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没有应用商店下载安装什么的怎么办呢?

原标题:曾经几亿人在用的手机软件 如今快要凉凉了
来源:差评如今我们下个 APP 也再简单不过,打开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搜索想要下载的 APP,点击下载,软件就自动安装在了手机里。整个流程都是那么的简单方便,上到七十岁大爷下到三岁小孩差不多一看就会,以至于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几乎是人手一部。但是如果不是看到“ 91 助手 ” 和 “ PP 助手 ” 都要下线的消息,托尼都快忘了在很早以前,使用智能手机和给手机装 APP 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那时候智能手机才刚出来不久,很多手机厂商都还没自家的应用商店,再加上谷歌官方的 Android Market( Google Play 前身 )在国内访问特别慢。于是市面上就出现了很多第三方的应用商店,诸如机锋市场、 掌上应用汇、豌豆荚、 优亿市场、 安卓市场 、安智市场等等,数量多到堪比百团大战。2011 年的知乎提问▼连移动、联通、电信这三大运营商也都掺和进来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应用商店,想要从中分得一杯羹。但是别看当时的第三方应用商店多如牛毛,想要给手机下载 APP 还是件麻烦事儿,因为每家应用商店收录的软件数量和版本参差不齐。比如腾讯曾经就经常在 91 助手上发布最新版本的移动 QQ,托尼想要玩到新上线的《 捕鱼达人 》游戏就只能跑去机锋市场下载。。。每家第三方应用商店几乎都有各自首发的应用▼其它应用商店要么搜不到某些软件,要么是盗版过来并且修改过的破解版,对不同型号智能手机的兼容性极差。有时候你满心欢喜的下载完一个游戏,运行时却突然弹出机器不兼容或者解析包错误的提示绝对会让人有种想要撞墙的冲动。这样一来,手机里装有两到三个应用商店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很多手机甚至在出厂前就帮你预装好了第三方的浏览器、地图和应用商店。再加上那时候还没有 4G 网络,3G 流量的资费又不便宜,很多人家里还没来得及装上无线路由器,我们想要给手机连个 WiFi 也都没地儿去蹭。正因如此,不少用户还是习惯通过数据线将手机连上电脑,或者把下载好的软件包拖进 TF 闪存卡里这种最原始的方法来安装 APP。反正电脑连着宽带,只要你的手机空间够大,下多少个 APP 都不成问题。不过这种操作对 iPhone 和 iPad 这样的苹果用户来说就有点惨了,因为 iTunes 在电脑端尤其是 Windows 系统上是出了名的难用。先不说那时 iTunes 的下载和域名都是默认解析到美国的服务器,下载软件经常动不动就会出现进度停滞不前的问题。早期很多人下载好 iTunes,在上面却根本找不到应用商店,百度后才发现它要在常规设置中先勾上 “ 应用程序 ” 这个选项,简直反人类。。。不仅如此,在 iTunes 上面下载好的软件并不能像安卓手机那样直接一拖就完事儿,还需要在 iTunes 中把它们同步到 iPhone 里。毫无疑问,iTunes 无论是安装软件的时间成本还是学习成本都忒大了点,普通小白用户如果不照着网上网友给的教程来操作,很容易就会翻车。这个时候,各种针对苹果设备的第三方助手软件就应运而生。托尼不敢打包票说十个苹果用户里面一定有八九个人用过 91 助手、PP 助手或者刷机助手( 爱思助手的前身 ),但你肯定对下面这些助手早有耳闻。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国内这些本土软件在解决用户痛点上真的是手到擒来。苹果用户在官方 App Store 里下载软件前不是要注册个 Apple ID 嘛,那我就免注册免登陆,直接在助手里点击下载就能安装 APP。用 iTunes 备份同步数据太慢?不知道怎么把 iPad 的图片导出到电脑上,iPhone 无法直接更换铃声、清理缓存垃圾。。。