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秀美南濠山美丽的北海公园阅读理解答案案?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2022年12月25日)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管子》书的《心术上》提出所谓“静因之道”。《心术上》说:“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摘编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修辞立其诚”在当今仍有价值,“诚”则是指真,“立其诚”则是要坚持真实性。
B.人类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中又能加深对世界的认识。
C.党八股文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主要和首先的任务是禁绝一切空话。
D.文章的长短不是一定的,而是服务内容的需要,就如俗语说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强调为文要真,材料二强调为文要言之有物,都从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的道理。
B.哲学和科学都能揭示客观规律,文学不表现客观规律,所以文学不符合名实一致的要求。
C.“静因之道”与列宁的“辩证法要素”都认为,要彻底避免主观因素对客观世界的干扰。
D.材料二中“懒婆娘的裹脚”是表象,结果是群众不想看,危害是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3.下列对材料有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语言平实,文风质朴。引用大量典籍史料并对其解释说明,让文章没有艰涩之感。
B.材料一逻辑严密,层次清晰。采取递进式论证结构,将“立其诚”的含义深入分析阐述。
C.材料二语言严谨、周密且生动活泼,引用谚语歇后语等群众语言,使文章内容通俗易懂。
D.材料二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战争时期需要简短和精粹的文章。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这是网上一幅关于“标题党”的漫画,请结合文本中的观点分析“标题党”的危害性。(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目。
喜剧演员哈格雷夫(节选)
欧·亨利
第二天下午约摸三点钟光景,哈格雷夫敲了塔尔博特书房的门。少校打开门,哈格雷夫走了进来,两手捧满当天的日报,竟没有注意到少校的脸色不同寻常。
“我昨天夜里大大地成功了,”他兴高采烈地说,“你看《邮报》这样说: ‘他对往南昔少校的理解和表现,通过他的滑稽的夸张、古怪的外套、离奇的词语、被虫蛀了的对家族的自豪感以及可爱的单纯,成为当前舞台上对这个角色的最出色的描绘。’”
“对于一个夜场首次登台的演员来说,你觉得他说得怎样?”
“昨天我有幸目睹你的非常出色的表演,先生。”少校的声音出奇地冷淡。
哈格雷夫不免仓皇失措。
“你去看了?我不知道你曾经——我不知道你会上戏院。哦,我是说,塔尔博特少校,”他坦白地说,“真对不起。我承认我确实从你那儿得到许多启发,帮助我出色地演好角色……”
“哈格雷夫先生,”少校说,他还一直站着,“你对我施加了无法原谅的侮辱。你讥讽了我本人,完全辜负了我对你的信任,践踏了我的诚意。我认为假如你还有一点起码的认识,知道一个绅士的尊严是什么,或者应有的尊严是什么,先生,我请你离开这个房间。”
那位演员好像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似乎也没有完全明白这位老绅士的话。
“塔尔博特少校,我希望你会理解我。你要知道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要侮辱你。在我的这行职业中,各色各样的生活都属于我,我汲取我所需要的以及我能做到的,然后在舞台的灯光中交还给观众。好吧,如果你愿意,这件事我们就此为止。我来看你是为了别的事。我们交朋友已经好几个月了,我知道你手头很紧,我愿意借给你二百元或者更多些……”
“住嘴!”少校命令道,伸出一只胳膊,“你以为你的钱是一种药膏,能医治荣誉上所受的创伤,我宁可挨饿,也不会考虑你这种侮辱性的建议……”
哈格雷夫一言不发离开了书房。同一天他也离开了公寓。
塔尔博特少校和莉迪亚小姐形势危急。少校反复考虑,在华盛顿没有任何人他能启齿贷款。
一天下午一个黑人求见塔尔博特少校。他出现在走廊上,帽子拿在手里,笨拙的左脚向后退一步鞠了一躬。来人穿着一套相当体面的宽大的黑西装。他那双大大的粗皮鞋发出金属的光泽,大概是在暖房里擦亮的。浓密的头发已经灰白——几乎全白。一个黑人到了中年以后,是很难估量他的实际年龄的,此人大概经历了与塔尔博特少校同样的岁月。
少校站起身,向着行这种熟悉的老式鞠躬礼的人走去。
“你还记得辛迪家的莫斯吗,彭德尔顿老爷?”
“等一等,”少校说,用指尖擦擦额头。他喜欢回忆同那可爱的岁月有关的一切。“辛迪家的莫斯,”他回忆道,“你是在马群里工作,驯服马驹子。对啦,我记得了。投降以后,到西部去了。”
“是的先生,是的!”那老人的面孔高兴地笑开了,“当我离开的时候,老老爷,就是你爸爸,给我一对骡崽子,叫我带走。你还记得那骡崽子吗,老爷?”
“我好像不记得什么骡崽子,”少校说,“我很高兴见到你,莫斯。我希望你发了财了。”
“刚到西部的时候,我卖掉骡崽子得了三百块钱。……后来我开了爿铁匠铺,不多时赚了些钱,买了一些地。……”
“我听了很高兴,”少校由衷地说,“很高兴。”
少校走到门口叫道:“莉迪亚,亲爱的,你来一下好吗?”
