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声在市场上的整体表现和用户评价怎么样?它在声音行业发展趋势内是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作为将会贯穿2020一整年的重大命题,新冠疫情极有可能会成为今年考研的重点。在疫情期间,新媒体的传播呈现了怎样的状态,暴露了怎样的问题,又有哪些解决方法?今天就来带大家读一读彭兰老师的这篇论文《我们需要建构什么样的公共信息传播?——对新冠疫情期间新媒体传播的反思》,帮大家掌握新媒体研究前沿的关注方向!论文框架彭兰老师的这篇论文,主要是点到了疫情期间暴露出的几个新媒体传播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就像是画出了一幅地图,为我们指出了思考的方向,而我们需要按图索骥,每一点都值得我们再进行深入地思考与挖掘,可能就挖到了考题呢!论文梳理一、社交媒体并不是理想的公共传播渠道1.社交媒体虽然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连接程度,但并不意味着打破了既有区隔,人的异质性本质上未必有相应的增加。在无数的选择下,人们看到的依然是他们愿意看到的。2.这一现象不得不联想到“信息茧房”。信息茧房是选择性心理及其结果的一种比喻,而选择性心理的动因来自于认知失调心理,社会群体是个体的认知失调心理与减少认知失调心理的来源。回室声效应、同温层、“圈层化”等,都与“信息茧房”有着共通的背景和类似的效果。3.共同体本身是对抗流动性的手动,但网络共同体处于快速流动中,聚集与消散变得更为频繁,似乎反而成为了流动的现代性的最新注脚。4.以人为媒的社交化传播难以做到信息的充分、全面、均衡传递,平等理性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困难。二、平台需要增强公共性内容与个体的连通性1.在疫情时期,许多重要报道的传播不如十几秒的短视频,这其中的问题在于社交媒体的传播模式。2.疫情时期,谣言提供了与人们的情感相协调的认知,这造成了谣言的大量流传。3.重要报道与辟谣无法及时抵达用户的视野,即使要尊重用户选择,社交平台也应尽可能保证信息环境的多元性、充分性,尽可能促成公共性、高质量内容与用户的连接,从平台机制上进行努力,比如一键推送、调整算法等。三、信息深加工是媒体的努力方向1.即使公共性内容与个体连通,内容也可能无法被个体接收到,这和内容本身相关。为了使用户成功接收内容,媒体需要对内容进行再加工。疫情期间,数据新闻、科学传播等领域的问题被暴露了出来,碎片化信息整合不足同样是重要的问题。2.能够发现关键碎片、判断价值、对碎片化信息进行拼图,是对媒体的要求。专题、地图、时间性等,都是疫情期间有效的信息整合形式,值得深入挖掘。未来的信息整合方向有新闻图谱、智能化技术等。四、媒体专业性与新技术应用并不冲突1.因对新技术的追求而造成了专业性的下滑,部分媒体因此受到批评,但传统媒体并不能对新技术视而不见。新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传播格局、媒体环境、媒体与用户的关系等,同时对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必须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2.新技术领域依然有媒体提升专业性的方向,同时也使媒体提升了生存能力。对媒体而言,对技术的理解与应用是核心,要判断哪些技术真正有利于媒体发展,要理解新技术带来的深刻变化。五、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并存1.疫情期间,中心化的威权式传播模式重新开启,对个体对社会和其他群体的了解与关注起到了良好效果。2.去中心化在疫情中暴露了许多问题,一场“信息疫情”在社交平台引爆。3.面对“信息疫情”,简单地封闭社交媒体、收回公众传播权等方法已是不可能,“集体免疫”思维值得考虑。4.“信息病毒”将于人类持续共存,中心化与去中心化,没有一种选择是两全其美的,他们需要并存。我们需要建构什么样的公共信息传播?——对新冠疫情期间新媒体传播的反思新冠疫情在信息空间里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震荡,但它暴露的都并非新问题,只是极端状态下的高压,将以往散落的各种问题,挤压到一个紧密的时空里,有些问题也会因此变得更为尖锐。其中很多问题都与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信息传播相关。尽管是一些老问题,但对它们的集中反思,或许会发现它们之间的新关联线索,或许也可以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一、社交媒体是一种理想的公共传播渠道吗?新冠疫情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们看到了大喇叭重出江湖,流失的电视观众有所回流,但是,无疑,社交媒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是最不可或缺的信息渠道。社交媒体带来了以人为媒的传播模式,其基础是人与人的连接,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的连接便利性不断提高,甚至六度分隔的世界在新媒体里有可能缩小为四度分隔。从技术提供的可能看,今天人与人之间的确到达了前所未有的连接程度。但是,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人们真正打破了社会阶层、价值观、立场、文化等的既有区隔。人们在建构自己的社交网络时,虽然网络规模相对现实中的社交圈子会有显著增加,但是,异质性未必有相应的增加,即使开始是异质的,但三观不合导致的“拉黑”“取关”也会慢慢使很多人的朋友圈回归同质化。而同质化的社交信息源,不一定会带来人们视野的拓展,反而会进一步推动人们视野与立场、观点的窄化,人们对于信息选择的个人偏向会被强化。在疫情时期,在信息洪流涌过来时,这种选择性表现得尤其突出。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在接力转发《财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媒体的深度报道,有人偏好主流媒体的“正能量”内容,也有些人在不断分享各类“阴谋论”文章,还有些人似乎置身疫情之外。在每个人社交媒体的时间线上,信息仍然会向个人偏好与立场倾斜。社交连接相对较弱的短视频平台,在这次疫情期间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平台。在抖音、快手这两大平台,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流行主题:如疫情早期是展现各地“硬核”广播、标语,随后是反映人们宅在家中苦中作乐或自制美食的日常场景,湖北抗疫高潮时期是一线医务人员工作状态、武汉方舱医院内的生活,而钟南山、张文宏等的“金句”则贯穿始终。在“央视频”平台,几千万人通过慢直播观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地的建设,充当云监工。与微信、微博中的各种撕裂相比,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模式,使得冲突与碰撞被掩藏,与气氛始终凝重的微信、微博相比,短视频平台让人更多感受到的是感动、乐观,甚至有时还会弥漫着娱乐化的氛围。或许有人会批评这些平台的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平台也展现了社会真实的另一面。但与微博、微信相似的是,在这些平台,人们的自我选择、算法对选择的强化,仍然是显著的。在有了更多可以选择的平台,在可以自主选择信息源的情况下,人们看到的,还是他们愿意看到的世界的某一个侧面。我们不得不再次联想到“信息茧房”。这几年,对于“信息茧房”问题的讨论不少,但大多纠结于信息茧房与算法的关系,而在目前,一些研究者认为这种关系是不可证的,有些人因此连信息茧房的存在都一起否定。但是,如果我们回到桑斯坦对信息茧房界定的原点:我们只听我们选择和愉悦我们的东西,那么它是否存在,应该就更好判断。在我看来,信息茧房是选择性心理及其结果的一种比喻,而选择性心理已经得到心理学研究的证实,进一步,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心理可以部分解释这种选择性的动因。人们在观点、态度、行为等之间具有一种一致或平衡的取向,如果不能达到平衡,失调就会发生。选择性心理是解决失调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增加接触能减少失调的信息、避免接触可能增加失调的信息。费斯汀格还指出,社会群体是个体认知失调的主要来源,也是他消除和减少可能存在的失调的主要来源。在社交传播中,个体所面对的社交网络,就是这样一种群体,因此,对群体本身的选择,以及对群体传播的信息的选择必然存在。在灾难时期,不确定性的增加,有可能加剧人们的认知失调,因此人们寻找能支持自己的情绪与态度的相关信息的动力会增加。虽然算法与信息茧房的关系目前未必明确,但社交传播与茧房的关联应该是实在的。除了信息茧房,近几年研究者讨论得比较多的现象还有回室声效应、同温层、“圈层化”等,这些现象的背景是共通的,那就是新媒体在促进人们的连接的同时,也在以某种方式造成人群的分化。这不仅是阶层的分化,更是价值观、政治立场、文化等的分化,疫情这一压力下,平时以温和方式存在的裂缝,甚至直接演变为断裂。因此,以人为媒的社交化传播难以做到信息的充分、全面、均衡传递。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平等、理性的公共交流也变得更为困难。人们也因此在呼唤共同体的重建,但网络中并非没有共同体,从早期的社区,到今天的各类圈子,都具有一定的共同体特征,只是相比传统的共同体,网络共同体处于快速的流动中。