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寒冷冬天是什么的季节填空简谱那里找?

我是2012年诊断为亚临床甲减,一直吃优甲乐至今。现在是孕期,28周。第一胎。定期复查甲功,6月底到八月份吃的是两粒,八月份复查后改用1粒又3/4粒,之后一直吃的这个剂量。10月份复查tsh的值只有1.47,11月20号复查,tsh降低到0.62,根据以往服药经验,应该是越到寒冷季节,tsh会有升高趋势,药的剂量也会增多,相反夏天药剂量会减少。请问我这个反而降低是因为怀孕影响的嘛?现在吃优甲乐剂量是1又四分之三粒,请问是否需要减量服用?每粒优甲乐是50μg。 症状描述:怀孕,亚临床甲减。 患病时长:8年 医院检查:甲功抽血化验 用药情况:优甲乐

为保护用户隐私不显示图片

您好,收到您的咨询,我现在正在有事情。等忙完之后马上给您回复,请您稍等。谢谢您的理解。

您好,让您久等了,非常抱歉,我想先明确一个问题。就是说您做检查的当天11月20号早上吃没吃优甲乐,也就是说吃完优甲乐这个药之后去抽血做的检查。

每次抽血都是当天早上吃了优甲乐之后,才做的抽血检查。

您好,收到您的回复。1.您是2012年诊断为亚临床甲减,一直吃优甲乐至今。现在是孕28周。定期复查甲功,八月份复查后优甲乐改用1粒又3/4片,之后一直吃的这个剂量。10月份复查TSH的值只有1.47,11月20号复查,虽然TSH降低到0.62,但也<2.5,TSH检查也会有波动,现在也在正常范围内。 怀孕会对TSH产生影响使TSH降低,一般怀孕8~20周对TSH影响大一些。现在优甲乐剂量不需要减量,还吃1又四分之三片,一个月时复查甲功。您哪里现在温度在零上8度左右,对优甲乐剂量的需求没有太大影响。2.建议每次抽血当天早上不要吃优甲乐,抽血检查之后马上吃上。

近期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B超结果如下:
左侧甲状腺上极(外侧紧贴颈总动脉)可见欠均质实质性低回声,长轴切面4.9×3.7mm(前后径×左右径)+横切面4.7×3.6mm(前后径×左右径),边界欠清,边缘欠规则,纵横比>1,后半部可见针尖样强回声多枚,CDFI示血供不丰富。 双侧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没有图片)
左侧甲状腺(实性)结节伴多发微钙化 TI-RADS 4B类 恶性病灶待排除 建议必要时穿刺活检。

请问该分级是否准确?如果直接手术切除,入院到出院大概需要多久?

你好大夫,因为疫情才进行复查。这是这次检查结果。该怎么吃药。

您好医生,我妻子最近做了甲状腺B超检测和穿刺检测,现将检测报告结果发给您,请您帮我们看一下该如何处理。

大夫您好,我是去年10月份确诊甲亢,吃的
赛治的药,一开始每天2片,病情缓解后后
逐步减量到每天1片。后来每月复查中检查指标反弹上升,又重新去医院改成每天2片赛治(今天2月份初)。
4月复诊中,检查出药物性甲减,赛治改成每天1.5片,在之前多次复查中肝指标从未出现问题,从这一次开始有迹象,没有进行用药)。
5月复诊中还是药物性甲减,同时肝指标问题扩大,改赛治药量为1.25片,未吃治疗肝药物。

这次6.8日复诊的检查图如下,肝的指标好多都出了更严重的问题,甲亢好像有所减轻。 您看下关于肝需要吃什么药吗?肝指标如何控制不再继续增长?需要多久才能恢复正常水平?肝指标此次变化让我变的突然焦虑,害怕下次更严重。甲亢方面赛治是否需要减量,大概还得吃多久药才能好?
身体其他情况:体重从3.20日开始突然大幅变胖,到6.10日,体重上涨20斤。身高185,体重由135斤变为155斤。
健身方面:由于肝指标出现问题,甲亢患者不能剧烈运动,现在甲亢指标逐渐恢复是否可以无氧+有氧运动? 器械和跑步来缓解肝指标?
附图:3,4,5,6月份的复查图

打字比较多,麻烦大夫老师了。

孕期23周,甲亢,现在早晚各一粒丙硫氧嘧啶。这是昨天的检查报告。请问现在该怎么调整药的用量。之前每3周复查一次。复查报告在历史问诊记录里。

三甲医生·询证质控·7×24小时

}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猫,在北方方言里常用作动词,意思是躲藏。

猫冬,是中国北方人民应对寒冷冬天的一种智慧。具体做法是在地窖或者院子里提前储藏上一冬的食粮,大白菜和土豆可提供充足的维生素,而蛋白质的获取则要寄希望于腊月时节,待宰的年猪足够肥壮。

