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孩太爱吃了怎么办吗?

文|好孕姐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可以让孩子吃了,可以变听话、乖巧、懂事的“乖乖药”,你会给孩子吃吗?看过这样一个短片,妈妈和所有母亲一样,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发愁,为他不听话苦恼。而孩子也跟很多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不愿听父母唠叨,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一样。有天妈妈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宣传,有一种“乖乖药”让孩子吃了之后,可以变得懂事、乖巧有上进心。她还上网搜了购买者使用之后的反馈,都说挺好的,让孩子吃了之后成绩突飞猛进。看着学习没有长进,脾气又很差的孩子,妈妈一咬牙订购了“乖乖药”。回家之后,妈妈跟孩子说,这是维生素,吃了对身体好。孩子没有任何迟疑,吃下了“乖乖药”。因为他信任自己的妈妈,所以妈妈拿回来的东西他都会吃。孩子吃药之后,确实变了。妈妈说什么,孩子就听什么,不再去反驳。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再问一句“凭什么”。孩子的成绩也慢慢的好起来,去了妈妈安排好的大学,学了妈妈挑好的专业。只是他的目光呆滞,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按照妈妈的安排一步一步走下去。毕业之后,听妈妈的话找一份老家的工作。他自己找了一个女朋友,妈妈说不行,又重新给他介绍一个女朋友,并让他俩结婚。孩子终于开始反抗,明白了妈妈一直在控制自己,所以去医院拿掉“乖乖药”的成分。虽然后来治好了,但他还是跟妈妈介绍的女孩子结婚了。如同有句话说的:人跪的太久,就站不起来了。妈妈突然从睡梦中醒来,大汗淋漓,看着成绩依然不合格的孩子。才知道那是一场梦,但仍心有余悸。幸好没有喂孩子吃“乖乖药”,因为把孩子变得千篇一律根本就不是爱。什么才是真正为孩子好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存在这么一种“乖乖药”。但有多少家长在对孩子使用,精神版的“乖乖药”。从吃穿住行,到交友选择,哪一项都要经过父母的同意。不听父母的,就是不孝顺。但父母敢保证,自己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正确的吗?就算是正确的,可父母要记得,这是孩子的人生,不是自己的。什么是为了孩子好?是站在他的位置上,站在他的角度,为他考虑。而不是站在父母的制高点上,让孩子的做法必须按照自己的要求整齐划一。如果父母非得要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那么对于父母而言,不是在养孩子,而是在养宠物。这是疼爱吗?恐怕只是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的遗憾,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妈妈喂我吃“乖乖药”,说是为我好,把孩子变得千篇一律是爱吗?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要清楚一件事情,不要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做着伤害他的事情。再者,你有你的人生,孩子有孩子的人生。连自己的人生都过不好,又凭什么指导孩子的人生。这辈子很短,孩子的路如何走,父母可以建议,但决定还是他自己来做吧。网友们,你们曾吃过父母给的“乖乖药”吗}
“小气鬼,喝凉水,喝了凉水变魔鬼”“张三一回头,吓死河边一头牛”“小明的屁,震天地,一屁崩到意大利”……你的学生时代,曾经流行过这些顺口溜吗?此类形式简短、语言逗趣、本质戏谑的内容,往往在孩子们之间口口相传。而近日,一首这样的“灰色童谣”,引发了不小的网络争议。有网友发文称,一本儿童读物里收录的儿歌《小妹别生气》有不良引导的嫌疑:“小妹小妹别生气,明天带你去看戏。我坐椅子你坐地,我吃香蕉你吃皮。”对此,有人觉得童趣盎然,认为“不必较真,大家小时候都调皮过”;但也有人提出:这样的儿歌,怎么能印在纸上,教给孩子呢?