出现了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将他们同幸福的往日连结起来了。于是,三个人坐在一块,畅谈往昔的时光,少校同莫斯大叔在回忆种植园的时日和光景时,既互相纠正,又互相提醒。
“你怎么会知道我们在华盛顿?”莉迪亚小姐问。
“有一个黑人在我下榻的旅馆里当差。他告诉我有一天早上他看见彭德尔顿老爷从这屋里出去吃早餐。
“我到这里来,”莫斯大叔摸摸口袋说,“一是看看家乡人,还要还我欠彭德尔顿的钱。”
“欠我的钱?”少校惊讶地问。
“是的先生——三百块钱。”他递给少校一卷钞票,“当年我走的时候老老爷说:‘把那两只骡崽子带走,莫斯,你几时有了能力,你再还我钱。’是的先生,这是我还的卖骡子的钱。”
塔尔博特的眼里噙着泪水。他握住莫斯的手,另一只手按住他的肩头。
“亲爱的、忠诚的老仆,”他声音抖抖地说,“我不妨告诉你,彭德尔顿老爷一星期之前用光了他在世上的最后一块钱。我们会接受这笔钱,莫斯!一方面,算是还债,同时也是忠于旧政权,奉献给旧政权的一个纪念品。” 莫斯大叔走了以后,莉迪亚小姐大哭了一场——那是为了喜悦。
在他们的好运光临以后一个星期光景,莉迪亚收到一封信。
…… ……
亲爱的塔尔博特小姐:
由于在研究我的角色方面塔尔博特少校对我帮助极大,以及为这件事而引起他发脾气,我急于对此作些补偿。他拒绝我的好意,而我无论如何非办到不
可。我可以毫不费事省下三百元。
你的诚挚的朋友 亨·哈格雷夫
又及:我扮演的莫斯大叔你觉得如何?
(有删改)
6.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哈格雷夫在日常生活中对塔尔博特少校多方观察、模仿,在夜场首次登台表演时,他因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一个南方少校而大成功。
B.哈格雷夫为了使自己在表演上取得成功,欺骗了塔尔博特少校,侮辱了少校的人格,遭到了少校的痛斥。
C.莫斯大叔刚出现时的穿着和举止,使塔尔博特少校丝毫没有怀疑他自报的身份,表明哈格雷夫演技的精湛。
D.塔尔博特少校喜欢回忆与“可爱的”往日岁月有关的一切,并且认为莫斯还他钱是于旧政权的表现,这都源于他对旧政权的怀念。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没有特别交代时代背景,但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推测到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彻底废除黑奴制度之后。
B.塔尔博特少校通常是不会去戏院的,而偏偏就在哈格雷夫首次夜场演出时去了戏院,小说运用巧合法,让情节顿生波澜。
C.小说通过哈格雷夫和塔尔博特少校的对话,间接交代了哈格雷夫演出成功的原因,突出了少校为维护尊严,不接受他人施舍的高贵品格。
D.哈格雷夫特殊的报恩方式,使小说的叙事变得更为复杂,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这种舞台下的表演也照应了他舞台上表演的成功。
8.向塔尔博特少校报告喜讯时,哈格雷夫的心理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分)
9.欧·亨利小说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结尾常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这篇小说正是采用了这种结尾方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11.下列对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合从连衡:连衡,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的策略;合从,是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
B.古文中的“宇内、四海、八荒、六合、八州”等都指全国,“百越、蛮夷”指中原之外的边远地区的民族,“山东”指崤山以东。
C.斧钺、汤镬、敲扑指古代刑具,矢镞、钩戟、长铩指古代兵器,锦瑟、箜篌、琵琶、箫笛、刁斗是古代乐器。
D.“顷襄王怒而迁之”“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迁徙之徒也”中“迁”的含义,与“拜”“黜”“擢”“除”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小序主要论述后唐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历史教训,侧重阐明国家的盛衰在于“人事”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B.本文为了总结历史教训,具有明显的针对性,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并非无病呻吟,而是寓有无穷的感慨,既是史论,又是针对现实而发的政论。
C.本文紧紧抓住一兴一亡的对比,十分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虽是议论文,所举的人物极富形象性,神态如生,如写李克用,寥寥数语就表现出他愤恨填膺的神态。
D.本文意在告诫南宋统治者吸取“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不要重蹈五代后唐王朝灭亡的覆辙。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译文: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译文:
14.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现象时有出现,如“天下云集响应”中的“云”和“响”。请你另举三例,并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欣赏(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15-16题。
书 愤
宋朝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紧扣一“愤”字,前半部分叙述早年收复失地的壮志,后者感叹时不再来,壮志难酬。
B.诗人开篇自问,“那知”一词隐含着对年轻时候不知世事艰难的自责,话语中多郁愤之情。
C.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气韵浑厚,感情沉郁,展现了中原河山的壮丽景色。
D.颈联写诗人揽镜自照,却见衰鬓先斑,皓首皤皤,其壮志未成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
16、诗歌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理解性默写(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6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李白蔑视权贵、傲岸不羁个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王朝覆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 ______________ 一句高度推许了屈原的志向。
(3)“杜鹃”鸟是古代诗歌里常见的意象,借以抒发感伤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18、下列各项,与画横线句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白莽像是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字的,都改成“民众诗人”了。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
C.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D.毛主席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的一个最基本的唯一标准。”
19、下列各项,画曲线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排比 反问 反复 B、比喻 设问 排比
C.对偶 反问 比喻 D.对偶 设问 反复
20、用三个短句,概括文段内容。三句之间有转折或因果关联,且不得超过40字。(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
