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风雨同心抗击疫情的图片影响明天礼拜一乐山七中读书吗

根据《关于乐山师范学院开展第三方评价机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备案的函》(川人社函〔2021〕773号),我校将12月3日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若受疫情影响变动,考试时间调整另行通知。本次考试具体安排如下:

一、考评职业(工种)及等级

职业名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认定等级:四级/中级工

符合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条件的从业人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中级工:

1.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2.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3.高等院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在校生。

三、报名缴费及认定时间安排

四、申报程序与资格审查

1)填写《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个人申请表》(见附件1,要求通过计算机填写)1份,并粘贴2寸照片,本人手写签字确认。

2)提交身份证复印件1份(正、反面复印到一张A4纸上)。    

3)学历证书复印件1份。

4)在校生需提供学籍证明(原件)或学生证复印件1份。

5)提交现有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复印件1份(复印到A4纸上)。

6)本人照片:标准电子版2寸免冠证件照,Jpg格式,背景限白底,分辨率不低于370*480像素,小于20KB的电子原版照片,非二次翻拍;以考生姓名、身份证号命名(如:张三110220.jpg)。且交纸质2张2寸照片。

校内考生将报考材料提交经济管理学院初审,初审合格后提交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能认证与鉴定中心进行资格复审。社会考生将报考材料交至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能认证与鉴定中心进行资格审查。学校接收考生提交的报名资料后,在报名截止时间后的3个工作日内反馈审核意见。对审核不通过的,说明理由并退回资料。资格审核合格并缴纳考试费,方可具备参加考试资格。

资格复审合格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在乐山师范学院财务处微信公众号缴纳认定费255元/生。认定收费标准按照《关于公布乐山师范学院第三方评价机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收费标准的通知》(乐师院[2022]38号)文件执行。

考生缴费成功后,校内学生由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直接发放,校外考生通过邮件方式,向考生发送准考证信息。考生下载核对无误后自行打印(使用 A4 纸打印,保证字迹、照片清晰)。若准考证信息有误,请提供资料,联系工作管理员进行更正。

七、成绩公布及证书发放

考试结束后 15 个工作日公示认定结果(公示期 5 个工作日)。证书办理后及时发放给考生。

}

1.光伏:需求随硅料产能增长,电池技术更迭时机已到

2022H1行情回顾:光伏指数触底后强势反弹

2022年以来光伏行业整体跑赢Wind全A,5月以来强势反弹。  2022年海内外装机需求爆发,在国内疫情影响、海外通胀压力下光伏行业业绩确定性强,驱动板 块行情向上。

2022H1装机回顾:国内装机高增,工商业显著放量

国内:2022年1-4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 16.88GW,同比增长138.42%。 分布式依然为主导,工商业分布式占比提升至 70%以上。22Q1新增装机13.21GW,七助攻分 布式占比67%;分布式中,工商业占比达到 71.3%,较2021年提升约45pp。

展望:海内外装机加速,全球装机或超230GW

国内: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有效配合保障性并网规模建设,装机需求有望集中释放。 

地面电站:十四五期间通过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确定各省每年风光新增并网规模,形成需 求底线支撑;央国企为主导的风光大基地建设启动,22年地面电站装机并网需求集中释放。 

分布式:”整县推进“首批676个试点县市逐步启动;各省市分布式地补延续,分时电价政策完善, 工商业分布式需求充分激发。 

海外:俄乌地缘政治冲突下,欧洲能源危机爆发,可再生能源加速推进:REPower EU计划至2030 年可再生能源目标提升至45%,至2025年光伏目标装机320GW,2030年达600GW。

TOPCon技术成熟,已实现率先量产

TOPCon(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是一种基于选择性载流子原理的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 电池技术,由德国Fraunhofer太阳能研究所于2013年首次提出。其结构为N型硅衬底电池,在电池背面制备 一层超薄隧穿氧化层,然后再沉积一层掺杂多晶硅,二者共同形成了钝化接触结构,为硅片背面提供了良好的 界面钝化。  目前龙头企业TOPCon电池转换效率可达24.7%,良率97%左右,非硅成本较PERC高2~3分/W。考虑到硅片 端减薄及组件端BOS成本的摊薄,TOPCon组件一体化成本已基本实现与PERC打平。

从工艺兼容性看TOPCon与PERC兼容性较好,仅需在PERC产线基础上增加硼扩、LPCVD以及湿法刻蚀机台等。  原位掺杂一般需要增加退火炉(RTP),在后续工艺优化中,可考虑将退火与烧结工艺集成;  PECVD、PVD作为单面沉积技术,解决饶镀问题后可以节省湿法刻蚀设备(SSE)投资。

HJT转换效率领先,但成本居高不下

HIT电池一般是以N型硅片为衬底,在正面依次为透明导电氧化物膜(TCO)、 P型非晶硅薄膜(p-type a-Si:H) ,和本征富氢非晶硅薄膜(i-type a-Si:H);在电池背面依次为透明导电氧化物膜(TCO), N型非晶硅薄膜(ntype a-Si:H)和本征富氢非晶硅薄膜(i-type a-Si:H)。HJT电池的关键在于该结构的电池在a-Si/c-Si之间插入了 目前设备投资额较高(3.5~4亿元/GW)以及非硅成本较高(较PERC高0.15~0.25元/W)仍然是限制HJT大规模 量产的主要因素。

XBC:主打分布式细分市场

IBC太阳电池的PN结和金属接触都处于太 阳电池的背部,前表面彻底避免了金属栅 线电极的遮挡,结合前表面的金字塔绒面 结构和减反层组成的陷光结构,能够最大 限度地利用入射光,减少光学损失,具有 更高的短路电流。  目前隆基股份在泰州、西安西咸新区分别 投资建设4GW、15GW HPBC电池产能, 预计今年三季度开始陆续投产。  爱旭股份ABC电池已实现实验室最高转换 效率26.10%,预计平均量产转换效率将 达到25.5%。爱旭股份N型电池规划产能 52GW,其中珠海基地6.5GW项目预计今 年三季度建成投产。  由于XBC电池正面无栅线遮挡,转换效率 高,非常适合中高端分布式市场。

主产业链之硅料:供给紧张致价格上涨,Q4或现拐点

22年以来硅料产能释放,然受海内外终端需求快速增长、硅片新产能投放的影响,硅料供给仍显 不足。因此2022年以来硅料价格持续上涨,至2022年6月单晶复投料最高价达到27万元/吨,均价 达26.7万元/吨。  三季度开始硅料产能迎来新一轮释放期:22Q3通威包头二期5万吨、协鑫乐山颗粒硅项目、青海 丽豪一期5万吨投产,Q4开始逐步贡献产量,硅料价格有望迎来拐点;Q4晶诺、润阳各5万吨项目 有望投产,但实际有效产量有限。  预计22Q3国内硅料产量约20.15万吨,22Q4或至24.34万吨。全年国内硅料产量约78.9万吨,考 虑8万吨进口量,预计全年硅料总供给量约86.9万吨,支持全球装机约268GW(1.2容配比)。

主产业链之硅片:拉棒新产能投放,支撑硅料价格高位

硅片环节加速扩产,新增产能大于硅料增量产出。我们统计12家硅片企业产能规划,2021年末总 产能约360GW,2021年新增产能135GW;2022年上述企业目标产能达360GW,规划新增产能 200GW,一体化、专业化、新玩家硅片扩产加快。硅片环节大幅扩产,硅料需求快速增长,为硅 料持续上涨并维持高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产业链之电池: N型迭代开启,大尺寸电池盈利向好

Topcon与IBC量产进度更快,HJT规划产能更大。目前Topcon最大量产产能来自于晶科已投产的 16GW;IBC较为确定的量产产能规划主要来自隆基4GW和爱旭8.5GW,共12.5GW产能预计于 2022年投产;HJT方面,金刚玻璃3月1.2GW产线首片下线;5月华晟宣布宣城三期4.8GW双面微 晶项目扩产、与大理签署5GW HJT电池组件合作协议;爱康6GW 210大尺寸HJT项目动工,HJT 整体建设进度较2022年加快。但从各量产线进度和规模来看,Topcon和IBC量产进度明显更快, 在设备国产化等推进下或成为下一代技术路线。

