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语歌曲是否有简单与复杂之分,有没有规则一说,这些简单复...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7人关注)
&(3860人关注)
&(247人关注)
&(4人关注)
&(1人关注)如果题主只是为了能说上几句非常日常的话,那么可以在新疆的各大书店买到汉语注音的教材,不需要基础,只用模仿就行,但是最后的结果可能就像老外说坑吧的汉语。。。。&br&如果题主是想掌握这门语言,那么先握个手,然后请继续往下看。&br&&br&首先,我的回答是基于我的学习,可能和一些教材上说的不一样。由于维语的学习直到近几年才成为热门,各个大学也编纂了自己的教材,在这些教材中因为编者老师的水平/方言/习惯等因素也会有很多不同。维语的语法也尚未有完全的定论,我接触到的教材里从90年代到现在就在不断地修订语法。&br&维语和汉语不同。汉语有成千上万的字,通过不同字的组合形成词,再通过句法组成句。而维语总共就有32个字母,字母组成词,在词组成句的过程中就要比汉语复杂很多,有非常多的词尾和变化。&br&&br&简单来说,学习语言都是三个点:&b&语法,词汇量,口语/听力。&/b&&br&&br&&b&语法&/b&,这个很关键。从汉语母语的人来说,维语的语法很不一样。如果对语法不熟,一段几乎相同的词语组成的句子可能可以翻译出完全不同的意思,所以一开始学习都要从语法入手,这是基础的基础一定要打好。&br&语法学习中请注意这些点:句法,人称,词尾,副动词。&br&语法的学习,先要学习简单句子的结构。和汉语的主谓宾不同,维语是主宾谓的结构(当然,在诗歌或者某些特殊句型里,也是会主谓宾的)。主宾谓是维语最基础的句法,维语的句型结构非常多,需要通过教材和大量的阅读来掌握。&br&&b&词尾&/b&很重要。维语的一大特点就是词尾众多,如果需要,一个动词的后面可以同时缀上十几个词尾,所以一定要明白每一个词尾的意思。&br&&b&人称&/b&既包括在“主语”位置上的人称(这个很简单,就是“我在学习”中的“我”,只需要注意在不同的语境下选择尊称),也包括人称词尾。人称词尾比较复杂,一个人称词尾中可能涵盖了“归属”“时态”“行为”等等非常多的意思,需要认真学习。&br&&b&副动词&/b&也可以算做是单词量的一方面。维语的句子中,很多时候要用副动词来表示说话者或者其他人的想法/打算,或者形容一件事情的程度/时间/消息来源等等。例如“花很漂亮”这句话,用维语来表达,或许这个“很”就要用上副动词,维语有不同的“很”,有一些会配上不同的副动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语法点,也是一个比较难背的词类(因为通常很少有实际的释义,一个副动词在不同的词尾后又会有不同的意思),但是又非常常用,最好能熟练掌握。&br&&br&接下来是词汇量。语法的基础打好了就像是一栋大楼拼好了框架,词汇量就是在往框架里添砖头。&br&背单词这种事大家从小学到高中都没少做,也多少总结出了不同的方法。那么我就只说一下维语词汇的特点好了。&br&第一个特点就是&b&同义的词汇很多&/b&。对于这样的词汇,如果是名词,那么最好能对维吾尔人的生活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比如不同的“锅”,在汉语里都是“锅”,但是在维语里就分得很细,从锅的大小、用途、材质,都有不同的词汇)。如果是形容词或者副词,那就需要知道哪个词适用于什么语境(维吾尔语的语境很多,当你对不同的人说话/你想表达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的形容,等等都是不同的语境,需要用到不同的词语),分辨词语使用的最好方法就是大量阅读和使用。&br&第二个特点也可以算是一个窍门,就像汉语里“好”和“不好”的区别只在一个“不”,维语的很多形容词也只是通过&b&不同的后缀&/b&来区分。当你的词汇量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不只是形容词,包括动词之类,很多词都是在一个词根的基础上添加后缀形成的。(这也是拼音文字的特点,英文、法文等等这些语言中的词汇都有词根的概念,汉语就没有,所以要注意)&br&&br&最后是口语。既是口语也是听力。维语里有弱化、脱落等现象,也就是在发音的同时会出现语流音变,这样一来,说的和听到的可能和写出来的就不一样。语流音变的形式不多,但是需要熟练掌握。&br&口语和听力的练习,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融入环境。不要怕说,要跟维吾尔族人交谈,说的多了自然也就会了(这也是为什么在乌鲁木齐长大的很多维族孩子,或者一些汉族孩子,会说而不会写的原因),他们说话,你也要听。维语也存在方言,有些方言的变化甚至很大,这就需要有足够的经验来辨识。&br&&br&哦对了,还有一个是字母,这是书写和识读维吾尔语的前提。维语有32个字母,每个字母都有变体,一共有128个变体。当初我们练习字母的时候一个字母就要反复书写十多页,几乎一个字母一个本子,这确实需要多写多练。&br&&br&另外请不要相信找个维族朋友/新疆朋友/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活之类。如果题主是新疆人就会知道,在新疆汉族会说维语的真的很少!(我很多同学去到内地之后被要求说一段维语真的是很囧啊...就好像内蒙长大的汉族一定会说蒙语一样),汉族孩子能接触到的维族孩子也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汉语环境下长大的,我在乌鲁木齐,初中高中的很多维族同学都只会说不会写。通过这样的渠道学习,速成可能是可以的,但谈不上掌握,因为可能学到的更多的是非常口语的东西,或者压根就是方言= =&br&&br&转载请注明出处(不过估计没有多少受众的说 = =)
如果题主只是为了能说上几句非常日常的话,那么可以在新疆的各大书店买到汉语注音的教材,不需要基础,只用模仿就行,但是最后的结果可能就像老外说坑吧的汉语。。。。如果题主是想掌握这门语言,那么先握个手,然后请继续往下看。首先,我的回答是基于我的…
被称为「新文字」的维吾尔语字母表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但一些字母的发音仿照了汉语拼音;而还有几个字母,与中亚突厥国家在从波斯-阿拉伯字母最终转换到西里尔字母的过程中短暂采用过的拉丁字母是一样的。维吾尔新文字的字母表是这样的:&br&&br&&img src=&/22f78a05d3fdcf502cb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22f78a05d3fdcf502cbd_r.jpg&&&br&(图片出处:
&a href=&//wbphotos/large/mid/9111/pid/66fd2db6jw1ea7rrxnzqlj20hs0npaa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浪微博-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的「新文字」方案是 1959 年底制定,次年开始在小学里试行的 [1],之后在在全新疆推行。一直使用到 1982 年底,决定「全面使用维吾尔、哈萨克老文字」[2] 为止。「新文字」被废止原因是它并不成功。&br&&br&在使用这种经过大幅调整的拉丁字母表之前,新疆一直在使用波斯-阿拉伯字母。既然 60 年代的这种拉丁字母表被称为「新文字」,那之前的波斯-阿拉伯字母就自然而然地被称作了「老文字」。在尝试推行拉丁式新文字之前,政府还曾在 1956 年制定过基于西里尔字母的少数民族文字 [1],但很快就废止了。&br&&br&从 13 至 15 世纪开始,新疆的突厥民族就开始使用波斯-阿拉伯字母书写的察合台文。这一时期的突厥语引入了大量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而且这些词汇的拼写一般会直接照搬在原语言的拼写方式,所以整个语言的拼写大概会是很混乱的。20 世纪 30 年代,对察合台文大幅修订的维吾尔文拼写方式就已经出现了,这时的拼写剔除了许多读音重复的字母,又增加了一些适合维语发音需要的字母,做到了一个字母对应一个发音。