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行业电商创业故事?


文/天下网商记者 周麟

母婴电商如何在红海里面找到新机会?

还在深圳边检端着铁饭碗时,何梦媛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尽管她看起来和周围的同事并无不同:早上起来穿上警服,坐着班车上班下班,到点去食堂吃饭,上整整24小时班之后休息两天,循环往复。

很多人并不知道,按部就班之外,何梦媛是个拥有近30万粉丝的微博红人,因为热衷于海淘和购物,她经常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购物体验,还组织过数千场团购。

尽管收益不错,何梦媛一直把它当做兼职,直到2014年底,她越发觉得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已来临,对自己想做的社区型电商而言,是可遇不可求的窗口期,于是果断辞职创业。

“这是一个以消费分享社区为基底的母婴电商平台,定位于打造中高端辣妈生活方式。”何梦媛介绍说,她创办的因淘优品,目前已从微博时期其单个人的购物分享,变成了集中在一个App里的、所有用户的购物和生活分享,社区氛围浓厚。同时,它还是一个移动电商平台,连接消费者和优质供应商,妈妈在这里分享的、想买的会形成需求,再到供应商那里买到商品,完成闭环。

何梦媛是最早一批的海淘达人。2011年,刚生完宝宝的她,本来就喜欢购物,那时有了更多的理由去购买,只不过阵地发生了转移,她用大把的时间去逛国外购物网站。

“当时就觉得新天地来了,这个东西也没见过,那个东西也没见过,然后就去买,到手后在微博上跟大家分享。”喜欢折腾也喜欢新鲜事物的何梦媛就这样成了最早尝试海淘的一批用户。

驱使她持续分享的是微博中的强互动。自从开始分享海淘成果,她的微博账号@樱桃子麻麻海淘控 的粉丝数量和互动量迅速增长,粉丝喜欢和她咨询、讨论海淘产品。这些粉丝也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妈妈们,她们在意育儿质量,对海外购物的需求也十分明显。

这填充了她的闲暇时间,“女人都有强社交需求,尤其是做了妈妈以后。”与妈妈们的强互动,促成何梦媛创业的第一步:代购。

现在看来,这一步在当时有着极佳的天时地利。

2011年海淘风才初见端倪,跨境购物的环境远没有现在这么成熟,转运公司也不多,对大多数妈妈们来说,自己去海淘还是一件高门槛的事,需要费时费力。与此同时,跨境电商平台的角色在当时也并未强势形成,这都给像何梦媛这样的海淘达人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另一方面,微博作为当时发展最强劲的社交平台,基于共同话题和持续互动培育出的强关系在喷涌。

几个月后,何梦媛的粉丝涨到了1000多,这个看起来并不多的数字,背后却是高度一致的粉丝画像和购物需求。

她很快感觉到海淘代购已经很难满足需求,开始组织团购,同时开始寻找国内优质供应商来取代漫长的海淘过程。

何梦媛是母婴红人创业路径的缩影——先用内容吸引粉丝,然后再以团购切入变现。那些为妈妈们所熟知的母婴大V,如一小时爸爸、常青藤爸爸、年糕妈妈等的商业路径都与此相似。只不过在变现和供应链上,何梦媛起步更早,走得更快。

2014年开始,陆续有投资人给何梦媛投出橄榄枝,想把她也培养成一名种子选手,放到母婴电商的赛道上。这其中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同样是在微博上以@正品花王经销商 起家的刘楠和她的蜜芽宝贝,经过资本的推手,在母婴电商领域风头正劲。

对于邀约,何梦媛都一一婉拒,她的理由是自己尚无互联网经验沉淀,不适合做快线模式。她想做的,“不只是电商,更想往社交化电商的方向去走。”

眼下,因淘优品越来越平台化,何梦媛和因淘团队的购物分享仍然继续,但越来越鼓励和强调用户自发产生优质内容。UGC内容话题仅限于做消费相关,不做情感和育儿。

何梦媛说,这个限定既延续了因淘调性,也利于内容更专更垂直。在这样的场景氛围下,用户的购买冲动很容易被激发。 “就像逛宜家一样,你看见各种商品摆在别人家被别人用,特别容易也想要买买买。”

对于这一点,何梦媛经验丰富。早期因淘优品的团购受到热捧,与何梦媛的内容产出有着很大的关联,她认为自己就是扮演了内容源头生产者的角色,擅于挖掘和带红新品。

以Betta奶瓶为例,这个被称为“奶瓶中的爱马仕”的日本品牌,最初就是何梦媛带头在微博上炒红的。何梦媛第一次见到这个歪脖子奶瓶很是新奇,买回对比试用后,很是推崇其防胀气功能。

尽管价格不菲,但粉丝热情不减,几天后何梦媛组织Betta团购,很快被抢光。

其他代购账号纷纷跟风开团,Betta由此迅速完成中国市场的品牌教育。

凭借选品禀赋和传播能力,因淘粉丝黏性与忠诚度不断上升。何梦媛的前同事tinawyt就是其中一个,过去四年,她参与了300多团,堪称骨灰粉,她还因为在因淘上分享认识了几位志趣相投的辣妈,彼此的信任关系进一步刺激买买买。

