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长寿海沧实验中学高中部部的学生,想转到长...

救助成为一种习惯——记民革重庆市长寿区委会实验中学支部党员黄志勇
您的当前位置:
救助成为一种习惯——记民革重庆市长寿区委会实验中学支部党员黄志勇
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一个人偶尔救助一下别人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救助别人。民革长寿区委会实验中学支部党员黄志勇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多年来救助多名学生,不求回报,不求扬名,默默救助,甘心奉献。真所谓:救助成习惯,爱心驻人间。
黄志勇同志于1989年7月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中学任教。石堰镇是一个位于长寿区较偏远的乡镇,当时农村条件较差,有许多家庭生活贫困,孩子连午餐也吃不上。看到这种情况,黄老师痛在心里。虽然刚参加工作,本人家庭条件也不怎么好,黄老师还是对一部分学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救助。
到了1998年,教师开始普调工资,黄老师一直萦绕心间的救助愿望终于开始得到更大程度的实现。在1999级8班有个叫姓余的女生,从小父亲死亡,7岁时母亲又去世,刚读初一不久,与她相依为命的爷爷婆婆在短短三个月内又相继去世,只剩下一个13岁的她孤伶伶地活在世上。黄老师一听到这种情况,回家与妻子商量,承担这名学生的生活费。其实当时他们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上有老,下有小,妻子也无职无业。黄老师劝说妻子,自己也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穷苦孩子,现在正是自己回报社会的时候了。妻子同意了。一年后,他发现,只承担生活费,对一个丧失了所有亲人的孤儿来说,还是很不够的。于是他又通过各种报刊报道该学生,几经努力,终于在广州联系到一户条件较好的人家收养了这名女生。据说现在她生活得很好。
与此同时,在1999级4班还有一位姓谢的学生,由于他父亲生病多年,家里一贫如洗,生活也无着落,黄老师又义无反顾地承担了他在校学习时2年的生活费,同时和学校领导交流,免去了该生的学费,帮助他完成了初中学业。
2005年9月,黄老师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开学的第一天中午就餐时,他发现班上有位学生没有吃午餐。他便到门卫室问情况,没有发现该生出校。于是又在校内到处寻找。最后,终于在教学楼后面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找到了蜷缩在那里的杨同学。黄老师便问他吃饭没有,他低着头一言不发。黄老师意识到他肯定有难言之处,便与之耐心交谈,方才知道他3岁时父亲死了,7岁时母亲由于家庭压力而离家出走,剩下婆婆爷爷;然而在7岁半时,爷爷也去世了,只剩下一个78岁的婆婆与之相依为命,家里生活都要靠村里好心人施舍。他每天早上吃一碗饭,晚上才又吃一碗饭,致使该生身体严重缺乏营养。于是,黄老师便去给他买来了碗筷,承担了他在学校的部分费用。然而他家里的生活来源还是没有,于是黄老师通过长寿报报道杨同学的事迹,又跟镇上的领导和村支书协商,每年给他家解决了800斤粮食。最后,又联系到云台镇工商所给杨航及其婆婆一定的支助,让其完成了自己的学业。现在杨同学在涪陵一家汽修厂工作。
每次黄老师都是淡淡地谈到孩子们在他救助后的发展情况,一点也不涉及他们是否来报答他。这种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精神正是其最本质的人生追求与最朴素的价值理念。其实,孩子们也曾回来看过他。例如,杨同学到涪陵工作后,曾来他家看望他,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也不求你报答我什么,只要你长大后回报社会,救助那些与你曾经一样贫困的人就行了!”
2010年5月,已经转到重庆市长寿实验中学校任教的黄老师代表学校到乡下宣传招生。当他来到较偏远的乡镇中学——黄桷九年制学校时,他那早已成为习惯的救助之心又一次“泛滥”了。在与该校老师陈重建交流时,陈老师说他们班有几个学生,学习成绩很优秀,就是家庭比较困难,黄老师便要陈老师给他叫一个学生来。陈老师就叫了一个学生来。黄老师一看到该学生时,就想起自己当年求学时的穷困景象,立刻掏出了自己仅有的200元钱,递给了那名学生,温和地说:“要中考了,注意身体,好好学习。如果你考上高中,我给你一定的生活费用。”
中考后,这名顺利考上重庆市长寿实验中学校。当时,黄老师的女儿也该读高一年级,于是黄老师便让她们读了一个班,方便每天接两个孩子回家住。从此以后,黄老师就多了一个女儿。每个月女儿得多少零花钱,陈同学也得多少零花钱。刚开始家里人也反对过,但黄老师耐心地说:“只要我们每人少吃一顿饭或少用一点钱,就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又何乐而不为呢?”家人最终同意了黄老师的做法。他们都把陈同学当自己的家人看待。黄老师知道高中学习压力大,除了每月支付固定的生活费和零花钱外,每天还额外给两个女儿每人一包牛奶、两个面包。三年一转眼就过去了。2013年陈同学成功地考上了四川外语学院,黄老师每年仍给她1000元支助。
在我们的交谈中,黄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其实这些都是小事,也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多么质朴的话语,多么真诚的爱心,多么感人的肺腑!黄老师无愧于一名光荣的人民老师,黄老师无愧于一名优秀的民革党员!
离别时,黄老师说:“等这两个孩子毕业后,我仍然要这样做下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实验中学高中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