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闪光识别识别在哪些应用中使用了实时视频人脸闪光识别识别

刷脸支付、刷脸解锁、刷脸认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生活和工作中用到“人脸”的场景越来越多,靠着一张“脸”穿梭在数字世界中,便捷了社会生活的同时,其安全性也引发了讨论。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如此发达和普遍的今天,人脸识别技术带来了哪些便捷?其背后有什么样的风险?如何安全使用人脸识别?针对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行业代表和专家。人脸识别技术落地多元应用场景随着数字化技术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水平逐渐提高,而人脸识别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之一,在公共交通、金融等多个生活场景落地,市场对人脸识别技术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根据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发起,众多企业参与编写的《2020年人脸识别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人脸识别作为最受关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获得了众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青睐。截至2020年10月份,全国共有10443家企业的名称、产品、品牌、经营范围涵盖人脸识别。报告还预计,国内未来五年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保持23%的平均复合增长速度,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蓬勃的市场发展迹象表明,人脸识别技术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产物,生产和生活对这项技术的需求不可忽视。那么 人脸识别的便捷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网宿科技副总裁、首席安全官吕士表认为,人脸识别技术对商家和用户来说可以极大提高业务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对特殊的领域,比如公共场合的安防监控,人脸识别可以有效识别罪犯和寻找失踪人群,提高社会安全性。事实上,除安防和经济的意义外,人脸识别技术的存在还可以高效实现身份鉴别。数字认证研究院院长夏鲁宁表示,包括人脸在内的生物特征是最容易跨域使用的统一身份鉴别手段,不需要与应用相关的设置或绑卡。通常用作身份鉴别的凭据有三类:你知道什么(例如口令)、你拥有什么(例如实体卡)、你是什么(例如生物特征),其中“你是什么”与自然人的绑定关系最紧密、与具体业务或信息系统的相关性最低,因而最容易在大范围、多种不同业务应用间统一采用。技术应用背后潜藏安全风险人脸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有面部手机解锁、智慧小区刷脸进门、消费场所刷脸支付等主动使用,也有被摄像头默默记录的被动使用,无论是戴着头盔进入售楼部的消费者,还是拒绝用“脸”进门的小区业主,都反映出其对人脸识别技术安全性的担忧。对此,奇安盘古隐私安全业务负责人赵帅认为,人脸识别的过程通常包含活体检测、数据采集、人脸比对等过程,人脸比对的算法大多比较成熟,而活体检测、数据采集的过程通常是在手机等设备中进行的,可能存在逻辑不严谨、数据篡改风险等问题,从而造成人脸比对的结果出现异常等。据悉,隐私数据泄漏是目前人脸识别技术最普遍的问题,对此,瑞莱智慧RealAI副总裁唐家渝认为,人脸隐私数据一旦泄漏流入黑灰产,可能结合一些新技术手段被用于精准诈骗、舆情操控等违法犯罪活动,引发一系列社会安全风险。对于人脸隐私泄露的过程,他表示,“人脸识别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脸数据集作为训练用的‘燃料’,这也催生出了非法采集人脸数据并售卖的地下产业链,同时也存在一些机构,比如部分零售门店为追求‘精准营销’,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强制采集顾客人脸信息。这些人脸数据多数情况下是明文存储,在没有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容易被恶意盗取,导致信息泄漏。“除隐私数据泄漏之外,唐家渝表示,目前深度学习范式下人工智能应用存在的结构性缺陷,通过数据污染、算法后门、对抗样本攻击等方式对算法进行深层次攻击已经成为主要趋势。“由于深度学习算法漏洞,可能系统漏洞在开发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恶意用于身份冒充等攻击行为。比如特制一副带有“对抗样本”图案的“眼镜”,可以破解智能手机人脸解锁、智能闸机人脸识别等功能。”他解释称。专家建议:提高安全性需规范使用场景人脸识别技术目前已经被应用于多个层面,如何放心且合理地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成为一个新的话题。吕士表认为,“当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后,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严重情况下,公众信任度降低,会拒绝一切人脸识别的情景,从而导致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下降。”那么,如何能保证人脸识别技术安全地使用呢?夏鲁宁提出,对于技术没必要非黑即白地去区分,因为技术没有善恶,要看谁来使用它,以及被用来做什么。但人脸作为敏感个人信息,必须对其使用做严格限制,比如可以由普遍受信任的机构来采集和提供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鉴别服务,采用经核准或认证的设备或技术手段来保障人脸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等。“对于人脸的采集可以减少,必须要采集的时候要选择可信任的机构或国家机关进行,比如像小区的门禁,其实不是非必要使用人脸的,这种情况就可以减少。当遇到人脸不可替代的情况,可以问询清楚,信息是否由可信任的机构保存。”他补充道。此外,吕士表也提出,“人脸识别的使用需要控制和规范使用场景,需要监管部门和行业进一步加强安全法规保护规范。人脸识别的全流程都应该是安全可信的,要在数据流通的全过程,包括采集、识别、传输、处理、存储及使用上都有全方位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用前评测和使用审计。”