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前奏是蹬蹬蹬蹬钢琴曲671(高音)3(高音), 671(高音)3(高音), 2346, 2346。这是什么曲子呢?

参加教招,了解教招最新资讯,找学友,就来知乎「教师招聘圈」【音乐体裁】1. 山歌:民歌的一个品种,泛指人们在山野、田间、牧场等地即兴发挥思想感情的歌唱。内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汉族山歌大都以七字为一句,二句或四句为一段。有的还穿插进某些固定的衬词或增添部分词句,形成不同的变体。山歌的节奏一般都比较舒展自由,歌头歌尾常带有吆喝性的歌调。多为独唱或对唱,也有一领众和的形式。2. 劳动号子:民歌的一个品种,是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一种常带有呼号的歌曲。能够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解除疲劳的作用。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如插秧、车水、打场、打夯、打硪、装卸、挑担、摇撸、拉纤、捕鱼、伐木、打蓝等。每一种劳动号子的音乐都和这种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因而产生不同的曲调、节奏、曲式结构和歌唱形式,一般为一唱众和,也有独唱和齐唱的,唱词多即兴创作。3. 小调:民歌的一个品种,与山歌和劳动号子相比,有较多的艺术加工的成分,有的只流传在一个地区,也有的会传遍全国。小调的旋律一般比较流畅,结构规整,形式多样,富于变化,长短句的形式比较普遍。常用四季、五更、十二月、花名等形式来连缀唱词,并用衬词、衬字或衬句扩充音乐结构,加强感情表达。歌曲内容的题材也非常广泛,从重大的政治、社会事件到日常生活、风俗、爱情等,都有涉及。4. 山曲:属山歌的一个品种,流行于山西的河曲、保德和陕西的府谷、神木一带。音乐高亢嘹亮,多大跳。一般为七字句,也会随着歌唱者情感和语言的变化而自由伸缩。多即兴咏唱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5. 信天游:属山歌的一个品种,流行于陕西北部、甘肃及宁夏的东北部。多上下句结构,一般为七字句,也有十余字为一句的。曲调有两种类型:一种音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曲调起伏大;另一种节奏工整,曲调平稳。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或对唱。即兴编唱,内容以反映爱情和劳动生活为主。6. 爬山调:属山歌的一个品种,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的汉族居住地区。又分前山调和后山调,前者流行于伊克昭盟等地,受蒙古长调的影响,旋律辽阔悠长;后者流行于乌兰察布盟一带,结构严谨,热情奔放。歌唱形式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前者多为妇女在家中歌唱;后者多在牧羊、赶脚、拉骆驼时演唱。7. 短调:又称短歌,蒙古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多大跳音程,曲式结构工整,以叙事性内容居多。8. 长调:蒙古族民歌。流行于牧区,曲调悠长辽阔,节奏自由,尾音拖长,情绪热烈奔放。多颤音及上滑音,基本上用五声音阶。9. 花儿:属山歌的一个品种,又称少年,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相比邻的广大地区。根据流传地区和风格特征,一般将花儿分为三类:河湟花儿、洮岷花儿和陇中花儿。每年从春季到夏末,当地都要举办“花儿会”,男女老少身着新衣,搭青伞,执彩扇,前往对唱赛歌,昼夜不息。不同的花儿种类有不同的结构特征,一般女声用真声,男声用真、假混合声,有很强的即兴性。10. 牧歌:民歌的一个品种,流行于我国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内容多表现放牧生活、爱情生活,或赞美家乡、歌唱牛羊等。一般具有音调开阔悠长、节奏自由的特点。11. 渔歌:民歌的一个品种,沿海地区、河岸、湖泊、港湾等地渔民所唱。题材也多与捕鱼、织网等相关。12. 儿歌:民歌的一个品种,全国各地均有。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并于歌唱中传播生活、生产知识。曲调接近语言自然音调,节奏轻快,易于上口。13. 俗讲:唐朝时,僧人向世俗群众宣传佛教的活动,被称之为“俗讲”。举办俗讲的时候,一般是主讲和尚坐在正中,旁边有奏乐和帮唱的,有的还悬挂有佛教故事画来配合。