大尺寸电池产能趋紧,盈利修复上行。N型技术迭代趋势下,2022年PERC电池新产能投建趋缓, Topcon/IBC等N型产线投产进度有限。因此在终端需求快速增长,大尺寸已为主流尺寸背景下, 大尺寸电池供需偏紧,单瓦盈利已至3-4分,较2021年大幅提升。 从22Q2硅片-电池涨价幅度和频率看,电池价格顺利传导硅片价格上涨成本,且略有超涨。5月末 硅片价格保持稳定,大尺寸电池价格继续上调,表明当前大尺寸电池需求良好,盈利亦持续向好。

主产业链之组件:海外需求加速,支撑组件排产良好

海外欧洲需求加速,组件出口环比增长。2022年以来受印度关税生效前抢装、欧洲能源危机等影 响,海外尤其是欧洲需求快速增长,组件出口也向欧洲倾斜。22年4月,印度对进口电池组件关税 生效,对印组件出口近乎停滞,对欧洲组件出口金额占比进一步提升。4月对欧洲16国电池组件出 口20.45亿美元,占总出口金额的58%。 当前欧洲500W+单玻组件价格稳定在0.27-0.28美元/W,现货价格涨至0.28-0.295美元/W以上水 平,较当前国内集中式1.95元/W(不含税1.73元/W)组件价格仍有溢价,支撑组件排产维持高位, 以及硅料价格维持高位。

辅材之金刚线:薄片化与细线化推进,线耗加速增长

辅材环节中,受益于硅片薄片化与切片细线化的持续推进,单位切片线耗加速增长。硅片厚度和金 刚线线径均影响切片线耗。细线化后,金刚线破断力下降,同时金刚石直径变小,因此导致切割力 下降,所需线耗大幅增长。以182切片为例,用40线切165μm硅片,每GW线耗约44万千米;若 用38线切同样厚度,线耗提升至52万千米左右;若使用38线切160μm硅片,线耗增至约56万千米。 薄片化+细线化,切片线耗加速增长,当前每GW切片线耗在50-55万千米。

下游需求快速增长,行业产销两旺,景气度上行。2022年硅片产量持续增长,金刚线保持满产; 且得益于产能提升、产销增长带来的成本摊薄,22Q1金刚线企业盈利能力普遍提升。展望下半年, 金刚线价格预计整体平稳,成本仍有一定摊薄与优化,预计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2.锂电池:增速有望恢复,关注国产替代机会

22H1新能源汽车行业回顾及展望

22H1受疫情冲击较大,22H2或将受益于消费回暖,提升行业景气度

22H1新能源汽车行业仍保持同比高增长,考虑疫情影响因素,全年产销仍将符合预期,预计全年 销量达500万辆。2022年伊始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2021年极高的景气度,22Q1新能源汽车销量 达124.9万辆,同比增长143%。22M4,受我国部分地区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出现显著下 降,然而在22M5又实现迅速回暖,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能力仍在。预计随着疫情影响逐步 退却,叠加各地对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政策纷纷出台,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仍能维持较高 景气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于2022年全年新能源车市维持相对乐观预期,预计全年销量达500万 辆,同比增长超40%。

PHEV占比提升,DM系列等插混车型表现亮眼

22H1,PHEV乘用车销量高增,新能源汽车消费属性降低。22M5,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达到24%, 其中乘用车市占率达26.3%,较2021年底提升近5pp。2022年前五月,BEV销量达158.6万辆, PHEV销量达41.6万辆,PHEV占比较2021年显著升高,接近22%,主要得益于以DMi为主的多款 优质PHEV车型的推出,完善了PHEV市场的产品结构。同时,我们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消费属 性将有所淡化,部分家庭对于“第二辆车”的购买需求将暂时搁置,新能源汽车主要消费市场将下 沉至二线以下城市的家庭用车汰换需求或网约车需求。那么,预计PHEV作为兼顾续航和经济性的 车型,将率先打开市场。

海外新能源汽车:22Q1海外车市稳定增长,欧洲仍为主力市场,已率先出现回暖态势

22Q1年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较21Q4出现小幅退坡,实现新能源汽车销售77.8万辆,但同比仍然 维持42%的可观增长。受俄乌战争、特斯拉停产及芯片短缺影响影响,欧洲新能源车市在22M4表 现稍显暗淡,根据CleanTechnica数据,4月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5.9万辆,环比下降36.7%, 同比下降1%。然而,通过现有数据预测,22M5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或将接近18万辆,环比增长 超13%,渗透率达20%,已经逐步摆脱俄罗斯线束供给制约。预期随着6月特斯拉上海工厂实现满 产,供给端问题将被解决,有望重新唤醒一定需求。 欧洲新能源汽车需求稳步增长,海外持续受益于政策激励,预期今年海外销量将超过400万辆。

22H1锂离子电池行业回顾及展望

磷酸铁锂占比持续提升,三元电池成本端承、价格升高导致需求转移 

2022年前五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165.1GWh,同比增长178%。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 64.6GWh,占总产量39.1%,较2021年下降约3pp;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100.3GWh,占总产 量60.7%,同比增长119%,持续11月超过三元电池。 2022年前五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83.1Wh,同比增长101%。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 34.0GWh,同比增长41%,占装车总量41%;磷酸铁锂电池装车累计49.0GWh,同比增长186%。

成本显著承压,盈利能力堪忧

22H1新能源金属价格快速上涨,行业成本端显著承压,导致大部分锂电池企业毛利率显著承压, 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大部分企业毛利率处于历史低点。随着成本压力逐步向下游进行传导,原材料 涨价影响部分消化,预计2022年H2中游电池厂商毛利率回暖,盈利状况改善。

全球锂电池:中国一骑绝尘,日韩紧随其后

前三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195.4GWh,同比增长230%。21Q3实现动力电池装机量 80.7GWh,同比增长114%,环比增长63%。今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高增和全球新能源汽车的 需求增长直接挂钩,如果芯片供应问题缓解,21Q4动力电池装机量仍能延续高增长,预计今年全 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上触300GWh,对应同比增长111%。

铝塑膜:国产化最后一块阵地,供需紧张下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铝塑膜为软包锂离子电芯包装材料,拥有较高护城河。目前主流软包电池企业多使用日本进口铝塑 膜,在动力电池市场上铝塑膜国产化率不足30%,存在巨大替代空间。22H2起随着比亚迪刀片电 池、三元路线的推广,软包路线作为安全性最高的电芯包装方案将被广泛运用,中长期市占率有望 获得巨大突破。当下,国产铝塑膜作为锂电池进一步降本的重要选择,已进入大规模送样阶段,预 期2022年至2023年将实现批量替代,确定性较强。

锂电隔膜:高护城河锂电材料,紧平衡下业绩稳定向好

隔膜拥有较高技术壁垒,行业扩产拖后,供给持续紧张。锂电池隔膜市场紧平衡运行,下游需求火 热,动力电池领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下快速发展,新建产能释放后,仍需要较长时间的产能 爬坡和设备调试,隔膜供应仍存在缺口。新进入者面临扩产设备供给不足限制,目前行业格局稳固。 新建产能下半年开始加速释放,终端需求也在迅速提升,预计隔膜市场持续紧平衡运行,价格仍有 上涨空间。

负极:供给紧平衡,石墨化产能集中释放后有望带来盈利能力反弹 

22H1成本端承压,负极受环评、能评等限制扩产进度较慢。目前处于原料供应偏紧和满负荷运作 的状态,负极厂家虽大多处于满负荷运作,但负极材料供应依旧紧张。22H1,随着石油价格上涨, 石油焦、针状焦等原材料大幅度涨价,负极厂商成本端显著承压。同时,受扩产慢,石墨化产能依 旧紧张,石墨化价格居高不下。22H2,随着行业石墨化产能陆续投产,产能爬坡时间迅速,预期 负极成本端压力将显著减轻,撑起一定利润空间。叠加2021年多数产能规划将于22H2小规模释放, 负极产业将于下半年实现量利齐升。

