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进行及其规则怎么判断错误进行?

音乐真的有好坏之分吗?
当你在歌曲专辑介绍页看到这样这样介绍歌曲的文案时,充满敬畏和膜拜
「这是一首融合了硬式摇滚乐、巴洛克音乐、电子音乐元素的摇滚歌曲,这首歌中巴洛克的大键琴和电子乐器音色的结合而做出贯穿整首歌的 arpeggios 的 riff;而因为中间双吉他的 solo 升了调,所以之后用了同样古典的 arpeggios 进行三度合音的对位,以及平行调的处理方式让调性还原。」
这时候,你难免有些迷茫,到底是自己听不懂?还是自己审美有问题?
音乐没有好坏之分,你喜欢的就是好音乐。」这种简单粗暴的分类方式瞬间解决了你 90% 的疑惑:听歌当然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再正常不过了。
可是,这样真的合理吗?
音乐虽然并没有一套完全客观的评价标准,但这并不等于它没有标准。作为一门公认的艺术学科,当然有它的门槛在,而音乐鉴赏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评价维度的多元,单纯地用喜好来概括未免过于偷懒。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作为略懂音乐的内行人,是如何判断一首歌好不好的?
在构成音乐的几大基本要素里,节奏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德国作曲家 Carl Orff 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因为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存在,但旋律却离不开节奏的支撑。
单一的节奏很难成就一首好歌。例如《小苹果》、《学猫叫》这两首神曲界的代表作品,虽然有点过时了,但是却是很典型的反面教材:这一问题尤其体现在《小苹果》的主歌和《学猫叫》的副歌,通篇几乎都是八分音符,音符时值缺乏变化性,歌词也都一样长,音乐性是非常稀薄的。
这样的特点造就了它们的洗脑属性,也是它们能够流行起来的原因,但从音乐的角度出发,这并不算多么有价值的表现形式。往更极端的方式继续发展,它就成了喊麦,脱离旋律,并且节奏更单一,不要说有没有讨论喊麦是不是好的音乐,很多人甚至都不承认这是音乐。
这时候你也许会问,伍佰的《Last Dance》听上去节奏也很单一,却更受大家的好评,这是不是双标?当然不是。
Dance》的主歌听上去也是大把的八分音符组成的旋律,但是伍佰用演唱的特色弥补了律动上的不足,他使用了很多装饰音,让旋律更有流动感。
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唱不出伍佰的味道,不仅是因为他独特的口音,还在于他更细腻的演唱处理上。更何况,在「闭了起来」这一句,后三个字都使用了切分音,节奏也并不单一。
在同一首歌的不同版本里,更能看出节奏的丰富度对于歌曲的影响。例如,周杰伦在《好声音》上初登场的时候翻唱了那英的《默》,对原曲的律动进行了细微的调整,就有了非常不一样的感觉:
当然这首歌在原曲上的律动并不死板,但周杰伦翻唱的版本增加了很多细微的切分音,让律动变得更有趣,是非常不错的处理。
这实际上也是周杰伦自己的创作特色,他的律动不仅体现在 Hip-hop风格的快歌上,就算是抒情慢歌,他也会用非常微妙的律动增强音乐性,这也是他能够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我们并不需要所有的歌都像 Funk 音乐一样律动感那么足,对很多歌曲来说,只需要一点点的变化,就可以让它不至于那么无聊。尤其在好的旋律越写越少的当下,在律动上多花的一点心思更能让歌曲脱颖而出。
