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人如何看李健评价李健

先看一段李健的演唱视频:https://www.zhihu.com/video/1121837189188657152以下是分析:李健有着深厚的胸腔支撑(高音歌手的楷模),这与他上学时学习美声参加清华合唱团有很大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在唱高音时声音的厚度和深度都比唱低音时更难控制,搞不好声音就变形掉,出现又扁又飘又白的情况,难听得和噪音没什么区别。而李健在唱高音时,甚至在唱弱弱的声音时,他的声音完全没有任何的变形,厚度与深度都没变,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同时他还拥有很好的动感,不会像很多的抒情歌手一样,声音很好却但是缺少灵性和律动性。举个例子,比如在这首《在水一方》的开头,李健在演唱“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时,他的声音就像是小提琴或者二胡一样,渐强、渐弱、长音、骤停,他把自己的声音玩成了乐器,特别的吸引人,特别的动听。另外李健可以称得上是国内弱混声第一人了,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少有敌手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从声音色彩这方面来说明,在不考虑共鸣位置的情况下,两片声带高度闭合且横向拉紧时,产生的声音很亮、很集中、很厚实;两片声带处于半开半关且边缘变薄时,产生出的声音很暗、很散、很虚。而通常情况下强混声以亮色为主,弱混声以暗色为主,李健却能够将原本幽森虚弱的弱混声唱出了亮、集中、厚实等不属于弱混声正常范围内的感觉出来。并且他的喉部肌肉特别放松,说明他头腔通道空间广阔深远,丝毫不会因为声带振动面积少(边缘振动)而导致共鸣腔缩小,从这点就可以判断李健在弱混声上的造诣之高。大家不要以为混声里的强混和弱混是按照字面意思上“这个比那个强,那个比这个弱”来判定强混比弱混难的,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有可能是我自己说的~)“吼着唱,大声着唱容易,但小声的唱,弱着唱却很难”。这是挺客观的说法,弱着唱确实比强着唱难很多,所以弱混是混声唱法中最难把控的一个技巧,由此可见李健在演唱技巧方面的研究成就很高。不要以为李健就只会弱混,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李健在演唱《父亲写的散文诗》中高潮部分强混的表现:https://www.zhihu.com/video/1121838178587308032李健在强混声方面虽然没有弱混的造诣那么高,但是也着实不错。在强混时他的声音输出稳定,能保持着平衡松弛的状态,唱出来的声音质量也很高。说了这么多李健的优点,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他的缺点:1)李健的嗓音号型偏小,声音偏薄,导致高音的震撼力不够,存在感没有那么的突出;2)自身闭合的条件比较一般,所以在音域跨度上不是很出色(B4以上无力演唱);3)由于声带压缩度不太够,A4左右的强混时会出现撑的情况。但是这些不足完全不影响他成为民谣界唱功最强之人,其实以我的观点来看,李健属于最全面的民谣歌手。他与其他民谣歌手一样,会创作,想法很自由,但他的唱功却是其他民谣歌手所不能比拟的,通过他的演唱能让大众所感受到他内心所想表达的东西,这也是他的歌曲为什么偏流行歌的原因。民谣之所以以前被称为“小众音乐”,是因为有太多类似「南京市民李先生」一样的歌手,完全不在乎唱功,不在乎别人能不能听得懂他的表达,思想很自由,甚至可以说很自我。听得懂的人自己会爱上你,但是绝大多数的人是听不懂在唱些什么,表达什么东西,所以自然而然就变成小众音乐了。大家有没有发现,被大众熟知的民谣歌曲,比如《同桌的你》,《成都》,《南山南》,《董小姐》他们的演唱歌手老狼、赵雷、马頔、宋东野的唱功其实在民谣歌手里都算是顶尖的那一批人,由此可见唱功对一个歌手的发展和歌曲的传播难度真的特别重要。歌手不是诗人,首先你的第一要务是演唱,不要求你演唱技巧多么高超,但至少要及格,气息、音准、声带关闭得过关,不然你想表达的意思听众因为你的演唱而理解不了,这就是你的问题了。}
气息非常好 绵长稳定集中 共鸣位置也相当集中所以李健的特点就是“小” 辅以鼻腔和齿音就变得有一定厚度和质感而且特别擅长头腔的变化 比如尘缘和在水一方的间奏 很漂亮尤其是挂高音那一下的技巧炉火纯青 通透细腻 能处理这么好的歌手真的不多 心境也平和深沉 对歌曲的演绎不会流于表面他不是全能的顶级歌手但是也足够优秀
但是他的文艺气质 他的音乐 他的技术 融合在一起 是非常契合的 在他的领域里把他的技巧运用到了极致 我就是看准李健的粉不会喷人才敢来偷偷答的(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句话形容李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