14. 变文:唐代的俗讲底本。变文中的"变"是相对于佛教经文而言的,取变异之意。也就是把经文通俗演绎为变文,使其易懂,便于普及。唱变文,叫作"转变"。"转"就是"啭",即唱的意思。变文对以后的说唱艺术产生过重要的影响。15. 唱赚:宋代民间流行的歌唱伎艺。是用同一宫调中的几支曲子组合成一个套数来歌唱的艺术形式,以鼓、笛、拍板来伴奏。曲调除慢曲、曲破、大曲是南北兼有的曲调外,其他都取自于南宋临安瓦舍中流传的民间曲调。不仅在市井中流传,在士大夫中也有演唱。16. 诸宫调:宋金元说唱艺术,起源于北宋时期,取自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常用琵琶等乐器伴奏。诸宫调曲体宏大,曲调丰富,可以表现曲折复杂的长篇故事情节,对后世的戏曲音乐特别是元杂剧的音乐产生过直接影响。17. 鼓子词:宋代说唱艺术,表演时以鼓为节奏乐器。以同一词调重复演唱多遍,或间以说白,用来叙事写景。18. 词话:元明说唱艺术。一般为散文、韵文交织或全部用韵文,基本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应是现今鼓词和弹词的前身。19. 坐唱:曲艺的一种表演形式。演员坐着说唱,如各种弹词、琴书等。有些只说不唱的曲种,如苏州评话、扬州评话等。因其坐着说讲,习惯上也称"坐唱",多数演员还要自己弹奏乐器。20. 站唱:也称为"立唱",曲艺的一种表演形式。演员站着说唱,如各种大鼓、快书等。表演时动作幅度一般比坐唱要大,演员大多自击打击乐器,如京韵大鼓自击书鼓、木板,山东快书演员自击鸳鸯板。【音乐作家与作品】一、中国音乐家及作品1、郑律成:(生于朝鲜)作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原名《八路军进行曲》)、《朝鲜人民军进行曲》、《延安颂》、《绿色的祖国》、《我们多么幸福》。2、瞿希贤:作曲家。《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3、任光:作曲家。《彩云追月》、《渔光曲》。4、刘炽:《我的祖国》(《上甘岭》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5、张文纲:《我们的田野》、《牧羊女》、《忆江南》。6、冼星海:《到敌人后方去》、《军民进行曲》、《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7、聂耳:(原名聂守信,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中国音乐家,字子义(亦作紫艺),《毕业歌》、《前进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新女性》、《飞花歌》、《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告别南洋》、《梅娘曲》、《卖报歌》、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及民族器乐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8、黄自:《旗正飘飘》。9、刘天华:中国的民族乐器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良霄》、《空山鸟语》、《光明行》、《病中吟》等。10、阿炳(华彦钧):三首二胡作品《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琵琶作品《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11、马可:《白毛女》、《南泥湾》。二、外国音乐家及作品巴罗克时期1、巴赫:1685—1750 (德)“音乐之父”,复调大师,作有两卷本《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G弦上的咏叹调》。2、亨德尔:1685—1759 (德)清唱剧《弥赛亚》。古典主义时期1、海顿:1732—1809 (奥)“交响曲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交响曲104部《告别》《惊愕》《时钟》,十二部《伦敦交响曲》。2、莫扎特:1756—1791(奥)“音乐神童”,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等。3、贝多芬:1770—1827 (德),“乐圣”,有九部交响曲和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交响曲有《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浪漫主义时期1、舒伯特:1797—1828(奥)“艺术歌曲之王”,有歌曲《鳟鱼》《野玫瑰》《魔王》《小夜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交响曲《未完成交响曲》等。