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的定义和特征中可以得到法具有以下哪些特征教育启示?

美国幼儿园中“数概念”的课程设计特点及其启示--《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美国幼儿园中“数概念”的课程设计特点及其启示
【摘要】: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促进数概念的发展,在儿童早期认知发展中有重要地位,不仅影响着儿童今后的数学学习,也影响着幼儿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数概念的学习需要幼儿去理解和运用数的抽象逻辑关系和数字符号系统,因其学科的逻辑性、抽象性和复杂性,学前幼儿的认知发展的具象水平与数学学习内容的抽象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如何调和好这个矛盾,是数学教育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的数学课程从理念到实施中,需要协调好这个矛盾,数学课程的设计是关键。只有课程价值取向、内容建构以及活动组织有了正确的指引,数学教育才能落实其所追求的理念和目标。因当前我国的幼儿教师的数学教育素质的整体水平不高,尤其在数学教育方面有“畏难”现象,这又给我国的学前数学教育带来较大的挑战。因此,实现数学课程中理念和具体实施的统一,促进教学过程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使幼儿实现数概念和数学思维的内化,为实然状态到应然状态提供一条可行之路,是当前的数学教育的重任。
美国是教育大国,早期数学教育的相关研究发展很快,近年来美国的《共同核心州立标准》在实现全联邦的统一实施,加快了幼儿园数学课程的发展,并且发行了幼儿园到高中的与《标准》对应的通用教材。这给研究美国幼儿园数学课程设计提供了较好的透视工具。通过对美国幼儿园数学经典教材的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看到其幼儿园课程设计的理念和具体实施,为国内的幼儿园数学课程的设计提供借鉴价值。
本研究选取的是美国较为权威的GO MATH!系列教材的幼儿园级别的教师用书和幼儿用书,以教材为透视工具对美国幼儿园阶段的数概念的课程设计进行具体描述和分析,从泰勒课程编制的原理选择分析维度,即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内容编排以及学习测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呈现美国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数概念”的课程设计特色。经研究发现,美国幼儿园“数概念”的学习目标突出了注重问题意识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幼儿对数学规律的发现和验证、注重让幼儿发现和运用知识结构、注重让幼儿学习运用工具;学习内容的特点突出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强调数学与其他学习活动的整合以及学习内容要落在最近发展区内;内容编排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注重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遵循幼儿数概念学习规律以及积极运用中介物;在学习测评方面突出了测评主体的多元性特征、测评功能的发展性以及测评过程的开放性。
最后,结合当前国内幼儿园教材编制的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结合美国教材的编制特点,分析其对当前国内幼儿园教材的编制的启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G613.4【目录】:
摘要6-8Abstract8-12绪论12-23 (一) 研究背景12-13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13-14 (三) 概念界定14-16 (四) 文献综述16-21 (五) 研究设计21-23一、美国幼儿园“数概念”的学习目标分析23-31 (一) 注重问题意识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23-25 (二) 注重幼儿对数学规律的发现和验证25-27 (三) 注重让幼儿发现和运用知识结构27-28 (四) 注重让幼儿学习运用工具28-31二、美国幼儿园“数概念”的学习内容的分析31-37 (一) 突出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31-32 (二) 强调数学在其他学习领域中的渗透32-34 (三) 强调学习内容落在最近发展区内34-37三、美国幼儿园“数概念”的内容编排分析37-48 (一)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37-39 (二) 注重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39-41 (三) 遵循幼儿数概念学习规律41-44 (四) 积极运用中介物44-48四、美国幼儿园“数概念”的学习测评分析48-51 (一) 测评目标的发展性48-49 (二) 测评主体的多元性49 (三) 测评过程的开放性49-51五、美国幼儿园“数概念”处理对于我国相应课程设计的启示51-56 (一) 树立正确的教材观51 (二) 重视数学能力目标的培养51-53 (三) 学习内容的选择落在最近发展区53-54 (四) 内容编排遵循数学逻辑与学习规律54-56参考文献56-58致谢5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莉;;[J];当代学前教育;2007年02期
赵一仑;;[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杨骞;[J];教育科学;2003年03期
汪霞;[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杨启亮;[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12期
王慧娟;蔡淑兰;;[J];学理论;2013年02期
滕秀芹;;[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林培淼;袁爱玲;;[J];山东教育;2009年36期
张莉;[J];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杨莉君;[J];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光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杨志民;席莉;宋旭;;[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管宏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刘婉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卓江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李华伟;翟启明;;[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范红军,何建军;[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李红英;[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崔铭;王换娥;;[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刘炎,铁军;[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朝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石会;邓元庆;关宇;黄颖;;[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林长春;曹静;许应华;曹书梅;;[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李同泉;;[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张春宝;刘亚辉;杨灿荣;李军;曹军;;[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张青霞;;[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秦国柱;李娟;;[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黄玉彬;;[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朱鑫;;[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蒋福华;;[A];第五次全国医用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向海英;[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汪光珩;[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乔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刘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