3.风电:招标量持续高增长,海风催化高景气

2022年H1行情回顾:业绩相对疲软,板块整体弱于大盘

2022年上半年风电设备指数下跌13.31%,与全市场相比,行业弹性较大。  受疫情反复及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影响,风电板块业绩相对疲软。 随着海风招标放量、海外市场政策利好,预计下半年行情有望升温。

招标规模放量,下半年新增装机有望提升

2022年1-5月国内风机招标量为45.18GW,同比增长105%。其中,陆上风机招标量为37.98GW, 海上风机招标量为7.2GW,预计全年有望超过70GW。  2021年以来,风机大规模招标,有望在2022年下半年新增装机中充分体现,带动整体风电板块估 值修复。  2022年1-5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规模为10.8GW。上半年招标项目(40GW)基本均在2022年完成 建设并网,叠加上半年部分装机,2022年全年国内风电装机规模预计可达50-60GW。

伴随陆上风机大型化趋势,风机降本+竞争加剧,导致陆上风机价格快速下降,2022年Q1达1876 元/KW。Q2以来风机招标价格有企稳趋势,6MW机组招标价格稳定在元/KW附近。 2021年国内新增陆上风机平均单机容量为3.1MW,推出的陆风最大单机容量为7MW左右,预计 短期内最大单机容量不会有快速提升,有望稳定在6-7MW附近。

海外政策不断利好海上风电

根据GWEC预测,2026年全球海上风机新增装机容量可达31.4GW,年的CAGR高达 38%,欧洲市场实现稳定增长,美国和亚洲市场有望快速发展。  2022年5月18日,丹麦、德国、比利时与荷兰政府在“北海海上风电峰会”上承诺, 年四国新增海上风电装机49GW,年均新增5GW,2030年底将达65GW。  海上风电目前累计装机量仅为技术可开发量的0.07%,未来仅需全球海上风电资源的10%所发电力, 即可满足全世界所有的电力需求。

大兆瓦海上风机成为主流

截止2021年底,吊装海上风机中,≥5MW的机组占比达到58.9%,同比增长约29个百分点。2021 年6-7MW(不含7MW)海上风电机组新增装机容量占海上新增装机容量的45.9%,同比增长约 30个百分点。 2022年7个海上风电项目招标总装机2706MW,绝大部分招标项目要求单机容量≥8MW、 ≥10MW,甚至≥11MW,大兆瓦海上风机正成为主流。

大型化风机应用将从整机成本、塔架、基础安装等多维度带来建设成本和度电成本的下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风电项目规模越大,单位千瓦投资越低。投资优化主要来自于前期、设 计及升压站等公共成本降低,规模效益可有效降低总体投资,从而提升整体收益。 对大容量项目或将多个项目打捆进行风电机组设备招标,可提高开发商的议价权,降低设备采购成 本。

4.电力设备&工控:投资需求正盛,盈利能力有望反转

2022H1行情回顾: 宏观因素影响较大,行业复苏迹象显现

2022年上半年电力设备行业指数下跌12.50%,工控设备指数下降12.48%,反弹后表现优于 Wind全A(-15.07%),有望成为行业复苏拐点。

发电侧:风光占比提升,驱动低压电器需求增长

风电:应用在变流器中的低压电器包括交流/真空接触器、框架断路器、框架隔离开关。预计 年我国风电变流器市场规模预计为58亿元/63亿元,同比增长2%/10%。

光伏:应用在逆变器中的低压电器包括交流/真空接触器、塑壳断路器、直流隔离开关。预计2022 年光伏新增装机为230GW。2012年后装机电站中的逆变器于2021年陆续进入替换,新增装机+存 量替换,我们认为未来逆变器行业增速将超越光伏装机增速。

输电侧:特高压投资加码,项目核准有望加快

电网: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规划投资累计超2.9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13%。 2022年,国网计划投资5000亿元以上,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预计带动社会投资超过1万亿元。 

特高压:“十四五”期间国网规划建设高压工程“24交14直”,总投资3800亿元,较“十三五” 增长35.7%。2022年国家电网计划建设“10交3直”共13条特高压线路,截止2022年4月已开工6 条,总投资827亿元,大规模项目招标预计会在下半年开始。

特高压核心主设备市场空间广阔

“十四五”期间,九大清洁能源基地规划装机6.65亿千瓦,风电光伏大基地规划装机2亿千瓦,按40% 外送及输送容量按800万千瓦/个测算,预计需新增特高压直流工程12个,交流工程16个,对应“十四 五”期间特高压直流投资约2500亿元,特高压交流投资1800亿元。 

交流:“十四五”期间特高压交流工程对应的1000kv变压器/组合器/电抗器预计投资为110亿元 /266亿元/57亿元。 

直流:“十四五”期间特高压直流工程对应的换流变压器/换流阀/电容器预计投资为284亿元/162 亿元/41亿元。

配电侧:本轮电网投资的重点环节

我国配电网目前短板较多,在配网稳定性、设备更新、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 升空间。  “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规划配网侧投资约3200亿元,占比48%,配网侧改造为南网“十四五” 重点投资环节,并加快向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建设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建设。  提升配网、农网供电水平成为未来趋势,“十四五”投资规划中配网侧投资占比明显提升,有望达

二次设备融合为大趋势

一二次融合设备凭借其在功能、性能方面的大幅度提升,已成为配电网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一二次设备分开,存在一二次设备型号不匹配导致安装困难等问题。随着电网对供电稳定性、可靠 性的要求不断提升,一二次融合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在反应速度、诊断准确率及智能化水平等方面 具有明显优势,目前一二次融合设备主要为智能柱上开关(架空线路)、智能环网柜(埋构线)。

工控:宏观指标5月大幅反弹,持续看好下半年稳增长

5月制造业PMI环比回升,行业景气度有所改善。2022年5月PMI为49.6,环比上升2.2pp,虽仍 未回升至荣枯线之上,但可以看出制造业景气度的改善较为明显。 大型企业的PMI回升至荣枯线之上,中型企业表现略好于小型企业,可以看出疫情对小型企业影响 最大,但疫情趋稳后,小型企业的修复弹性也有望维持最高。  5月制造业指标的回暖为金融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随着经济形势趋稳,供应链恢复,下半年 PMI有望重回荣枯线之上。

下游新能源需求强劲,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工控市场在2021年下半年增速开始放缓,2022Q1在疫情反复与海外形势紧张的背景下,需求仍 保持一定的韧劲,同比增长7.6%。  OEM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项目型市场表现较好。 疫情扰动下,看好国产替代机会。本土品牌有供应链灵活、售后服务及时等特点,且产品价格存在 一定优势。2022年受疫情影响,部分外资产品供货失去保障,许多厂商尝试并适应使用国产品牌, 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国产化进程,全年国产化率提升有望超预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

1990年代,“系统性监测”的工作规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基于此规则和国内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实际需求,我国于2012年开始逐步构建以制度规范、人力资源、工程技术为中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监测年度报告制度是该体系下的重要机制之一,旨在通过记录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本体及其环境的变化、保护展示传承实践、机构与能力建设情况,评估世界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是否得到保持,同时为各遗产地之间的信息分享和经验交流提供重要平台。该制度自2015年正式实施以来,已经成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管理工作的有力抓手。依据监测年度报告制度,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或监测机构每年均会编写监测年度报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20年度保护状况总报告》即是基于遗产地提交的2020年度监测年度报告编写而成,报告反映了2020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总体保护状况及发展特点,并提出了下阶段工作的展望和策略。该报告是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年度保护状况总报告系列的第七本。