《识字认读》(上)。淘宝页面截图
01出版社人员:每个人观感不同据公开资料显示,《小妹别生气》一文收录于儿童读物《识字认读》(上册)中,该书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通过查询各大购书平台,记者发现《识字认读》分为上下两册,每册的售卖价格从39-68元不等。该书上册收录了《咏鹅》《静夜思》《冬爷爷》《对韵歌》等多首古诗、童谣。其中,《小妹别生气》出现在书本的第40页,相应的插画描绘着小姑娘盘腿坐地叉手生气,一旁的小男孩乐得手舞足蹈的场景。
网友晒出的《小妹别生气》插图。小红书截图
“这是在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私”“顺口溜和俏皮话不适合正经教给孩子听”“这种歌谣放读物里是在扼杀祖国的花朵”……网友们在提出异议之余,还对该书编辑发起诘问:编辑的认知是否和大众出现了偏差?为此,记者致电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寻求解答。该出版社工作人员回应称,将这首儿歌录入书本的原因是其“够经典”:“这首童谣流传较广,流传的时间也比较久,包括音频、文字什么的网上都有记录。”据悉,《识字认读》发行于2020年,而工作人员表示,自发行起,出版社方从未收到过负面的读者反馈:“从来没有(收到)过。这本书都好几年了,我们现在也不发行了。最近突然有一个家长可能觉得不合适。可能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一样,我们也尊重对方。如果将来需要重印的话,我们就把内容调整一下。”“我们所有的书都是三审三校,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来做。”该名工作人员直言,并不存在部分网友猜测的“编辑夹带私货”,一切争议来源于“每个人观感不一样”。他坦言,出版社内部并不会因此进行追责,但在以后的工作中对于素材的选取会更为谨慎:“尽量选大家不会觉得有争议的。我们之前选的是经典,以后选更经典的。”02孩子们眼中“我吃香蕉你吃皮”礼貌吗出版社人员口中的“每个人观感不一样”,也体现在网友们的众说纷纭上。有部分人认为,大家没必要对一首童谣反应过度:“开玩笑而已”“过度理解了吧,这就是一首普通的儿歌”“小孩子顶多觉得很好玩,反倒大人上纲上线”……既然大人们吵不出答案,那不如问问这本书真正的读者。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我坐椅子你坐地,我吃香蕉你吃皮”到底带着怎样的语义色彩呢?在湖南省永州市某公立幼儿园工作的幼师贾璐(化名)告诉记者,日前她特意就此话题在班上开展了相关讨论。活动中,这群4岁-5岁的孩子们普遍提出,这是一句“让人不开心”的话:“我听了不开心,因为地上很脏,会有小虫子爬到屁股里去”“香蕉皮没味道”“而且香蕉皮上有很多细菌”……经过调研后,贾璐直言:“中班的孩子语言表达不会很丰富,一般都说开心或者不开心。她们觉得这是一种不友好的行为。此外,这首歌谣给小朋友传播的是一种不平等的思想,我优化,你劣化,拉高自己,踩低他人,这样的思想会导致孩子越来越自私,也会影响他们对于礼貌用语的学习和使用。所以我们教师一致认为这是有问题的话。”此外,记者还采访了多位儿童和家长,受访者们同样普遍认为,童谣里的行为“很不礼貌”。“这句童谣里面的‘我’非常不礼貌,让自己坐椅子吃香蕉,只让小妹坐地上吃香蕉皮。”就读于北京市某小学的2年级学生源源(化名)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源源的妈妈郑女士则表示,儿童读物是家长会更加信赖的信息来源,其审核管理机制应更加严格:“应该本着对儿童负责任的原则去设计内容,不建议这种玩梗过度的顺口溜出现在正规儿童读物上,这样会令孩子们难辨是非,不利于三观的建立。”“学前儿童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一百个孩子,一百种理解,一百种想法。很多孩子并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一个孩子看了,进行模仿,一个变成一个班,一个班变成一个小区,这种传播速度是很快的。”贾璐坦言,“灰色童谣”在校园内传播的危害极大:“这些孩子还在成长中,意识还在发展中,他们没有健全的人格,我们要给他们传播正能量的思想。”03专家:需谨慎对待3-6岁幼儿教育问题“小朋友刚来学校的时候就是一张白纸,老师教什么就是什么。我们不单单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做人。而学会分享是很重要的一课。”深耕教育行业43年、如今运营一家独立幼儿园的老教师徐月仕向记者科普,小班、中班的教授内容主要是儿歌、故事和礼仪,大班孩子才会接触到握笔书写,因此挑选低龄儿童的教材时要慎之又慎。徐月仕的顾虑很有必要。记者注意到,这本《识字认读》的封面清楚标注了“根据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编写”的字样。据教育部官网,该指南于2012年印发,其中内容明确提出要“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及“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并反复强调需引导幼儿在与他人交谈时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内容。教育部官网截图
“我吃香蕉你吃皮”的含义与该指南“关爱幼儿”的核心要素是否相悖?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倪桓向记者表示,如果这本读物针对的是3-6岁的儿童,那确实存在不良引导倾向。“3到6岁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大脑高速发育的过程中,他们开始在识字和认读中形成基本的是非观雏形。他们按二元式的认知方式思考问题,还处理不了既好又坏的具备复杂和整合性的信息。”倪桓提出,该年龄段的孩子大部分只能单向接收信息,因此学习材料的导向特别重要:“如果这个时候的读物里出现‘我吃香蕉你吃皮’,那孩子们是会认同的,也可能会在现实中进行模仿。”而对于部分网友提出的“不要上纲上线”“只是开玩笑”等意见,倪桓则认为,戏谑的内容应该针对已经具有完整的认知能力、建立起相对稳固的价值观后的个体,而非低龄儿童:“因为这部分网友自己不会真的只吃香蕉让对方吃皮,他才会觉得这种说法无伤大雅。但在孩子还在形成价值观的年龄段里,不能轻易地在教育性的读物里出现这种明显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其实,对比曾经流传过的那批极具攻击性、“很黄很暴力”的“灰色童谣”,《小妹别生气》的遣词造句并不算出格。但口口相传和出版成书的传播介质差别,决定了后者必须承载更大的社会责任。“口口相传带有随意性和人际互动性,所以可以有一些戏谑的表达,但放在读物上就不行了。”倪桓说:“读物属于大众传播,白纸黑字统一印刷。我们对大众传播的要求更高,内容要无可指摘,价值观、表达、印刷各方面都要经得起推敲,因为它面向的是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群体。”编辑:赵晓倩责编:李金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太爱吃了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