王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周晓红;[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金世余;[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崔学荣;[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方成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杨道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翠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于海雷;[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张岩;[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李秋丽;[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陈鹤松;[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施俊天;[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徐小青;[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祁海英;[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孟苓莉;[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吴艳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姜勇,蒋凯;[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赵一仑;;[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张承明;;[J];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01期
吴康宁;[J];教育科学;2000年04期
钟启泉;[J];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许洁英;;[J];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张辅;董涛;;[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6期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多元智能课程研究课题组;袁爱玲;蒋俊华;;[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6年18期
任丹凤;[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11期
赵中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振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振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任培晓;[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高黎亚;[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家瑞;;[J];数学教学研究;1987年03期
倪斯杰,张君达;[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1期
叶正渤;[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李立美;;[J];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版);2010年02期
冯梦华;刘捍生;;[J];父母必读;1982年05期
陈克难;[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严雪霞;[J];教师之友;2003年11期
吕淑玲;;[J];学生之友(初中版)(金视野);2008年Z1期
罗建宇;;[J];中学数学教学;2009年03期
李娟;金震;;[J];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静;王伟红;;[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曹子芳;程娴;郭成英;;[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杨海清;庞象晨;周碧光;雷龙会;张英贞;;[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吕静;;[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卢濬;;[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刘育明;范晓玲;毛映辉;郑和钧;;[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刁力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林崇德;;[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赵裕春;朱法良;;[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下)[C];1981年
孙旭花;;[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陕西中医学院;[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副主任医师
宁在兰;[N];保健时报;2004年
中期研究院
王红英 杨强
中科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王海军;[N];期货日报;2008年
贝子;[N];国际商报;2005年
本报记者  齐士扬;[N];证券日报;2006年
汤亚平;[N];证券时报;2007年
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湄长中心幼儿园
沈芳;[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远山;[N];中国改革报;2006年
沈茫;[N];中国审计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侯波;[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汪运起;[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馨尹;[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冯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李鹤;[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何婷;[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梅艳;[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李英霞;[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孙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胡丽园;[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王洛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高黎亚;[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教育学的研究和学习有何意义
教育学的研究和学习有何意义
09-09-12 &匿名提问 发布