盆景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始于唐,行于宋,而大盛于明清。中国盆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欣赏习惯的影响,出现了( )的造型形式和各具特色的加工技艺。不同创作者由于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在长期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①____________,很容易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欣赏,通过耳闻目睹,师传口授,在一定地域流传下来就形成了地方流派。这种由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的地方风格,一旦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就会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从而形成艺术流派。经过一代又一代盆景艺人的传承和发扬,中国盆景艺术最终形成了五个艺术流派。
中国传统的盆景流派分为南北两大派,其中岭南派是南派的代表。和其他流派相比,岭南盆景的历史较短,但岭南盆景艺人在不断吸收和效仿其他流派的基础上,冲破传统模式的束缚,使得岭南盆景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岭南盆景深受本土文化的影响,( )了岭南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追求野趣自然,具有苍劲向上、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具体体现在树种选择、技法特点等方面。选树种是盆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创作者要( )地选取适当的材种,这是创作优秀盆景艺术作品的首要条件。岭南盆景材种丰富,②____________,但更多的是选取岭南独有的树种,比如九里香、雀梅等。岭南盆景在技巧上独具一格,强调蓄枝截干、浑然天成,擅长处理主脉和次脉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修剪和拉枝处理枝条,表现作品的疏与密,简与繁。
2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美妙绝伦 融入 苦心经营
B.异彩纷呈 融入 煞费苦心
C.异彩纷呈 融合 苦心经营
D.美妙绝伦 融合 煞费苦心
2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谨,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三、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展开厚重的历史长卷,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纷至沓来。读他们的故事,我们会产生不同的感情,也会对人物作出评价。
从课文涉及的主要历史人物中选择一位,谈谈你对他的认识和评价,以及从他的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或获得的经验教训。写成发言稿以备交流,题目自拟,格式规范,不得少于800字。
1.C(“我们主要和首先的任务是禁绝一切空话”错,原文内容是:“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原文的意思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禁绝长而空的文章,不是禁绝一切空话。)
2.D(A“都从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的道理”错,材料二只是讲了党内写文章出现的问题,并没有把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B“文学不表现客观规律,所以文学不符合名实一致的要求”错,原文表述是“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C“要彻底避免主观因素对客观世界的干扰”错,原文表述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力求”不是“彻底”。)
3.B(“采取递进式论证结构”错,材料一在总体上是采取了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但在论证“立其诚”的含义时,采用的是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4.(1)首先解释“修辞立其诚”的含义,即发言著论写文章,要坚持真实性原则。(2)接着材料从名实一致、言行一致和表里一致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修辞立其诚”的含义。(3)然后辨析追求真理时如何处理客观性与主体性的关系。(4)最后指出要端正学风,要表达内心真实见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文章第一段“修辞立其诚……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可以看出,材料一解释了“修辞立其诚”的含义,并指出修辞立其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则;
第二段“‘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领起下文三至五段,分别从“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三方面对“立其诚”进行论述;
第六至八段,“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从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关系角度阐释,如何处理主客观的关系;
最后两段,“‘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指出要端正学风,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5.①夸张失真,歪曲事实,违反了写文章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②求怪求异,哗众取宠,学风不端正。③只用虚空的标题吸引读者而无实际内容,言之无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通过观察漫画“标题党”,可以看出一种追求“夸张”“失真”“歪曲”“怪异”的现象,而“真实”被一只大手拽住,防止其走向那些不好的方面。
根据材料一内容,“‘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可以看出“失真”“歪曲”“夸张”都违背了“真实性”的原则;
由材料一“‘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可以看出追求“怪异”违背了学风端正原则;
综合漫画内容和材料论述可知,标题党追求的“夸张”“失真”“歪曲”“怪异”,正如材料二所说“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6.B(“ 哈格雷夫……欺骗了……”错误,“欺骗了塔尔博特少校,侮辱了少校的人格”是少校主观认为的。)
7.C(“ 突出了少校为维护尊严,不接受他人施舍的高贵品格”错误,哈格雷夫的成功缘于他精湛的演技,“哈格雷夫想帮助陷入困境的少校,作为对他的报答”也并非施舍,所以也更加不能突出少校的高贵品格。)
8.①演出成功后满心喜悦;②得知少校看了他的表演之后仓皇失措;③一心想表达歉意、帮助少校的急切;④被少校拒绝后的无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
依据“‘我昨天夜里大大地成功了,’他兴高采烈地说……”可概括为:演出成功后满心喜悦。
依据“哈格雷夫不免仓皇失措。‘你去看了?我不知道你曾经——我不知道你会上戏院。哦,我是说,塔尔博特少校,’”可概括为:得知少校看了他的表演之后仓皇失措。
依据“真对不起。我承认我确实从你那儿得到许多启发,帮助我出色地演好角色……”“塔尔博特少校,我希望你会理解我。你要知道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要侮辱你……我们交朋友已经好几个月了,我知道你手头很紧,我愿意借给你二百元或者更多些……”可概括为:一心想表达歉意、帮助少校的急切。
依据“哈格雷夫一言不发离开了书房。同一天他也离开了公寓”可概括为:被少校拒绝后的无奈。
9.意料之外:哈格雷夫采用了假扮莫斯的方式完成了对少校的报答。
情理之中:文中出现多处伏笔暗示。比如哈格雷夫成功的演出表明他演技精湛,为他能成功扮演莫斯大叔埋下伏笔;哈格雷夫想帮助陷入困境的少校,作为对他的报答,但少校不肯收哈格雷夫的钱,为哈格雷夫想方设法接济少校埋下伏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意料之外:
“‘你以为你的钱是一种药膏,能医治荣誉上所受的创伤,我宁可挨饿,也不会考虑你这种侮辱性的建议’……哈格雷夫一言不发离开了书房。同一天他也离开了公寓”,前文写塔尔博特少校拒绝了哈格雷夫的帮助,哈格雷夫无奈的离开了。结尾却写哈格雷夫采用了假扮莫斯的方式完成了对少校的报答。在读者的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尾在情理之中,主要是从前文去找伏笔暗示。比如“‘他对往南昔少校的理解和表现,通过他的滑稽的夸张、古怪的外套、离奇的词语、被虫蛀了的对家族的自豪感以及可爱的单纯,成为当前舞台上对这个角色的最出色的描绘。’”突出了哈格雷夫演技的精湛,这为后文他能成功扮演莫斯大叔而不被察觉埋下了伏笔。