这是何梦媛最想拥抱和培养的优质用户:和她一样热爱分享,强化因淘社区里消费分享的氛围,以更有力地撬动电商环节。

做平台,关键在于拥有什么level什么品质的供应商

在供应链环节,何梦媛选择轻运营做平台。

这样的选择与基因不无关系。最初做团购时,何梦媛的方式非常初级:粉丝们先决定要团购什么商品,再上淘宝找靠谱卖家谈价格。后来,她慢慢接触到如上海朗涛贸易公司、汤团妈妈、面包家等体量大、品质优的供应商。

何梦媛告诉《天下网商》记者,一但进入圈子,自然就会接触到不同层级的供应商,关键看能与什么层级的供应商合作。由于此前积累了好几年的团购影响力,何梦媛谈下不少能提供一手供货的源头供应商,和其他一些母婴电商平台相比,因淘占据明显的价格优势。

平台模式也有其潜在风险,“第一是游戏规则能不能制定好,第二个是对货源的把控。”

因淘的解决方式是打造一个封闭式平台,每个品类只邀请确定一两家最优质的供应商来卖。如何确认谁最靠谱?何梦媛说自己会对备选合作对象进行面谈和实地考察,并在圈子里打探这家供应商的口碑,进行深入调查。

据何梦媛说,因淘至今都没有陷入假货纠纷。不过曾有妈妈反映宝宝穿了在因淘上买的纸尿裤,出现红屁股症状。尽管不排除是使用不当所致,何梦媛仍然大大提高了购买纸尿裤的用户特权:90天无理由退换货,即便是已经开封使用过。

做社交化电商的本质,是做母婴网红孵化器

因淘的故事讲到这里,只是何梦媛发展规划里的开头。在这个开头中,她自身的红人价值起到关键作用。

对于供应商来说,何梦媛是个优质的合作伙伴,她能带来的流量导入非常可观,三年间孵化了8家皇冠店,其中包括蜜芽宝贝的前身。

但在何梦媛看来,她的红人状态只存留于微博平台,因为分身乏力,她错过了微信公众号的黄金窗口期,尽管目前因淘微信公号有十几万粉丝,但跟其他动辄百万级别的母婴大号相比,已显“过气”。

她表示自己非常明白母婴类内容电商创业者光线外表背后的诸多痛点。首先,对于尚在单打独斗的内容电商而言,由于健康、杂事、状态等干扰,内容创作稳定性很难保证;其次,内容电商必然要依附于社交平台,而这些平台面临频繁的新旧交替,稍一疏忽,就错过了新平台的最佳红利期;第三,并非所有母婴内容电商都适合高歌猛进去变现,例如各种知名育儿号偶尔来一次团购还行,天天开团根本不现实。

基于这些,何梦媛的下一步规划是将因淘优品升级为孵化内容达人的平台,推动分享经济。对于分享达人而言,她们也会因分享带来的点击量以及导入的流量获得收益。

目前,越来越多母婴达人受邀入驻因淘,不仅有母婴圈知名网红一小时爸爸、粥悦悦等大咖坐镇,还有众多有闲、有品、有粉的辣妈。比如一位叫momo的妈咪连续600多天坚持记录下宝宝吃的辅食以及制作方式,从而成为身边姐妹淘的意见领袖。在何梦媛看来,随着这些自带粉丝、自带流量的大小达人们陆续入驻,因淘将迅速进一步聚合数量可观的用户与流量导入

}

  9月19日,充满争议的“阿里巴巴再上市”大戏将在美国纽交所上演。依照阿里巴巴提交的SEC文件显示,其上市发行价拟定在66-68美元,其融资额*5将达250亿美元,这将创下中国互联网公司史上的新纪录。

  有鉴于此,业内有着不少叫好声;但随之而来,也有着建立在阿里假货问题、VIE事件引发的诚信问题、*9次香港上市所带来的不良印象以及合伙人制度上的质疑:上市,会不会成为阿里走到巅峰之后的拐点?

  对于这场充满了争议的IPO,网易科技走访了阿里生态链上的各个环节,力图呈现出他人眼中不同角度的“阿里上市”。

  数据中的“阿里上市”

  要了解他人眼中的“阿里上市”,需要先了解阿里自己眼中的“阿里上市”;这适合用阿里SEC文件中的数据来展示,以下数据均来自9月15日更新后的阿里巴巴F1文件。

  一、上市数据:马云究竟将套现多少

  文件显示,此次阿里巴巴IPO共将发售320,106,100 ADS,其中123,076,931 ADS系阿里巴巴集团新增发,其余197,029,169 ADS来自于献售股东;而在承销商全部行使超额配售权的情况下,阿里巴巴此次共将发售368,122,000 ADS,即承销商的超额配售权额度为48,015,900 ADS。

  不同视角“阿里上市”:各级分化

  因此,阿里巴巴的总股本将从IPO之前的2,341,929,035普通股(1普通股=1 ADS),增长到2,465,005,966普通股(承销商未行使超额配售权),或者2,491,149,869普通股(承销商完全行使超额配售权)。

  如阿里最终以68美元的发行价价格区间上限上市,则市值将达到1676亿美元或者1694亿美元;在承销商全部行使超额配售权的条件下,融资总额*6可达到250亿美元,其中阿里巴巴集团将获得101.5亿美元。