我对教育科学的理解是:广义的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各学科的总称,它主要由教育学中的各门分支学科和教育学与其它相关学科形成的各门交叉学科构成。狭义的教育科学,主要是指以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为原则,运用实验等实证方法获得的有关教育的科学认识所构成的知识体系。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照:一、教育科学研究对于教育科研主体(教师)的价值(1)可以提高研究者自身的素质;(2)为研究者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3)丰富研究者的精神生活;(4)帮助研究者自我实现。 您可能会感兴趣 教育科学研究新的形势要求我们高中教师要与时俱进,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新的课程进行研究,指导学生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是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他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神话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三个大的环节。教育科学研究有其特定的方法,近几年兴起的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和质性研究更加贴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受到教师们的欢迎并极大的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所谓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活问题为对象,通过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活理论进行检验,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教育科学是科学的一个重要学科类群,是人们对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基本途径。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四)教育性原则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和特征:目前较为常用有效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根据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综合性研究2、根究研究的功能,可分为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3、根究研究对象是“质”还是“量”,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科学研究是人类探索真理的一种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相比,有着明显的特征。第一,继承性。第二,创新型。第三,系统性。第四,控制性。科学研究除了具有一般科学研究的上述特征之外,还具有一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范围的广泛性。第二,研究主体的多元性。第三,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第四,研究方式的人文性。第五,研究论证的复杂性。第六,研究成果的可验证性和可传播性。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进行科学严谨的科学研究。我们作为普通高中教师,更要进行细致可行的科学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科学合理,可行。 对广大一线教师而言,他们所关注的往往不是理论界正在喧哗的知识,而是具体教学中所遇到的现象以及现象所依赖的情境和现象所反映的问题。其研究的行为过程与结果表达为对现象的理解与解释,现象的丰富性与解释的多元性决定了这种研究的生成性。事实上,日常教学生活作为现象的表达与呈现,不仅是已经存在的而且又是不断被刷新与重塑的,这种丰富性与生成性必然意味着一线教师有进行个体的或集体的话语理解或理性实践。在各种教育现象中更多地呈现出具体的差异,中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多样性与独特性的咀嚼而不是谋求特定标准之下教育技术的概括化、普适化与典型化。在对教育现象的某一方面进行完整而敏锐的解释的同时,又保持对其复杂性认识的清醒而审慎的头脑,这决定了中小学教师对现象的解释不只是一种复制行为,而必然包含着创造性的过程。这种解释,从实践论角度说,既可能是某种启示的获得,又可能是某种理论的共鸣,还可能是某种灵感的闪烁等等;从方法论角度说,既可能是反思与批判,又可能是建构与刷新,还可能是对话与顿悟等等。这种对现象的研究所形成的解释,可以创造性地帮助教师运用理论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有助于促进和提高教育活动的科学性、有效性,丰富和发展现有的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  二、反思经验  经验既是教育教学实践的财富和资源,又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动力和源泉。作为一种系统的、持续的和公开的学习研究和提高教师本身及其实践的方法,对经验的反思是研究运行的决定性要素之一。“经验是个体由知识向智慧转化的中介,也是生成信念、提升教养的中介”,经验通过教师的叙述、总结,融入教师的分析、阐释,以促进教学实践的更新和理论的内化。同时,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经验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直觉的感知和惯性的延续往往会成为前进的桎梏,由此,反思作为一种理性的研究和自觉的决策便获得了教育科学研究的青睐与尊崇。经验让自身的教师发挥着丰富的见解与学识,反思则促使我们掌握并冶炼我们的知识;教师的经验形成于实践,反思的目的是为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是为了赋予实践经验以新的意义,即排除实践中所遇到的困惑,从而更好地进行实践。正是潜存于词句、言说和语言的背后,这种教育经验的效果立刻成为一种有意义的事物得以重新体验和反思性拥有,“教育经验的实质,也就在于教师每一年都要有些新的发现,而在这种发现新事物的志向中,也才能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可以说,对经验的反思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教育研究精神,教师凭借被激发与获得的教育智慧与教育精神创造性地进行教育实践,通过历史的经验和反思、现实的体验和研究的结合,丰富教育的心灵,积淀经验的智慧。  三、生成思想  从深层次讲,教育科学研究要表达教育的智慧,激发教育者的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如果教师们仅仅依靠一些专家学者、理论著作等提供的思想、方法进行教学和研究,只能逐渐丧失教学和研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点点滴滴的教育经验与批判性思维的火花相接触可以孕育有意义的思想,而教育实践与有意义的思想相接触可以引发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在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对自我实践的一种持续省察与反思,是对教育生活和教育意义的深刻体验和理解。教育科学研究不应该是羞怯的反应和乏味的宣讲,我们既需要发现未曾关注和思考过的“回忆”和“细节”,又需要让思想的活跃点燃和引领行动的努力。一个优秀的实践者是一个不断把思想方法转化成行动的人,同时不断形成新的思想方法。他不仅揭示现象,反思经验,而且寻找以某种有效的方法为依托,理解方法背后的思想,然后用思想和丰富的经验指导教学。在一个追求卓越的教师眼中,教育科学研究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过程和逻辑推理展现,而是为实践智慧、缄默知识和个人理论的建构与生成提供土壤。这种对理论的内化和对思想的领悟促使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丰满的“研究者”,其伟大和神秘就在于:对于那些教育理论支撑的可能性及其视阈内所积聚起来的一切的觉悟和超越,并促使作为一种行动、目的或者手段、途径的教育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升华与开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并不为人们的主观意志所转移,教育工作者只有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搞好教育。历史经验证明,教育规律早在人们认识它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起作用了。遵循它,教育事业就发展,就前进,就成功;违背它,教育事业就受挫,就倒退,就失败。例如,伴随1956年、年、1978年三次教育“大跃进、大发展”之后的“大调整、大收缩”就是因为违背了“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而遭致的重大失败与损失;而1981年以后国家制定的大、中、小学工作条例,由于它符合了教育自身的规律,因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教育学系统地剖析了教育现象的不同层次和各个侧面,揭示了教育领域里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如能自觉地在教育实践中按规律办事,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的教育学以马列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发展、变化、唯物、辩证、动态的观点为指导,去分析、认识与把握教育现象及其本质属性。因此,学习教育学可以使我们逐步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我们投身教育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与预见性,也能使我们在各种错综复杂的教育实际中坚持正确的方向,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有人说:“不学教育学,照样能上课。”