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山西医科大第三医院的英语(医学方向)怎么样...

山西医科大学 录取分数线 怎么样 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邮寄发放
山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19年,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在旧中国动荡的岁月里,学校多次易名,多次迁址。1932年1月,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1940年3月,更名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1946年8月,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9月,独立建校,更名为山西医学院。1955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山西、江苏、山东、浙江四所医学院的卫生系合并组建了山西医学院卫生系,成为全国保留有卫生系的六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并由全国著名卫生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原江苏医学院院长邵象伊担任院长。1996年4月,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校本部占地总面积1864亩(含新校区1200亩),建筑总面积41.6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3284.87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047.56万元;图书资料150万册,与国内900多个单位建立了内部图书资料交换关系。校本部在编教职工1643人,专任教师934人。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25人(含博士研究生导师4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24人,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5人,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47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学校生源来自全国20多个盛市、自治区。校本部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9887人,其中,博士生132人,硕士生2556人,本科生7199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6897人。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以全国首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人民的好医生”赵雪芳为代表的医药卫生专业人才近4万名。近年来,学校积极调整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本科生考研率保持在30%左右,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0%左右。经过九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由初创时的单一学科,发展成为以医学为主,医、理、管、法、文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医科大学,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还是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均具有一定优势。2006年,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学校现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汾阳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法医学院、护理学院、研究生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12个二级学院,晋祠学院1所独立学院,口腔医学系、儿科医学系、麻醉学系、医学影像学系、外语系、信息管理系、体育教学部、计算机教学部8个直属系部,10所附属医院,115个其它教学基地。校本部设有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社会工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英语(医学方向)14个本科专业。其中,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是山西省唯一的长学制专业。学校生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有4个省重点学科、5个省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重点扶持学科、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山西省特色专业、7个省级品牌专业;细胞生理学实验室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2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研究中心、4个省级示范实验室。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山西省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试点单位。现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个一级学科、53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在“十五”期间,共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746项,总经费4993.36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获资助经费326万元;发表科研论文6057篇,其中《Nature》杂志发表1篇,国家级期刊3032篇,被SCI、ISTP收录228篇;出版教材及专著675部;获各种科技奖励249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146项(一等奖13项)、省高校科技进步奖39项(一等奖18项)。学校主办有《山西医科大学学报》、《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卜、《护理研究》、《实用急救医学》等多种学术刊物。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共开放床位2556张。附属第三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开放床位200张,开设有神经内科、甲状腺、精神卫生、肝胆外科、肿瘤等特色学科。附属口腔医院是省内唯一一所三级乙等口腔专科医院,开放床位20张、牙科综合治疗台64台。学校与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多所院校建立了教育、科技、医疗合作关系。经过九十年的薪火相传,经过几代人的艰辛拼搏,山西医科大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未来的征程中,学校将继承优良办学传统,加快发展步伐,为把学校建设成多学科、有特色、高水平,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而努力。
各地高考专业
11-09?11-09?11-09?11-06?11-05?11-05?11-05?11-02?11-02?11-02?11-02?11-01?11-01?11-01?10-31?10-31?10-30?10-26?10-24?10-23
Copyright & 2012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 考试、学校、教育、资料的综合学习资讯门户网 专题制作(电话:38 QQ:)山西医科大学
综合满意度:&
Average: 5 (1 vote)
特殊招生:&
是否有艺术类专业:&
院校隶属:&
院校类型:&
办学类型:&
院校举办者:&
学历层次:&
山西医科大学官网:
山西医科大学招生网:
山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创建于1919年。山西医科大学多次易名,数次迁址。1932年1月,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山西医科大学。1940年3月,更名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1946年8月,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山西医科大学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9月,独立建校,更名为山西医学院。1955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山西、江苏、山东、浙江四所医学院的卫生系合并组建了山西医学院卫生系,成为中国保留有卫生系的六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并由中国著名卫生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原江苏医学院院长邵象伊担任院长。1996年4月,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校本部占地面积1864亩(含新校区),建筑面积41.5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1000余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000余万元;图书、资料150余万册。