2、韦伯:1786—1826 (德) 有歌剧《自由射手》钢琴曲《邀舞》。3、罗西尼:1792—1868 (意)有歌剧《赛尔维亚的理发师》等。4、柏辽兹:1803—1868 (法)有标题交响曲《幻想交响曲》等。5、肖邦:1810—1849(波兰)“钢琴诗人”,《夜曲》《前奏曲》《马祖卡》《第一叙事曲》《A大调波兰舞曲》《革命练习曲》等。6、李斯特:1811—1886 (匈牙利)“钢琴之王”。创造了交响诗体裁,有《前奏曲》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大大开拓了钢琴音乐艺术的表现力。7、舒曼:(德)“诗人音乐家”钢琴曲《蝴蝶》《狂欢节》,声乐套曲《桃金娘》《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人之恋》。8、普契尼:(意)《图兰朵》《蝴蝶夫人》《托斯卡》(内有《今夜星光灿烂》)。9、威尔弟:1813—1901(意)有三大浪漫主义歌剧《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10、比捷:1838—1875 (法)有歌剧《卡门》。民族主义时期1、斯美塔那:1824—1884 (捷)“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和“民族歌剧的创始人”,有歌剧《被出卖的新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首是《沃尔塔瓦河》)。2、德沃夏克:1841—1904 (捷)有《自新大陆(第九)交响曲》等。3、巴拉基列夫小组:是19世纪以来的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核心组织,又名“五人团”是,巴拉斯列夫、鲍罗廷、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他们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开拓民族音乐的发展道路。4、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有舞剧三部《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悲怆第六交响曲》,交响序曲《1812序曲》,歌剧《奥涅金》《黑桃皇后》,《D大调弦乐四重奏》(内含《如歌的行板》)等。5、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圆舞曲之王”,有《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老约翰是“圆舞曲之父”《拉德茨基进行曲》)近代1、德彪西:1862—1918 (法)有《大海》。2、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 (苏联)有交响童话《彼得与狼》。3、圣-桑:1835—1921(法)有管弦乐套曲《动物狂欢节》,由14曲组成。4、格里格:1843—1907(挪威)有《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等。【音乐词组】1.全音音阶(whole-tone sacale)相邻二音的间距皆为全音,谓之“全音音阶”。2.华彩段(cadenza)插于乐曲尾处的辉煌的即兴演奏段落。由独奏者即兴展示其演奏技巧。作曲家与演奏家常为他人的作品写定华彩段。3.声部(part,voice)指重唱、合唱、重奏、合奏乐曲中同时进行的各旋律线。如弦乐四重奏有第一小提琴、第二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个声部;混声合唱有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4.转调(modulation)乐曲在进行中变换调性。转调是重要的作曲手法之一。简单的转调常在近关系之间相转。5.拍子(beat)小节的单位时值。小节的拍子结构以拍子记号(time signayure)表示。6.和声(harmony)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谓之和声。和声学的研究对象为:和弦的结构、和弦的连续法则 、和弦在乐曲上功能属性、和声学是作曲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音乐史】巴洛克音乐1.