冬储白菜——北方银冬天的安全感来源

(图片@图虫·创意)▼

尤其是在东北,面对屋外凛冽的寒风和致盲的白雪,没有什么比猫在家里的炕头上更为舒适的活动了。

“猫冬”的乐趣,只有猫过的人才知道。

北疆桦歌——狍头人的冬季攻势

中国最寒冷的地方是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大兴安岭林区,这里全年平均气温只有-5.3℃,最低温度曾达到过-59℃。

冻结的土地、冰封的河流,以及高纬度地区冬季少得可怜的日照时长,仿佛在宣告这里是生命的禁地。

就连黑熊也蛰伏在山洞里,躲避来自西伯利亚寒风的侵袭。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但就是在这里,在白桦林的深处,生活着一群与极寒天气斗争了几百年的人。他们就是鄂伦春族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鄂伦春族仅有八千多人,是典型的狩猎民族,广泛分布在在大兴安岭的鹿科动物是他们的主要猎物。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东北神兽——傻狍子。为了猎捕狍子,鄂伦春猎人甚至不惜伪装成狍子。

传统的鄂伦春妇女会为家里的男人制作一顶狍头皮帽,这种帽子是用整狍子的头颅,去掉骨肉后,保留狍头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制而成,与狍子的头一模一样。

大概就是左边这大哥头上的这个样子

清代的《黑龙江外记》记载:“土人冬皮帽,春夏皆绒缀以貂尾,墨尔根等城草帽亦有缀貂尾者,或谓兵丁之便帽。索伦、达呼尔以狍头为帽,双耳挺然,如人生角。”

猎人趴伏在草丛里,只露出头角。

傻狍子就会误认为猎人是他们的同类,非但不逃跑,有时还会凑近一探究竟。这时猎人扣动扳机,无不成功。

只靠头角认同伴的傻狍子

其“傻"的部分原因也有体型在深雪中很难行动,和活动场所固定等,比较容易被抓到

(现在抓狍子犯法,看看就好)

(图片来自@ 图虫·创意)▼

只是技艺再高超的猎人,在凛冽的寒冬时节也不能保证打到猎物。

今天的鄂伦春人开始驯养驯鹿。驯鹿蹄似牛非牛、身似驴,体轻蹄大,善于在沼泽、密林和雪地中行走,被誉为林海之舟。

驯鹿除了为圣诞老爷爷拉车

也能为当地的旅游业出一份力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在游猎的鄂伦春桦树皮房旁,总有一群身形巨大的驯鹿,陪伴着猎人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天。

大雪封山时,不得不猫冬的鄂伦春人也按捺不住一颗渴望捕猎的躁动的心。他们把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流传上千年的“围鹿棋”当做猎场。

一方为猎犬,一方为鹿,在桦树皮房的火炉旁推演着一场又一场的围猎攻防对决。

只是1996年,鄂伦春自治旗相应国家禁猎号召,全旗上交猎枪,鄂伦春人也逐渐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但装成傻狍子的鄂伦春老猎人传说,仍然在东北大地上流传。

食在东北——冬捕、血肠和炉灶

随着猎枪从猎户家中逐渐进入博物馆,水域成为了人类最后的猎场。

中国人讲究无鱼不成席,如何在封冻的冰湖上获取这一鲜美的味道,东北人有着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冬捕。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最早有记载的冬捕是辽代时的四时捺钵。捺钵,契丹语意为行宫,皇帝随着季节变化四处游走,进行“春水”、“秋山”、“夏凉”和“坐冬”的四季捕猎活动。

契丹把春捺钵的地点选在松嫩交汇的湿地,主要是因为这里适合捕鱼。皇帝及随从们“卓帐冰上,凿冰取鱼”。

钩鱼时,在冰面上搭起帐篷,凿四个冰眼,中间的凿透用以钓鱼,外围的三个用以观察状况。

第一条鱼必须由皇帝亲手钓。当有人发现鱼情时,马上报告,皇帝就到中间的冰眼用绳钩掷鱼。

鱼中钩带绳逃走,先放松绳子任其去,等鱼挣扎得没劲了, 再合力将鱼拽上来。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钓得头鱼后,君臣即于大帐置酒设宴,大家载歌载舞,一醉方休。

今天东北的冬捕也延续了传统的方法,甚至还延续了萨满教里万物有灵的宗教色彩,即冬捕之前开湖祭祀。

2009年1月3日,吉林省查干湖冬捕以单网出鱼量16.8万公斤打破世界纪录,而全年有将近七个月气温在零度以下的呼伦湖能出产4000吨鱼。

每到冬天,渔民的家人都能透过爬满冰花的玻璃,看到一车车鱼被装在爬犁上运回家里的院子,一如窗子上贴着的火红的窗花——年年有鱼,代表了中国人对于生活的美好期待。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东北人都知道,猫冬时最重要的就是吃。

在寒冬腊月时节能就着鱼汤吃一口香喷喷的稻花香大米绝对是人间美味。不过东北人心中的硬菜,没有猪肉是不行的。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杀年猪在东北农家是件大事,以前每个村屯里都有专门杀猪的屠户。

