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悲莫过于无声”,这是我看完电影《无人知晓》最大的感触。

这部于2004年上映的电影,是根据1988年轰动全日本的真实事件——东京西巢鸭弃婴案改编的,讲述的是一个母亲遗弃了4个孩子,12岁的长子明被迫承担起家庭重任,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的故事。

导演是枝裕和用一贯冷静和克制的手法,将一段压抑又悲伤的故事通过镜头缓缓地向我们表达出来。

平淡是整部电影的基调,没有血脉喷张的激情,也没有泣不成声的煽情,只是每一帧每一幕都透露着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越是波澜不惊,越是暗流汹涌,看完之后,我陷入了沉思,迟迟走不出来,对无德母亲的控诉,对社会冷漠的无奈,对孩子坚强的心疼……

不随便生孩子,是成年人的基本素养

电影的开头,是一位年轻母亲,带着12岁的儿子高高兴兴地搬家,他们主动和邻居打招呼,母亲惠子说自己丈夫在国外工作,儿子很乖很有礼貌,这里就住着我们母子两人。

刚开始看时,觉得电影的走向应该是明朗和轻快的,可是镜头一转,回到出租屋的母子两,纷纷打开皮箱,而从皮箱里装的不是衣物,而是三个小孩,原来他们都是黑孩子,为了避免让别人知道,只能藏在皮箱里运过来。

这四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父亲,没有谁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甚至连妈妈惠子都不知道哪个孩子是跟谁生的。

刚开始母子四人生活得还不错,妈妈每天按时上下班,偶尔还带好吃的回来给孩子们,她还会陪孩子玩游戏写作业,屋子虽然小,日子虽过得有点紧,但一家人在一起也很温馨了。

当时,我真的觉得这个妈妈挺好的,虽然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可还算尽责,可是后面发生的一切,都让我觉得她不配为人母。

妈妈惠子留了一头芭比娃娃卷发,说话嗲声爹气,可即便这样,还是掩盖不住她脸上的憔悴。

当妈妈第一次离家又回来后,我仍觉得她是一个好妈妈,可是最糟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惠子说她要去别的城市工作,圣诞前一定回来,单纯的孩子们以为妈妈真的是去上班挣钱了,没想到她从此销声匿迹了。

原来她对孩子们说的那句:“难道我就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吗?”不是征求同意,而是通知。

日子一天天地过,惠子留下来的生活费,从纸币变成了硬币。

本来是干净整齐的屋子,慢慢地变成了一片狼藉,孩子们的头发也从短变长,衣服也从整洁变成了破烂污渍,鞋子从洁白的球鞋变成了人字拖。

最后,弹尽粮绝,一碗泡面四个人一起吃,可怜的茂怎么吃都吃不饱,连剩下的一点汤都拿来泡饭吃。

最让我心痛的是,茂实在太饿不得不吃纸充饥。

看着四个孩子,衣不蔽体,面黄肌瘦的样子,我对母亲惠子有着不可抑制的痛恨,尽管她的人生遭遇一塌糊涂。

这一切的悲剧都是因为她,如果她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一些,能对生命敬畏一些,这四个孩子的生活不至于这么凄惨。

有句话说,“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考试,唯独父母不用持证上岗。”

早年在看《女性贫困》这本书时,感触颇深。

里边有讲到大多数的贫困都是因为过早结婚生子导致的,当自己还是个孩子时,生活捉襟见肘时,如何能承担得起养育另一个生命的重任呢?

在你不顾一切地发泄欲望追求快感时,都在无形中伤害了另外一个生命。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伤害并不会因为发生了一次就引起警觉,而是在心里略过一丝愧疚后,又悲剧重演,周而复始,酿成永不停歇的悲剧。

《奇葩说》曾有这样的一个辩题:“没钱要不要生孩子。”

有辩手说:“如果不能给最好的条件,就不要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

我想相对于物质基础,更重要是为人父母的素质。

如果你心智未健全,如果你没还意识到生命之重,就不应该轻易地把孩子带到世界上。

如果你自己都过得一塌糊涂,凭什么会认为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但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拥有天使。

就像《放牛班的春天》里说的:“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不随便生孩子,是成年人的基本素养。

冷静又克制的表现手法,揭示了社会的冷漠

影片的结尾,让我心痛不已,妹妹小雪因意外失足死亡。

看到这一幕时,我问了自己无数遍“为什么?”

