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车物流公司司自有车辆管理多,路线比较乱,不好管理,求一个可以做车辆管理的数字物流?

物流运输管理篇1
一、物流企业运输成本构成
1.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指与每一次运输直接相关的运输费用,包括劳动成本、燃料费用、维修保养费用及其他运营费用等。
2.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与每一次运输无直接相关的运输费用,包括不受装运量直接影响的费用。
二、物流企业运输成本影响因素
1.物流运输质量。物流企业是专门为货主企业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企业,物流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物流运输质量与物流运输成本之间一般是成背反关系。
2.物流运输基本设施建设。运输车辆、搬运装卸机械、物流信息设备等基础设施不但在物流运输固定成本中占了重要的分量,而且这些基础设施作为组成部分又将对物流运输系统的实际运作效率产生一定影响。
3.运输人员素质。运输人员的工作方法、态度,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大小。优秀的运输人才将有助于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效率,使物流企业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三、物流企业运输成本控制决策
1.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目前常用的运输工具包括汽车、船、飞机、火车、管道等,相应的运输方式有公路、水路、航空、铁路和管道运输五种。这几大主要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其运输成本也有较明显的差异。物流企业在进行选择时,要根据运输货物的自身特点以及时间安排等,通过综合比较分析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
2.采用合理的装卸方式。合理的装卸方式可充分利用运输车辆的容积和额定载重量,降低单位运输成本。为此,物流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首先,通过轻重配装变相增加运输平均产品密度。产品密度指产品的质量和体积之比。通常密度小的产品每单位质量所花费的运输成本比密度大的产品要高。因此,将密度大的产品和密度小的产品进行组装运输可有效提高运输工具的使用率和装卸效率。其次,通过解体运输和多样堆码充分提高运输工具空间利用率。空间利用率指所运输产品的具体尺寸及其对运输工具的空间利用程度的影响。某些运输产品可能具有不规则的尺寸和形状,以及超重或超长等特征,通常不能很好地利用空间。物流企业可以根据运输工具的货位情况以及所运输货物的形状,将体积大、笨重的货物,拆卸装卸后分别包装,以减小占用空间,方便搬运,提高运输效率。再次,通过拼装整车运输实现运输的规模经济。大多数运输活动存在规模经济,整车运输和零担运输的运输成本有较大差别。通过拼装整车运输,将小批量的装载整合成更大的装载量,每单位质量的运输成本将减少。物流运输管理篇2
关键词:物流企业;运输;有效管理;措施
一、物流企业运输的概况
1.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物流业相对落后
国内物流运输的起步比较晚,目前许多物流企业还处在传统模式的管理之下,其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有关连接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国家运输系统、地方运输系统之间的枢纽建设和有关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不完善。物流运输业的发展要配备必需的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中心和物流运输基地,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相对缺乏,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物流运输业的协调发展。
2.观念落后
部分物流企业对物流运输业存在许多不足的认识。许多企业对物流运输业的认识还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他们仅仅认为“运输+仓储”就是物流运输业的核心。忽视了物流运输业最重要的服务职能。提高物流运输服务水平,满足客户的需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是发展物流运输的关键。完善的基础设施,高质量的服务平台,以及个性化的物流服务是现代物流运输业的基本要求。
二、物流企业运输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内物流运输业起步晚,运输管理系统不健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国内物流运输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物流运输信息化程度低
物流企业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还处在初始阶段,信息尚未实现自动化管理,信息资源的整合度也不高,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
2.物流运输业务空驶率高,积载率低
由于尚未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管理分散,不能及时想各地传送最新的物流信息,以及车辆装车的系统不完善,导致运输车辆的空驶率偏高。
3.物流运输货损货差率高
企业物流设备的落后,导致货损货差率高。
4.物流运输配送准时率低
由于物流节点布局的不合理,提升了运输难度,导致物流准时率偏低。
5.物流管理人才匮乏
国内物流处于起步阶段,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方面不健全。缺乏物流运输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三、物流企业运输的有效管理
有效地管理物流运输业是促进国内物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针对以上物流运输业存在的若干问题,笔者认为对物流运输业进行有效地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科学合理规划,树立物流合理观念
系统化和社会化是现代物流运输业的最大特点,科学规划是它的本质要求。加强物流运输业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以信息化带动物流运输业的系统化,以物流运输业的系统化带动信息化。
2.建立高效的运输管理系统
建立高效的运输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物流运输业的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货物的积载率。它要求完善物流运输的信息管理系统,协调好仓储和运输功能,衔接好长途运输与短途运输,搞好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配合。
3.注重物流运输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短缺是由培养系统不完善和不健全造成的。企业应该重视物流运输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以便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
4.完善物流运输产业的发展规划
物流运输业发展规划的完善,明确人们对物流运输业发展目标和要求的认识,有利于整合物流业服务资源,使物流经营集约化,加快物流运输业的建设步伐。
5.提高物流运输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物流运输企业通过信息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来提高企业自身的生存能力。并且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对物流运输业的管理和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从而使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提高。
6.实施多式联运,开展共同配送
多式联运避免了传统运输的弊端,货运速度有了很大提升,货物的运输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最终使物流运输实现了简单化、统一化。物流运输和经营线路的彼此连通,降低了设备的“重置率”,既提高了物流运输业的工作效率,又扩展了业务范围。
7.快速回应顾客要求,减少等待和发货时间,增加空间便利性
作为一名网购爱好者,令笔者最苦恼的事情莫过于等待收获的时间漫长。缩短发货时间,增加物流运输的营业网点,以最快的发货时间和送货速度,以及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
四、总结
国内物流运输业起步晚,底子薄,与国外的物流运输业是无法相提并论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内物流运输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政府和企业肩负着物流运输管理建设的重任。为此政府应建设良好的宏观环境,而企业要建设好内部环境。提高国内物流运输管理水平,树立现代化物流运输管理的观念,为国内物流运输业参与全球物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延臣:关于我国物流运输管理工作的探讨.《科技致富向导》,2011,(9)物流运输管理篇3
关键词: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
在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项一体化管理对于社会上各个行业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针对于这种现象来说,就要求我国现在进行的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能够全面满足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针对于这一点就需要对铁路运输的相应组织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其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在对目前铁路运输物流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中,发现其自身还存在一定弊端,这些弊端的存在严重影响铁路运输行业的正常发展,因此这就需要对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进行有效创新。
1传统铁路货运模式
要想保证铁路运输能够有一个全面创新,除了需要对铁路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创新之外,还要求对传统铁路货运模式有一定了解,这样对于促使其得到有效创新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对传统铁路货运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中,发现其自身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以下笔者就针对于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1.1铁路货物列车类型。传统铁路货物车类型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有效选取的,其自身在很大程度上会收到铁路的制约。在这个时期中采用的货物车裂性也比较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主要采取分类的方法进行管理。但是这种分类的管理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不仅仅比较复杂,而且对货物本身相应信息也不能全面体现,这就为铁路运输行业的组织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1.2铁路货物运输产品。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市场上对各项货物的需求也有很大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的货物运输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铁路运输进行的。在采取铁路运输方式进行货物之间的运输时,还需要对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运输效率有一个全面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的角度上保证铁路货物运输的顺利实施。