齐格蒙特·鲍曼在谈到流动的现代性时指出:“纽带变得易于断开,义务易于取消,游戏规则的生命不会超过游戏进行的时间,有时甚至还短于游戏进行的时间”。虽然在鲍曼看来,以共同体为表征的社群主义是对现代生活不断加快的“液化”过程作出的一个太好预料的反应,也就是说共同体本身是对抗流动性的手段。但网络中,个体对共同体的选择与转换更为便利,网络共同体的聚集与消散也变得更为频繁,网络共同体似乎成为了流动的现代性的最新注脚。今天以个体为节点的网络社交平台,对于这样的流动性更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对社交媒体传播中的很多问题,我们总会拿“媒介素养”作为解药,今天的一些研究者也倡导把媒介素养从以往的信息消费素养向信息生产与传播素养、社会交往素养等更广的领域延伸,以使媒介素养教育适应新媒体的发展。但媒介素养的培养需要时间,即使是媒介素养相对较高的人,也很难对所有问题免疫。因此,需要重新思考社交平台在这方面的责任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二、增强公共性内容与个体的连通性,平台如何作为?虽然大多社交平台的建立初衷,只是促成人与人的连接,但它达到一定的用户规模时,就必然会成为一种公共信息传播平台,人与内容的连通性,以及连接的广度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台机制。如前所述,如果社交平台上人与内容之间的连接线路都建立在用户的人际关系网络上,并且开关由用户来控制,那么,纵使有千万条线路,它们指向的内容都可能是相似的。而某些公共信息或高质量内容与用户的连接线路仍不会畅通。这个特殊时期,为了获得一些关键的事实,很多媒体人在一线付出了巨大努力,正是他们的专业报道,逐步还原了从疫情初起到本地暴发到全国蔓延的各个环节所暴露的问题,也让湖北之外的人了解了当地的真实情况。但是,即使财新等在特殊时期将疫情相关报道免费对所有用户开放,即使有很多人在社交平台转发这些报道,相比短视频平台上一些时长只有十几秒但却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播放量的短视频,这些深度报道的覆盖面并没有优势。问题不在于报道本身,而在社交媒体传播模式。除了这些报道外,还有一些关键的辟谣信息,同样也不能顺畅到达用户。而各种各样的传言,仍在广泛流通。按费斯汀格的观点,灾难时期,在恐惧心理驱动下,人们对流言也会有更多关注。因为,大量的并被广泛传播的流害预测了可怕的灾难将来临。从人们接受和相信流言的角度说,它们提供了与害怕相协调的认知。除了要为害怕心理找到支持依据外,人们对立场的坚守也需要一些流言支持,因此,灾难时期,流言的传播会骤然增加。一些内容生产者,也利用人们这种心理大量制造谣言或传播一些道听途说,以收割流量。当然,这次疫情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警示:流言并不一定都是谣言或假消息,一些我们暂时不能判断其为真的信息,也不能简单地归为“谣言”,在没有足够准确的判断的前提下,粗暴地制止某些“流言”的传播,甚至可能会遮蔽重要事实,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判断信息真伪这样的事,很多时候是非常专业的工作,不是一般用户的媒介素养可以完全解决的,甚至也不是一些权力机构可以凭其经验判定的,而是要依赖专业的调查、核实。但在认真调查、求证的基础上的辟谣仍是必须的,这些辟谣信息的广泛传播更是必须的,然而在今天社交网络的传播中,谣言往往跑得比辟谣信息要更早、更快、更广。虽然尊重用户的选择在今天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如果有些应该被用户了解的信息被屏蔽导致他们失去对环境的完整、准确认知,如果人们因为缺乏对公共信息的了解而失去共同对话的基础,那么平台就应该束手无策吗?今天的社交平台有必要对它在公共信息传播和公共交流中的角色进行重新思考,也有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责任不只是体现在“删帖”,而是尽可能保证信息环境的多元性、充分性,尽可能促成公共性内容、高质量内容与用户之间更充分、通畅的连接。事实上,在社交平台,内容与人的强制性连接、信息的广而告知并非不能实现。微信朋友圈里的广告,就可以一键推送给所有人,有时,还可以对不同人群进行定向推送。在算法推荐中也可以调整算法以向重要内容倾斜。在技术上解决某些信息的广泛覆盖并非难事,关键在于平台是否愿意为那些具有重要公共价值的信息提供这样一种渠道资源,如果他们愿意提供这种资源,那么,判断哪些信息需要启用这种资源,也是对平台运营者的一个考验。但至少,这种方式是可以去尝试的。在这方面,平台也需要从媒体那里获得更多专业性的支持。三、信息深加工,需要做什么?与疫情相关的内容呈爆炸式增长,这对任何用户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当我们反思用户的选择性信息接触带来的问题时,也需要思考,媒体和其他专业内容生产者,在内容的加工上是否做得足够充分。有些时候,虽然建立了内容与人的连接,线路却依然连而不通,也与内容本身有关。深度报道无疑是媒体的专业标杆,但是,它无形中也设置了一道阅读门槛,并非所有用户都能迈过去。有些人没有耐心读完全文,有些人即使读了全文也没能抓住关键信息或不能对信息做出准确解读。以往对于风险沟通的研究也认为,人们在负面情绪的压力情况下聆听和理解信息有困难。因此,为了使深度报道的价值得到更大发挥,有必要针对某些用户进行信息的再加工,例如,提炼核心事实、观点等进行简化版的推送,必要时也可以采用可视化手段。疫情时期数据与科学内容的井喷,也将内容生产者在这方面的能力缺陷集中暴露出来,特别是在数据的合理呈现与准确解读、数据的深层加工、科学术语向大众化表达的准确转化等方面。数据新闻、科学传播这些已经被熟知的概念,在实践中还处于发育不良的“软骨”状态,急需“补钙”。非常时期,碎片化信息整合的不足,也是用户受到的一个重要困扰。媒体的专业报道为我们提供了疫情这个极为复杂的图景中那些关键板块,但由于这个对象的复杂性,任何一个报道都不可能描绘出完整的图景。如果看了足够多的报道,特别是其中的关键报道,那么整个事件的进程、全貎或许会在我们头脑里慢慢清晰。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如此,即使人们接触了部分报道,但是由于惰性、能力、情绪、个人立场等因素的作用,他们也未必能形成完整的认识与判断。在人们接触的信息越来越碎片化的时代,对信息碎片进行拼图,应是专业内容生产者的一门必备“手艺”,这既包括对关键碎片的发现,对碎片信息的价值及其在完整图景中的位置的判断,也包括信息整合方式的选择与实施。在门户时代,专题是一个相对有效的信息整合方式,但移动时代,专题的发展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是社交媒体对门户以及从其转型而来的客户端的分流。当人们不再倚重门户或客户端时,那么,即使这些平台有好的专题,也不会太受关注,而流量这一指标会反过影响编辑们做专题的热情。这几年,整合性专题在门户网站全面萎缩,有些网站甚至取消了专题,而在移动客户端中,专题的整体规模和单个专题内容丰富度也大大缩减。其次,移动终端本身相对狭小的界面,对专题也形成一定制约。因此,大多数移动专题的内容都很单薄,内容的结构化、逻辑化思维也难以体现。此次疫情期间,大量新闻客户端都推出了专题,一些客户端还开辟了专门的“抗肺炎”频道,在这个频道下,针对一些热点话题再开设专题。各个客户端的专题内容相比以往的专题也大大丰富了,但是,总体来说,它们仍只能算信息的集成,梳理、整合仍然不够。因此,有必要对专题的潜力进行再挖掘。除了专题,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地图、时间线,是相对简单而又有效的信息整合方式,它们可以从空间与时间维度展现信息的关系,其中时间线的梳理尤其重要。时间线有两种时间坐标,一是信息发布的时间线,二是事件本身发生、进展的时间线。虽然不少媒体和客户端都做了第一类时间线,但是,这仍然不能完全反映事物的进展过程。而《南方都市报》做的H5专题《记疫》,则通过对已经披露的各类信息的再梳理,以《柳叶刀》所发论文显示的第一例病例的发病日(12月1号)为起点,按照时间顺序,将所有相关事件排列下来,并根据媒体的报道不断更新。这样一种时间线,是对已有报道的一种增值性再生产,它将记者们在艰苦努力下获得的关键性信息片断按时间维度拼接了起来,不仅完整地呈现了疫情的进展过程,也为我们判断疫情发展中哪些部门可能存在失职行为提供了分析、判断的依据。类似这样的时间线,对于未来其他主题的信息整合,也是有借鉴意义的。未来的一个可能方向是,借鉴在知识生产领域里开始得到广泛应用的知识图谱思路来进行新闻信息整合。新闻中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关键要素之间的关系等,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更清晰地呈现出来。同时,智能化技术也可以在信息整合这个层面做出更多探索。四、媒体的专业性与新技术应用是冲突的吗?非常时期,《财新周刊》等媒体的专业报道和“方方日记”收获了不少赞美,与之相对,也有研究者对这些年一些媒体只追逐技术脚步却在新闻专业水平方面没有进步的现象提出批评,进而反思媒体这些年在新技术驱动下的转型究竟是否成功。学者杜骏飞更是尖锐地指出:“什么全媒体、融媒体、智媒体,不能报道真正的新闻,就都是假媒体。什么中央厨房、数字矩阵,不能为公众提供切近的服务,就都是伪创新。”他的观点也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的确,传统媒体为了生存而谋求转型的过程中,技术的应用虽然重要,但媒体不能因此而忘记自己生存的根本。只关注技术而不重视内容特别是新闻内容这个立足之本,媒体也会在转型中失去自己。但另一方面,媒体是否可以对新技术视而不见?或者新技术应用与媒体的专业性必然冲突?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相比2003年的SARS疫情时期,今天公众获得信息的渠道与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只能通过手机短信传播的小道消息,今天在社交媒体中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微博、微信这样的平台虽然带来很多虚假信息,但也是因为它们,更多人才知道了“吹哨人”的存在,才能读到“方方日记”,听到来自湖北的普通人在生死关头的呼救声。