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看出版书的app哪个好APP可以评测书籍,大家都能知道这本书值不值得入手!!

1.我们到底不舍什么,拿健康去做了交换?我们最怕的其实不是得不到,而是失去!那么现在想想,健康,是不是也曾作为我们挽留“拥有”而付出的代价呢?心安理得地做个和大多数人一样的普通人,在现今的社会,已经被扭曲为无能。中医治病,首先是治心,若心不能静、不能安,治好了头,肩膀会生病,治好了肩膀,肚子会生病,治好了肚子,脚丫子会生病……无穷无尽。健康说难很难,说容易也很容易,就看我们怎么对待生活了。2.注意力让我们生病了是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生病了。这话怎么解释呢?就是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周围很多人是不是先在体检中被确诊有“三高”这个结果,然后回去后才有症状的?高血压其实也是一样的,很多人在被检查出高血压之前,并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可是在一次单位组织的体检中,“意外”地被查出高血压后,他身上果然就开始出现一系列的相应症状:头晕、头痛,不吃降压药就心跳得厉害,简直没法出门。然后他们就会特别感慨,幸亏做了体检,否则血压这么高,自己又不知道,多危险!注意力法则——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其实是你把自己所有的能量、意愿都集中到了那里,那个地方就会很容易出现你想象的结果。身体是最智慧的,远比我们以为的要智慧千倍——如果肝血虚,我们会有灰指甲;如果气虚,我们会浑身无力;如果身体有湿热,我们会有脚气;如果有瘀血,我们来例假会痛;如果有脾胃病,我们吃完饭会很难受……身体会用症状及时提醒我们,而且如果我们懂点中医知识,就会知道引起这些症状的病根是什么。3.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无效治疗?孩子性格不好,先治病。成年人要治病,先调整性格。性格不改变,过思伤脾,过怒伤肝,过悲伤肺,过喜伤心,过恐伤肾。4.大汗过后伤大汉,这个你造吗?在人体,阴是基础,阳是功能。津液是阴的一种。大量的津液流失,就是耗阴。小便多、拉稀、出大汗、呕吐和高烧不退,都会损耗身体里的阴液。汗为心之液,由心精和心血化生而成。出汗太多,津液必伤,会直接损耗心精、心血,造成心慌心悸。所以我们一紧张、一说谎就会手心冒汗,这是心神在身体里的表现。除了吃药,米汤是最好的补阴食品,尤其适合上吐下泻后或者爱出汗的小朋友。大米汤、小米汤都行,米汤性平,最易被脾胃吸收,生化为津液,比挂葡萄糖强多了。有很多人说生命在于静止,这完全是懒人的扯淡。但是生命一定不会在于剧烈运动,这是中医。快走已经成了目前最健康的运动方式之一。5.冬天游泳是在用生命锻炼身体啊……冬天还去游泳一定是导致气血瘀滞特别重要的一个原因。为什么呢?因为冬天要藏。《黄帝内经》中讲到,春天要生,夏天要长,秋天要收,冬天要藏。冬天不藏,直接伤肾。每个脏腑都对应一个节气,肾对应的就是冬天(肝对应春,心对应夏,脾对应长夏,肺对应秋)所以《黄帝内经》主张冬天的时候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就是冬天的那三个月,应该早睡,等太阳出来了再起来,这样才能很好地收藏阳气,等到来年开春,再将阳气生发。人的身体要软。我们看那些练中国功夫的人,有施瓦辛格那样的吗?都是身体柔软极了,他们用的是四两拨千斤的力量,而不是蛮力。所以,一个健康的人,他的身体一定是柔软的,所谓“筋长一寸,命长十年”。6.我该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肉体?牛奶就是阴寒的食物。牛奶本来是给谁吃的呢?小牛啊!不是小人儿!小人儿是人,要吃人奶,没有人奶就喝米汤,咱老祖宗哪儿有给孩子喝牛奶的啊!古时候的皇子,喝人奶到10岁,皇家那么有钱,为什么不喝牛奶呢?虽然小孩儿为稚阳之身,但是从小就把牛奶当主食,还是会改变体质。没看见现在的小孩儿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的比以前多得多吗?那都是因为体质湿寒。那些从小到大牛奶、奶粉不断的孩子,还特别容易发湿疹。再看看菜场卖菜人家的孩子,大冬天的赤脚在地上跑,一点儿事儿都没有,到底谁的抵抗力强呢?好医生在给孩子治疗肺病的同时,都会补脾,只有脾胃健康了,肺才能健康。如果你的孩子这会儿已经出现脾胃虚寒的症状了,那就赶紧去买“八珍糕”回来吃吧。那是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每日都要吃的食品,由八种药食同源的东西做成的,特别健脾养胃。很多药房都有卖,跟饼干似的,挺好吃。那是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每日都要吃的食品,由八种药食同源的东西做成的,特别健脾养胃。很多药房都有卖,跟饼干似的,挺好吃。孩子就不说了,最可怜的是老人。为了补钙,每天都喝牛奶,还喜欢晚上睡觉前喝。