这一套字母表应该就是之后所说的「老文字」(这句话存疑)。[3](我没见过察合台文的文本,所以不知道具体做了怎样的修订。感觉大体上或许像是现在的波斯语,一些元音不标出来,若干个辅音字母读音相同。一个学过波斯语的朋友,见到了维语字母表之后,热情地称赞说,维语字母表太科学了。)&br&&br&这套「老文字」从 30 年代中期到 50 年代末,存在了 20 多年,中间也做过一些调整。在 80 年代恢复使用后,1983 年 4 月又大概做了一些调整,添加了表示 ?、ü 的两个字母,排定了字母表的顺序。[3] 实际上维吾尔文的正字法之后还做过一些小小的调整,而且现在有一些常用单词的拼写仍然没有统一。&br&&br&1960 年代拉丁化、推行「新文字」的主要理由有波斯-阿拉伯字母的字母形式太多、字母的连写太麻烦;一些单词的拼写方式跟口语发音不一致,导致一些词读音、涵义大不同,可是拼写却一样;拉丁化的字母和汉语拼音方案尽量一致,这样可以帮助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而且在推行「新文字」的同时,中国科学院和民族学院(后来的民大)从 1950 年代中期开始,也对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进行了田野调查。[4] 这三个问题里,第一个问题不算是问题;第三个问题,通过实行「新文字」其实解决不了,比如英语和法语都使用拉丁字母,英国和法国差异还是那么大;但不同音同型的问题的确是需要解决的,对维吾尔语,1983 年的正字法调整就是很有益的。&br&&br&但是「新文字」的推行成效有限(有一批维吾尔人初等教育是以「新文字」进行的,很多人是后来重新学的阿拉伯字母的维吾尔文)。一个原因是刚开始推行不久就赶上了文革,「推行工作中断了三四年之久」,另一个原因是「离开语言文字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从事某种改革,往往是好心未能办好事」,另外据说一些字母的使用方法「少数民族群众不易掌握」[1] 也就是说,除了文革的时机不凑巧之外,另外的原因是拉丁化改革是瞎胡闹,而且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群众的阻力。&br&&br&即使是在「新文字」推行期间,也长期存在着新老文字并用的现象。在「新文字」废止之前,官方曾在 1979 年底间接地承认「新文字」并不成功。1979 年底自治区政府的一则通知 [5] 说「在维、哈新文字尚未普及的情况下」,“一刀切”地「于 1976 年便宣布停止使用老文字,报纸、书刊和各类文件全部使用新文字,给相当一部分尚未掌握新文字的干部和群众的工作和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很不利于宣传工作。这则通知进而要求从 1980 年开始,开始「有限额地出版维、哈老文字报纸」。这则通知把「新文字」推广工作的失败归咎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还说要继续办脱产班,让干部学习「新文字」。这么说来,报刊书籍和文件中完全使用「新文字」的时间说不定只有 1976 年到 1979 年底这四年。&br&&br&由于有了「新文字」的失败教训,怕引起人们的厌倦感,所以 2000 年代初推出「拉丁维文」(ULY) [6] 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它只是一个辅助的转写方式。一些维吾尔学者对维吾尔文拉丁化还有蛮高的呼声,不过我不知道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对拉丁化的看法是怎样的。未来十年里,维吾尔语恐怕会发生很大的变革,来自汉语、英语的借词会构成很大的冲击。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都会受到这样的冲击。&br&&br&参考资料:&br&&br&&ol&&li&「当代新疆两次重大文字改革刍议」,陈云华、王春燕,《语言与翻译》2002 年第 1 期 &br&&/li&&li&「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使用维吾尔、哈萨克老文字的决议」: &a href=&/fagui/p_1/80287.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fagui/&/span&&span class=&invisible&&p_1/80287.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li&《当代维吾尔语言文字应用与发展》,&a href=&/subjec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ubject&/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书写得絮絮叨叨的。&br&&/li&&li&「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文字改革和新文字方案」,傅懋勣、朱志宁,《文字改革》1964 年&br&&/li&&li&「关于继续推行维吾尔、哈萨克新文字和同时使用维吾尔、哈萨克老文字的决定」: &a href=&/cMmb9&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Mmb9&/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维吾尔文最常用的拉丁转写是哪套?&/a& – 在这个问题的下面我大概介绍了一下 ULY&/li&&/ol&
被称为「新文字」的维吾尔语字母表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但一些字母的发音仿照了汉语拼音;而还有几个字母,与中亚突厥国家在从波斯-阿拉伯字母最终转换到西里尔字母的过程中短暂采用过的拉丁字母是一样的。维吾尔新文字的字母表是这样的:(图片出处:
家乡内蒙古呼和浩特。&br&&br&&b&本质上,这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非政策问题&/b&。如果学习一门语言就像学做一道菜那样简单,我一定会去学蒙语,但实际情况是,&b&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哪怕仅仅是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都需要下很大的功夫&/b&,要求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汉族小朋友学习两门外语的人,你们也太不人道了 (??_?)~~ &b&以如今的形式,只学一门外语,汉族小朋友显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英语。&/b&可能有朋友会觉得那是因为英语是强制加入通识教育的,但我家乡恰恰有现成的例子在。我小时候,学校里的外语课从初一开始,小升初考试可以选报俄语生或者英语生,俄语方向录取分数线低于英语方向,而且往往低不少,但即便如此,选学俄语的人仍旧连年递减,在我高中时,俄语方向终于无以为继,被取消了。我大学某位同乡学长当年是俄语生,一路读到博士,最后也没逃过英语,每每谈起大学后如何啃英语,都是一副往事不堪回首的神态。另一个例子,我的四个表弟里有两个是汉蒙混血,在内蒙蒙古族可以参加蒙语高考,录取率高于常规高考,这么优惠的条件下,我的两个表弟都没有去学蒙语(当然并非全无蒙古族气息,譬如我三表弟能够跳专业级别的蒙古族舞蹈),汉蒙混血的蒙古族都如此,更遑论汉族。学习一门语言的付出非常大,更严峻的是,半途而废几近前功尽弃,没有足够的回报,人们是不会下决心做这么一件费力之事的。学习蒙语做什么呢?翻译?那么多精通蒙汉双语的蒙古族,根本轮不到汉族学蒙语去做蒙语翻译。交流?蒙古族遍布亚欧大陆,内蒙有四百几十万蒙古族,占全球一半,算是不少,但是... 内蒙总人口两千几百万,汉族占比八成,在这种人口比例下,汉语其实也是蒙古族的母语之一,大多数蒙古族(特别是年轻人)都会说汉语,既然如此,汉族又何必去学蒙语呢?
