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3OH和h2co3是什么能反应吗?OH不...

当前位置:
>>>下列物质中既属于有机物,又属于酸的是A.H2CO3B.CH3OHC.CH3CH2OH..
下列物质中既属于有机物,又属于酸的是A.H2CO3B.CH3OHC.CH3CH2OHD.CH3COOH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DA.H2CO3 虽然是酸,但是无机物。B.CH3OH 是醇,不是酸C.CH3CH2OH是醇,不是酸D.CH3COOH 是酸,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物质中既属于有机物,又属于酸的是A.H2CO3B.CH3OHC.CH3CH2OH..”主要考查你对&&(浓)硫酸,(浓、稀)硝酸&&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浓)硫酸(浓、稀)硝酸
硫酸的分子式:H2SO4;结构式:,H2SO4中硫元素为+6价,处于最 0 高价,具有氧化性,但只有浓H2SO4表现出强氧化性,而稀硫酸、硫酸盐巾的硫元素通常不表现氧化性。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硫酸的物理性质纯硫酸是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密度大,沸点高,是一种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常见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 1.84g·cm-3,沸点为338℃,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H2SO4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若将30%的H2SO4溶液与10%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20%。 2.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1)与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或碱性气体反应 (4)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5)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4.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室里常利用浓硫酸作干燥剂。浓硫酸不仅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还可吸收混在气体中的水蒸气、混在固体中的湿存水、结晶水合物中的部分结晶水。。浓H2SO4中的H2SO4分子可强烈地吸收游离的水分子形成一系列的硫酸水合物:。这些水合物很稳定,所以浓H2SO4可作某些不与其反应的气体、固体的干燥剂,同时不能暴露在空气中。能够用浓H2SO4干燥的气体有、等酸性或中性气体,而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和碱性气体NH3则不能用浓H2SO4干燥。另外在酯化反应中,如中,浓H2SO4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2)脱水性指浓H2SO4将有机物里的氧、氧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脱去生成水的性质。浓H2SO4从有机物中脱下来的是氢、氧元素的原子,不是水,脱下来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2:1的比例结合成H2O;对于分子中所含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l的有机物(如蔗糖、纤维素等),浓H2SO4可使其炭化变黑,如:(3)强氧化性常温下,Fe、Al遇浓H2SO4会发生钝化。但热的浓 H2SO4能氧化大多数金属(除金、铂外)、某些非金属单质及一些还原性化合物。如:在这些氧化还原反应中,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SO2。浓、稀硫酸的比较与鉴别:
1.比较稀硫酸—弱氧化性—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氧化性由H+体现。浓硫酸——强氧化性——加热时可与绝大多数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反应,通常生成SO2——氧化性由体现。 2.鉴别从浓H2SO4和稀H2SO4性质的差异人手,可知鉴别浓H2SO4和稀H2SO4的方法有多种。方法一:取少量蒸馏水,向其中加入少量试样硫酸,如能放出大量热则为浓H2SO4,反之则为稀H2SO4。方法二:观察状态,浓H2SO4呈黏稠状,而稀H2SO4为黏稠度较小的溶液。方法三:用手掂掂分量,因为浓H2SO4的密度较大 (1.84g·cm-3,相同体积的浓H2SO4和稀H2SO4,浓H2SO4的质量比稀H2SO4大很多。方法四:取少量试样,向其中投入铁片,若产生气体,则为稀H2SO4,;若无明显现象(钝化),则为浓H2SO4。方法五: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纸上写字,立即变黑 (浓H2SO4的脱水性)者为浓H2SO4,另一种为稀H2SO4。方法六:取少量试样,分别投入一小块铜片,稍加热发生反应的(有气泡产生)为浓H2SO4。(浓H2SO4的强氧化性),无现象的是稀H2SO4.硫酸的用途及使用:
