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开头十大反转电影的外国电影?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好的反转电影。开聊之前,我们先来确定一下讨论范围。首先,什么是“反转”?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是这样的:推翻电影之前让你深信不疑的事实,并揭示出另一种真相。由此可知,要构成一个“反转”,至少需要两步:第一步,通过叙事营造一种所谓的“真实”;第二步,推翻它。这两步,缺一不可。其次,我想要强调一点,“反转”并不等同于“意外”。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片单,会把《七宗罪》《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蝴蝶的舌头》等,列为反转电影。实际并不准确,这几部只能算是“结局意外”的电影,称不上“反转”。“反转”要比“意外”更多一步,那就是:有意的“误导”,它需要先“反”再“转”。而在以上影片中,都没有明显的误导叙事的企图。这是一点要澄清的。好,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讨论什么是“好的反转”了。在我看来,评价一个反转设计的优劣,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第一、意外性。即是否出人意料以及出人意料的程度。这点好理解。第二、合理性。这一点和第一点是分不开的,如果只追求意外性,不考虑合理性,反转就成了任性。比如我在一个温馨家庭片的结尾设计一场大地震,所有主角全都死掉,你别说,还真是挺意外的,可显然违背剧作常理。把前两点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做起来可不简单。如果我们把误导叙事的烟雾弹称为A,把反转的真相称为B。要想达成“合理的意外”的效果,该怎么做呢?这就要对A进行充分地表达,并在引导观众去相信A的同时,为B留下合理却隐蔽的线索,这样,最后揭晓真相时,观者才会有恍然大悟之感。下面说说第三点:主题相关性。这一点往往被人忽略,但其实特别重要。什么叫“主题相关性”?说白了,就是“反转”与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的相关程度。如果一个反转和主题的关系很弱,甚至毫不相关,那就沦为了一种奇技淫巧,只能传递一点浅层的感官刺激。相反,如果在完成反转的同时,影片的主题也得以揭示甚至深化,就大不一样了。这时,影片想要传递的观念,会如一记重拳,随着反转剥开的缝隙,直击入观者的心智,使其获得震撼的享受。说到底,反转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让影片主题变得深刻”的手段。今天推荐的这10部电影,就是按上述三个维度进行评判后,选出来最出色的10部。主要的选片范围是现代电影,并没有包括影史经典,也是考虑到接受度的问题。好了,开始。-影片排名不分先后-本文不涉及反转剧透,请放心阅读01 活埋男主从黑暗中醒来,发现自己被封在一座棺材里,棺材深埋地下。他的身边只有一个打火机和一部手机,这是他最后的一点光明和联系外部世界的唯一可能。他只能依靠它们,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求生。他拨打着一通通电话,用微弱的火苗与黑暗抗争,可是,当事情的真相一点点揭晓,当时间被一再错过,当救援人员一步步靠近,最后我们听到的,只是绝望在轰鸣。本片全长95分钟,镜头始终在棺材内部移动,没有离开过,把狭小空间内的场面调度,玩得十分到位。既要推动整个故事,又不能让观众感到视觉的乏味,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而最后的结局,也和这个空间一样,被绝望填满,直至最后一点光熄灭,只剩下无尽的空洞。02 异次元骇客本片上映的同年,另一部以“骇客”冠名的影片正席卷全球,那便是《骇客帝国》。同样是科幻类型,同样涉及虚拟世界的情节,后者因华丽的视效征服了全球的影迷,前者却始终籍籍无名。这绝对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电影,其对于现实与虚幻的哲学性探讨,一点也不亚于《骇客帝国》,甚至还有所超越。影片以两层反转撑起整个剧情结构:科学家霍尔和富勒,用电脑模拟出了1937 年的洛杉矶,作为创造者,他们可以随时进入这个虚拟的世界,扮演各式各样的角色。突然有一天,富勒被人杀死,而所有证据都指明是霍尔所为。