新技术在极大地改变传播格局,改变媒体生存的环境,改变媒体与用户的关系,即使媒体本身不是这些技术的开发者、受益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是“受害者”,但是,它们也必须面对这样一个新的环境,因为很难再回到那个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时代了。但新技术与新环境并没有降低对媒体的专业要求,相反,它会推动水涨船高 — 当自媒体人也可以参与内容生产时,只有更高专业水准才能让媒体产生存在感。疫情时期财新传媒、《第一财经》《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报》《人物》《财经》《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等一系列媒体正是通过它们的专业表现,证明了其存在价值。当然这些专业的内容在今天要到达广泛的人群也有一定障碍,这也是新技术带来的影响之一。如前文所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内容分发平台需要在传播机制上做出一定改变。在新闻生产专业性的坚守与提升中,虽然媒体人的专业素养始终是核心,但这与技术应用并不冲突。无论是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还是常态下的公共传播,对于新闻信息(包括各类数据)的更广泛收集、深度挖掘、整合,或者对于新闻事件的背景进行分析、对走向进行预测,都是提升专业性的方向,这其中,也离不开新技术的作用。新技术对于媒体提升其生存能力也是有意义的。 《财新周刊》 《南方周末》推出付费的客户端,《三联生活周刊》通过内容IP、知识生产等方式实现内容增值,这些都是新技术的应用,当然它们都是以内容为根基的。对于媒体来说,对新闻资讯进行深加工,将其转化为知识产品,通过知识产品来获利,是发挥其优势的一条可能的营利道路。这也离不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因此,没有必要将新技术与媒体的专业性对立。从根本上看,今天一些媒体的专业性的停滞或下滑,不是技术应用导致的,而是整个大环境造成的。一些媒体只能在技术上做转型文章,也是因为其他方面的限制太多。对于媒体来说,对技术的理解与应用是必须的,关键在于不能以舍本逐末的方式追求新技术。也需要认清,在新技术上的创新是为了给自己贴上与时俱进的标签,建设几个领导能看得见的政绩工程,还是为了真正巩固自己的生存根基、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如果要选择后者,那就意味着媒体需要具有对技术的“先进性”的判断能力。在这种判断上,媒体之外的新技术公司同样也不具备百分百的胜算,我们今天看到的几个生存下来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平台,是建立在大量失败的新技术公司的基础上的。但对媒体来说,它没有太多试错的时间与成本,因此,判断哪些技术真正有利于媒体发展,就变得极为关键。在这方面,行政命令不能代替媒体自身的深思熟虑。媒体还需要意识到,新媒体时代发生的变化,虽然始于技术,但已经延伸到了市场环境与格局、用户习惯、文化等其他层面,媒体仅仅在技术上跟进,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五、去中心化,还是中心化?当我们在反思上述问题时,还涉及到一个更深层的问题,那就是去中心化传播与中心化传播两者的碰撞。新媒体的兴起,尤其是社交平台的普及,带来了去中心化的传播,以往处于传播中心和高地的媒体的权威被削弱。但是在疫情时期,传统媒体及其新媒体平台再次被瞩目。调查机构CSM所做的《疫情期间用户媒介消费及使用预期调查报告》称,有72.6%的受访者表示比以往更多看电视,64%的受访者表示比以往更多浏览传统媒体网站/客户端。有57.7%的受访者认为,传统媒体网站/客户端可以帮助其获取更为真实可信的疫情信息,在所有选项中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电视媒体,为43.2%;而微信、微博分别为26.6%和19.5%。62.4%的用户表示比以往更信任传统媒体网站/客户端,53.7%的用户表示比以往更信任电视媒体,两者分别排名第一、第二位。虽然这只是一个局部调查,能否代表所有公众还有待证实,但这也说明了部分公众的心态。同时,《财新周刊》等收费的新闻客户端也因其高水准报道赢得了一批新的付费用户。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专业媒体平台受到关注的背后,是公众对这样的传播中心的权威性、可信度、专业度等的认可或期待。我们甚至还可以看到,一些常态下已经少见的威权式传播模式也在开启。最典型的,就是高音喇叭、标语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重现。这不仅因为其效率高,也因其还残留着权威符号的意义,能在心理上起到震慑的作用。当然,在一些地方,这种手段被滥用,那些威胁、恐吓的内容更是值得我们警惕。在需要进行全民动员(如戴口罩、不出门)时,中心化的传播的效果往往是立竿见影的,无差别、全覆盖的传播机制,可以实现信息的广泛、高效到达,因为没有其他噪音干扰,信息的权威性容易被强调,信息也更容易被接收。通过中心化传播来推送具有公共价值的信息,也有助于冲破个人的“茧房”封锁,促成个体对社会和其他群体的了解与关注。中心化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内容的水准。对媒体来说,它们自然也期待重回以自己为中心的那样一个时代。但这种权力集中的传播模式,并非是完美的。以往的大众传播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社交媒体兴起后,人们之所以纷纷向其迁移,也说明去中心化的传播可以带来中心化传播不能带来的一些满足。另一方面,如前文所述,疫情这样的非常时期,也集中暴露了去中心化传播的问题,如信息获取不充分、信息混乱、情绪化传播、人群撕裂等,伴随着这次新冠疫情,一场“信息疫情”也在社交平台引爆。当人们暴露在人际传播网络时,他们也就不可避免地被各种信息病毒所感染,究竟是将这样的网络断开,让人们彼此隔离,还是让人通过不断接触“污染物”而逐渐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从现实状况来看,在以传统媒体为“传播中心”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多数中老年人,从来就认为媒体是正确的、权威的,从来就对媒体报道的内容深信不疑,因此一旦进入社交媒体这样的复杂环境时,他们就对各种信息病毒失去招架之力。而在一些伪科学信息、比较低级的谣言方面,年轻用户往往比其父辈有更强的免疫力,这或许与他们从小就暴露在社交媒体环境中有一定关系。当然,拥有某一方面的免疫力,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对所有信息病毒免疫,他们可能在另外一些类型的信息病毒方面也是易感人群。忽视教育、媒介素养培养等“疫苗”,仅仅依靠个体的“自然免疫”,显然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可以预见的是,即使一些人的免疫力提高了,也一定有一些人仍然不能形成足够的免疫力而会不断中招,中老年群体在这方面尤其如此。与身体的病痛不一样的是,人们中了信息病毒后,未必总会觉得痛苦,相反,有时他们可能会因获得了更多的对自己的支持论据而高兴,会因此而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如果他们感染了信息病毒但没造成公共危害,而只是自己获得某种满足,那么,这种信息病毒对他们是否算有害呢?判断信息病毒对个体危害性的权力应该在谁那?是当事人自己,还是像媒体人、研究者这样的专业人士?为了避免人们感染病毒,我们是否应该让那些权威的媒体来完全代替人们进行信息选择,回到大众传播的老路上?回答这些问题显然不像医生判断生物病毒的危害那么简单。而无论如何,新媒体已经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太可能简单封闭社交媒体、切断社交网络、收回公众的传播权。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或许这次疫情期间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的“集体免疫”思维,也可以作为对抗信息病毒的借鉴。当然,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是可能在对抗某些信息病毒方面有一定效果,这样的集体免疫力要建立起来,过程必定漫长,也会让我们付出很多代价。可以确定的是,信息病毒将与人类持续共存。就像这次抗疫过程中各国面临的艰难选择一样,要让公共信息环境与公共交流环境日益改善,我们也要做出判断与选择,但没有一种选择是两全其美的。去中心化,或者中心化,也并非是单选题,有些时候,它们需要并存。}