简介“巴洛克”这个词在音乐史上的含义?答:葡萄牙语baroque原意为不圆的、形状不规则的珍珠,现指欧洲17世纪和18世纪初期豪华的建筑风格。音乐家借用此语概括地说明同一时期的音乐风格。2.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答:乐句长度不一,气息较长,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旋律都空前地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一样,曲调的进行常常带有形象化、象征性特征。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确的和声属性。3.巴洛克时期音乐的节奏是怎样的?答:主要分为自由节奏的和律动鲜明、规整的这两种节奏。前者用于宣叙调、托卡塔、前奏曲等,后者用于咏叹调、赋格、舞曲等,在一个乐章中会保持始终。这两种节奏常常搭配使用,如宣叙调与咏叹调,前奏曲(或托卡塔)与赋格。4. 巴洛克音乐采用什么调式?答:大小调体系,它已取代了过去的“教会调式”。歌剧的诞生和早期歌剧1.歌剧(Opera)诞生于何时何地?它是怎样诞生的?答:16世纪末、17世纪初诞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由巴迪宫廷的卡梅拉塔会社(camerata,意为俱乐部或小)成员巴迪、温琴佐.伽利莱伊以及佛罗伦萨学者梅在经过大量的对古希腊悲剧研究的基础之上诞生的。2.歌剧的前身是哪些音乐形式?答:音乐和戏剧的结合可以追溯到古代,包括古希腊悲剧、中世纪的仪式剧、宗教神秘剧、奇迹剧,文艺复兴的牧歌套曲、田园剧、幕间剧等形式。3.简介幕间剧(intermedio)、田园剧(pastoral drama)。答:幕间剧是在戏剧两幕之间演出的有音乐的短剧。田园剧是传奇题材或乡村题材的带有音乐的舞台剧。【西方音乐体裁】1.曲调(air,法、英):具有歌唱性的器乐曲,常用于18世纪的组曲中。2.阿勒曼德(allemande,法):17世纪盛行于法国和英国的舞曲体裁,四拍子,节奏平稳,速度较慢,常用于组曲。同样的名称在19世纪指流行于瑞士乡村的三拍子轻快舞曲,它是华尔兹的前身。3.赞美歌(anthem,英):英国基督教教会仪式所用音乐,有独唱、合唱形式,歌词大多取自圣经,用英语演唱,一般用管风琴伴奏。4.咏叹调(aria,意;air,英、法;Arie,德):独唱曲,是歌剧、清唱剧等大型声乐作品中的重要段落,也可以是独立的作品。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和幅度较大的情感抒发。5.叙事歌、叙事曲(ballade,法、德):(1)13、14世纪的法国世俗歌曲。(2)19世纪盛行于德国的具有叙事性的歌曲,内容常与民间故事、传奇有关。(3)19世纪抒情浪漫的器乐曲,如肖邦和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6.哈巴涅拉(habanera,西;abanera,意):一译"阿伐奈拉"。起源于古巴哈瓦那的舞曲,较慢的二拍子,第一拍为切分音。19世纪传入西班牙。7.哈里路亚(hallelujah,希伯莱;alleluia,拉):希伯莱文原意为“赞美上帝之歌”,是圣经中欢乐地赞美上帝的专门用词。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常将其用于清唱剧、康塔塔等大型声乐作品,如亨德尔《弥赛亚》中的合唱“哈里路亚”。8.幽默曲(humoresque,法):盛行于19世纪的一种形式较为自由的器乐体裁,如德沃夏克的《幽默曲》。9.即兴曲(improperia,法):盛行于19世纪的钢琴小曲体裁,具有精美典雅以及自由灵动的特性。如舒伯特的钢琴即兴曲。【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一、音乐思想流派和音乐理论著作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孔子积极提倡音乐,并把音乐作为“六艺”之一加以传授。孔子注意到音乐对人能够产生精神上的影响,所以具有教育的作用。他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2.墨家代表人物:墨翟音乐思想:主张“非乐”墨翟站在劳动者的立场,同情下层民众,反对当时王公贵族的奢华享乐,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他偏激的反对以至主张禁止一切音乐则是错误的。他单纯强调政治和生产,要求音乐也具有如物质生产那种直接的功利,完全否定音乐的社会功能,反对音乐的进步和发展,也不切实际。3.