这些问题在这些助手面前根本就不是事儿。有些助手甚至通过写入第三方 Apple ID 或者更换数字证书等手段,把 APP Store 上那些付费的软件和游戏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更关键的是这些软件使用起来基本没什么门槛。就连刷机越狱这种原本需要交钱让专业人士来操作的活,它发展到后来一键就能帮你干了。要是你对手机现有功能还不满意,那个时候,在这些助手的辅助下给手机越狱或者 root 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当时有很多 iPhone 用户不习惯 iOS 系统的封闭性,iOS 自带的功能跟开放的安卓系统比确实也是乏善可陈。越狱后,给 iPhone 安装几个插件,改变下它的桌面图标或者状态栏,更改下 iOS 设备的机型或者来个虚拟定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对早期刚接触到智能手机的人来说,这些体验良好、功能全面的第三方的应用商店和手机助手就像一个 BUFF,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我们的上手难度。以至于我们每次换新手机,都会不自觉地第一时间就把这些应用安装到自己的新手机上。但等手机厂商把自己的应用商店做起来后,到了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完善的今天,伴随着我们付费习惯的养成,这些软件就变得没有原来那般重要了。毕竟连苹果这个死脑筋都能狠下心来把折腾用户十几年之久的 iTunes 给放弃掉,这些第三方软件助手终止服务宣布下线也是迟早的事情。说到底,和其它已经倒下的手机品牌一样,这些第三方软件之所以会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吃到了智能手机刚发展起来的红利。而等到风口消失,原来的蓝海市场就变成了优胜劣汰的战场,手握硬件生产和流量入口的手机厂商则有了绝对优势来扶持自家的应用商店和配套服务。现在我们在第三方应用商店安装应用,都需要手动安装;而在官方自带的应用商店,它不仅能自动安装还能自动把软件更新到最新版本。如果手机已经做到足够好用,谁还愿意去瞎折腾手机跟自己过不去呢?
@@=value.title$$
@@=value.author$$
@@~$$
公众号新浪科技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苹果汇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新浪众测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新浪探索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
小米 SU7 ,今年关注度最高的一款车。正好,我们也下单了一辆创始版的 MAX 顶配车型,挑了个冰莓... 啊不是,霞光紫的颜色,并且已经在 4 月 4 日提车,也是杭州首批车主。在提车之前,我们向大家征集了关于这台车想知道的问题。看的出来,大家是真的很关心这辆车,一晚上就收上来接近 100 个问题,然后我们把这些问题筛选了一波,汇总成了 34 个关键问题。这些天,我们是假期无休,几波人轮着试驾,在杭州的大街小巷里各种穿梭,甚至还去了趟上海,干到凌晨 3 点就为了跑光车子最后一点电量。在如此高强度的试驾里,我们对 SU7 进行了深度的体验和评测,车子已经跑了 1073km,我们也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比如它的驾驶,比我们设想的还要有乐趣,但它的车机交互,因为很多功能还没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整体来看,我们觉得这辆车还是买的很值。