为了自证清白,霍尔再次走进虚拟的世界,他一步步来到了世界的边缘,发现了“存在”的另一种可能……记得看到最后的时候,要目不转睛,别错过最后一个镜头噢~03 神探“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鬼。”《神探》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把人内心的鬼外化成了可见的人格。影片的男主彬sir就拥有这样一种能力,他可以看到人的心鬼,于是透过他的眼睛,我们看到街上的每个人,都不只是一个人,而是若干个人的合体。他们一起行走,一起回头,动作一致,形影不离。那种视觉震撼力,既诡异,又透着一种人性的不可承受之重。影片讲述了彬sir捉“鬼”的故事,嫌疑人高志伟的心鬼竟有7个,男男女女、形色各异,对应着人性的七宗罪。这个对手,深不可测。而影片最终的结局,更是令人不寒而栗。04 迷雾初看,以为是灾难片。小镇被突如其来的浓雾吞没,雾色中,传来阵阵惨叫和未知怪兽的低吼。主角一行人被困在了超市里,他们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绝境中求生。接着往下看,渐渐发现迷雾和巨兽竟成了故事的背景,而“如何冲开迷雾,自我救赎”才是真正的主题。有的人,义无反顾地冲进了迷雾,再没有回来;有的人,犹犹豫豫,最终被怪兽吞噬;有的人建立了邪教,引众人膜拜;有的人自怨自艾,绝望消沉……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相信的方式,对抗着内心的彷徨。要不是那个惊艳的结尾,本片最多只有3星。这个结尾,简直太绝了,它把本片带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高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精彩的“反转”,应该达到的戏剧效果与观念表达。因为结尾,给本片加两星。05 老男孩这是朴赞郁的所有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一部。它是“复仇三部曲”的第二部,讲了“两”个关于复仇的故事。这两个复仇的故事又是交织在一起的,使得报复者和被报复者互换了身份,并在冤冤相报的无奈中,提出了一个关于“爱”的伦理问题。男主角吴大修,醉酒后遭到绑架,莫名其妙地被关了15年。在这期间,他的妻子惨遭杀害,女儿不知下落。出来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与寿司店的女店员相爱,他在怒火中追寻着线索,并一步步揭开了真凶的面目。而最终的真相,势必将挑战所有人的三观,相信我,你肯定猜不到的。06 K星异客如果你看过《非常嫌疑犯》,一定已经领教过凯文·史派西是如何通过高超的演技,撑起了整个故事和最终的反转。巧合的是,《K星异客》与前者虽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和题材,但结构却惊人的相似。凯文·史派西在片中饰演一个叫普洛特的男人,他自称来自天琴座附近距地球一千光年的K-PAX星,以超光速来到地球考察。理所当然,他因此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所有人目瞪口呆。普洛特不仅拥有着不可思议的天文知识,他可以清楚地确定K-PAX星的位置,他能够讲述自己星球的历史,并且有着与地球人截然不同的奇怪的生活习惯……种种的一切,似乎都在证明着,他说的是真的。然而,故事的结局,却让我们悲伤不已。07 记忆碎片我们知道,多线叙事一般是在一个平行的时间轴里进行的,是把同一个故事,用不同人的视角分别讲一遍,最后拼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而诺兰的《记忆碎片》,很奇妙,它的“多线叙事”是在一个线性连续的时间轴里进行的。主人公莱纳患有短期记忆丧失症,每过一段时间,记忆就会被清空。他只能依靠纹身、字条、照片来拼起残破的过去,寻找妻子被杀的真相。而每一次记忆的重启,都像是把故事重新讲了一遍,主人公只能在不断累积却又不断丢失的线索中,去拼出自己完整的人生。当然,最后的真相,也一定会震撼到你。它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记忆证明着人的存在,但若存在是痛苦的,又该怎么办。08 万能钥匙和《迷雾》一样,如果删掉结局,本片不会有这么出色。还有,也和《迷雾》一样,本片要探讨的,也是关于“信与不信”的挣扎。片中的女主卡洛琳,来到坐落于郊外的一所大房子里,替老妇人维奥莱特照顾生病卧床的丈夫。