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音乐思想: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庄子的“至乐无乐”他们哲学思想中强调“意”而忘掉“形”,以及追求“无为”“自然”“率法天真”的观念,对后人在功利实用目的之外理解音乐自身某种特殊规律,以及音乐意境、情感率直的表现,给予了莫大的启迪。二、乐律学成就三分损益法:“三分损益法”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最初见于距今两千六百余年的春秋时期,记载于《管子·地员篇》中。从《管子·地员篇》记载的“三分损益法”所产生的徵、羽、宫、商、角这一音列可以看出,古代重视宫音特点,它包含了雅乐音阶、清乐音阶的内涵。优点在于适合表现旋律的美感,不足之处在于八度不协和,黄钟不能还原。《吕氏春秋·音律篇》记载了用同样方法计算出的十二律。}
  【导读】华图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同步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发布: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音乐笔试试题(四),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福建华图教师招聘微信公众号(fjjsks),福建教师招聘培训咨询电话:0591-87618197;88780197,微信号:18959130107
微信扫一扫下载2022年福建教师招聘笔试备考礼包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1.《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的作曲家是( )。
  A.德沃夏克 B.柴可夫斯基
  C.李斯特 D.海顿
  2.STAB的作品,适合( )的合唱团体演唱。
  A.童声合唱B.男声合唱
  C.混声四部D.成人合唱
  3.《声无哀乐论》集中体现了魏末文人( )的音乐美学思想。
  A.阮籍 B.嵇康
  C.沈括 D.郭沔
  4.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条件前提是( )。
  A.创造 B.兴趣
  C.想象 D.体验
  5.下列乐曲中,( )属于江南丝竹乐。
  A.《欢乐歌》 B.《渔舟唱晚》
  C.《平湖秋月》 D.《广陵散》
  6.出现于汉末,嵇康善弹的流传至今的著名琴曲是()。
  A.《高山流水》B.《广陵散》
  C.《酒狂》D.《胡笳十八拍》
  7.下列歌曲属于信天游的是()。
  A.《走西口》B.《兰花花》
  C.《放风筝》D.《上去高山望平川》
  8.华彦钧留下的三首琵琶曲是《大浪淘沙》《昭君出塞》和( )。
  A.《听松》B.《寒春风曲》
  C.《龙船》D.《二泉映月》
  9.“长调”是我国( )的民歌。
  A.蒙古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苗族
  10.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动作设计来源于( )。
  A.秧歌 B.敦煌壁画
  C.维吾尔族舞蹈 D.汉乐府
  11.《牡丹亭》是( )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作品。
  A.宋 B.元
  C.明 D.清
  12.交响曲《欢乐颂》是作曲家( )的作品。
  A.海顿 B.贝多芬
  C.席勒 D.李斯特
  13.歌剧《魔弹射手》是作曲家( )的作品。
  A.比才 B.舒曼
  C.韦伯 D.门德尔松
  14.下列歌剧作品中,( )是作曲家比才的作品。
  A.《卡门》 B.《费加罗的婚礼》
  C.《图兰朵》 D.《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15.音乐术语a tempo表示( )。
  A.稍快 B.慢板
  C.回原速 D.柔板
  16.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是()。
  A.直觉感受B.深入体验
  C.领悟升华D.领悟理解
  17.下列属于学堂乐歌代表人物沈心工的音乐作品是( )。
  A.《黄河》 B.《练兵》
  C.《春游》 D.《送别》
  18.依据文学、绘画、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称为()。
  A.交响乐 B.交响诗
  C.叙事曲 D.幻想曲
  19.全小节休止在6/8拍子中,正确的记写方式是( )。
  A.B.
  C.D.
