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案后,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救济立案该怎么维权?


报警后公安机关如果不立案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报警后公安机关如果不立案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控告人对不予立案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
《刑事诉讼法》第112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赞 (618) 打赏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借钱后消失可以报警。法律规定,借钱后,债务人与债权人失去联系的,债权人可以报警,由公安机关审查确定案件性质,如果符合诈骗罪立案标准的予以立案侦查,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公安机关
借钱不还,警方不会立案处理。欠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而公安机关主要负责刑事案件和治安管理。所以,欠钱不还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警方不会立案处理。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调解来解决。欠款不
下列情况公安机关不立案: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己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或被
一、有犯罪事实,是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是指依法应当追究
专栏作者:王科栋律师导语:近年来,非法集资犯罪活动高发。很多朋友问道,针对此类案件有时候投资人报案了,公安机关却“不立案”?其实这里面是有关公安机关针对金融犯罪
如果只是一般行为,没有造成伤害,可以向上级公安局的党委、政治部、纪委、局长实名投诉或控告,他们会给投诉人调查处理结果并反馈情况。如果造成了伤害,有损害后果则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报案,要求立案
可以报警,所在地派出所必须受理,并予以登记备案,若还有购机时的发票和手机外盒,请一并交到派出所,每部手机都有唯一的编号,报案后,此编号会被上传,若是本手机再次到手机店刷机或维修,如果店主按照法
报案笔录是立案前的一个程序,还不是正式立案。公安机关会根据报警人反映的情况,依法审查、如果符合刑事立案的标准,才会立案处理。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
报案笔录是立案前的一个程序,还不是正式立案。公安机关会根据报警人反映的情况,依法审查、如果符合刑事立案的标准,才会立案处理。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
首先,报案金额需要达到三千才能立案,你被诈骗几万元的话,完全是可以报警立案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
遭遇了网络投资理财诈骗,钱是否能要回来,这个还真不好说。建议你立即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立案后,就会展开侦查,案件破获后,钱一般是可以追回来的。
人口失踪没有立案标准,由公安机关决定要不要立案,人口失踪需要具备报案的条件如下:可以根据情况,向失踪人户籍所在地刑警队报告失踪人口或者在失踪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受理后,根据所侦察情况决定是否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检索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9122732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报警后公安的处理程序是怎样的?不予立案合法吗?不合法怎么办?
有朋友在评论区评论说自己报案了,结果公安局不予理会。小编有点难以相信,下面给各位朋友总结一下报警后公安机关的处理程序以及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做出不予立案决定?以及不予立案时怎么办?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66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其签名、捺指印。必要时,应当录音或者录像。第16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上述人员提供的有关证据材料等应当登记,制作接受证据材料清单,并由其签名。必要时,应当拍照或者录音、录像,并妥善保管。第168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
因此,报案人应该会得到受案回执。
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办理手续,移送主管机关;(2)对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对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告知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要求公安机关处理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受理;(3)经过审查,对于不够刑事处罚需要给予行政处理的,依法予以处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4)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5)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上述案件的处理结果均应当通知控告人(被害人)。
对于不予立案怎么办呢?《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76条规定,控告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七日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对不予立案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上一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核申请后七日以内作出决定。对上级公安机关撤销不予立案决定的,下级公安机关应当执行。
此外,《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最后,被害人可以自己到法院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包括侮辱、诽谤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致人死亡的除外),虐待案(致被害人死亡或重伤的除外),侵占案(不含职务侵占);(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此处的轻微刑事案件包括:故意伤害案、非法侵入住宅案、侵犯通信自由案、重婚案、遗弃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侵犯知识产权案以及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盗窃、诈骗、抢夺、侵占、敲诈勒索等);(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以上就是关于报案(控告)后,公安受案、立案的相关规定以及不予立案的救济途径,希望对广大朋友有所帮助!
此网页由一点资讯提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救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