  在机构套现方面,献售数目*5的是雅虎;依照68美元发行价计算,雅虎此次献售的121,739,130 ADS将获得82.8亿美元,IPO之后雅虎占股比例将从22.4%降至16.3%;如承销商全部行使超额配售权,雅虎还将出售18,260,870 ADS,出售总额为1.4亿ADS整,预计将获得95.2亿美元,占股比例将降至15.4%。

  而在个人股东方面,马云献售的12,750,000 ADS预计将获得8.67亿美元;如承销商全部行使超额配售权,马云还将出售2,708,345 ADS,预计将获得1.84亿美元,总计约10.5亿美元。

  蔡崇信献售的4,250,000 ADS预计将获得2.89亿美元,如计入承销商全部行使超额配售权时蔡崇信所额外出售的902,782 ADS,预计将共获得3.5亿美元。

  而在阿里员工方面,将献售12,459,282 ADS,预计将获得8.47亿美元;阿里前员工们将出售3,113,393 ADS,预计将获得2.12亿美元。在IPO之后,阿里员工与前员工持股比例将分别降至2.7%和0.7%。

  二、经营数据:阿里到巅峰了吗?

  根据文件显示,阿里2014财年(2013年4月1日-2014年3月31日)营收达到了525.04亿元,其中中国贸易为451.32亿元,国际贸易为48.51亿元。

  不同视角“阿里上市”:各级分化

  而在截止6月30日的2015财年*9财季中,阿里的营收为157.71亿元,同比增长46.32%;其中中国贸易133.48亿元,同比增长45.19%。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受到中国贸易增速大幅放缓的影响,阿里整体营收的增速也正在大幅放缓。

  与此同时,通过对比阿里在IPO初提交的SEC文件与9月15日更新的SEC文件可以发现,阿里在截止2013年12月31日时的活跃卖家(淘宝+天猫)为800万,活跃买家(淘宝+天猫)为2.31亿;在截止2014年6月31日,活跃卖家(淘宝+天猫)为850万,活跃买家(淘宝+天猫)为2.79亿,增长速度已明显放缓。

  据分析人士称,这种放缓或许是因受到中国电商竞争对手冲击及移动互联网兴起所致,如阿里无法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这种增速放缓的现象仍将持续。

  而在资产方面,相对于2013年12月31日的1070.58亿元总资产、728.05亿元总负债,截止2014年6月31日,阿里巴巴的总资产为1115.49亿元,总负债为707.31亿元。

  评论中的“阿里上市”

  从来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如阿里般在上市时受到如此巨大的关注与非议;这源于阿里平常的“深厚积累”:从假货到VIE、再到合伙人制度。

  综合媒体及业内的声音,可以发现评论对于“阿里上市”主要有着四大质疑:

  这是最为受人关注的话题。与其他公司不同,阿里采用了一种名为“合伙人制度”的结构,具体来说就是由“合伙人”提出集团董事会多数席位,而不受管理层或合伙人实际持股比例的制约,这一制度确保了马云等对公司管理的绝对控制权;但这一制度的“矛盾”在于,它剥夺了在通常的公司制度下其他股东的相应权利,无法保证一股一票、同股同权。

  由于这种结构与阿里巴巴上市[*{6}*]的香港市场所坚持的原则相违背,这也导致了两者无缘、让阿里巴巴转至纽约证交所上市,后者在很早以前就放弃了坚持要让股东享有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监管规定。有媒体评论认为,阿里巴巴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保证集团创始人马云及其合伙人能继续对集团拥有绝对的控制权,由于绝对的控制权以及有限的资本分配,这部分高层可以利用资本手段将他们所持有的资本转移到其他公司去,支付宝剥离和VIE结构风波就充分证明了这种管理结构的巨大风险性。

  根据阿里日前公布的文件显示,该公司目前共有30位合伙人。

  假货问题是电商平台的原罪,这种情况在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交易平台上更为明显,在淘宝上购买到假货的声音从未消失;一些品牌商甚至指出,该平台上所销售的与该品牌相关的产品有80%均为假货。

  事实上,阿里巴巴也曾经多次对“假货”问题进行打击,但往往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在于淘宝的盈利模式给了这些售假商家便利的售假通道,即便商家恶意售假被查封,只要供应链不断,仍可以重新注册店铺继续售假。

  业内认为,猖獗的假货现象将动摇阿里的根基,并为浑水等做空机构提供弹药。

  这并非是阿里*9次上市。在2007年11月,阿里巴巴B2B公司在香港上市,发行价为13.5港元,收盘价达到39.5港元,首日涨幅近200%,超额认购256倍,市值高达257亿美元。4个月后,市值却急剧缩水1500亿港元,最低时股价甚至跌至3.46港 元

  2012年,阿里巴巴宣布退市,退市回购价与5年前上市发行价持平。因此,在阿里巴巴B2B公司的上市过程中,许多投资者在投资阿里巴巴的项目上没有赚到钱,甚至亏了钱。业内对此评论为:上市五年使用了(股民)为其带来的几十亿美元无息贷款。

  阿里的财报很漂亮,营收高、净利润同样高,但负责支付宝的小微金融并不在此次阿里巴巴集团上市范围之内。

  评论认为,尽管马云持有小微金融的股权,并让阿里巴巴与该公司达成了利润共享协议,但两个企业仍只是“表亲”关系。这有可能会导致利益冲突——譬如在某个特殊背景下,马云究竟会做出更有利阿里巴巴的决定,还是选择让负责集团78%转账交易的小微金融更受益?