  20.下面谱例选自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它融入了哪种传统曲艺元素( )。
  A.三棒鼓 B.京韵大鼓
  C.苏州评弹 D.四川清音
  21.被称为“巴西国舞”的是( )
  A.伦巴B.桑巴
  C.探戈D.恰恰
  22.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 )
  A.斯美塔娜B.德沃夏克
  C.西贝柳斯D.莫纽什科
  23.马勒用唐代李白等人的诗创作的声乐交响曲是( )
  A.大地之歌B.亡儿之歌
  C.流浪徒工之歌D.少年神奇的号角
  24.勋伯格《一个华沙的幸存者》的乐派风格属于( )
  A.印象主义B.表现主
  C.新古典主义D.新民族主义
  25.下列不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中基本理念的是( )
  A.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B.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C.重点关注特别优异的学生,培养精英人才
  D.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常见拍子的种类有( )
  A.单拍子 B.复拍子
  C.混合拍子 D.变换拍子
  2.倚音的种类有( )
  A.单倚音 B.前倚音
  C.双倚音 D.后倚音
  3.音的性质有( )
  A.音值 B.音高
  C.音色 D.音量
  4.常用的谱号有( )
  A.高音谱号 B.低音谱号
  C.中音谱号 D.次中音谱号
  5.纯音程包括( )
  A.纯一度 B.纯六度
  C.纯四度 D.纯五度
  6.下列作品中属于我国民族音乐家华彦钧的有()。
  A.二胡曲《听松》B.琵琶曲《大浪淘沙》
  C.琵琶曲《昭君出塞》D.二胡曲《二泉映月》
  7.下列哪些方法可将音程扩大?()
  A.重升冠音 B.根音重降冠音降低半音
  C.升高冠音降低根音D.同时降低冠音和根音
  8.下列选项中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者舞剧有()。
  A.《葛蓓莉亚》 B.《天鹅湖》
  C.《睡美人》D.《胡桃夹子》
  9.下列选项中,属于四川民歌的有()。
  A.《太阳出来喜洋洋》B.《小放牛》
  C.《绣荷包》 D.《槐花几时开》
  10.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有()。
  A.黄梅戏唱腔源于湖北的“采茶调”B.《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由马思聪作曲的
  C.钢琴五重奏是五架钢琴一起演奏D.江南丝竹原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地区
  三、填空题(本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柴可夫斯基的三部舞剧是《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 他一生中最后的一部作品是。
  2.19世纪民族乐派著名的代表作曲家有捷克的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以及俄罗斯的“强力集团”等。
  3.德彪西的管弦乐前奏曲是印象主义管弦乐的奠基之作。
  4.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作曲家以及他的两个学生贝尔格和韦伯恩。
  5.《春之祭》是1913年创作的舞剧,描写了古代先民在春天祭献大地的仪式。
  6.《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现代京剧_________的选段。
  7.马勒创作有八部交响曲,其中作品乐队规模巨大,号称“千人交响曲”。
  8.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歌曲之王”的,一生写了600多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歌曲。
  9.是周代开始的乐器的分类法。
  10.文艺复兴时期的管乐器主要有、笛、低音管、小号、短号。
  四、判断题(本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萨克斯属于管乐器中的木管乐器。 ( )
  2.“花儿”是我国陕北地区非常有代表性的地方民歌。 ( )
  3.陈刚、何占豪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按照奏鸣曲式结构原则进行创作的。 ( )
  4.大六度音程属于协和音程中的不完全协和。 ( )
  5.和弦的低音就是根音。 ( )
  6.自然调式音级不能构成的音程,叫做变化音程。 ( )
  7.《大起板》是根据河南曲子《小调大起板》改编而成的琵琶曲,乐曲旋律明朗欢快,表现了热烈奔放、诙谐幽默的情绪。
  ( )
  8.卡农是一种二声部或更多声部的复调音乐形式,当一个声音的旋律出现后,另一个声部的旋律紧跟着模仿。
  ( )
  9.移调共有半音移调和按音程移调两种手法。 ( )
  10.配器是为乐队编写总谱,具体指乐队中各种乐器在乐曲演奏过程中的编排配置。
  ( )
  五、连线题(本题1小题,每10分,共10分。)
  1.请将下列音乐家及作品名称用直线连接起来。(5分)
  李焕之《哦,苏珊娜》
  郑律成《海韵》
  黄自《西风的话》
  赵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福斯特《春节序曲》
  西贝柳斯《培尔·金特》
  维瓦尔第《芬兰颂》
  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
  格里格《塞维利亚理发师》
  罗西尼协奏曲《四季》
  六、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西洋管弦乐队及其编制。
  2.简述歌唱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简述李斯特作品及其艺术方面的贡献。
  4.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分别是?
  七、论述题(本题1小题,共10分)
  1.简述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对音乐鉴赏教学的启示。
  八、教学设计题(本题1小题,共15分)
  请结合音乐教材教学特征和时代要求,为歌曲《献上最洁白的哈达》进行教学设计。
  要求: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备考有疑问 华图为你解答扫一扫,添加华图微信客服微信号:fzht0520(编辑:福建华图xd)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奏是蹬蹬蹬蹬钢琴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