比如“我们交朋友已经好几个月了,我知道你手头很紧,我愿意借给你二百元或者更多些……”突出了哈格雷夫帮助少校的急切心理,但是少校却不肯收哈格雷夫的钱,这就为后文哈格雷夫想方设法接济少校——“……以及为这件事而引起他发脾气,我急于对此作些补偿。他拒绝我的好意,而我无论如何非办到不可”埋下了伏笔。
10.C
11.B(A 两个刚好说反了;C“刁斗”不是乐器;D“相同”错,前两个“迁”室“贬谪”,与“黜”同;第三个“迁”是“征迁、发配”的意思,而“拜”“擢”“除”多为授予官职的意思,带有升迁的意味。)
12.D(欧阳修是北宋人,告诫南宋统治者不当。)
13.(1)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轨迹,都出自人的原因吗?(“抑”“本”、问句、大意,各1分)
(2)祸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人或物困扰,难道只有溺爱伶人才如此吗?(“忽微”“所溺”“独”、大意,各1分)
14.①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像影子一样,名词作状语 ②仓皇东出 “东”,向东方,名词作状语 ③一夫夜呼 “夜”,在夜晚,名词作状语。
15.C
16.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3)①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②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③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18.A(都是特定称谓;B 反语;C 强调;D 引用)
19.D
20.刘和珍、杨德群被杀害,(1分)可是段政府说她们是“暴徒”,(可是过后就有“流言”)(2分)因此鲁迅先生对此十分愤怒。(1分)(转折或因果关系2分)
21. 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异彩纷呈:异彩,奇异的光彩,比喻突出的成就和表现;纷呈:纷纷呈现,指出现不同的突出的、有特点的事物。精妙绝伦:精彩美妙到了极点。句子指的是不同的优秀造型形式,应选“异彩纷呈”。
打破:突破原有的限制和禁区,如打破纪录、打破常规、打破情面、打破沉默等。冲破:突破某种状态、限制等,如冲破封锁、冲破禁区、冲破障碍等。“打破”多用于纪录等比赛项目中,而“冲破”多用在一些长期以来没有新进展的事物中,句子前面是“不断吸收和效仿”,说明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所以选择“冲破”。
融入:混入,可以是有形物质的融入也可以是无形物质的融入。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比如文化融合,文中不是几种不同物质合为一体,而是指岭南文化对岭南盆景的创作产生了影响,融入盆景艺术的创作中,所以选择“融入”。
苦心经营: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或进行艺术构思。煞费苦心:费尽心思。句中指的是花费心思寻找材种,应选“煞费苦心”。
22. ①出类拔萃的个人艺术风格 ②有些与其他流派选取的材种相同(每点3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根据“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欣赏”可知,第①处说的是形成独特风格的优秀者,因此应该填“出类拔萃的个人艺术风格”之意的句子。根据“材种丰富”“但更多的是……”可知,第②处说的是岭南派在材种上与其他流派的相同之处,应填“有些与其他流派选取的材种相同”之意的句子。
23. 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黄河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深远。一方面,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文化;另一方面,从中国文明诞生伊始到唐宋时期,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中心和重心。可以从文明诞生到文化基因和性格的养成,再到“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三个方面来看待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历史意义。
始自夏王朝的中原正统观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观念。它历经夏商周三代而奠定根基。在对夏商王都的历史地理考据中,夏朝和商朝的都城都有迁都情况,但其王都均在黄河中游地区。《论语·为政》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表明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的,由于夏商周的王都均建在中原地区,所以中原正统观经夏商西周代代相袭,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种传统。
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真正大一统国家始于秦朝,但是夏商西周多元一体的复合制王朝国家结构却是另一种层次上的一统。从尧舜禹经三代再到秦汉,先后经历了三种背景指向的大一统观念,即与尧舜禹时代族邦联盟机制相适应的带有联盟一体色彩的“天下一统”观念;与夏商西周“复合制王朝国家”相适应的大一统思想观念;与秦汉以后郡县制机制下的中央集权的帝制国家形态相适应的大一统思想观念。这三种背景指向、三个层次的大一统观念,是历史发展三个阶段的标识。在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思想观念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一直发挥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基因性要素之一,而建都在黄河中游地区的夏商周三代和汉唐王朝,是为其奠基的两个重要阶段。
费孝通把中华民族的形成划分为“自在民族”和“自觉民族”两个阶段,古代属于“自在”阶段,近代以来进入“自觉”阶段。民族类型与国家形态结构有对应关系。中国从秦汉开始,国家形态结构变为“中央—郡县”制,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大一统的王朝内,有两个层次的民族:一个层次是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另一个层次是包括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内的、“正在形成中”的中华民族,相当于费孝通所说的作为自在民族的中华民族。作为“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出现是与从秦汉开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态结构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种中央一元化统辖的郡县制结构。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国家结构本身使大一统的国家至今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并使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具有一体两面的关系。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而从秦汉到唐宋这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都就建在黄河中游地区。由此,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游地区因其国都的地位而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所在地。在这个意义上,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选自王震中《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历史意义》)
材料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血脉。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也堪为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主体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浩瀚星空中都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延续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讲好“黄河故事”,大力弘扬黄河文化。