所以今天这个文章,我们不聊别的,就来逐个回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好了,提问环节开始,首先是问的最多的三个问题:1.后排空间怎么样,一米八坐后排过飞坡会不会被颠起来顶到头?后排腿部前面的空间还行,但因为座椅太矮了地台又高,大腿根部支撑是不够的. 至于头部空间,我们身高接近 1 米 8 的同事坐进去,基本快到顶了。我们实测了一下过飞坡,时速 70 还好,80 就成超级马里奥了。2.实测一下续航,看看到底能跑多远。拿到车第一天晚上我们就开测了,从杭州 EFC 到上海 b 站总部,空调是 24 °,冰箱 2 °,动能回收柔和,整个路段大概是 80% 高速,20% 城区,高速稳定时速 120-130 之间,车里坐着三个人,加上拍摄设备一共有 240 kg ,室外温度 11 ℃,小雨。SU7 MAX 版本,我们选的是 20 寸轮毂,官方 CLTC 续航是 750 公里。我们从充满电一直跑到电量显示为 0,真的,大半夜里就差要下来推车了,最终实测续航 462 公里。哎 ~ 在座的可能有米粉,也可能有米黑。这里要强调一下,我们的续航测试,不是为了要跑出多高的续航,就是贴合我们经常出差上海的习惯,上了高速就是 130 ,所以也不用和那些高速跑 100 的去比。这个数据也是给大家参考下,如果是自己在市区是开的话,跑个 500 公里肯定没问题。3.Carplay 比奔驰 C 级大吗?对苹果生态的支持怎么样?没想到,这个功能竟然成了饼。Carplay 目前还用不了,得等 OTA 。但你要问尺寸,奔驰 C 的屏幕是 11.9 英寸,小米的是 16.1 英寸,如果适配效果是雷军在发布会上展示的那样,小米肯定要更大的。另外, SU7 后排可以用 iPad 控车, iPad 连到车辆热点,再进到投屏的 APP 里,可以调节空调和座椅,但关空调只能关掉后排,同时还可以播放音乐。不过, iPad 不支持 PIN 点供电,必须要插线,而小米 pad 就可以用 PIN 点充电。说完 TOP 3 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从车辆的外观、内饰、智能化、驾驶感受等几个方面,依次来回答。先说外观方面的。4.开到街上,回头率如何?不是?这可是保时...小米 SU7 诶。回头率非常高,我们当晚直播的时候还被上海的差友 “ 美式截停 ” ,甚至在高速上还被几个车招手看看车。。。这么说吧,现在开一辆大劳出来,还真不一定能比 SU7 更吸睛。5.车辆做工好吗,装配效果怎么样?我们的车比试制车装配上的各种接缝要小,尾翼稍稍有点不齐,车辆整体做工我觉得是一个中等的水平,比设想的要好。至于有人说后面高位刹车灯有做工的问题,我们的车倒是没有那么夸张。。。6.听说车漆不耐刮,是真的吗?这几天用下来,感觉还行,除非你硬想刮花它。对了,我帮你们问了售后, SU7 补漆一个面是 800,不算工时费,你们车是多少?7.电动尾门会夹手吗?香蕉、黄瓜会不会夹断?请看视频:8.前备厢、后备厢体积大吗?前备箱很大,虽然有个斜面,但其实不太影响装载,主要问题还是玻璃水加注孔在胶条内侧,实际使用可能流进前备箱,而里头又没有排水孔,一不留神就会积水。怪不得雷总说可以把钓的鱼放前面,好好好,原来是可以养鱼。后备厢空间是够的,因为比较深,盖板掀开下方还有空间,能放点小件。不过后备厢的靠外侧因为下面是空心的,承重只有 35kg ,用的时候还是要小心一点。9.半隐藏式门把手有机械按键吗?车辆断电能不能开门?我们专门咨询了小米的人,只要车辆断电,想进车里只有破窗一条路,外部没有机械开关。而内部是有机械开门装置的,在门板这里。10.21 英寸轮毂有必要升级吗?21 寸轮毂看起来帅是帅,整体观感上要大一圈。但因为车辆本身用 20 的米其林 PS EV ,高速风噪、胎噪都很明显,而且一条胎宽 245/35 ( 后胎 265mm )21 英寸的倍耐力 P ZERO 轮胎,也要比 PS EV 贵上几百块,除非你是纯粹的驾驶爱好者,准备刷圈赛道,不然没必要上。再来看看内饰的问题。11.车内味道大吗,内饰用料、做工怎么样?SU 7 味道是我试过目前新能源车中,新车味道最小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创始人版本,现车已经晒了很多天。