庖丁解猪行云流水,些许时间就把一头完整的猪变成了一块块里脊、后鞧、前腿和内脏。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杀猪菜在东北无异于人间盛宴,而这盛宴上的最令人期待的菜肴就是煮血肠。

杀猪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搅拌使其不凝固,拌上剁碎的猪油和葱蒜末、盐、姜粉、胡椒粉等调料后灌肠,扎紧捆实,放入锅中煮制即成,味道浓香,油而不腻。

不管是切片趁热食用,或做酸菜时血肠白肉同时放入,都别有一番风味。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北方农村的火炉灶大多通过烟道连接火炕,在饭点回家的上班族和孩子,一进门扑面而来的是不同于屋外的温暖和浓郁的饭菜香味,也是很多人对家温馨的回忆。

雪国庆典——冰上火锅你敢吃吗

暖气解放了中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冬季生产力,也为“猫冬”时期的娱乐活动解锁了更多姿势。

把冰雪塑造成各种形状似乎是东北人的种族天赋,年幼时堆雪人打雪仗的熊孩子,也许就是今天的冰雪雕塑艺术家。

在很多县城,元宵节的冰灯还是冬天最值得期待的活动,而一年一度的冰雪节则是这冰雪国度的狂欢嘉年华。

雪人一堆就是2018个

这么壮观的雪人群也就在东北可以看到了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哈尔滨冰雪节源于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经济困难时期,为了鼓舞市民群众,改变黑龙江人民冬季生活,市政府最早提出了游园会的概念。

在那样一个物资短缺的年代,整个冰灯游园会从提出设想到完成布展,前后只用4天时间。

哈尔滨市13个部门的800多名职工在兆麟公园冻制冰灯上千盏,吸引了25万人次观光(为哈尔滨市当时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这个被冰灯点亮的哈尔滨冬天,改变了人们对冬天的认识。

从此“猫冬”变成了一个精神符号,从像蜷缩在火炉旁的小猫一样躲在家中,变成了冬季节庆期间娱乐活动的代称。

1985年,哈尔滨市在传统冰灯游园会的基础上举办了第一届冰雪节。

虽然从现在来看比较简陋,但是在国内外都广受好评。当年造访哈尔滨的游客数量突破了两百万人次。

利用灯光给冰雕添上色彩

吸引了中内外大量游客来一睹风采

(图片来自:不知道起啥名 / 图虫创意)▼

“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在2009年被批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的一届哈尔滨冰雪节上,60万平方米的冰雪大世界上矗立了百余件冰雕作品。

用于制作这些冰雕的冰块都是取材于松花江,平均每块重达700公斤,数千名艺术家集体动工,用冰块复原出了天坛、古罗马斗兽场等经典建筑。

冰雪版天坛,感觉有点像《西游记》里的龙宫?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随着这项活动的认同度不断提高,各地纷纷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冰雪节。

如长春瓦萨冰雪节、深圳世界之窗冰雪节、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内蒙古满洲里冰雪节、阿尔山国际冰雪节、鸟巢欢乐冰雪季以及北京欢乐水魔方冰雪狂欢节等。

(图片来自:newic / 图虫创意)▼

其中鸡鸣闻三国的边城满洲里,把中俄蒙三国国际选美比赛同冰雪节相结合,吸引了众多目光。

而满洲里市下辖的扎赉诺尔区更是独辟蹊径,在冰雕圆桌上大摆冰上火锅,用简单的几个元素,给这个寒冷彻骨的北疆小城平添了几分暖意。

身处满洲里,心在夏威夷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无独有偶,在内蒙古自治区冰与火的结合,还有传统美食冰煮羊。

传说当年成吉思汗到贝加尔湖一带征战之时,没有液态水,于是成吉思汗命令战士把贝加尔湖砸开取冰放进头盔里,再放入羊肉,然后生火煮化冰水同时煮熟羊肉,味道竟极其鲜美。

不当大汗也会是个好厨子

比望梅止渴高了几个段数

(图片来自:newic / 图虫创意)▼

不同于涮羊肉火锅里薄如绢帛的肉片,冰煮羊的羊肉是肉块。

接触到冰块而受冷收缩的羊肉,在加热时又会涨开,和汤里的洋葱、枸杞发生奇妙的反应,最终在入口的一瞬间把所有的爽滑细嫩都绽放在味蕾上。

转眼间,北方的冬天又到了。在现代化的今天,天气的寒冷再也不能阻挡人们出行的脚步。“猫冬”这个概念也越来越被淡化了。

猫冬时的快乐,就如同小时候听到窗外叫卖“冰糖葫芦儿”的感觉。

也许只是一种长久以来的匮乏感,得到了短暂的满足。当它变得稀松平常了之后,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乐趣。

但对它的怀念仍然深深镌刻在所有北方人的心目中。

《春捺钵与冬捕》,赵庆跃,《吉林劳动保护》2018年12期

《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徐朝,《奋斗》2019年15期

}

春夏和秋冬主题活动教案

第一部分结合素材点设计的活动

1、活动目标:知道获取天气情况的几种方法,了解天气预报的作用。

2、依据天气预报的用途,想象没有天气预报或是错误天气预报时的情况。

活动准备:故事录音、教师收听今天的天气预报

1、活动过程:今天的天气怎样?

