其宗,知道处理事情分析问题要有套路要以简御繁...顺带说一句,高考前两星期温书假无所事事,四处流窜,一帮同学聚在某处打麻将,最后还是分分钟考上一类大学,此外,程浦头的台球桌磨练了我的台球技巧……
行健级爬坡好累学校很美老师有好的有一般的,我指的是教学水平,当然好老师是绝大多数绝大多数同学都很奋进,大批大批的只知道学习的乖孩子高考考得太烂了,匿了,忆往昔不堪回首真的好想好想再回到高中,好好读三年
我是知行级的同学。平常洗澡刷牙哼的调子常常都是“要以天下为己任……英才辈出八闽之光……”福建师大附中让我们能随时用以天下为己任这句话鼓励自己。
明俊级学生在这里!上大学以后无比怀念附中。让我回想一下当初高三上课时的情景,每天昏昏欲睡地从大门走进附中,抬头看下楼上那口大钟然后吓醒飞奔到高三楼,拼死也要坐电梯的心理让我差点迟到。「其实想想,就上课时间来说,附中并不算特别早。我有一个河南的同学,每天五点半要到班」到班以后,吃早餐的吃早餐,教室里弥散着一股蛋味,但总有人能够在这样的蛋味里开始刷题。还有一些同学聊天,大叫。两种极端互不干扰,倒是很和谐。早读,大多是在自己刷题,伴着些许的朗读声。上课,附中早晨五节,下午四节。每天在听着学霸和老师的一应一和中度过。还记得文榕的“了了的样子”,陈琳的“空添岁月徒增马齿”,林艳的微信盆友圈,江龙的护士小姐,林英的“你们都是学霸”,小黑的对我们无比上心的每个时刻。经常听到某忆君的莫名的笑声,然后全班就跟着笑,几乎每个老师都能跟着调侃。课间就是跟着打闹,阿鲁巴,各种聊天,喧哗的教室,充满了人气。中午吃饭,附中附近有各种好吃的店。推荐学生街的过桥米线,还有老九,赤炸,大呼过瘾的小火锅……太多了,几乎每一家店都存留着我们所说过的八卦。或者去食堂,即使是口味一般的菜,只要再吃一根香肠加一瓶草莓奶茶,你也会无比满足。回班午休,学霸都在自习室刷题,累了趴一会。还有机会拱一中午的趴。最有意思的是,一二两班教室加一间自习教室的总共三台电脑联机打agar,黄明亮吴俊杰明俊一班明俊二班或者明俊老王或者xxx最美,总有一个能登上榜首。全班的目光都聚集在投影幕上,无论吃或被吃,总会有一阵欢呼或者惨叫,时不时引来巡逻老师。不过我们屡教不改。下午上课昏昏欲睡,但实际上没有什么人趴下去。傍晚最后两节要不就是自习,要不就是体锻。打篮球的男生总是迫不及待地提早下去,我们班倒是因为这个被抓了很多次。上了大学你才发现,高中老师上的课才叫做课,高中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的同学才叫做同学。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每个瞬间,到现在在我眼里都还像是金色的星星碎片一样。金色的有附中每年定时黄的那株银杏,站在高一高二楼中间望向被夕阳照耀的金色操场,放学回家和好盆友飞奔下坡时旁边树叶的金光。金色是结束的颜色,就像太阳离开白昼时给予每个人的最后的温暖和幸福一样。附中给了我非常非常幸福的三年。我不能说附中是全福建省最好的高中,但是附中让学生自由发展的氛围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你会在这里得到相当不一样的高中生活「在我听到各地高中的生活以后的总结」「可能也和福建的整个学习氛围有关」总之,来附中不负三年时光。打算寒假回去重新走一遍上学的道路,吃遍附中附近的小店。只是没有了能在一个班一个年段所有人所有老师在一起,把教室当做家的你们了。「以上权当我个人对附中生活的怀念啦」
半夜被这道题唤起了无数思绪,本想等到天明来答,却突然被无数涌起的回忆唤醒了所有的脑神经~ 那就半夜爬起来用爪机码字啦!利益相关:笃行人儿太多回忆不知从何说起。但对附中那份爱,真的是离得越远,爱的越深吧。在附中所学到的,真的是在塑造一个人。可以用所谓的enrich my life 去形容而一点点都不为过。附中真的很自由宽松,给了每个人足够的自由去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这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不容易的。没有老师会逼你做什么,但是你如若有向上的心,那么你可以得到的你所要的所有支持。各种厉害的竞赛班,长长的温书假,五花八门的社团/学生活动,每天两节的自习课,非常专业的体育课/校本课程,可以和很多本二学校图书馆相比的图书馆,更重要的,是附中那些最最可爱的老师!附中的老师真的是在树人。似乎真的他们很少教考试的技巧,却很认真地培养我们做人。 记得玉琴老师在我失意时和我说: 埋头看地面的人儿或许不会摔跤,但是仰望星星的人自有别人无法体会的乐趣。 这句话对于当时的我而言真的算是明灯了哈哈 记得宋瑛和我说起一个她带了三年,很努力却一直考不及格女生时,她说:我真的很佩服这个学生,这么有毅力。只要她还愿意来问我问题,我就很开心,因为说明她还没有放弃。这样的学生将来做什么都会成功(我当时惊呆了,我以为她会嫌弃这个学生天资不够什么的)
记得ever在我们班意外地赢了一个合唱比赛时和我们说,人生很多时候就是很难说,有时很努力,未必有好的结果,而有时反之。这就是人生,你们要去接受。(当然他的语气肯定好玩很多啦,原话忘了) 记得云慧手把手教会我们什么是追求卓越,一段普通的新闻短评让我写了6次!一字字慢慢来,她永远都超级有耐心。而且很多时候明明她已经忙到不行,一边和学生讲着作文,一边接教务处催她的电话,然而在她一路小跑去办公楼的路上,还有闲情逗下别人家的宝宝,真的是用自己的行动教我们如何面对多线程任务啊!