2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
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逐步深入背景下,我国现代货物运输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这一增长为铁路货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于此,除铁路以外的货物运输方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与铁路运输产生了日趋白热化的竞争;再加上现阶段我国铁路货运企业不断面临着外来货运企业的冲击,如此一来对我国铁路货运发展亦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全面铁路物流运输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理论不断实现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如何进一步促进铁路物流运输事业有序健康发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2.1建立全新营销体系。在对传统的铁路物流运输进行深入研究中,了解到在进行铁路运输的时候经常会因为多个部门同时参与运输而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提升整个运输过程的工作效率还产生很大的阻碍。另外再进行铁路运输的时候经常是生产部门直接参与相应运输,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也没有设立营销部门,这就导致铁路运输行业的营销政策并没有全面落实。针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在进行铁路运输的时候建立有效的营销部门,并将市场销售与营销部门进行有效结合,设立统一窗口,促使营销部门在整个铁路运输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对现阶段各部门全面人员、业务展开优化整合,设立货运营销部门,开拓货运市场,生成门户网站、客服电话等相关受理平台。该货运营销部门,对外是一个统一窗口,用以满足消费者货运需求、提供货运服务;对外是一个独立职能机构,用以配置运力、处理订单及制定实施营销对策等。经由客服人员、货运业务办理人员组成营销部门,很好地发挥其连接市场需求与铁路生产的桥梁作用。
2.2改革收费管理模式。要想全面保证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除了要保证其自身相应质量,还需要对整个运输过程的经济方面也进行全面考虑。也就是说保证铁路运输行业在同类项目中有一定价格优势,这样对于促使铁路物流运输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改善铁路收费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起自身涉及的三个方面有一个详细的说明。第一,要想保证铁路物流运输的收费合理性,就需要对整个运输过程的收费管理进行深入分析,保证这项收费规定能够与现在社会上规定的收费决策一致。第二,尽量减少在进行运输过程中收取费用的次数,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善相应工作效率,实施一次性收费。这样不仅仅能减少人们在进行铁路运输时投入的资金,还能够有效提升整个运输过程的便利性。另外在现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中,铁路物流运输行业还可以采取适当的网上物流运输交易,大大提高铁路运输的便利性。第三,在进行铁路运输收费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整个过程中涉及的收费标准进行合理分配。一般可以按照科学定价的方式对整个物流运输过程实施有效定价,保证定价的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对同类企业自身制定的价格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在进行收费改革的时候还需要对整个企业自身运输自有一定掌握,促使铁路物流运输的利润最大化。
2.3优化物流运输模式。在进行物流运输的时候还需要保证整个物流运输过程能够符合社会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运输,还需要对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不良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物流运输的顺利进行,进一步促使铁路物流运输得到良好的发展。
2.3.1保证铁路运能供给。开展好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经由对机车车辆等铁路运输资源的合理运用,减少车辆停站时间,进一步减少车辆周转时间,确保空车供应;强化调度指挥能力,充分利用通道能力及其他相关运输资源,改善运输效率。
2.3.2推出多元丰富的运输产品。伴随货运市场化的发展,货运被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需求,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依据市场实际情况,推出多元丰富的运输产品,提供配套的运输服务,实现对市场货运需求的有效满足。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铁路部门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切实开展好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充分发挥出铁路快速货物运输的重要作用。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全面分析传统铁路货运模式,充分认识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重要性,“建立全新营销体系”、“改革收费管理模式”、“优化物流运输模式”等,积极促进铁路物流运输事业有序健康发展。
作者:杨光 单位: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站
参考文献:
[1]周建勤,米晓芳.我国铁路现代物流发展模式探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4(10).物流运输管理篇4
关键词:铁路物流;运输组织;运输产品;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U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b)-0090-02
作者简介:马应玉(1982,7—),男,回族,宁夏银川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铁路运输组织
现代社会对物流运输的需求,是传统的运输组织不能够满足的。现代物流需要集信息、运输、仓储、装卸等一系列物流活动为一体,形成新型的集成管理体系。这种创新的现代物流组织能够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服务的优质化。铁路现代物流必须实现创新改革,优化铁路运输组织的方式,树立物流全过程管理理念,提升全程物流运输的服务质量及效率,促进铁路运输组织的成功转型。
1铁路物流运输的市场环境分析
1.1需求的分析
我国现代社会飞速发展背景下,网络信息科技被广泛用于社会生活,极大地促进了物联网的发展。此外,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逐渐转向高效集约型,促进了社会资源运输需求的增长,各区域物流市场的需求快速增长。
1.2不同运输方式的竞争力
现代物流社会发展迅速,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空运等方式,都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和竞争性。首先,分析铁路和水路的运输方式比较,水运运输的价格远远低于铁路,仅是铁路的70%,因而铁路运输在水路运输辐射范围内并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其次是铁路与公路运输的对比,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能、环保性能虽然具有优势,但是铁路两端的装载和卸货体系并不完善,降低了铁路运输竞争力。但是国家对铁路运输价格的指导政策,缓解了铁路运输价格竞争力的窘境。
2制约铁路运输组织改革的因素
(1)运输产品。铁路运输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运输组织的自身情况,设计运输的产品类型,并未过多地考虑客户的要求和市场需求,很少有定制化产品设计的实践经历,全程化、时效化、集装化的物流快运模式的欠缺,使得铁路物流运输并不受到物流市场的刚需。
(2)运输的组织效率。办理铁路物流运输的环节冗杂,受理接去装车挂运卸车送达交付等,不能实现全程无死角监管。此外,调度指挥体系的不完善,对货物运输的时效性有极大的影响,降低了铁路运输的质量。
(3)运力资源的配置。我国还有部分区域铁路运能较为紧张,货运装卸滞后,导致了铁路物流运输的装备在集装和机械化方面水平较低,物流功能不完善。
(4)物流信息化建设。现行的运输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较为分散,并没有统一的铁路运输信息管理平台,相关数据信息不能实现互联和共享,物流全过程监控和追踪服务的实现受阻。
3铁路物流运输产品创新设计
作为铁路服务客户的直接载体,也是铁路物流运输被客户了解和选择的要素。重点发挥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性能等竞争优势,将运输产品的类型进行细致的划分,增强其时效性和便捷性以及附加值,推动铁路物流运输产品的创新以及竞争力的提升,能够个性化、多样化服务于客户。
3.1大宗货物运输——直达
对于铁路物流运输辐射范围内分布有较多煤矿、港口等需要运输大宗货物的地区。面对这样的需求,铁路运输可以开设直达班列,实现开行周期、车次、时间等的定时和准时。此外,加强与客户的对接和协调,开设大宗货物直达班列,实现运输中间环节的减少,能够有效控制成本,互惠互利。
3.2全程物流
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同步化的物流供应链生产业务流程。全程物流服务产品,能够促进铁路物流运输像现代物流的快速转型。加大铁路物流运输的营销,集成打包客户的运输、仓储、信息等需求,满足客户定制化、专业化的物流方案要求,将铁路物流运输模式创新拓宽。
3.3集装化运输
从战略上看,铁路物流运输的转型,还需要发展集装化运输服务产品,实现装卸搬运作业环节的高效灵活。首先,满足药品、电子产品等货物运输的精细化需求,研究和创新集装网、防磨垫等集装化运输用具,能够极大地提升集装化运输的比例值;另外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充分利用集装运输的优势,在价格和路线上提升铁路物流运输竞争力。
4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
4.1运力资源的配置优化
科学规划和统筹兼顾运力资源的配置,从大物流运输的角度出发,全面建设铁路物流运输的基础硬软设施,保障铁路运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的顺畅。
4.1.1建设物流通道、枢纽能力
合理规划和建设铁路物流运输通道,加快枢纽的有线电气化改造。另外,加快改造编组站的综合自动化,提升电线的配套设施能力,加快建设普速铁路,实现运输网的优化和完善。