家乡内蒙古呼和浩特。本质上,这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非政策问题。如果学习一门语言就像学做一道菜那样简单,我一定会去学蒙语,但实际情况是,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哪怕仅仅是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都需要下很大的功夫,要求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汉族小朋友学习两门…
好多回答里都已经体现了,就是没用,语言也是跟利益挂钩的。多了的道理讲不出来,讲点具体的例子吧。&br&&br&拿内蒙来说,走西口起初,在内蒙古东南部和中部一带多数地区都是以蒙古族居民为主,无论是政治经济都是蒙古族为主导,从山西河北走西口来的汉族人口那时都是不得不学习蒙古语的,还出现了好多蒙汉混合的小调。而今除了个别情况,已经绝少会有定居内蒙古的汉族再学习蒙古语了,早期学会蒙古语的山西人,都当了蒙古女婿,后代而今多是蒙古族。没学会的和后来的,逐渐在人口和政治经济上纷纷压倒土著蒙古族,人嘛,都是看利益的,既然如今自己成了主体民族,学习蒙古语也不会带来什么经济利益,自然如此。&br&&br&再说个事儿,以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举例,鄂温克旗辉苏木在二三十年前以鄂温克族为主,出生在四十年以前的辉苏木汉族牧民,也大多会说鄂温克语。但是后来辉苏木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居民增多,而今已经难以找到中年以下会说鄂温克语的汉族牧民。&br&
鄂温克旗巴彦查岗苏木莫和尔图嘎查以说达斡尔语的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为主,出生在四十年以前的莫和尔图的汉族牧民,会说达斡尔语、蒙古语甚至鄂温克语,如今这里的汉族居民同样增多,同样难以找到中年以下会说少数民族语言的汉族牧民。同样有趣的是,由于达斡尔族人口一直占优,在这个嘎查的土著鄂温克族也以达斡尔语为母语。&br&&br&---------------------------------------------------&br&再说一点吧,好多人说“没用”,这种想法我个人是觉得挺不好的,多会一门语言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更何况生活在非汉民族为行政主体民族的地区。&br&&br&还是拿呼伦贝尔说事,我所在的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这儿有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布里亚特蒙古、厄鲁特蒙古、巴尔虎蒙古、科尔沁蒙古,每一个民族或者部落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或方言,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这里的很多人都能从小会说除汉语以外一种两种甚至三种四种语言,可以随时在各个频道切换,语言所带来的奇妙感是文字所不能描述的。&br&
语言往往承载了一个族群的历史与文化,多会一门语言也是多接触一个世界,如果可以,我希望会更多的语言,领略感知更多的东西。
好多回答里都已经体现了,就是没用,语言也是跟利益挂钩的。多了的道理讲不出来,讲点具体的例子吧。拿内蒙来说,走西口起初,在内蒙古东南部和中部一带多数地区都是以蒙古族居民为主,无论是政治经济都是蒙古族为主导,从山西河北走西口来的汉族人口那时都…
我那母语不甚流利的太太, who is Uyghur, 有一个牛逼的师兄叫 &a data-hash=&9fba3570671& href=&///people/9fba357067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方丈& data-tip=&p$b$9fba3570671&&@方丈&/a& 。方丈认识很多牛逼的朋友。&br&&br&其中一个哥们儿叫 Ned,美国人。有一次方丈、方太太,叫我跟我太太出来吃饭,那次 Ned 兄也在。我握手,一直听说这个叫 Ned 的哥们儿维语很棒,于是接着说我也在学维语,又不自量力地用维语问了声好。Ned 兄噼里啪啦蹦出来一串,我顿时愣住了,一句都没听懂。(那是很多年以前了,我脑子笨、学得慢,直到现在也才只能听得懂面向幼儿的童话故事,哭哭。)对了,这位 Ned 兄,也能讲一口流利的京片子。&br&&br&我太太上大学的时候,还碰到过另外两个维语流利的美国哥们儿。一个饭局上,这两位美国哥们儿开始用维语开心地聊了起来。我太太因为一直读汉语学校,所以不太懂维语里俚俗的词语和笑点,只好痛苦地把脸扭向了一边。(因为维语不好,所以太太大人讲维语的时候会显示出另一种人格,被人形容 sadda ——「纯真」。)&br&&br&后来帮朋友查文献,无意间找到一篇讲 1980 年代维吾尔朦胧诗的论文。标题是汉语,就下载了下来,打开一看才发现是维语 —— 大家也知道,我维语只能到听儿童故事的水平。文章的署名不像维吾尔名字,就多留神又念了一遍,大概是 Joshua Freeman。向方丈打听才知道,这位 Josh 正是当年在饭桌上用维语聊天的两个美国哥们中的一个。方丈说,「Josh 是研究维吾尔朦胧诗的专家。」专家。&br&&br&还有一位神人叫 Elise Andersen,没什么交往,只是发过一封电子邮件。冰桶挑战流行的时候,维语的微信圈子里流传过一个白人姑娘冰桶挑战的视频,就是这位 Elise,她用维语讲「我现在玩儿的这东西叫冰桶挑战,意义是什么什么」。她是研究民歌的,维语汉语俱佳,还会察合台语。(最近还上了新疆台维语频道仿照 Voice 做的「丝路好声音」:&a href=&/boke/page/y/0/k/y01429zd6uk.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oke/page/y/0/&/span&&span class=&invisible&&k/y01429zd6uk.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br&(咦,我写的这好像是「母语不好是怎样的体验」……)&br&–&br&另请参见:&br&1.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主体民族能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阿尔斯兰宁的回答&/a&&br&2.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主体民族能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张鸿宇的回答&/a&
我那母语不甚流利的太太, who is Uyghur, 有一个牛逼的师兄叫
。方丈认识很多牛逼的朋友。其中一个哥们儿叫 Ned,美国人。有一次方丈、方太太,叫我跟我太太出来吃饭,那次 Ned 兄也在。我握手,一直听说这个叫 Ned 的哥们儿维语很棒,于是接着说我也…
&p&知乎不支持阿拉伯字母,故阿拉伯语,波斯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等采用阿拉伯字母的语言的文字无法正常显示,本答案的拉丁转写方案采用 拉丁维吾尔文 Uyghurche Latin Y?ziqi (话说有点不习惯诶)&/p&&br&&br&&p&汉字译名是约定俗成的,具体如何音译现已经过规范。避免使用动词,不文雅的词。不管是“提”还是“特&都无法精准的表示,因为它既没有元音/韵母 i (汉语拼音方案)也没有元音/韵母 e(汉语拼音方案),只是个单纯的辅音/声母。另外维吾尔语是没有 e (汉语拼音方案)这个元音/韵母的!不过有时候 i (Uyghurche Latin Y?ziqi)听起来像 e (汉语拼音方案),比如m?ning中的 i (口语说 mining ),我猜这就是为什么惯用提而不是特吧。&/p&&br&&p&翻译习惯上有&/p&&br&&p&A 阿 &i&arafat 阿拉帕提或阿拉法特&/i&&/p&&p&Ay 艾 阿依&/p&&br&&p&B 不 布 卜&i&Abdu 阿布都&/i&&/p&&p&Ba 巴&/p&&p&Bay 拜 巴依&/p&&br&Be 拜 别 白&br&&p&Bu 布 包 不 卜&/p&&p&Bü 不&br&&/p&&br&&p&Cha 查&/p&&p&Che 切 且&/p&&p&Chi 奇 齐&/p&&br&&p&D 德 的&/p&&p&Da 达&/p&&p&De 戴 丹 代 妲 达 大 &i&Firdewis 菲尔戴维斯 Eqide 艾克丹&/i&&/p&&br&Di 迪 地&br&&p&Din 丁 鼎&/p&&br&&p&Do 都 多 朵 &i&?ldos 伊力都/多斯,有些女名用朵&/i&&br&&/p&&br&Du 都 杜&br&&br&&p&E 艾 阿 &i&Eli 艾力 阿力&/i&&/p&&p&Ey 艾 &i&艾萨&/i&&br&&/p&&br&&p&? 艾 &i&?yiq 艾依克 &/i&伊 依&/p&&br&&p&F 甫 普 夫&/p&&p&Fa 法 发 帕 珐&/p&&p&Fe 等同于 Fa&/p&&p&Fi 非 菲 皮 费 &i&Firuze 菲/皮茹孜 Firdewis 费尔大卫/戴维斯&/i&&/p&&p&Fu 夫 福 甫 普 卜&/p&&br&&p&G 格 各 哥 戈 葛&/p&&p&Ga 噶 格 尕&/p&&p&Go 古 果&/p&&br&&p&G? 等同于 Go&/p&&br&Gu 古 孤&br&&p&Gü 古 &br&&/p&&br&&p&Gh ke&/p&&p&Gha 哈 噶&/p&&p&Ghe 艾 喀 噶&/p&&p&Gh? 艾&/p&&p&Ghi 柯 克 吉 格&br&&/p&&p&Ghu 吾 兀 鹘 古 胡&/p&&br&&p&H 合&/p&&p&Ha 阿 哈&/p&&p&he 艾&br&&/p&&p&hem 罕 海&/p&&p&h? 赫&br&&/p&&p&Hi 黑 赫 依 &i&Shahinur 夏黑努尔/夏依努尔&/i&&/p&&p&h? 