牛奶阴寒,夜里也是一天中阴气最盛的时候,结果阴上加阴,只会让老人阳气更加不足。黑枸杞补肾,继而可以增加骨密度!肾主骨,肾气足,骨质自然就好就密了,和喝不喝牛奶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我爸身体怎么样呢?一到冬天除了裤衩,还穿四条裤子,绑得腿都弯不下去了。7.肥减得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几乎所有的胖子,都有湿的问题。实胖子多半痰湿,虚胖子多半寒湿。脾虚了以后,直接导致的就是气虚,气虚后中气不足,无法推动血液循环,就会造成血虚或者血瘀。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站起来眼睛就看不见的原因,西医叫作贫血症。气虚也会导致便秘,因为肺司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足,大肠也没有力气蠕动,便无法推动便便前行。脾虚还有一个重要的后果,就是我生完孩子后,脸上长满了黄褐斑。今天,虽然我也讲减肥要少吃多运动,但是我给你们所有需要减肥的人的建议就是:先调理体质。体重的数字一时降下来没什么了不起,但是要做到正常饮食和休息后,体重依然保持正常,这才了不起。8.疾病的来路就是去路一般中医认为,消炎药性质寒凉,那样只会让寒邪从肺传到身体更深处——消炎只是让我们的表证消失了,不是病好了。真相是因为寒邪入了里,所以没了表证,可是一旦将来再有外感,就会很容易复发,或者引发其他疾病。中医治病,就是扶正祛邪,调和阴阳,让身体用自身的力量把邪气赶出去就好了。9.睡眠不好,有没有想过是因为吃得太多太好了?睡不好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由于胃部有热,导致心神不宁、烦躁不安,睡眠质量不好或者失眠。二是由于肺病导致的喘息剧烈,不能平卧,只能半坐在床上睡。10.你真的以为酸梅汤就是一种饮料吗?我本来一直以为酸梅汤因为便宜,所以才会成为大众的饮品。但是如果你和我一样,认为酸梅汤只是一种饮料,那真是太傻了——酸梅汤其实是最好的治疗温病的药。彭子益先生认为,这种内在的虚热,不能用清凉的泻火药。因为身体本身并没有多余的火,而是胆火去了不该去的地方,是内热外浮。这时候出现的发烧、咳嗽、头痛,不过都是因为胆火浮游而出现的症状罢了。所以温病治疗方法和因受寒邪而发烧的方法完全不同——只要调整肝木的疏泄功能,收敛外浮的胆火就可以了。他治疗温病用的神方就是——酸梅汤!酸梅汤是我们日常的叫法,其实在中药里,它叫“乌梅白糖汤”。乌梅白糖汤:乌梅5~7颗,白糖1两。乌梅煮好后,放入白糖调匀即服。11.舌头的颜值你懂吗?舌头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五脏六腑相通,舌头就是一份随身携带的体检报告啊!舌尖属心,反映心肺的病变;舌中属脾,反映脾胃的病变;舌根属肾,反映肾和膀胱的病变;舌边属肝胆,反映肝胆的病变。一个中国好舌头最起码要具有5个条件:一是舌头的颜色一定要好看。一般是淡红色到浅粉红色,如果太淡或者发白,就是有寒或者气血不足;如果发红或者绛红,就说明身体有热;如果发暗紫色,就说明有瘀血。一:舌头的颜色一定要好看。一般是淡红色到浅粉红色,如果太淡或者发白,就是有寒或者气血不足。二:如果发红或者绛红,就说明身体有热;如果发暗紫色,就说明有瘀血,如果舌中间出现裂纹,就说明脾胃气不足。三:舌下要漂亮。舌下有两条静脉血管静静地流淌,正常情况下这两条静脉血管隐约可见,或者完全看不出来。但是当身体有瘀滞时,气血循环不畅,舌下就会暴青筋。四:舌苔的颜色、厚薄。正常的舌苔是白色的,舌苔均匀地薄薄地附着在舌体表面,湿润度适中。但是当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时,舌苔就会发生变化。比如身体中湿气较重,舌苔就会湿润,黏腻。身体中火气比较严重,就会出现黄色、褐色或者黑色等舌苔。剥落苔是典型的阴虚表现。舌头灵活代表健康,反之,当人生病的时候,舌头就会变得迟钝,甚至有时候会出现控制不住的颤抖,造成说话口齿不清,或者舌头从口中伸出时向两边歪斜。舌头歪斜特别要引起注意,多半是中风的前兆。12.药应该怎么吃才是对的?所以治疗咳嗽这样的上焦疾病时,用药一定要轻盈,不能过多过重过厚,如果是煎煮,时间也不宜过长。了解三焦辨证治疗大法的原则,可以让我们在平时用中成药或者煎煮药物时,自己进行适度的加减,有时要轻、有时要重,才能更好地取得疗效。【小柴胡的功用】1.治疗感冒。普通包装的小柴胡颗粒,在治疗感冒时至少要用到一次3~4包,一日三次,才会比较有效。感冒初期流清鼻涕时吃,很容易将刚刚感受到的寒邪散出去,因为它里面有生姜解表散寒,又有人参、甘草、大枣提补正气。寒热往来(忽冷忽热)、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只要出现了这些症状,不管是否感冒,都可以用。2.治结膜炎。肝经有热体现在眼睛上,用菊花或者金银花泡的水冲服小柴胡,加强清热的疗效。3.治中耳炎。用车前草或者蒲公英煮水,冲服小柴胡3~5包(此时剂量要大一些),可以很有效地治疗中耳炎。如果临时找不到蒲公英和车前草,也可以用小柴胡+双黄连口服液代替。