日子一天天过去,卡洛琳越发觉得这座房子里,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老妇人总是鬼鬼祟祟,她的丈夫颤抖着向卡洛琳求救,卡洛琳还得到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这座老宅的所有房门……终于,一切的谜底即将揭开,机智的卡洛琳却最终崩溃,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有一种电影,让人看后脊背发凉,直感到后怕。《万能钥匙》绝对是这类电影中的翘楚。09 一级恐惧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的最后,男主律师从法庭走出来,外面是个大太阳天,阳光肆意地吞噬着人间,但无论是律师还是观看者,都感觉不到丝毫温暖,只有彻骨的寒冷。那可真是“一级恐惧”啊。影片从一起凶杀案开始,当地教堂的主教惨遭杀害,嫌疑犯是一个叫艾伦的男孩。随着律师和艾伦接触的深入,他发现艾伦竟是一个人格分裂者,而且主教也有着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律师决定要为艾伦脱罪,在法庭上为其做无罪辩护。而真相揭晓的那一幕,我相信你永运不会忘记,那个眼神,那一句对白,和那一个诡谲的表情。究竟,谁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这个简单的问题,有时候,真的不那么容易回答。10 大卫·戈尔的一生犯罪、恐怖、悬疑、惊悚……难道只有这样的类型片,才能拍出精彩的反转吗?不,本片将向你证明,一部严肃的现实题材电影,同样可以拍出精彩绝伦的反转。影片一开始,男主大卫·戈尔被指控强奸并谋杀了一名女士,即将被处以死刑,而被谋害的女士生前是大卫的挚友。随着记者贝茜的调查走访,大卫的一生,逐渐在我们眼前展开。原来,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大卫隐藏了他的真实目的,而且他甘愿为此隐藏一生,因为他觉得,有一种东西比他的生命还要重要,那便是……如果非要让我在今天推荐的10部电影中选个第一,我会选这一部《大卫·戈尔的一生》。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时的那种震撼、兴奋、坐立不安。它就是我说的那种,反转与主题紧紧贴合在一起的作品,它的反转促成了主题的表达,并将主题放置在了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位置。而你能做的,只有凝视它,接受它给你的所有冲击,并被它说服。这绝对是我见过的“反转”中,最有力量的一个。}

以张扬自我、展现浓郁个人主义为特点的现代主义风格随着极端的发展走向虚无,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以及"承续"的逻辑必然性,"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柯勒:《后现代主义:概念史的考察》,载《国外研究》,1977年第22期,第1页)后现代主义推崇为群体所享用的大众文化,以解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打破整体性模式,从过去晦涩的特定"艺术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消除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界限,拉近了与平民大众的距离。
导演奥利维耶·特雷内在2010年执导的影视短片《调音师》屡获好评,甚至被称为"史上最精彩的微电影"。短片用简短的十三分钟叙述了一个悬疑故事,故事内容环环相扣,扣人心弦。
2018年国外导演斯里兰姆·拉格万将短片的内容扩充,改编为同名电影《调音师》,并获得2018年度IMDb评分最高的国外电影。两个版本的《调音师》都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具体表现在叙事结构以及叙事特征上,这种叙事手法为我们当下电影叙事学理论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 叙事结构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
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速,大众逐渐开始依赖移动便携式设备,并不断利用碎片化时间接收微短型故事,以便及时获取信息。微电影在这样一个新媒体环境下迅速发展起来,各种媒体软件为微电影投放提供了技术支持以及平台。正是由于微电影传播平台的高包容度,使得微电影题材、内容包罗万象。
此外,微电影时长有限,制作成本和门槛也较低,相较于院线电影,微电影的拍摄更易上手,具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更符合普罗大众的审美趣味,据此,一部影片之所以诱人,在于它自成体系操控观影者的叙事特色,这种特色将作品视为非外部规定性的内在实体,也成为了进一步推动微电影发展的原因。