约&br&&/p&&p&hu 吾&/p&&br&&p&I 依 伊 额 &i&Imam 伊玛目 Imin 依明&/i&&/p&&br&&p&J 吉&/p&&p&Ja 贾 加 佳&/p&&p&Jan 江&/p&&p&Je 加 健 如 介 杰 jesur 健索尔 &/p&&p&J? 杰 吉 &br&&/p&&p&Ji 吉 基&br&&/p&&p&Jü 居&br&&/p&&br&&p&K 克 柯 科&/p&&p&Ka 卡 哈 佧 &i&karamat 哈热买提 kamil 佧米力&/i&&/p&&p&Ke 坎 凯 开&/p&&p&k? 克 柯&/p&&p&Ki 基&br&&/p&&p&Kun 昆 坤&/p&&br&&p&L 力 丽 里 利 勒&/p&&p&La 拉 剌 &/p&&p&Le&/p&&p&Li 等同于 L &/p&&p&Lu 鲁 露&/p&&br&&p&M 木 穆 姆&/p&&p&Ma 马 玛&/p&&p&man 曼&br&&/p&&p&maw 毛&/p&&p&Me 买 卖 麦 曼 &i&memet 买卖提 麦麦提 najima 乃吉曼 娜吉曼 娜吉麦&/i&&/p&&p&mi 米&/p&&p&min 明 敏&/p&&p&mo 毛 默 莫&br&&/p&&p&m? 莫&/p&&p&mu 木 穆&/p&&p&mü 木 穆&br&&/p&&br&&br&&br&&p&Na/Ne(r) 娜 那 &i&女名中多见na/ne(r)&/i&&/p&&p&ni 尼 妮&/p&&p&nu 努&/p&&p&nur 努尔&/p&&p&nun 侬&/p&&br&&p&O 奥 吾 乌 &i&Osman 奥斯曼&/i&&/p&&br&&p&? 约 吾 &i&?mer 约麦尔 ?tkur 吾提库尔&/i&&/p&&br&&p&P 普 卜&/p&&p&Pa 帕&/p&&p&Pan 潘&/p&&p&Pe 派 排 &/p&&p&Po 普&/p&&p&Pi 皮 福&/p&&p&Pu 普 皮 tawpuk 坦吾皮克 pan 潘&/p&&br&&p&因为不分F与P故辅音为F的常常变为P再译 如arafat 阿拉法特与阿拉帕提均可,faruq 法如克 帕如克均可&/p&&p&口语中有时候B和P不分 如 yusuf 外文译为优素福 维吾尔文译为 玉素甫 玉素普 玉素布的情况都有&/p&&br&&br&&p&Q 克 合&/p&&p&Qa 卡 喀&/p&&p&Qe(y) 凯 开 坎&/p&&br&&p&Qi 克 柯 吉 格&/p&&br&Qo 阔&br&&p&Qu 库&/p&&br&&p&R 尔&/p&&p&Ra 热 拉&/p&&p&Ri 力 日 热 里 利 勒 &i&Arif 阿力夫 R&/i&&i&ifat 日法特/日法提/日帕提/日帕特&/i&&/p&&p&Ro 肉 &i&Roza 如孜/肉孜&/i&&/p&&p&Re 热 来 拉&/p&&p&Ru 如 茹 肉 &/p&&p&Ran 然 &/p&&p&Rin 仁 林&/p&&br&&p&S 斯 司&/p&&p&Sa 沙 萨 司 莎 &br&&/p&&p&S? 色 赛&/p&&br&Se 赛 撒 沙 莎 &i&qeyser 海依沙尔/凯赛尔/凯撒&/i&&br&&p&Sen 山 散&br&&/p&&br&Sey 赛&br&&p&Si 斯 色 司&/p&&br&Su 苏 索&br&&br&&p&Sh 西 什&/p&&p&Sha 夏&/p&&p&Shan 善 禅&/p&&br&She 谢&br&&p&Shen 仙 鲜&/p&&p&Shew 肖&/p&&p&Sh? 谢&/p&&br&Shi 希 西&br&&p&Sh? 雪&br&&/p&&p&Shü 许 秀&/p&&br&&p&T 提 蒂&/p&&p&Ta 塔 坦&/p&&p&Tay 台 塔依 &/p&&br&Tan 唐 坦&br&Te 太 台&br&&p&Ti 提&br&&/p&&br&T? 铁 &i&T?mür 铁木尔&/i&&br&&p&To 托&/p&&p&Tu 吐 图&/p&&p&Tun 同 屯&br&&/p&&br&&p&U 乌 吾 &i&Utuq 乌图克&/i&&/p&&br&&p&? 吾 &i&?rkesh 吾尔凯西&/i&&/p&&p&? 吾 &i&ümüt 吾木提&/i&&/p&&br&&p&W 维 吾&/p&&p&Wa 瓦&/p&&p&Wan 婉 宛&/p&&p&We 外 瓦&/p&&p&Wi 维 威 韦&/p&&p&Wu 吾 乌 伍&/p&&br&&p&X 合 如 exmat 艾合买提 &/p&&p&Xa 哈 &/p&&p&Xu 胡 湖 &/p&&p&Xun 洪 &/p&&p&Xan 罕 汗 &/p&&p&Xe 海&/p&&br&&p&Y 依 伊&/p&&p&Ya 雅 亚 牙 娅&/p&&p&Ye 耶 亚 娅 叶 也&br&&/p&&p&Yi 依&/p&&br&Yo 尧&br&&p&Yu 优 尤 玉&/p&&p&Yü 玉&br&&/p&&br&&br&&p&Z 则 孜 &/p&&p&Za 扎 孜 &i&roza 肉孜 &/i&&i&?lzat 伊力扎提&/i&&/p&&p&Ze 孜 再&/p&&p&Zi 则 孜 &i&eziz 艾则孜&/i&&/p&&p&Zu 祖 Z&i&ulxumar 祖丽胡玛尔&/i&&/p&&p&Z? 佐 祖&/p&&br&&p&Zh 日 热&/p&&br&&p&欢迎补充!&/p&
知乎不支持阿拉伯字母,故阿拉伯语,波斯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等采用阿拉伯字母的语言的文字无法正常显示,本答案的拉丁转写方案采用 拉丁维吾尔文 Uyghurche Latin Y?ziqi (话说有点不习惯诶)汉字译名是约定俗成的,具体如何音译现已经过规…
&img src=&/49db074f1db5bbca736a_b.jpg& data-rawwidth=&602& data-rawheight=&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2& data-original=&/49db074f1db5bbca736a_r.jpg&&&br&新疆的天山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土耳其TRT,还有 Erkin Asiya Radiyosi 的维吾尔语网站,都提供用 ULY 书写的报道内容。免费传播的维吾尔语教材 Greetings from the Teklimakan [1] 在用,还有貌似许多大学的课程也在使用。&br&&br&ULY 与阿拉伯式维吾尔字母一一对应,如下图:&img src=&/dea8d612aaeeb0ab46d321_b.jpg& data-rawwidth=&210& data-rawheight=&37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0&&&br&2000年11月至2001年7月之间,新疆大学举行了几次会议,制定了这套方案。2001 年提交自治区政府后开始试用。[2] 到 2008 年 1 月,自治区政府在其基础上略做调整,推出了《维吾尔文拉丁化方案》。[3] 两个版本之间的主要差异是,2001 年的版本把
转写成 é,2008 年的版本转写成了 ?,如上图。&br&&br&可惜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日常运用中,都稍微有点混乱。下图是制定 ULY 时,整理的当时存在的转写方式:[2, p 8] (好复杂……)&img src=&/fb6f3ebd7f_b.jpg& data-rawwidth=&530&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fb6f3ebd7f_r.jpg&&&br&我读到的文献在讨论维吾尔语的时候,一些会使用国际音标,一些会使用土耳其字母,或者别的点着各种标号的字母。或许每个人自己都有一套自己的体系,但读者看到不同的体系不乱也难啊。&br&&br&&img src=&/fe1de00fba904dbb8434_b.jpg& data-rawwidth=&614& data-rawheight=&1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4& data-original=&/fe1de00fba904dbb8434_r.jpg&&&img src=&/3bfbe10aea7cdea0_b.jpg& data-rawwidth=&607& data-rawheight=&1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7& data-original=&/3bfbe10aea7cdea0_r.jpg&&&img src=&/29b399fce4c_b.jpg& data-rawwidth=&611& data-rawheight=&1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1& data-original=&/29b399fce4c_r.jpg&&重新启用阿拉伯式维文后,许多中年人遇到阅读、书写的困难。对吐鲁番市维吾尔族人的调查显示,阅读阿拉伯式维文的书报「基本没有困难」、「有些困难但凭猜测能大概读懂」的人数,总共不足六成。回答「会」认读、拼写阿拉伯式维文的有 44.63%,「会一些」的有 23.69%。[4, p 206] 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年人学习阿拉伯拼写的困难,或许也反映了年轻维吾尔人母语能力的下降。遗憾。&br&&br&====&br&&br&参考资料:&br&[1]: (英语)Engesaeth, Tarjei, Mahire Yakup, and Arienne Dwyer. 2009. Greetings from the Teklimakan: a handbook of Modern Uyghur. &a href=&http://kuscholarworks.ku.edu/dspace/handl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U ScholarWorks: Greetings from the Teklimakan: a handbook of Modern Uyghur&i class=&icon-external&&&/i&&/a&&br&[2]: (英语)An Introduction to Latin-Script Uyghur, &a href=&http://www.uyghurdictionary.org/excerpts/An%20Introduction%20to%20LSU.