山西医科大学校本部教职工1547人,其中,专任教师851人。山西医科大学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6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04人(含博士研究生导师6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1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37名,山西省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3名,山西省高等山西医科大学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3名,山西省高等山西医科大学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5名,省级教学名师24名;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重点培育对象1个;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5名,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47名。
山西医科大学生源来自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校本部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2142人,其中,博士生162人,硕士生3095人,本科生8885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6649人。建校以来,山西医科大学培养了以中国首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人民的好医生”赵雪芳为代表的医药卫生专业人才6万余名。近年来,山西医科大学积极调整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本科生考研率保持在30%左右,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0%左右。
经过九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山西医科大学已由初创时的单一学科,发展成为以医学为主,医、理、管、法、文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医科大学,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还是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在中国同类院校中均具有一定优势。2006年,山西医科大学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
山西医科大学现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汾阳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法医学院、护理学院、研究生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晋祠学院1所独立学院,口腔医学系、儿科医学系、麻醉学系、医学影像学系、外语系、信息管理系、体育教学部、计算机教学部8个直属系部,16所附属医院,100多个其他教学基地。
山西医科大学设有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医学检验、生物制药、社会工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英语(医学方向)16个本科专业。其中,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是山西省唯一的长学制专业。
山西医科大学生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3个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细胞生理学实验室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护理学5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骨科学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另有10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品牌专业、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山西医科大学是中国首批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山西省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中国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试点单位,现有3个一级学科、37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6个一级学科、54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十一五”期间,山西医科大学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1050项,学科建设与科研总经费1.5亿元;在国际性和国家级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7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47篇;出版教材著作648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42项,获专利授权62项。
直属附属医院中,第一医院、第二医院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中国百姓放心医院,共开放床位2473张,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水平领先;口腔医院是省内唯一一所三级乙等口腔专科医院,拥有日本森田3D牙科CT机、德国西门子数字化全景机等一批先进医疗设备,开放牙科综合治疗椅76台。
山西医科大学与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多所院校建立了教育、科技、医疗合作关系。
经过九十多年的薪火相传,经过几代人的艰辛拼搏,山西医科大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未来的征程中,山西医科大学将继承优良办学传统,加快发展步伐,为建成建好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信息分类:
年  份:
招生网信息
山西医科大学 相册
还没有创建任何内容。
山西医科大学
还没有创建任何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校......
山西医科大学 招生网信息
山西医科大学 小组成员
信息分类导航
艺术类统考山西医科大学学院、专业介绍
山西医科大学学院、专业介绍
&来源:[ 搜狐教育 ]&
页面功能&&【】【】【】【字体:&&】【】&【】
 学院近年来大大加强了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互访,多渠道进修、攻读学位,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与国际同行合作课题研究,积极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在新的世纪,学院将以全新的面貌面向社会,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为培养适合二十一世纪的新型医学人才而奋斗。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
  1.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医学科技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政府部门、医药院校、科研部门,各级医疗监督,疾病防治和社会及商业保险机构中,从事疾病防治、科研、教学、卫生监督、医疗人寿保险工作的高级管理专门人才。
  2. 课程设置:预防医学专业主要开设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专业课主要课程: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儿少卫生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等。
  3. 毕业去向:可到各级卫生防疫、医疗、环境保护、卫生监督、疾病控制、海关、国境检疫、高等医药院校、医疗管理及科研单位工作。
  4.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
  四年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与医疗保险方向)
  1. 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一般方法,具有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专业知识,并能应用这些理论和知识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工作,具备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等多方面能力,可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及医药企事业单位承担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 课程设置:开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统计学、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原理与政策、医疗保险学、社会保险精算概论、组织行为学、运筹学、医学社会学、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公共政策学等课程。毕业实习半年并撰写毕业论文。
  3. 毕业去向:在医学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各级卫生行政机关和医疗保健机构、在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机构从事卫生管理等相关工作,。
  4. 学位授予:管理学学士