4.1.2一体化建设港站和公铁
社会物流系统的连接、大物流运输网的构建,是促进铁路物流运输转型的关键。需要对铁路场站资源衔接社会物流系统的联网高度重视,密切对接港口、政府、企业等,实现无缝衔接,能够有效地降低铁路运输的物流成本,满足客户物流需求。
4.1.3推进建设综合物流网
场站设施作为物流网的核心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现代物流规范设计。首先是具备齐全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会展和监管的功能,并且紧密衔接城市物流园区、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及其他的运输方式,实现与各城市群、港区、大陆桥、重要城市的融会贯通,形成合理、功能性的综合物流网络。
4.2铁路物流信息化建设
铁路物流运输向现代化物流的转型,必须大力借用物联网、电子信息科技、数据信息等,采用互联网的战略形式,推进和加强铁路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对外服务平台的完善,争取企业在网站的注册交易,打造个性化的铁路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另外,完善物流信息的共享平台;加快建设运输信息的集成平台,并研究和创新物流市场营销管理系统,提升对营销人员、市场分析、业绩等信息的管理效率。
4.3加强运输组织管理
运输组织作为物流服务的核心组成部分,铁路物流运输的关键优势之一。为了促进铁路物流运输的转型,需要加强市场的导向作用,树立物流产品作为运输组织依据的理念,拓宽运输组织管理业务,构建现代化的物流调度平台,健全物流调度指挥体系,对铁路物流运输组织不断进行创新。
5结语
总的来说,通过对物流产品服务的优化设计,能够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创新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起到了对铁路现代化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作用,能够实现其业务规模的扩张,提升整体服务效率,充分实现铁路物流运输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李思阳.基于差异化市场拓展战略的铁路物流企业协同发展合作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2]张先成.港口铁路企业创新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
[3]丁伟.现代物流联合运输区域协调管理及网络构建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4]韩伯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综合发展规划理论与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物流运输管理篇5
企业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简称TMS)主要功能是对企业的物流业务进行管理,与仓储作业系统进行协同,接收上游信息系统的发货运输需求,对运输需求进行计划调度管理,安排运输任务,并可通过系统管理自有车队,调度和配载车辆。对运输过程进行在途跟踪和节点管理,可集成GPS系统与地图信息实时显示运输的路线及位置。系统提供运输费用结算及回单管理的功能。
【关键词】企业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功能 技术架构 系统特点
企业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S)在多行业运用广泛应用,覆盖的行业包括第三方物流行业、汽车制造行业、烟草行业、家电行业、医药行业、分销行业、电商行业等。典型的用户包括国美电器、海尔电器、中粮集团、中国远洋物流、天天物流、勤时通物流等,为多个行业的大量企业所应用,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企业运输业务的高效和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1 系统主要功能
企业物流运输管理系统(TMS)的主要功能包括订单管理、运输计划与管理、运输在途管理、运费结算管理几大功能模块。TMS需要结合上下游系统使用。TMS上游系统是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具体业务类型包括销售、采购、移库等,TMS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接受运输订单需求。在TMS的订单管理系统中,用户根据需求对订单拆分后分批处理,也可以对订单的库存作预分配,锁定库存资源。预分配订单资源的作用是防止库存资源被其它订单需求使用,保证对客户发货承诺的兑现。订单的需求来源也可以是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的委托发货,由人工输入或者Excel文件格式导入到TMS的订单系统。用户确认了这些订单需求后,作订单下达,订单需求就在TMS中正式生效了。
在TMS的运输计划与管理模块中,用户在系统中编制货运计划。整理订单需求,按照一定的规则生成运输计划单。例如,对同始发地、目的地、运输方式的订单在满足客户交期的前提下进行合并,整合到一张运输订单中,提高运输效率和节约运输成本。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种订单的运输需求整合特别重要,也是提高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很多企业拥有自有车队,系统能够在这方面提供自有车队和车辆的管理功能,通过系统运算匹配运输需求和运输资源(包括车辆和司机),自动配载车辆与货物。TMS还能够提供线路优化功能,当一条线路有很多送货点时,可以根据顺路、道路情况进行自动优化运算。而对于没有自有运输资源的企业,通常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运输业务,这时就需要系统帮助优选承运商。货运方式一般有铁路、公路、航空几种货运方式,把不同的承运商的货运方式、运输时效、价格费率、附加服务等基础信息输入到系统,在TMS系统中建立优选承运商的规则,就可以通过系统运算提供给用户建议选择的承运商。例如,有的公司在选择承运商时,考虑运时和服务满足的前提下成本最低的原则。而对于一个功能足够灵活的TMS系统应提供优选承运商规则的自定义功能,以满足用户对系统需求的多样性的要求。TMS支持不同货运方式的多级联运,计划运输线路时可以使用陆-陆、陆-空、陆-海多种联运方式。运输计划完成后生成运输单,这时可以下达运输单给有关的运输部门执行运输任务。
承运商或者承运车队根据运输委托任务到企业的仓库提取运输货物,安排运输任务,系统进入运输执行的流程。在实际的物流运输情景中,应用条码化管理是现代化物流运输的重要手段。在运输的各个节点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对货物作扫描,记录货物的运输状态。运输节点一般包括出库节点、中转节点、最终到货节点。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运作情况设置需要监控的运输节点,对于无法实现条码扫描的节点可通过其他方式作节点跟踪,如与承运商的信息系统进行EDI对接或者要求承运商人工登录到系统反馈运输节点状态。 对于自有车队的运输过程的在途跟踪可以与GPS地图系统对接使用,根据GPS终端设备返回的经度纬度坐标信息接入到地图系统(如谷歌地图、百度地图),就可以显示运输的实际线路与当前位置。如果承运商也有TMS系统,可以通过EDI数据接口向本企业的TMS系统传送运输节点到货信息,但这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两个系统的运输节点设置相同而且能够对应上。如果两个系统的运输节点无法对应,这大概就需要人工干预,由人工登录到本企业的TMS系统中维护节点到货信息。为了能够让节点到货信息能够及时维护,可以在TMS系统中启用警讯管理功能,设定承运商应维护节点信息的时间,当承运商到这个时间还没有维护节点到货信息,系统就会调度邮件系统、短信网关或者短信终端机给相关的用户发提醒邮件和短信。货物到达最终收货地点后,用户在货物签收单上签收,承运方应带回POD签收单或者通过终端设备拍照上传POD签收单给委托运输方的企业。委托企业如果收到纸制的POD签收单,可以安排人员利用速拍仪等设备把POD信息输入到TMS系统作为电子存档。POD回单在很多委托方企业中作为运输完成的费用结算条件,如果有些承运商因为其他原因无法提供POD回单,这就需要委托方和承运方双方谈好处理条件。运输途中如果发生异常情况,则要填写质量事故单据,对异常情况进行跟踪处理。TMS系统应对每一个需求订单的运输在途节点情况通过可视化图表的方式呈现给业务管理部门和委托方的用户,这种呈现方式与目前一些电商企业的在途节点状态显示相似(如淘宝网、京东网)。
运输结算管理在TMS系统中是企业与客户和承运商结算费用的模块。如果是委托运输的企业,企业首先就要先与承运商进行费用结算。结算的基础数据就是企业与承运方签订的运输合同。如果是企业长期的承运商,一般会签订一个较长时间区间的运输合同。承运商有几种计费方式。如航空、铁路按照重量计费,盛辉物流按照体积或者重量计费,EMS按照首重续重计费并考虑重量和体积重量(体积除以一个变量参数)的比较后计费。计费因素中还考虑到件数、包装、保险费、大单计费、特殊服务费等。TMS系统考虑以上各种计费情况建立各家承运商的合同与计费模型。结算时系统自动运算出各个承运商的运输费用,企业用户对运算出来的费用核对调整后生成对承运商的应付账单。承运商可以登录到系统进行对账,对应付账款的差异作标注,企业用户再与承运商沟通确认最后的应付账单结果。企业的物流部门往往还需要把这些运输费用分摊到委托运输的单位,形成应收账款账单。应收账单和应付账单可以通过电子数据接口传给公司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处理。
最后,TMS系统还提供灵活的报表功能,通过系统输出各种KPI考核的报表。企业用户也可以通过报表配置工具定义自己需要的报表。
2 技术架构
系统通常采用B/S架构的三层结构。包括Web界面呈现层、业务逻辑应用层、数据库持久层。Web界面层有的应用AJAX技术,增强用户界面友好体验。业务逻辑应用层可运用Hibernate/Spring技术或者Microsoft .Net Framework及WCF技术。数据库支持多种主流数据库,如Oracle、SQL Server、DB2等数据库。Java平台技术架构示意图如图1。
3 系统特点
系统集中部署,所有功能通过标准浏览器访问,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世界任何地方访问系统;作为一个物流运输的协同操作软件平台,供应商、客户、承运商、商都可以登录到系统使用业务功能。例如,供应商通过系统传递订单,承运商承接和管理发运单,客户可查看其订单的交付状态;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即能应用于小规模的应用范围,也能随着业务数量的增长,保持足够的性能和服务水平;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能够通过通用的接口协议和其它信息系统交换数据;系统对集团化的多组织结构的业务的支持,除了业务数据处理上能够划分集团公司中不同分支机构、不同承运商、不同客户的数据,还能让不同类型的用户在权限范围内只能访问自己的业务数据;企业运输信息管理系统与当前的先进的通讯技术相结合,例如,自动化发送短信、电子邮件传递信息,与GPS/GIS信息系统对接实现在百度地图上跟踪运输在途的实时位置信息,手机拍照实现物流运输的电子签收等。
4 总结
总之,企业应用TMS系统能够给物流管理带来的提升是多方面的。首先,运输物流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其次,在物流成本降低和运输质量的提高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运用TMS系统也需要企业具备一些基本的基础条件,如物品基础信息数据定义要求规范完整,运输的流程要求规范化等。在当前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环境下,企业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景是非常的广阔的。物流运输管理篇6
【关键词】运输;物流;管理;探讨
0.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突飞猛进,建设形成了强大的路网,公路运输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发展的同时物流管理中所存在的滞后和问题也显现出来,阻碍了物流业的发展,因此要提升管理解决问题,如何在高速路和路网发展的大前提下,抓住机遇加快管理中的深化改革,从公路运输的龙头开始,在物流管理、税收制度等国家层面深化改革,从而科学引领、不断创新,提高整个现代物流业的水平,成为我国服务经济、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为面对全球化经济竞争做铺垫,在世界经济竞争中成长壮大。