当然,现实中这种现象虽然存在,但是否学习教育学,掌握教学规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影响很大。因为,上课有好坏优劣之分。一个卓越而成功的教师正是借助教育学的理论睿智,敏锐地观察课堂上学生心理活动的脉搏,恰当地利用科学的教育环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把教学过程组织得生动活泼,水**融,富有成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有教的规律,“学”有学的规律,各门学科自身又有各自的特点与规律,要形成高水平的教学“双边活动”,需要对许多因素进行综合、协调,使其发挥整体效应。有的教师上课,不能使学生心领神会,学生愁眉苦脸,摇头叹息,既窒息了学生的求知热情,又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关键就在于教学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教师是否善于科学而巧妙地将教学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并按照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   有位小学特级教师从来不把孩子当作一只空口袋,拼命往里灌东西。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启发诱导上,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已有的知识,发展记忆、想象和理解能力,接受和消化新的知识。如“祖国”这个词比较抽象,很难用一言半语讲清楚。她问学生:“哪个小朋友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一个小朋友说:“祖国就是一个国家。”又问:“到我们学校参观的客人中有日本朋友,美国朋友,日本和美国都是独立存在的国家,我们能不能称它祖国呢?”好多孩子同声回答:“不能!”另一个小朋友举手回答说:“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她立即肯定了他的回答,并且画龙点睛地指出:“对,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是我们爸爸妈妈、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   又如“颗颗穗粒多饱满”这一句讲解过后,她要孩子们用“饱满”一词造句。有的同学说:“麦子长得饱满。”有的说:“豆角长得饱满。”她忽然走到教室门口,转过身来,胸脯略微挺了一挺,两眼炯炯发光。她问学生:“你们看,老师今天精神怎么样?”大家不约而同地回答说:“老师精神饱满。”她接着说:“让我看看大家的精神怎么样。”孩子们也挺起了小胸脯,坐得端端正正。“饱满”这个词,大家不仅懂得了它本身的含义,也懂得了引申的意思和用法。   三、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品德决定着今后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随着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给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诸多新的矛盾和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并且把两者辩证统一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对不良影响的“抵御”与“免疫”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实现培养目标。   青少年时期容易受外界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只有掌握德育过程的特点与规律、原则与方法,并将其建立在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科学基础之上,才能使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按照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健康成长,学生才可望成为具有健全个性、奋发有为,德才兼备的新一代。   在帕夫雷什学校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年级的新生格里沙,由于母亲工作忙,开学第一天来上课时,耳朵没有洗干净。在第一节课上,女教师发现格里沙的耳朵很脏,就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他学生要爱清洁讲卫生。教师这种粗心大意的做法,使格里沙的幼小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在这以后,每当上这位女教师的课时,格里沙就感到似乎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的耳朵,抬不起头来。这种反常的心理妨碍孩子集中精力听课,所以对女教师所教的算术和阅读课,格里沙都学得很差。女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措施所产生的后果却毫无觉察。她不了解格里沙的痛苦,反而把他学习不好的原因归罪于他上课思想不集中、不肯用功,并多次进行指责。这一切更加重了孩子的思想负担。结果,格里沙的算术和阅读只得了“2”分。格里沙终于忍受不住了,他流着眼泪向母亲倾诉了自己全部的痛苦。母亲向学校要求调换班级。学校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同意将格里沙调到其他班级。后来,就是这个被女教师认为学习不好的格里沙,到五、六年级时,在数学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才华。   女教师在教育方法上的错误在哪里呢?就在于她对儿童的自尊心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当她把格里沙在全班面前“示众”时,她完全不了解这对孩子心灵造成的创伤和精神上带来的痛苦。以后,她对孩子的指责,更加重了他的思想负担,以至严重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阻碍了孩子智力的发展。当初这位女教师完全可以采取正面教育的做法:她可以找一个衣着整齐、手和脸洗得干净的学生,叫这个学生站起来给大家作榜样。而对格里沙,只要注意地看他一眼就行了。   四、建构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既是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与技能技巧、适应教师职业需要的必要条件,又是教师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焕发创造精神的根本保证。正如一个缺乏坚实古文基础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考古学家一样,一名没有深厚教育学基础知识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教师的知识结构,既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需要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还需系统的教育学科知识。只有三者兼备一身,合理优化,才能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结构的弊端之一,就是只在本专业一个点上掘井。这种掘井式的知识汲取也许对学术研究是必要的,但作为一种教师的培养模式只能导致知识单一,视野狭窄,很难适应教师职业的要求。   在西方发达国家培养教师的综合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中,教育学科的课时数,在各门课程课时总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美国有的高校占30%以上,有的达到50%;英国甚至达60%;日本约占19%;前苏联大致占25%。这说明,教育科学特别是教育学是师范生最佳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 可持续发展意识。 发展不仅限于增长,持续更不是停顿。持续有赖于发展,发展才能持续。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认为要采取新的途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环境意识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以人类为尺度,而是更深的以&人类---自然&系统的层次;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因而在这里,不仅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外在价值,而且承认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即它对地球生命或生命维持系统具有的持续生存的价值。