关键发现建立这样的预期,即大多数技术都将不可避免地经历过热期、低谷期然后达到最终成熟期的发展模式。提供特定领域内技术的相对成熟度概况,例如技术方面、横向或垂直业务市场、特定人群受众等。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了达到生产力成熟期和主流采纳所需的时间,从而给出了各种技术的发展速度。帮助技术规划人员确定技术的投资时间点。建议不要仅因为一项技术很热门就投资于该技术,也不要因为一项技术未达到早期的过高预期就忽视该技术。要有选择地进取,要在早期参与可能有利于自己的企业的技术。对于影响较小的技术,让别人去吸取教训,自己则在技术比较成熟时再采用。使用伴随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优先级矩阵评估各项技术的潜在效益并确定投资优先级。分析什么是技术成熟度曲线?技术成熟度曲线是对各种新技术或其他创新的常见发展模式的图形描述。Gartner 每年都针对各种技术和应用(例如社交软件、ERP)、信息和 IT 服务(云计算、大数据)和行业(零售、人寿保险)领域创建 90 多张技术成熟度曲线,用来帮助客户跟踪技术的成熟度和未来潜力。本文是伴随这些技术成熟度曲线提供的。本文说明了为什说在企业决定采用哪一种新技术、何时采用、如何定位时技术成熟度曲线是非常重要的,并说明了战略和技术规划人员应根据技术成熟度曲线知识采取哪些行动。Gartner自1995年起开始采用技术成熟度曲线,它描述创新的典型发展过程,即从过热期发展到幻灭低谷期,再到人们最终理解创新在市场或领域内的意义和角色(图 1)。图 1. 技术成熟度曲线一项技术 (或相关创新)在发展到最终成熟期的过程中经历多个阶段:创新萌发期 (以前称为技术萌发期):技术成熟度曲线从突破、公开示范、产品发布或引起媒体和行业对一项技术创新的兴趣的其他事件开始。过热期:在这种新技术上的建设和预期出现高峰,超出其能力的当前现实。有些情况下会形成投资泡沫,就像在 Web 和社交媒体上发生的情况一样。幻灭低谷期:不可避免地,人们对结果的失望开始取代人们最初对潜在价值的热望。绩效问题、低于预期的采用率或未能在预期时间获得财务收益都导致预期破灭。复苏期:一些早期采纳者克服了最初的困难,开始获得收益,并继续努力前行。基于早期采纳者的经验,人们对可以获得良好效果的技术应用区域和方法加深了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知道了这种技术在哪些方面没有或几乎没有价值。生产力成熟期:技术的实际效益得到证明和认可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到可以接受当前已经大幅降低的风险水平。由于生产价值和使用价值,技术采用率开始快速上升(“曲棍球棒形”),渗透很快加速。请注意,虽然很多Gartner 技术成熟度曲线都是针对特定技术的,但这种过热和低谷的模式也适用于高层面概念,例如 IT 方法、管理领域等。在本文中,我们将把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绘出的各要素称为“技术”,但在很多情况下,技术成熟度曲线也用来定位较高层面的趋势和构思,例如战略、标准、管理概念、能力、功能等,参阅图2 提供的技术成熟度曲线示例。图 2. 新兴技术的技术成熟度曲线示例, 2012成熟度曲线的横轴为“时间”,表示一项技术将随时间发展经历各个阶段。实际上,大多数Gartner 技术成熟度曲线描述的都是在一个时间点一套技术的相对位置。不过,单一技术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有助于预测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路径。1999 年发布的电子商务技术成熟度曲线是一个突出例子,该曲线准确预测了2001 年的网络泡沫破裂以及电子商务的最终“恢复正常”。纵轴是“预期”。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不同纵向形状显示在技术发展过程中预期随时间的膨胀和收缩情况,是由市场对技术的预计未来价值的评估决定的。历史上,这个轴曾被标为“可见度”,于2009 年修改。原来的标签注重的是推动高峰的舆论水平和宣传水平,不过现在的标签更准确地反映了随技术发展出现高峰的更深层根本原因和性质(技术可能处于低谷期但仍存在负面报道)。特别是,它强调了技术的潜在和实际采纳者的情感以及不断转变的投资决策压力。技术成熟度曲线包含两个向上阶段(也就是预期上升) — 通向过热期的阶段和通向复苏期的阶段。1)第一次上升是由人们对一项创新将带来的新机遇的振奋引起的,大多数情况下由市场宣传推动。这种振奋迅速膨胀,上升到顶峰,但在早期预期不能实现时迅速回落(见图3 中的第一条曲线)。预期不能实现的原因是在热望达到顶峰时技术的实际成熟度往往仍然很低(见图 3 的第二条和第三条曲线)。高预期、低成熟度导致进入低谷期。2)第二次预期上升是由创新成熟度的增高推动的,创新的成熟使其带来实际价值并使预期得以实现。图 3. 技术成熟度曲线的组成部分
每一种技术的成熟度曲线的纵轴范围通常都是不同的,取决于人们普遍认为的该技术对商业和社交的重要性。为便于查看,我们对这些技术成熟度曲线的范围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以便将其全部放在同一张技术成熟度曲线图上。例如,网状网络是一种令人感兴趣的对等无线网络宽带利用方法,但是这种网络主要是对无线网络服务提供商有意义,因此总体预期和宣传水平较低。其他技术对很多企业(例如云计算)或消费者(例如多媒体平板电脑)都有吸引力,因此得到的关注和宣传水平较高。因此,与云计算或多媒体平板电脑相比,网状网络即使位于技术成熟度曲线的高峰位置,所获得的总体“宣传量”也是较低的。技术成熟度曲线结束于生产力成熟期起点,在这个位置,技术的主流采用涌现。像过热期的峰高一样,生产力成熟期的最终高度也各不相同,取决于技术是可广泛应用、高度可见的还是仅使一个小市场区域受益的。欲查看跟踪至技术不再能被有效使用或利用时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模型,请参阅《理解Gartner 的IT市场时钟,2012》。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各种技术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为了表示这些不同速度,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各项技术都被归入一个类别,这个类别表示了从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当前位置发展到生产力成熟期所需的时间—也就是说,该项技术距离主流采用起点还有多远:两年以内两到五年五到 10 年10 年以上抵达成熟期前过时 (也就是说,由于其会在市场上失败或被其他竞争解决方案取代,该技术永远不会达到成熟期)关于技术成熟度曲线、其误区和机遇以及创新采用时点建议的全面讨论,请参阅《掌握技术成熟度曲线:如何在正确时间选择正确创新技术》(Gartner,2008 年 10 月)。确定技术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位置Gartner 分析师根据对宣传和成熟度水平的一致评估确定技术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位置。他们选用多种相关市场信号和代理指标确定预期水平。其中有些输入可能是定量的,但是总体而言,技术成熟度曲线是一种结构化的定性研究工具。在技术成熟度曲线的第一部分,技术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因此其在曲线上的位置更多地取决于宣传水平和市场预期而不是成熟度。在后面的阶段中,随着关于成熟度、绩效和采用的可获得信息增多,宣传水平对技术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位置的决定作用下降。在不同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同一种技术的位置可能具有根本性差异。当一项技术有不同应用场合时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移动设备的触觉技术(位于低谷期之后)比作为通用用户界面的触觉技术(位于过热期之前)更成熟。应用因素可能会使同一种技术在不同应用场合(例如 CRM 销售) 或行业 (例如人寿保险) 的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位置不同。在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中,技术被划分为五个类别,分别代表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各不同阶段。在这些阶段,分析师在确定技术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位置时使用的投资、产品和市场模式各不相同(见图4)。技术规划人员要绘制自己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或添加自己的技术时,可以使用这些模式指导定位。图 4. 技术成熟度曲线的阶段上升期创新触发事件可以是导致快速发展和兴趣增长的任何事件,每一项技术的触发事件都会不同。可以是产品推出、价格/性能的重大改善、著名公司采用,甚至只是导致创新概念社交化、合法化的一次媒体兴趣爆发。触发事件也可以是IT 行业外部的事件,比如经济或政治危机产生的新法规或者需求。有些技术可能需要经历非常久的研发期后才会到达有意义的触发点,其中包括多次包含小型高峰和低谷的虚假起点。在有足够数量的关注方积极讨论创新的潜力之后,才能认为技术成熟度曲线开始。很多类型的创新都符合技术成熟度曲线,其中包括管理方法(例如六西格玛或敏捷软件开发) 等通常不被视为技术的创新。因此,我们把技术成熟度曲线的起点称为创新触发点,而不是原来的技术触发点。触发点与峰顶之间的距离通常比较短。假如一项创新从触发点发展到成熟期需要10年,那么从触发点到峰顶可能只需要一到两年。消费者推动的创新(比如社交媒体)的峰前期特别短,因为其成功触发事件是快速、病毒式扩散的采纳。用来判断创新越过触发点的最常用标志是该项创新可以向供应商购买而不是从实验室获得。显示着创新越过触发点但尚未抵达峰顶的其他标志还有:只有少数供应商销售这种创新技术(通常只有一两家)。供应商处于风险投资的种子期。一家成熟提供商在市场上推出根本性创新产品 (例如 Apple 的 iPad、Microsoft的 Kinect)。该项创新需要经过大范围定制才能在生产环境中使用。定制主要是由供应商执行的。相对于生产成本和比较成熟的相关产品的成本而言价格较高。