4.治偏头痛。偏头痛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胆经有热,用车前草或者马齿苋煮水,冲服小柴胡3包,一日三次,对于缓解和治疗偏头痛效果很好。5.治小儿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其实就是肝经有热引起的病症,孩子服用小柴胡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治愈率极高。6.解酒护肝。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头晕头痛,这是小柴胡典型的适应症,药方里面的成分本来就是疏肝理气、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对于解酒效果很好。同时小柴胡还理中和胃,保护胃黏膜,止呕降逆。另外,小柴胡是和解胆经的药,所以肝胆郁热的问题,它都会有一定的疗效。在日本,小柴胡汤作为汉方比较常用的药方,被研究得很透彻,并且一度被广泛使用于治疗肝炎(并不是每种肝炎都适合,要辨证使用)。中耳炎是孩子常见的多发病,尤其是夏天游泳以后,有水进入耳朵引发炎症。小柴胡是治疗中耳炎初期最好的家庭用药。为什么呢?因为胆经的循行路线中“耳部分支: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手少阳的翳风穴进入耳中”。所谓炎症,其实就是有热证,此时用车前草或者蒲公英煮水,冲服小柴胡3~5包(此时剂量要大一些),可以很有效地治疗中耳炎。如果临时找不到蒲公英和车前草,也可以用小柴胡+双黄连口服液代替。只要是少阳证,小柴胡就是良方。至于病名,那些都是西医起的,莫要被迷惑和束缚才好。13. 咳嗽的真相——五脏六腑都能让你咳胃受寒,也会直接影响到肺。于是岐伯就说了,皮毛是归肺管的,皮毛先受了风邪,肺肯定就是直接的受害者。如果此时胃里又吃了点凉的东西,凉气沿着脉气进入了肺(其实脾胃属土,肺属金,土生金,所以胃受寒,也会直接影响到肺),肺里外受寒,互相打架,就开始咳嗽了。咳嗽时不要吃冷的东西!健康的人生有健康的乐趣,但必然会失掉放纵的乐趣,这就是人生。秋天的时候,一般都是肺先感受到邪气,因为秋天属金,肺属金,所以同类相感,有什么风邪,肺肯定第一个倒霉。同理可得,冬天的时候,就是肾最先遭殃(冬天属水,肾属水);春天的时候,就是肝先躺枪(春天属木,肝属木);夏天的时候,心第一个受害(夏天属火,心属火);长夏的时候,就是脾最容易生病啦(长夏属土,脾属土)。五脏受了风寒后,轻的就传到了肺,开始咳嗽。严重的就直接传到大肠,于是就会拉肚子,肚子痛了。拉肚子要比咳嗽严重,因为会把体液拉掉。小肠和心是两口子,要不古语说“热心肠”,它们五行都属火。心咳久了,小肠也就病了,一咳嗽就放屁……嗯,整个人又都不好了一次。原来小肠是主管放屁的。如果人总是这样一直咳啊咳啊,那么他身体的上、中、下三个部分就都会生病了,这时候人的感觉就是,总是腹部很胀,什么都不想吃。因为最终所有的病气都会聚在胃部,让胃气上逆,所以人就感觉一点儿胃口都没有了。胃气上逆导致了肺没有下降的通路,所以肺气上逆后,人就会持续不停地咳嗽,流鼻涕,头面部看上去总是浮肿的。14.真正的家用咳嗽治疗实用手册(外感类)这次从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讲下原理和用药。外感咳嗽1.寒咳。寒咳是指身体感受寒邪后,伤及肺部引发的咳嗽。主要症状有气急、喉痒、痰白、鼻塞、流清鼻涕、头痛、肢体酸痛、发烧怕冷、无汗、舌苔薄白。这里要抓住的关键词就是:喉痒(热为喉痛)、清涕、痰白、舌苔薄白。如果舌苔厚白,就是有寒湿,不仅寒还湿(寒湿加藿香正气水)。治则: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此时我的推荐用药为:通宣理肺丸。通宣理肺丸的组方为: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2.热咳。热咳就是风热引起的咳嗽,或者寒邪入里化热后引起的咳嗽。这里要抓住的关键词是:黄痰、喉痛、涕黄、舌苔薄黄。咳喘宁口服液的组方为:麻黄、石膏、苦杏仁、桔梗、百部、罂粟壳、甘草。它的主要功效是宣通肺气,止咳平喘。症见咳嗽频作、咯痰色黄、喘促胸闷。这两种药中主要用药为麻黄、石膏、苦杏仁。如果没有我推荐的这两款药,你们自己对照其他咳嗽药品里,有这三样,也可以尝试使用(购买前请仔细辨证,并详细阅读说明书上的“功效”)。3.燥咳。燥咳是指风燥咳嗽。主要症状为喉咙干痒、无痰或者痰少成丝、有痰咳不出、咽喉干痛、口干、鼻干、唇干,常伴有鼻塞、头痛、无汗、发烧怕冷等。这里要抓住的关键词是:干、无痰或者少痰。这时的治疗原则就是:疏散风热、宣肺止咳。对于燥咳,我的推荐用药是:桑菊感冒片。另外一些我们平时常用咳嗽药的使用功效,这里也简单讲一下。蛇胆川贝液:热咳。川贝枇杷露:热咳或者燥咳。复方鲜竹沥液:热咳。小青龙合剂(颗粒):寒咳。止嗽散:燥咳。宣肺止嗽合剂:燥咳。15.家用咳嗽治疗实用手册(内伤篇)外感引起的咳嗽:1、寒咳,2、热咳,3、燥咳内伤引起的咳嗽:1、痰湿蘊肺,2、痰热郁肺,3、肝火犯肺,4、肺阴亏耗天气变化引起的咳嗽为外咳嗽。