&(1)用途硫酸是化学工业最黄要的产品之一,它的用途极广(如下图)。&①利用其酸性可制磷肥、氮肥,可除锈,可制实用价值较高的硫酸盐等。 ②利用其吸水性,在实验室浓H2SO4常用作干燥剂。 ③利用其脱水性,浓H2SO4常作精炼石油的脱水剂、有机反应的脱水剂等。 ④利用浓H2SO4的高沸点和难挥发性,常用于制取各种挥发性酸。 ⑤浓H2SO4常作有机反应的催化剂。 (2)浓硫酸的安全使用 ①浓H2SO4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应特别注意: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出去。切不可把水倒人浓硫酸里。两种液体混合时,要把密度大的加到密度小的液体中,如浓H2SO4、浓HNO3-混合酸的配制方法是把浓H2SO4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浓HNO3中。 ②万一不小心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衣服上或桌面上,应分别怎样处理? 皮肤上:用干布迅速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衣服上:用大量水冲洗。桌面上:大量时,用适量。NaHCO3,溶液冲洗,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少量时用抹布擦即可。硝酸的分子结构:
化学式(分子式):HNO3,结构式:HO—NO2。 HNO3是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故易溶于水,分子问以范德华力结合,固态时为分子晶体。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油状液体, 开盖时有烟雾,挥发性酸[沸点低→易挥发→酸雾] 熔点:-42℃,沸点:83℃。密度:1.5 g/cm3,与水任意比互溶,98%的硝酸为发烟硝酸,69%以上的硝酸为浓硝酸。 (2)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的一些通性:例如: (实验室制CO2气体时,若无稀盐酸可用稀硝酸代替)②不稳定性:HNO3见光或受热发生分解,HNO3越浓,越易分解.硝酸分解放出的NO2溶于其中而使硝酸呈黄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强氧化性:不论是稀HNO3还是浓HNO3,都具有极强的氧化性,HNO3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其氧化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 几乎能与所有金属(除Hg、Au外)反应。当HNO3与金属反应时,HNO3被还原的程度(即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程度)取决于硝酸的浓度和金属单质还原性的强弱。对于同一金属单质而言,HNO3的浓度越小,HNO3被还原的程度越大,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越多。一般反应规律为: &&& 金属 + HNO3(浓) → 硝酸盐 + NO2↑ + H2O &&& 金属 + HNO3(稀) → 硝酸盐 + NO↑ + H2O &&& 较活泼的金属(如Mg、Zn等) + HNO3(极稀) → 硝酸盐 + H2O + N2O↑(或NH3等)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重要实例为:①该反应较缓慢,反应后溶液显蓝色,反应产生的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无色的NO被空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实验室通常用此反应制取NO气体。②该反应较剧烈,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此外,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渐渐变稀,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O2、NO等的混合气体。B. 常温下,浓HNO3能将金属Fe、A1钝化,使Fe、A1的表面氧化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因此,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但要注意密封,以防止硝酸挥发变稀后与铁、铝反应。(与浓硫酸相似) C. 浓HNO3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配制而成的混合液叫王水。王水溶解金属的能力更强,能溶解金属Pt、Au。D. 能把许多非金属单质(如C、S、P等)氧化,生成最高价含氧酸或最高价非金属氧化物。例如: E.能氧化某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等,应注意的是NO3-无氧化性,而当NO3-在酸性溶液中时,则具有强氧化性。例如,在Fe(NO3)2溶液中加入盐酸或硫酸,因引入了H+而使Fe2+被氧化为Fe3+;又如,向浓HNO3与足量的Cu反应后形成的Cu(NO3)2中再加入盐酸或硫酸,则剩余的Cu会与后来新形成的稀HNO3继续反应。 F. 能氧化并腐蚀某些有机物,如皮肤、衣服、纸张、橡胶等。因此在使用硝酸(尤其是浓硝酸)时要特别小心,万一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打或肥皂液洗涤。 (3)保存方法:硝酸易挥发,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而腐蚀橡胶,因此,实验室保存硝酸时,应将硝酸盛放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并贮存在黑暗且温度较低的地方。 (4)用途: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等。 三大强酸:
几种常见酸的比较:
浓硝酸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较:
由铜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浓硝酸被还原为NO2,氮的化合价由+5→+4;而稀硝酸被还原为NO,氮的化合价由+5→+2,由此得出稀硝酸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氧化剂氧化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得电子能力的强弱,而不是本身被还原的程度。实验证明,硝酸越浓,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因而其氧化能力越强。如稀硝酸能将HI氧化为I2,而浓硝酸可将HI氧化为HIO3。硝酸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其还原产物可能有多种价态的物质:等,这取决于硝酸的浓度和还原剂还原性的强弱。除前面的实例外,锌与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浓硝酸的漂白作用:
在浓硝酸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微热,可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氧化漂白)。但一般不用它作漂白剂,因为它还具有强腐蚀性。新制氯水或浓硝酸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不是因为它们的漂白性,而是因为发生了如下的化学反应:这是因为过量的氯水或硝酸又把I2氧化成了HIO3而使试纸褪色的。另外,浓H2SO4遇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的现象是先变红后变黑。这是由浓H2SO4的强酸性和脱水性造成的(脱水炭化而变黑)。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物质中既属于有机物,又属于酸的是A.H2CO3B.CH3OHC.CH3CH2OH..”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20523301312341791331270206368141240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一定满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再变化,据此进行判断.
解:A.平衡时各物质物质的量之比决定于开始加入物质的多少和反应限度,与平衡状态无关,所以n(CO2):n(H2):n(CH3OH):n(H2O)=1:3:1:1,不能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达到了平衡状态,故B正确;C.当H2的消耗速率与CH3OH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1时才能表示正逆反应速率,且满足计量数关系,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C错误;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反应方程式两边都是气体,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固定,所以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密度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故D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注意平衡时反应特点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不再变化,题目难度不大.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有关热化学反应描述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有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CO2(g)=2CO(g)+O2(g);△H=+566.0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科目:高中化学
某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1)a电极是电池的极(填“正”或“负”),空气从口通入(填“A”或“B”);(2)假设使用的“燃料”是氢气(H2),a极的电极反应式是.(3)假设使用的“燃料”是甲醇(CH3OH),a极的电极反应式是.如果该电池工作时电路中通过1.2mol电子,则消耗CH3OH有mol.
科目:高中化学
钛合金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金属,具有广泛的用途.金属钛可用下列方法提炼:①TiO2+2C+2Cl2TiCl4+2CO&&&&&&&&②TiCl4+2Mg2MgCl2+Ti对上述两个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Cl2是还原剂B、反应①中碳元素被还原C、反应②中钛元素被氧化D、反应②中TiCl4是氧化剂
科目:高中化学
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A、B、Fe3+C、D、
科目:高中化学
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mol?L-1&CH3COONa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1)含酚酞的0.01mol?L-1&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B.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3)向0.01mol?L-1&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aOH固体、浓盐酸、Na2CO3固体、FeSO4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填“左”“右”或“不移动”).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溶液中:Ca2+、H+、Cl-、Fe2+B、能与金属铝反应发出氢气的溶液:K+、NO3-、Cl-、Fe3+C、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的溶液:Na+、Cu2+、HCO3-、NO3-D、KW/c(H+)=0.1mol/L的溶液中:Na+、K+、CO32-、NO3-