供应商不再提供参考用户或案例研究。峰顶在过热期峰顶,所有商业和行业杂志的封面似乎都描述这种技术。供应商在销售材料中使用最时尚的术语来使他们的产品更具吸引力,市场上充满了重复的、竞争的、互补的产品。当投资者在市场上看到一个新兴热点时,他们会希望自己的产品组合中也应有“一个”,这导致提供相似产品的企业迅速增多。随着新技术术语的扩散,希望在曲线上领先的企业寻找这种技术并在竞争对手之前上马。该技术的供应商吹嘘他们的早期著名客户,其他企业也想加入以免落后。从众效应出现,随着企业在各种设置下进行尝试,该技术被推向极限。此时,该技术被视为万灵药,而忽视其在各种场合的适宜性。媒体中的故事都在描述这种技术引起的振奋,这使更多企业参与进来而唯恐落后。促使企业采用这种技术的压力非常高,很多情况下企业并不完全了解其中的挑战和风险。消费领域的炒作泡沫可能会持续数月到一年左右,但是在商业领域,由于企业决策和投资的步伐较慢,因此炒作高峰通常持续至少一年。网络时代、“绿色”技术等大型泡沫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年。显示着创新位于峰顶的标志包括:贸易和商业媒体频繁地描绘关于该创新及其早期采纳者的使用情况的故事。人们使用流行名词取代最初的、学术性或专业性较强的工程技术术语;例如名为802.11g的无线网络技术后来被称为“Wi-Fi”。分析师、博主和媒体推测该创新的未来影响和变革力量。出现简单、夸大、非专用的修饰性促销口号,例如“我拥有云力量”和“答案是云”。众多供应商(常常超过 30 家)提供该创新的各种变型。拥有关联市场产品的供应商围绕该创新调整其定位和销售。供应商可以提供一两个早期采纳者案例。投资者积极地为其产品组合寻找代表性供应商。有些早期风险投资者此时可能会出售。在峰顶的末端,一两家早期领先供应商被成熟企业以高昂的价格高调收购。滑入低谷一些相同的早期成功故事被不断重复,但是更深入地观察后常常发现这些企业扔在艰难地挖掘有意义的价值。这些失败案例中很多都源于技术的不恰当使用。随着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事情不像最初看起来那么容易,一些较为负面的故事开始出现。虽然总是会从新的角度保持读者的兴趣,但媒体开始转而报道这种技术的挑战而不是机遇。由于这种技术不能实现早期过度膨胀的企业和媒体预期,其声誉快速下滑。一项创新滑入低谷时,实际采纳者总数并不总是下降。相反,预期的采用率快速增长可能只是被推迟了。供应商和投资者预期的“曲棍球棒”式上升仍处在受到抑制的慢速增长中。结果,由于过慢的采用率增长无法支持过多的相似产品,供应商合并和破产开始出现。低谷长度是技术成熟度曲线中差异最大的部分之一。低谷期平均长度为两到四年,发展较快的创新可能会在六个月到九个月内出现暂时性衰退。消费类技术的低谷期常常特别短,经常与把消费级技术用于商业用途时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合规性问题有关。有些存在棘手的工程或商业情景问题的技术可能会在低谷期停留十多年(参阅本研究的快轨技术和慢轨技术部分)。在幻灭期,尝试持续进行,供应商根据早期的问题反馈不断改进产品。有些早期采纳者发现了采用这种技术的好处。对于一些发展较慢的技术,即使该技术仍处于低谷期,也会在小型领域出现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显现价值。显示一项创新处于或即将进入低谷期的标志有:媒体文章的论调转向负面,主要报道该创新的困难和失败。标题中常使用“DOA”、“失败”、“衰退”等词语。出现对该创新的变革潜力的普遍讥讽。供应商兼并开始,其中包括大型企业和投资者的收购。供应商需要投资者进行第二轮和第三轮注资来维持。供应商总是使用同样的少数成功采纳者案例和实例。爬坡随着时间推移,供应商不断根据早期反馈改进产品,性能、集成、用户采纳和业务用例论证方面的障碍逐渐被克服,技术随之成熟。成功的技术应用方法被编写成规范,其使用中的最佳实践被推广。在复苏期,人们吸取了很多重大经验教训,技术的声誉开始恢复上升。人们把获得的经验融合到第二代和第三代产品中,并设计出一些方法和工具来简化开发流程。有些技术会出现导致价值主张发生变化的崭新能力或重大性能改进,从而扩大了创新的应用范围。围绕逐渐成熟的产品或新能力展开的营销活动常常会变成把创新带出低谷的微型触发力量。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变化或改进的速度较慢、幅度较小,企业只有积极跟踪才会发现这类变化。复苏期开始时,潜在市场区隔中的渗透率常常远低于5%。随着技术进入生产力成熟期,渗透率将增长到 20% 到 30%。爬坡过程可能会持续一到三年。创新处于爬坡阶段的标志有:创新技术的供应商提供第二代或第三代产品,而且这些产品几乎或完全不需要供应商提供的咨询支持。对于技术创新,供应商提供在多种工具中融合了该创新的产品套件。咨询机构和行业组织发布该创新的采用方法。媒体文章关注逐渐成熟的能力和供应商的市场动态。新的成功故事和实例开始大面出现。能够获得关于成本、价值和价值实现时间的可靠数字。进入成熟期生产力成熟期标志着主流采用的开始,这时,技术的实际收益是可以预测的并已得到普遍认可。达到成熟期时,技术越来越多地以开箱即用式解决方案方式交付。随着技术逐渐成熟,特别是对于高调重大创新,常常会围绕该创新出现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生态系统”。这一现象可能会触发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新技术成熟度曲线。技术完全成熟并拥有成千上万企业用户、成百上千万个人用户后,围绕该技术的媒体炒作一般会消失,代之以关于其最佳应用和部署方法的实际知识。技术达到生产力成熟期的标志有:商业杂志和网站的重点开始变成关于该创新的最佳部署方法的文章。在复苏期参与市场的众多供应商中开始出现明确的领先者。投资活动集中于收购和 IPO。在多个行业中都能看到很多成功部署案例。创新相关术语变成日常用语,例如谷歌搜索、发短信、写博客等。为什么说技术成熟度曲线很重要:误区和机遇由于正面和负面宣传的持续影响,企业可能往往不是以最好的方式利用其资源。技术成熟度曲线的高峰和低谷迫使企业在不知道潜在价值的情况下采用高风险技术,同时也掩盖了利用可见度较低但却非常重要的技术的机会。这样,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就形成了四个误区— 采用过早、放弃过早、采用过晚和留恋过久(见图 5):采用过早和放弃过早:不应因技术处于过热期就予以采用,也不应因技术处于低谷期就将其放弃。企业应分析哪些技术可能是对其业务有益的,并在技术成熟曲线的早期对这些技术进行评估。承担较早采用的额外风险的理由只能是技术的潜在高收益。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常识,但是惧怕落后于其他企业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压力导致从众效应,使创新采用呈趋势推动模式(例如,2007 年到 2009 年期间的社交媒体和 2008 年到 2010 年期间的云计算)。了解和使用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修平”企业内的高峰和低谷来建立更为符合实际的预期。在解释为什么技术规划工作组的建议可能会与企业从媒体上听到的或读到的有所不同时,技术成熟度曲线非常有用。在过热期的峰顶,技术规划人员将提醒:“不要被宣传迷惑。我们采用这种技术的理由只能是它对我们具有战略重要性。否则,我们就应等待他人去吸取教训。”在低谷期,技术规划人员会建议:“现在我们应该开始关注这项技术了,因为已经出现了一些可靠产品,在这种技术的使用方法方面也已经有了很多实际经验。”采用过晚:应看到,在信息超负荷的今天,大多数企业和 IT 战略制定者都把“噪声过滤器”用作一种基本应对策略。通过过滤只剩下最清晰的趋势后,规划人员就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两个点上:过热期(噪声通过过滤)和生产力成熟期(成功竞争对手的行动已经构成问题)。过滤器可能会在低谷期和复苏期早期阶段形成盲区,这有可能导致企业错失一些急需的重要机遇。高峰期和低谷期的转变很明显,而在爬坡开始时转变则不是很明显,因此更易错失,这个事实使问题变得更复杂。当企业在技术成熟度曲线的早期发现一种可能有用的技术而规划人员认为这项技术尚未就绪时,一种不错的战略是确定目标性能水平或价格点后在“静默期”跟踪该技术的进展,以确定该技术何时最终能够用来产生价值。留恋过久:虽然Gartner的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只画到生产力成熟期开始时,但完整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应延伸到“收益下降期”(此时,遗留的系统开始阻碍新计划)和“快速淘汰期”(此时这种系统的维持将变得非常痛苦)。像爬坡开始时一样,到生命期结束点的下滑过程也是缓慢的,在真正开始导致问题之前很容易被忽略。Gartner的 IT 市场时钟更详细地描述了生命周期中的这些阶段。图 5. 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误区来源:Gartner虽然了解会使疏忽大意的采纳者陷身其中的误区很重要,但分析技术成熟度曲线中必然存在的机遇也同样重要。任何时候,如果能预测出行为的重大转变— 例如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重要转折点 — 就可以通过提前于大多数人采取行动而占据优势。技术成熟度曲线中存在两类机遇:第一类机遇是通过精确确定创新采用时间来优化价值获取量。要在一项创新上投入企业的时间和资金(以及部分有限的变革能力)时,不仅要确认所投资的是正确的项目,而且还应在能够以可接受的风险水平获取最长终身价值的时间点介入。第二类机遇是在更宽市场上利用其他市场参与者的需求和行动获取技术成熟度曲线的能量。其中之一是避开其他人已经陷入过的误区。在避开采用过早或放弃过快的资金陷阱以及采用过晚或留恋过久的机会成本损失方面,如果您能够比大多数人明智,即使只是部分时期内做到这一点,您最终也会领先。