一、世界文化遗产国内外发展形势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对各国世界遗产工作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各国为保障世界遗产的研究、管理、监测和阐释等工作的正常开展,纷纷开展了适应性调整和新方法探索。全球世界遗产数量继续维持1,121项,分布在167个缔约国,其中文化遗产869项、自然遗产213项、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39项。中国的世界遗产55项,其中文化遗产37项,自然遗产14项,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以下简称“混合遗产”)4项。

(一)疫情之下的世界遗产工作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为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按要求陆续关闭。各遗产地积极探索和发展云游直播、虚拟导览和线上讲座等展示阐释新模式,將疫情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4月初,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遗产地有序恢复开放,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对游客进行科学管理,控制游客接待量不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

而疫情对全球范围内的世界遗产工作影响更加长久和深远。原定于2020年在我国福州举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4届会议未能如期召开,这是自1977年以来,首次因不可抗力中断并推迟的常规会议。疫情最严重时,全球近90%的缔约国全部或部分关闭本国的世界遗产地(图1)。而世界旅游收入的40%来自世界遗产地和博物馆,因疫情造成的关停对全球旅游业冲击巨大。2020年全球国际游客量环比下降73%,其中亚太地区国际游客量下降最多(84%)。

(二)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体系化建设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尽管有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文物事业主要目标任务依然圆满完成。“十三五”期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大运河保护管理入选国际优秀案例;与此同时,世界遗产也不断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在“十三五”收官之际,“十四五”的布局已然开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等内容被写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遗产的公共文化属性进一步凸显,遗产与人的关系进一步加强。

顶层设计方面。在国家总体规划布局之下,大运河、长城、“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以下简称“丝绸之路”)等大型系列遗产的相关工作更具系统性和宏观性,既勾勒出主要线索,又有所侧重。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4个专项规划以及8个地方实施规划出台,标志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四梁八柱”规划体系正式形成。《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和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公布,促进实现长城的“整体保护,分段管理”和科学统筹。在“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的大框架下,我国总结丝绸之路的“廊道式”跨国系列遗产申报经验,积极参与“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和“南亚廊道”的交流研究,创设性地提出“海上丝绸之路交流活跃片区”概念,持续推进研究和申报工作。

行业建设方面。2020年11月,以“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召开。会议议题和内容全面丰富,表明世界文化遗产已成为引领我国文博行业发展的鲜明旗帜。年会工作机制也成为上下联动、平行参照、分享经验、凝聚共识的重要途径。

学科支持方面。文化遗产基础学科和专门领域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背景下,考古学作为文博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为探源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华民族历史、进而向世人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提供了关键依托,也为考古遗址类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与展示利用工作形成指导。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石窟寺保护利用10项主要任务。该意见的出台,体现出我国文物保护和世界遗产管理工作开始以特定领域和类别为线索,在摸清家底和补齐历史欠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耕细作,为日后的持续监测和预防性保护打下良好基础。

本年度,预备名单项目的培育工作稳步推进。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海上丝绸之路 · 中国史迹、北京中轴线、万里茶道、黄石矿冶工业遗产、钓鱼城遗址、江南水乡古镇等预备名单项目的价值研究和保护管理工作继续深入,关圣文化史迹、二里头遗址等积极申报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在2019年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发还待议”的“古泉州(刺桐)史迹”项目,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帮助下,重新论述遗产价值、遴选遗产构成、划定遗产区和缓冲区边界,更名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调整后的该申报项目遗产点增加至22处,缓冲区面积大幅增加。

(三)亚太地区第三轮定期报告启动

2020年10月,世界遗产第三轮定期报告填报工作在亚太地区正式启动。在国家文物局的统筹指导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与各省级文物主管部门、遗产地保护管理机构及监测机构通力合作,开展了包括《世界遗产关键术语表》在内的相关国际文件编译、第三轮定期报告与国内监测年度报告数据之间的梳理对应、依托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研发第三轮定期报告功能模块、策划线下专题培训,使定期报告填报工作有序推进。在填报过程中,各方充分沟通,对理念偏差和事实性错误进行纠正,确保了填报质量。其中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的问卷分别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负责填报,体现了我国文化遗产工作制度在统筹协调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上的优势。截至2020年底,第三轮定期报告初稿已基本完成。填报结果初步反映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已经在法律体系、管理机制、监测体系、利用模式、社会参与、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形成了适应自身国情和遗产地实际情况的特色实践。

(四)世界遗产框架下的专题项目继续深化

本年度,世界遗产框架下重要议题的讨论和研究持续开展,重点在于整合既有项目资源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世界遗产城市实验室”研讨会是继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关于历史性城镇景观的建议书》(UNESCO Recommendation on Historic UrbanLandscape)之后,对城市遗产保护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的再次梳理回顾。新冠疫情让人们关注到城市的脆弱性。“世界遗产城市实验室”围绕地方社区福祉、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遗产、城市基础设施与历史城市背景再探讨等内容展开研究,以期让城市更加强大、可持续、复原力更强,让城市与其历史和景观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10]。与会代表提出了提升城市复原力的五种途径:以人为中心的复原、绿色复原、经济公平的复原、恢复空间和基础设施、数字化的复原。

为评估世界遗产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程度,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研究人员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合作,针对气候变化问题提出了气候脆弱指数(ClimateVulnerability Index)(图2)。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9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预计到2100年,全球气温可能上升3.2℃,这将超过《巴黎协定》设置的控制值(上升2℃)。气候变化对世界遗产的威胁与日俱增,不仅影响到自然遗产,也影响到混合遗产和文化遗产。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实践对遗产、尤其是亚洲和非洲地区遗产的保护管理有着重要贡献。为帮助遗产保护管理者更好地理解遗产与社区的关系,以及了解遗产本身,国际文化财产保护和修复研究中心发布了新一期“传统知识体系与亚洲遗产保护管理”的会议文

件,旨在探索、研究和讨论亚洲地区能够有效用于遗产保护管理的关键主题;制定与这些关键主题相关的政策指南和准则文件,助力亚洲地区的能力建设。传统知识体系不论是对遗产从业者还是遗产所在地社区都有益处,特别是对后者而言,可以促进社区获得更大的内生动力、提升社会复原力、培养当地民众的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强化代际联系、避免和解决冲突、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并提升社会福祉。最重要的是,传统知识体系可以使遗产获得更强的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在灾前准备、災时响应和灾后恢复方面体现出更好的效率和效果。

(五)新类型遗产引发讨论

本年度,《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收录了近年来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推动下亚洲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的成果,中国专家也深度参与了该主题研究。农业遗产作为一种典型的有机演进型活态文化景观,对它的价值研究、认定和保护推动了全人类对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考。此前,三大饮品中的葡萄酒和咖啡均已在《世界遗产名录》中有所代表,本次主题研究是增加茶文化景观类遗产代表性的重要一步。

针对2018年因申遗牵涉的是否应将近代冲突记忆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问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本年度发布了第二份主题研究报告。报告认为,虽然可以说反人类罪对全人类都有教育意义,但不能说反映这些罪行的场所有利于世界和平。如何定义参与冲突的不同民族的记忆,如何定义这类叙述所属的人群,以及如何根据每次冲突在全球范围内的相对价值确定记忆的价值,可能是一个极富争议的过程。因此要使近代冲突记忆遗产的特征和价值满足《世界遗产公约》要求,并从根本上与《世界遗产公约》的宗旨保持一致,存在很大困难。

二、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现状分析以下将从承诺事项履行、机构与能力建设、遗产本体保存、遗产影响因素、保护项目及相关研究和舆情监测等六方面分析2020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状况。