  卖家眼中的“阿里上市”

  在不久的未来,阿里巴巴将以千亿美元估值上市,这家科技公司和电子商务巨头,曾经通过淘宝网给成千上万的小卖家带来命运转折。但在很多中小卖家看来,现在淘宝网经过多次改制,已经不再是创业的福地,所有的流量都倾斜给能给阿里巴巴带来更多利益的大卖家。

  为此网易科技特意采访了来自不同时代的两名淘宝卖家,下面是他们的口述故事。

  小张儿:后悔没扩大规模

  卖家定位:北京学生

  开始时间:2004年

  卖家规模:月入4000

  结束原因:同行冲击

  我是淘宝网的*9批卖家,坐标北京,现在的工作是某游戏公司公关总监。

  我2002级大学,在淘宝上卖货应该是2004。最开始在淘宝上卖货就是为了好玩,没想过挣大钱,也不贪,就想挣个好吃好喝出门去个北戴河的钱。

  最开始听到班上同学说淘宝网上可以卖东西,也不知道跟阿里巴巴有什么关系,那时候牛逼的是各大门户网站。后来跟同学去动物园买衣服,看见好多假名牌,就动了在网上赚钱的念头。

  周末或者平时下课擦着动物园关门(下午3点半4点关)去买几件自己觉得看得上眼的 搁淘宝上卖。那时候也没多少本金,就是日常生活费每次去“拿货”每种就拿1-2件,男装拿的多,那时候就想万一砸手里自己还能穿。

  最早好像开店并不需要身份证拍照,但是好像没多久就让实名认证了。反正开店挺容易的,一个晚上就拾掇好了,当时还可以嵌入网店的背景音乐,我还放了首歌。最开始就那么几件衣服,也没给我推荐吧,留了自己的手机号,头两天好像没生意,第三天左右有打电话问的了。

  我的*9笔生意印象挺深:一个男的看上一件女装,说是给女朋友买。那时候可以不用支付宝见面交易的,约在了万通那边的一家麦当劳门口见面,很顺利。一个挺斯文的男的,没有废话,银货两讫,还给了我一张名片,印了个什么公司董事。这让我震惊了,什么董事啊还在网上买假货给女朋友?

  当时淘宝上假名牌居多,我也跟着赚了不少钱,从进货到卖出起码是翻一倍的价格,翻两倍到三倍也都卖过。

  那时候我特别不爱做外地生意 有几点原因:1、信不过,每次都纠结在是先钱后货还是先货后钱上,毕竟自己本金少,都是吃食堂的饭钱;2、那时候物流不方便,不知道怎么寄很麻烦;3、见面交易放心,聊聊天说不定还有回头客。

  我没有被骗过,但有人质疑过我货的来源和真假,我也实诚不太会骗人,基本上人问我我就直说,我说我去进的货,真假不敢保证,反正跟照片上的一样。那时候自己拍照片,挺简陋的,在宿舍或者在家就拍了。

  后来,我发现了捷径。我开始留意在动物园大红门的高仿货,而且*4是专柜同款。居然真的找到很多在动物园跟专柜一模一样的货 有esprit、only、jackjohns等知名品牌基本上都有一摸一样的,吊牌齐全,有备用扣子。

  我就去动物园跟人讲价,本来一看我也不像拿货的。我就开始跟人忽悠,我说你听说过淘宝么,可以网上卖,你不会上网吧?没关系我会啊,你相当于给你们探路呢,如果卖得好,以后我拿货自然多对吧 ?没想到一语成谶,这些人最终成了我*5的竞争对手。

  最后一次最多拿了十件,这是我的经济能力能承受的极限,大概不到300一件。我买完之后去专柜转悠,跟营业员说我前几天买了衣服,袋子破了,能再给我两个纸袋子么?就这么好几个商场要了十几个纸袋子,把破塑料透明袋一扔,换上纸袋子,大概700一件全卖了。

  那时候也算是我淘宝事业的巅峰期吧,在2005年的时候,每个月的纯收入就能超过4000了。我属于比较没什么事业心的人,赚了点小钱够吃喝旅游也就不想再多挣了。但那时候通过淘宝赚大钱的人很多,因为会用淘宝能把淘宝用好的人真的不算多。

  2006年,我开始逐渐退出淘宝,*9个原因是时间少了,大四的时候要实习,工作加学习让我没有时间进货和打理店铺。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则是大红门和动物园的销售商已经自己开始做淘宝店,这一段时间淘宝上的服装店数量激增,衣服的价格大幅度压下来,2004年的时候我的衣服可以翻倍甚至翻3倍的价格都有人买,但是2006年的时候利润已经不到50%了,小本生意又没有钱买一些广告推荐位,销量和利润都出现了大面积下滑。

  若干年后,我去鼓楼那边的一个小店,店长跟我说他认识个小店主,女孩,毕业就在淘宝上卖衣服,所有的货来源都,是动物园,一个月流水20万。

  我于是陷入了深深地沉思,默然的走出了店门。

  根岩:从无货到有货

  卖家定位:北京失业

  开始时间:2008

  卖家规模:月入10万

  结束原因:家庭原因

  我的淘宝生涯开始的非常早,但真正开始做已经到了2008年,就算是淘宝的第1.5批卖家吧。坐标北京,现在的工作是某营销公司策划。

  我是最早的一批淘宝卖家,在淘宝刚刚建立的时候,我就根据同事的介绍冲了进来。不过那时候主要是卖单位发下来的杂志和光盘,除了杂志之外就是卖手里的一些旧杂志和一些设计手册。