系统保护,守护好黄河文化的“活化石”。“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黄河为宗。”黄河流域很多保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堪为黄河文化的“活化石”。比如被列入国家及省市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唐三彩烧制技艺、汝瓷烧制技艺、洛阳肖氏烧伤自然疗法技艺、雀金绣技艺等,就是黄河流域多种现代技艺之根。必须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与时俱进,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融入时代旋律,黄河文化将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比如,黄河文化蕴含的“同根同源”民族心理就堪为增强民族认同感的精神文化支柱。深入挖掘姓氏文化、黄帝文化、汉字文化等根亲祖地文化资源,将为追梦中国凝聚精神力量。事实上,实现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已成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文旅融合,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距离触碰文化脉搏、感知文化神韵、汲取文化营养,也是人们对旅游的美好期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既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人民“幸福河”的重要体现。这就需要在顶层设计和协同开发上下功夫,推进文化资源整合与旅游协作,推动沿黄区域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早期最主要的活动地域,黄河故道、千里黄河大堤等尽皆传达着历史的见证。在中华儿女心目中,黄河已成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符号。当然,黄河之水要奔腾不息,黄河文化的血脉也要永久延续。必须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凝聚追梦中国强劲精神力量。
(节选自秦平《弘扬黄河文化,凝聚追梦中国精神力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河文化根植于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文化,自古以来,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重心。
B.要了解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意义,必须从文明诞生、文化基因和性格的养成、“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三个方面来分析。
C.中国自秦汉开始,就有两个不同层次的民族,一个层次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更高一层次的是作为自在民族的中华民族。
D.挖掘姓氏文化、黄帝文化、汉字文化等文化资源,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运用,是弘扬黄河文化的一种途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夏商周三代的王都均在中原地区,三代的制度也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历史上的中原正统观也历经三代而奠定根基。
B.夏商周“复合制王朝国家”是多元一体的结构,与秦朝天下一统的郡县机制下的中央集权制一样,都体现了大一统思想观念。
C.秦汉以来,中央一元化统辖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态的郡县制结构,使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
D.黄河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主体文化,是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时代弘扬黄河文化举措的一项是( )(3分)
A.成立黄河流域传统戏曲保护联盟,成立传统戏曲研究、创作、表演的组织,打造黄河文化共同体。
B.在中小学校本教材中,加入唐三彩图片及烧制技艺绍的内容,并带领学生参观唐三彩制作过程。
C.将黄河流域的传统文化与电影、美术等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创作一批黄河文艺精品,并进行展播。
D.在黄河之滨建造世界公园,仿造微缩世界著名景点和特色建筑,吸引游客前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4分)
5.在国际中学生论坛上,你作为一名中国中学生的代表,向大家介绍黄河文化,请列出介绍词的要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风水
黄大刚
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吏部奏请朝廷,授任吴缵姬为江西省广信府铅山县知县。
吴缵姬对当官兴趣不大,倒是喜欢读书。他天赋聪颖,博览群书。论学识,熟知的无不竖大拇指,也有人不以为然:“厉害在哪儿?中了什么功名,说来听听。”坚信吴缵姬厉害的人受了侮辱般,怂恿吴缵姬参加科举考试,考了两次,一次在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中了举人;另一次在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登乾隆庚辰恩科毕沅榜,殿试二甲名列第二。那一拨进士都春风得意地走马当官去了,只有吴缵姬不想出仕。吴缵姬觉得这下可以安安静静地读书、教书了,便回到海南出任琼台书院掌教(即今学校校长)。
朝廷的任命让吴缵姬意外、为难,但君命不二,他只得收拾书籍衣物,晓行夜宿赴任。
一进入铅山县境,一股荒凉的气息勒裹得吴缵姬胸闷气短。所到之处,田地荒废,村庄破败,行人稀少。进了城,人气倒是有了,可满街的乞丐,扶老携幼,肌瘦骨立,蜷缩在店门前或墙根下。
“老爷,行行好,给点儿吃的,俺孙女快饿死了。”一位老妪佝偻着腰,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把一个破了边的脏碗伸到了他面前。吴缵姬细看小女孩,小女孩瘦得皮包骨头,身体软绵绵的,似乎连睁眼的气力也没有了。吴缵姬让书童把袋子里的包子拿出来,周边的乞丐见了,蜂拥上来,一抢而空。
吴缵姬又气又无奈,还好县衙在望。
晚饭出乎意料地丰盛,师爷特地邀请了当地几位有头脸的乡绅,为吴缵姬接风洗尘。
“大人,都是小人的不是,没有带人去接您。”师爷边给吴缵姬斟酒边自责道。
“大人辛苦了,请尝尝本县有名的灯盏馃。”乡绅频频举杯敬酒,举箸劝菜。
想到路上所遇,吴缵姬没有一点儿胃口。“本县最近是否遭遇了灾荒?”
“哪有什么灾荒,大人尽管放心喝酒。”一肥头大耳的乡绅举起了酒杯。
“为何路上有那么多饥民?”吴缵姬把脸转向师爷。
“回大人,今年天旱少雨;加上没水灌田,庄稼颗粒无收啊!”师爷摇头。
吴缵姬心里像灌了铅,沉甸甸的,接风宴便草草散了。
第二天,吴缵姬让师爷带着去田野查看,站在田埂上,一眼望去,平展展的田地干裂如龟纹,连杂草也枯萎发黄。
“多好的田地呀!”吴缵姬叹了口气。
“这田地肥沃,以前是闻名的鱼米之乡,乡民出产的粮稻吃不完,还卖给商贩,换得银两。但靠天吃饭,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师爷附和道。
水,只要有水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吴缵姬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在屋里困兽似的转圈儿,脑袋想得快爆炸了,还是没有一点儿头绪。
“大人,抓到一个偷引南濠水的盗贼。”捕头禀报。
“南濠水?”吴缵姬头脑一时拐不过弯儿来。
“大人,小民无意冒犯,地里的庄稼实在旱得没了法子,小民才……请大人饶小民这一回,小民再也不敢了。”庄稼汉连连磕头。
“南濠水在哪儿?你速速带本官去。”吴缵姬欢喜得连轿子也不坐,跟着庄稼汉就出了门。
目光一与波光潋滟的南濠水相遇,吴缵姬如见到聚宝盆般兴奋。南濠水顺着地势本可以奔流而下,却被人拦起堤坝。
“这是怎么回事?”吴缵姬脸露怒色。
“回大人,这是前任知县赵大人派人堵塞的,风水先生说,南濠水方位上冲县衙,不拦住会伤及县太爷……”师爷颤着声为自己解脱。
“什么风水?你们这不是拿百姓的生死胡闹吗?”
“大人,风水这东西,宁可信其有,胜过信其无。”师爷劝道。
“那,我问你,赵知县这样搞,升官了吗?”