(最高温度?会不会下雨?)

(1)你是怎么知道的?

(除了看电视知道天气情况,还有什么方式也可以知道天气情况。)

(2)天气预报里还会介绍些什么情况?

(风力、防晒指数、湿度??)

小结: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电话、报纸了解今后几天的天气情况,如果下雨就要带上雨具;如果碰到太阳很晒就可以涂上防晒霜,保护皮肤,有了天气预报就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

2、听故事《气象台认错》。

(1)回忆故事内容:为什么小子个猫出门时要带伞?

小个子猫淋到了雨该怪谁呢?

(2)你有什么好办法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情况?

(3)天气预报会有错吗?如果天气预报会有错误,这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没有天气预报,会怎样?

活动反思:活动后可组织天气观测小组,关注每天的天气预报,用语言和图画等方式向同伴报告。互相讨论“今天的天气预报有错吗?”将有关资料放在区域内巩固幼儿的兴趣。

1、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进行仿编。

2、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自然的愿望。

3、展幼儿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活动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云朵什么,一会儿变成了什么。

2、收集集各种云彩图片、照片,并布置成“云彩世界”。

3、与散文诗内容一致的课件。

(一) 谈话“云彩世界”

师:前几天我们一起收集了有关云彩的资料,今天一起来谈一谈“云彩世界”,哪个朋友介绍一下。

组织幼儿看课件画面1:讨论:是谁使云彩会变?

(二)师生共同编散文诗。

导语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看看风儿把云彩变成什么了? 课件2:风儿把云彩变成了什么?这些变出来的东西怎么样了?

老师编诗句: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竖起桅杆,扬起风帆,小白船,飘呀飘,飘到远处看不见。

课件3:请幼儿来编诗句

课件4:请幼儿来编诗句

(三)幼儿合作做动作编诗句

师:云彩还会变成什么?

教师指导幼儿将自己创作的云彩编进散文诗中。(个别引导)

活动反思:图表记录连接整个主题中的各个活动,活动前的图表记录是本次活动前期的经验准备,活动延伸部分,制作特殊的书,投放在区角中阅读并继续创编,是后期个体探索的内容。幼儿通过记录不仅学会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而且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幼儿能够有兴趣的通过不同形式和方法来观察风。

2、结合生活经验表现不同的风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景。

羽毛、树叶、纸、石头、磁块、小木棒、金属勺、记录纸、笔。

扇子、吹风机、电风扇等。

1、风在哪里。带领幼儿摸摸、抓抓,体会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启发幼儿假设自己是风,教师鼓励他们想风一样地行动。

1\用眼睛找风,从参照物上感受风的存在(小草、衣服、树叶的摇动等)

2\用身体找风:如头发飘动起来,脸上的凉意。

3\用自己的耳朵找风:区别不同的风声。

1、想一想、躲一躲:什么地方吹不到风。如:躲在大纸箱里等。

2、我们喜欢什么样的风,害怕什么样的风?为什么?

1、通过操作与思考,初步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

2、能大胆想象并讲述小雨点的新居,尝试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小雨点。

1、听过《小雨点旅行记》的故事,观察过在太阳照射下,水会不见的现象。

2、杯子、小玻璃板、热水、故事《听雨》

操作并思考 → 水到哪里去了 → 听故事 → 画画小雨点

1、师往杯子里倒热水,幼儿手掌朝下,盖住向上蒸发的水蒸气,并观察手掌上的水珠。

2、师再用玻璃板盖住杯口,观察水蒸气在玻璃板上形成的小水珠,并关注小水珠变成水滴落在杯子里的现象。

3、幼儿谈论:水气是怎样变成雨的。(师可用《小雨点旅行记》的故事启发幼儿)

1、我们曾经看过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渐渐没有了的现象,谁来告诉大家,水到哪里去了呢?

蝴蝶听到小雨点落在了哪儿?

1、你能不能让你画的小雨点会跑、会跳、会看,还有表情呢?

2、想象一下小雨点会落在哪里,有些什么表情?

3、幼儿绘画,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将想象画编成一个故事。

1、了解雨天带给我们的烦恼。

2、感知8的组成,初步学习8的加减列式。

图片(雨天上幼儿园的幼儿8名:男孩4人、女孩4人;撑伞3人、穿雨衣5人;穿雨靴2人、穿跑鞋2人;背包的1人、不背包的7人。)

1、结合季节特征,讲讲多雨的天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烦恼?

2、观察图片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样的天气?他们是怎么上幼儿园的?

1、寻找图片中的不同特征

2、列出等于8的加减法式题。

3、交流个人所列出的算式,并讲讲所表达的意思。

1、5+3=8与3+5=8都是按撑伞与穿雨披的不同列式,它们所表达的意思为什么不一样?