内饰用料我觉得其实不如极氪 001 ,比如门板下方 SU7 是硬塑料, 001 是软质包覆。做工还行,没发现啥大问题,就是方向盘上创始版的贴牌,在大角度打方向的时候,有出现划手的情况。上图为 SU7,下图为 001 12.车上预留了 1/4 螺纹接口,拍 Vlog 方便吗?前排有三个 1/4 接口,一个主驾左侧拍正脸近景,一个副驾那拍中景,一个在中间的后视镜拍拍路况、车内啥的,你想要啥机位都能安排。要是还不够,还可以在天幕玻璃这加个吸盘, SU7 这汽车生态算是玩明白了。但是,真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拍自己的车吗?13.冰箱用起来咋样,可乐冰不冰?刚好我们有台问界 M9 ,也有冰箱,就来个横向对比。我们同时将 22 ℃的可乐,塞满两车冰箱,冰箱温度均调到最低,一个小时后测温,小米 SU7 里的可乐降到 10 ℃左右,比问界要低 2 ℃。这种半导体式的冰箱冰个可乐其实够用了,但是我们发现使用小米冰箱是真麻烦,叫小爱同学是没办法打开冰箱的,得自己在车机里找按键,而且冰箱的温度控制也藏得贼深。14.前座座椅按摩力度怎么样?不好意思, SU7 全系没有座椅按摩。不过这个价位车子,即便是带了座椅按摩,用起来也差点意思。如果砍掉这个换来车价便宜点,那我觉得也未尝不可。15.各种配件有什么玩法?请看视频:ok ,我们再来看车机智能化,小米作为一家手机厂来造车,这一部分的问题也是最多的。16.米家生态用起来怎么样?其实就是手机里的米家 APP 上车了,车上能实现的功能都是手机有的,车机里图标大,点起来更方便。除此之外,没感觉到太多的新鲜感。但有个槽点是导入的时候居然没有 “ 全选 ” 按钮,我们硬件部米罗的米家有 90 来个设备,真就要一个一个点上。17.有没有哨兵模式?有,而且视角丰富, 6 个视角无死角监控。开一晚上大概用个 2 度电左右吧。不过因为停在园区,所以经过的人可能比较多,也可能影响耗电。18.小爱同学流畅嘛?能不能让她抓拍前车违章?如果手机和汽车不是同一个小米账户,喊小爱同学会不会都有响应?小爱同学非常流畅,响应也很人性化,具体体现在你在喊他的时候不是僵硬的 “ 主驾您好,副驾您好 ” ,有时候是 “ 诶 ” ,有时候是 “ 怎么了 ” ,有了语气词就很自然,对话也更舒心,不会觉得她是人工智障。有一天晚上,我觉得冷,叫她打开座椅加热,她竟然说 “ 为你打开啦,很快就暖和咯 ” ,这种人性化的反馈是意想不到的小惊喜,大家也可以尝试发掘下,以后大模型上车肯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至于抓拍前车违章,还有发布会上演示的可以回答前车是什么车型,目前还得等等 OTA 。如果手机、车机不是同一个账户,喊小爱同学,两个都会有应答。如果是同一账户,我们试了手机有时候会被点亮,但不会有下一步的响应,还是车机的小爱同学在和你对话。19.智能驾驶跟问界比是不是遥遥领先?目前小米还未开通城区 NOA ,仅有高速高架 NOA ,实际体验上比问界激进很多,也因为转向比或者调教的原因,高速自主变道很快很稳,压根不跟车,有机会就超,看个人喜好,我们是觉得很不错。不过这样又会让人感觉到不够安心,相比之下,问界的智驾要更沉稳一些。20.想看一下车机跑分。我们也很想试,但目前的问题是小米车机是封闭的,没有开发者模式,应用商店里只有那几个固定应用。试了各种办法,还没成功安装上安兔兔。就写文章这会儿,隔壁托尼还在琢磨怎么安装,等我们成功了,立马告诉大家。21.车机能连蓝牙耳机吗?试了,不行。22.地下停车场没网的时候,车机还能用吗?不行,断网以后就是智障。。。23.屏幕黑边大吗,车机可不可以玩 3A ,能不能来个 “ 原神,启动! ”黑边还行,但这车目前游戏不算全,倒是有《 重返未来 1999 》和《 王国守卫军》这种策略类的,还有《 晶核 》这种 RPG,但话说为啥要在车机上玩游戏,难道你们没有手机吗?(狗头)24.音响效果好嘛,听 are you ok 怎么样?音响挺一般的,声音揉在一起,缺少层次感,声场的几种模式都试了,感觉都差点意思。对于大家期待的“are you ok”,小米当然也藏了个彩蛋,你对小爱同学说 “ 我想听雷军的声音 ” ,它就来了。25.