科目:高中化学
往NH4Cl溶液加入少量Na2O固体,溶液中颗粒的数目不变的是(  )
A、NH4+B、H+C、Cl-D、H2O
科目:高中化学
含硫元素的化合物很多,在工业上的应用也很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周期第族.已知氢硫酸是二元弱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2)乙硫醇(C2H5SH)俗称煤气的“报警器”,有强烈的蒜气味,具有可燃性.乙硫醇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3)硫代硫酸钠(Na2S2O3)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是一种强还原剂,可用于除去废水中的重铬酸根离子(Cr2O72-被转化为Cr3+),这是目前除去酸性废水中铬离子的有效方法之一,则每消耗0.1mol保险粉,理论上可以除去Cr2O72-的物质的量为mol.(5)由硫和钠反应可制得多硫化钠Na2Sx,x的值一般为2~6.(2010?广州一模)二甲醚(CH3OCH3)在未来可能替代柴油和液化气作为洁净液体燃料使用.工业上以C0和H2为原料生产CH30CH3的新工艺主要发生三个反应:①CO(&g)+2H2(g)?CH3OH(&g)△H1=-91KJ?mol-1②2CH30H(g)?CH30CH3(g)+H20(g)△H2=-24KJ?mol-1③CO(g)+H2O(g)?CO2(g)+H2(g)△H3=-41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新工艺的总反应为:3CO(g)+3H2(g)?CH3OCH3(g)+CO2(g)△H该反应△H=-247KJ?mol-1,平衡常数表达式K=3OCH3)?c(CO2)c3(CO)?c3(H2)(2)增大压强,CH30CH3的产率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原工艺中反应①和反应②分别在不同的反应器中进行,无反应③发生.新工艺中反应③的发生提高了CH30CH3的产率,原因是反应③消耗了反应②中的产物H2O,使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提高CH3OCH3的产率.(4)为了寻找合适的反应温度,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每次试验保持原料气组成、压强、反应时间等因素不变,试验结果如图.CO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温度低于240℃时,CO的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高于240℃时,CO的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原因是在较低温时,各反应体系均未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主要受反应速率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增大,CO的转化率也增大;在较高温时,各反应体系均已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主要受反应限度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减小.
(2013?绍兴二模)二甲醚(DME)以其优良的性质,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清洁能源”,近年来,二甲醚最为直接的应用是替代液化气作民用燃料以及代替柴油作汽车燃料.二甲醚的生产方法也在不断的研究中,现在主要有以下两种生产方法.方法一(液相两步法):第一步 CO+2H2?CH3OH&&&&&第二步&2CH3OH?CH3OCH3+H2O方法二(液相一步法):将甲醇的合成和脱水两个反应组合在一个反应器中进行3CO+3H2?CH3OCH3+CO2(1)液相一步法实际是两步法两个反应的组合,其选用的催化剂应该具有既有甲醇合成催化的功能,又有甲醇脱水催化的功能,是一种双功能的复合催化剂.目前一种更新的方法--CO2加氢一步法取得了较大进展,其反应为:2CO2+6H2?2CH3OCH3+3H2O 该方法包括甲醇的合成、甲醇的脱水和水气的逆转换反应,其方程式如下(298K):CO2(g)+3H2(g)?CH3OH(l)+H2O(l)△H=-49.01kJ?mol-1…①2CH3OH(l)?CH3OCH3(g)+H2O(l)△H=-24.02kJ?mol-1…②CO2(g)+H2(g)?CO(g)+H2O(l)△H=41.17kJ?mol-1…③(2)CO2加氢一步法与液相一步法相比有何优点原料廉价,能减少环境污染等.(3)写出CO2加氢一步法在298K下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CO2(g)+6H2(g)?2CH3OCH3(g)+3H2O(l)△H=-122.04 kJ?mol-1.有人对甲醇脱水转化为甲醚过程从温度、液体空速(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催化剂表面通过的原料的量,空速越小,停留时间越长,反应程度越高,但处理能力越小)、压力对甲醇的转化率影响进行研究,分别获得以下2组图.(4)根据以上两幅图选择不受空速影响的合适反应温度和压强320℃、0.2-0.6Mpa.(5)某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min
c(CH3OH)/mol?L-1
0.01则此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625,若再向容器分别加入甲醇0.02mol、CH3OCH31.0mol,此时该反应v正反应>v逆反应(填“>”、“<”或“=”).(6)根据文献,甲醇转化率可以根据冷凝的液相中的甲醇与水的相对百分含量来计算(忽略挥发到气相的甲醇),若以Cw表示冷凝液中水的质量分数,CM表示冷凝液中甲醇的质量分数,则甲醇的转化率ΧM=M=2CW182CW18+CM32或w32Cw+9CM).