2、在排列的式题中还有与5+3=8、3+5=8相似的题目,讲讲它们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1.知道四季的明显不同,初步了解四季轮换顺序。

2.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收集四季景色图片、故事录音、字卡(春、夏、秋、冬)

说说收集来的图片景色是哪个季节。

二、听《小熊登月》故事,讨论:

1.小熊和小鸟在什么季节开始造飞船?

2.小鸟为什么要飞到南方去过冬?

3.小熊到什么季节把船造好?他到底上了天没有?他尝到的冰凉凉的是月亮吗?

4.小熊看到的脚印是怪物的吗?

1.认读春、夏、秋、冬

2.按四季顺序排列字卡。

1.通过制作拼图加深对春冬两季的认识。

2.在拼拼图中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从而体验成功的乐趣。

拼板材料(操作材料包2 P45),剪刀。

一、观察两幅图,说一说分别是什么季节,各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和变化。

二、剪下一幅图,剪开分割线,将下图作为底板,玩“拼拼图”游戏。

三、看得数寻找底板上的位置,全部放完后,把拼图翻过来即出现一幅完整的图画。

四、剪开另一幅拼图,将两幅打乱后在拼一拼。

1、通过活动进一步感知四季轮换,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2、能够大胆、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四季的特征,丰富相关的经验。

重、难点:1、颜色、特征、季节的三维对应(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文字:四季、春、夏、秋、冬

即时贴脚印 地板上的图谱

2.四季——春、夏、秋、冬(交流四季特征,丰富幼儿彼此的经验。)

3.——探索颜色代表的季节。

(走过四季,留下了许多的故事,那么每个故事会留下什么颜色的脚印?)

二、发现、感知四季的轮换

1.讨论:如何贴脚印(四季轮换)

2.幼儿操作(难点:按参照物排序)

3.总结:按四季轮换排序

2. 探索:还可以怎么玩?

1、区分不同季节穿什么衣服。

3、能给娃娃设计制作衣服。

活动准备:收集从小到大自己穿的衣服

1、摸摸讲讲:“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1)感受衣服面料的不同。

(2)交流:什么季节适合穿怎样的衣服?

(1)将纸娃娃覆盖在纸上,描画出服装的轮廓,并画出不同季节的服装。

(2)将自制服装按四季进行分类,给纸娃娃穿衣。

——从夏天到冬天或从冬天到夏天,天气和服装是怎么变化的?

——体会到不同季节穿不同衣服。

3、教师小结:春天到夏天,人们衣服穿得越来越少,越薄;从秋

天到冬天,人们穿衣服越穿越厚,越多。

活动反思:在这一活动中我投放了各种绘画工具,有彩纸,记号笔、油画棒等。作为老师我希望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展现。孩子们对于表现对象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用画笔画在纸上,有的呢,是用折纸的方式来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兴奋,故作品也很棒。我觉得,只要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够得到快乐,那么老师设计的活动就有价值了。

通过找错活动,进一步掌握四季的明显特征。

自然景色、季节特征明显的图片若干。图片中有1-2处与季节不匹配。(图片中的错处棵逐步增加,错的内容从明显到较隐蔽。)

一、 观察正确的季节图片4张

1、说说四季的季节特征。

2、说一说分别是什么季节,各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和变化。

二、选择图片仔细观察寻找

1、图中什么地方画错了?

1、试着将错误的图片修改正确。

2、绘画正确的四季图。

1、掌握四季的明显不同,了解四季轮换顺序。

2、感受季节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图书(ppt)《魔法奶奶的电话》、春夏秋冬

1、为什么只有四个键?

3、找找颜色代表的季节

1、幼儿看图片讲述图片内容

2、欣赏故事《魔法奶奶的电话》

3、观察代表春夏秋冬的图片上都有些什么?

4、说说代表四季明显特征的物体。

四、 绘画:《我最喜欢的季节》

十二、花园里有棵梧桐树

通过活动理解梧桐树在季节中的变化。

4幅春夏秋冬梧桐树的图片(能够显示出树叶由大到小、由稀到密、由新鲜到凋落、颜色由嫩绿到绿到枯黄。)

谈论有关梧桐树在季节中的变化,把这种变化用简单的图画表示出来,通过经常性观察去证实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2、寻找梧桐树与四季变化的联系

你喜欢什么季节的梧桐树?为什么?

1、通过活动初步理解桃树的生长过程。

根据图片,排列桃树的生长过程

二欣赏散文《一棵小桃树》

1、小桃树为什么哭泣?

2、三次哭泣有什么区别?

3、桃树上的花瓣可以不落吗?

4、秋叶可以不凋落吗?

5、这些现象表示了什么?

6、小桃树式先长叶子还是先长花?

7、它第一年有没有结果实?

8、什么时候才开始结果?

十四、我家门前的苹果树

1、欣赏故事,知道不同的季节照顾果树的方法。

1、能合作认养幼儿园一棵大树。

活动准备:苹果树生长过程的插入材料

1、听听“我家门前的苹果树”故事。

——教师出示苹果树。你喜欢吃苹果吗?为什么?

——有棵大苹果树,人们都说它太老了,要锯掉它,可是我却让它保留了下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边听故事边思考:在不同的季节里我们应该用哪些方式照顾果树?