对大部分的流行音乐来说,和声跟旋律也是相当重要的基本元素,我们也是从这两样东西里感受到音乐的色彩。我们也许会沉迷于不同的色彩搭配,但也有一些很混乱的色彩搭配,是很难去欣赏的。
例如华晨宇去年年底的作品《黑白艺术家》中,就出现了一个在我看来并不算好的搭配。
在主歌第四段,「天衣」二字使用的是G、A两个音符,和E7和弦里的G#都形成了小二度的关系。
而小二度在乐理中是一个不协和的音程,重复出现的小二度自然也是不那么好听的。也许单听旋律本身是流畅的,但跟和声的配合却是糟糕的。即便不去扒谱,相信也能听出其中的一丝违和感。
这并不是说在流行音乐中就不能出现任何的小二度,比如许多大七和弦中,既有根音和七音构成的大七度,也有可能存在七音与根音的八度音构成的小二度,更多是来制造一种紧张的听感。但是这里的两个字走的是一个上行的旋律,相差的又是一个大二度,怎么都不像是来和紧张的感觉配合的。
不过《黑白艺术家》也并非已发行的录音室歌曲,在正式发行的作品中,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并不大。与之相对地,在更成熟的制作人和创作人手中,和声会把一段普通的旋律变得更加特别。
例如陈绮贞的《旅行的意义》,在主歌的第三小节中使用最多的音符是 4,同时又出现了6、1,也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配上四级和弦G,然而这首歌却使用了 D Mixolydian 的七级和弦 C,和旋律完全不冲突,又增添了一丝不一样的离调色彩。那么在我看来,这就是和声用得好的范例。
当然,和声跟旋律用得好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用自然大小调之外的调式创作,或者混搭许多不同的调式创作,都会让音乐的色彩更丰富。但是和声的复杂度也会导致旋律行进变得更加困难,为了复杂而复杂也会适得其反。
如果一首歌在复杂的和声下依然能有精彩的旋律表现,那么我会觉得这是毋庸置疑的好歌,比如裘德的这首《颁奖的时候我要缺席》。它的复杂度显而易见,但我也很为它的旋律着迷。
和声进行并无高低之分,也无需追求复杂。即便是 1645 或是 4536251 这样的进行也一样可以诞生许多好听的歌曲。那么为什么我们对于抖音神曲这么厌烦呢?我们经常说它们「套路」,并不是说这些和声进行被用烂了,而是很多旋律的组合被用烂了。
拿最近在抖音上热度很高的《落在生命里的光》来举例,这首歌乍听之下,旋律并不算差,也算得上很有记忆点,但是我仍然无法把这首歌列到好歌的范畴里。因为它的旋律实在是和太多歌曲有重合了。
落在生命里的光音乐:抱抱空气 - 大太阳
你会发现,「落在我」对应的旋律是 175,而张杰的《明天过后》的「闭上了眼睛记得你的笑容」对应的旋律是 176;「一束光」对应的旋律 355,在金玟岐的《岁月神偷》副歌第一句中的「的东西」也早就用过了。
但是在这些歌里,创作者依然加入了自己的处理,除了这些旋律之外,还有许多能凸显旋律性的地方。
但是在《落在生命里的光》这首歌里,这些旋律就成了这段旋律的核心。虽然这谈不上抄袭,但是它的每个小部分都在流行音乐里重复过成千上万次了,使得这段旋律无比好记,再搭上视频平台爆炸式的传播,必定可以成为爆款。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歌曲总让人觉得像什么歌,却又感觉找不到具体的指向——因为这就是它的目的
这种洗稿式的创作或许能够成为流量的拥簇,但至少对我来说,注定和好作品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一首歌的制作水准决定着这首歌呈现出来的样子。
制作可以让一首歌有着巨大的提升,例如 Pink Floyd 非常著名的歌曲《Money》,你可能想象不到 Demo 版本有多么简陋:只有一把木吉他弹奏 riff(在正式版本里变成了贝斯),再配合上人声演唱,完全不及录音室版本的恢弘与华丽。