师爷哑了口,赵知县因治下民不聊生,被贬到了边远的地方。
“赵知县糊涂,你们也跟着糊涂。你们这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这样的官,我没脸皮当!”吴缵姬越说越气愤。
“马上开了南濠水。”吴缵姬稳了稳情绪,吩咐道。
“大人,要不要请个先生挑个日子再动土?”师爷迟疑道。
“本官就在这儿看着你们开。”吴缵姬板着脸说。
清清的南濠水欢快地奔向了干渴的百顷良田。田地又恢复了生机,瓜果飘香,稻浪滚滚,城里没了乞丐的踪影,夕阳下,村庄炊烟袅袅。
解决了百姓吃饭问题,吴缵姬又捐俸重修鹅湖书院,并撰写了《修铅山县文庙序》,以文兴邑。
一日,吴缵姬听到衙门外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衙役进来报,说有一伙乡民抬着一块大石头,欲立于县衙大门东北角。吴缵姬诧异,步出门外,那块巨石闯进眼里来。他说:“你们这是……”一位乡民顾不得擦去脸上的热汗,长揖道:“大人为了我们开了南濠水,我们可不能让风水伤害到大人。大伙儿合计,凑钱买来泰山石,我们请风水先生看过了,立于东北角,可保大人健康平安。”
泰山石立了起来,吴缵姬每次路过时,都要好好看上几眼,时刻提醒自己:民心才是最好的风水。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年第27期)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缵姬对当官兴趣不大,所以在到了铅山县后,便不管风水上的忌讳,开了南濠水。
B.吴缵姬又气又无奈,就是因为乞丐的人数太多,蜂拥而上,一下就抢光了他的包子。
C.师爷的介绍,让吴缵姬知县了解了铅山县状况的前后变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乡民凑钱买来泰山石,并请风水先生看准了正确的位置,就可保佑吴缵姬健康平安。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的细节描写十分传神,如对老妪乞讨以及乞丐抢夺的描写,很形象地展现了铅山县百姓生活的艰难。
B.文中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如师爷对吴缵姬说的话,就都体现出了他为人圆滑、不敢担当责任的个性特点。
C.文章善用修辞,如比喻句“田地干裂如龟纹”,拟人句“南濠水欢快地奔向良田”等,使文章更加生动。
D.接风宴上没有胃口、开南濠水以及重修鹅湖书院等情节,刻画了吴缵姬关爱百姓、行为务实的知县形象。
8.小说多处使用对比手法,请任选三处分析其效果。(4分)
9.文章以“民心才是最好的风水”作为结尾,有何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汉昭烈临终,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邻战于街亭。
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之流涕,抚其遗孤,恩若平生。蒋琬谓亮曰:“昔楚杀得臣,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日:“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扬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破贼,乃为贼所破,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谷责躬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亮上疏请自贬三等,汉主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亮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嗽食,不至数升。”懿告人曰:“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是月,亮卒于军中。长史杨仪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司马懿,懿追之。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敛军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阵而去,入谷然后发丧。懿按行亮之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追至赤岸,不及而还。诸军还成都,大赦,谥诸葛亮曰忠武侯。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责/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
B.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
C.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责/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
D.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责躬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昭烈,三国时期刘备的谥号。谥号始于西周,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等按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称号。
B.先锋,行军或作战时的先遣将领或先头部队,也指“冲锋在前”,如《陈书·骆牙传》中的“每战辄先锋陷阵,勇冠众军”。
C.丞相,古代官职名,秦朝时开始正式设置,各朝均有,是皇帝之下最高的行政官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是百官之长。
D.大赦,古代帝王以施恩为名,常赦免犯人,一般在新皇帝登基或者皇宫有重大喜庆时,会赦免一批罪犯,叫大赦天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备认为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但诸葛亮对他十分器重,并在出兵祁山时委以重任。
B.马谡领兵失误,被张打败,失了街亭,蜀军因此失去了前进的依靠,只得返回汉中。
C.司马懿从诸葛亮的使者口中得知诸葛亮事情繁多但吃得少时,便推断他可能会不久人世。
D.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命令杨仪反举旗帜进攻,司马懿只得领军后退,蜀军取得了胜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之流涕,抚其遗孤,恩若平生。(4分)
(2)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4分)
14.陈寿评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秋怀(其二)
孟郊①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②,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呴如哀弹。
【注】①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贫病交加,愁苦不堪。《秋怀》为此时所作。②印病文:指病卧已久,肌肤上印着席子的花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从秋月写起,诗人感觉连可寄托乡思的秋月竟也是脸色冰冷,且自己一生的壮志已经消磨殆尽,景况凄凉。
B.第二联采用虚写,寓意深长,既写住房破陋,寒夜难眠,也写梦想破灭。句中的“滴”“梳”二字妥贴而形象。
C.第三联写病和愁,用“印病文”说病卧已久,用“转愁盘”说愁思不断,而第四联则写诗人在无奈中宽慰自己。