截至2020年,我国41项世界文化遗产(含混合遗产的文化部分)共有承诺673项。其中54.98%来源于申遗文本及申遗补充文件,45.02%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决议。按承诺事项的内容分,重点具体承诺占比36%,一般具体承诺占比21.8%,常规承诺占比42.2%。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4届会议推迟至2021年,因此本年度未有新增的承诺事项。遗产地提交的2020年度监测年度报告数据显示,39项遗产、108处遗产地涉及的630项承诺事项中,已完成197项,占比31.27%;正在履行429项,占比68.1%;非正常履行4项,占比0.63%,涉及3项遗产。总体看来,2020年,99.37%的承诺事项正常履行(含正在履行和已完成),整体履行情况较好。

2020年,新完成承诺5项,涉及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丝绸之路、“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良渚古城遗址4项遗产。如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和带动下,近几年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分别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等国相关机构组建联合考古队,开展了多次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并举办相关考古成果展,较好完成了丝绸之路申遗补充材料中关于“2015—2020年的主要任务之一为开展中亚合作考古”的承诺。“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根据当地居民实际生产生活需要,制定了本岛居民过渡免费、国有景点免费、燃气运费补贴、家政服务差价补贴、平价新鲜超市(给予企业补贴)、开办鼓浪屿街道老人服务中心、“三无”老人可免费用餐等措施,完成了申遗补充材料中关于“将一部分门票收入补偿鼓浪屿本地居民的可能性”的承诺。

2020年非正常履行承诺有4项,涉及3项遗产,均为限时承诺,涉及建筑拆除、村庄搬迁、缓冲区调整和建设控制地带调整。其中,建筑拆除、村庄搬迁事项进展缓慢,主要由于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较多,协调困难较大。近期通过各方努力,该类承诺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近六年数据显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承诺事项正常履行的占比保持在95%左右,非正常履行承诺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各遗产地持续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要求,切实履行《世界遗产公约》相关责任和义务,积极保护和传承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

1.17处遗产地的保护管理机构发生变化

2020年,39项遗产、108处遗产地共设置了138个保护管理机构。从数量上看,95处遗产地(87.96%)为单个机构管理,其中43处为管理处/管理所/管理局等机构,11处为研究院/研究所机构,16处为政府派出机构管委会;另有13处遗产地(12.04%)为多个机构共同管理。从行政级别看,68处遗产地(62.96%)保护管理机构为处级(含副处级)及以上,其中有11处为厅(局)级,行政级别越高的机构越有利于在与相关机构和地区协调中获得话语权。

受文旅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的影响,17处遗产地(15.74%)的保护管理机构发生了变化。其中4处遗产地的行政级别得到提高;4处遗产地的机构与其他机构进行了合并;3处遗产地的机构经费来源发生变化;7处遗产地的机构名称发生变化。

为了保障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均指定了相关部门/机构承担监测工作,但仅有39处遗产地(36.11%)成立了专职机构,其他遗产地监测工作由其他部门/机构兼职承担,监测机构建设亟待加强。

2.从业人员总数同比下降,专业技术人员仍不满足需求

2020年,39项遗产、108处遗产地共有从业人员33,086人。受文旅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的影响,从业人员相较上年?减少8.27%,共有79处遗产地的从业人员发生变化,其中38处遗产地(35.51%)从业人员人数减少,41处(38.32%)增加。

2020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从业人员中有7,702人为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23.28%,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1.3%)相较上年增长1.48%。参照《全国文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占人才总量的比重达到45%以上,高、中、初级专业人员比例达到2:3:5”的要求,有32处遗产地(29.63%)满足专业技术人才要求,23处遗产地(21.3%)满足职称要求,仅有7处遗产地同时满足这两项要求,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以及素质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0年,从事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的共计1,339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05%,相较上年基本持平。其中,823人(61.46%)为专职人员,其他均为其他部门或机构的兼职人员,监测工作人才队伍也有待加强。

3.新颁布地方性法规4项和地方政府规章2项

2020年,12项遗产、20处遗产地新制定73项与遗产保护管理相关的规章和制度。其中,地方性法规4项,地方政府规章2项(见表1)、地方规范性文件6项、日常管理制度61项。本年度相较2019年多颁布实施各项规章与制度39项,其中日常管理制度涨幅明显,表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和精细化。根据初步统计,截至2020年底,已有八成遗产地专门制定了符合自身保护管理需求的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善。

4.线上培训次数大幅增加

2020年,39项遗产、98处遗产地共组织开展或参与培训536次,次数相较上年增加9.39%。培训人员总计17,398人次,相较上年下降16.03%,占总从业人员的52.58%。从培训次数看,保护管理理论与技术类的培训次数最多,约占比37.98%(图3),且相较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原因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年会于2020年升格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参会的遗产地较往年大幅度增加。从培训规模看,2020年组织的各类培训共计930,529人天,约为2019年的1.3倍,培训主题以安消防、保护管理理论与技术、其他(疫情相关)为主;受疫情影响,政策、旅游、其他(疫情相关)类培训规模较上年增长明显。

2020年,共开展线上培训61次,占总培训次数的11.38%,约为上年的12倍。线上培训共364,305人天,占2020年总培训规模的39.15%。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线上培训有效降低了疫情对培训工作的负面影响,是未来“新常态”下应当坚持的培训手段发展方向之一。

5.保护经费连续4年增长后回落

(1)保护经费同比下降22.53%

2020年,39项遗产、108处遗产地的保护经费总数达105.32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30.68亿元,同比下降22.53%?,保护经费总数连续4年增长后回落(图4)。从经费来源看,中央财政经费占比14.59%,比上年增加1.36%;地方财政经费占比67.05%,比上年减少6.48%,保护经费仍以地方财政为主。

从单个遗产地看,处于1,000万~5,000万之间、小于500万以及大于1亿这3个区间的遗产地数量较多(图5)。其中,经费大于1亿的有25处遗产地,保护经费总计约为91.26亿,占2020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总数的86.65%,而其他83處遗产地的保护经费总数占比13.35%,各遗产地之间的保护经费差异依旧较大。

(2)大型系列遗产仅长城保护经费有所增加

2020年,大运河、丝绸之路、长城(仅含山海关、嘉峪关、八达岭)的保护经费总数为22.04亿元,约占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总数的20.93%。其中大运河全部保护经费10.69亿元,较上年减少17.68亿元,主要原因为2019年大运河—江南运河嘉兴段等遗产地获得大额环境整治经费;丝绸之路全部保护经费为7.69亿元,较上年减少0.24亿元;长城(仅含山海关、嘉峪关、八达岭)全部保护经费为3.66亿元,较上年增加0.23亿元。从资金来源看,大运河、丝绸之路、长城(仅含山海关、嘉峪关、八达岭)保护经费均以地方财政经费为主,其中长城的中央财政经费占比最高。

(3)环境整治经费连续4年增长后回落,保护工程经费连续5年下降

2020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中投入最多的是人员公用,占总经费的44.06%;其次是环境整治工程,占比18.81%,分别是本体保护工程、展示工程的3倍、4倍;遗产监测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安消防工程、宣传教育的经费占比在1%~3%之间;考古项目、学术研究的经费占比均不到1%(图6)。近五年数据显示,环境整治工程经费占比经过4年连续增长后,2020年有所回落,但仍是占比最多的工程项目;保护工程经费占比已连续5年下降;旅游管理经费占比基本保持平稳;监测管理和学术研究占比一直较低。

(4)“古村落、历史城镇和中心”类遗产的平均保护经费最少

从遗产类型看,2020年古建筑类遗产保护经费最高,其次是古遗址及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类遗产最低。从平均经费看,文化景观类遗产最高,其次是混合遗产,“古村落、历史城镇和中心”类遗产最低。

2020年,8处石窟寺及石刻类遗产(莫高窟、大足石刻、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克孜尔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彬县大佛寺石窟)共获得保护经费6.0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经费占比78.46%,中央财政经费占比16.36%(图7)。从项目类型看,投入经费最多的是人员公用(45.58%)和环境整治(12.49%)。从经费来源看,中央财政经费主要支持本体保护工程和安消防工程;地方财政经费主要支持人员公用、环境整治工程和旅游管理工程;自筹经费主要支持学术研究。

