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提纲中哲学那本的知识提纲

All Rights Reserved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的定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1、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第
思想政治 必修4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世界观的定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1、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既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不可知论的定义
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的形态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作用: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唯心主义的形态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
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源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因此,历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为什么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1、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
念,解放人的思想
2、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
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前提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2、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
如何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任何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何为运动?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的联系
1、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1、 运动是永恒的和绝对的
2、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静止及其内涵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何为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特点
1、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2、 规律是普遍的
规律的特点对人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什么关系?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
1、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起源)
2、 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
3、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
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内容)
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作用
1、 使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 使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我们做的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
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
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人的意识从何而来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特点
1、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 实践具有能动性
3、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的含义
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是谬误。 真理的特点
1、 基本属性: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2、 一般特征:
①、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真理都是具体的
③、真理的条件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认识的特点
1、 认识具有反复性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要求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的特点
1、 联系是普遍的。(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可孤立看待)
2、 联系是客观的。(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切忌主观随意性)
3、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
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4、 联系具有条件性。(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特别是要正确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1、 内涵: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
2、 地位和功能: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
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1、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
也会影响部分。
方法论要求
1、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优化方法的特点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1、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
2、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102016最新 会考 高中政治 必修4 生活与哲学 知识结构整理 复习提纲等内容。 
 2016最新 会考 高中政治 必修1 经济生活 知识结构整理 复习提纲_政史地_高中...5、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  2016最新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4会考总复习 知识结构梳理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思想政治 必修 4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主题 哲学概论 -1- 政治必修 4《生活与哲学》会考复习提纲 认识论 物质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和运动 物质是...  政治必修 4《生活与哲学》会考复习提纲 必修 4《生活与哲学》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  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会考复习提纲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政治必修 4《...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优化 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图_高二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图帮助你更好的了解学习内容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图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一、哲学基本知识: 含义: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产生: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016 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2)推动经济战略结构性调整。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图(16)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哲学生活》知识结构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础知识)1-3 课知 识哲学 ...高中知识点
人教版(五四学制)(,)鲁人版(五四学制)(,)沪教版(,)人教版(,)粤教版(,)鲁教版(,)北师大版(,)苏人版(,)湘师大版(,)教科版(,)人民版(,)陕教版(,)首师大版(,)人教版(五四学制)(,)鲁人版(五四学制)(,)沪教版(,)人教版(,)粤教版(,)鲁教版(,)北师大版(,)苏人版(,)湘师大版(,)教科版(,)人民版(,)陕教版(,)首师大版(,)人教版(五四学制)(,)鲁人版(五四学制)(,)沪教版(,)沪教版(,)
初中知识点
[地区导航]
您可以用合作网站账号登录学科网
&& 资料信息
文档属性:43K doc | 适用地区:,
审核站长: [] []
时间: 9:32:00 上传 |
19:46:00 审核
扣点数:1.00 点
[] 共有0人评价
标签:素材,政治,高二,全国,2015
套卷:暂无
专辑:暂无
用于QQ、MSN等聊天平台,直接粘贴发送
用于嵌入到各种BBS论坛或者签名中
HTML代码:
用于粘贴到网站、微博或者博客里面
1、本网站资料下载权限只对会员开放。如您需要对该资料进行下载,请先申请成为本网站会员,方可进行操作。具体操作步骤请点击【】进行查阅。未经本站明确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窃链接或抄袭本站资源,如需进行引用,请注明资源来源自学科网并标明网址。
2、请在下载资料前对资料信息进行详细阅读,您需要具有资料所标示的下载等级、下载所需的相应权限和足够的点数或者储值方可对该资料进行下载。如果对应项目不符,请点击【】,进行充值,升级到相应的权限,再进行下载操作。
3、网站资料均提供多个下载地址,以满足众多用户同时下载的需求。您可选择适合的地址进行下载,多次点击同一资料的不同地址下载,不重复扣除点数。如有发生不能下载的情况,请您临时关闭所使用电脑的防火墙,或者更改电脑的安全等级,后再进行操作。
4、如您发现资料存在质量问题或无法下载,请点击【】,进入投诉页面,填写信息或发表评论对该资料进行投诉。我们会对您的投诉进行跟进和处理,如核实情况属实,我们会对您当次的下载进行补偿,原数返还您消耗的点数。同时,本网站也慎重提示所有浏览者,如网站进行信息核实后发现您的投诉不符合实际情况,将会您的诬告情况进行严重的处罚。
5、本网站大部分教学资源为会员自助式自主上传,如有版权侵犯的情况,请和本网站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进行改正。
6、如未找到您所需要的资料,请到点击学科网论坛【】,在这里提出您的需求,我们会竭尽全力满足您的需求。
下载权限: 普通/高级用户(扣1.00普通点)&网校通用户(免费)&普通用户()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
普通下载通道
高级会员通道
绑定IP会员通道
谁下载了这份资料
&& 热门推荐
客服热线:010-57
传真:010-
商务合作:010-
Copyright@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
京ICP证080135号
{username}
{isessence}{title}
{replylist}2016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_高三政治教案
& 2016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
2016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
生活与哲学【一般考查原理及方法论,即“哲学观点”与“哲学措施”】1、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把握、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要求我们在尊重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2)物质与意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坚持求真务实精神,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革命热情和严谨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丧失斗志。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4)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求我们要立足实践,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人的实践活动有巨大推动作用,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认识过程原理及方法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将认识向前推移。&(6)真理原理及方法论: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发展真理。&(7)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2、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①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 ②实质与核心――矛盾观&(1)联系观原理及方法论: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看问题;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分析和把握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相互联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甚至会对整体起决定作用,整体也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既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部分,搞好局部,掌握系统优化法,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推动整体发展。 ③系统优化法: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法,坚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优化原则,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共5页,当前第1页1
2016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您当前位置: &&
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
来源:互联网&&
  小编寄语:关于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大家在进行哲学知识学习的时候,需要不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小编将为大家提供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好好利用,相信对大家的政治哲学的学习一定非常有帮助。
  哲学生活知识点归纳
  1、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6、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相关新闻: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启迪巨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8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政治提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