国外微电影《调音师》的整体时长约为13分钟,内容结构颇有欧亨利短篇小说的特色,主要集中于对主线剧情的讲述,时尚式结局更是令观众们意犹未尽。国外改编版悬疑电影《调音师》的整体时长大约为139分钟,院线电影拥有更多的时空对故事内容进行细化和完善,拓展主要的故事线索,增加本土化叙事,创造更加时尚立体的人物形象。相比较于微电影叙事,院线电影保持了叙事的完整性,开端、发展、结局三要素缺一不可,但在叙事结构上依然承袭了原著的环形叙事结构以及时尚式结局,令观众在接受圆满性叙事之后依然对影片回味无穷。
两版《调音师》都采用了倒叙结构以及环形叙事结构,在整个叙事学的领域内,情节的因果性变换了表达方式。罗兰·巴特认为情节中"叙事的主要动力正是后事与后果的混淆,阅读叙事时,居后的事件就是被前事所造成的事件"。居后的事件即指打破时间顺序过后的事件,所谓后事之果,即是打破逻辑顺序的结果。国外原版微电影《调音师》的开头,一个赤裸着身体的调音师面对着一个闭着双眼歪着脑袋瘫坐在沙发上的老人,全身僵硬地演奏面前的钢琴。他的身后站着一个人,看不到面容和性别,接着是调音师几句引人入胜的内心独白。随后影片便进入了正序。
随着故事的发展,观众可知假扮盲人的调音师亲眼目睹了凶杀现场,而为了撇清关系和保全性命,他只有继续假扮盲人。影片在结尾处重新演绎了开头的情节,观众开始明了开头处云里雾里的内心独白真正的含义,也终于看清站在调音师身后的人正是杀人凶手,她正用枪指着男主。"只要我还在弹奏,她就不会杀我。"最后一句内心独白念完,叙事戛然而止。影片在叙事上使用环环相扣的连锁语境,使得观影者们处于前后不间断的期许和探索当中。
国外电影《调音师》承袭了原版故事冲突,并对影片故事情节及人物设置进行了扩充,融入了国外的本土化叙事。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细化,并且饱满而立体。电影同样采取倒叙结构,开头是一个农夫携枪追赶盲兔的情节,在射杀兔子时画外音出现女人的尖叫声以及汽车剧烈刹车时产生的巨响,随后是刺耳的撞击声。接着影片正式进入叙述,结尾处我们又看到了开头的情节,形成首尾呼应的环形叙事结构。
国外电影的叙事结构与原版微电影如出一辙,这样的叙事方法在前后故事之间加入了情节的可追踪性,在一整条叙事体系中不间断地拓展和产出,使得整部影片形成了封闭性的叙事段落,满足了观众对影片的期待心理,具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叙事风格。
两版《调音师》都拥有时尚式结局。微电影《调音师》在结局处并没有交代主人公调音师的生死。在国外电影《调音师》的改编中,扩充了男主人公逃出犯罪现场的可能性,续写了出逃后的男主人公何去何从。但在结局处导演仍然留给观众一个悬念:男主人公究竟是否恢复了光明?
这样的时尚式结局十分耐人寻味,引人入胜,使得观众们久久无法忘怀。虽然国外电影《调音师》的剧情被加长,但叙事节奏却把握得十分巧妙,每个悬念环环相扣,影片因此被戏称为"反转一千次"。丰富的故事内容,埋下各种伏笔以及对叙事节奏的把握,使得影片虽然时间较长但不存在枯燥无味之处。
【 叙事特征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
当下我们处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新媒体时代,大众能够利用便携式设备表达自己的声音,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后现代主义色彩。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新兴产物——微电影以及各大媒体平台提供将院线电影投放于网络的服务,也自然具有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特征。微电影《调音师》用简短的13分钟展现了一个完整并且扣人心弦的故事,全片没有晦涩难懂的暗示,仅仅是关注个体性并利用蒙太奇的手法打破传统的时空顺序,在开头设置悬念。
国外电影《调音师》在原故事的基础上扩充了情节,但仍然保留了在开头设置悬念的叙事手法。同时故事的结尾具有极强的时尚性,能够充分调动观众的想象力。这种叙事特征带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风格,是一种碎片式,更加平面化且个体性极强的叙事特征,同时也呈现出一种叙事的不稳定性。
【 碎片化、平面化叙事 】