所以内伤咳嗽多为慢性病,会常年反复,迁延不愈。现在我们就把内伤咳嗽的病因一个个罗列出来,看看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咳得停不下来。痰湿蕴肺造成的咳嗽症状为: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早上起来咳嗽加剧,痰多,痰黏稠,痰为白色或者灰色,痰咳出后会感觉胸部气憋的情况缓解。除此之外,身体还有很多痰湿体质的特征:身体疲倦、腹胀、吃的东西很少、大便不成形,舌苔白腻。这种咳嗽也可以理解为寒湿咳嗽。强力枇杷露的组方:枇杷叶,罂粟壳,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一般用于支气管炎咳嗽,它的功效是养阴敛肺,止咳祛痰,也可以用在肺阴亏耗的咳嗽中。枇杷叶是止咳好东西,打记事起每年冬春或秋冬季节交换时,我总会咳嗽达一个月,干咳为主,直到用枇杷叶煮水喝后才会好~且一定要用老枇杷叶,2~3片,枇杷叶要去绒毛。16.中医里脚气不是病,是症状好吧!“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可事实上,温胆汤只治一种病——痰湿。脾主水湿代谢,脾虚后,水湿就无法被正常运化和代谢掉,留在了身体里变成湿气。大多数人都是上班族,缺乏运动,脾主肌肉,肌肉得不到锻炼,也会造成脾虚,所谓劳倦伤脾。另外思虑伤脾,过度用脑,也会伤脾。脾虚就不能代谢水湿,结果又是湿气。脚气其实就是身体有湿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它既不是病源,也不是什么细菌感染,它就只是症状而已。鸡鸣散的功效就是行气降浊、化湿通络,解表散寒,不错方子,下寒湿主方。在中医里,脚气不但不是细菌,不传染,而且中医认为,不论湿寒、湿热的脚气,都是身体在主动排湿的一个表现。身体是非常智慧的,当它感觉到身体湿气过重时,会自行选择出口排出湿气。脚底是经络汇集的地方,也是身体的全息反射区,湿气一般都是往下走,所以身体很自然地选择了它。如果脚气在犯之时,没有从调整身体体质出发,而是强行用外用西药激素来治疗脚气,那么就相当于堵住了身体排湿的出口,这时身体就只能选择其他地方排湿,比如阴道、阴囊或者是皮肤(湿疹)。重点:有脚气别去治脚气,不然会堵住湿气的排放!如果脚气在犯之时,没有从调整身体体质出发,而是强行用外用西药激素来治疗脚气,那么就相当于堵住了身体排湿的出口,这时身体就只能选择其他地方排湿,比如阴道、阴囊或者是皮肤(湿疹)。 17.偏头痛的前世今生困扰我们多年的偏头痛,其实就是胆经的问题啊。很多人多年偏头痛,每次发作时跳痛或者刺痛,痛不能按,但是要是那天早早地休息,睡一觉就会好了。这时,逆冲的胆火会被收敛起来,所以第二天早上醒来偏头痛就好了。因此,晚上11点前入睡是非常重要的事情。11点也是一天中人体阴气最重的时间,此前入睡还比较容易,否则一旦过了11点阳气开始生发,人反而会越来越精神,更不利于睡眠。那除了睡觉,还有什么治疗偏头痛比较好的办法呢?乌梅汤。乌梅奇酸,性收敛,不但可以收敛外浮的胆火,而且还大补木气。立秋以后,人体的阳气开始收敛,乌梅汤就不再适合日常服用了,怕它酸收的性能导致收敛过度。但是如果遇到偏头痛犯时,还是可以拿来当作药物服用的,又好喝又安全。除了乌梅汤以外,遇到胆经的问题,小柴胡颗粒+双黄连口服液这对CP不得不又出场了。之所以要加双黄连口服液,是因为里面的黄芩降胆气清胆火,再加上配方里的三味药皆入心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不用实在说不过去啊。疼痛时,三包小柴胡颗粒+两支双黄连口服液,一会儿偏头痛就好啦,效果比乌梅汤还要快一点儿。不过什么药都不能长期服用,要想彻底治愈偏头痛,最好的办法就是早睡。 18.头顶痛,哪个单位来管管?头前额包干区是胃经部门的,头侧包干区是胆经部门的,那头顶包干区归哪个部门呢?想想古语怒发冲冠,还是没有答案吗……头顶痛是归肝经负责的。肝胆之火循经上冲,则口苦,头顶、耳目作痛,或目赤,或耳聋,或耳肿;湿热循经下注则为阴痒、阴肿、筋痿、阴汗。 19.胃不好,也会头痛胃不好不但会头痛,而且还会眼睛疼。如果胃不好,胃有积热或者胃气上逆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引发眼睛痛或者前额痛。我们经常遇到的前额头痛,大多都是胃!经!有!问!题!胃中有积热,循经上攻。先从鼻入齿,引起牙痛。但是要是本身牙齿质量过关,牙龈抗攻击能力比较强,那牙齿就没事儿,邪火直接上攻到头部,引起前额痛。伴随着这种头痛的,还有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这时候如果光治疗头部是没用的,因为病根儿在胃火。只有清热凉血才能消除此类的头痛,方用“清胃散”或“玉女煎”。20.瘀血导致头痛的病人,通常还会伴有其他瘀血症状:疼痛部位多固定,疼时有刺痛感、胀痛感;出血易凝固,血色发黑紫,经期出血易出现血块;睡眠不安,入夜易烦躁;皮肤晦暗,嘴唇暗紫,身体皮肤干燥,小腿尤甚,脚后跟易开裂;左下腹有压痛感。这时候的治疗就不能从胆经、肝经等经络入手了,要直接治疗瘀血。