目前我国物流公司可划分为三种形式存在:一种是综合物流(Integrated Logistics)这种物流企业是把一定区域内的公路、铁路乃至航运和水路运输集合为一体一票式的承运人,而且不断的延伸产业链,增加服务内容,提供全程服务,构筑综合物流体系;第二种是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这种物流企业是在生产与消费之间即与第一方第二方建立联盟为基础的物流服务(合同契约物流);第三种是合同物流(Contract Logistics)这种物流企业是以管理为核心竞争力即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把仓储、运输和物流加工等企业通过签订合同来提供物流服务。
公路运输管理是物流第三利润的重要环节,公路运输是由于受工业化发展和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起步晚,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杂乱,中央地方有各自的物流系统,机构多元化,给社会化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造成资金沉淀和浪费,运输市场准入或退出机制不健全,公路运输法规滞后,造成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物流技术设备落后,效率低、成本高,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如何提高物流的效率及降低其成本提高我国物流水平就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和关注,现代物流是当前市场经济工作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一方面国家不断加大改革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存在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因此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宏观调控,搞好理论研究,建立法制管理体系,引领物流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以其机动灵活,可以实现门到门得服务,在现代物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和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面对物流的发展,公路运输业如何在现代物流中领头,成为现代物流的关键环节,是公路运输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1.公路运输业发展物流服务的分析和认识
1.1我国物流市场需求大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商业等对专业物流服务需求有大幅增长,生产和销售企业需运输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运输和配送,带来了物流货物越来越多,时间性、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物流五要素(合适的产品、合适的地点、适当的数量、需要的时间、和适当的价格)讲,公路运输在物流市场竞争中优势极大,公路运输企业物流管理与服务的水平的进步提升等带来了大市场。09年-12年资料显示见表1:
以上资料数据看出从2009年以来,国家GDP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而物流总费用增长平均在15.3%,远超出国家GDP增长速度,物流总费用占比GDP平均17.8%。分析得到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1)物流规模扩大,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2)现代物流发展,推进了我国市场流通效率的提高。
(3)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直接推动GDP的增长。
(4)我国近年来现代物流的建设发展较快,但总供给难以满足总需求且物流水平较低。
(5)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 GDP增长主要依靠一、二产业,第三产业GDP只占到40%,与发达国家三产比例高达70~80%的份额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明显落后,要提高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总之,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现代物流市场需求大。
1.2我国物流基础强大
2014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424万公里;全国公路密度为44公里/百平方公里;国家高速公路10万公里,显著改善了我国公路整体技术水平,总体缓解了交通紧张状况,对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强发展活力、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保障国家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我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450万公里,由此可见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国道省道交通主干线目前,全国所有的县和97%的乡镇、行政村都已通了公路,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网络。随着我国产业化调整、国家物流政策的支持,我国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将有较大提高,为加快物流业的发展打下了强大基础。
1.3我国物流业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GDP增长主要依靠一、二产业,第三产业GDP只占到40%,远低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GDP占到70~80%)。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到当前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1)总供给难以满足总需求,物流供给明显不足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缓解,跟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2004年至2012年间,我国实际完成的货运量年均增长有限,需求增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2)社会物流成本比GDP比例仍然较高,反映了我国经济物流运行处于粗放型的基本现实,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例仍高达17.8%,比发达国家9.5%~10%的比例,高出近一倍。原因是我国GDP增长主要依靠一、二产业,第三产业GDP只占到40%,与发达国家三产比例高达70~80%的份额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显著落后,我国物流运营水平较低。
(3)现代物流业务附加值低。2002年美国货运总量为158亿吨,同期我国为148亿吨,中美两国货运量基本相当,(结合美国交通统计局(BTS)数据计算, 2002年美国单位货运量物流收入476元/吨,近几年基本保持稳定,) 单位货运量物流收入476元/吨,而我国单位货运量物流收入不到160元/吨,单位货运量收入为美国同期26%左右,近几年变化不大,我国物流实物规模较大,社会物流收入总规模却较低,说明我国现代物流业务增殖服务少、附加值低。
以上仅是对国内物流市场发展的几个侧面的分析,我国公路运输业要加快物流服务的发展,突出的主要关节点问题是公路运输管理。
2.提高公路运输业管理的探讨
面对公路运输业在物流服务方面的需求和差距,要加速公路运输业向物流的发展和融合:
2.1运输企业要提高服务意识
对运输企业来说,发展物流首先是服务的问题,物流的实质是服务,只要是客户的需求就是物流服务企业服务的范围。运输企业在向现代化物流的发展中,必须树立服务的思想,并将满足需求作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宗旨。
2.2促使物流服务向专业化,集中化发展
在物流服务向专业化、集中化方向发展中,由第三方物流服务专业公司把有相似需求的客户的服务聚合起来,形成规模经营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对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取得规模效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2.3加大市场开放,引入竞争
达到一定力度引进外资和技术,合资经营物流服务企业,是公路运输企业尽快掌握世界先进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的有效途径,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加快物流水平的提升。
2.4应用电子商务是一场商业大革命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电子商务活动已经形成巨大潮流,电子商务正在迅速地渗透到每一个行业领域,连接起企业、社团、政府和个人,物流企业也迎来了互联网加时代,技术与管理加电商模式带来了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
2.5国家政策层面的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物流企业的技术和装备已不是问题,路网建设基础已完备,最关键的是国家政策要改革,税收制度、路桥隧收费制度和政策等亟待科学化的改革,减轻物流企业的负担,从而加快和促进我国现代物流水平的提高,赶上世界水平,扩大第三源泉,促进我国GDP合理稳健的发展。物流运输管理篇7
现如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在这一背景下,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趋势应该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在公路物流运输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管理工作由于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严重地影响到公路物流运输事业的高效发展。具体来说,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所示。
1.经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在具体的经济管理工作中,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力度不仅可以提升公路财务管理,同时还可以提升公路运输整体经济效益。但是,从现如今我国经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现状上可以看出,有些公路运输管理单位并没有从根本上落实财务管理工作。虽然有些地区的预算管理部门编制了管理制度,但是预算管理方式主要是根据上一年或者是上几年的预算报表为主,因此,精准性和科学性都达不到标准。目前,我国的公路运输管理工作涉及到的范围不断扩大,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运输方式,必然会影响到预算管理工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果预算结果出现了较大的误差,必然会直接提升公路运输管理工作的成本,并且严重地影响到经济预算的效果。
