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一电子课本化学第三本课本是不是文理要分开学了?

文理教研网,小学资源,初中资源,高中资源优秀教学资源!
热门搜索:&&&&&&&
初中资源标题
初中资源简介
初中资源内容
|-初中所有栏目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数学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英语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物理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化学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政治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历史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地理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生物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信息技术&|-音体美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名师教案2【鲁教版】
来源:网上收集 作者:冬天的一把火时间:
※&以下为《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名师教案2【鲁教版】》文本内容,不包含图片,如需完整word资源请下载查看。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
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3.
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4.
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从海水中溶有的物质开始深入到海底蕴藏的矿物资源,体现了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并以大量的图片资料生动地再现了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同时不忘记告诫人们: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人类共同拥有的海洋资源,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关于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对于海水提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知道富集的方法在化学上的应用。要使学生认识到由于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低,人们想要得到它,就要设法使之富集。如果直接用海水为原料,则将其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沉淀的过程就是为了使镁元素富集;如果以卤水为原料,则在海水晒盐阶段就经过了一次富集,转化为沉淀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进一步富集,还能够除去其中的氯化钠等杂质。  关于海水的淡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淡化的主要方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中渗透节水意识的培养。  本节能用到的已学知道主要有:混合物、检验装置气密性、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化学性质、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压强增大时分子的穿透能力增强等。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过去可能不会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海洋,在他们头脑中储存的关于海洋的信息更多的是海的壮观和美丽,从海水中可以获取海洋生物,可以得到食盐等,知道从海洋中可以开发石油的人就很少了。所以,他们一般不会从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角度去思考海洋问题,更不会想到海水的淡化是用化学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大海的美好情感,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深刻体会化学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重要价值。同时由于学生对“实验探究”活动情有独钟,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参与决策的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媒体选择:  海水蒸馏的有关实验仪器,图片的多媒体展示,有关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信息网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  1、
你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你知道海水的味道吗?你想知道海水为什么又苦又咸吗?你想知道海水能为人类提供哪些有用的物质吗?  出示导读思考题一:  1、
海水中溶有哪些物质?你对“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图是怎样认识的?  2、
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其工艺流程是什么?涉及到哪些重要的化学反应?  组织讨论: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将海水进行电解来制取金属镁呢?  出示导读思考题二,指导学生看书讨论:  1、
海底蕴藏着哪些矿物资源?  2、
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还没有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的开采?  3、
什么是锰结核?锰结核里主要含有哪些元素?  4、
海洋资源包括哪些?海洋中的资源可以再生吗?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应如何保护海洋资源?  反馈学生的讨论结果,对“可燃冰”开采和储运中的问题做简单的解释。  媒体显示、展示图片:  1、(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海洋资源图片)你还了解哪些海洋资源?  2(展示海洋环境监测图)你曾见过哪些海洋污染?  设问、质疑:  1、
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为什么淡水日益短缺?  2、
人们将采用什么方法解决淡水危机问题?  3、
用什么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  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用蒸馏法淡化海水  提问:从哪些方面对装置进行改进,可以提高水蒸气的冷凝效果?蒸馏法在石油化工生产上还有什么应用?蒸馏和蒸发有什么不同?  投影:“多级闪急蒸馏法”图片,分析其原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呢?  反馈练习:  1、
课本中的“自我挑战”1、2题  2、
