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杀的是真孙悟空神通广大,为什么要在镇压孙悟空的封条上用到观音心经呢?

悟空离开方寸山的时候,须菩提祖师对他说:从此以后,你不是我的徒弟,我也不是你的师父。说完就拂袖而去,猴子看着师父萧索的背影,觉得老神仙也不是无所不能。他恭恭敬敬的行了几个礼,然后擦干泪水离去,又悲又喜。猴子学会了七十二变,学会了筋斗云,注定他此生不会平凡。下游龙宫,教四海龙王畏惧;深入地府,教阎罗判官丧胆。连妖族里有名的几个大妖都和他结拜,合称为七大圣。那时他一身金甲,头戴紫冠,谈笑间遨游四海,行乐千山。所谓英雄,不过如此。可惜天地广博,仙法无边也有拘束之苦,上有天庭灵山,下有幽暗冥府。猴子这草头王爵,终究要仙家首肯,何况他出尽风头。天庭封官,又不是论法比斗,还要讲论资排辈,派系斗争。太白金星两次三番的诓骗,天宫生活的不如意。猴王一怒,必然要翻天覆地。凭的是什么?凭借他法力滔天,凭借他心有猛虎,凭借他天生桀骜。这毕竟是天生地养的一只野猴灵猴,胆肥心高,不是天庭里面唯唯诺诺的老好人。这样的一个妖,注定和繁文缛节,搞种族歧视的天庭节节不入。于是他在反天宫的路上越走越远,刚开始是扯旗割据,后来搞全面倾覆,搞砸了王母的蟠桃宴会,偷吃了老君的几炉仙丹。惹下了滔天大祸,引来了十万天兵,玉帝天王莫不要除之后快。可是猴子怕了吗?他没有。连独角鬼王加自己的七十二洞妖怪全被抓走了,他也是哈哈笑笑而已。天庭众生,猴子在乎的除了自己,就只剩下他那些猴子猴孙了。他毕竟不是孤零零的神仙,总还有家有口,有产有业。话说回来了,一个人要是没了人情味,那也没什么乐趣了。我们喜欢悟空,因为他总还算像个有喜有怒的人。可惜这样的一个妖,是不容于西游世界的。所有的势力都在驱赶着他们,让猴子八戒这样有情有欲的人去变为唐僧那样的忠贞木讷。一路上,吃人喝血的白骨精死了,牧民独立的牛魔王被搞得家破人亡。思凡下界的,又被重新抓回去看门。这就是妖或仙的结局,除开天宫或灵山,其实他们并不自由。就算猴子踢倒了八卦炉,踏碎了灵霄殿,还有姗姗来迟的如来佛祖在等待他,还有成千上万的猴子猴孙被围在花果山。或许这个时候,他才明白他师傅须菩提祖师,为何那般高强还要隐居深山。因为这混淆不分,黑白破碎的秩序,终究是无法反抗的。可是这日子,你还要过下去。菩萨会对猴子说些什么:你放弃吧。这个时候,你是否理解了那紧箍的含义。就算是英雄,也总有自己不为人知的软肋,让他黯然神伤,心力交瘁。就如神勇无敌的阿喀琉斯,还有一个足踵的弱点天生陪伴。那无拘无束的猴王,注定不是我们。那带上紧箍的猴王,才更像。如果你看过原著,你就会知道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观音菩萨并没有紧箍咒。金紧禁三个箍儿是如来佛祖在降伏悟空几百年后准备给东土传播真经的时候交给观音的。多看书,而不是想当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来杀的是真孙悟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