  法医学院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专业是1980年由原山西医学院与山西省公安厅以联合办学的形式在全国率先创建的。1983年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太原晋祠召开了“全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座谈会”,对山西医学院创建法医学专业给予高度评价并建议推广。1993年法医学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2003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学科。2001年法医学专业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日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暨山西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正式成立,司法鉴定心是山西省司法厅批准设立的山西省范围内第一个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
  法医学院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具有专业特色,师资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管理严格规范的新型学院。学院拥有遗传分析系统、气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病理图像分析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80%的教师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学院先后承担了公安部、省科委、省教委多项科研项目,有多人参加了法医学专业国家教委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从1980年开始招生以来,已为全国20多个省、市培养和输送法医学人才600余名,占全国法医学本科生培养总数的50%以上。目前,法医学院正在积极努力,力争建设成为华北地区法医学人才培养中心,法医学科学研究中心,法医学检验鉴定中心和法医学咨询服务中心。
  五年制法医学专业
  1.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法医学业鉴定的法医师。
  2. 课程设置:法医学专业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为主干学科。开设课程主要有英语、计算机、人体解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临床法医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物分析和司法精神病学等。
  3. 毕业去向:可到公、检、法司系统的各级法医学鉴定机构,高等医学院校和法医学研究机构从事法医学鉴定、教学和科研工作。
  4.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
  口腔医学系简介:
  口腔医学系设立于1984年。二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800余人。1997年成立口腔医学研究所,1998年4月成立口腔医院,现有5个教研室,4个临床科室,3个研究室。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山西省唯一的口腔医学专业硕士点。我系现承担科研项目9项,发表国家级论文20余篇,拥有一流的医疗设备和实力雄厚的师资、医疗专业技术队伍。新的口腔综合大楼已落成,年内将投入使用。我系正强化管理、深化改革,注重创新,为把口腔医学系建成山西口腔医学人才培养、口腔医疗保健服务、口腔医学研究的中心而不懈努力。
  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
  1.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口腔医师。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口腔医学各临床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口腔疾病,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一定的医学研究能力。
  2. 课程设置:口腔医学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为主干学科,除学习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外,还学习口腔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影像诊断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
  3. 毕业去向:可到各级口腔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及医学院校从事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
  4.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
  药学院简介:
  药学院创建于1979年并于同年开始招收专科生。 其前身为山西医科大学药学系。1999年成立药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是山西省中唯一的一个培养药学专业高层次综合性人才的基地。迄今为山西省已培养了各类药学、药物制剂学、中药学人才3000多人,是我省培养造就高级医药技术人才的最高学府。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现与大学药学院和联合培养博士生;曾获学术成果和科技进步奖30多项,研制出新药4个,为学校创建了制药厂、创建了山西省中医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药学院现下辖一个药物研究所,有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药物质量控制和评价、中草药四个研究室;有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药物制剂学三个硕士点。本科生培养方面设有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三个专业。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申报药物化学博士点和中草药两个硕士点。现承担科研项目19项,其中有四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新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国家一类抗癌新药研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攻关项目等。目前正在研制国家一类新药1个,二类新药2个,三类新药4个,在新药的研制和开发方面有较雄厚的综合技术力量。
  四年制药学专业
  1.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药品鉴定及临床合理用药的综合型药学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生物医学及药学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2. 课程设置:药学专业开设英语、计算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医学基础、微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中草药植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药学和药事管理等课程。
  3. 毕业去向:可到各级医院药房、药品检验所、药厂、科研单位及医药院校等单位从事新药研究与设计、合理用药、药品鉴定、药物制剂研究和教学等工作。
  四年制药物制剂专业
  1. 培养目标:药物制剂专业主要是培养从事药物制剂和剂型研究、开发、生产及其质量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药剂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实验技能,掌握药物剂型和制剂的制备原理与方法、设计原理、生产工艺技术、质量控制、质量管理及合理应用等专业知识。
  2. 主要课程:开设工业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制剂工程学、药物分析、临床药学、药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物理药学、专业外语、新药研究与设计等课程。
  3. 毕业去向:毕业后能够在药品研究单位、生产企业、医院药房、社会社区药房、药品检验所、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药物剂型及制剂的研究开发、药物制剂的生产管理及质量管理、制剂工艺技术设计以及药品调剂和临床用药指导等工作。
  4.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年制中药学专业
  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2. 主要课程:开设药用植物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中药化学、中药学、方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新药研究、中药临床药学及药代动力学、中药分析、中药资源学、天然药物波谱解析、专业英语、药理学等课程。
  3. 毕业去向:毕业后可到药监局、医院药剂科、药品检验所、药物研究所、中药厂、医药公司、药材公司、中药材基地、大中专院校等单位工作。
  4. 学位授予:理学学士。
  护理学院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其前身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二临床医学院护校,具有30多年培养中、高等护理专业人才教学实践的基础和医科大学雄厚的医学基础课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具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二医院独有的实训基地和师资力量,拥有《护理研究》杂志编委会的人才优势,是山西省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最高学府。迄今为止已培养了2200多名各类护理专业人才,现多数成为我省医疗单位的护理骨干。