(2011?肇庆二模)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清洁、高效能源.(1)合成二甲醚反应一:3H2(g)+3CO(g)═CH3OCH3(g)+CO2(g)△H=-247kJ/mol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E.A.低温高压&&B.加催化剂&&C.体积不变充入N2&&D.增加CO浓度&&E.分离出二甲醚(2)合成二甲醚反应二:2CH3OH(g)═CH3OCH3(g)+H2O(g).在某温度下,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10分钟时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0.2①该温度的平衡常数为400.②1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CH3OH)=0.04mol?L-1?min-1;(3)如图为绿色电源“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反应的还原剂是二甲醚(写名称);若b电极的反应式为:3O2+12e-+12H+═6H2O,则a电极的反应式为:(CH3)2O-12e-+3H2O=2CO2+12H+或C2H6O-12e-+3H2O=2CO2+12H+.
(2012?崇明县二模)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H2C+H2OCO+H2.(2)煤的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2S用Na2CO3溶液吸收,生成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Na2CO3→NaHS+NaHCO3.(3)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①2H2(g)+CO(g)?CH3OH(g)+90.8kJ②2CH3OH(g)?CH3OCH3(g)+H2O(g)+23.5kJ③CO(g)+H2O(g)?CO2(g)+H2(g)+41.3kJ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Q,其中Q=246.4kJ;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c(填字母代号).a.低温高压b.加入催化剂c.减少CO2的浓度d.增加CO的浓度(4)已知某温度下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到10min时恰好达平衡,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0.6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数值(单位相同)的大小:v正(甲醇)>v逆(水)(填“>”、“<”或“=”).反应开始时c(CH3OH)=1.64mol?L-1;该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0.16mol/L?min;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1.86.(精确到0.01)
(2012?虹口区二模)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利用H2和CO2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如下:6H2(g)+2CO2(g)?CH3OCH3(g)+3H2O(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1)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下列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d(选填编号).a.c(H2)与c(H2O)的比值保持不变&&& b.单位时间内有2mol&H2消耗时有1mol&H2O生成c.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d.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再改变(2)温度升高,该化学平衡移动后到达新的平衡,CH3OCH3的产率将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将变小.(3)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往体积为2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物质的量的H2与CO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含有0.1mol二甲醚.计算H2的平均反应速率:mol/(L.s),t-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单位:s,可自定)(用字母表示所缺少的物理量并指明其含义).(4)工业上为提高CO2的转化率,采取方法可以是bc(选填编号).a.使用高效催化剂&&&&& &&b.增大体系压强c.及时除去生成的H2O&&&& d.增加原料气中CO2的比例.(1) Na2CO3+H2S==NaHCO3+NaHS
(2) -246.4 kJ· mol -1(2分)&&
; a、 c、e
(3) ① >&&&&& ②&&&&
减小
试题分析:(1) H2S用Na2CO3溶液吸收,生成两种酸式盐应是NaHCO3和NaHS,故方程式为:Na2CO3+H2S==NaHCO3+NaHS。
(2)观察目标方程式,应是①×2+②+③,故△H=2△H1+△H2+△H3=-246.4kJ·
mol -1。正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反应,加压平衡右移,CO转化率增加;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减少CO2的浓度、分离出二甲醚,平衡右移,CO转化率增大;增大CO浓度,平衡右移,但CO转化率降低;故选a、c、e。
(4)①此时的浓度商Q==1.86<400,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逆;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K减小。
考点:化学平衡与反应热综合
点评:这类化学反应与反应热综合在一起的试题是高考中的热点考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2010?天津)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请回答下列问题:(1)煤的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H2C+H2OCO+H2.(2)煤的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2S用Na2CO3溶液吸收,生成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Na2CO3=NaHS+NaHCO3.(3)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①2H2(g)+CO(g)?CH3OH(g);△H=-90.8kJ?mol-1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1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H=-246.4kJ?mol-1;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c、e(填字母代号).a.高温高压&&&&&&&&&&b.加入催化剂&&&&&&&&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e.分离出二甲醚(4)已知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0.6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v逆&(填“>”、“<”或“=”).②若加入CH3OH后,经10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0.04mol?L-1;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0.16mol/(L?min).