可我知道,这一切都没有答案,即便有了答案,也都无能为力,这种无可奈何的痛惜,一直潜藏在我心底,无法消散。

这个悲剧的缘由,除了那个自私不负责任的母亲,还有来自于社会的冷漠和残酷。

电影改编的真实事件,是发生在日本的1988年,正值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日本政府大兴土木,国民购买力急剧上升,到处一派繁荣景象。

这种奢靡膨胀的社会生态,造成的结果就是都市人一心追求物质生活,体验着财富带来的快感,无心关注社会负面问题。

加上日本人骨子里的冷漠和疏离,所以就造成了四个孩子不被关注,不被解救的悲剧。

电影里,有好几个镜头,直接表达了日本社会的冷漠性。

母亲惠子离家出走后,孩子们生活越来越拮据,整个屋子弥漫了一股烂臭味。

房东前来催收房租,当明打开门时,房东看到乱糟糟的屋子,看到只有四个小孩在这里,她居然只是看了一眼,没有询问为什么房子这么臭,也没有询问他们的爸妈去哪里,转身就走。

很多人在看这部电影时,都在问为什么不寻求社会福利机构的帮助。

如果你了解日本民族的性格,或许就能明白这一切发生的缘由。

从电影里看,母亲惠子显然是个私生活极为不检点的人,如果向社会福利机构寻求帮助,那么一系列的肮脏行径就会曝光在大众的面前。

爱面子的日本人,决然不会选择这条自毁人生的道路。

其次,找爸爸更是天方夜谭,男人既然当初不愿意承认孩子的存在,惠子是不可能死皮赖脸地去找孩子的父亲,所以悲剧的根源在人的性格上。

包括便利店的店员,虽然也曾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也仅限于多给他们一点吃的,除此之外,无能为力,谁也不想惹祸上身。

看似我们都生活在人与人组成的社会体系中,实则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保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生活态度。

所有的社会制度,在这种冷漠的风气下,都成了无用条款,无法约束,更加无法执行。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一个关于集体无意识的概念: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

而日本人的集体冷漠感,一直都在。

可这样的集体冷漠现象,仅仅是发生在日本吗?

还记得之前有个新闻讲的是有个姑娘要跳楼自杀,楼底下聚了一群看热闹的人,看到姑娘迟迟不跳,底下冒出的声音居然是:“你怎么还不跳,我都急死了。”

看到这则新闻,不禁后脊背发凉,原来人性的恶毒比深渊还深。

这样的冷漠风气,不仅仅在日本,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不仅仅是引发了人们的悲悯,更多的是呼吁大家对社会福利体制的维护与践行,对人多一些关爱。

仍旧佩服的是是枝裕和的拍摄手法,这种煽情类的影片,他采用的是克制收敛的表现手法,却达到了情感强烈共鸣的效果。

希望每个人看过之后,都能引发一些人生的思考。

孩子,是阴霾里下的一丝明亮

越是懂事的孩子,越让人心疼。

电影中的男主是一个只有12岁的孩子,可却成了一家之主。

在母亲抛弃他们兄妹四人离去后,他成了这个家的主心骨,要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起居,还要精打细算手上的银子。

别人的12岁,不是在温馨的家里享受父母的宠爱,就是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里享受生活的美好,可明的12岁背负着一家人的生计。

母亲走后,兄弟姐妹四人没有掉过一次眼泪,他们的内心始终相信妈妈会回来的。

哥哥明每天在本子上计算着家庭开销,京子则负责晒衣服,她还梦想着有一天妈妈给她带来带回来一架钢琴,实现弹钢琴的愿望。

弟弟茂虽然年级小,可也十分听话,他一直记得妈妈对他说的:“不要跑到阳台去,不能让人发现”,所以即便玩具掉到了阳台,他也只是弯着腰用鞋子扒拉回来。

而小女儿小雪,喜欢用蜡笔涂画,一直蜡笔陪伴了她的一生,从长到短。

12岁的明,一样渴望交朋友,所以当他在便利店结识几个爱玩游戏的朋友,脸上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喜欢打棒球,打不起球的时候,就在公园里拿着树枝练着打,电影最让我欣慰的一幕是他终于正儿八经地打了一次棒球,并且是以比赛的名义。

这四个孩子,每个都懂事得让人心疼,虽然生长的环境有所残缺,可是明即便自己再喜欢和朋友在一起玩,也不会因为他们的怂恿而去偷别人的东西,这是孩子根植于内心的纯净。

后来,终于有一次,兄弟姐妹四人有机会外出玩耍了,对于别人而言,这只是最为平常的一次外出,但对他们而言这次外出堪比重见天日。

已经被关在屋子许久的四个孩子,在阳光下奔跑,在公园里嬉戏,这是他们搬到新房子后最为难得的快乐时光。

小小的茂,在街边看到别的小朋友津津有味地吃着冰棍,即便自己很想吃,哪怕只是尝一口,他也没有吵着闹着要哥哥给他买。

家里再也没有钱交水电费了,他们仍旧可以去公园洗澡洗衣服,没有钱吃饭只能吃便利店给的过期寿司,也从未有过抱怨。

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细节,都看得我泪目,多么懂事美好的孩子,却摊上了一个自私冷漠的妈。

可上天并没有因为孩子懂事,而对他们格外友好与照顾。

年幼的小雪因从凳子上摔下来不幸去世,她还没来得及长大,就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哥哥明把她装进皮箱,和朋友纱希把她抬到了机场附近,埋了。

因为小雪生前最喜欢看飞机,她盼望着有一天哥哥能带她去看一次飞机,可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看到。

越是懂事,越让观众感到压抑和难受,本来欢声笑语的童年,却如苔藓般活在了人生阴沟中。

可仍旧希望他们在看到生活残酷的真相后,依然能保持坚强,继续向前走.......