2.公路客运投资倾向。
从我国的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公路客运一直以来都是重要构成部分。而且我国的大部分公路运输的资金和设备的投入都是以客运为主。其中包括站场、线路以及车辆等等,虽然这一制度一直进行,但是实际的效果并没有达到实际的预期效果。从具体的实践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公路运输的站场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形式,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设立。很少用于投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很明显就会出现政府部门挪用公款的现象,不仅造成资金的浪费,同时也带了了资源和设备的损失。不仅如此,公路运输业中运输合同也存在着不科学的现象。其中,合同签订的不规范或者是漏洞百出都市影响公路运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社会的稳定性和经济的平稳发展都会受到严重地威胁。从公路客运投资倾向上看,严重地缺乏科学完善的投资制度,而且投资的相关程序也无法达到规范的程度。管理人员仅仅是依靠自身的经验和已有的管理方式来进行投资,可见,公路运输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亟待改进。
3.资金管理问题。
公路运输行业也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进行日常的经济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对经济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利益和效益的最大化。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具体的实践上看,公路的资金管理工作存在着严重的管理漏洞。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资产的负债频频出现。在公路运输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风险。因此,规避风险就成为资金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从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现状中可见,资金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是重中之重,主要表现为资金筹资渠道少,工作人员的意识不够。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仅会降低资金的利用率,还会影响到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高效性,最终威胁到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总体效益。
4.经济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从相关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明显偏低,这和国家对公路运输事业的重视程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由于公路经济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如果出现严重的纰漏,必然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就是影响管理效率的重点。如果素质过低,就会严重地影响到公路建设工作进行的效率。不仅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亟待解决,工作人员的配备形式也是影响经济管理工作高效进行的重点。除此之外,有些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还没有经过具体的培训就上岗,在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再加上落后的管理观念和财务管理观念,必然会严重地影响到经济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做好公路物流运输经济管理的措施
从社会发展的现状中可以看出,公路物流运输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在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加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力度,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公路物流管理工作的高效性,还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高效发展。另外,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做好公路运输管理工作也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具体要求。
1.提升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
只有做好经济财务管理工作,才可以保证公路运输工作的高效性。在提升经济管理工作力度的过程中,提升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够不断实现经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性。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逐渐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升公路运输的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同时对风险进行科学地规避。从公路运输工作中可以看出,制定相对完善的现金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对公路运输工作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还能够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另外,预算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制定也是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规范进行的基础,由于这项工作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给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带来了严重地挑战。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将现金的管理和成本的管理二者相结合,以现金管理为基础和关键,同时结合实际的工作现状,准确、全面地做好经济管理工作,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益。
2.强化路车管理。
路车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公路运输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路车管理工作对经济管理工作造成了严重地影响。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路程管理。首先,应不断扩宽外延合作营销渠道,作为地市级公路运输市场管理部门来说,必须加强区域的二、三级公路运输市场的规划建设,做好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其次,在路车管理中,为了改变当前营销渠道比较单一的问题,应加强公路运输业之间的有效协作,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公路运输不同路段的信息资源共享,为旅客、货主提供一站式服务及不同路段的对接,从而进一步扩大运输产品的实际销售规模。
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运输收入稽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促进公路运输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体制、奖惩制度、监督管理体制的建立等,注重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以保证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在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中,还应加大运输收入稽查力度。随着交通运输业生产经营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必须加强对流动资金及运输收入的内部审核,及时发现出现的差错,并加以防范和纠正,以保证运输进款、收入全过程的实现。标准规范中,明确规定公路运输收入管理流程,对客运运输票据、运输进款及其收入实现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在新的市场经济理念下,加大运输收入稽查力度,对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结论物流运输管理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交通运输
实际上,自20世纪以来我国开放市场经济到今天,交通运输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被当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不仅仅是对国家,对于地方经济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发展和保护交通运输行业,国家颁布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了交通运输行业在我国的运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运输行业必然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它自身也必须随着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
一、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对发展市场经济的作用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时代的进步,在这个进步的大时代中,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对于交通运输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交通运输的规章制度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丰富,补充不足之处。
1.交通运输的发展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必然需求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经济变革日新月异,如果不能够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而进步,很容易就会被淘汰,交通运输也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更新技术,适应上时代的变革才是,不断的加强交通运输的经济管理,增加其自身的生产力,这样不断可以提高行业的发展,也可以在侧面加快市场经济的进程。
