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部很早以前的动漫,日本星际机甲类动漫动漫女角色变身?

在上个世纪的日本动画行业,机甲动画的发展史,几乎可以用来说明日本动画的发展史,从70年代起,因为机甲动画能带动多个行业领域巨大的收益,所以,机甲动画作品数量每年都在疯狂上涨,到了80年代,日本已经年产50部机甲番。这是什么概念?放在技术发达的2022年,日本一年新番也不过上百部,在今天看,机甲动画也能占据每年新番的半壁江山,又何况当年。70年代,机甲动画发展初期,剧情基本都是以外星人入侵为主,而从70年代末期的《机动战士高达》开始,到80年代后,地球人进入宇宙开启星际殖民就成为了机甲动画领域的主流,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以宇宙殖民为故事背景的,早期优秀机甲动画。01.《传说巨神伊迪安》1980年播出的机甲动画,剧情、设定和深度领先业界三十年,放在今天也毫不过时,而且是《高达》导演富野由悠季的新作品,动画效果超前,探讨种族之间的冲突核心,对战争进行思考是富野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十分优秀的机甲番。02.《宇宙战士巴鲁迪奥斯》这是一部以时间穿越为创意核心的机甲动画,拿到21世纪也堪称优秀,剧情设定更是神奇,外星人穿越时空来到太阳系,想要殖民地球,打到最后发现,外星人其实就是无数年后的地球人,动画中夹杂着现实政治的影射,时空悖论的元素,还有各种情感纠纷,拍成真人电影说不定能上奥斯卡。03.《战神金刚》系列准确地说,《战神金刚》系列是由前后四部日本机甲动画融合而成,是美国优秀伪原创机甲动画的典型代表,后来还引进国内电视台播放,想看原版的小伙伴可以看日版《宇宙大帝西格玛神》、《百兽王》、《机甲舰队达莱卡XV》、《光速电神阿尔贝加斯》,每一部都还不错。04.《机甲界加里安》这是一部受到同时期《星球大战》深刻影响的日本机甲动画,在架空的银河系发生的冒险故事,还有魔改的神话科学结合体,创意是有的,作画也比较优秀,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看。05.《高达》高达算是星际时代机甲动画的典型代表,而且是时至今日长盛不衰的庞然大物,这么多年发展衍生作品数百部,一般的《高达》爱好者大概都没那个功夫全看一遍,小编建议感兴趣的可以玩游戏,比起看动画花费的时间更少,同样能领略到各个高达的风采,上个月上线的《高达UC》手游就很不错,画质天花板,还能收集高达养成,可惜没有国服。06.《魔神英雄传》严格来说,《魔神英雄传》虽然是80年代的机甲动画,但不算是星际科幻题材,但是在和《高达》联动的剧集里,《魔神英雄传》的主角是反星界殖民的一方,在宇宙界最后还打败了动画中的二头身高达,剧情还是非常有趣的。和《高达》一样,《魔神英雄传》去年也有手游上线,这个倒是有国服,游戏还原动画剧情,还有原版声优配音,同样可以收集所有的魔神机甲进行养成,画质也是3D卡通类机甲手游的天花板,动画估计看过的小伙伴不少,感兴趣的可以玩一玩。篇幅有限,本篇文章介绍的星际殖民题材机甲动画不够多,小编下次再给大家分一期来看。}
《机甲战士5:雇佣兵》是一款由Piranha Games Inc.制作Sold Out发行的以机甲战斗为主题的动作射击游戏,游戏中的很多设定和操作都非常硬核,有时甚至觉得复杂和繁琐,但是一旦玩家适应了游戏的设定后,就会发现游戏的魅力所在和颇高的耐玩性。游戏中有着颇高的机甲改装自由度,玩家可以选择的武器种类和辅助挂件的种类也是十分多样,对于喜欢机甲战斗的玩家来说,游戏可谓是诚意满满。机甲的起源机甲一词本身作为一个舶来词,源自日文中的繁体中文“机甲”,意为:装甲。提到机甲,那就要回到其诞生地日本,探究其起源的故事。随着日本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战后的军事科技的重创,日本这个民族对于有着巨大机械结构的装置有着颇为执着的迷恋,在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同时,在文艺界也催生了许多以机器人(机甲)为题材的作品。《铁人28号》漫画封面若要追溯机甲作品的鼻祖,那应该就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日本漫画家横光辉创作的《铁人28号》了,其后还被改编为日本动漫史上的第一步机甲动漫。到了七十年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且被称为“不可逾越的高山”的作品《机动战士高达》出现了,作品中关于人类操控机甲进行华丽战斗的场面和相关设定,也成为日后机甲类作品的标杆。与此同时,其同样开创的与玩具模型厂商合作发行周边的模式,也成为商业上成功的范例,其衍生的高达模型都已经成为艺术品的代名词。