电影结束了,演员都归位到自己原来的生活,可这个世界上还有无数个明、京子、茂、小雪在无人知晓的角落,艰难地生活着。

好的作品永远不是让你大哭或者大笑一场就没了下文,而是能引发人的思考。

生而为人,如果还没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那就不要轻易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你的一切不负责任行为,都如同刽子手,扼杀了孩子的一切。

我们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区别于动物的高尚品德,这个社会的美好,是繁荣昌盛,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和相互帮助,不要让社会福利制度成了摆设。

仍旧希望我们能善良一点,热诚一点,才不辜负生而为人的高贵。

如果不幸成了命运的弃儿,还是希望能挺直腰板直面难堪凄怆的人生,只要活着,就一切都还有希望。

}

从2013年到2016年,导演陆庆屹坚持在过年回家期间,用镜头记录下贵州老家一家人的春节生活。和许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一样,电影里陆庆屹兄妹三人都长年工作生活在外地,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家与父母团聚。没有大牌明星,不是吸引人的题材。在他的镜头下,那些平淡而温暖、诗意而浪漫的日子感动了每一位观影者。最近,陆庆屹又带来了《四个春天》的同名书,他用深情的文字和饱含温度的照片,记录下故乡美景、家庭趣事、回忆感怀……

“跨越山海 勿忘回家”这句话打动了很多人,“回家”的主题是预先设定好的吗?

“家”必然要成为你要表现的最熟悉的场景

没有预先设定这个主题,但是这个片子又只能回家拍,所以更多呈现了回家的场景。其实是想表现家乡、父母的生活和一种社会生态,记录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时代变迁后农耕生活的消逝,所以“家”必然要成为你要表现的最熟悉的场景。

《四个春天》获得很多网友的赞誉,它似乎满足了大家对乡村田园牧歌的想像。

他们从中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我自己觉得这方面因素倒不多,对一部影视作品来讲,不论表现乡村还是城市,都只是一个背景,核心要表现的是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活。当然不同的观众从中看到了不同的东西,很多人也和我说,他们从中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我很感动,没想到自己的家庭故事能触动那么多人。

父母的人格,再也没看到过类似他们这么合拍的人

我觉得是父母的人格。在他们身上找不到缺点,可以去批评的地方,除了我妈性格比较暴躁以外。片子里有一个细节,街坊送两株腊梅来,我爸收下了,街坊对我爸说“谢谢”,因为父母在当地是德高望重的人,能收下礼物对送礼的人来说是一种荣幸。虽然有人说片子整体感觉平淡、平静,但隐藏的、留白的地方很多。我在以后的经历中,再也没看到过类似他们这么合拍的人。

有网友说你镜头下的父母是那种“理想父母”的模样,你怎么看?

虽然这个世界未必会温柔地对待你,但你也要去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

我觉得他们身上一个很宝贵的地方,他们的内心是很坚定的,就是从不去追究事情的原因,而是想着如何解决问题,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是他们的习惯,这些自然也影响到了我们子女。虽然这个世界未必会温柔地对待你,但你也要去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虽然生活中有很多艰难,也要努力活得更好,这是他们的生活态度。

我不想让这种悲伤附加在观众身上,还是让观众保持一点距离好一些

技术难题不是最主要的,我也喜欢去解决这些难题。主要是情感上,姐姐住院那段,开始完全不行,我每天就逼着自己看那段素材,花了一个多月,一直看到自己能剪为止,那一个多月特别煎熬,后来看葬礼都没那么难过,是因为一种尘埃落定的无奈。(问:成片中那一段的表达似乎很克制)后来有一些突发的情况没有再剪进去,我不想让这种悲伤附加在观众身上,还是让观众保持一点距离好一些。

很多往事涌上心头,很多画面已经逝去

从第一分钟就开始哭,很多往事涌上心头,很多画面已经逝去,再也不会回来,很伤感,但正因为这样的伤感,生命才这么可贵。我都没敢扭头看我父母,别人很难想像一个人怎样做一部能上映的电影,太不容易了。技术上有很多要攻克的难题,比如说怎样用相机收声。有人问我用几个机位,我就一个机位,但是拍出了很多机位的空间感,包括在剪辑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近年来进入院线的优秀纪录片越来越多,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纪录片解答了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越来越多个人表达、个人观察的东西受到大众的认可,我觉得这是文化融合的特征,当然我希望更多人去关注纪录片,它不是虚构,它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把很多小的东西放大。更多纪录片进入院线当然是一个好的变化,但实际上,除了《二十二》,纪录片的受众还是偏少,不光中国,国外也是如此,但如果没有纪录片,至少从电影的层面上说缺了一块,纪录片解答了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大学周某事件后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