课本中的“由你决定”  作业:自我挑战3:写小论文  回答问题,各抒已见  阅读课文及图片,回答问题(海水中含有很多种化学元素,其中Cl、Na、Mg、Ca较多)  看书、思考,书写制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原理:海水或卤水氢氧化镁氯化镁镁  化学方程式:  MgCl2+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  MgCl2Mg+Cl2↑  讨论、回答问题  看书、读图、讨论  可燃冰:  天然气水合物,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燃烧时产生的能量多,几乎不产生残渣。  锰结核:含有多种金属的矿物,含有:锰、铁、镍、铜、钴、钛等金属,总量可达30000亿吨。  包括:化学资源、矿物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  海洋环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  看图、赏图、理解图  思考、讨论、交流  地球上的水97%以上是海水,只有2.53%是淡水,其中可供人类使用的还不到总水量的1%,工农业生产不断污染淡水。  从海洋中获取淡水是解决淡水危机的有效途径。  蒸馏法、结晶法、膜法  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海水淡化  思考、讨论  观察、听讲、思考  反思、自我检查  自我总结,质疑问难  讨论与交流  课下完成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培养阅读及识图归纳能力  对学生进行化学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阅读归纳能力  渗透化学与地理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的情感  培养读图能力及关心自然关注社会的情感  引发学生对海水淡化方法的思考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与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和知识  培养归纳和表达能力  检查学习效果  锻炼学生文字表达能力  教后记:  ?  ?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学习目标】  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资源;能说出海洋包括哪些资源;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3、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结晶法、膜法。  【学习重点】了解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认识海水中的物质。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2~3,  交流和总结:  1、海水中溶解的盐占______%,其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多。  2、利用海水制取镁的反应原理是:  海水或卤水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了解。  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P3~5,  交流和总结:  1、海底有哪些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海底矿物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开发海底矿物?  学习任务三:探究海水淡化的方法。  1提出问题:威海著名的旅游圣地刘公岛上每天需用的数千吨淡水都是利用海水淡化得到的,用什么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呢?  2建立假设:蒸馏或其他方法  3搜集证据:1、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  2、加入约5mL海水,加热。  3、取少量冷凝水滴入AgNO3溶液观察。  4获得结论:蒸馏是海水淡化的一种方法。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蒸馏法的“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学案最近更新
教案学案热点内容高二下学期理科生要学哪几本书?我们上了 物理3-1 化学选5 生物必修3 数选2-1.2_百度知道
高二下学期理科生要学哪几本书?我们上了 物理3-1 化学选5 生物必修3 数选2-1.2
提问者采纳
物理选修3-2(重点),3-4、3-5化学选修4反应原理生物选修1 选修3数学选修2-3+选修4中的几何证明、不等式选讲、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提问者评价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你是哪里人啊?不同的地区不一样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老版本收藏教科书全日制人教版高中课本教材化学理科全套三册80后
促销信息:
商品评分:
配&送&至:
服  务:
温馨提示:
赠  品:
促销信息: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老版本收藏教科书全日制人教版高中课本教材化学理科全套三册80后
商品名称:老版本收藏教科书全日制人教版高中课本教材...
商品编号:
上架时间: 15:31:30
商品毛重:0.894kg
商品产地:
如果您发现商品信息不准确,
此书为收藏版书籍,进货困难进价比较高,因此售价比定价高,如果不能接受的请慎拍。
书名:老版本大纲版收藏人教版课本全日制教科书全套共3本高中化学教材
总定价:28.61元
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 编著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开本:16开
全日制化学必修 &&&&&&&&&&&& &第一册&&5&&& 版次:2003年6月第1版& 印次:2006年4月第4次印刷&&&&& &定价:11.31元
全日制化学必修&&&&&&&&&&&&&&& 第二册&&2&&& 版次:2007年1月第2版& 印次:2009年6月第15次印刷&&&& 定价:10.70元
全日制化学必修+选修 && 第三册&&&3&&& 版次:2007年1月第2版& 印次:2008年4月第2次印刷&&&&&& 定价:6.60元&&
本产品质保期为:
服务承诺: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温馨提示:因厂家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更换随机附件等没有任何提前通知,且每位咨询者购买情况、提问时间等不同,为此以下回复仅对提问者3天内有效,其他网友仅供参考!若由此给您带来不便请多多谅解,谢谢!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最终购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高中通用排行榜
购买了该商品的用户还购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根据浏览猜你喜欢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高考知识点
湘教版(,)
中考知识点
[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您可以用合作网站账号登录学科网
&& 资料信息
摘要:文档属性:188K doc | 适用地区:,
审核站长: [] []
时间: 10:11:00 上传 |
22:33:00 审核
统计:日() 周()
消费:扣点数:1.00 点
互动:[] []
评分:[我要评论] 共有0人评价
标签:试题试卷,模拟预测,化学,中考,各类备考试题,长沙市南雅中学,初三,全国,2014
套卷:暂无
专辑:暂无
用于QQ、MSN等聊天平台,直接粘贴发送
用于嵌入到各种BBS论坛或者签名中
HTML代码:
用于粘贴到网站、微博或者博客里面
资料评价 下载地址 相关下载
1、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有质量问题,请投诉该资料。您的投诉经核实如情况属实,会补偿您下载此资料而需要的点数 (本网慎重提示您,如果诬告受到的处罚会很重)。
2、下载资料前请注意看资料页面中的下载等级、需要储值、需要点数,并检查您是否有相应的权限以及足够的储值与点数以正常的下载到资料。同时注意看资料页面中的其它信息以及会员对此资料的评论,以在下载前对资料有个初步的了解,资料下载遇到的问题可以参阅[客服中心]。
3、每个资料提供有多个地址供下载,可以点击不同的地址下载,不会重复扣除点数。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临时关闭防火墙,特别是诺顿防火墙,再进行下载。若依然不能下载请通过页面的[投诉该资料]或者发表评论来进行反映。
4、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和本网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5、未经本站明确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
6、如果没有找到所需要的资料,请到本网论坛[]里提出,本网会尽力满足您的要求。
下载权限: 普通/高级用户(扣1.00普通点)&网校通用户(免费)&普通用户()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
普通下载通道
高级会员通道
网校通专属通道
该用户其他资料
[] 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研究配套.[] 江苏省建湖县汇文实验初级中.[] 湖北省黄石市第十六中学2015.[]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 【解析版】云南省各校高中化.[]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
谁下载了这份试卷
客服热线:010-57
传真:010-
Copyright©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
京ICP证080135号文理教研网,小学资源,初中资源,高中资源优秀教学资源!
热门搜索:&&&&&&&
初中资源标题
初中资源简介
初中资源内容
|-初中所有栏目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数学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英语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物理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化学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政治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历史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地理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生物
&&|-试题试卷&&|-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素材综合&&|-教学论文&|-信息技术&|-音体美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开发名师教案1【鲁教版】
来源:网上收集 作者:杨西湖时间:
※&以下为《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开发名师教案1【鲁教版】》文本内容,不包含图片,如需完整word资源请下载查看。
  化学与能源开发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  教师投影现有化石燃料的储量和使用年限,让学生观察投影,说出自己的感想.  学生甲:化石燃料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应该节约能源.  学生乙:光节约现有能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想办法开发新能源。  教师:有哪些能源能够开发和利用?  学生: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潮汐、氢能、核能。  教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其中的氢能源。请同学们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描述其现象。  学生回答问题。  二、讨论交流,认识清洁高效的氢能源。  多媒体展示几种燃料燃烧热值的比较。  教师:根据同学们已经掌握的知识,结合几种燃料燃烧热值的比较请大家思考氢气作为能源有哪些优点。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出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用水作原料来制取,有广泛的来源;氢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多媒体展示火箭发射和氢能汽车的图片。  教师: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已用于火箭发射,氢能汽车开始出现,但是同学们在马路上见过多少氢能汽车?氢气作为燃料优点明显,但为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广泛使用呢?  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后回答: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消耗电能太多,成本太高,并且不容易储存和运输。  教师:要想使氢气这一理想能源广泛应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图片,让学生讨论分析其原理及该燃料电池的优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多识一点,了解氢气的储存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化学电池中的能量转化。  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验探究。  探究过程为:  ①提出问题:化学反应能否产生电能?  ②猜想假设: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猜想,作出自己的假设:化学反应能产生电能或不能产生电能。  ③设计实验方案: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根据交流情况修订补充自己的方案。提示:(1)小心地剥开一节1号电池,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  (2)把一块锌片和碳棒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发生的现象,并加以解释。用导线把上面实验中的锌片和碳棒连接起来,并在导线中间连接一只灵敏电流计。观察发生的现象。与前面的现象对比有何异同?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④进行实验,验证猜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实验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安全、规范操作,合理分工,协作完成,及时准确的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⑤交流共享,得出结论: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现象和猜想的正误,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就是化学电池。