  那时候已经有同事开始去动物园进一些衣服然后在淘宝上卖掉,但对于我来说,淘宝就是一个清理手里库存的地方。

  那时候淘宝很简单,邮箱加地址就可以注册淘宝店,那时候用的还是单位的邮箱和地址,几乎什么材料都没有要。很快就产生了*9笔订单,是同城的人买杂志,他自取的。那时候每个月谈不上什么营业额,也就是卖上十来本杂志吧。只卖过一次异地,还是采用汇款的模式,定了五六本杂志,然后找物流来发货。

  后来离开了杂志社,手里也没货了,淘宝店就断了,这算是我的*9次淘宝尝试。

  真正开始在淘宝上创业则是2008年的9月,那时候原来的公司倒闭了,因为金融危机其他家的工资也很低,在家休息了两个月之后决定自己创业。

  那时候认识的朋友里已经有通过淘宝开始赚钱的,2008年初一个朋友才开始做淘宝,做到年中的时候已经开始雇了三个人做包装,还叫我去帮忙,这让我真正被触动了,觉得这时候的淘宝和2004年的时候不一样了。

  后来我跟随这个朋友一起去参加一个淘宝大卖家的年终会,只有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才能被邀请,在会上有人说自己的收入是一年7个亿,有20多个皇冠店(现在想想,这就是淘品牌的雏形吧)。

  我最开始的时候挂的就是大码衣服,主要是家里人想买但是缺乏渠道。在市场考察之后发现,渠道里的东西比较全而且便宜,利润率很高。当时选择的主要是年龄层偏大的男装为主,主要考虑到这个阶层手里有钱,而且事儿少。

  开店用了一天,需要身份证家庭住址等材料,然后开始实名认证,七天以后认证成功。最开始大概上架了20件产品,当时基本上采用的模式就是去销售渠道拍照,说自己是淘宝店主,如果有人下单,就再来渠道进货。如果渠道当时没有货,就告诉买家退款或者换款式,那时候的买家都可以接受这种做法。产生的*9笔交易是全套的秋衣秋裤,发往丹东,*9单就是平进平出,没有赚钱,就这样我开始了第二次淘宝创业。

  在最开始的8个月手里是没有货的,每天要往返于批发市场三四次,那个时候就住在离批发市场不远的地方。

  8个月中形式不断变,最开始就是拍,然后卖货,然后去市场拿,然后拿回家来包装,然后叫快递来发。后来发现批发市场附近快递又多又便宜,就直接写好快递单,带着包装单,开车去批发市场,那个时候还没有移动网络,早晨9点多去拿一趟人家买的,直接就发了,然后就回来跟人家在网上聊,然后赶着11点人家吃饭之前,再去一趟,然后继续回家聊,然后两点一点再去一趟,然后四点来钟再去一趟。

  那时候已经有了支付宝,但是很多人不用,还是会选择打到银行卡上,当时开通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型银行,反倒是支付宝上的钱不多,基本的模式都是汇款。

  无货期的时候很操心,但是确实交下了一大批客户,这个时候的月销量在四百单左右,月流水两万以上,利润一半。

  2009年5月份,我开始备货,主要原因是很多大码袜子的厂商在夏天的时候都不会再生产袜子了,我就跟一些厂家提前打好招呼,开始囤货。

  这基本上让我掘到了*9桶金,因为那个夏天大码袜子已经被我拿断货了,销量特别好,还没有到秋天,进的大概五六千双袜子就销售一空了。这个时候我开始关注产业链的上游,很多厂家会有空档期,我就有意识的利用这些空档期来订货。

  2010年年初,我积累下来的客户开始爆发,每个月的营业额能够达到十多万元。这个时候直通车开始显现出效果,2009年的时候我开始尝试做,只花了几百块但带回来的收益却非常好,这个时候其他卖家能够做到推广费用和利润1比3;2010年的时候直通车的效果略有下降,但因为我的关键词便宜转化率又比较高,所以还是能做到1比10左右,其他家只能做到1比1。

  2010年年中因为家庭原因关掉了当时非常红火的淘宝店。

  如何看现在的淘宝?

  小张儿:因为早年做过淘宝,所以对淘宝的商品一直有一种不信任感,直到2012年才开始*9次下单在淘宝买东西。

  总的来说,现在的淘宝对于买家来说很便捷、舒适,也比较放心,但对于卖家来说门槛却越来越高,我还是比较怀念那个野蛮生长的无序年代。

  在我看来,淘宝曾经是一场起义的煽动者,现在则变成了规则和秩序的制定者,已经完成了从草莽到统治的蜕变。

  根岩:今年我又重新开始做淘宝,淘宝现在变得比以前严谨很多,刷钻、打假等规则制定的比较完善。

  但是感觉买家的宽容变得更少,卖家和客服更加专业,但是以前的那种人情味少了很多,已经不会再有那种“淘宝”的感觉。

  电商导购平台眼中的“阿里上市”

  阿里上市,一个故事的开始,也是一个故事的结束。其实对于很对阿里生态的从业者来说,阿里上市对其影响或许早在一年以前就已经产生了。

  蘑菇街、美丽说等过去依靠阿里平台滋长的电商导购平台,从2012年阿里开始掐紧淘外流量来源的时期便不得不面临抉择的难题,放弃阿里或将丧失大量的利益,阿里更不希望将自己的利益分给这些淘外的公司。

  米折网作为蘑菇街、美丽说同一时间诞生的网站,在这过程中也面临被阿里强制转型的经历,看米折网CEO张良伦如何来看和阿里的关系。

  网易科技:米折网的业务发展形态是怎么样的?阿里上市是否有新变化?