TIPS 血府逐瘀汤此方多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性头痛等。如果因瘀血导致的高血压头痛,此方的疗效也很好。现在药店有这个方子的中成药卖,服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21.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所以我们来聊聊牙痛。因为很多时候牙痛,并不是牙齿坏了,牙痛只是症状不是病因。我就曾经收到过一个大学生写给我的医案,说她自己大夏天吃了炸鸡汉堡和烧烤,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就牙痛了。这是因为吃炸鸡和烧烤造成胃有积热,热循着胃经的路线上行到牙齿所致。下面牙齿痛多半就是大肠经热盛造成的了。此时要用泻下剂把大肠的热邪泻掉,牙痛也就跟着好了。22.子宫肌瘤科普——让认字儿的人都能看明白中医里称子宫肌瘤为“癥瘕”,癥的意思是血的积块儿,特点是固定部位的疼痛;瘕的意思是气的积块儿,特点是不固定部位的疼痛(窜痛)。两个在一起,就是一个气血团儿。中医可以祛除病根,防治未病,中医不是养生,是让你不生病。23.生二胎是力气活,你的气够用吗?生孩子要气吗?当然了。从怀孕开始就要。为什么呢?因为胎儿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外界条件,也就是母体条件:气和血。气就像一个温室,给胎儿最好的孕育环境,血就像是养料,供养胎儿形成,生长,缺一不可。女生每7年一个生长节。所以14岁来例假。男生每8年一个生长节。所以16岁才性成熟。额。生命就是这么神奇。不得不服。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生二胎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到了35岁就达到了身体发育的顶峰,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黄帝内经》: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此时的气血本来就在衰退,已经不那么适合孕育新生命了。所以不要光看别人生孩子的数量,要看别人生产的年龄。气血足的女人,生出的小孩儿才能健康,因为肾精一部分都来源于父母。从怀上到孕育,再到生产出来,产妇最需要的不是钱和闲(当然没有这两样也很惨),是中气!气不足,血的循环也会出问题,因此会出现很多与气血有关的病症。从外貌上,气虚的人还会有以下表现:脾虚:脸色蜡黄、无光泽、黄褐斑。肾虚:脱发、白发、牙齿松动。肺虚:皮肤病、多汗、失眠。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本源,所以被称为“先天之本”。肾的主要机能是藏精,主水,主纳气。脾胃的水谷精微的生化,所以说一般人脾胃好就能少了很多的毛病了。肾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全部来自老爹老妈,而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的水谷精微的生化。在治疗生殖问题的时候,别总盯着肾了,肝也很重要,甚至是非常重要啊。可以去看一下,治疗阳痿早泄的中药里都有调肝的药,同样,女子例假不正常的主要原因,也是要从肝论治。男女到了壮年期,也就是女子在35岁之前,男子在40岁之前,肾精和肾气充盛至极,筋骨强健,头发黑亮,身体壮实,精力充沛。这个阶段要孩子也还不错,至少父母的精气都很充足,就算中年妈妈的身材恢复得没那么快了,可是至少伤害也不大。如果父母身体不太好,自己本身肾精和肾气不足,不管在哪个阶段生出的孩子,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育不良。比如出现五迟和五软。24.小儿感冒发烧可以选择的中成药小朋友感冒发烧是最常见的,有的孩子甚至是“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小儿是这世上最烦人的动物,作为饲养员,我表示深受其苦。所以下面给大家介绍一款比较常用的小儿感冒咳嗽药。药品名 儿感清口服液组方 紫苏叶、荆芥穗、薄荷、黄芩、桔梗、化橘红、法半夏、甘草。功效主治 解表清热,宜肺化痰。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解表”的意思。在我们身体的表层有一个气,叫作卫气。卫气是专门负责开合毛孔,调节身体温度的。感冒,就是身体不小心受到了寒邪的侵袭,此时卫气因为本能作用,立即把毛孔闭合了,以防止更多的寒邪来犯。可是,这时候已经进入身体的寒邪就没有了外散的通路,这就是所谓的“表寒未解”。因此,我们在治疗感冒时,首先要“解表”,就是把毛孔打开,给寒邪一个出路,让它从哪里来的,再从哪里出去。所以这个药可以用于小儿外感风寒证,症见:发烧,怕冷怕风,鼻塞流涕,咳嗽有痰,咽喉肿痛,口渴。另外用葱白带须5根,淡豆豉20克,煮水喝,在治疗风寒感冒初期时效果也很好,这就是传说中的“葱豉汤”。