碎片化叙事着重于强调故事的主线,描绘故事的高潮。由于受时长和投放平台的限制,微电影的内容常常包含几个主要典型情节,观众能够通过这样的高潮去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从而带动影片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感,观众不再仅仅是观看者,而是需要在这样的观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融合生活经验和感悟去体会影片中人物的行为动作。
而院线电影虽时间较长于微电影,但为避免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心理,在叙事结构、人物语言以及故事节奏的安排上,需以简洁、快速的方式推动情节发展,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叙事原则,将故事高潮进行扩充,并尽量压缩故事的其他部分,在人物语言的安排上尽量短小精悍,并一针见血,这样才能够加快故事节奏,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述更多的故事内容而并不显得拖沓、冗杂。两个版本的《调音师》都体现了碎片化叙事风格,以故事主要冲突——男主人公目睹了一场凶杀案为主线,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充分调动观众的想象力,具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平面化叙事以及叙事的个体性使得影片不再具有枯燥的说教意味,电影故事不论从内容还是取材都需更加接近生活,采取陌生加熟悉化的叙事原则,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寻找灵感,关注平民百姓生活的影片,更易引起观众共鸣。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点滴用陌生机制展现在屏幕上,充分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电影《调音师》中所展现的故事不再局限于具有特殊性的群体,不再仅仅只诠释"大人物"形象,而是更加接地气地深入生活,将故事聚焦于一个贫苦并渴望成功的普通钢琴调音师身上。观众在碎片时间中能够迅速找到故事主旨并感受其中的趣味。电影的平面化叙事特征能够迅速抓住观众的痛点和笑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导演的要求有所提升,导演需要充分深入网民生活找寻网民群众所需要的艺术,并在普罗大众中逐渐形成后现代快餐文化的审美特征。
【 不稳定性叙事 】
国外微电影《调音师》的故事开头即是一位盲人调音师赤裸坐在钢琴前演奏,交代了缘由后,故事依然以这个镜头结尾。导演奥利维耶·特雷内用环形叙事结构冷静、简洁地进行叙述,颇具欧亨利短篇小说的特色,故事虽短小精悍,但每个镜头却都能够安排得恰到好处,引起观众的揣摩以及哲理性深思。国外电影《调音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精彩的扩展,在导演富有哲学性的思考以及加入精心布置的悬念基础上,通过对主人公性格的扩充,情感经历的扩充,使得影片更加完整,可信度提升。电影将故事背景转移至国外,将原作中的哲理性思考以及对现实环境的反思都成功融入国外本土环境。
此外,导演还增加了故事的悬疑性,设置了多重矛盾与冲突,将原片的核心故事放进电影当中,成为主要导火索。整个故事围绕这个导火索产生激烈的矛盾与斗争,并添加数次剧情反转,构成完整的叙事逻辑和严密的推理过程,并运用黑色幽默的形式反应国外的社会问题,诸如非法器官交易等。
影片的原叙事是通过男主人公阿卡什目睹妇人西米不忠诚警察局局长并杀害自己丈夫,随后西米为了摆脱罪名从楼上推下目击者邻居老妇人,甚至用极端的方式导致阿卡什真失明这样的故事,去传达情与法之间的道德界限,但在电影情节的多次反转当中,后期叙事不断推翻前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后现代叙事对元叙事的疏离以及反逆,道德审判和价值判断被不断推翻。
影片结尾处,看似男女主人公冰释前嫌,但阿卡什在离开时用盲杖打飞易拉罐这一行为,又引起观众颇多猜疑,打破了主人公在镜头前叙述的话语真实性。这一举动意味着阿卡什视力恢复,导演在此揭开了假装善良的男主人公的面具,或许他已移植西米的眼角膜,并贩卖了西米的器官,再来到伦敦享受盲人身份带给他的便利。整个观看过程,观众具有极强的体验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影片悬念进行阐释并参与到影片当中。两个版本的《调音师》在叙事特征上都具有不稳定性,将观众引入电影情节当中,成为整个故事发展中的一员,而不再仅仅只是具有一定疏离性的冷静旁观者,使得整部影片带有一定的玩家趣味。