2.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进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论是如何要发展市场经济,如果没有一条好的道路是无论如何也不行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是道路和基础建设,如果没有打好根基,那么市场经济就只不过是空中楼阁,无根之萍,交通运输业关系着国民经济,可以有效的促进市场化的进程,增加市场经济的繁荣昌盛,同时形成企业之间的竞争,没有竞争就不会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交通运输的发展开拓了视野,开拓了道路的同时也开辟出了新的市场经济发展之路。
二、如何有效的提高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进行
在已知交通运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在这个大背景下提高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技术和手段也就成为了接下来需要讨论的重点,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相对应的经验以供参考。
1.强化内部管理手段,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不论对任何企业,内部管理都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之中的制胜法宝,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想要在这个大环境下获得发展,就必须要完善内部的监督机制,适应大环境下的变革和潮流,严格的设立考评制度,对于每个部门的个人都进行审核考察,在内部进行互相监督,互相激励的方式进行管理。而在国际上,大部分的发达国家都已经开始使用全面的预算管理,这是一种将责,利,权互相结合的一种单位管理方式,拥有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效果,在国际已经获得了一致认可,而在国内,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这个制度的优越性而开始使用和创新全面预算管理,它可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交通运输建设的风险,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2.将现代技术融入交通运输过程之中
21世纪发展最快的就是日新月异的科技,每一天几乎都有新的技术产生,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让它们分布到了生活之中的方方面面,即便是在交通运输这一个领域也不例外,各部门在紧跟市场经济大背景的前提下,都应该主动的引进和利用一些现代科学的先进技术,综合的运用各种手段来应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变化,通过分析,整理等科学手段来进行更加合理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措施,掌握市场最新的动态的同时,也可以获取准确性更高的市场信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到建设过程,是新世纪发展交通运输的必要手段,而科学的对其进行管理和分析,也同样是在管理过程之中所必不可少的步骤,将现代的技术融入其中,可以做到改进技术,改善投资,规避风险,增加收益,获得更广博的市场和更强大的竞争力,让企业得以蒸蒸日上。
3.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法制化
世界发展到今天已经完全步入了法制化的阶段,依法执行各种措施已经是社会公众都已经认知的事实,交通运输的管理自然也不能够例外,根据法律法规将管理法制化,合同化,严格按照《合同法》所规定的内容来进行磋商,管理,它就是一种保障,是一根拴在业户和贷主之间的保险丝。法制化不仅可以降低交通运输的企业风险和责任,同时还可以增加合作双方互相的信任度,在增加业户责任感的同时,也增加了贷主方的货物安全,维持一个良好的交通运输市场,交通运输合同化的顺利发展受到了广大的业户和贷主的一致好评和大力支持,它不仅规避了业户的风险,也让贷主得到了安全感,有效的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的成效,避免的纠纷,利用法律的手段保护了双方责任人。
三、总结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有着不够完善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未来,还需要继续加强交通运输的经济管理,将现代技术不断的融入其中,不断的改变和革新,紧跟着时代的脚步,内外结合,培养优良的法律意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市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闫风梅,闫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J].中国培训,2015(20).
[2]张留华.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03).物流运输管理篇9
摘 要:物流运输是国民经济腾飞的基础,随着国家对物流运输业重视程度加深,物流运输企业融资规模越来越大,融资风险加剧。本文首先阐述中国物流运输企业融资现况,包括其现有融资渠道及企业现况,其次提出物流运输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存在资产结构不合理、风险管理能力差、政策法规待完善、审批程序繁琐、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大股权融资力度、优化融资风险管理、完善国家融资政策、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物流运输;融资风险
一、背景
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物流体系不断完善。2013年,中国完成货物周转量182977.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30%,其中公路、水路货物周转量分别为67114.5、86520.6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2.73%和5.89%,铁路货物中转量29173.9亿吨公里,基本与去年持平,这无疑为中国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截至2010年,中国万人公路保有量、万人铁路保有量和内河航道里程仅为30公里、0.69公里和12.59万公里,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物流运输业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严重制约了城市及国家经济的发展。限制物流运输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阻碍就是物流运输企业的资金不足。
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是物流运输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源泉。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坚定了发展物流运输业的决心,大量的资金涌入也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契机。在“十二五”时期,国家进一步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十二五”规划为物流运输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物流运输企业若想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则必须积极创新融资模式,扩大融资规模。
随着物流运输企业融资力度加大,融资规模不断扩张,相应的,融资风险也日益突出。因此,在物流运输企业融资的过程中,要时刻防范融资风险,为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改进管理模式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物流运输企业的融资现状
1.物流运输企业主要融资渠道
中国物流运输企业融资起步较晚,现有的主要融资工作主要围绕以下渠道展开。
(1)大力获取财政支持。物流运输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保障,通过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高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能够有效的调整我国失衡的经济结构。因此,在实行多元化融资方式的同时,国家应给予物流运输业更多的政策扶持,并通过财政拨款、税收减免等方式加大财政上对物流运输业的投入。
(2)融资租赁。物流运输企业的运转离不开以车辆、轮船等为代表的运输工具,这些工具的购置及修理占据了企业资产的很大比重。物流运输企业通过融资租赁能以较低的成本换取运输工具的使用权,并将资产所有权的绝大部分风险转移给出租人,减少资金周转周期。
(3)债务融资。物流运输企业的债务融资方式主要为向金融机构贷款和发行债券。其中,向金融机构贷款是发展较为完善,程序相对简单的一种融资方式,是企业融资过程中偏爱的一种融资手段。相比之下,债券融资对企业自身要求较高,但其具有节约中介资金、降低税收负担、扩大企业知名度的优势,随着“十二五”规划中政府对增加直接融资比重要求的提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债券融资的队伍中。
(4)股权融资。随着中国物流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上市融资成为许多企业的重要选择。截至2012年,物流类上市公司已达到40家。股权融资相比于债务融资,最大的优势就是融资者在无需归还利息和本金的压力下获得大量资金,同时分散企业所有者的风险。中国物流运输业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不断完善下,股权融资有望成为物流运输企业最青睐的融资方式。
2.物流运输企业基本状况
面临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物流运输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主题主线,行业总体实现趋稳向好、转型升级的新局面。2013年,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全年保持在50%以上。全年社会物流总额接近200万亿元,同比增长9.5%左右;物流业增加值达3.9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两项指标增速均比上年略有放缓,仍快于同期GDP增速。
物流运输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融资规模不断加大,其资产负债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上图所示为部分优秀物流运输上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由图可知,在2008年时,多数物流运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13年时,物流运输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已经达到70%,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