而作为种机遇的极致,如果在技术成熟度曲线各阶段都能预见到供应商、投资者、竞争对手以及熟练技术人员的倾向,您将能获得最好的交易、最好的人才、最好的宣传以及其他许多机会来推动您的创新采纳 (见图 6)。图 6. 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机遇来源:Gartner如何使用技术成熟度曲线:采纳战略为了更好地确定何时采纳技术,需要在三个变量之间进行均衡:创新对您的潜在价值有多高、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该技术的当前位置、您的企业的风险承受与管理能力。一般而言,A 型(进取型) 企业愿意冒着早期采用的相关风险去获取相关收益,因此他们有意地采用较多处于技术成熟度曲线早期的创新。C 型 (保守型) 企业有意地在技术成熟度曲线的晚期、在达到生产力成熟期时再采用创新,以尽可能降低风险。作为大多数的B 型企业则试图在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中间阶段介入,这样既能吸取 A 型企业的经验又不会因等待时间太长而落后于竞争对手变成C型企业。问题是,如果企业安于现状,就必然会错失机遇。企业的创新采用总是倾向于过早或过晚,取决于企业个性(见图 7)。图 7. A 型、B 型和 C 型企业的创新采纳模式来源:Gartner企业应识别自己的风险安全区,同时也应准备好在该区域之外行动,这取决于创新的战略重要性。这就是说,企业应有选择地进取。例如,对于早期技术采用,并非所有技术都值得企业去承担相关额外风险,因此即使是A 型企业也应有选择地进取。作为保守的实践,当技术能够对关键业务目标作出贡献时,B 型和 C 型企业应考虑在早期采用这些技术。B 型企业特别难以避开“采用过早”误区,他们会在市场炒作和高层管理者预期的引诱下偏离自己的风险安全区(见图8)。在经济周期的高潮和低谷期必须特别小心,这种时期的财务压力会与炒作影响发生协同作用,例如 2000 年电子商务高潮中的风险、2003 年为追逐低成本而出现的过热高风险海外业务。图 8. B 型企业的创新采纳危险区来源:Gartner有些创新领先者使用技术成熟度曲线组织与高层管理者之间就候选创新技术进行讨论。一种有效的重点突出方法是把这张图划分为两部分:低谷前和低谷后(见图9)。对于处于低谷前的技术,团队会自问“在这里我们可以利用什么?”— 也就是说,在什么地方即使超出企业的通常风险安全水平也值得企业以进取方式采用?对于处于低谷后的技术,团队会自问“在这里我们有什么尚未利用?”换言之,他们遗漏了什么?需要就此采取什么行动?这种讨论的结果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决策排序。关于创新采用流程中最佳实践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推动新兴技术和创新采用的STREET流程》。图 9. 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提出的主要问题来源:Gartner我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工具箱技术成熟度曲线工具箱(参阅《工具箱:我的技术成熟度曲线,2012》)是基于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年度研究的一种规划工具(见图10)。该工具把七月到八月间发布的年度特别报告中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包含的 1,900 多种技术总结在同一张电子表格内。技术规划人员可以对该电子表格的条目进行筛选、搜索和排序来获得较短的技术列表,以便在IT 技术组合与战略规划会议上进行讨论。该工具还提供了一个自动填充功能,能够在定制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填充用户选定的技术。我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工具箱的使用方法有:■ 对电子表格条目进行筛选来生成一个较短的技术列表,以便在IT 技术组合与战略规划会议上进行讨论(例如“找出具有变革性或高效益、将在五年内达到生产力成熟期并且在业务影响方面字段中包含“客户”的技术”)。■ 在电子表格中搜索与业务合作伙伴的特定行动计划有关的技术。■ 把该电子表格用作技术研究和企业架构规划工作的可用资源(例如用来查找定义或供应商)。■ 为自己正在采用或评估的技术创建技术成熟度曲线,用以在预期随技术成熟出现高峰和低谷方面对企业或IT 受众进行说明。■ 在场外 IT 或管理会议上使用该电子表格激发创造力:选择早期技术(成熟度水平为“萌发”或“新兴”或者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位于高峰之前),并提问“这种技术能够为我们带来竞争优势吗?”■ 把该电子表格用作风险降低工具:检查位于较晚阶段的技术来确认没有意外遗漏已进入成熟期的关键技术,以避免在行业中落后。图 10. 我的技术成熟度工具箱来源:Gartner优先级矩阵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被广泛用来提供一套技术的炒作水平和成熟速度概况。技术成熟度曲线是一种优秀的教育工具,可用以向业务及其他管理者展示新技术必然经历的热望及随后幻灭发展模式。不过,在进行新兴技术的内部规划和优化时,规划人员必须看透炒作并从技术对企业的相对影响角度评价技术机会。在这种信息方面,优先级矩阵是一个有效的图形展示工具(见图11)。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中为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技术提供了一个优先级矩阵。图 11. 优先级矩阵来源:Gartner在优先级矩阵中,纵轴为技术的潜在效益(而不是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宣传/预期水平)。效益评价分别为:■ 变革性:将开创新的行业内和行业间业务方式,并将导致行业动态的重大转变■ 高:将实现新的横向或纵向流程执行方式,并将帮助企业大幅提升收入或实现成本节约。■ 中:能够逐步改进已有流程,并将帮助企业提升收入或实现成本节约■ 低:能够小幅改进流程(例如改善用户体验),但是这种改进将很难转化为收入增长或成本节约横轴是按照距成熟采用期年数划分计划的,该年数与技术成熟度曲线上所用的评估相同。距成熟采用期年数是一个基于相应技术成熟速度的简单风险衡量指标。需要时,可以结合使用市场渗透率和成熟度评价、距成熟采用期年数和技术成熟度曲线上位置以及其他项目特有因素(例如成本、组织干扰水平)进行更复杂的风险评估。请注意,优先级矩阵中不包含被评价为“抵达成熟期前过时”的技术。高优先级投资位于优先级矩阵左上区域,位于这个区域的技术具有较高影响,并已达到合理的成熟度水平。在技术采用方面保守的企业(C 型企业) 可以将其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区域。作为较为进取的技术采纳者的企业(A型和 B 型企业) 可能已经在使用将在两年内成熟的技术。因此,他们可能会希望对位于优先级矩阵右侧或下部的技术进行进一步评估—例如,在至少五年内不会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中短期内能够提供竞争优势的技术。像技术成熟度曲线上位置和距成熟采用期年数评估一样,Gartner分析师还对各项技术的最恰当效益评价提供了一种主观的同级评审意见。Gartner提供的效益评价结果反映了跨行业的平均效益。对于行业特有的技术成熟度曲线,这种评价结果反映的是该行业内的平均效益。一个特定企业获得的潜在效益可能会显著偏离这个平均值,因此技术规划人员应准备好使用针对自己的技术组合进行特别评价的结果取代这个平均效益评价。在横轴的距成熟采用期年数方面也可能存在一些企业间和行业间差异—但与效益轴相比偏差水平较低。优先级矩阵的价值在于帮助把讨论集中在企业的新兴技术评估焦点上。特别是,该优先级矩阵是如下工作的有效框架:■ 对一项技术可为企业提供的潜在效益进行明确判断。■ 防止受个性影响的投资决策,这种决策中,有影响力的个人支持对企业而言并非最佳投资的技术或项目。优先级矩阵使技术规划人员能够展示所建议技术与其他候选方案之间的相对效益和风险对比情况。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其他方面除了用来绘制技术成熟度曲线和优先级矩阵图形的数据点之外,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中还包含了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各项技术的描述,其中包括技术定义、技术定位论证、其业务影响方面、用户建议和部分供应商(这些供应商为示例性,不是完整列表)。该报告中还包含两种其他评价方法的描述—成熟度和市场渗透率。成熟度评价表 1 列出了成熟度评价结果选项,不过技术成熟度曲线上通常不包含成熟主流技术、遗留技术和过时技术。市场渗透率市场渗透率(以预期目标市场百分数表示的当前渗透率)范围:■ 小于目标受众的1%■ 目标受众的1% 到 5%■ 目标受众的5% 到 20%■ 目标受众的20% 到 50%■ 大于目标受众的50%一些技术的市场渗透率评估比较简单。例如,对于手机来说,手机拥有者占人口的百分数就是一种简单的进度衡量指标。但是,最终市场渗透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 最终渗透水平的估算:在创新初期,对目标市场的估计可能是存在严重偏差的。在1984 年以大约 $4,000 的价格首次将手机商业化时,目标市场可能是“全部移动办公高级管理人员”。较为进取的人可能曾假设,有朝一日,一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拥有一部手机,这是这个市场的最大容量。还有些人可能曾假设手机通话取代当时原有每人固话通话时间的一半甚至全部来进行市场容量预测。