(5)古遗址及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类遗产的监测经费投入相对较少

2020年,34项遗产、55处遗产地获得监测经费1.18亿元,约占保护经费总数的1.12%,其中中央财政经费占比41.02%,较上年下降12.4%。从遗产类型看,古建筑类和混合遗产的监测经费投入相对较多,古遗址及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类遗产相对较少(图8)。

1.少数遗产地总体格局发生正面影响变化

2020年,39项遗产、107处遗产地未发生总体格局变化;1项遗产、1处遗产地(丝绸之路—小雁塔)发生总体格局变化。小雁塔本年度实施了环境整治工程,拆除了遗产区、缓冲区内部分单位的建筑、住宅小区、城中村等,大雄宝殿东西院、南部山门外的周边环境得到改善,属于正面影响变化。

近六年数据显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总体格局绝大部分未发生变化或发生了正面变化,格局类遗产价值特征总体保持较好(图9)。在《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指导下,近几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遗产周边的环境整治工作都给予了较大支持,遗产地实施了一大批环境整治工程,进一步恢复了遗产周边历史环境,同时也带动了遗产地居民脱贫、生态保护、环境优化。

2.部分遗产地发生非负面影响的使用功能变化

2020年,7项遗产、8处遗产地发生了12处使用功能变化。其中8处使用功能变化与丰富展览内容、深化价值阐释有关,有利于遗产价值的传承,属于正面影响变化,具体包括庐山国家公园的白鹿洞书院,苏州古典园林的秫香馆、揽胜阁、辛台,丝绸之路—汉魏洛阳城遗址的城墙,大运河—江南运河杭州段的富义仓,良渚古城遗址的钟家港古河道以及外城台地。3处使用功能变化与保护、管理有关,亦属于正面影响变化,包括大运河—通济渠商丘南关段因保护需求对遗址进行了保护性回填;苏州古典园林的留园因游客管理需求,把盛家祠堂第二进空间由空置调整为游客服务区;明清故宫—北京故宫进一步优化了西所中殿的办公使用功能。1处使用功能变化与商业经营有关,为“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黄氏小宗由空置改为黄氏茶园,对遗产价值的影响尚不明确。

近六年数据显示,每年均有一定数量遗产地的使用功能发生变化,特别是从2018年起,每年均有近10%的遗产地围绕“让文物活起来”的号召,通过实施一系列以价值为基础的展陈提升、开辟实验考古区和公众考古区等新展示区等不同形式的尝试,调整使用功能,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进一步加强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

3. 96.4%的遗产要素变化由保护措施引起

2020年,30项遗产、48处遗产地的139处遗产要素单体的形式、材料或其他有价值的特征发生变化,占遗产地总数的44.44%,比上年减少11.12%。

134處遗产要素(96.4%)变化由于遗产地实施日常保养维护工程、修缮工程、抢险加固工程引起,比上年减少64处。4处遗产要素(2.88%)变化由当地自然条件或尚不明确的原因引起,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外观变化,对价值特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涉及3处遗产地。1处遗产要素(0.72%)变化由人为无意破坏和后续实施的修缮工程共同引起,属于兼有正负面影响的变化。

近六年数据显示(图10),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要素特征总体保持稳定,未变化和发生正面变化的遗产地占比保持在90%以上。与此同时,每年均有不同数量的遗产地发生了遗产要素单体负面影响变化,主要原因为当地自然条件、建筑物和开发项目、人为破坏以及突发性生态和地质事件等。

4. 89.86%的遗产地病害治理较好或控制正常

(1)63.89%的遗产地对遗产本体或载体的病害进行了调查

2020年,33项遗产、69处遗产地对遗产本体或载体的病害进行了调查,占遗产地总数的63.89%。近三年数据显示,54处遗产地每年都开展了病害调查工作,33处遗产地均未开展病害调查工作,表明部分遗产地的病害调查工作存在缺失。

根据病害调查记录,2020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存在各类病害共716项,以表层风化、裂缝、植物类病害为主,其中建/构筑物类、造像壁画类遗产的病害较多(图11)。

36处遗产地新发现173项病害。15项遗产、24处遗产地(34.78%)不仅明确了遗产本体或载体存在的病害类型,还掌握了病害类型对应的具体处数,如长城—嘉峪关通过病害调查了解到暗壁支线长城存在失稳状况5处、裂隙15处、表层风化8处,这体现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正朝着越来越精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经评估,17处遗产地(24.64%) 的病害治理较好,45处(65.22%)的病害控制正常,7处(10.14%)的表明病害开始恶化,但程度较轻,尚未造成威胁,共涉及26项病害,其中14项为建/构筑物类遗产的病害,6项为古遗址/古墓葬类遗产的病害,4项为造像/壁画类遗产的病害,2项为山体类遗产的病害。

(2)42.14%的严重病害发展状态得到监测

根据病害调查记录,2020年,37处遗产地的遗产本体和载体不存在严重病害;32处遗产地存在110项、821处严重病害,其中,古遗址/古墓葬类、建/构筑物类遗产要素的严重病害处数最多,分别占比49.03%、33.82%,共占严重病害总数的八成以上。针对严重病害,27处遗产地通过专项监测的方式去记录病害的发展状态,涉及105项、346处严重病害,占严重病害总数(821处)的42.14%,相较上年下降9.42%。从监测率看,造像壁画类遗产的严重病害数量虽仅占8.33%,但是监测率高达91.18%,远远超过次高的古遗址/古墓葬类遗产(51.25%),这表明目前遗产地对造像壁画类遗产的严重病害威胁及发展趋势普遍关注度较高。从监测手段看,观察和拍摄因其实施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是目前大部分遗产地采用的监测方式,分别占比为70.48%、71.43%,约为另外两种监测手段(检测和测量、前端设备)的3倍。监测机构和保护管理机构其他内设部门或下属机构是实施严重病害的主要机构。根据严重病害的监测数据情况,遗产地表示,78.1%(82项)严重病害治理较好或控制正常,21.9%(23项)严重病害开始恶化或已严重恶化,其中造像壁画类遗产的恶化率相对较高。

1. 92.75%遗产地对自然环境负面影响因素防治较好或控制正常

2020年,37项遗产、69处遗产地开展自然环境监测,较去年新增9处,占遗产地总数的63.89%,比上年上升7.41%。

本年度各遗产地共开展自然环境监测项目125项,其中大气、地表水仍然是遗产地普遍重点关注的监测内容(图12),与世界文化遗产第三轮定期报告填报结果显示的影响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本体保存主要自然环境因子相符。

为控制自然环境对遗产本体及其环境带来的影响,大部分遗产地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如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通过在洞窟外增设窟门、控制游客参观方式以减少窟外环境和参观活动对窟内相对湿度的影响;良渚古城遗址通过建设保护棚,减少雨水对南部城墙的直接冲刷。

总体来看,92.75%(64处)遗产地表示,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防治较好或控制正常;7.25%(3处古遗址及古墓葬、2处石窟寺)遗产地的负面影响开始恶化,但程度较轻,尚未造成威胁。

2.部分遗产地遭受以暴雨、台风/大风、洪水为主的自然灾害

2020年,9项遗产、11处遗产地遭受自然灾害20次,受灾遗产地占总数的10.19%。从灾害类型看,18次为以暴雨、台风/大风、洪水为主的气象水文灾害,1次为地震灾害,1次为生物灾害。灾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6—8月(80%)(图13)。其中,有15次灾害采取了灾前防范措施,有效降低了灾害的负面影响。

经评估,13次灾害(65%)对遗产本体影响轻微,3次灾害(15%)影响一般, 4次灾害(20%)影响较重或严重,涉及丝绸之路—苏巴什佛寺、麦积山石窟、峨眉山—乐山大佛(仅乐山大佛)3处遗产地,均为受到强降雨影响。近六年数据显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每年都会遭受自然灾害,虽然总体受灾比例呈下降趋势(图14),但自然灾害对遗产的负面影响仍不可小觑。