中药并没有什么大人、小孩儿之分,男女之分,药性都是归经的,只要对症都可以用。只不过儿童用药,相对来说药性比较轻罢了。25.儿童手足口病小柴胡是个神奇的药,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它强大的功效了,里面有一条就是可以和双黄连配合在一起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民国时期的名医彭子益先生就认为,所谓的疫病并非是传染病,而是六气外邪引发的“本气自病”,这就是为什么在传染病面前,有些人会被感染而有些人不会。被感染的人群是因为自身有病,又被外邪诱发了而已。手足口病之所以会传染,是因为很多孩子本身体质就有问题,当六气有偏,外邪来袭的时候没有抵抗能力,就会发病。小柴胡颗粒+双黄连口服液这两种药物的配搭,在手足口发病初期效果非常不错,但如果已经发展为高热不退,神志昏迷,还是请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26.疱疹性咽峡炎,是哪根经出了问题?先来看看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发热、咽喉疼痛、头痛、腹痛、无食欲、四肢疼痛。然后在孩子口腔内的咽喉上部,会出现白色的疱疹,然后很快会破溃为溃疡。得了这个病可以尝试用双黄连口服液进行治疗。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药皆入心经,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在幼儿园已经谈虎色变了。但其实这两个病,对症治疗,见效也很快。所以希望每个妈妈都能掌握一些中医知识,就算自己的孩子用不上,也可以帮助其他的孩子。早用少受罪啊!但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高热的症状,或精神萎靡,或情绪烦躁难受,请一定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26.小儿积食引起的咳嗽特别提醒妈妈们,孩子和大人不同,会有一种咳嗽,叫作“积食引起的咳嗽”。27.小儿腹泻——你读懂便便给你发出的信息了吗?彭子益先生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就说道,大便先稀溏后有条粪,是有热滞也。如果是先条粪后稀溏,则是脾虚。大人、小孩儿皆是如此。那小儿大便为绿色是什么原因呢?如果小儿大便绿色,一日数次,日久不愈,则是“土败风起。风者,肝木之病气也”。意思就是孩子脾胃虚弱导致了肝风内动。因为肝的五行为木,颜色为绿色,所以大便就是绿色的。28.小儿疝气的问题,是个什么问题?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的,随之下移的腹膜则形成鞘状突。若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还没有闭锁,或闭锁不全,反而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疝气。又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气较多。小儿疝气的解释: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俗称“脱肠”,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29.学习中医的书籍推荐:《黄帝内经》、罗大伦的《舌诊》《阴阳一调百病消》大多数人的典型体质——混合体质。很少会有单一体质的人。30.有痔疮的朋友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地龙就是蚯蚓!“对于单纯的内痔或者外痔、混合痔,用蚯蚓来治很有效。31.医案:痛风用乌鸡白凤丸,真的可以!下面我们就好好聊一聊什么是痛风。中医认为痛风的主要病因是外邪侵袭、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如感受湿热之邪,或寒湿之邪化热,闭阻经络关节而致病。意思就是由于长期吃肥甘油腻的食物,伤害了脾胃功能。而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导致了湿浊无法代谢。瘀积于下,日久化热,阻痹经络血流运行而病痛。所以痛风的病机一般认为有两个:一为脾虚,二为血痹。那些在西医里被定义为嘌呤比较高的食物,其实本身都是寒性很大的食物,吃下去以后下肢会因为寒湿而增加血痹的程度,血流不通而产生剧痛,尤其是以夜间为甚。所以此时的治疗思路应该以温补肾阳、除湿清热、滋阴养血为主。再看看罗大伦老师介绍的乌鸡白凤丸。它的主要成分除了乌鸡养阴清热以外,还有人参、黄芪、当归补气养血,地黄、天冬养阴清热,香附、鹿角胶温补肾阳,川芎、丹参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罗大伦老师的建议是: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可以服用同仁堂的龙胆泻肝丸(现在用的都是白木通,很安全),迅速缓解疼痛。