没有人预测到现在的手机通话时间、人们使用手机做其他事情的时间(例如玩游戏),也没有人预测到在用手机总数普遍超过人口数量。实际上,在技术成熟度曲线研究中,预计的目标市场可能是分析师预期在10到20年后(而不是20到50年后)达到饱和的市场。■ 确定个人“采用”技术的时间点:假如一个用户加入了一个社交网站,但去年只访问了两次,那么在计算当前市场渗透率时应认为这个人已经“采用”了社交网络吗?一般而言,仅当一项技术被经常使用后才能认为其已被采用。■ 确定企业 “采用”技术的时间点:企业采用的确定难点在于企业的技术采用与企业内部的技术范围之间的区别。任何给定技术或领域都可能会只深入渗透进一小部分企业—反言之,都可能只是很浅地渗透进大部分企业,因此,一个给定技术或领域的使用企业百分数不一定等于当前实际用户数(例如软件的席位数或套数)占全部未来用户数的百分比。在确定渗透水平时,必须考虑企业内已部署并经常使用的技术套数或席位数。云和SaaS模型的推广将使这个问题更为复杂。■ 确定采用粒度的适宜衡量方法:对于一些技术而言,企业内部的“目标用户群”不是个人用户而是开发团队(例如在大型企业中重用SOA)或整个业务单位(例如选择主数据管理战略)。这些比较复杂的组织创新,进度的衡量涉及采用范围,因此仍然是较难确定的。在少数几个项目中使用SOA 与作为企业标准大规模采用 SOA 是不同的。部署 CRM 套件中的一项功能与展开一套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战略是不同的。对于复杂的技术和创新,测量当前渗透率时需要考虑当前部署的完善度以及未来中期到长期的可能完善度。为了保持与市场渗透率的标准行业定义一致,技术成熟度曲线市场渗透率的默认衡量指标是客户当前已采购和使用的“份数/席位数”占可合理预计的技术或学科生命期内部署“份数/席位数”的百分数。各技术在每次更新时都应重新评估市场渗透水平来反映采用率和潜在市场规模的变化。当潜在市场规模显著增大时,我们可能会需要调低市场渗透率评估结果。有些情况下,对于一种给定技术或领域来说,与内部渗透水平无关的原始采用百分数更具统计学意义。在这些情况下,将使用采纳企业百分数而不是真正市场渗透率,并在技术描述的论证部分或业务影响部分进行解释。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各方面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2 描述了一项技术的各方面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典型模式可能存在例外情况,例如,当一项技术已成熟但尚未充分渗透时(也就是仍然是小规模技术),或者当一项技术发展非常慢因此虽然已开始爬坡但仍需五年以上时间才能到达成熟期时。“位置和采用速度论证”描述中解释了这些例外情况。技术成熟度曲线问答1)技术成熟度曲线仅适用于 IT 吗?它适用于手术治疗/政治/生物燃料/管理技术/爱情吗?技术成熟度曲线来源于技术观察,但也适用于符合如下条件的很多情况:■ 存在一种将转入使用的“创新”。■ 该创新的采纳者构成一个开放交流市场■ 该创新不能是“一开始就完美无缺的”,必须在该市场的实际应用中积累经验并据此进行修改、工程设计和发展。我们已经发现很多例子,在这些例子中Gartner外部的人员把技术成熟度曲线应用于非IT 领域,例如纳米技术、医药、食品等。在 2008 年大选中,政治评论员甚至绘制了一条 Sarah Palin 成熟度曲线(参阅http://blogs.gartner.com/hypecyclebook/2008/09/17/hype-hype-everywhere/)。Gartner也为非技术领域绘制成熟度曲线,例如法规(参阅“法律法规信息管理成熟度曲线,2012”)、商业趋势(参阅《战略性业务能力的成熟度曲线,2012》)。不过,技术成熟度曲线不适用于纯时尚,因为时尚只是兴盛后沉寂,没有什么(产物、核心构思、才能或其他价值)将其带出低谷并最终进入成熟期。对于爱情,作者发现不止一个客户说技术成熟度曲线特别适用于他们的个人关系。2)为什么将其称为成熟度曲线而不是成熟度循环?每一条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实际形状都是一个阻尼衰减波,而不是循环,上面不存在像真正循环那样的后退回路。这是因为,往复循环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虽然发展速度可能低于我们的期望,但技术总是不断地向成熟(或过时)发展。循环本身指的是人的行为。作为个人、组织成员、市场和行业,对于每一项新技术或趋势,我们总是周而复始地经历热情和幻灭。3)技术成熟度曲线是根据经验科学绘制的吗?技术成熟度曲线是一种结构化的定性分析工具。不存在唯一的“预期”衡量指标(y轴是可变的),不过总是存在一些代替指标,我们的分析师使用这些指标帮助确定技术位置(参阅“新技术成熟度曲线的 Y 轴指标:预期”)。技术成熟度曲线不是严格的定量图。它包含了专家的判断。我们认为,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优点在于它结合了数据和人的判断。技术成熟度曲线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决策工具,而不是一种学术成果,不过,我们欢迎第三方开展研究来进一步发展这种模型和用来指导相关技术采纳决策。4)技术成熟度曲线与Geoffrey Moore的“跨越鸿沟”相同吗?幻灭低谷期对应于GeoffreyMoore的经典技术营销著作“跨越鸿沟:面向主流客户的颠覆性产品营销和销售”中的“鸿沟”。在这个阶段,供应商需要开始提高产品采用率,把技术从早期的少数采纳者扩展到大多数企业,开始爬上复苏期斜坡。EverettRogers的著作“创新的扩散”中所述,鸿沟模型的纵轴是采用率而不是预期,因此不存在与过热期等同的部分我们把 Moore 鸿沟模型和技术成熟度曲线视为分析中的阴和阳。鸿沟是从创新发起者(供应商)角度建立的,而技术成熟度曲线则是从创新采纳者(购买者)角度观察的。双方面对的主要管理问题和关键决策是不同的。5)所有技术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经历的时间都相同吗?不相同。人们在粗读时或者查看网页上转发的不包含要点解释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时常常产生这种误解。各种技术抵达成熟期所需的时间都不同。您可能已经看出,技术成熟度曲线图上并不存在固定的时间轴。如果把时间轴固定在x轴上,就无法比较各项不同技术,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技术都在发展,但发展速度不同。我们偶尔会发布有固定日期轴的单一技术或概念的成熟度曲线(作为示例,请参阅《新兴趋势:电子书时代终于迎来黎明》和《满足2023年首席创新官的信息需求》)。6)事物会多次反复经历技术成熟度曲线吗?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很少数情况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可能存在一个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多次反复,使这种技术看起来在高峰和低谷之间循环。我们把这种技术称为“凤凰技术”。代理就是凤凰技术的一个突出例子。代理技术嵌入在一些已经成熟的产品类中(例如网络管理、对比购物),但是,除了这种嵌入功能外,代理功能还具有很多其他能力和解释,这使它年复一年地不断重新兴起。这种情况下,个别应用会通过技术成熟度曲线发展,而高层概念则似乎是不断循环的。7)事物会脱离技术成熟度曲线吗?如果在能力上而不是从具体能力提供方式上跟踪创新,那么就几乎没有技术会脱离技术成熟度曲线。当同样的能力或效益有多种提供方式时,可能会出现例外。例如,过去十年来宽带连接经历了其技术成熟度曲线,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宽带连接能力提供技术(例如ISDN、电网宽带)脱离了技术成熟度曲线,另外一些技术(例如线缆调制解调器、DSL)则已达到生产力成熟期。实际能力(例如宽带、语音识别、生物测量、电视会议)没有脱离成熟度曲线,但具体技术、协议、操作系统、产品和设备可能会被替代产品取代。在电信和标准领域,抵达成熟期前淘汰的情况最常见,但总体来说,真正的淘汰(而不只是重新命名或嵌入到范围更宽的技术中)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是很少见的。另一个相关问题是,为什么Gartner会从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删除”一些技术?在很多情况下,这个问题都是源于媒体或博客上转发的技术成熟度曲线,这种技术成熟度曲线缺失了多条技术成熟度曲线的背景信息,而在不同技术曲线之间进行比较(例如把2010 年无线设备技术成熟度曲线与 2011 年无线网络技术成熟度曲线比较)。把新兴技术的技术成熟度曲线进行逐年比较而不去阅读所附文字说明时也会出现这种疑问,而文字说明中已经解释:“这条技术成熟度曲线包含的领域非常宽,因此很多技术会在某一年因为其较高可见度而被列在曲线上,但未在长时期内跟踪。对某些项目具有长期兴趣时,技术规划人员可参阅更全面的Gartner 技术成熟度曲线汇总。”当由于上述某个原因而从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删除一些技术时,会在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的“脱离技术成熟度曲线”部分加以说明。8)企业和产品也遵从技术成熟度曲线吗?在非常特别的条件下,一个企业的资产偶尔会符合技术成熟度曲线。例如,Amazon的前八年期间,其股票价格走出了完美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公司必须仅从事一种创新的业务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不过,按这种方式使用技术成熟度曲线并不总是有效的。