——果树为什么“在摇头”(推满了垃圾,太脏)

——春天要为树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夏天到了,果树又碰到了什么麻烦?

——秋天的时候,大家为什么要夸奖我?

——冬天到了,我们要为果树做些什么?

——边听故事边讨论和排列插入材料,思考如何排列合理

——分别结伴认养一棵幼儿园的树木。

——商讨和记录各自的照顾方法。

(要求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交流,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如:树上有毛毛虫怎么办等)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对故事比较感兴趣,通过故事引发幼儿去思考在不同的季节里我们应该用哪些方式照顾果树?在一个又一个问题下,幼儿逐渐对每个季节中如何照顾树有了一定更深一步的认识。

1、识别花卉的名称和特征。

2、初步了解花卉生长与季节的关系。

1、初步感知花卉的名称。

2、介绍自己认识的花卉。

2、采用的各种科学方法

1、欣赏插花的不同造型和命名。

1、在游戏中了解不同季节开放的花。

2、尝试听辨1~5音。

图片若干;花盆若干;骰子一个

一、 出示各式各样的花,认一认

1、分辨花的不同特征。

2、分辨是什么季节开的花。

二、游戏《花儿花儿几时开》

1、将花盆放在教室内,颜色分别代表1-5的音

2、幼儿尝试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形象,围绕花朵跳舞

3、音乐停,按照停的音,围绕相应花盆

4、这些花是什么季节开的呢?(幼儿泛讲)

1、感知四季不同花卉。

2、学习编儿歌《四季花开》。

春夏秋冬卡片各一张、迎春花、桃花、句话、腊梅花、水仙花卡片各一张

1、配对活动“季节找花儿做朋友”

2、如:春天找桃花、迎春花做朋友;夏天找荷花做朋友;秋天找菊花做朋友;冬天找腊梅花、水仙做朋友。

讨论还有什么花在季节中开放

2、一边编儿歌一边插卡片

第二部分教师自由选编的活动

1、尝试用多种材料制造“雾”。

2、通过制作活动进一步理解雾的特征。

1、能够明显看出“雾气”的材料:镜子、透明杯子、透明保险袋。

2、棉絮、拷贝纸、桃花纸等用来模拟表现雾的材料若干。

1、雾是一个调皮的娃娃,经常会悄悄地来,悄悄地溜走。不过,老师还能制作“人造雾”呢!

2、教师在镜子上哈气,引导幼儿观看制作的“雾”机器迅速消失的过程。

3、提供各种材料,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雾”。如:玻璃窗上的“雾”:嘴巴对准窗子哈气;保鲜袋里的“雾”:嘴对准保鲜袋口往里哈气,产生“雾气”后,马上扎紧袋口。

4、启发幼儿说说这些人造雾是怎样产生的。

1、教师出示一张风景画,引导幼儿思考怎么使它看上去像一幅雾中的风景画。

2、启发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覆盖在自己的风景画上,产生风景被雾包围的效果。

3、互相欣赏各自雾蒙蒙的风景画。

1、结合已有资料和生活经验谈论对云的认识。

2、运用合适的材料、方法表现云的形态。

材料准备:蓝色绘画纸、油画棒

1、引导幼儿观看云的图片。谈论集中云的外形和相关的天气。如积云,胖胖的,又浓又厚,像一座山,形状易变;卷云,像羽毛,一行行,一群群;层云,宽大,灰色,位置很低。

2、这些又大又白、一簇簇在天空中到处浮动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3、它们不是棉花,不是肥皂泡,不是软糖,它们是成千上万吨水漂浮在高空中。

1、引导幼儿在兰色纸上用棉絮或白色油画棒表现出自己看见的雪白、柔软的云、鼓励幼儿为自己的作品说一小段话,教师帮组其记录。如:云像一座座的山,云连起来像蘑菇等。

2、幼儿的画――张贴在墙面上,供幼儿相互欣赏云彩壁画。

1、教师说:“白云”,幼儿边做蝴蝶飞的动作,边念“白云飘飘天气好”。教师说“乌云”,

幼儿边做蹲下的动作,边念“乌云滚滚要小雨,快快停下避避雨”。

2、根据幼儿的兴趣,游戏进行若干次。

1、学习用数字记录撒雪花片的结果。

2、多次记录结果的异同,体验将八个花片分成两份,会有不同的答案。

1、看一看盆中的雪花片,和我们平常玩的有什么不同。(正面为红色、反面为绿色)

2、数一数,盘中有几个雪花片。

1、教师师范并交待要求:把八个雪花片握在手里,象下雪一下把雪花片轻轻撒在桌上,看看撒出来几个红的,几个绿的,把它记在记录单上;撒一次记依次,记录的结果和撒

2、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每次都要撒八个雪花片,并按要求记录。

1、请个别幼儿(2~3人)介绍记录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2、幼儿对照自己的分合结果。找一找,自己记录单上有没有相同的记录,相同的记录出现了几次。

1、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上面的数字有没有规律,该怎样排列。

3、幼儿重新排列,左边从小到大排列,右边从大到小,数数一共有几种方法。

1、能通过进一步的观察,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之处;

2、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

材料准备:一些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

1、再次观察幼儿园的树,引导幼儿发现两种树的不同之处,如:叶子;

2、教师小结:人们基本可以从树的叶子上来区分常绿和落叶树;

3、请幼儿说说自己还曾经看到过什么树,它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为什么?