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uyghurdictionary.org/ex&/span&&span class=&invisible&&cerpts/An%20Introduction%20to%20LSU.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3]: (汉语)&b&亚森·伊明,基于国际标准编码系统的维吾尔文拉丁文转写规则研究&/b&,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1 年第 6 期,49~51 页 &a href=&http://f.cl.ly/items/2l0fU3D2l37/ULY-paper.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f.cl.ly/items/2l0f32032&/span&&span class=&invisible&&J1A1U3D2l37/ULY-paper.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4]: (汉语)当代维吾尔语言文字应用与发展,&a href=&/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当代维吾尔语言文字应用与发展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r&[5]: (汉语)维基百科的拉丁维文条目,这里有几种拼写系统的对照,&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B%89%E4%B8%81%E7%BB%B4%E6%96%8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拉丁维文&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大概是因为系统原因,文中的阿拉伯字母都显示不出来了,所以不得不改成了图片。—— Feb 20, 2014)&br&&br&参见:&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1982年起,新疆又重新使用维吾尔、哈萨克老文字,而基本不再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a&
新疆的天山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土耳其TRT,还有 Erkin Asiya Radiyosi 的维吾尔语网站,都提供用 ULY 书写的报道内容。免费传播的维吾尔语教材 Greetings from the Teklimakan [1] 在用,还有貌似许多大学的课程也在使用。ULY 与阿拉伯式维吾尔字母一一…
&p&是的。&/p&&br&&p&维吾尔语中出现与英语(或其他西方语言)相似的词的情况其实蛮多见的。粗略地列举几个例子。&/p&&br&&p&一种情况是某个词语本来是拉丁语、希腊语的西方经典。在西方经典与阿拉伯语互译的过程中,进入了阿拉伯语(或波斯语),然后辗转进入维吾尔语。&/p&&br&&p&&a href=&http://uyghurdictionary.org/q/index.php/term/1-uyghur-english-dictionary,73331-.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Qeyser&i class=&icon-external&&&/i&&/a& 就是这样来的,从拉丁语经过阿拉伯语进入的维语。今天这个词主要的意思是「顽强、刚毅」。Caesar 里的 c,拉丁语本来是读作 k 的,英语里读成 ['siz?r] 是后来的事情啦。《时代》周刊报道歌手阿布拉江的时候,记者提到他有个助手英文名叫 Caesar,让记者感到十分诧异。不过其实「凯赛尔」这名字还挺常见的。&/p&&br&&p&维语里的「法律」(qanun) 和英语里的 canon 应该是同源的,阿拉伯语表示法律的词也是 &a href=&http://en.wiktionary.org/wiki/%D9%82%D8%A7%D9%86%D9%88%D9%8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qānūn&i class=&icon-external&&&/i&&/a&。而英语里的 canon 和阿拉伯语的 qānūn 又都来自&a href=&http://en.wiktionary.org/wiki/%CE%BA%CE%B1%CE%BD%CF%8E%CE%BD#Ancient_Gree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希腊语&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对了,还有「阿凡提」对应的那个维语词 &a href=&http://uyghurdictionary.org/q/index.php/term/1-uyghur-english-dictionary,6705-.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pendi&i class=&icon-external&&&/i&&/a&,其实现在的维语里是「先生」的意思。这个词也可以辗转追溯到西方语言,即希腊语里 aféntis 的呼格 afénti。&/p&&br&&p&还有一些情况是维语词很像波斯语,而英语词似乎也与那个波斯词有关系。英语里有一个形容工作清闲舒适的词 cushy,是在英国殖民印度时,通过乌尔都语进入英语的。这个词最终来自波斯语,而同一个波斯词也进入了维语,成了现在的 &a href=&http://uyghurdictionary.org/q/index.php/term/1-uyghur-english-dictionary,108303-.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xush&i class=&icon-external&&&/i&&/a&,「开心」。&/p&&br&&p&还有就是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借入了很多俄语词,比如「数学」(&a href=&http://uyghurdictionary.org/q/index.php/term/1-uyghur-english-dictionary,48921-.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t?matika&i class=&icon-external&&&/i&&/a&)、「汽车、机器」(&a href=&http://uyghurdictionary.org/q/index.php/term/1-uyghur-english-dictionary,49367-.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shina&i class=&icon-external&&&/i&&/a&)、「冰激凌」(&a href=&http://uyghurdictionary.org/q/index.php/term/1-uyghur-english-dictionary,49201-.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rozhni&i class=&icon-external&&&/i&&/a&)、「电梯」(&a href=&http://uyghurdictionary.org/q/index.php/term/1-uyghur-english-dictionary,48600-.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fit&i class=&icon-external&&&/i&&/a&) 等等的。&/p&&br&&p&嘻嘻,有没有发现语言相互影响的另外一条脉络?&/p&&br&&p&–&/p&&br&&p&注:所有维语词带的链接都指向了一个维英词典,有可能需要翻墙才能打开。本文中所有的维语单词都按照 ULY 转写的。&/p&
是的。维吾尔语中出现与英语(或其他西方语言)相似的词的情况其实蛮多见的。粗略地列举几个例子。一种情况是某个词语本来是拉丁语、希腊语的西方经典。在西方经典与阿拉伯语互译的过程中,进入了阿拉伯语(或波斯语),然后辗转进入维吾尔语。 就是…