我们一般使用技术成熟度曲线在“产品类”层面上而不是在个别产品和企业层面上跟踪技术,因此,在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出现的是“云计算”而不是“AmazonS3”。有时,一家供应商会变成一种新能力的同义词,以至于换一种通用名称时会显得不自然。很多人都知道“YouTube”却不知道“消费者自主媒体”,即使在嵌入到其他社交网络工具中后,“Twitter”的知名度依然比“微博”高。不过,一般而言,在跟踪和评价一项技术时,在能力层面上而不是在特定企业、产品或服务层面上更有效。9)一种技术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位置会随地区而不同吗?会。Gartner绘制具体行业和地区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来说明有些技术较为重要,而且在不同行业或地区可能有不同的位置。有些行业和地区的技术可能普遍落后于或超前于一般位置,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差异是较为特殊的。例如,虽然在很多新兴经济中技术采用可能是滞后的,但是,由于集中银行业务缺乏替代性基础设施,其点对点移动支付却远远领先于发达国家。10)技术成熟度曲线和优先级矩阵是如何与魔力象限和市场时钟联系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和优先级矩阵是Gartner用来评估技术和创新的两个图形工具:■ 魔力象限:有些技术成熟度曲线项目可能会关联到魔力象限或市场范围,后者提供了该技术的详细市场分析。针对具体投资机会选择技术提供商时,客户把魔力象限用作了解提供商的第一步。当市场增长很快且提供商差异化很明显时,可以使用魔力象限以图形方式描述四类技术提供商的竞争定位:领导者、空想者、小规模市场参与者和挑战者。■ IT 市场时钟:技术成熟度曲线跟踪从技术兴起到早期成熟期间的预期变化。IT 市场时钟重点描述从第一次使用时到必须退役时期间的IT资产市场进展。这两个模型都描述“相对时间”,二者是重叠的,但IT市场时钟覆盖的时段较长。IT市场时钟对Gartner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方法具有补充作用,同时具有其特别用途。简单说,技术成熟度曲线用来支持技术采用中的“技术搜寻”决策,而 IT 市场时钟用来支持在用资产的“承包(farming)”决策。很多技术在成熟后离开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但在其有效市场生命期内,将仍在IT市场时钟上作为资产存在。11)自首次发布后,技术成熟度曲线出现加速了吗?我们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自1995年首次推出以来,技术成熟度曲线是否“加速”了。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人们感到创新步伐加快了,我们遇到新技术的频率不断增高。当我们观察创新经历技术成熟度曲线的速度时,有一类创新的发展速度的确看起来较高。这就是来自消费者网络世界的创新,特别是那些涉及协作和社交网络的创新。这些技术的典型代表是YouTube、Facebook和 Twitter,它们在推出时似乎已经成型,并迅速从早期采纳者发展到过热期峰顶,用时常常不到一年。在人们思考应如何管理新的潜在信息过载源时仍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幻灭,而企业则绞尽脑汁地寻找业务价值。特别是对于企业采纳来说,仍需要多年时间该创新才能从高峰发展到成熟期。但总体来说,其发展之路明显比传统的数十年技术成熟度曲线快得多。来源:Gartner}

全球领先的高性能传感器解决方案供应商艾迈斯半导体(ams AG,瑞士股票交易所股票代码:AMS)公布了其“关于舒适、智能、高性能耳塞的市场调查”结果。此次调查是艾迈斯半导体于2020年春季完成,对全球2000多名消费者进行了耳塞使用、习惯和喜好方面的调查。此次调查在奥地利、中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典、英国和美国进行。调查发现,消费者要求耳塞具有更高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保证高音质、长续航。随着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全天佩戴耳塞,这一要求变得更加重要。事实上,用户一直都在要求产品创新,如降低环境噪音而又不会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音量限制功能、3D/立体声音效以及较长的电池续航时间。这在中国尤其如此,中国的消费者似乎对耳塞创新了如指掌并对耳塞产品更加挑剔。
耳塞现在是否已经成为您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听音乐是所有地区受访者使用耳塞的主要场景(80%),然后依次是运动/锻炼(61%)、语音通话(51%)和玩游戏(45%)。事实上,调查还表明,耳塞是许多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地区的用户表示,他们会整天戴着耳塞,打电话、听音乐或锻炼。
艾迈斯半导体副总裁、配件和可穿戴设备解决方案业务部门总经理Wim Renirie表示:“迄今为止,很难找到围绕消费者对耳塞的需求、愿望和使用情况的真实数据。通过与大量耳塞用户的直接交谈,我们了解到了用户希望看到的耳塞产品上的创新。用户需要舒适性、安全性和实用性:例如舒适且稳固的佩戴,对听力的保护,耳塞和充电盒的电池续航时间更长。ams致力于提供创新应用以满足这些需求。包括带数字主动降噪技术的半入耳式耳塞解决舒适性和听力安全问题;提供有助于减轻耳鸣的功能以确保安全;以及利用接近传感器帮助提升电池续航。在任何时候 – 无论是旅行、工作、放松或跑步及骑自行车等体育活动,消费者都希望拥有这些功能。”
用户不想做出任何妥协:主动降噪、佩戴舒适以及长续航
半入耳式和全入耳式:大约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的是全入耳式耳塞,因为他们认为此类耳塞能更好地保持其位置(67%),在锻炼时佩戴更稳(51%)。但消费者指出,全入耳式耳塞长时间佩戴感觉不舒适或贴合效果不佳(占所有地区受访者的44%)。受访者还表示,全入耳式耳塞会减弱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21%),而且佩戴这种耳塞时,他们会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尤其是在锻炼时(11%)。具有ANC功能的半入耳式耳塞解决了这些问题。与全入耳式耳塞相比,除佩戴更舒适(26%)之外,半入耳式耳塞还通过数字听觉增强解决方案实现“聆听您想听的声音”功能,让用户能够感知必要的环境声音和事件(20%)。
主动降噪技术实现的听觉增强通过减少环境噪声的干扰使用户更容易听清耳机里的声音。这有助于保持较低的音量,对耳朵健康非常重要。此外,艾迈斯半导体的听觉增强技术专为半入耳式耳塞而设计,可提高用户的佩戴舒适度。调查结果表明,用于防止损害或损伤听力的音量限制技术非常重要,全球56%的受访者表示看中这项功能。中国有一半的受访者(49%)使用主动降噪(ANC)耳塞来减少环境噪声干扰,而美国和欧洲分别只有17%和16%的受访者使用ANC耳塞。但是,大约21%的受访者表示使用半入耳式耳塞时听到太多背景噪声。艾迈斯半导体开发了针对半入耳式耳塞的数字主动降噪功能,用户现在可在佩戴非常舒适的耳塞中享用主动降噪这一功能。但是,同样有21%的受访者表示并不知道半入耳式耳塞现已采用主动降噪技术。中国的消费者更加前卫,只有14%的受访者不知道ANC技术可用于实现佩戴更舒适的半入耳式耳塞设计。
艾迈斯半导体的音频传感技术,例如有助各种耳机和耳塞实现高性能降噪的数字听觉增强引擎,已被世界各地的制造商所采用,可为消费者提供各种音频优势。借助实时自适应技术,制造商可以在半入耳式耳塞中实现ANC功能;在入耳式设计中使用更小的扬声器;在耳罩式设计中提供最佳性能——即使在用户佩戴眼镜或喜欢宽松佩戴耳机的情况下亦是如此。
电池续航时间仍非常重要:艾迈斯半导体的接近传感器是帮助管理耳塞电池续航时间的关键器件,因为耳塞只有检测到其被放入耳朵中时才会开始工作。所有地区近49%的受访者认为,可接受的电池续航时间必须至少为5小时。但是,32%的受访者表示希望电池续航时间超过8小时,最长达到24小时。只有11%的受访者表示可接受低于5小时的电池续航时间。
不断涌现的耳塞创新
用户在不断寻求新技术,如3D或立体声音效在中国(48%)非常受欢迎,但在美国(24%)和欧洲(20%)则没那么受欢迎。中国消费者(50%)非常看重高保真音量(主要用于游戏),但美国(31%)和欧洲消费者(19%)则对此没那么看重。
调查方法:受访者及其使用的耳塞类型
艾迈斯半导体于2020年春对全球(美国、欧洲和中国)2150多名消费者进行了调查。受访者中,男性(49%)和女性(51%)基本各占一半,年龄的主要分布为18-29岁(41%)、30-44岁(32%)和45-60岁(18%)。在资格预审问题中,2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全入耳式有线耳塞,22%的受访者使用全入耳式无线耳塞;10%的受访者使用半入耳式有线耳塞;6%的受访者使用半入耳式无线耳塞;23%的受访者两者都使用;15%的受访者不使用耳塞。此项调查通过SurveyMonkey平台进行。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时间:2024-03-13
发布时间:
上一篇:一文带你走进EMI的内心世界,如何解决那些紧急又棘手的问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为电子公司有前景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