4、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家找找周围的常绿树和落叶树,并把它画下来,最好能说出它 的名字。

活动目的:1、了解一年四季各个月份开什么花。

2、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活动准备:1、“春、夏、秋、冬”生字大卡片。

1、用花仙子的身份引出四季。

教师扮演花仙子,今天花仙子要带小朋友去看看一年的四个季节,你们都知道有什么季节吗?

操作幻灯片,出示四季的景色图片,你们知道哪副是春天吗?为什么?那看看你们找的对不对,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操作幻灯片,将图片翻过,看看翻过来的字是不是“春”,对的就让幼儿给自己鼓鼓掌。然后用相同方法让幼儿找出其他的季节。

2、让幼儿了解四季开的一些花。

(1)教师以花仙子身份向幼儿介绍各种花朵的名称。

今天花现在还带了好多花宝宝到来呢,你们看看都认识他们吗?教师操作课件出示各种花朵的图片(水仙花、迎春花、杜鹃花、菊花、腊梅、荷花、茉莉花、樱花、桂花、桃花、茶花)

你们都知道他们的名字吗?教师让幼儿将自己认识的讲出来,还有的你们不认识吧?那就让花仙子我来告诉你们吧!

(2)幼儿地一次给各种花找到好朋友。

这些花有些在春季开,有些在夏季开,有些在秋季开,有些在冬季开,现在我要把它们送到你们手上,让你们带着他们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如果你觉得它是在春季开的,那就要找春天做朋友。

现在请幼儿将自己椅子下面放着的花拿出来,贴在胸前。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的生字卡片分别贴在椅子上。

教师播放《找朋友》的音乐,让幼儿来找朋友。

(3)播放课件,让幼儿知道各个季节都开什么常见的花。

你们都给自己的花宝宝找到了朋友,那到底找对了吗?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在什么季节才开的。

教师操作课件,在春季图片里操作,显示迎春花、樱花、桃花图片;在夏季图片里操作,显示杜鹃花、荷花、茉莉花;在秋季图片操作,显示菊花、桂花;在冬天图片操作,显示水仙花、茶花、腊梅)

(4)幼儿再次找朋友。

刚才那么都听了花仙子的介绍,知道你们都是什么季节开的花了吗?那让我们再来找一次朋友吧!

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幼儿找朋友,最后请幼儿互相看看,自己找的对不对。

1、熟悉音乐旋律和分辨乐句,能创编蝴蝶飞舞及蝴蝶停飞时的造型动作。

1、能愉快地与同伴一起参与游戏。

2、活动准备:四盆花和自制的蝴蝶操作教具。

活动过程:1、熟悉音乐

——倾听音乐,在每句句末拍一下手。

——随乐句划线表示乐句的长短:“请用笔记录

2、蝴蝶飞舞停飞时的造型动作。

——重点:引导幼儿做出不一样的造型。

——天气变冷/变热/下雨/天晴时,蝴蝶会想什

——做出什么样的动作呢?

——请四名幼儿扮做花,听音乐做各种开花动

——另四名幼儿扮作蝴蝶做飞舞动作,每一乐句结束时,飞到一朵花面前。

——让全班幼儿分角色,玩蝴蝶找花游戏。

4、相互交换角色玩游戏。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我以游戏贯穿始终。我在活动中,把落脚点放在关注幼儿的情感上,通过几个层层递进的环节,尝试把美的情感贯穿于活动的始终,让幼儿在一种愉快、宽松的氛围中,帮助小蝴蝶找朋友,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丰富有趣的情景,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帮助孩子积累各种基本经验。

1、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感受歌曲中表现的欢快节奏和活泼的情绪。

2、根据音乐和歌词内容,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3、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春天”的录像或图片。

1、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1)第一遍欣赏,初步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欢快、抒情的音乐性质。

(2)第二遍欣赏,同时播放录像,帮助幼儿再次感受歌曲。

——“说说歌曲唱了些什么?”