好的制作可以让一首差的作品变成平庸之辈。例如《卡路里》,节奏死板、和声普通,也没什么旋律性,但通过制作和编曲的修饰,它听上去还是比《学猫叫》好不少。

同样,一首好的作品加上略显平庸的制作,可能不会让它变成一首烂歌,但总归是有些遗憾在的。例如 Oasis 的《Slide Away》,我觉得这当然是一首好歌,非常棒的旋律,并且几乎是公认的 Liam Gallagher

然而这首歌的编曲部分在我看来是有些遗憾的。鼓手几乎一直敲着八分音符的节奏型,动次大次动动大次,甚至音色都不怎么变换,只在间奏改成打 Ride,尾奏才稍微有点变化,层次感并不算太好。而吉他 Solo 的部分更是无法和作曲水平相提并论,尾段更是灾难性地重复着土到爆的235音阶。
而好的编曲不是把几个乐手聚到一起单纯地完成一首歌,更能体现乐器之间是如何配合的。例如 Radiohead 的《Just》,从 2 分 08 秒到 2 分 25 秒的这段音乐,木吉他、电吉他、贝斯和鼓之间都在互相配合,仔细听的话你能够感受到它们之间的步调非常一致,音乐是一个整体。我觉得这就是好的编曲。
但有的时候精致的无聊比单纯的无聊更可怕,例如小宇去年所推出的专辑《无视》,就带给我这样的感觉。遗憾的是,我觉得近几年华语乐坛的很多作品都有这样的倾向——用非常精良的编曲制作去堆叠,但依然掩饰不了内在的空洞乏味。
讲完了编曲,接下来就是后期制作的工序了。编曲在制作流程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录音、混音和母带后期处理这些往后一步的流程。事实上,带有制作性质的混音对于作品最终的呈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实对比两个版本,编曲上的差异并不大,而 EP 版本更强调氛围感,吉他更像躲在背景里;专辑版的声音就没有那么梦幻,也更加突出吉他的声音。混音处理不同导致了两首歌在风格上的差异。

同样的例子还有九连真人的《莫欺少年穷》。这首歌最早在《乐队的夏天》的舞台亮相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惊艳的表现,然而后来的录音室版本却让人有一些失望。而这两个版本编曲也并没有什么差异,只是录音、混音这些后期制作所带来的影响。

尽管我在上面列出了节奏、和声、旋律和制作几个评价维度,但是要知道的是,它们并不是那么死板的。比如 Bob Dylan 的很多作品,编曲简单,和声普通,旋律性也不强,那么他为什么依然是大师级的人物?
在我看来他的音乐更多地是去承载他的歌词、他的思想,他的音乐是为歌词去服务的。而光是这一点就影响了摇滚乐和流行音乐的发展,因此把普通的标准套到他身上,是没办法成立的。
比如在贝尔实验室研发电子合成器的Laurie Spiegel 有一首《Appalachian Grove I》,它没有和声也没有旋律,只有音色上的变化。那么这首歌的价值又在哪?就是去探索这种音色的变化给声音带来的影响。
比如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乍一听,他们的吉他音色可真难听啊,初学者都调不出来这么难听的音色。
但是听多了你会发现,不止初学者调不出来,大师也未必能调得出来,他们就是在用这种塑料到爆的音色构建自己的声音美学,展现着他们对于吉他这样乐器的理解。
如果你觉得这些作品都已经很古老,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当下的流行音乐作品。比如许嵩的《雅俗共赏》中,「落笔传神还要容易传唱」中的「唱」字唱的是不准的,那么是不是说他犯了基本的音准错误?
但是你又发现,他在每段副歌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这么唱的,这就说明他的意图就是为了唱得不准,通过这种唱得不准来凸显歌词所表达的讽刺意味。
低半个半音。弦乐手们纷纷表示这也太难拉了,结果他玩得还更大:不管你音准不准,直接在乐谱上画画,让音符从低到高、从高到低自由穿梭。
在微分音乐里,一个半音相当于100音分,而微分音乐就是使用这些更加细微的音分进行作曲。按照普通的标准,我们大可以说他没弹准,但就是这种不准才造就了微分音乐之美。
因此,一个在普通的标准里看来是「坏」的东西,在一些音乐里可能是「好」的。对于不同的曲风,评判标准也自然不同,你不需要一个说唱歌手唱得多么动人,也不会要求朋克音乐做得那么精致。
我们也会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审美,对于一首歌好不好都会有自己的评判。
其实以上也都是我罗列出的我个人观点,你可以拿过来做参考,也可以建立起完全相反的评价体系,比如在这上面我就没有列出歌词的维度。
对于乐评界来说,歌词还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对我自己来说,我就不是特别看重歌词的部分,写得好自然锦上添花,写得差也不太会影响我对于歌曲的评价——除非牵扯到价值观相冲突的情况。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对制作不敏感的人,你也可以把制作的维度拿掉,把歌词的部分加上去,这都没问题,只要在你的评价体系里自洽就够了。
而音乐的评价,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改变。
的《波西米亚狂想曲》,虽然现在成了经典的大师级作品,然而在最初发行时,却也在乐评界遇冷。许多乐评肯定了这首歌的演唱和之作,但认为这首歌重复的地方太少,风格东拼西凑,属于纯粹的炫技之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又变成了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
所以我们对于一首歌的感知,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一首十年前喜欢的歌曲,可能现在并不觉得优秀;再过十年,现在觉得优秀的作品也可能变得没有那么好。
这也许并不一定是我们的品味在进步,但却是音乐真正的魅力所在。所以,大胆地去评价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声进行及其规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