  张良伦:米折网主要业务包括返利、优惠券、特卖,特卖交易类似聚划算 ,米折网是不同于美丽说蘑菇街的形态,美丽说、蘑菇街体量每个月能从淘宝获得的分成最多也就1000万左右,但是米折网在营收上已经大大超过他们。

  过去,米折网从淘宝来的收入占5成以上,从去年开始转型,随着阿里阻断淘外流量的入口,业务收入主要跟商户收入。

  网易科技:淘宝通过技术手段来控制自己流量来源,之前美丽说、蘑菇街都曾遇到过,对于米折呢?

  张良伦:其实对于米折网来说,面对淘宝的砍断的联系,*10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要从淘宝获利,过去依靠淘宝获利都是以淘宝客模式获利,而现在在淘宝政策下不得不面对逻辑的转换,开始通过直接接入商家,从商家端获利分成来减少与淘宝直接的利益纠葛,商家获利的来源基于能直接给商家带来成交额。

  网易科技:阿里上市之后对营收要求更迫切,是否会更严苛的要求来对生态企业进行要求?

  张良伦:这个情况应该分两种来看,*9是依靠阿里来挣钱的将会面对淘宝更严苛的利益收刮,第二种则是依然以独立的模式并不从淘宝直接获利,对于米折网来说返利业务在未来是淘宝关系比较密切的,但是从去年已经开始进行转型,闪购特卖业务已经逐渐取代过去的业务类型,用牺牲掉返利的利润,来维持和淘宝的关系,而未来肯定将会是以特卖为主的业务形态,这样并不牵涉到与淘宝之间竞争的关系。

  网易科技:作为从阿里出来的创业者,如何来看阿里生态?

  张良伦:我们都是受益于阿里的开放业态,但是在开放的格局下,大家都暂时获利了,当淘宝发现自己的利益被别人侵蚀之后,就又走向封闭,自然而然的矛盾升级,其实都是阿里生态中的一个小玩家,过度依靠阿里命运并不被自己掌握。

  现在来看与阿里的关系更多的是竞合关系,合作的空间被萎缩,关系并不像过去那么密切,如果过度依靠阿里,对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将会是非常局限。

  网易科技:大家的去淘化战略都进行的如何?垂直品类突围有前景么?

  张良伦:米折网转型,从今年开始进军母婴品类,独立成立了母婴品类的电商品牌贝贝网,也是转型的开始,进军母婴也是*5限度发挥平台优势的机会,过去米折网积累的优势能很好的嫁接到贝贝网,况且今年大量的母婴电商发展起来,也是大势所趋。对于贝贝网来说,短时间内做到月销售额几千万的规模,很快将达到1亿的销售额,也算是转型之后相对安全的生存线。

  网易科技:垂直品类面对淘宝的竞争,未来是不是会竞争更激烈?

  张良伦:过去垂直品类死了很多,淘宝作为大平台,所能承载的销售额有限,用户在细分化的需求下,淘宝的优势并不明显,大量的商户被淹没在淘宝中,如果不花钱在淘宝投广告,获得的关注有限,那么垂直的机会就有了,淘宝上市或许是给垂直品类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贝贝网并不惧怕跟淘宝的竞争,因为从服务的角度来说,垂直意味着服务更细分,用户关注度高的产品获利的空间更大。

  网易科技:未来阿里上市之后,对于垂直电商是否存在收购的可能,对于其他电商公司影响?

  张良伦:阿里上市之后,确实存在收购的可能,但是可能性并不大,首先,并不依靠阿里获利,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生存力,其次,阿里收购垂直电商对于其价值并不大。

  阿里上市对于创业的电商公司,能很好的改观投资者过去对于电商公司的偏见,特别是对海外投资者,另一方面是,阿里上市之后或许在国内将会有一批垂直品类的电商公司重新崛起,他们并不依赖阿里而生,却能创造出更好的价值。

  网易科技:作为曾经阿里的员工,阿里员工创业获得阿里支持的可能性并不大?

  张良伦:对于创业者,并不依赖阿里,对于我来说,自己创业,阿里只要不反对就可以了。过去阿里投资还是选择以自己流量入口为主,业务形态上能对阿里产生补充为主的企业为主。过去大量阿里员工创业者大量做阿里供应商的业务,比如做淘宝供应商、消费者服务商等等,而最近才慢慢更多的外延的创业者起来。

  现阶段蘑菇街、米折网开始转型向平台电商,和阿里的关系就非常的微妙。对于和阿里未来的合作其实并不能期待很多,而更多要靠自己。其实阿里上市后也不清楚会怎么样,但是对于米折网来说转型早已开始,做好自己吧!