叙事不稳定性构成叙事进程的结构性要素,这一观点由当代新修辞学叙事理论的代表人物詹姆斯·费伦提出。这种叙事不稳定性在电影版《调音师》中颇具特色,具体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稳定性源自于剧中每个人物之间。主人公阿卡什需要时刻警惕身边的人拆穿自己是假盲人。他需要在女友苏菲面前小心地隐瞒。当苏菲踏进他家时,家中不合时宜的照片、镜子,使得阿卡什的伪装变得不易相信。与此同时,阿卡什还需要不断应付院子中的男孩刁难般的好奇心。
虽然他识破了男孩的一些雕虫小技,却依然无法躲开男孩拍下视频作为他并非真正盲人的证据。面对凶杀现场,他需要使西米完全相信他是盲人来求得自己的生路,厕所隐匿的男人并没有使他原形毕露,但颤巍巍的指尖下演奏出不成形的琴音却流露出男主人公内心的恐惧。其次,不稳定性来源于剧中人物与他的世界当中。阿卡什伪装盲人是为了寻求一些便利,博得外界世界对弱者的同情,因着这一身份大众无不为他对音乐的天赋禀异赞不绝口。人物的特殊身份能够直接反映社会的认同,间接反映一种社会现象。最后,叙事的不稳定性来源于一个人物内部。
固有印象中的身份象征黑化更加尖锐地讽刺了人性,揭露了社会黑暗。结婚纪念日这一天西米的丈夫为了给自己美丽并宠爱的妻子一个惊喜,却意外发现对方不忠诚并被杀害。自己宠爱的妻子竟然成为杀人凶手,并不断利用狠毒的方式祸害看到真相的人。警察局局长成为西米婚外不忠诚的对象,并试图掩盖真相。局长夫人曼诺拉在为案件分析潜在隐情时,险些和真相不谋而合,最终本应负有责任与担当的警察,却在面对知道真相而发疯的妻子时蹲在马桶上不敢出来……贯穿影片始末的不稳定性因素架构起全片多达50余次的剧情反转以及栉次鳞比的悬念。
结尾处男主人公阿卡什给苏菲讲述事情的经过,他作为故事的第一叙述者,口中所描绘的故事却有着极强的不可靠性:他作为一个盲人如何看到被杀害的兔子,并用兔头拐杖作为纪念?而这种区别于全知视角下的叙事特征充分调动起了观众的主观意识形态,观众据此产生了不同维度的剧情猜想:有的完全信赖于剧情和主人公的叙事,有的则对故事保持完全的冷静,并根据导演的拍摄细节进一步分析影片的真实结局和导演所表达的真正含义,这样的叙事特征有效地满足了不同阶层观影者差异性审美需求。而国外原著影片时长虽短,且故事高潮单一,但以上叙述中的不稳定性也均有体现,颇具意犹未尽且发人深省的特点。也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性的剧情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观影体验。
【 结 语 】
国外微电影《调音师》主要投放平台是网络,观众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故事信息,所以它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故事主线交代清楚,迅速地将观众引向故事高潮,用极强的冲突性带动观众的观感体验,刺激观众的神经系统,也因此短短13分钟的微电影《调音师》屡获好评。相较之于国外电影《调音师》,原作像是一篇沉稳冷静的短篇小说,叙述语言点到即止,引人深思,颇具欧亨利色彩。而国外电影《调音师》对其的改编需要在院线上映,它承袭了原作的故事发展,在故事内容上进行扩充,拥有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将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交代清楚,并在叙述情节中使得人物具有鲜活感,更加饱满和立体。
电影《调音师》作为一部国外电影,在改编上打破了原国外本土化叙事原则,融入国外符号化象征,加入了许多代表国外风格的元素,有效地将国外电影特有的歌舞元素和本土宗教文化元素融入故事情节当中,且不显得牵强。不仅使得剧中角色更加立体生动,悬疑的推进更加引人入胜,故事中增加的感情线和身份冲突也在反映着国外地区的种种社会现实问题。同时导演在原作悬疑剧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国外特有的喜剧元素,增加了一定的可视性,完美地将国外微电影国外本土化,巧妙地融入了国外电影特有的歌舞元素和宗教元素,实现了国外符号化象征,保障了故事的张力。在整个电影改编中,导演忠实于原著,而不困限于原著,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故事情节和人物设置的扩充,从而达到院线上映电影的标准,总体来说,更加高于原著,是一次成功的向原著致敬的作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大反转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