我个人认为乌兹别克和维吾尔是同一个民族,且使用同一个语言,标准乌兹别克语就是塔什干方言、标准维语就是乌鲁木齐方言。&br&&br&维吾尔和乌兹别克语是可以无障碍交流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几乎一模一样。主要区别就是乌兹别克语并不严格的元音和谐,倒是存在部分辅音和谐。名词多格、附属、属格只有一种形式。(维语的多种形式主要是因为元音和谐才有不同的词缀)宾格词缀 ni 也可以做属格。(保留了察合台语的ni,现代维吾尔语已不使用ni作为属格词缀)&br&&br&乌兹别克语同哈萨克语情况类似,没有方言,或者说方言差异小。北疆乌兹别克略有哈萨克化,南疆乌兹别克维吾尔化(当然本身就没多少区别),新疆乌兹别克偏好说a,原苏联地区乌兹别克偏好说o。&br&&br&下面给出一些词 做对比 左维右乌(不要吐槽例词……刚吃晚饭=_=)&br&nan non&br&samsa somsa&br&narin norin&br&sangza songza&br&chay choy&br&&br&维吾尔文字发展:察合台文—苏式拉丁/现代维吾尔文—基里尔维吾尔文—拼音式拉丁—拉丁维吾尔文&br&&br&苏氏拉丁被基里尔维吾尔文代替,现在爷爷奶奶辈分的北疆维吾尔族老人仍然掌握,境外维吾尔(主要指中亚和俄罗斯地区的taranchilar和Qeshqerler)的母语文字。现代维吾尔文在察合台文的基础上剔除部分辅音字母、创造几个元音字母,使维吾尔文成为一套非常科学的全音素文字。自治区曾全面使用拼音方案,但被叫停,恢复了现代维吾尔文的使用。&br&&br&乌兹别克文字发展:察合台文—苏联拉丁—基里尔乌兹别克文—拉丁乌兹别克文&br&&br&此外阿富汗等地区乌兹别克人使用一种以波斯-阿拉伯字母拼写的字母系统,有的词跟维语写法一样(实际上发音不同)有的词跟波斯语、阿拉伯语写法一样或有微小出入,已确认非察合台文。&br&&br&贴个乌兹别克字母表&br&&img data-rawheight=&2048& data-rawwidth=&1536& src=&/99c96c0505dab19cbb5ca2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99c96c0505dab19cbb5ca2c_r.jpg&&&br&&br&可以看出苏式拉丁希望在书面上向维吾尔语靠拢。&br&&br&至于正字法一样吗?这个问题!显然是不知道察合台文的地位……它是突厥人通用的文字(当然还有奥斯曼土耳其文)。突厥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元音的不同,像察合台文这样不写元音的当然是可以实现通用书面语的。举个例子,不管维吾尔说m?n还是哈萨克说men或塔塔尔说min,写起来都是如下图 mn&br&&img data-rawheight=&618& data-rawwidth=&618& src=&/279eae2a56c780ce212afe8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8& data-original=&/279eae2a56c780ce212afe8d_r.jpg&&&br&另外贴几张察合台文&br&&br&&img data-rawheight=&316& data-rawwidth=&920& src=&/21fc36afabfab3a350f79e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0& data-original=&/21fc36afabfab3a350f79eb_r.jpg&&&br&&br&&img data-rawheight=&175& data-rawwidth=&1061& src=&/78f921db7c892e3e5b45aeb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1& data-original=&/78f921db7c892e3e5b45aebb_r.jpg&&&br&&br&&img data-rawheight=&295& data-rawwidth=&794& src=&/8c30be9c6f53c9b3f223fe768ac66f0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4& data-original=&/8c30be9c6f53c9b3f223fe768ac66f0a_r.jpg&&&br&&br&&img data-rawheight=&152& data-rawwidth=&1060& src=&/ffdfe8ba291b92cc573ea9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0& data-original=&/ffdfe8ba291b92cc573ea90_r.jpg&&&br&&br&&img data-rawheight=&452& data-rawwidth=&1171& src=&/d918f4b9e0192c75edcc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1& data-original=&/d918f4b9e0192c75edcc5_r.jpg&&&br&&br&&img data-rawheight=&942& data-rawwidth=&1063& src=&/18c1b7c0d1f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3& data-original=&/18c1b7c0d1fb_r.jpg&&&br&&br&&a href=&///people/5499596fde3bf38d2cbec& data-hash=&5499596fde3bf38d2cbe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5499596fde3bf38d2cbec&&@Ljudevit Zhou&/a& 察合台文也是有hamza的,也使用Eyin。&br&&br&&img data-rawheight=&2048& data-rawwidth=&1536& src=&/06cf6a9b4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06cf6a9b41_r.jpg&&&br&&br&&img data-rawheight=&2048& data-rawwidth=&1536& src=&/2cf888e93ee2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2cf888e93ee2c_r.jpg&&&br&&br&清代维吾尔语与现在最显著的不同是涌入了很多外语借词,尤其俄法英。&br&&br&&br&在我心里 现代文字&基里尔维吾尔文&拉丁维文。基里尔手写体好好看!感受一下哈萨克斯坦的作业本。&br&&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1958& src=&/d67a972dcee3d8b181a5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58& data-original=&/d67a972dcee3d8b181a5d_r.jpg&&&br&&br&&img data-rawheight=&1280& data-rawwidth=&768& src=&/c3630395dbcfd62aa79dff12f305aa6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c3630395dbcfd62aa79dff12f305aa67_r.jpg&&&br&&br&&a href=&///people/ed446cd9adf21e7750c8b& data-hash=&ed446cd9adf21e7750c8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ed446cd9adf21e7750c8b&&@Hasuran Li&/a& 提供的文本是手写体&br&&br&&br&&img data-rawheight=&800& data-rawwidth=&480& src=&/2c115ea2a53b305a6499bcb678e0788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2c115ea2a53b305a6499bcb678e07889_r.jpg&&&br&&br&&a href=&///people/12fbe975cad2f326512e& data-hash=&12fbe975cad2f326512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12fbe975cad2f326512e&&@王童鹤&/a& 试试能认出多少词?
我个人认为乌兹别克和维吾尔是同一个民族,且使用同一个语言,标准乌兹别克语就是塔什干方言、标准维语就是乌鲁木齐方言。维吾尔和乌兹别克语是可以无障碍交流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几乎一模一样。主要区别就是乌兹别克语并不严格的元音和谐,倒是存在部分辅音…
&img data-rawheight=&2447& data-rawwidth=&3264& src=&/e15aa8f962c1ae488ebe105cd230242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e15aa8f962c1ae488ebe105cd2302421_r.jpg&&
当代大量的新词,应该说来自技术和社会生活方面。可以举几个例子。&br&&br&“下载”是 chüshürüsh。这是通过维语固有动词 chüshmek (下,落,下到某处)和维语本身的构词法得到的,意思是“使下来”。这是新词,但也是一个“纯”维语词汇。再比如电脑里的浏览器,维吾尔语叫 k?rgüch,构词上也是纯维吾尔的,“用来看东西的东西”。&br&&br&维语固有词也可以转义出新的意思。比如 cholpan 这个词,本义是天上的金星,启明星,也可作维吾尔语女子的名字。但现在 cholpan 非常常用的一个意思是娱乐界的“明星”。这当然是受汉语和英语的影响,但细抠的话,也并不是汉语“明星”或英语 star 的严格对译。类似的还有 top,本义是“球”,但现在各种聊天社交软件的“群”也是这个词,比如“QQ群”就是 QQ topi。&br&&br&另外一类词是把汉语逐字对译成维吾尔语。比如侦破案件时说“作案现场”的那个“现场”,维吾尔语说 neq meydan。neq 是“现成的”,比如“现金”的“现”,meydan 是广场、场地。再如“学霸”这个流行语,维吾尔语中可以说 ma'arip zomigiri,“教育恶霸”。这类词汇在当代维吾尔语中是很常见的。&br&&br&当然了,也有很多新词是固有词和借词的混合。比如“夜总会”是 kéchlik kulub,“夜晚的club”。电子书是 élkitab,其中 él 是 éléktronluq 之缩略,这一目了然是借词。kitab 是维语词“书”。
当代大量的新词,应该说来自技术和社会生活方面。可以举几个例子。“下载”是 chüshürüsh。这是通过维语固有动词 chüshmek (下,落,下到某处)和维语本身的构词法得到的,意思是“使下来”。这是新词,但也是一个“纯”维语词汇。再比如电脑里的浏览…