这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人类的可持续性和地球生命系统的可持续性必须实现有相互联系的三个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人的活动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涵容能力,不能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 人均与国情意识。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是基本国情。中国环境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属资源大国。但中国人均环境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资源&小&国。 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上,要牢固地树立起人均与国情意识。要在全民中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把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道德风尚扎根于广大中小学学生的心中。 (三) 全球意识。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全人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世界各国人民在开发利用其本国自然资源的同时,要负有不使其自身活动危害其他地区人类和环境的义务。因此,环境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如一定地区和国家的城市、河流、湖泊、近海、农田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和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如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消失和危险废物在全球范围转移等;不仅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层次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层次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四) 环境资源意识。 传统社会生活不认为环境是资源,因为那时认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无价值的、可以无偿使用;是无主的,谁采谁有,因而认为对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赐,没有枯竭之虑。环境意识的产生,要求改变对环境资源的这种态度。它强调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加以保护和珍惜使用;它是有价值的,必须有偿使用;它是有主的,属于国家财产。为此就要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社会物质生产中通过资源的分层利用、循环利用使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减少排放;在社会生活中摒弃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追求过简朴的生活,过&绿色消费&的生活达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五) 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 人类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对待。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整个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绿色技术进行清洁生产,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这样的经济同传统浪费型经济有区别,是一种节约型经济。 (六) 环境法制意识。 要使学生懂得每个公民、法人和组织都享有利用环境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违法的,应承担法律责任;公民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有检举、控告的权利,遭受损失的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七) 人口意识。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因而,环境意识在人口政策上要求计划生育的同时,把人口增长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来提高人口素质。既控制人口的数量,又提高人口的质量。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 (八) 环境公德意识。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可持续生活的道德,是一种新的世界道德。它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从对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确认,制订和实施新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且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地球自然有其内在价值。地球不是人类的财产,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命的单元。地球不属于我们人类,相反,我们人类属于地球。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在一个家园中。所以说,环境道德问题既涉及前人、当代人、后人,也涉及其他生物和自然界。这是人类环境价值观的深刻变化。 (九) 环保参与意识。 环境教育是&学中做&的教育,非常需要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发展其对环境的意识、理解力和各种技能。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学生自觉参与,是搞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小学学生在环境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必然产生保护、改善和建设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因此,需要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的各种活动  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现时已拟出的定义已有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最广泛采纳的定义,是在一九八七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特兰报告书所载的定义,其亦即: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定义:  由于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 所以 , 由于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 , 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同。  1. 侧重于自然方面的定义  & 持续性 & 一词首先是由生态学家提出来的 , 即所谓 & 生态持续性 &(ecoldgical sustainability) 。意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序间的平衡。 1991 年 11 月 , 国际生态学联合会 (INTECOL) 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 (IUBS) 联合举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该研讨会的成果 发展并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自然属性 , 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 保护 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 &, 其含义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 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  2. 侧重于社会方面的定义  1991 年 , 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INCN)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 (WWF) 共同发表《保护地球一一可持续生 存战略》 (Caring for the Earth: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 将可持 续发展定义为 & 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 , 改善人 类的生活 .