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目前的应用会创造艺术和 文化,音乐吗 ?

文化数字化战略倡导以数字服务带动产业发展,将有力促进创意经济发展。当前,世界各国创意经济发展竞争激烈,而数字经济又是其中最激烈的领域之一。近几年,不少国家出台激励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加紧布局。我国推出的文化数字化战略,不独聚焦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从促进数字文化产业角度来看,同样具有推进创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广东省印发文旅数字化应用典型案例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发布《关于印发2022年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应用典型案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十个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在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应用的典型案例,供各地参考借鉴。

2022年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应用十大典型案例如下:

所属单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相关技术:人脸识别 图像识别解码技术

粤读通依托广东数字政府的“粤省事”平台和广东省身份统一认证平台,联合省内各级图书馆逐步实现区域内用户信息互联、互通、互认,有效促进馆际间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的共享,为读者提供在全省范围内享受公共图书馆“一证通”的便利;采用了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联网解码技术,创新了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促进了馆际间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提升了公共服务效能。

所属单位:广东星海演艺发展有限公司

相关技术:沉浸交互、5G、VR等

以演艺、文博、旅游、非遗、展览、红色、影视等数字资源为内容,提供了“VR+剧场”“VR+博物馆”“VR+旅游”“VR+非遗”“VR+展览”等多种体验项目,通过手机、平板、XR设备及TV屏等多终端将具备视觉与体感、可互动的数字文化资源输送到基层各公共文化服务站;采用了沉浸交互、5G、VR等技术,创新了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手段,丰富了服务供给,让人民群众随时随地畅享精彩数字文旅体验。

案例三:广东海丝馆智慧旅游应用场景实践案例

所属单位: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相关技术:新媒体技术、网络直播、VR/AR信息技术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加强“南海1号”考古发掘中文物数字化信息采集,推进了藏品、文献等的智慧管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网络直播、VR/AR等信息技术加强了文物数字化资源应用,提供历史主题AR互动航海墙、“南海1号”三维文物展示、“丝路传奇”VR体验、海底世界VR体验、智慧机器人讲解、线上展览等服务,增强了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提升了文旅数字化水平,丰富了数字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了“南海1号”历史文化传播效果,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

案例四:VR/AR技术与智能轨道船深度融合RIDE项目《致远 致远》

所属单位: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技术:AR/VR技术等

该项目是国内首创的全自动水上巡航大型船载RIDE体验项目,以北洋水师名舰“致远”号为主题,深度融合AR/VR等信息技术。项目由大型室内全景可控游船、大型虚拟现实影像场景、表演机器人、水炮火炮特技等组成,并结合大型虚拟数字影像营造的沉浸交互体验环境,游客可沉浸式体验和见证“致远”号的传奇历程,亲历重大历史事件,感受致远精神。该项目提升了旅游数字化水平,打造了红色旅游新体验。

案例五: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音乐创作平台

所属单位:广州欢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相关技术:音频处理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

该项目为面向大众的音乐作品创作生产平台,集创作、兴趣交流和实时表演互动为一体。支持对用户演唱作品进行优化,应用音频处理技术保障用户音乐作品的完成度和呈现度,打造了新型音乐社区,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将优质内容精准推送至不同用户。该项目为国内首款大众化音乐创作软件,提高了音乐作品的创作效率,降低了大众参与文化艺术创作的技术门槛和难度,建立了艺术创作新模式,提高了优质音乐作品传播率。

案例六:广州非遗街区元宇宙

所属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

相关技术:UE4三维建模、云渲染、数字人、5G、VR互动技术等

越秀区依托北京路作为广州两千多年不变的城市发展原点,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记忆和文旅资源,对中山四路骑楼建筑进行整体活化利用,建设集展贸展演、传承体验等为一体的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并以此为原型首创元宇宙非遗街区,打造线上线下融合驱动的创新应用。广州非遗街区元宇宙同步展现非遗橱窗、非遗展演、数字交互等丰富元素,深度融合UE4三维建模、云渲染、数字人、5G、VR互动等技术。元宇宙搭建采用全3D精细化沙盘,基于顶级游戏级渲染引擎打造真实的镜像世界,高度还原北京路骑楼,对广彩、广绣、榄雕等非遗代表作品进行3D超高新数字建模,线下推出VR眼镜、“联通5G+北斗”无人零售车等多种交互体验。

案例七:“庄严万象——中国水陆画艺术精品展”VR虚拟展览

所属单位: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

相关技术:720°HDR高清全景技术等

广东省博物馆通过实景复制技术对“庄严万象——中国水陆画艺术精品展”进行数字化还原,将线下展览“搬到”互联网上,在线上为人们营造出沉浸式的观展体验。整个虚拟展览采用720°HDR高清全景技术,提供VR眼镜浏览和普通浏览两种模式,展示内容包括亿级像素的全景场景104个,文物热点32个,视频热点3个。“庄严万象——中国水陆画艺术精品展”VR虚拟展览的推出可以让观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便捷的文化知识熏陶,欣赏珍贵而独特的文化遗产,领略水陆画的多元文化价值,一览大千世界的庄严万象。