不请自来,&br&我是维吾尔族 ,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合适。&br&一般来说,维吾尔人命名方式为 xxx o xxx (请注意,这里的点只有在用汉字写名字时才会用,用维吾尔文写时,则不会有点的存在),点前面是本人名 ,点后面一般是父亲的名字(这类比较普遍就不多说),但也有例外(重点在这里),一些大一点的家族则会有固定的姓氏,曾经的贵族后裔或者先辈中出现过名人的家族为了纪念先辈等会采取固定的姓氏,在哈密地区较多,比如xxxomergen(神射手) 表明其家族先辈曾是神射手 ,xxxoghuja(霍加)先辈中有领主或者宗教领袖,这些家族的家庭成员都用一样的姓氏,只要是直系都是如此。 还有一种是xxxoxxxoxxx 甚至还有更多的点,这种名字很少见,以至于我只在书本中见过,一般来说,前几个是其姓名,最后写的是其出生地或者谥号或者笔名 比如著名的维吾尔哲人玉素甫o哈斯o哈吉甫 yusuf has hajib,其中hajib是喀喇汗大汗为表彰其在文学方面的造诣而赐的谥号,在另一些文学作品中则称呼他为 yusuf has hajib balasaguni 最后这个词是中亚名城巴拉沙衮,表明其出生地的同时也是其笔名。另一个例子是突厥语大辞典的作者马哈茂德o喀什葛里 mehmud qeshqiri 其实他全名是 马哈茂德o本o侯赛因o本o穆罕默德o喀什葛里,在这里,最后一个qeshqeri则表明的是其出生地。 当然也有同时在名字中表明谥号和出生地的,可以随意组合。 &br&&br&维吾尔人的外号也是个大学问,这个等有时间再写吧,手机码字太辛苦了。
不请自来,我是维吾尔族 ,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合适。一般来说,维吾尔人命名方式为 xxx o xxx (请注意,这里的点只有在用汉字写名字时才会用,用维吾尔文写时,则不会有点的存在),点前面是本人名 ,点后面一般是父亲的名字(这类比较普遍就不多说),但…
语言的学习都是相通的,基本的东西只能靠硬功夫,维吾尔语使用改进的阿拉伯字母,有32个,加各种变形共128种写法,书写方向是从右向左,有些音在普通话中没有对应的,这些都是学习维吾尔语的困难之处,需要加倍努力予以克服,此外语言的学习无疑非常需要合适的语言环境,能够去南疆最好了,楼上所说的当上门媳妇或女婿难度很大,维吾尔族特别是南疆维吾尔族传统上是不与其他民族通婚的,对于非穆斯林的汉族同胞更是如此。
语言的学习都是相通的,基本的东西只能靠硬功夫,维吾尔语使用改进的阿拉伯字母,有32个,加各种变形共128种写法,书写方向是从右向左,有些音在普通话中没有对应的,这些都是学习维吾尔语的困难之处,需要加倍努力予以克服,此外语言的学习无疑非常需要合…
见到这个问题我瞬间就脑动大开了。。。因为我突然想到一两年前新闻报道的一起突发事件,嗯,的确可以这样定性,因为还没来得及发生就结束了。&br&&br&一两年前(时间记不清了,也可能是三年前),有架飞机从新疆飞往内地,机上很多人都是去新疆旅游的游客和少数生意人,可就在那架飞机上有火恐怖分子是准备劫机制造恐怖事件,不巧的是那架飞机上有新疆警察的一个专案组,工作需要来北京出公差。(这个不是重点,如果不知道恐怖分子的劫机计划,别说几个警察,特战队来了也不会有那么快的反应速度。 )不知道是飞机上的乘客都是汉族的面孔还是恐怖分子太胸有成竹,他们竟然公然的用维语交流劫机的安排......然后......然后很不巧警察中有人完全懂维吾尔语我会乱说!然后警察们心领神会在第一时间反抗我会乱说!然后飞机上的其他乘客跟警察一起合力制服了劫机的恐怖分子我会乱说!&br&&br&之前没觉得会一门少数民族语言有什么了不起,我又不是同族人,没有沟通交流的迫切必要性, 没必要死乞白赖的要懂啊。内地的少数民族基本都会汉语,说的不好的你不是也能听懂个大概么,没大的沟通障碍。可是那次的 事件真的让我挺震惊,现在想来如果不是那个懂维语的警察,也许几个小时后就会发生中国的911了吧。
见到这个问题我瞬间就脑动大开了。。。因为我突然想到一两年前新闻报道的一起突发事件,嗯,的确可以这样定性,因为还没来得及发生就结束了。一两年前(时间记不清了,也可能是三年前),有架飞机从新疆飞往内地,机上很多人都是去新疆旅游的游客和少数生意…
&a data-hash=&f65b6fe778ba75417aa2& href=&///people/f65b6fe778ba75417aa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龚博致& data-tip=&p$b$f65b6fe778ba75417aa2&&@龚博致&/a& 说的内容语言和文字方向的 HTML 标记之外,还有一个关于字体的问题需要注意。&br&&br&常见的阿拉伯语字体很多不能正确显示维吾尔字母,因为维吾尔语字母在阿拉伯-波斯字母的基础上有一些改良,而且一两个字母的连写方法不同。iOS 和 OS X 上自带的阿拉伯文字体,如果用来显示维文字母的话,l 和 m 两个字母连写时,显示总会不规范。&br&&br&要正确显示维语,需要下载 Alkatip [1] 或 UKIJ [2] 的字体,我不知道怎么弄成 Web 字体。另外,Google 的 Noto Naskh 和 Noto Kufi 可以正常显示维吾尔字母。 &a href=&/get/not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get/noto/&/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Noto Naskh 和 Kufi 字形风格不一样,但是字母的显示、连写都是正确的。Geeza Pro 里 l 和 m 连写的习惯和维语不同,但基本不妨碍使用。Nadeem、Al Bayan 以及很多别的阿拉伯语字体,不能正确显示维语。如下图:&br&&br&&img src=&/b37660bfd557dbbb054d33_b.jpg& data-rawwidth=&619& data-rawheight=&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9& data-original=&/b37660bfd557dbbb054d33_r.jpg&&&br&&br&Geeza Pro 好像是 OS X 和 iOS 上默认的阿拉伯文字体,基本上完全支持维语,只是第二行标黄的 l 和 m 连写和维语的通行做法不同。不过无甚大碍,看多就习惯了。&br&&br&&img src=&/a27a1da6babd4a2f4206ed_b.jpg& data-rawwidth=&111& data-rawheight=&11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1&&&br&维语通行的 l 和 m 的连写是上面这样的,很多阿拉伯字母的字体 l 和 m 的连写常常是下面这样的。&br&&br&因为维语字母 w ? ? y ü u 的字形是其他使用阿拉伯字母的语言不存在的,而且 e h 的字形也不一样,所以 Nadeem 和 Al Bayan 里面的很多字母都 fallback 到 Geeza Pro 了,于是形状也格格不入而且也不能连写。&br&&br&&img src=&/d29bea4a727caa5dd9d39f92_b.jpg& data-rawwidth=&337& data-rawheight=&8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7&&&br&–&br&1. Alkatip 字体下载:&br&&a href=&/ug-CN/services/font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ug-CN/se&/span&&span class=&invisible&&rvices/font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2. UKIJ 字体下载:&a href=&http://www.ukij.org/font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ukij.org/fonts/&/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3. 评论里 &a data-hash=&cf10d69cfc64& href=&///people/cf10d69cfc6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朱文嘉& data-tip=&p$b$cf10d69cfc64&&@朱文嘉&/a& 说大家用 Alkatip 比较多。一些维语的 Android 系统会默认用 Noto Naskh,可能是因为比较省事儿。
说的内容语言和文字方向的 HTML 标记之外,还有一个关于字体的问题需要注意。常见的阿拉伯语字体很多不能正确显示维吾尔字母,因为维吾尔语字母在阿拉伯-波斯字母的基础上有一些改良,而且一两个字母的连写方法不同。iOS 和 OS X 上自带的阿拉…
语言背后是文化,文化之后是民族想象与国家认同。你不能就语言来谈语言,就文字来谈文字。&blockquote&民族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而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br&&/blockquote&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他的&i&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i&中提出民族是建构的想象共同体这一概念。受此启发,后继者们将他的理念推广到国家想象。而语言、文字,正是实现文化认同,建构国家民族想象的关键。&br&