叫小爱同学打开安全气囊,会不会成功?小爱同学压根不理你...说了这么多静态体验的,当然也有很多小伙伴非常关心这辆车开起来怎么样,我们再来聊聊 SU7 的驾驶感受。26.看很多职业车手都说驾驶体验独一档,加速、漂移、前后动力分配,还有底盘调教很厉害,想看下实测。单论底盘质感,在这个价位简直无敌。整体非常运动,开起来有很强的吸地感,滤震够高级,是那种一直给你路面反馈,但多余的稀碎震动全都过滤掉的表现。编辑部的同事都对这个底盘赞不绝口。而在这个底盘下, SU7 的刹车就显得不够好,前段比较灵敏,但又不是那种线性的刹车表现,踩下去能感受到虚位。这么好的底盘应该配一个更好的刹车。然后, SU7 的转向非常精准,转向比偏小,几乎没有虚位。但我觉得运动模式的转向阻尼可以再大一点。漂移我们也试了,这个车虽然前后动力分配可以无级调节,但因为轮胎抓地力太强,加上动力生猛生猛的,很难找到起漂的临界点。27.NVH 怎么样?高速会不会吵?不算特别优秀,在时速 90 的时候,测得车内噪音最高会达到 70dB,不过它也没到无法接受的水平,这个时速车内说话还是听得很清楚的。SU7虽然用了单层玻璃,但它低风阻的造型应该在风噪上找补了点回来。28.赛道模式有没有限制?新手司机在大街上开了运动或者赛道模式,会不会有失控的风险?赛道模式说的就是这个大师模式了。可调项很多,不光可以调节前后动力,还能单独调节前后电机的动能回收,防滑也可以全关。我们非常不建议新手去大街上试大师模式。SU7 转向比小,马力又大,如果没有防滑,操作不好会非常容易失控。29.过坑过减速带感受怎么样?下地库会刮到底盘吗?一个字,爽。过大坑底盘很整,车身不垮,过小坑又很韧,滤震恰到好处。一般下地库倒是不会刮底盘,但上来的时候,那千万别把悬架调最低,不然就会像我一样。。。30.空悬水平咋样?有没有必要选?这个问题就像买小米手机,小米从来都是顶配性价比最高,如果你预算够,能选还是得选上。我们的顶配 max 版本,可以说,小米的空悬非常优秀。尽管是单腔空悬,但在激烈驾驶的时候依然能够牢牢的撑住车身。过大沟大坎的时候回弹非常迅速,整体调教也不会有死硬的感觉,而是很有韧性。而且,哥们,你不买空悬怎么低趴啊?这可是Tayc 小米SU7啊。不过我们已经预约了 21.59 万低配版本的试驾,到时候有对比就更清晰了。除了车本身,还有人好奇买车环节的问题。31.车辆保险多少钱?杭州的交付中心有三家保险机构,价格都在 8000-9400 元之间。公司 8200,个人 9 千以上。其中有个新的新能源保险项目可以说一下,比如外部电网故障,140 块。主要是保障因为外部电网的问题导致的自燃可以进行赔付。还有轮胎保险,100来块,四条轮胎有破损、爆胎的情况可以换同型号同尺寸同品牌的胎。再有一个是,医保外用药,是针对三者险出事故后,并不在医保范围内用药的保险。轮胎这个建议大伙好好斟酌,其余两个建议都勾上,也没多少钱。32.家里正在选车,爸妈一听小米就不考虑,说一个造手机的跑去造车质量肯定没老车企好,我该如何说服家人选择小米 SU7 ?很简单,谁出钱听谁的。33.如果所在城市没有交付中心,后面的维保怎么办?买二手车,质保有差别吗?目前如果你是本城市没有交付中心的,那你还是只能去有交付中心的地方维保。比如金华没有,只能来杭州维保。小米官方回答正在尽快开通多个城市的维保中心,沿海应该会更快的开放。最后,再说个差友很关心的问题。34.你们的创始版编号为什么不选 925 号?9.25 的来源是在那天,我们鸽了差友们,没有日常推送。所以如果选 925 号,那也就不会有这期内容了。。。好了,以上就是我们对于这台小米 SU7 的提问回答。因为种种原因,还有一些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没来得及评测。比如 SU7 的防晒能力如何,这些天杭州都是阴雨天气,气温也不高,条件并不允许。另外还有一些像城市 NOA 这样的功能,要等厂家更新才行。撰文:白日梦 & 脖子右拧 & 浩森 编辑:脖子右拧 & 面线 封面:萱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用商店下载安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