案例八:国内首个“元宇宙”地方工艺美术

所属单位:潮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该项目是国内首个“元宇宙”地方工艺美术馆,藏品涵盖潮瓷、潮绣、潮雕、朱泥壶、麦秆贴画等。馆内首期共展出 46 位潮州工艺美术大师的 54 件精美作品,其中有 24 位国家级大师的作品参展。潮州工艺美术元宇宙精品馆的上线,是潮州市借助数字技术推广潮州工艺美术藏品的一次创新实践,更是传统文化与数字经济融合创新的一次重要尝试,标志着潮州工艺美术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发展阶段,对促进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推动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升级有着积极的意义。

案例九:联通数字人助力文旅元宇宙蓬勃发展

所属单位:联通沃音乐文化有限公司

平台用户仅用1小时便可生产超写实数字人,亦可同步生成AI智能数字人。AI智能数字人广泛应用于数字人智能客服、24H直播带货等。数字人平台可以完成的企业商业化展览展示、用户视频UGC、NFT、社交、娱乐、沉浸式在线教育、沉浸式旅游等。联通沃音乐众多数字人先后担任“广府文化推广大使”、《美丽乡村万里行》数字导游、2022年广东电视台《元宇宙粤港澳湾青年春晚》开场歌手、《“赣深高铁 融湾之路”》元宇宙直播间主持人等。

案例十:“龙狮共迎和平年”和平精英新春版本内容研发合作

所属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龙狮共迎和平年”和平精英新春版本从产品玩法逻辑及用户行为驱动深度联动舞龙醒狮非遗资源,利用动作捕捉技术结合虚幻引擎4研发技术将舞龙醒狮植入游戏端内,动作设计方面由龙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廷炎师傅和来自广东佛山南海、有“世界狮王”美誉的黄飞鸿第六代传人叶仲铭师傅设计了相应的舞龙醒狮身段动作进行动捕呈现,打造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版本内容,以数字化手段传递极具春节民俗特色的中国年俗符号“舞龙醒狮”。


江苏加快文旅领域数字化建设

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江苏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江苏文旅数字化建设制定了方案和目标。

让文旅行业插上数字化翅膀

如何用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新发展?《实施方案》表示,江苏将聚焦新技术,引领行业数字化新发展。当艺术生产和传播遇上数字化,江苏未来将鼓励和支持文艺院团、演出场所培育线上演播项目,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艺术种类的表现形态和内容表达,增强艺术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

当文物保护遇上数字化,江苏未来将提高文保单位、馆藏珍贵文物、非遗代表性项目等数字化保护水平,打造一批“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项目产品,实施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数字再现工程,推动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当文旅产业遇上数字化,江苏未来将推动传统文旅业态数字化改造提升,发展数字文娱、数字创意等新业态,推动文旅产业链优化升级和能级提升,提升数字文旅产业竞争力。

当文旅消费新场景遇上数字化,江苏未来将发展数字化文旅新体验,促进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型文旅消费,创建一批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探索推广数字旅游卡,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

《实施方案》中表示,江苏未来还将构建开放共享的文旅资源数据体系。建立数据统一目录和标准,优化各类基础数据库、业务资源数据库和相关专题库,完善文旅行业数据标准体系。

同时,推进文旅资源数字化,重点是推动文化场馆和景区度假区等载体数字化,推动演艺演出、图书文献、文化遗产、艺术作品、文创产品、导游导览等内容数字化,更好满足数据应用和数据共享场景需求。

促进数据高效共享和有序开发利用,重点是推动全省文旅行政部门、文旅企事业单位间平台通、数据通,推动公共文旅数据资源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按需共享共用,促进数据资源转化为数字资产,实现数字文旅产业化。

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

未来,我们在旅游时能享受哪些便利?《实施方案》定下了计划表。到2025年,江苏“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系统上云”“数据共享”“公共数据开放”率将达到100%。公共服务数字化城乡覆盖率将达到100%,国有A级旅游景区、县级以上文化场馆“一卡通”实现率将达到100%。

同时,文旅行业数字化监管将有效覆盖。在江苏智慧文旅平台实现智慧监管的重点文旅场所1000 家以上、数据共享应用的文旅企事业单位1000家以上。

到2025年,江苏将培育一批数字文旅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有规模能级的数字文旅产业集群,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智慧化转型升级覆盖率达到100%,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力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江西省印发推动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推动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江西数字经济做优做强做精,结合我厅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深刻把握数字文旅产业内容属性,加强原创能力建设。实施馆企对接计划,加强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对接,鼓励依托地方特色文化、文化文物单位馆藏等资源开发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数字文创产品。加强IP开发和转化,鼓励运用戏曲、演艺、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视频、数字艺术、创意设计等产业形态,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品牌,并大力开展宣传。强化文化对旅游的内容支撑、创意提升和价值挖掘作用,提升旅游业文化内涵。