品质 &, 并提出了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  3. 侧重于经济方面的定义  爱德华 -B o巴比尔 (Edivard B.Barbier) 在其著作《经济、自然资源 :不足和发展》中 , 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 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 供服务的前提下 , 使经济发展 ' 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 。皮尔斯 (D- Pearce) 认为 :& 可持续发展是今天的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 &, & 当发展能够保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 , 也不会使后代的福利减少 & 。  4. 侧重于科技方面的定义  斯帕思 (JammGustare Spath) 认为 :& 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一一尽可能接近‘零排放 ' 或‘密封式 ', 工艺方法一一尽 可能减少能掘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 。  5. 综合性定义  《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 & 可持续发展 & 定义为 :&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 。与此定义相 近的还有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定义 :& 所谓可持续发展 , 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 , 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 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 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 。  1989 年 & 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 &(UNEP) 专门为 & 可持续发展 & 的 寇义和战略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 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 战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 :(1) 走向国家和国际平等 ;(2) 要有一种 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 ;(3) 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 ; (4) 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  总之 , 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 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 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 求 , 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阶段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原则:  1、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的这是与传统发展的根本区别之一。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即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的机会空间  2、可持续性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已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已的消耗标准。  3、和谐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4、需求性原则。人类需求是由社会和文化条件所确定的,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与人的价值观和动机有关。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活愿望的机会  5、高效性原则,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6、阶跃性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  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成就与问题   经过10年的努力,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发展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万亿元,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和世界第6大贸易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社会发展方面。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科技教育事业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贫困、防灾减灾、医疗卫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国家用于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的投入明显增加,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重点江河水域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得到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有所突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开展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工作,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取得成效。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已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了各级各类规划和计划之中,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正在得到不断完善和落实。   但是,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仍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一些现行政策和法规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等。   --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人口综合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就业压力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仍然很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依然很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现象突出,环境污染仍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立法与实施还存在不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与共同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行动步伐有所加快。我国应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组织、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好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抓住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成功召开的契机,进一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保障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