——“让我们跟着音乐拍拍节奏吧。”。

(3)第三遍欣赏,同时教师打节拍两至三次。

2、鼓励幼儿利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来打节拍。(停顿、休止,使其欢快、延长,使其抒情。)

(1)幼儿根据对歌词的理解自编动作,进行表演。(创编花、草、小黄鹂的动作。)

延伸活动:音乐角提供此乐曲及道具供欣赏表演。

活动反思:对孩子的经验把握不够:

(1)幼儿的前期经验不足,所以他们不能通过今天这个活动来充分地感受春天的诗意。

(2)在歌词的理解上,教师对幼儿的经验未了解充分。这首歌的歌词很美,又压韵,可以像儿歌一样来念,但对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难理解的。

1、通过回忆交流季节的相关经验,丰富幼儿夏季季节特征,进一步感知四季的不同和 美。

2、通过装扮四季娃娃,体验装扮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请一位教师扮演四季妈妈。

2、皱纹纸、卡纸、彩带、泡沫、芦叶、柳条、回形针、剪刀、胶水、蜡笔等材料。

3、录音机、四季音乐、舞曲磁带

1、请幼儿说说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小结:原来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秘密,春天柳树发芽了、花儿开放了、人们开始播种了,春天是一个温暖的季节;夏天树叶茂盛,我们可以去捉蝉、游泳,夏天是一个炎热的季节;秋天果实累累、树叶飞舞,它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冬天雪花飘飘,它是一个寒冷的季节。(结合孩子的回答进行总结、归纳,提升四季的美和四季与人们的关系)

1)请幼儿猜猜四季妈妈长得什么样?她身上会有些什么?

2)四季妈妈出场(身上装扮四季最显著的特征):小朋友们好!你们看我为你们带来了什么?孩子自主表达。

3)提问:你们为什么喜欢四季妈妈?(从妈妈的服装、材料等方面引导幼儿观察,归纳总结:妈妈服装上有春、夏、秋、冬四个美丽的季节)。

3、交待任务:四季妈妈你有什么事想告诉我们小朋友吗?四季妈妈:“我要在这儿开一个舞会,但是有一个要求:在这个舞会里一定要请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娃娃都来参加,你们愿意变成四季的娃娃来参加我的舞会吗?”

师:你们愿意变成哪个季节的娃娃去参加舞会?那我们怎样才能很快地变成四季娃娃,而且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季节的娃娃?请你们找几个好朋友去商量一下:准备变

成一个什么娃娃?装扮谁?怎样装扮?用什么材料装扮?

幼儿用各种材料装扮,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创造性使用情况,适当提一些建议。

1、五个小组分别介绍自己用什么材料装扮了什么娃娃? 五个娃娃出场时都要随音乐自由表现一番,展示四季的美。提醒小组中的幼儿进行补充。

二、四季的树和花——四季花开

1、知道各种花的名称,分辨它们通常在哪个季节开放。

2、自编问答歌,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春夏秋冬四季卡片各一张,迎春花、荷花、桃花、菊花、腊梅花水仙花卡片各一张。

配对游戏:季节找花儿找朋友

一边编儿歌一边抽卡片,直到抽玩卡片,儿歌结束。如:

问:暖和的春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早早开?

答:暖和的春天来到了,迎春花儿早早开。

问:春天越来越暖和,什么花儿笑着开?

答:春天越来越暖和,桃花桃花笑着开。

问:炎热的夏天来到了,什么花儿在水中开?

答:炎热的夏天来到了,荷花荷花水中开。

问:凉爽的秋天来到了,什么花儿在展览?

答:凉爽的秋天来到了,美丽的菊花在展览。

问:寒冷的冬天来到了,什么花儿在寒风中开?

答:寒冷的冬天来到了,腊梅花儿在寒风中开。

问:寒冷的冬天来到了,我们种的什么花儿开?

答:寒冷的冬天来到了,我们种的水仙花儿开。

在散文欣赏《听雨》这一活动中,仔细推敲,用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原则设计了一系列开放性提问,发展幼儿思维的创造能力,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像、创编。

设计程序为:激发兴趣—散文欣赏—创编活动—游戏体验

就以下几个典型的问题设计进行了分析:

1、你们看到了什么?那么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2、完整欣赏课件,感受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律美,然后提出以下问题:

小花蝴蝶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小雨是怎么唱歌的。

你认为小雨发出“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的声音时,小雨在干什么呢?

3、结合课件片段,理解散文内容的关键部分,引导幼儿思考。

为什么小花蝴蝶听到“沙沙沙”就知道小雨在跟森林的树叶玩耍呢?

那么小雨唱“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时,那小雨又在干什么呢?

4、窗外还在轻轻地唱,屋里小花蝴蝶还在静静地听,小花蝴蝶还会听到什么呢?那时小雨点又在干什么?

5、小花蝴蝶还会在大自然中听到哪些好听的声音呢?

问题1:激发兴趣,观看下雨的情境,采用简洁的提问: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了孩子了解散文的欲望。

问题2和3:通过幼儿初步记忆,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采用提示的方式让幼儿完成回答,并重点学习象声词“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

问题4:这样的过渡后提问的形式诱发幼儿的想像加以创编,通过幼儿交流讨论,教师引导、提示、帮助幼儿大胆想像,说出创编的内容,以至突破活动的难点。

问题5:引导幼儿继续去寻找大自然里美妙的声音,扩展幼儿的思维,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使主题得到升华。

总之,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提问的方法很多,如何设提问才能具有针对性、启发性、

诱导性,使幼儿积极动脑,发现问题,寻求答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提问在教育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我们幼儿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我愿意在实践继续认真探讨这个问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简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