3.遗产地遭受人为破坏情况

2020年,7项遗产、7处遗产地遭受了人为破坏,占遗产地总数的6.48%。其中4项属于违法活动,8项属于蓄意或无意的破坏活动。经评估,这些人为破坏行为均未对遗产本体造成严重影响,涉及遗产地也均采取了相应处理措施。近六年数据显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每年均遭受人为破坏,但涉及遗产地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图15)。其中,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破坏行为,是影响世界文化遗产主要人为因素。

4.游客總量下降55.93%,游客压力有所缓解

(1)90.43%的遗产地游客量出现负增长

2020年,39项遗产、107处遗产地共接待游客量1.71亿人次,比上年减少2.17亿人次,下降55.93%。遗产地总游客量占全国总游客量的5.94%,占比与上年基本持平。从全年游客量月度总体分布来看,2—3月游客量相对较少,8—10月游客量较多(图16)。单个遗产地游客量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最高,达1,463.77万人次,不足1万人次的有5处遗产地,均为丝绸之路遗产点(汉魏洛阳城遗址、北庭故城遗址、兴教寺塔、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高昌故城),显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游客量差异依旧悬殊(图17)。

相较上年,90.43%遗产地(85处)游客量减少,减幅在50%~100%区间占比最多(52处遗产地);9.57%遗产地(9处)游客量增长,其中游客量增幅超过1倍的遗产地有2处,分别为丝绸之路—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原因主要是游客量基数小等。

2020年,24项遗产、32处遗产地共接待境外游客25.98万人次,比上年减少733.96万人次,占这些遗产地全年总游客量的0.36%,比上年减少2.75%。2020年,接待境外游客量较多的遗产地是明清故宫—北京故宫、丽江古城、北京皇家祭坛—天坛。

2020年,25项遗产、48处遗产地提供游客讲解服务,共服务游客331.81万人次,比去年减少505.41万人次,降幅60.37%。讲解服务游客量占这些遗产地游客量的3.9%,相较上年减少2.8%;占全国世界文化遗产总游客量的1.94%,与上年相比下降0.22%,占比仍较低。

(2)日游客承载量超载现象减少,采用预约方式管理游客的遗产地增多

2020年,5项遗产、6处遗产地存在超出日游客承载量情况,占遗产地总数的5.56%,与上年相比降低10.18%,游客压力有所缓解。4项遗产、8处遗产地存在超出瞬时游客承载量情况,占设定瞬时游客承载量遗产地总数的11.43%,相较上年下降6.88%。29项遗产、64处遗产地采用预约方式管理游客,占遗产地总数的59.26%,与上年相比增加13.89%。

虽然采用预约方式对游客进行管理,但仍有7处遗产地存在游客量超载现象(日游客量超载或瞬时游客量超载),比去年减少15处遗产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预约旅游已成为景区经营的基本要求和人们生活新方式,文旅部等部门多次下发文件倡导预约制,预约常态化机制未来可能在各遗产地成为趋势。

虽然现场参观受到疫情限制,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积极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开放模式,利用新媒体开启“云游”新模式,发布了一系列优质、丰富的线上资源,为公众“零距离”感知世界文化遗产搭建了平台。

(3)门票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均下降60%以上

2020年,80处遗产地门票收入共计35.6亿元,比上年下降64.91%。从单个遗产地看,4处遗产地(5.13%)相较上年门票收入上升,74处遗产地(94.87%)相较上年门票收入下降,其中门票收入下降50%以上的有52处遗产地,主要原因是实施门票优惠政策或受新冠疫情影响,游客量大幅减少。

59处遗产地保护管理机构参与的经营活动收入共计9.53亿元,比上年下降69.94%。其中9处遗产地(24.32%)相较上年收入增长,37处遗产地(75.51%)收入减少。

综合遗产地的门票收入和经营活动收入的情况,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仍以门票收入为主,门票收入是经营活动收入的近2.5倍。其中,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文化景观完全以门票收入为主。

5.经文物部门同意的建设项目数量较往年增加

2020年,16项遗产、29处遗产地的遗产区、缓冲区内存在建设项目,占遗产地总数的26.85%,相较上年减少8.34%。建设项目共计98项,以住宅、大型游客住宿及相关基础设施、说明性和游览性设施为主。其中经文物部门同意的建设项目有83项,占比84.69%,相较上年增加15.08%。总体看来,世界文化遗产地建设项目有所减少,但依然存在未按程序履行报批、未批先建的问题。

6.遗产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

2020年,2项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殷墟)的遗产区或缓冲区内存在严重污染企业2个。2项遗产、2处遗产地(云冈石窟、丝绸之路—高昌故城)的遗产区或缓冲区内存在4处资源开采点。近五年数据显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区或缓冲区内一直存在严重污染企业和资源开采点,为了确保这些社会环境不会对遗产造成负面影响,建议遗产地尽快开展专项调查或整治工作。

人口数量过多,会对遗产本体和环境保护以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负面影响。2020年有13项遗产、18处遗产地提出遗产区内有人口疏散需求,占遗产地总数的16.67%,占比与上年一致,其中殷墟、峨眉山—乐山大佛(仅峨眉山)2处遗产地连续2年提出存在显著的人口疏散需求。

2020年仅有13项遗产、25处遗产所在地(县/市)人均GDP超过全国人均GDP,占比27.17%(图18),相较上年减少4.35%;72.83%遗产地(67处)低于全国人均GDP。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五)保护项目及相关研究

1.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实施情况

随着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遗产保护状况审核愈加严格,保护管理规划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保护管理规划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中法律基础缺失的问题。截至2020年,21项遗产、61处遗产地的保护管理规划报国家文物局审定后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布实施,占遗产地总数的54.46%。此外,7项遗产、9处遗产地的保护管理规划由市级人民政府或省级文物部门公布實施,未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的要求,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布实施;6项遗产、8处遗产地的保护

管理规划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定,也未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布实施,有的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定长达十年以上。以上数据表明,部分遗产地存在对保护管理规划的公布主体认识不清或延迟公布规划的情况,有的遗产地甚至未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遗产地填报的有效数据统计,2020年正常实施的保护管理规划中的项目为87.18%,与上年基本持平,但部分遗产地缺少对规划实施情况的有效评估。

2.遗产保护展示与环境整治项目实施情况

2020年,33项遗产、61处遗产地实施了200项各类保护展示与环境整治工程。项目类型以本体保护工程为主,一共130项,其数量占全部工程的65%。多年数据显示,遗产本体的保护一直是工程实施内容的重点(图19)。

本年度31项遗产、52处遗产地实施了本体保护工程。长城保护工程、“平安故宫”工程、西藏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等“十三五”重大文物保护工程逐步收官。石窟寺的保护修缮工作有序推进,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小佛湾造像保护修缮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峨眉山—乐山大佛(仅乐山大佛)、丝绸之路—新安汉函谷关遗址、长城—山海关3处遗产地强化应急处置,组织开展抢险加固工程。

8处遗产地正在建设/提升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明清故宫—北京故宫,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明清皇家陵寝—明孝陵,元上都遗址,土司遗址—唐崖土司城址。截至2020年底,有25项遗产、35处遗产地已建设或正在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占全部遗产地?的31.53%。

2020年,24项遗产、41处遗产地实施了68项安全防护工程。全年投入经费约2.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占比87.5%,较上年增长约23.24%。53.65%的遗产地安消防经费以中央财政为主(图20)。自2018年,中央财政资金比例逐年增长,对遗产地安消防工作支持的覆盖面和力度均有所加强,体现了国家对文化遗產安全防护的重视。

除了建设或完善文物安全防护设施和文物安全监管平台之外,各遗产地还通过制定文物安全制度,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开展安消防培训和应急演练,与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等多种举措加强文物安全保障。总体上2020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安全形势良好,但威胁遗产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