三、物流运输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本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中国物流运输企业负债率普遍偏高,企业偿债能力无法保证。物流运输企业通过向外筹集大量资金以顺应时代潮流加大发展力度,扩张经营规模,进行技术创新,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当物流运输企业所有者资金不足时,负债资金有利于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然而,过度负债经营会扭曲资本结构,产生财务杠杆负效应,增大企业偿债风险,使企业陷入危机,甚至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如皖江物流企业,其资产负债率已高达80.22%,其全资子公司淮矿现代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日前因无足额资金支付到期债务,被民生银行上海分行,至2014年9月5日,其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20多个账户已被全部冻结,冻结资金达到1.5亿元。物流运输企业应合理控制资产负债率,在维持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保障企业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确保企业信誉度。
2.风险管理能力较差
企业风险管理要求企业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它以企业成熟的管理技术为依托、以融资活动为平台。中国物流运输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水平较为薄弱,在企业日常决策中主要凭借主观决策和经验决策,并未对决策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对风险的认识不足,难以识别风险、难以准确评价风险级别、难以妥善处理风险。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较差,未形成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严重阻碍了中国物流运输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3.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从本质上看,企业融资是产权制度的创新。不同的产权制度对不同规模的物流运输企业资金筹集产生不同的作用,政府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划定产权界限和产权利益。然而,当前中国相关政策法规并不完善,如金融机构融资服务体系和制度的不全面、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融资法律环境不对等、信用担保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善,致使绝大多数中小型规模的物流运输企业融资时面临着商业贷款成本高、市场准入门槛高、融资成本高且风险大的困境。政策法规不健全,无法为物流运输企业提供舒适的融资环境,加大其融资风险,提升其融资成本。
4.审批管理程序繁琐
审批管理程序繁琐,手续众多,造成中小型物流运输企业直接债务融资难。中国现有的企业融资管理多是套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较为成熟的法律法规,缺乏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系统配套政策措施,审批管理程序众多、耗时长,存在诸多制度性不足。以企业贷款为例,从提出申请、开展调查、有关资料上报,到初审、复审、最后审批等程序,其间要经过银行内部的多个部门层层落实,严重影响了贷款效率,延长贷款时间,增强融资难度,加大融资风险。
5.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多渠道的融资方式有助于减小企业融资风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然而,从直接融资方面看,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均实行十分严格的限制条件,对发行主体或发行人均有严格规定,因此绝大多数物流运输企业无法达到发行标准;从间接融资方面看,融资租赁虽然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转移设备损失风险,但其发展仍不成熟,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中小型规模的物流运输企业在难以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物流运输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加大了其融资风险。
四、提高物流运输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
1.加大股权融资力度
股权融资可有效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改善企业资本结构。中国物流运输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一旦企业决策失误,经营不善,就会面临破产风险。一方面,物流运输企业应加强现金管理,合理配置资金,提高其使用效率,并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以减免坏账风险。另一方面,对部分有能力的、发展前景良好的物流运输企业,应鼓励其设立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股权融资能够有效降低物流运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同时具有筹资风险小、筹资金额大、无还本付息压力、增强企业知名度的优点。
2.优化融资风险管理
优化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结构,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是发展中国物流运输企业的内在要求。第一,物流运输企业应注重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发挥后发优势;聘请国外有经验的风险机构和管理人员,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环境的控制,树立企业的风险控制意识,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易于全面贯彻的融资风险防范控制体系。第二,物流运输企业应增强系统性风险管理理念,全面把握风险,达到见微知著的程度,从整体上提升物流运输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水平。
3.完善国家融资政策
国家融资政策的完善是发展中国物流运输企业的重要保障。政府应注重融资政策的完善,增强融资政策的开放度,结合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来放开多种经济主体的融资门槛。针对不同企业类型制定实施相适应的融资政策或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注重发挥不同企业特点,提供开放性的融资平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融资机会。如国务院正式公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完善物流政策法规体系,抓紧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和鼓励物流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施兼并重组,尽快做强做大。
4.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开放金融市场。我国金融服务市场目前仍未完全开放,促使物流运输企业的利率、汇率等风险发生频率加快。第一,政府应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让市场来对金融资源进行配置,促进金融体制改革。第二,政府应大力开放金融市场,构建多种类、分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并主动开发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相适应的融资工具和金融服务。另外,要注重向西方国家学习,积极吸取资本市场开放的经验,进一步开放金融保险市场,加大保险在融资中的运用,为物流运输企业的融资风险管理保驾护航。
5.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不要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说明分解风险的重要性。中国物流运输企业在现有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应集思广益,积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分散融资风险,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提高企业资本的运行速度。如物流运输企业可以尝试通过订单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即物流运输企业将自己接受的订单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借款,将获得的资金用于购置完成订单所需的交通工具及工人工资的发放。或者利用当前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实行电子商务企业网络信贷、P2P或“众筹”融资这三种互联网融资方式。这些新型融资方式可以降低小中型物流运输企业融资难度,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机会。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01):10-18+53-93.
[2]覃建群.现阶段公路交通运输企业筹融资工作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1(04):58+60.
[3]乔海曙,吕慧敏.中国互联网金融理论研究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4(07):24-29.
[4]陈丽芹,郭焕书,叶.利用融资租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企业经济,2011(11):168-170.
[5]俞云,琚向红.我国企业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现存的问题及其对策[J].商业研究,2005(12):93-95.
[6]乔海曙,谭烨,刘小丽.中国碳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1(02):35-41.
[7]任源.交通运输企业风险管理控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09(05):152-154.
[8]赵丽云,郑亚伍.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理[J].金融会计,2008(09):45-50.物流运输管理篇10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GIS在物流运输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分析,提出加大GIS在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对物流企业实现智能管理,降低服务成本,提高作业效率至关重要。
0 引言
作为一个基于数据库分析和管理空间对象的工具,GIS能够很好地弥补物流系统空间和时间具有离散性的不足。我们可以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统一资源管理平台,管理和维护好多源信息;利用GIS提供的可视结果,提高了物流业的决策效率。
GIS能在运输路线的优化和车辆调度方面解决大量信息的查询、分析与处理问题,并在运输管理决策层面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的环境。因此,加大GIS在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对物流企业实现智能管理,降低服务成本,提高作业效率至关重要。
1 GIS在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1.1 实时监控