D.尾联融情于景,以景结情,用枯桐取喻,也是诗人自况,借梧桐树的声音如琴音哀鸣,来寄托诗人心中之情。
16.苏轼评孟郊诗“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请简要分析诗中之愁。(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 , ”两句来叙写刘备去茅庐拜访他时的往事,传达出对刘备礼遇自己的感激之情。
(2)苏轼《后赤壁赋》中“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所描写的情景,与《赤壁赋》中描写其游览行为的“ , ”相似,均反映出作者游览的随性无拘。
(3)“东风”是我国传统诗文中常用的意象,一般指春风或春天,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右北平是一个伟大的地名,与北平有着 的联系,但它比北平大得多,也古老得多。右北平像一个 的父亲,虽历经无数的风霜雨雪,仍心胸宽广,把自己朴素坚忍和乐善好施的性格全部遗传给了北平,它包围并庇护着北平,世世代代从生到死。
沿着华北平原北部的边缘地区,北平停住了自己的脚步。它守在长城内侧,把一切都托付给了右北平。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右北平大约是第一个被官方命名的“北”这个方位词的地方,因此可以被它视为中国的北方之源。虽然现代地理学告诉我们,北纬40度以上大致都是北方了,但是在河西走廊以北,在巴丹吉林沙漠以北,在阴山山脉以北,广袤的沙海,无垠的戈壁,深厚的黄土,它们限制了绿色,也限制了人们的脚步与目光。对于中原来说,这些地方是 的美丽“绝域”,苍凉、孤寂。然而同样是塞上,右北平却是有温度的,它向华北平原敞开了自己。它 ,既不喧哗也不张扬,一直以来它都是沉默不语的。在历史的雨雪风霜中面貌沧桑表情淡定,它的贫苦与荒凉,铸就了它天性中的坚忍与平淡。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盘根错节 饱经沧桑 杳无人迹 朴实无华
B.千丝万缕 饱经世故 杳无人迹 敦厚周慎
C.千丝万缕 饱经沧桑 人迹罕至 朴实无华
D.盘根错节 饱经世故 人迹罕至 敦厚周慎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右北平大约是第一个被官方命名的“北”这个方位词的地方,因此它可以被视为中国的北方之源。
B.右北平大约是第一个被官方取名的“北”这个方位词的地方,因此可以将它视为中国的北方之源。
C.右北平大约是第一个被官方命名的拥有“北”这个方位词的地方,因此可以将它视为中国的北方之源。
D.右北平大约是第一个被官方命名的拥有“北”这个方位词的地方,因此可以被它视为中国的北方之源。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2020年3月到2021年8月,十几头野生亚洲象进行了一场北上南归的神奇之旅,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大象是食草动物,但它们不吃树上的野果。它们和鸟类、猴子不同,鸟和猴子吃野果,树越多,野果越多,它们的食物越丰富。大象则相反, ① ,它们能吃的草越少。特别是森林茂密的地方,林下基本是空的,反而是森林稀疏的地方, ② 。这不是说大象多了以后,分配到它们头上的植物越来越少,而是森林长大了以后,环境不再适合草本植物的生长。如果只针对亚洲象这个物种,( ),但是,对猴子、鸟类而言则不一样,森林越好,它们越能待得住。亚洲象最爱吃的植物是棕叶芦、马唐草等,但___③___,这些草就长不出来。大象主食的生长环境,需要一个开阔地,或者是植被覆盖率比较低的地方,才适宜它们生长。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保护区保护得越好,象外迁的情况就越可能发生
B.保护区保护得越好,象外迁的情况就越不可能发生
C.保护区保护得越差,象外迁的情况就越可能发生
D.保护区保护得越差,象外迁的情况就越不可能发生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杨振宁先生曾对弟子翟荟说,做科研要“宁拙勿巧”。翟荟教授也说,“宁拙勿巧”是一种科研态度,一方面是说做科研不要投机取巧,必须诚实;另一方面是说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A.“自古以来”错,原文为“从中国文明诞生伊始到唐宋时期”;B.“必须”错,原文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C.“更高一层次”错,文中两个层次没有高下之分。)
2.B(“夏商周”错,原文为“夏商西周”。)
3.D(D项中的做法没有弘扬黄河文化。)
4.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主体部分设置分论点平行展开,思路清晰,观点明确。②综合采用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③语言质朴严谨,详细阐述了弘扬黄河文化的措施,针对性强,具有现实意义。
(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①黄河文化历史深远。②黄河文化内涵丰富。③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④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主体文化,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⑤黄河文化具有新时代价值,并与时俱进,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
(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C(A.强加因果;B.对“又气又无奈”的原因分析不准确;D.“买来泰山石……就可保佑吴缵姬健康平安”只是乡民们的迷信看法,且表述太绝对,不符合事实。)
7.B(“都体现出”表述太绝对。)
8.①考中进士本春风得意可去当官,但吴缵姬却安安静静只想读书,表现出吴缵姬淡泊名利,热心学问。②铅山县境的荒凉、满街的乞丐和接风宴的丰盛形成对比,说明铅山县贫富差距,显出吴缵姬肩头责任重大。③铅山县在南濠水放开前后的变化形成对比,说明知县的决策影响着百姓的生活,更突出吴知县的一心为民。④赵知县讲求风水不顾百姓结果被贬,与吴知县不讲风水却赢得百姓的称赞和爱护形成对比,突出“民心才是最好的风水”这一主题。
(4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呼应标题和前文,使故事更完整;②赋予“风水”新的内涵;③吴知县时刻用此语提醒自己,展示了他爱民亲民、为官务实的形象;④卒章显志,揭示主旨,表明只有关注民生、善待百姓的官员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和爱戴。
(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A(原句为: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责,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
11.C(自秦至明朝初年,丞相的设置是断断续续的,明朝废丞相制,清朝延续了明制。)
12.D(“姜维命令杨仪反举旗帜进攻”“蜀军取得了胜利”错,只是攻。)
13.(1)把马谡关进监狱,杀了他。诸葛亮亲自吊丧,为他痛哭流涕,安抚他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样恩待他们。
(4分。“临祭”“遗孤”“恩若平生”各1分,句意1分。)
(2)只要多多批评我的过错,那么大事就可以安定,敌人就可以打垮,大功就可跷足等待了。
(4分。“但”“阙”“贼”各1分,句意1分。)
14.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从文中看,他有以下特点:①严厉执法,不徇私情;②知错就改,勇于自省;③勤于政事,鞠躬尽瘁;④善于军事,得司马懿赞叹。
(3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5.B(“采用虚写”错,应是虚实结合。)