除了这些,各路在学术上有深厚造诣的大神老师就更不用说啦,峰哥的英文课,陈琳老师的语文课,张滨老师的物理课,都是享受啊享受!附中老师的敬业就不说啦,楼上说了一堆。我只说一个细节吧,我毕业后,某个周日晚打电话给附中老师聊天,被嗔怪:你怎么打电话都不看时间!"周末啊,你不是不用上班嘛""明天周一啊!我要备课!你只能周六晚来找我,我才有空的啦!附中的娃娃们,你们在学校里不努力读书,对得起谁呀!加油啦!还有各种美好的同学,在附中收获的友情,真的是千金难换。 好困啦,明天再更吧哈哈
如果有在读的学弟学妹看到的话,我想告诉你们啊……——————————————————————————————————————————————————————————少刷知乎多读书!
用一年前新浪福建向我约的稿来说吧其实以前突然想到过这样一句话其实以前突然想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中成才 三中成财 附中成材。还是送给所有附中人 尔乃世之光
明俊级学姐来一弹~
突然要写体验,便觉自己好像失去了好多记忆,记不清我这三年都做了什么。但想起母校,就有一份亲切感,不记得自己爱它的什么,只知道爱罢了。
这三年,我都是被附中娇惯着长大的,三年过了,还是一副涉世未深,不懂磨难,傻蠢天真的样子。就连高三那段时光,感觉自己也是蹦蹦跳跳过来的,照样秋游的秋游,所有假期也都不补课。如楼上所说,这与福建,或者说福州市区的整个氛围有关,以学生为本位,没有北方学校那种以高考为核心的气氛。于是乎附中就成就了我这个大浪比,作为一个理科实验班的学生,却常常偷闲看文科的东西,常常周一就在讨论周五中午吃什么的问题 。不过,附中从来不是告诉我们不必努力,而是告诉我们,我们到底在为了什么努力(虽然自认为自己的努力程度远远不够..羞耻地逃开)
高中三年我想是很多人三观趋向成熟的阶段,至少我是这样的......所以附中可以说给我打下了这一生都难以磨灭的烙印,包括弥漫着自由气息的校园,包括在许多思想方面给予启蒙的才女老师陈琳,包括在为人上令我十分尊敬的小神龙老师,包括那些朝夕相处,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性格的好朋友,甚至包括“以天下为己任”这种很狂的校训 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社会实践没爬上天梯时自己因要强而有的不满,还有插秧采茶时大家的嬉笑打闹,同伴游戏时的相互扶持;不会忘记春游时云顶山上美腻的天池与青青草原,还有那时悠哉地躺在草地上放着的人生最成功的一次风筝;不会忘记那些年来运动会我们在草地上打过的狼人与令二班引以为傲的跳绳;对了,好想再来上演一次关于还珠格格的无节操话剧(我演风儿和沙233)再来一次晚自习后一群深井冰的捉迷藏,再来一次课间的高(sui)谈(xing)阔(zhuang)论(bi)。说好的要讲三观的塑造,但其实我也忘了自己的三观是怎么受影响的了,只记得那些日子很快乐,很因缺斯汀。人,果然会选择性遗忘。
至于其它的吃喝玩乐,楼上都说的很清楚了,我是附中食堂万年黑,不过附中地处黄金地带,周边的美食还是很多的,强推灌汤包和没牙伯...住宿的孩子闲得没事可以走走学姐当年误入的烟台山小道和非常适合放松心情的中洲岛与解放大桥。
大概就是这样了,才毕业几个月,好多事我都记不清了,求校友补充咯。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厦大附中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