然后再服用乌鸡白凤丸来进行后期治疗。一般乌鸡白凤丸半个月为一个疗程,几个疗程后去医院检查一下,血尿酸正常后,再巩固一下就可以了。他认为乌鸡白凤丸的治疗思路就是针对脾肾不足。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痛风,可能就需要根据个人体质重新辨证用药了。32.熬药说一下熬药哦。我看的所有的古医书上,医生在药方熬制上都会作说明,但是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到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没有一个医生说要将药熬两遍,然后兑在一起喝。除非是一些非常特别的药,医生才会专门注明要煎两遍。民国时的彭子益最反对药煎两遍,他说每个药方在配药时都是有一定的比例的,煎煮一次药性最好。如果再煎,有些药的成分就已经没有了,会导致药的比例失调,所以经方都是煎一遍就好。每次多加点水,直接煎成两碗,早、晚分服。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到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没有一个医生说要将药熬两遍,然后兑在一起喝。除非是一些非常特别的药,医生才会专门注明要煎两遍。现在的中医特别喜欢嘱咐病人,一定要分煎两次,那是因为他们开的方子太大了,动辄二三十味药,这在经方里几乎是看不到的。这么多药一次是煎不透的啊,所以才要煎两次,可是经方就不用,一般也就6~8味药,倒在锅里一点点,煎一次就足够了。切记,治肺部以上的病,用药要轻,孩子用的话就再少一些,这样药性轻盈才能往上走。不要误以为药喝得多、喝得浓才好。小朋友吃药确实是个问题,中药用来泡脚效果一样很好,因为脚底经络吸收药性的能力也很强。这位妈妈只用了很少的中药就治好了孩子肺部的病,一是因为用药轻盈,二是由于方法得当。}
文/贾不哭后台回复“听课”,听免费课程后台回复“写作”,加入写作群自从去年开始写文章后,我就很焦虑。因为适应碎片化阅读以来,我已经很久没有进行过系统性和深度化思考了。每次看到网上的金句或者有道理的小作文,拍拍手说声“哇,好有道理”就是我全部的思考了。时间久了,思考力退化的厉害,就算我有心想找回来,也不知道从何入手。为了写文章不再抓耳挠腮,我尝试看过一些书籍。结果,《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第一张纸都快被我翻烂了,第二张纸还跟新的一样。没办法,这些文字明明单个拎出来时也没咋滴讨厌,凑在一块不知怎么就变得那么无聊。蓝蓝老师推荐的那本《你不可不知的人性》,我倒是看进去了一点,但都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里,再想不出其它。所以,小小老师的这门读书课简直就是我的及时雨,不仅直击我各个痛点,而且还让我收获颇丰。1、读书课让我爱上阅读课里讲的第一本书正是让我苦恼之一的《你不可不知的人性》。老师在每节课的开头都会把书中的故事提炼出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深入剖析。之后,她会把这些剖析出来的点,迁移到现实生活或者影视剧的一些案例里,再给我疏离一遍。由于内容讲得深入浅出、鞭辟入里,让人不知不觉就听完了。虽然小小老师说,这些读书课已经把书本里的精华全萃取出来了,听完课后,可以不用看书。但因为课程实用又精彩,还是勾起了我阅读的兴趣。为此,在每次听课前,我都会把下一节要讲的内容提前看一遍;等听完课后,把老师讲过的章节再重新复习一遍,看看能不能有其他心得。不知道是不是老师讲得太精彩,从而有了移情作用,我再看这本书时,居然能体会到书里分析人性时的那种辛辣和曼妙了。而且,由于慢慢开始品尝到阅读的乐趣,单单这本书的阅读频次已经满足不了我的兴致了。目前,我已经开始尝试阅读其他书籍了,睡前的一小时,也由原来的刷手机,改成了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这大概是我听这门课最意外的收获了。除此之外,其他收获也很值得我来说道说道。2、看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和思维蓝蓝老师在课上说,“我们不要把阅读这件事想得有多难,也不用非逼着自己必须看多少书,吸收多少内容。哪怕只有一个点,一句话带给我们启发,那么阅读就有意义”。所以看书时发现有不懂的地方,不要怕,先把书里那些能打动自己的点记录下来。然后再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些点会触动到‘我’,是因为它触发了‘我’的共情,还是让‘我’想起了类似的经历?我能不能把它迁移到我的生活中或者我的文章里。当我们有意识的多思考几个“为什么”,这些‘为什么’就会像齿轮一样,把其它的点也带动起来。