此外,为了解决个人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问题,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也正在逐渐规范着这个市场。今年11月1日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人脸信息作为生物识别信息中的一类,被统称为“敏感信息”。而敏感信息的采集和使用,一定要经过个人的知情并同意后方可进行。11月14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也指出,数据处理者利用生物特征进行个人身份认证的,应当对必要性、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不得将人脸、步态、指纹、虹膜、声纹等生物特征作为唯一的个人身份认证方式,以强制个人同意收集其个人生物特征信息。伴随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落地,人脸识别安全性的提升也需要社会和相关行业一起努力,加强对风险的把控,提升安全意识,正如赵帅所谈到的,“人脸识别的应用无疑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生活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一些安全隐患。企业运营者应遵循国家法规要求,对人脸信息的收集使用符合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企业运营者一方面应加强内部的管理建设,建立健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应加大安全资源投入,在个人信息流转的各个环节,通过技术手段保障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记者 林梦雪)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关键词:相关新闻2021-12-07 09:15:41 2021-12-07 08:55:22 2021-12-07 08:55:21 2021-12-07 08:55:20 2021-12-07 08:50:25 2021-12-07 05:55:38 2021-12-07 05:55:37 2021-12-07 05:55:36 2021-12-07 05:55:35 2021-12-07 05:55:35 最新资讯2021-12-07 09:15:41 2021-12-07 09:17:07 2021-12-07 09:14:47 2021-12-07 09:16:24 2021-12-07 09:14:16 2021-12-07 09:14:37 2021-12-07 09:14:28 2021-12-07 09:14:18 2021-12-07 09:11:52 2021-12-07 09:10:34 2021-12-07 09:10:37 2021-12-07 09:10:35 2021-12-07 09:10:34 2021-12-07 09:10:34 2021-12-07 09:10:33 2021-12-07 09:10:32 2021-12-07 09:06:34 2021-12-07 09:09:04 2021-12-07 09:09:03 2021-12-07 09:09:02 2021-12-07 09:09:01 2021-12-07 09:09:01 2021-12-07 09:08:21 2021-12-07 09:06:10 2021-12-07 09:04:10 2021-12-07 09:02:57 2021-12-07 09:02:40 2021-12-07 09:01:47 2021-12-07 09:01:35 2021-12-07 09:01:23 ');
(window.ryzenAdSlots = window.ryzenAdSlots
[]).push({
id: "u3730628",
parent: p,
cnzz: "1276884035"
});
})();
}
    人脸,承载了重要的个人身份信息。技术的发展,则让人脸成为了辨别个人身份的“重要数据”。目前,人脸识别无疑是人工智能浪潮中最火热的、被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为生活出行、社会治安等提供了巨大便利。  但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于人脸识别应用“边界”的探讨也趋于白热化,近日,“人脸识别第一案”——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强制刷脸入园,成为舆论焦点。怎样在便捷、安全、隐私之间寻找平衡?伦理和法律该怎样为技术的发展保驾护航?在未来,识别技术还将怎样发展?不妨听听科技界和法律专家学者的声音。  “刷脸”深入生活  “人脸识别第一案”引热议  10月1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智慧校园招聘会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体育馆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应届毕业生在进场时,在其已知并同意的情况下,智能摄像头通过人脸识别获取学生的个人信息,通过大数据比对后,可及时将匹配度在90%以上的招聘信息通过微信推送到学生的手机上,毕业生可按照精准推送来的招聘信息,有的放矢地到现场“按图索骥”。  11月18日,为精准打击现场黄牛号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推出了人脸识别预约系统,患者或代挂号人现场持身份证“刷脸”挂号,如果“证脸不符”将无法预约早高峰现场专家号。  不仅仅是招聘会和医院挂号,其实人脸识别早已不知不觉深入我们的生活,从手机应用软件到消费支付,从上班打卡到酒店入住,甚至出入住宅小区,都可以“刷脸”完成。  什么是人脸识别技术?它为什么能够从众多识别技术中脱颖而出被广泛应用?东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耿新介绍,人脸识别技术属于计算机视觉范畴,特指通过分析比较人脸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技术。“它分为一对一识别和一对多识别,‘一对一’即鉴别一张人脸照片是否属于某个特定的人,‘一对多’即根据一张人脸从包含多个人的数据库里识别出该人脸是谁。”  耿新指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多场景的应用为人脸识别技术提供了发展的沃土,而丰富的人脸数据资源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脸识别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学习高度依赖于用来训练模型的数据。