  高德离职员工眼中的“阿里上市”

  一颗星星的陨落,在天际划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在太平洋的东海岸,美国的土地上,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将迎来美国股市*5规模的融资,而在这一边中国北京的阿里收购的公司高德地图,正在悄悄面临转型。

  从高德被阿里收购,到划归到UC旗下,围绕高德未来命运的猜测一直不绝于耳。让人唏嘘的是,在整合之后,裁员如期而至,这一切都悄无声息。

  员工小李昨天才出门见完客户,而今天却被通知要收拾东西走人,他加入高德才半年多,初来时的小李或许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是被裁。当记者问他缘由时,其表示,“当一家公司被整合之后,一些并不喜欢的部门和人,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就是离开”,语气中略带不屑;小李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棋子,但是在聊天的过程中不时流露出来的悲伤的情绪让人为之动容。

  据小李介绍,他当时入职高德就是在一次公开场合的演讲中听到高德高管的演讲,谈到地图在O2O领域的前景,让他产生了加入这家公司的念头;在其看来,移动互联网是未来,“所以当高德给我offer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来了”。

  在阿里上市的节骨眼上,高德已经悄悄的完成了与UC的整合。小李所在的部门被UC的部门直接接管,而他所担任的职位也被UC员工取而代之,据了解,同样的职位UC还要有所扩招。

  “难道你不适合么?他们要扩招也不留下你们?”

  “其实我自己并不想走,感觉还没达到自己的要求被赶走,结局并不是自己想象的。但难道被阿里收购的公司的命运都如此么?阿里就非要迫不及待的完成整合的任务,赶走自己不喜欢的员工。”

  在阿里收购完成高德之后,高德将会在三季度从美股完成退市,高德创始人兼CEO成从武也将卸任,仅担任顾问一职,高德CEO被现任UC的CEO俞永福取代。当时业内流传着一封高德员工的信,里面说道“退市,我们都造,这就是高德被打散、人心被涣散、人头被裁掉的开始,UC老俞不是在之前说过吗,关于高德的问题要在退市后再说,这下好了,我们真的退了,退的如此干脆,如此彻底,如此让昔日的辛苦付出和幸福美好付诸东流。。。。。别问我是谁,我是高德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可是,我无论如何也不想被搬到阿里UC塞墙缝。”

  成从武最近一次露面也是在高德最后一次财报分析会上。近日,高德CMO金俊也离职加盟了特斯拉中国,负责市场等工作,而巧合的是特斯拉刚刚和高德地图达成合作。

  小李称,“那封信当时在高德内部被大量传阅,很多老员工看到了都很感伤,在早已经知道命运后,很多人都选择了离开”。

  而另一位前高德员工小韩透露,自己部门内,认识的同事离职的有7、8个,已接近一半,其还是*9次遇到如此大规模的状况;据其透露,其已经找好下家(百度),很多同事也都选择加盟百度,因为加盟百度基本上工作内容差别不大。

  小韩透露,自己当时加盟高德其实也是为了上下班时间比较稳定;在她看来,高德已经是很成熟的公司,加班的情况并不突出,大家都在各自岗位上完成工作,对于已经成家的她来说,稳定是*4的选择,因此对于这次裁员很难接受。

  小韩和小李都表示,高德在产品上积累了很好的用户口碑,但是被阿里收购之后,命运就不被自己掌握了;他们也关注到新闻,阿里上市UC估值上涨,但这与他们已并无多大关系。小李说,高德老员工的股票早已套现,而自己加盟高德并无获得期权和股票。

  小李和小韩谈到高德的现状时,认为阿里现在移动上似乎更看重UC浏览器和神马搜索;在他们看来,高德只是阿里产品的补充,并不能扛起阿里移动的大旗,但是未来UC的关键神马能否做起来,将会直接影响UC在阿里布局中的地位;小韩强调,自己所负责的运营部门之前经常与阿里产品对接,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自己也很清楚其实高德在阿里生态中并不被重视也是必然。

  结余:高德似乎在步口碑网的老路,这个曾经与大众点评旗鼓相当的本地生活服务网站,被阿里收购之后便销声匿迹,其实并不是阿里不想做好线下服务,但是阿里文化使然并不适合旗下收购公司独立发展的条件,阿里是聚合的平台,要笼络外部资源达到自己平台利益*5化,而这些收购网站更多充当他的棋子,来帮助他完成聚合的作业。

  投资人眼中的“阿里上市”

  美国历史上*5的IPO正式拉开帷幕:阿里巴巴集团当地时间9月8日(中国传统假日中秋节夜)在纽约启动上市路演,向投资者推介股票。

  此前的9月5日,阿里发布了每股60-66美元的IPO发行价指导区间,*6将募资242亿美元,创下美国IPO融资额之最;同时,阿里市场估值将达到1542亿-1698亿美元左右,看齐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1600亿美元的市值。

  关于阿里巴巴上市的那些事,我们请了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界人士为我们解答。

  1.网易科技:根据日前阿里巴巴公布的发行价区间66-68美元,按发行价*6值计算,阿里巴巴市值将超过1600亿美元,这个市值如此庞大的公司对中概股电商板块有何的影响?