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把看过的书,学过的知识点串联成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还能让自己的思考能力得到锻炼,一举两得。除了老师明授的阅读方法外,从老师分析的内容里,我们也能学到阅读的一些方法和思维。蓝蓝老师曾经分析过菲佣老丁的故事。我之前看这个故事时,着眼点就放到了老丁一个人的身上。经过蓝蓝老师的解读和分析,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么小的一个故事里,居然可以有这么多视角和立场。哪怕是从的孩子视角出发,也有很多值得琢磨的地方。而我以前的关注点充其量延伸到配角身上,从没想过把视线投射到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来,难怪吸收的东西少得可怜。希望在以后的阅读中,我都能尝试着用老师的方法去思考和分析,这样,就算不能把整本书吃透,应该也能学到不少东西。而且也不用再苦于看书看个寂寞的尴尬境地了。3、听完第一节课,写出爆款我的账号从更新《还珠》系列开始,有个选题就一直躺在我后台的草稿箱里,——“慈祥的老佛爷,为什么总和亲孙女紫薇过不去”不是不想写,而是因为提出的这个问题,本就是我自己困惑的点,我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来回答这个困惑。听完第一节课后,我福至心灵,突然明白了老佛爷其实并没有和紫薇过不去,最多只是不喜欢而已。人都是分亲疏远近的,紫薇不是在老佛爷身边长大的,天然就少了一层感情的联接。而且紫薇不出现则已,一出现就顶着“私生女”的名号,给皇上带来这么大一块污点,老佛爷对她有好脸色才怪呢。于是,根据这个思路,我当晚就发布了《最在乎紫薇的不是尔康,而是老佛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篇文章,已经是几万阅读的爆文了。除了这篇文章外,我和我的写作搭档也讨论过,她说这个读书课的增量信息太丰富了,光是第一堂课就能迁移出很多选题和内容。因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碰撞和火花,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归根结底都是以“我”为出发点的。这样,当我们去写剧评,去分析那些“三观不正”的人物时,就不用再单一化的去批判了,而是可以去共情和悲悯这些人物的经历和命运。这样一来,不仅写的文章更容易打动读者,而且还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写作了。当我们的每一篇文章都能推陈出新,言之有物,到那时,我们大概再也不用为阅读量薅光头发了。我是自媒体小白,贾不哭,真诚分享写作路上收获的每一点经验和快乐,也愿和大家砥砺前行。作者介绍贾不哭,汤小小写作班学员。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真的是惊喜啊!要么就是买付费会员阅读,一个月30,也不便宜,一旦会员到期了,书又读不了了。而且这个top200的书单,也真的很给力,要么是近期的热门好书,要么就是值得一读的经典好书。接下来再也不用找书或买书读了,这200本就足够我读几年的了,哈哈!接下来是揭秘时间:为什么可以实现30元买到200本付费电子书呢?其实原理很简单,总共就2步:第一步,搜集电子书。按照微信读书top200排行榜的书单去搜集,这一点普通人很难做到,但善于搜索的人,花一点时间是很容易做到的。第二步,一键上传到书架。把搜集的电子书保存到电脑上,一键上传到微信读书app的书架上,就可以实现免费、在线、永久阅读了。方法也很简单:在电脑上打开微信读书网页版,选择传书到手机,点击选择文件,即可一键上传。为什么可以卖到这么便宜?因为电子书属于虚拟资源,没有成本的,卖多少就能赚多少,而且可以无数次的重复卖。如果你有了这个资源,你也不光可以自己用,还可以去卖,还可以上架到平台去卖。一些热门的书籍,求电子书的人真的很多的,比如爆火的小说,以及暑期学生的必读书籍。因为买纸质书不光费钱,还废地方,书太多了处理也很麻烦,如果是没有收藏价值的书,电子书确实是最好的选择。而且电子书上架到微信读书app里之后,不光可以读,还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听,自由度更大。好了,感觉今天不光分享了一个超级福利,还顺便分享了一个生财之道,哈哈!最后,需要微信读书app热榜top200电子书资源的可以私我哈~书单可以直接在微信读书的榜单里查看,我发给你的是百度网盘群资源,你可以按照我分享的方法,一键上传到微信读书app的书架上,慢慢读。有问题也可随时交流!我是(tata5294):方小小的成长笔记,全网同名,专注个人成长、写作变现以及自媒体干货,(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一起向上生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出版书的app哪个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