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数学题IQ题有能力的来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最考验应聘者能力的数学IQ测试题(1)
&&&&来源:河北博才网&&阅读:133次
  1.元帅领兵  元帅统领八员将,每将各分八个营,每营里面摆八阵,每阵配置八先锋,每个先锋八旗头,每个旗头有八队,每队分设八个组,每组带领八个兵。请你掐指算一算,元师共有多少兵?  2.运算符号的妙用  在1、2、3、4、5、6、7、8、9这一串数字中间,加入运算符号“+”或“-”,使其代数和等于99,按(1 …… 9)可以有17种解,倒过来的后者(9 …… 1)可以有11种解。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试。  3.两龟赛跑  有两只乌龟一起赛跑。甲龟到达10米终点线时,乙龟才跑到9米。现在如果让甲龟的起跑线退后1米,这时两龟再同时起跑比赛,问甲、乙两龟是否同时到达终点?  4.电视机的价格  麦克因工作繁忙,决定临时请尼克来协助他工作。规定以一年为期限,一年的报酬为600美元与一台电视机。  可是尼克做了7个月后,因急事必须离开麦克,并要求麦克付给他应得的钱和电视机。由于电视机不能拆散付给他,结果尼克得到了150美元和一台电视机。  现在请你想一想:这台电视机值多少钱?  5.这块石头究竟有多重  有4个小孩看见一块石头正沿着山坡滚下来,便议论开了。  “我看这块石头有17公斤重,”第一个孩子说。  “我说它有26公斤,”第二个孩子不同意地说。  “我看它重21公斤”,第三个孩子说。  “你们都说得不对,我看它的正确重量是20公斤,”第四个孩子争着说。  他们四人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最后他们把石头拿去称了一下,结果谁也没猜准。其中一个人所猜的重量与石头的正确重量相差2公斤,另外两个人所猜的重量与石头的正确重量之差相同。当然,这里所指的差,不考虑正负号,取绝对值。请问这块石头究竟有多重?  6.三只砝码称东西  现在有三种不同重量的标准砝码1克、3克、9克。请问可以称出多少不同物品的重量?在进行称量时,要称的东西与已知的标准砝码可以任意地放在天平的两盘之一。另外,每种砝码都只有一只,而且不准复制。  7.称米  现有米9公斤以及50克和200克的砝码各一个。问怎样在天平上只称量三次而称出2公斤米?  8.比萨饼交易  在我最喜欢的那家比萨饼店中,10寸的比萨卖4.99美元。店主说,他们有一笔12寸比萨饼的交易,定价为每份5.39美元。请问:该店在这笔比萨饼交易中给予了买方多少折扣?--博才网
猜您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您还有150字可以输入
更多资讯请点击&&&&&&
热门关键字:,,,,,
【打印文章】
吉林女孩-30℃挑战冰雪瑜伽(组图)
俄罗斯军官舞会照曝光 帅哥美女如云(组图)
600余名考生泳装亮相高校表演专业招生会
范冰冰82岁鹤发苍颜 还原垂暮武则天
“武当妹妹”舞拳抚琴展清纯侠女气质 网上走红
酒吧开业 竟请美女当街脱衣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一个数学智力题。大家来动动脑筋~~_百度知道
一个数学智力题。大家来动动脑筋~~
说``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商店。甲乙丙三人看中一台录音机。各自掏2元。一共6块钱买下录音机。然后离开。一会,经理回来说录音机搞特价。现在5元一台。于是找回1元。甲乙丙都走了,于是给了丁1元。丁去给甲乙丙送钱时,坐了出租车,花去1元中的4毛钱。然后剩了6角钱。给甲乙丙三人各2角,刚刚好。 于是甲乙丙就想:找回我们2角,一人只花1.8元, 那么三个人就是5.4元。 再加上丁花去的4毛车钱。一共是5.8元钱。。。。。。。
那么。他们花的6元里面还有2毛钱去哪里了呢??????????????????