每一张人脸都代表着一个样本,人脸识别领域有着非常大的训练样本量,非常适合机器学习。”  当人脸识别技术给社会生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担忧与质疑之声随之而来:“我什么时候被刷脸了?”“我的信息是否会泄露?”“我不想使用刷脸功能,为什么要强制我使用?”  众多意见的堆积下,“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最终捅破了这一层窗户纸。10月28日,浙江法学博士郭兵向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书,源起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引进了人脸识别技术,要求年卡使用者必须“刷脸”入园检票。年卡用户郭兵认为,该技术存在不确定安全风险,不愿“刷脸”入园。11月1日,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出具受理案件通知书,正式立案。  我能保护我的“脸”吗  法律和伦理规范须跟上  “技术是中立的,但是人如何使用技术,就可能存在法律和伦理方面的问题。当运用这一技术实现某种目的时,该目的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以及运用这一技术实现该目的的方式、方法,必须要满足规范性的要求,也必须要有一个度,要限制在比例原则的范围内。”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杨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人脸采集的主体和条件以及人脸识别应用的主体和条件都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予以规范,迅速建立相应的赔偿机制与责任追究机制亦十分重要。  杨建认为,人脸识别技术亟待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使得技术的应用与保护具有法律依据。在人脸识别技术运用时,首先,要明确告知被采集信息者已经进入了人脸识别抓取和应用的范围,以此满足和保障被采集者的知情权;其次,在进行信息采集时,必须提供合理的理由、征得被采集者的同意以获得授权(公安边检等特定范围和特定情形可构成偶然的例外);再次,当人脸识别技术被运用到商业领域时,商业主体获得、使用、储存、转让人脸生物信息的条件及限制更是要进行具体列举而非概括、宽泛的格式授权,要对此进行严格的规范与限制。此外,对于一些机构和部门将人脸识别技术与信用体系挂钩的行为,杨建认为一定要慎之又慎。  人脸具有生物特征的唯一性,当“人脸”被记录下来后,安全性应该如何保证?  今年2月,深圳某人脸识别企业被证实发生数据泄露事件,超过250万人的核心数据可被获取,680万条记录泄露。  耿新呼吁,相关部门应加速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倒逼企业加强数据库防护,为资料泄露、人脸数据滥用等行为买单。他认为,人脸识别数据库的安全问题与环境污染治理有类似之处,“我们都知道,治理污染的方法一直存在,只是很多企业不愿意为自己造成的环境问题买单。”  值得注意的是,与人脸识别技术相关的法律和伦理问题早已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关注。此前,微软已经悄然删除其最大的公开人脸识别数据库——MS Celeb。MS Celeb数据库于2016年建立,微软描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开面部识别数据集,拥有超过1000万张图像,将近10万人的面部信息。美国的旧金山、萨默维尔、奥克兰三座城市已经明令禁止使用人脸识别。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2018年全球人脸识别算法测试(FRVT)最新结果,在当年参加竞赛的全球39家企业中,前五名算法被中国公司包揽,显示出了中国公司强大的竞争力。“当中国的人脸识别和应用技术在全球名列前茅时,中国对于这一技术的合法性以及如何规范运用等问题的讨论也同样不能缺位。”杨建表示。  实验室研究:步态识别“你是谁”  技术的迭代与更新是必然趋势,在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和5G的推动下,AI、AR以及3D显示技术的融合图像识别将给予人脸识别行业更大的发展机会。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人脸识别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000亿。  人脸识别技术还将取得更大进展,比如如何识别出“假脸”?能否正确识别侧脸?怎样识别不同年龄段的同一个人?多分类识别技术该如何完善?耿新说,这些问题正在被科学家们一一攻破。与此同时,一些不需要“脸”就能识别出“你是谁”的新兴技术已经悄然诞生。  在腾讯优图实验室,步态识别和行人重识别(也称行人再识别)等新的识别方式正处于研究阶段。  据该实验室技术人员介绍,步态识别技术可通过视频中捕捉到的行走模式进行身份识别,与指纹、面部、虹膜、语音等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不同,步态识别技术一方面不依赖服饰信息,对于跨天、换装的行人识别同样保持较高的精度,另一方面对图像质量鲁棒性高(鲁棒性是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的参数摄动下,维持其它某些性能的特性),距离较远、拍摄较模糊的人体图像也能识别。总的来说,步态识别技术具有非接触、远距离和不容易伪装的优点,在智能视频监控领域更具优势。  而行人重识别算法能够实现跨越时间和空间对目标人体(人群)进行跟踪、匹配与身份鉴定,也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的研究热点之一。“行人重识别可以简单理解为是对不同的、没有视野重叠覆盖的摄像机拍摄的行人图像建立对应关系的处理过程。它着力的是在跨摄像机的视频中对特定行人进行检索,弥补现有人脸识别系统中的不足之处,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在人的背面、侧面或在人脸模糊不清的条件下,将一个人的行为轨迹还原,实现对目标人物的识别、检索和追踪。”该技术人员说。  新技术跑得越来越快,今后的识别技术中,“脸”可能并不重要了,但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边界”都值得探讨。技术和伦理并非对立关系,早一步制定好相应的伦理与法律规范,可以为新技术的发展保驾护航。  交汇点记者 叶真 蔡姝雯  视觉中国 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脸闪光识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