对于个别与事实不符的现象及结论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问题之所在。  2、学生以组为单位展示课前准备的各种电池,并分析总结出电池的优点:体积小、电容量大、移动方便。教师:按照能否充电后反复使用,可将电池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什么样的电池是一次电池,什么样的电池是二次电池,并将自己准备的电池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分析并分类交流。  3、讨论:物质的化学能通常可以转化为哪些形式的能量?请举例说明。  学生:思考并回答、补充总结出: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等。  展示:蜡烛燃烧的图片,学生分析其中的能量转化。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哪些收获?  多名学生回答并补充总结: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  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 为电能的装置。  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锻炼了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到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等等。  五、当堂检测  我知道  1、氢气燃烧的热值比化石燃料
制得燃烧后生成  ,不污染环境,因此,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但我们在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以前要  。  2、电动车的蓄电池充电是将
能转化为  能;放电是将
能,再转化为  能。  我会选  1、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下列燃料电池比较适合宇宙飞船使用的是 (
)  A.O2―CH4燃料电池
B. O2―C2H5OH燃料电池  C. O2―H2燃料电池
D .O2―CO燃料电池  2、自然界中以现成的形式提供的能源叫做一级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如氢气属于高效无污染的二级能源,是因为自然界中现成的氢气很少,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属一级能源
B.一氧化碳属二级能源  C.家用电器使用的电能属一级能源
D.风能属二级能源  我会评价  氢气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理想能源。下列(1)―(6)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查阅资料归纳的工业制氢气的方法,其中包括正在研发的方案:  (1)电解法:2H2O2H2↑+O2↑  (2)甲烷转化法:CH4+H2O3H2  +CO  (3)水煤气法:C+H2OCO+H2  (4)碳氢化合物热裂法:CH4C+2H2  (5)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的高温使水分解:2H2O2H2↑  + O2↑  (6)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2H2O2H2↑+O2↑  如果将来人类广泛使用氢气作为能源,那么上述6种方法中你认为可行的,且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是哪几种?并逐条说明理由。  六、课外活动与实践  把一块锌片和铜片平行插入一个成熟的番茄(其液汁显酸性)中,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  连接起来,并在导线中间接如入音乐贺卡上的小喇叭,听一听是否会发出音乐声,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案例分析]  本案例设计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情景,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注重实验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小组探究实验,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通过合作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对学习结果产生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3.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知识,化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化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增强学生的能源意识,懂得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价值观,强化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责任感。我在设计这一课时,通过大量的生活信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实践活动。为了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我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亲手设计实验,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能力。  [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分组讨论、省悟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本节课中,主要通过让学生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和拓展过程,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和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要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大胆主动地去想,去说,去做,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不要随便打断学生,要及时鼓励学生,尽管学生的回答可能不那么完美,操作可能不那么规范,甚至是错误的,但只要学生在积极思考,积极探索,那就是值得我们鼓励的。  2.探究实验中,既要放手让学生去猜想,去设计,去实验,又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提高课堂效率,特别要注意不成功实验的分析,让学生在分析中纠错,在分析中提高,不断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3.由于时间紧,有些练习处理比较仓促,有些问题可放在课前进行,比如:对“小心地剥开一节1号电池,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这一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课前剥好并观察记录,课上交流。这样,课内课外相结合,既提高了效率,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案学案最近更新
教案学案热点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教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