怪~~把?我都想不通。。 大家想想~~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其实弄通思路就不难了,甲乙丙共出了6元,其中5元买录音机,0.4元坐了出租车,甲乙丙每人得回0.2元。
一人只花1.8元, 那么三个人就是5.4元。加上手头上的0.6元,刚好6元。
3人共出钱5.4元。这些钱就包括有丁坐车的0.4元,所以应该是5.4-0.4=5(元)
而不是5.4+0.4=5.8(元)
其他类似问题
数学智力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华吧所谓的高智商,来看看几道小学数学题。。。。_中华城市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40,479贴子:
华吧所谓的高智商,来看看几道小学数学题。。。。收藏
不度娘,看几个人能够解出来,我看到这些汗颜了1.请看下面三组数字: 1、3、5、7、8; 2、4、6; 5、9;这三组数字都因同种规律而分组,请找出其中规律
2.3.只移动2根火柴,就使火柴拼成的式子:7-227-47 等号成立。4.祖孙三人,孙子与爷爷的年龄之积是1521,而爷爷、父亲、孙子三人年龄之积是完全平方数。请问,父亲的年龄是多少岁?第四道题,我彻底汗颜了。。。。
我也觉得,太伤不起了。。。
我算出来是7.。。
好嘛。。。
我是想的是两个图形接触到的就是减法
没有接触的就用加法
原题是有5的
求第一题解答
彼此彼此,奥数真的害死人啦
第四题凑出来的答案很无敌。。。
孙子与爷爷的年龄之积是1521,将1521做因数分解,即×13×13;排除其他可能性,唯一的答案应该是孙子13岁,爷爷117岁。  根据“爷爷、父亲、孙子三人年龄之积是完全平方数”这个条件,在13到117之间的完全平方数有25、36、49、64、81、100六种可能性。如果爸爸是25岁,爷爷92岁有了爸爸,爸爸12岁有了现在的孩子;  如果爸爸是36岁,爷爷81岁有了爸爸,爸爸23岁有了现在的孩子;  如果爸爸是49岁,爷爷68岁有了爸爸,爸爸36岁有了现在的孩子;  如果爸爸是64岁,爷爷53岁有了爸爸,爸爸51岁有了现在的孩子;  如果爸爸是81岁,爷爷36岁有了爸爸,爸爸68岁有了现在的孩子;  如果爸爸是100岁,爷爷17岁有了爸爸,爸爸87岁有了现在的孩子
坑爹的数学题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谁的智商高来做这道题 小学数学题像哲学题难倒大人—今报网
您当前的位置: &
谁的智商高来做这道题 小学数学题像哲学题难倒大人
&&时间: 5:36:05
□首席记者 申子仲
&&& “我赖好也是读过大学的,如今竟栽在一道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上。难道我也像赵本山的小品里说的,脑筋不好使,该坐轮椅了!”4月29日,读者王先生给记者打电话叙说烦恼。&&& 到底是咋回事呢?原来全是因为一道小学数学题。
&&& 郑州市某小学二年级数学考试题●判断下面的话对吗?对的打“√”,错的打“×”12÷4=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分成4份,每份是3。()
●小学数学题更像哲学题&&& 王先生说,五一节前,郑州市二七区某小学组织了一次期中考试,这是二年级数学卷子中的一道题。他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小川期中考试数学吃了98分,原因是一道判断题做错了,“可是我觉得没错啊?我联系了很多家长,他们也都觉得孩子的答案没错”。&&& 这是道判断题:判断下面的话对吗?对的打“√”;错的打“×”。题目如下——“12÷4=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分成4份,每份是3。( )”&&& 标准答案是:如果你打的是√,对不起,你错了;如你打的是×,恭喜你,你得了最高分“2分”。小川告诉记者,期中考试他们班里50多名同学的数学卷子无一满分,而这道题全年级也没几个吃到分的。&&& 记者拿着小川的试卷,看着这道题也发迷,因为记者也觉得该打√。&&& 王先生说,他们家长专门为此咨询了学校的老师,老师回答,这道题的正确表述应该是“12÷4=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因为少了“平均”二字,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打×。&&& 王先生说,“我觉得这像是脑筋急转弯,不像数学题。难道我也像赵本山的《小品》里说的,脑筋不好使,该坐轮椅了”。●小学题难倒大人一大片&&& 4月29日上午,记者拿着小川的试卷来到了位于郑州市建设路与京广路交叉口附近的郑州市二七区教体局。&&& 该局教育科的一名工作人员看了这道题后,连称奇怪,“打对号为啥不对?我也没看出错在哪儿”。&&& 记者随后又来到郑州大学校园南操场,随机请7名大学生做这道题,无一例外,他们打的都是√。&&& 当日18时许,记者来到了在郑州某中学从事数学教学30多年的离休教师武老师家里,武老师不假思索地说“没错啊,应该打对号啊?”记者说,按照出题学校老师的标准答案,应该打×,因为表述时少了“平均”二字。&&& “就应该打√”,武老师说,“因为这道题说‘每份是3’,这就等于说平均过了,如果说‘一份是3’,就不对了,因为‘一份是3’的话,其他3份可能还有一份是2、一份是3、一份是4,这样加起来还是12,但如果已经说了‘每份’,那就没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4月30日14时30分,记者来到了郑州市政通路小学内的郑州市二七区教体局教研室。&&& 教研室周主任见到记者显得很谨慎,他首先声明他们不鼓励小学校搞期中考试,并再三声明他们已多年不再组织辖区小学的统考。&&& 具体到这道难倒大学生和中学数学老师的考题,周主任只看了一眼,便说出了准确答案,“这句话应该打×,因为少了‘平均’两个字,表述不准确。我以前也是教数学的,出题学校老师的解释没错”。&&& 周主任还说,出这样的题,主要是考试学生的思辨能力。&&& 对于周主任的解释,不少家长表示还是“领悟”不透。王先生挠着头说,“除法还有不平均分的?”小霞的爸爸说“搞专业的就是不一样,我想了两天也没整明白,人家一眼就能看出来,看来真理还真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小刚的妈妈说:“多亏是小学考试,要是考大学,差两分不定刷掉多少人呢!”“这样的题就不该出,”武老师在电话里对记者说,“出题老师的本意可能是想给学生强调‘平均’的概念,可看似态度严谨,反而把人搞得更糊涂了,这是考数学啊还是考哲学?”F  线索提供 邢女士
【网络编辑:郑国锋】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