经过GSM网络的数字通道,将信号输送到车辆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差分技术换算位置信息,然后通过GIS将位置信号用地图语言显示出来,货主、物流企业可以随时了解车辆的运行状况、任务执行和安排情况,使得不同地方的流动运输设备变得透明而且可控。另外还可能通过远程操作,断电锁车、超速报警对车辆行驶进行实时限速监管、偏移路线预警、疲劳驾驶预警、危险路段提示、紧急情况报警、求助信息发送等安全管理保障驾驶员、货物、车辆及客户财产安全。
1.2 指挥调度
客户经常会因突发性的变故而在车队出发后要求改变原定计划;有时公司在集中回程期间临时得到了新的货源信息;有时几个不同的物流项目要交叉调车。在上述情况下,监控中心借助于GIS就可以根据车辆信息、位置、道路交通状况向车辆发出实时调度指令,用系统的观念运作企业业务,达到充分调度货物及车辆的目的,降低空载率,提高车辆运作效率。如为某条供应链服务,则能够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把整个供应链上的业务操作变得透明,为企业供应链管理打下基础。
1.3 规划车辆路径
目前主流的GIS应用开发平台大多集成了路径分析模块,运输企业可以根据送货车辆的装载量、客户分布、配送订单、送货线路交通状况等因素设定计算条件,利用该模块的功能,结合真实环境中所采集到的空间数据,分析客、货流量的变化情况,对公司的运输线路进行优化处理,可以便利地实现以费用最小或路径最短等目标为出发点的运输路径规划。
1.4 定位跟踪
结合GPS技术实现实时快速的定位,这对于现代物流的高效率管理来说是非常核心的关键。在主控中心的电子地图上选定跟踪车辆,将其运行位置在地图画面上保存,精确定位车辆的具体位置、行驶方向、瞬间时速,形成直观的运行轨迹。并任意放大、缩小、还原、换图,可以随目标移动,使目标始终保持在屏幕上,利用该功能可对车辆和货物进行实时定位、跟踪,满足掌握车辆基本信息、对车辆进行远程管理的需要。另外轨迹回放功能也是GIS和GPS相结合的产物,也可以作为车辆跟踪功能的一个重要补充。
1.5 信息查询
货物发出以后,受控车辆所有的移动信息均被存储在控制中心计算机中——有序存档、方便查询;客户可以通过网络实时查询车辆运输途中的运行情况和所处的位置,了解货物在途中是否安全,是否能快速有效的到达。接货方只需要通过发货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和权限,就可通过网络实时查看车辆和货物的相关信息,掌握货物在途中的情况以及大概的到达时间。以此来提前安排货物的接收,存放以及销售等环节,使货物的销售链可提前完成。
1.6 辅助决策分析
在物流管理中,GIS会提供历史的、现在的、空间的、属性的等全方位信息,并集成各种信息进行销售分析、市场分析、选址分析以及潜在客户分析等空间分析。另外,GIS与GPS的有效结合,再辅以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可构建高度自动化、实时化和智能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这种系统不仅能够分析和运用数据,而且能为各种应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使物流变得实时并且成本最优。
2 GIS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支持的技术关键
基于GIS的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以可视化技术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正确性,它实际上是以GIS技术为基础,辅以定位、通信、Web等技术,涵盖普通物流信息功能的集成系统。GIS与物流管理技术集成,构建物流运输管理平台需要进行数据库建设、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实现、信息提取和表现以及分析应用等几个阶段,其技术关键就在于数据集成和功能集成。
基于GIS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对异构数据的处理。数据集成需要将异构数据规划为同构数据,如基于元数据的系统集成、基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集成等。或者将异构数据规划为同构的过渡数据,如基于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集成等,其目的在于形成的数据或过渡数据可以直接被系统所使用。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基于RDBMS的集成方式,在同一数据库中采用同构的方式同时存储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影像数据等,采用标准SQL语言可以实现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分离,Oracle、DB2、Informix等均支持上述操作。
功能集成就是GIS功能与物流管理功能的规划和重构,可采用的技术方法有:GIS系统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相对独立的模式、基于OLE技术的操作模式、基于COM技术的操作模式、基于Corba技术的操作模式和基于Agent技术的操作模式等。
3 GIS技术应用有待提升
我国目前物流运输管理软件的开发模式有两种:
一是利用国外成熟的商业GIS平台进行系统的二次开发;
二是直接针对具体应用中的空间问题开发与之相对应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但由于后者研发成本高,软件制作周期长,并且在具体应用环境中还存在系统可靠性等因素,故实际应用较少,主流应用仍为第一种方式。
目前基于GIS的物流运输管理软件本身的质量和市场的需求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GIS技术的应用上,成本高昂也是GIS技术没能迅速在我国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取得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由于各个部门、机构间缺乏数据共享机制,造成大量重复建设,成本居高不下。GIS基础空间地理数据,无论从覆盖面、详细程度、市场价格等各个方面来说,还都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
随着国家三大库建设计划的逐步实施,GIS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上述问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以解决。GIS的应用,必将提升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使企业日常运作数字化,不仅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而且提升企业形象,争取更多的客户。
参考文献:
[1]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刘官文.论GIS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J].改革与开放,2009(5):93-95.
[3]刘贵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一谈到生产管理,你可能会想到很多生产过程中的典型问题,比如:(1)员工纸笔填写报工单,写错是常事(2)生产数据量大,统计工资就要大半天(3)昨天的生产日报,今天中午才出来(4)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不好追踪原因(5)计划进度执行到哪里?一问三不知其实,这是目前大多数制造业都存在的通病,我们也曾经历过这样的困境,不过在引进了先进的生产系统和生产方式之后,现在已经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接下来我就掰开了揉碎了给大家讲讲优质生产管理流程是怎么构建的,并且为大家系统的讲解生产管理的那些事!下面的内容以这个生产管理系统为例,来讲讲生产车间该怎么做好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系统1、生产计划表单分为:生产计划、生产报工、生产质检三部分分别是用来录入生产计划信息、关联查询生产计划在【生产工单】【质检工单】对应中的数据。也可以直接在关联查询中直接新增数据,新增数据需要在“字段属性”中勾选“允许新增关联表数据”。(1)生产计划在生产管理中,生产部人工输入或导入数据到当前模板中,派工人员使用打印模板打印生产流转卡交给操作工人开始生产。(2)生产工单在生产管理中,操作工人作业完成后(可以以任何时间为节点)扫描流转卡二维码新建【生产工单】进行报工;班组长审核完后,会发送提醒消息,提醒质检人员进行质检。(3)质检工单本表单用于质检人员对当前生产完成的产品进行质检、产量核对;在生产管理中,使用过程与配置过程,和生产工单类同,可以把质检当作一个生产工序处理。(4)数据配置在生产管理中,数据权限默认有四种配置,点击选择成员即可为其添加相应权限:1)直接提交数据,在此分组内的成员只可以填报数据。2)提交并管理本人数据,在此分组内的成员可以填报数据、管理自己填报的数据。3)管理全部数据,在此分组内的成员可以管理全部数据、填报数据、但不可以导入数据。4)查看全部数据:在此分组内的成员可以查看所有数据。2、数据分析在生产管理中,这款生产管理系统还包含两个仪表盘。员工可通过仪表盘查看每日工资、班组绩效;管理人员可通过仪表盘进行生产追踪、查看预设指标。(1)生产统计仪表盘这款生产管理系统包含“产量统计”和“班组排名”两部分。还可根据计划单号/产品编号/工序/报工时间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进行筛选。① 产量统计这款生产管理系统包括计划产量、成品产量、产品产量统计、不良品数、人工成本(元)、工序产量统计、产品不良率分析、工序不良报警共 8 个图表。②班组排名这款生产管理系统包括班组产量排名、不良率排名 2 个图表。(2)生产跟踪仪表盘这款生产管理系统包含 1 个生产跟踪表,可以展示生产明细。还可根据计划单号/操作工/工序/报工时间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进行筛选。3、可扩展的能力(1)任意设置生产流转卡的其他形式线下什么单,线上什么码:产品单、编程单、容器单……①产品单:适合设备、装备制造,一个产品一份二维码。计划下发至产品,扫产品码报工。②编程单:适合数控机床单件生产,如模具厂。一线员工把编程单打印出来后吸附在设备上,完成加工任务就扫编程单二维码报工。③容器单:如托盘、器具、挂架等。适合一次生产任务整包物料配齐生产,整包物料的单据称为容器单,贴在同期外壳或物料外包装。扫容器单二维码报工。(2)轻松实现车间大屏这款生产管理系统数据来源清晰可控,大屏仪表盘自由组建。4、实施生产管理流程中的问题(1)数据能力:生产管理流程需要全面的IT支持和高质量的数据,这对制造企业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学习成本:制造企业需要培训和教育人员以适应新的流程,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3)预算投入: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预算来实施生产管理流程,这对小型企业来说可能会是一个较大的财务压力。5、生产管理系统的重要性:(1)数据实时追踪通过生产管理系统对于信息的集中管理可以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实时共享,加快管理决策速度,减少生产中产生的因为数据没能实时共享而造成的浪费。(2)降低成本通过使用生产管理系统简化生产活动,通过缩短交货时间来满足需求,使得企业可以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趋势,并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的能力。(3)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管理与制造相关的信息、以及人员的配置、货物的流动、采购和销售等,可以优化配置管理资源。通过优化管理资源,组织可以支持更高效的管理。(4)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生产管理系统简化生产活动;集中管理各种制造业务,有效优化管理资源;改善整个组织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共享。以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车物流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