1928年,土耳其国父凯末尔推行的文字改革,以拉丁字母取代以前使用的阿拉伯字母。其作用与他的其他改革措施一样,在于从根源上削弱与割裂同奥斯曼帝国历史和伊斯兰的联系。凯末尔从另一方面否定了伊斯兰文化的本体特征,反过来强调了&a href=&/view/2257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突厥&i class=&icon-external&&&/i&&/a&史和前&a href=&/view/78839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安纳托利亚&i class=&icon-external&&&/i&&/a&历史的重要性。即建构突厥文化认同,从而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br&&a data-hash=&12fbe975cad2f326512e& href=&///people/12fbe975cad2f326512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12fbe975cad2f326512e&&@王童鹤&/a& 说很详细也很有道理,但个人认为,60年代维哈语言文字改革的本质目的在于,彻底隔断维哈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关系,重建文化认同,从而保证国家的统一。与土耳其改革不同,中国的文化认同是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建构超越民族的社会主义认同。当然,在文化革中,这种构建无疑出现了种种问题。&br&
随着文化革命结束,全社会的拨乱反正同样也波及到新疆。原来的体系被整体抛弃,新式语言自然也就难以维持。
语言背后是文化,文化之后是民族想象与国家认同。你不能就语言来谈语言,就文字来谈文字。民族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而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他的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
柯尔克孜和哈萨克互通&br&维吾尔和乌兹别克互通&br&&br&柯尔克孜、哈萨克能听懂维吾尔和乌兹别克&br&&br&反过来不一定能听懂
柯尔克孜和哈萨克互通维吾尔和乌兹别克互通柯尔克孜、哈萨克能听懂维吾尔和乌兹别克反过来不一定能听懂
补充一个在书写上很最容易区分的区别特征吧。&br&&br&中国的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用的都是阿拉伯字母。阿拉伯语有个符号叫海木宰,就是这样的:&br&&img src=&/cac7adba7cad0c_b.png& data-rawwidth=&60& data-rawheight=&7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60&&&br&这个符号很有辨识度,在中国的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的书写中也会使用。&br&&br&如果在词首(哈萨克文和维吾尔文都是从右向左书写)遇到单独的海木宰,比如下图,那么就是哈萨克语。&br&&img src=&/f948eb81b626dd2cb92badb939b69c45_b.png& data-rawwidth=&817& data-rawheight=&4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7& data-original=&/f948eb81b626dd2cb92badb939b69c45_r.png&&&br&这个符号在哈萨克语中是区分前后元音(哈萨克斯坦受俄语影响,称之为软硬音)用的。&br&&br&&br&而如果在词首看到海木宰和后面的字母连写——和哈萨克语孤零零的海木宰不同,是落在一个“座儿”上——那么就是维吾尔语。&br&&img src=&/078fc3acdf59a83d681894_b.png& data-rawwidth=&890& data-rawheight=&4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0& data-original=&/078fc3acdf59a83d681894_r.png&&&br&&br&在维吾尔语中,海木宰出现在词首元音前,在词中起隔音的作用。
补充一个在书写上很最容易区分的区别特征吧。中国的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用的都是阿拉伯字母。阿拉伯语有个符号叫海木宰,就是这样的:这个符号很有辨识度,在中国的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的书写中也会使用。如果在词首(哈萨克文和维吾尔文都是从右向左书写)遇…
突厥源起于今天的阿尔泰山一代,传说是狼的后裔,为柔然人做锻工,以后柔然政权在长期被北魏政权军事打击势力衰弱的情况下,突厥逐渐做大,最终取而代之。强盛时号称控弦百万,以后分裂为东西突厥,最终为大唐所攻灭,后突厥在武则天时期死灰复燃,但不久亡于内乱。维族就是唐朝时的回纥,两者不是一回事,属于竞争关系,相互对立。以后突厥人西迁,逐渐混血,(史书上突厥人对长相类似胡人的,多有排斥,甚至李世民灭亡东突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颉利可汗过于重用胡人,导致人心离散)由黄种人体貌演变为白种人为主的相貌特征,由于建立了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同时以伊斯兰教捍卫者自居,所以向心力极强
突厥源起于今天的阿尔泰山一代,传说是狼的后裔,为柔然人做锻工,以后柔然政权在长期被北魏政权军事打击势力衰弱的情况下,突厥逐渐做大,最终取而代之。强盛时号称控弦百万,以后分裂为东西突厥,最终为大唐所攻灭,后突厥在武则天时期死灰复燃,但不久亡…
//谢邀。&br&//使用 ULY 转写维吾尔文&br&&br&&b&姓名的构成&/b&&br&父子连名制&br&//如:我爸爸名叫Exmet,我的名叫Eli,那么我姓名就是 Eli Exmet&br&&br&可以单独叫一个名字&br&//Eli Adil Xumar&br&也可以加上前缀&br&//Tureli Muradil Zulxumar Abduweli&br&也可以加上后缀&br&//Elijan Subinur &br&甚至前后都加,多加几个&br&&br&Abdu- zul- gül- axun- nur- qari- ay- ilmi- almi- alfi- gülfi-
tur- mur- 等等 许多前缀&br&-xan -qiz -nur -ay -gül -jan -din -bay -tay -yar等等后缀也很多~&br&&br&还可以名字组合比&br&// Memeteli 买买台力&br&&br&女孩有加 ye/ya re nar/ner 的~男孩多为din molla 上一辈有-owa -tow -skiy这种俄罗斯人的后缀&br&&br&别以为名字光是名字……桌子椅子凳子球鞋同志族名动物植物蔬菜水果畜生 叫什么的都有。&br&&br&&blockquote&族名、部落名;地名;动物;生肖;植物;花卉草木;物件;矿石;货币、金融名称;日月星辰、天象;出生时间和季节;食物;珍珠、宝石;光芒、芳香药名;帝王、皇位;仙子、仙女;其他民族人名;官位;宗教人物、经名、节日、教门、教派、;颜色;宾主、客人;山川;伦理道德;祈求平安健康;形容词;民间传说中的人物;父母的愿望;古代武器;章程、规章;痣&br&&br&以纪念父亲和祖父而命名的,一般为遗腹子起名。如“谢尔婉汗”的家人,给其孙女起名“谢尔婉克孜”,取这种名字的小孩不能被打骂,以示尊敬老人;孩子出生后夭折或担心夭折,则取名“吐尔逊”、“托合提”、“吐尔迪”(站住、停住),女性则为“吐尔逊汗”。男的名字中还有“胡达拜尔地”(真主给的)。&br&随着时代的变化,维吾尔的人名中也赋予了时代的新内容。如“阿扎提”(解放)、“再派尔”(凯旋)、“买达尼亚特”(文化)、“哈里拜”(胜利),尧力达西(同志)这些名字表达了维吾尔族人的美好愿望和理想。&br&&p&其他民族人名,来自阿拉伯 波斯 蒙古 俄罗斯等。&/p&(之前说要转载一个文章来填坑,就是另一个答案中得链接所示的文章。我精简了示例,保留了来源。)&/blockquote&————————————&br&诨名、绰号:&br&与之类似的词&br&//我朋友叫waris(瓦热斯 意思是继承者)我叫他 raswa(婊子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br&&br&身体特征&br&//我朋友长得黑,就被叫做 qara qiz 黑姑娘&br&// &a data-hash=&86b2b10c5cec86ad78581adbe1710843& href=&///people/86b2b10c5cec86ad78581adbe171084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86b2b10c5cec86ad78581adbe1710843&&@80度刚好&/a& 的哥哥长得高 就被叫做 mitir kawa&br&&br&性格&br&// &a data-hash=&86b2b10c5cec86ad78581adbe1710843& href=&///people/86b2b10c5cec86ad78581adbe171084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86b2b10c5cec86ad78581adbe1710843&&@80度刚好&/a& 的邻居 脾气暴躁被称为 bure 狼&br&// 某人也很暴躁,被称作 bomba 炸弹 (就不@你了)&br&&br&想到什么再补充吧~
//谢邀。//使用 ULY 转写维吾尔文姓名的构成父子连名制//如:我爸爸名叫Exmet,我的名叫Eli,那么我姓名就是 Eli Exmet可以单独叫一个名字//Eli Adil Xumar也可以加上前缀//Tureli Muradil Zulxumar Abduweli也可以加上后缀//Elijan Subinur 甚至前后都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语歌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