由于富野由悠季执导的《机动战士高达》除此之外,以机器人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例如:例如电影作品《环太平洋》系列中的抵御外来入侵生物的巨大机器人,经典动漫《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宗教、哲学意向的运用和意识流手法的呈现,在日本社会乃至全球都掀起了“社会现象”程度的巨大回响与冲击,并成为日本动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同时被公认为日本历史中最伟大的动画之一。当然电子游戏领域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题材,儿时玩过的日式策略游戏《樱花大战》,重生工作室的《泰坦陨落》系列等都很好的展现了并诠释了人与机甲之间的独特感情。尤其是近些年重生工作室的竞技场大逃杀类游戏《APEX》的大火,也让不少玩家重新看到了当年由于某些商业因素导致的《泰坦陨落》系列的宣发不利而不被玩家们关注的无奈。而近几年《樱花大战》《盖塔》系列的重置,让更多机甲题材来到了玩家的视野中。《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主角们关于《机甲勇士》系列《机甲勇士》英文名为MechWarrior,又称为《机甲武士》,是上个世纪90年代由微软发行的一款以机械格斗为主题的游戏。在游戏行业,该部作品在机甲战斗题材游戏中拥有“鼻祖”级别的待遇,游戏中许多机甲和战斗的设定已经成为一种标准。《机甲勇士》的背景设定在未来的31世纪,人类已经掌握了星际旅行的技术,在外太空领域进行疯狂的领土扩张,但是过于庞大的疆域导致管理上的分崩离析,许多自治体系和星邦纷纷诞生,它们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不断改变着星系的版图。一次偶然的发现,一种叫做Mymoer的特殊纤维可以在能量的作用下产生肌肉纤维的特性。研制这种纤维的最初目的是开发人造肢体,为截肢的人类恢复正常人的生活服务,但科学家们随即发现纤维必须在极长的长度下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因此它们被应用到巨大的采矿、建筑机器人身上。当然如此重要的科学发明也被应用到军事领域中,从此,装载着大量武器的巨大机器人就成为了战场的主宰,它们被称作机甲战士。《机甲战士IV》的游戏封面《机甲战士》系列作品的诞生和发展颇为传奇和艰难,起初的两位作者是想把《机甲战士》做成电脑模拟游戏,但是受限于当时的计算机技能,很多复杂的设定根本无法实现,最初的构想载体是桌面游戏。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苹果和微软家用PC机的发展,让他们看到了实现最初设想的机遇。在1989年,《机甲战士》在当时最为流行的AppleII型PC上推出。直到1995年,《机甲战士》的续作才推出,这一代作品借助更先进的PC机能,展现了让人惊叹的游戏效果,并且基本确立了今天《机甲战士》系列电脑游戏的系统框架。1999年《机甲战士III》发售,时至今日很多机甲忠实爱好者依然认为《机甲战士III》是该系列最佳作品。2000年《机甲展示IV》发售,优秀的3D建模技术的应用让游戏有着优秀的视觉表现力,像以往的作品一样,让无数爱好者大呼过瘾。之后该系列便陷入了长达近20年之久的沉寂。当然,期间的《机甲战士Oline》也是非常优秀的作品。直到2019年12月,开发商Piranha Games宣布《机甲战士V:雇佣兵》在Epic平台发售,并于2021年5月27日登录Steam平台。虽然游戏基于《机甲战士Online》开发,但是由开发商Piranha Games的另一个独立小组负责开发并专注于单人游戏体验。游戏的主要玩法游戏中的机甲战斗主要是通过机甲上挂载的远程武器进行射击战斗,没有近战的拳脚攻击,所以玩起来像是一款射击游戏。不过游戏也有机甲肢体的设定,攻击不同部位会造成不一样的损伤,比如攻击敌人的挂载武器的手臂就会导致武器功能受损,如果直接攻击机甲的驾驶舱,则会让机甲直接瘫痪。游戏中对于机甲的武器、装备、动力源的设定也有和颇为细致的划分,沉迷于机甲改装的玩家们应该会大呼过瘾。游戏的主要玩点可以分为三个:执行任务赚取佣金,之后佣金在黑市上购买更为强力的机甲和武器、在战场上俘获稀有机甲以及自行进行装备DIY。看似简单的玩法却有着极其强大的吸引力,因为这三点恰恰抓住了玩家们的心,这才是机甲类游戏的核心,没有过多花里胡哨的设定来影响游戏的核心体验。不过也确实有很多玩家抱怨游戏相比于四代作品做出的简化太过严重。游戏中的机甲准备界面硬核的操作体验游戏的硬核之处,主要在于机甲的操作方面,游戏中采用了类似坦克操作的模式,分为地盘驱动和上部炮塔驱动分开的方式。