  学院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和人才梯队的建设。现有教师88人,其中正高职称31人,副高职称48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9人。教师中,有《中华护理杂志》、《护理研究》、《实用护理杂志》等专业期刊编委16名;主编、参编《护理教育学》、《护理社会》、《护理美学》、《临床营养护理学》等13种教材,其中主编5人,副主编3人,编委6人,1人担任卫生部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6人承担卫生部护理专科规划教材的编写;承担科研项目15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由中华护理学会主管、本院主办的国家级护理期刊《护理研究》,已创办16年,在我国护理界享有盛誉;有10余人还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山西省护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学院自成立以来,恪守严谨求实创新,提升护理品位的办院理念,以临床教育、护理教育、护理心理、护理管理为主攻研究方向,以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素质为办学宗旨,在教学实践中本着“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专业学习为重点、以教育创新为核心、以社会实践为纽带”的办学思路,培养中专、大专、本科和硕士等不同层次的护理人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学院于2001年起已招收了三批护理硕士研究生,并举办护理硕士在职班一期,现已结业。于2002年开始招收护理本科,已成为山西医科大学具有相当办学规模的二级学院。
  呵护生命,关爱健康,注重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人们的生存理念,高级护理人才将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将是学子们成长成才、梦想变为现实的最佳学府。
  四年制护理学专业
  1. 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服务,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社会,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个体和群体提供健康服务的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2. 课程设置:护理专业开设英语、计算机基础、人体形态与功能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中医护理学、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课程。
  3. 毕业去向:可到各级医疗机构,医学院校从事医疗、护理教学研究等工作。
  4.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是我校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于2003年5月成立的二级学院。由社会科学教育部、医学心理学专业(硕士点)、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组成。下设十二个教研室,承担着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医学信息检索、医学心理学等公共课和医学心理学硕士点、社会工作专业、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课及中国传统文化、医学法学、大学语文等选修课程,并面向社会,在医院、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及治疗工作。现已基本形成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力量分布均匀、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有专职教职工4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1人,讲师8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47%。兼职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近年来承担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在正式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各种著作10多部,多次获得国家及省级优秀论文奖及科研成果奖。目前正积极筹备申报“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
  人文学院全体教师,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年制社会工作专业
  1. 培养目标:我院社会工作专业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两个带有医学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之一,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单位之一。该专业通过规范的专业教育,确立社会工作理念,传授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助人的基本技巧,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具有敬业乐群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能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境内外企业、基金会等)、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社会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服务、个人和团体咨询、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专业除了政治理论、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外,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管理学、高等数学、伦理学、公共关系学等;设置的专业课程有: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社会工作行政、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社区发展研究、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其中医疗社会工作方向增设医学导论、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等课程。
  3. 毕业生去向: 毕业生适合在行政机构、社会福利部门、社区管理机构理健康及教学科学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就业。
  4. 授予学位: 法学学士
  四年制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专业
  1. 培养目标:作为全国设有该专业的为数不多的医学高校之一,我院填补了省内空白。本专业在管理科学基础上,结合医学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而建立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信息管理和图书情报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并掌握坚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打造从事医药科学信息工作各领域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
  2.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管理学概论、信息管理基础、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信息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多媒体技术、卫生统计学、医院管理系统、信息检索、科技写作与编辑等。
  3. 毕业去向:本专业学生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就业渠道宽,适合于医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省市级医院、其他医药卫生机构以及政府机关各部门从事各种信息管理、分析和科研管理工作,也可到高等医药院校、医药卫生出版部门从事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4.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外语教学部
  四年制英语(医学方向)专业
  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21世纪发展的,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医学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对跨专业两用人才的社会需求。
  2. 课程设置:本专业以英语和医学为主干学科。开设课程有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口语、英语编辑与写作、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第语、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对医学课程,我们将充分发挥我校现有的师资优势,体现双语教学之特色。
  3. 毕业去向:可以到各级医院、相关医疗机构、情报部门从事文献整理和编辑工作。也可在大、中专院校及各类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或外事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工作。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4. 学位授予:文学学士。
  &[]&[2]&
页面功能&&【】【】【】【字体:&&】【】&【】
■相关新闻
(04/28 17:18)(04/28 17:13)(04/28 17:06)(04/28 16:44)(04/28 16:43)(04/28 16:39)(04/28 16:37)(04/28 16:27)(04/28 16:20)
请发表您的看法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网站建设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医科大第三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