4.遗产地考古和学术研究情况

2020年,11项遗产、18处遗产地开展了25项考古调查和发掘项目,其中13项考古发掘投入专门经费对遗址发掘现场进行保护,占全部项目的52%。17项(68%)考古项目为主动性发掘。一些遗产地通过考古发掘,进一步揭示了遗产构成面貌,有利于遗产内涵和价值认识的深化,同时也为下一步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面对公众对考古关注热度的不断高涨,有的遗产地在考古发掘现场组织了面向公众的体验教育活动。

34项遗产、61处遗产地的保护管理机构开展了学术研究工作。各项学术研究成果共计552项,其中科研课题171项(国家级课题31项)、著作62项、论文319篇。以遗产监测为研究方向的成果有11项课题,主要内容涉及遗产监测体系、石质文物和土遗址的病害监测、监测装备和技术应用。

1.核心舆情总量三年最低

2020年,海内外媒体发布的涉及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舆情信息7,895篇,包括我国全部世界文化遗产(含37项世界文化遗产、4项混合遗产)。相较2019年,2020年的核心舆情信息量减少3,592条,下降31.27%,为三年来最低。核心舆情信息数量排名前五位的遗产(明清故宫、大运河、长城、莫高窟、丝绸之路)核心舆情数量占总数的64.64%,显示出这些遗产地受到本年度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图21)。

从核心舆情月度分布看,2020年上半年(1—6月)舆情信息数量为近三年首次高于下半年,报道量占全年的54.73%。月度报道量较大的为1月和4月,2月是全国报道量最低的月份,主要受新冠疫情全面爆发的影响。总体看来,2020年的舆情月度分布量较稳定,差异相较往年减小。

2.石窟寺及石刻类遗产舆情关注度持续提升

2020年,古建筑类遗产的报道数量依然领先,占全部核心舆情信息的48.62%,其次为石窟寺及石刻类遗产。近三年舆情数据显示,古建筑类遗产一直是报道量最高的遗产类型,受到公众媒体的广泛关注;石窟寺及石刻类遗产的报道量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本年度成为关注度第二的遗产类型,这与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石窟寺的保护利用工作有关。古遗址及古墓葬类遗产的核心舆情数量近三年占比基本维持在13%左右,远低于该类遗产数量所占的比重(38%),关注度依旧不足(图22)。

从舆情报道的话题?看,“宣传展示利用”类话题关注度最高,其次是“旅游与游客管理”和“保护管理”。其中“旅游与游客管理”类舆情相较上年增长11.82%,涨幅明显,这与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各遗产地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制定和调整旅游与游客管理措施有关。

3.负面舆情有小幅增长

从情感倾向看,2020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核心舆情信息绝大部分为非负面,负面舆情仅113篇,占比1.43%,相较上年增长0.57%。本年度的负面舆情共涉及12项遗产,其中明清故宫的负面舆情最多,达53篇,占全部负面舆情数量近一半,主要由于“女子闭馆日开车进故宫”等事件引起;其次是长城,主要由于八达岭长城发生游客刻字事件引起。

从负面舆情内容看,主要集中在“旅游与游客管理”和“遗产保存情况与影响因素”两大类,其中“旅游与游客管理”类最多,占比达84.96%。

从遗产类型看,本年度古建筑类遗产的负面舆情发生率最高,且相较上年涨幅明显,主要原因为本年度的几件热点负面舆情发生地均为古建筑类遗产,事件类型主要和“旅游与游客管理”相关。文化景观、混合遗产、“古村落、历史城镇和中心”、古遗址及古墓葬类遗产的负面舆情发生率相较上年均有所下降,石窟寺及石刻类遗产本年度未发生负面舆情。

为了顺应国内外世界遗产事业形势的变化,聚焦新时代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新任务和新使命,结合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状况发展特点,遗产保护管理人员主观上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客观上,当前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责任已经越来越超出文物行业能够独立承担的范围,需要遗产所在地的人民政府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建立“社会大协作”的环境。下阶段建议遗产所在的当地人民政府、保护管理机构和监测机构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优化顶层设计,发挥遗产保护在地区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保护管理机构的义务:加强应用研究,稳定专业队伍。首先要加强体制机制研究,提高工作质量,特别是加强对于遗产研究的科技支撑,树立“学以致用”的态度,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机制建设。其次是稳定专业队伍,创新用人机制。在现有人员条件下,用足政策,制定配套细则,规范人事管理,完善考核和奖惩制度,丰富评价方式,提高经济待遇,让熟悉文物工作的从业人员安心、尽责工作;同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完善专业培训制度,扩大培训覆盖面,考虑面向更多遗产地利益相关者。

政府责任:面向专业需求,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建议进一步加强遗产保护立法,进一步明确效力范围、权责、奖惩等规定,并将制度执行和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各遗产地绩效考核管理,用制度保证制度的执行。其次,加强遗产保护管理机构与监测机构建设,提升权责配置,落实人员编制,优化岗位结构,明确权责分工,避免文物部门成为文化旅游的从属角色,促使文物部门在文旅融合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三,优化经费结构,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经费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制度与机制。中央财政应当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中应单列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经费。加强“古村落、历史城镇和中心”类遗产的总体保护经费以及古遗址及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类遗产的监测经费投入力度。

(二)发挥监测职能,融入保护管理

监测机构的行动:加强监测研究,完善监测机制。在角色上,建议遗产监测机构深度参与遗产本体或载体病害监测工作,做到整体把握遗产保存状况。在方向上,建议遗产监测机构做好遗产总体格局价值特征的识别、梳理和确认,明确保护对象,积极开展涉建项目的影响评估,并通过遥感等手段有效监控遗产区和缓冲区内的建设项目。在需求上,建议遗产监测机构加强自然环境监测数据积累与分析;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精细化评估,编制应急管理规划和通用处置方案,加强遗产应急管理能力。

保护管理机构的职责:深耕保护项目,加强能力建设。首先,在观念上,建议遗产保护管理机构树立“大监测”观念,实现文物安全检查、防灾减灾与日常监测巡查的有机结合,推动安防融入监测工作。在工作责任上,建议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按照法定程序及时完成规划编制、修编与公布,并做好规划的实施评估工作;第二,深入参与保护项目,及时掌握进展,做好过程管理和事后评估,总结成果、经验和教训,梳理形成案例汇编、实施导则等成果,并积极推广。在发展方向上,首先建议遗产保护管理机构积极开展世界文化遗产考古,深入揭示遗产构成,展示与阐释遗产价值,同时投入专项经费用于发掘现场保护。其次加强遗产地旅游科技支撑,积极创新旅游模式,提升讲解服务品质,提高展示与阐释水平。第三,积极总结疫情影响与应对经验,提高遗产地突发事件应对和灾疫后恢复能力。

(三)加强各方沟通,改善社会环境

保护管理机构的任务:加强与外界沟通,争取广泛支持。建设项目仍是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常常涉及法人违法,文物部门弱势、处理难度较大等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配合,有待时日。遗产保护管理机构要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努力推动大环境的改善。首先是要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全社會的遗产保护意识,鼓励社会力量多渠道监督;二是要与政府部门做好沟通,争取文物执法权或与执法部门联合,建立常态化的执法巡查督查机制,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依法处理。三是要加强舆情分析应对能力,积极寻找专业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平衡点,回应社会关切,发出专业声音,讲好专业故事,提升自身的舆情处置能力,创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外部环境。

政府角色:积极组织协调,支持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建议各级人民政府积极协调部门利益,获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所需要的最大公约数,力求将遗产规划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当前的要务,一是推进污染企业外迁,关停资源开采点,同时发展替代产业,保障遗产地居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二是邀请专业机构协助制定方案,兼顾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当地居民利益,在有人口压力的遗产地有序开展人口疏散工作。此外,各地人民政府也应积极作为,支持遗产地兑现建筑拆除、村庄搬迁、缓冲区调整、建设控制地带调整等承诺事项,按要求履行国际义务。

(执笔:罗颖、张依萌、张玉敏、高晨翔、张欣、王芳、刘懿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雨同心抗击疫情的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