16.①仕途失意孤单之愁。首联“老客”包含其毕生奔波、仕途失意的遭遇,“单”字透漏出人单势孤的感慨。
②生活穷困难耐之愁。住房破陋,冷风吹骨,寒夜难眠,既实写居处的简陋,生活穷困,也喻梦想破灭,为一生壮志、人格消损而寒心。
③老病无奈之愁。“席上印病文”,指病卧已久,“转愁盘”,愁思不断。
(6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1)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3)示例一: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示例二: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18.C(第一空,千丝万缕:形容关系非常密切。盘根错节:树根盘绕,枝节交错,形容事情或关系等相互交织,纷繁复杂。语境强调的是右北平与北平有很深的联系,应选用“千丝万缕”。第二空,饱经沧桑: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饱经世故: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人情,有丰富的处世经验。前者强调的是经历过很多变化,后者强调的是阅历多,积累了很多处世经验,根据语境,应选用“饱经沧桑”。第三空,无人迹:没有人的踪影、痕迹。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形容地处偏僻。语境强调的是这些地方比较偏远、荒凉,应选用“人迹罕至”。第四空,朴实无华:质朴诚实而不浮华。敦厚周慎:躬亲笃厚,周密审慎。结合后句中“既不喧哗也不张扬”,应选用“朴实无华”。)
19.C(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①成分残缺,“北’这个方位词”前应添加动词“拥有”,构成动宾短语来修饰“地方”;②主客颠倒,可将“被”改为“将”,或将“它”移到“可以”前。综合分析,选C项。)
20.构成:画横线的句子有两组排比,一组是由三个结构类似的介宾短语构成的排比,一组是由三个偏正短语构成的排比。(2分)
表达效果:①用排比列举了北方地区的地名和特点,强调了北方地区的荒凉;②与右北平形成对比,突出右北平的不同;③相同结构的短句连续使用,节奏感强,韵律和谐,增强语势。
(3分,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A(结合前文,象是食草的,森林茂密,林下的草就越少,那么“保护区保护得越好”,象就越是缺乏食物,“外迁的情况就越可能发生”,由此可排除B、C两项。再结合后文可推此处的表述最好为“……越好,象就越……”的形式,D项没有A项恰当。)
22.①森林长势越好的地方②草本植物相对较多③一旦林子长起来了(6分,每空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①处,由前后文可知,此处应填森林长得好之类语句;②处,结合前文和常识可推知,森林稀疏的地方,草本植物和小灌木就长得较好;③处,结合前后文可知,此处应该填树木成长起来之类的语句。)
23.参照2021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审题提示】
审材料:材料一,重点在翟荟教授对“宁拙勿巧”的解说,“宁拙勿巧”是一种科研态度,一方面是说做科研不要投机取巧,必须诚实;另一方面是说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显然,这“宁拙勿巧”的态度就是诚实、不投机取巧、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等等。
材料二,重点在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
审要求:“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可以从某一则材料入手,也可结合两则材料。最佳角度应该是结合两则材料,辩证地思考“拙”与“巧”的关系,并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没有限定文体,议论文和记叙文均可。“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写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最好结合现实,使文章更有针对性,内容更充实。
【参考立意】
(1)既要脚踏实地,又要讲究方法
(2)踏实做事,灵活处事
(3)诚实为人,不投机取巧
(4)脚踏实地,宁拙勿巧
(5)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6)重视巧干,轻松获胜
附: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起初,越巂太守马谡,才气和抱负超过常人,喜好议论军事谋略,诸葛亮对他深为器重。昭烈帝刘备临终之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诸葛亮还认为不是这样,让马谡做参军,时常接见一起谈论,从白天直到黑夜。等到出兵祁山,诸葛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是让马谡统领各军在前,同张郃在街亭交战。
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挥调度,军事行动混乱无章,放弃水源上山驻扎,不在山下据守城邑。张郃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蜀军溃散。诸葛亮前进没有据点,就攻取西县一千多人家回到汉中。把马谡关进监狱,杀了他。诸葛亮亲自吊丧,为他痛哭流涕,安抚他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样恩待他们。蒋琬对诸葛亮说:“古时候(晋国同楚国交战),楚国杀了领兵的得臣,晋文公喜形于色。现在天下没有平定,而杀了智谋之士,难道不惋惜吗?”诸葛亮流着眼泪说:“孙武能够制敌而取胜于天下的原因,是用法严明;所以晋悼公的弟弟扬干犯法,魏绛就杀了为他驾车的人。现在天下分裂,交战刚刚开始,如果又废弃军法,怎么能够讨伐敌人呢?”
有人劝说诸葛亮再次发兵,诸葛亮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的时候,都多于敌军,但没有打败敌人,反而被敌人打败,问题不在于兵少,而在于将领。现在我打算减少兵将,显明责罚,反思过失,将来另想变通的办法。如果不能这样,即使兵多也没有什么用处!从今以后,凡是一心为国家分忧效忠的人,只要多多批评我的过错,那么大事就可以安定,敌人就可以打垮,大功就可跷足而待了。”于是考察有功将士,连微小的功劳也不遗漏,对壮烈之士,一一加以甄别,引过自责,把自己的过失在境内公开宣布,练兵讲武,准备将来进取。将士精简干练,民众忘记既往的兵败了。诸葛亮上书请求将自己贬降三级,汉后主任命诸葛亮为右将军,兼理丞相的职务。
诸葛亮派遣使节到司马懿军中,司马懿向使者询问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和办事多少,不打听军事情况,使者答道:“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都亲自披阅;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司马懿告诉人说:“诸葛孔明进食少而事务烦,他还能活多久呢!”
这个月,诸葛亮在军中去世,长史杨仪整顿军队而退。百姓跑着去报告司马懿,司马懿追赶蜀军。姜维命令杨仪调转战旗方向,擂响战鼓,像是即将对司马懿进攻一样。司马懿收军后退,不敢向前逼进。于是杨仪结阵离去,进入斜谷之后才发丧。司马懿到诸葛亮驻军营垒处所察看,感叹说:“真是天下的奇才啊!”追到赤岸,没有追上蜀军而还。各路大军返回成都,大赦天下,赐诸葛亮谥号为忠武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丽的北海公园阅读理解答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