机甲的行动需要玩家操控底盘驱动部分,玩家往往在游戏中会重点关注上部炮塔的方向和转动,从而忽视地盘驱动的存在,从而导致方向操控上的指南打北,场面时常非常混乱且紧张。所以玩家在操作方面会感到有些硬核,但是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玩家就会慢慢熟悉这一操作设定的,并且觉得十分有操作感。游戏中巨大机甲外观展示第三人称过肩射击视角略显落后的画面表现游戏的画面算不上差,但是和同时代游戏相比,还是略显逊色,尤其是在实战界面,可以明显看到建模边缘的粗糙。爆炸效果和武器攻击效果也略显一般,房屋损毁效果还算不错。游戏的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进行游戏,尤其是第一人玩家在机甲操作室中的视角还是相当有代入感的。游戏中机甲操作室中的视野场景破坏效果展示创意工坊中的无限可能游戏目前登录了steam平台并且开放的创意工坊,玩家们可以在创意工坊中找到各种玩家自己设计的机甲外形,从某种程度上的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增加了游戏的可玩性。对技术有自信的玩家不妨尝试为游戏添加自己喜欢机体,武器、机师。Steam创意工坊界面与部分作品展示结语《机甲战士V:雇佣兵》作为近些年少有的优秀机甲题材作品,其颇为纯粹的机甲战斗设定也是博得了不少机甲忠实粉丝们的喜爱,虽然内容确实略显不足和后期的游戏乏味可能让游戏无法被更多的玩家所接受,但是只要有那批忠实的粉丝存在,游戏的生命力就是无限的。}
创界山的旅行者
2022-03-15 14:49
在上世纪70年代,机甲动画蓬勃发展的初期,《魔神》系机甲动画开创了机甲时代,《盖塔》机器人系列衍生出合体设定,而《钢铁杰克》则是首创了磁力系设定,机甲模块化换装成为后世数十年来,高科技机甲的标配设定之一,而在《钢铁杰克》之后不久,还诞生了一部提倡女性权力和能力的磁力系机甲动画,这就是《太空小五义》。
相比《太空小五义》,相信对萝卜老番有研究的爱好者,更熟悉《超电磁侠孔巴特拉V》这部磁力系机甲动画,也有很多人认为这部机甲番是继《钢铁杰克》之后的第二部磁力系机甲动画,但实际上很巧合的是,《太空小五义》和《超电磁侠孔巴特拉V》都是1976年4月播出的,只是前者4月4日开始放送,而后者则是4月17日播出。
当然了,从动画作品的成就上来说,《超电磁侠孔巴特拉V》要高的多,因为除了磁力设定外,这部动画还首创了五人战队机甲合体的设定,以及创意的开发了大量趣味型的电磁武器,譬如电磁锯、悠悠球、磁力陀螺等等,不过本文主角不是它,我们暂且跳过。
《太空小五义》描述的是,地球地下世界的魔人打算入侵地表世界,以一位美少女为头领的少年少女五人小队,驾驶一台巨型机甲与地下魔人种族战斗的故事,作为磁力系机器人,换装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动画确实是罕见的采用女主的设定,以女性角色做队长,而不是后来那些卖肉的机甲番中,才出现的美少女+机甲的组合,这一点值得肯定。
抛开剧情设定外,《太空小五义》的机甲设计还是很有新意的,在机甲番诞生初期,魔神和盖塔机器人画风大肆流行之时,就走上了硬朗的机设风路线,不过小编唯一觉得别扭的,就是动画中主角机器人的大红鼻子,感觉有点太违和了,你们觉得呢?
在70年代,磁力系机甲番开创的模块化设定,着实影响了后来大量的机甲动画创作,只能说这种自由DIY的设定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一开始,大伙还遵守合理的逻辑进行机甲DIY,后来,当魔幻机甲题材诞生后,很多动画公司就彻底的放飞了自我,譬如后世非常知名的经典机甲动画《魔神英雄传》。
作为魔幻题材的机甲番,《魔神英雄传》自然不是磁力设定的,而是使用不同的魔法核心直接进行变换,有的可以换上翅膀,有的是近战,有的是远程,同样一部机甲走天下,但是从头到尾能变换出20多种形态,什么龙神丸、龙王丸、龙星丸、白虎凤凰等七圣神龙神丸等等应该很多小伙伴都听说过,简直把这种变形换装的理念用的登峰造极了。
去年,《魔神英雄传》上线改编手游,这几十种机甲变身都被完美还原,因为游戏画质是机甲手游天花板级别,因此机甲建模非常精致,比线下收集模型还要带感,而且游戏还原了动画剧情,邀请原版声优老师为超清动画CG配音,游戏体验和动画体验高度统一,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尝试体验。
此外,如果你是个想要补番的老萝卜爱好者,《太空小五义》也可以看一看,36集我想应该很多人看不完吧。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刷新
下一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甲类动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