科目:高中化学
(2012?虹口区二模)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利用H2和CO2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如下:6H2(g)+2CO2(g)?CH3OCH3(g)+3H2O(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1)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下列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d(选填编号).a.c(H2)与c(H2O)的比值保持不变&&& b.单位时间内有2mol&H2消耗时有1mol&H2O生成c.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d.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再改变(2)温度升高,该化学平衡移动后到达新的平衡,CH3OCH3的产率将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将变小.(3)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往体积为2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物质的量的H2与CO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含有0.1mol二甲醚.计算H2的平均反应速率:mol/(L.s),t-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单位:s,可自定)(用字母表示所缺少的物理量并指明其含义).(4)工业上为提高CO2的转化率,采取方法可以是bc(选填编号).a.使用高效催化剂&&&&& &&b.增大体系压强c.及时除去生成的H2O&&&& d.增加原料气中CO2的比例.
科目:高中化学
(2012?崇明县二模)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H2C+H2OCO+H2.(2)煤的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2S用Na2CO3溶液吸收,生成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Na2CO3→NaHS+NaHCO3.(3)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①2H2(g)+CO(g)?CH3OH(g)+90.8kJ②2CH3OH(g)?CH3OCH3(g)+H2O(g)+23.5kJ③CO(g)+H2O(g)?CO2(g)+H2(g)+41.3kJ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Q,其中Q=246.4kJ;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c(填字母代号).a.低温高压b.加入催化剂c.减少CO2的浓度d.增加CO的浓度(4)已知某温度下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到10min时恰好达平衡,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0.6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数值(单位相同)的大小:v正(甲醇)>v逆(水)(填“>”、“<”或“=”).反应开始时c(CH3OH)=1.64mol?L-1;该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0.16mol/L?min;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1.86.(精确到0.01)
科目:高中化学
已知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以通过CH3OH分子间脱水制得: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在T1℃,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上述平衡,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3OCH3)?c(H2O)c2(CH3OH).在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5,达到平衡时n(CH3OH):n(CH3OCH3):n(H2O)=2:5:4.(2)相同条件下,若改变起始浓度,某时刻各组分浓度依次为c(CH3OH)=0.4mol?L-1、c(H2O)=0.6mol?L-1、c(CH3OCH3)=1.2mol?L-1,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v&(逆)(填“>”、“<”或“=”),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H2(g)+3CO(g)?CH3OCH3(g)+CO2(g)△H=-274kJ?mol-1.(1)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为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二甲醚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填字母)A.降低温度&&&B.加入催化剂&&&C.缩小容器体积&&&&D.增加H2的浓度&&&E.分离出二甲醚(2)该反应可以分两步进行:4H2(g)+2CO(g)═CH3OCH3(g)+H2O(g)△H1&①CO(g)+H2O(g)═CO2(g)+H2△H2=-42kJ?mol-1则反应①的焓变△H1=kJ?mol-1,熵变△S(填“>、<或=”)0.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键能/kJ.mol-1
1072CO中C与O之间为叁键连接,则CO2中碳氧键的键能是kJ?mol-1.(3)二甲醚也可以通过CH3OH分子间脱水制得:2CH3OH(g)?CH3OCH3(g)+H2O(g)△H3=-23.5kJ?mol-1.在T1℃,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上述平衡,体系中各组分浓度变化如下表:
CH3OH (g)
CH3OCH3 (g)
起始浓度/mol.l-1
平衡浓度/mol.l-1
0.8①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K=.②相同条件下,若改变起始浓度.
CH3OH (g)
CH3OCH3 (g)
起始浓度/mol.l-1
0.6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填“>、<或=”)v逆.(4)二甲醚-空气是一种高效的燃料电池,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电池反应方程式为:CH3OCH3(l)+3O2(g)+4KOH(aq)═2K2CO3(aq)+5H2O(l)请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2co3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