  投资人:在阿里巴巴公布发行价区间后,京东股价当日下跌了4%。

  而早在8月初,阿里于9月8号开始路演的消息传出后,近期美股电商上市公司的市值已经受到小幅影响。

  唯品会从2013年来股价一路高涨,在8月13日,唯品会股价达到历史*6点229.18美元,市值攀升至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不过连日来不断下跌,在8月29日报收196.63美元,达近一个月历史最低。截止至9月5日,唯品会股价调整至205.50美元,市值为116.58亿美元,相比*6点市值缩水10.3% 。

  聚美优品虽在7月28日被媒体曝出售卖假奢侈品,但并未涉及其主营业务化妆品,股价在7月29日收盘时只下跌了4.18%至30.28美元。随后在8月15日创下37.99美元的历史新高,随后股价一路走低,截止9月5日收盘价报28.82美元,较上月*6点时下跌24%。

  另外,当当网虽然二季度的财报已经是历史*4水平——净利创历史新高288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但从8月14日披露财报后,当日股价仍大幅缩水近7%。截止9月5日,当当网股价收盘为13.64美元,比披露财报前16.17美元下跌15.6% 。

  因此,电商板块股价走弱,应该是投资者或基金从电商板块中其他公司抽出,为准备投资阿里巴巴而造成的。因为一般基金在每个领域中投资的资金有固定额度,不会在一个板块中投入过多。

  不过,电商的中概股板块近日开始趋于回暖,多个电商股价都有小幅回升,有可能是散户投资者在进入补仓,这是市场调节的一个结果。

  整体来看,电商中概股的动荡应该是暂时的,长远来看,国外的机构投资人应该会通过阿里,对中国的电商形势有更清晰的了解和看法。阿里巴巴如此大体量的公司应该会对电商中概股起到拉动的作用。

  2.网易科技:阿里上市完,中概股的上市窗口期会不会关了一大半?

  投资人:目前美国经济环境的势头还是比较好,应该不会出现这个迹象。

  个别股票对窗口期的影响不大,不过对主要竞争对手影响还是比较大。比如京东就抢在春节时抓紧上市,避免在阿里巴巴之后,以免影响股价。

  3.网易科技:对阿里的老竞争对手来讲,京东市值会被冲击吗?

  投资人:京东跟阿里的业务结构上有所不同,阿里此次上市的电商业务淘宝、天猫和B2B完全是平台;但京东二季度的财报显示,京东自营商品的收入占整体收入的大部分,京东自营业务上几乎不赚钱,主要赚的是流量,要靠自营商品的流量带动平台业务的销售。

  未来来看,京东和阿里的业务结构将越来越像,不过京东的自营体系是阿里所没有的。

  4.网易科技:上市能造就不少亿万富翁,那么阿里的员工多久能抛售股票套现?

  投资人:一般来说,管理团队的股票禁售期是12个月,投资人6个月,抛售股份不能超5% 。具体情况还要看每个公司的具体规定。

  (据网易科技了解,普通员工可以在阿里巴巴上市时即可以发行价交易个人持股的20% ,一段时间后再出售40% 。不过,阿里巴巴的员工说,私下交易的价格已经达到80多美元。)

  5.网易科技:阿里巴巴IPO融资将达242亿,在美国上市成本有多少?

  投资人:以发行价上限66美元计算,阿里巴巴IPO项目融资额将达到242亿美元,这是当年Facebook IPO融资额的2倍。

  阿里巴巴融资规模巨大,要付出承销商和法律的成本也非常高。一般来说,对于较小规模的IPO来说,承销商收取的佣金比例通常为7%;而对于较大规模的IPO,佣金比例通常为2%或3%。

  据知情人士称,阿里巴巴计划支付的费用至少为IPO融资额的1.1%,并且计划按照香港普遍的激励方法,用此费用的三分之一以奖金的形式发放给投行,以实现更好的融资业绩。

  根据道琼斯报道,阿里巴巴IPO的6大承销商将基本均分上市费用。消息称,瑞士信贷、高盛、德银、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花旗将从阿里获得大致相等的上市费用。(但在招股书中,虽然阿里巴巴说明是承销商排名按首字母顺序,但花旗排在最后说明瑞士信贷应该还是主承销商。)这与另两个互联网巨头Facebook和推特的上市形成了鲜明对比,它们的*5承销商所获得的费用基本上是排名第二的两倍。

  Facebook在2012年总额160亿美元的IPO中支付给承销商的佣金率为1.1%。当时的交易共有33家投行参与,摩根士丹利担任领导角色,他们共计获得1.76亿美元佣金。

  6.网易科技:阿里上市会对中国的创业和投资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吗?

  投资人:阿里在上市前对国内外许多公司进行了战略投资,从创业者来讲,增加了除上市之外的成功机会,但对于国内VC来说,减少了投资空间。

  以前创业者在选取创业领域时都绕着BAT走,很怕被大公司抄袭。但现在都尽量往        BAT的领域上靠,希望有一天能被大公司收购。

  BAT除了财务上面,还有一些资源是VC不具备的,所以给很多VC造成了压力。

  7.网易科技:淘宝的假货问题会不会在诉讼方面给阿里带来致命性的伤害?

  投资人:而对于这个问题,我不予评论,但你们可以参考其他的电商平台。

  此前聚美优品和京东也都被曝光出销售假奢侈品的问题,随后聚美优品下架了相关频道,京东也下架了相关商品。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母婴行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