支持以5G、云计算、物联网、北斗、虚拟现实、AI、VR、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型文旅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龙头或骨干文旅企业通过研发投入、建立实验室、 搭建资源合作平台等方式为文旅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提供支持;主动参与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工程,加快建设江西省文化资源数据库。持续推进“一部手机游江西”项目迭代。完成“云游江西”、江西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和智慧监管平台系统的增补提升;开展智慧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创馆、数字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数字文化馆(公共文化云)建设;建设完善全省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和博物江西平台;推行旅游厕所一厕一码智慧化管理,引导有条件的A级景区或相关单位开展智慧旅游厕所建设试点,全面推进“一厕一码”旅游厕所在线评价反馈平台建设。

开展数字文旅产业项目培育计划,重点培育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文旅产业新业态,支持打造南昌世界VR产业基地。吸引有实力的动漫、游戏、电子竞技及其衍生品生产制作企业落户江西。鼓励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新型文旅消费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和沉浸式体验场景;打造文旅数字线上交流项目,积极向海外推荐江西优秀文旅资源;强化数字技术对红色文化、山水文化、书院文化、戏曲文化、陶瓷文化、农耕文化、商帮文化、中医药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的改造和提升;继续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培育一批示范性智慧景区;丰富“网络型”文旅产品与服务供给需求,积极推动“直播电商+文旅”等新业态运营模式,创新“云直播”“云演出”“云展览”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快推进旅游行业网约车业务,发挥导游员一专多能作用,实现网约车服务在全省主要景区、机场、高铁站全覆盖,为C2B旅游定制化时代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服务。开展“5G+文化旅游“应用标杆评选活动,打造50个“5G+文化旅游”应用标杆。

积极引导互联网及其他领域龙头企业布局数字文旅产业,扶持中小微数字文旅企业成长,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开展数字文旅企业认定和梯度培育工作,加强对数字文旅企业的分类管理,为强成长性数字文旅企业提供融资、技术等支持;持续开展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重点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数字文旅企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顺应商业变革和消费升级趋势,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培育壮大云旅游、云娱乐等新型消费形态;提高文旅消费便捷程度,推广电子票、云排队等网络消费新方式,提升数字化预约能力;创新开展“百县百日”“百城百夜”等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活动,鼓励利用数字技术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产品,推动数字文化融入夜间经济,激发夜间消费活力;发挥“云游江西”等平台作用,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转化, 发挥线上交流互动、引客聚客、精准营销等优势,引导线上用户转化为实地游览、线下消费。

支持文旅领域垂直电商供应链平台创新发展,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鼓励各类电子商务平台、OTA平台拓展文旅服务功能和产品,举办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支持互联网企业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创作和新兴数字文旅资源传播平台;;开展传统文旅企业“上云用数”行动,引导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校以及文化和旅游企业联合创新,搭建要素流通和技术服务平台,为传统文旅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服务,为打造“全域、全龄、全时”文旅消费生态提供技术支撑;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与文化文物单位、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合作,探索流量转化、体验付费、服务运营等新模式。

以数字化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数字文化企业与旅游企业对接合作,促进文化创意向旅游领域拓展;支持发展IP品牌授权,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品牌价值和文化价值,推进数字文化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数字文化与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在线新经济结合,鼓励发展旅游直播、旅游带货等线上内容生产新模式;推动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公共文化场馆的应用,丰富公共文化空间体验形式和内容。

加强数字文旅技术标准应用

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虚拟现实、交互娱乐、智慧旅游等领域产品和技术服务标准研究制定,发挥标准对产业的引导支撑作用,以标准化建设促进业态优化提升。


宁波市多个数字文旅应用场景将陆续上线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召开“数字化改革”推进会,会议传递出重磅宁波文旅数改信息。根据推进时间表,从今年5月开始,多个数字文旅应用场景将陆续上线,给市民和游客带来更为直观的文旅数字化体验。

数字文化推出“五条跑道”

根据省数字化改革工作框架体系,宁波市在“1512”体系基础上,迭代升级形成了“1612”体系,重点聚焦“数字文化”系统下文艺惠民、文创发展、文脉传承、文明创建和融媒传播“五条跑道”。

“全力推进这项改革任务过程中,要努力推进全市文旅系统重塑、流程再造、效能提高。”宁波市文广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詹荣胜表示,全市文旅数字化改革根据“1+4+N”总体框架实施推动,“1”是指宁波文旅数据仓建设;“4”是指文旅数据协同建设、天一阁数字孪生、文物安全、浙里好玩宁波站暨文旅数据仓协同建设试点等应用场景建设;“N”是指各地、各单位谋划开发的应用场景。

多个应用场景将陆续上线

接下来,宁波文旅人将聚焦“数字文化”系统中“文艺惠民”“文创发展”“文脉传承”三条跑道,以重大应用牵引重大改革,强化多维集成和协同,加快形成文旅数字化改革话语、制度和理论体系。在文化和旅游数据仓基础上,建设“文旅大脑”,以数字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在这场信息量极大的推进会上,宁波数字文旅应用场景上线时间表也基本排定。

首先,争取在今年5月升级推广“智慧文化云”“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文物安全智慧监管”“文旅防疫在线”等6个重大应用。其次,7月份上线“非遗在线”“艺数家1.0版本”“旅游新业态安全监管”等3个重大应用及“甬惠享”文旅综合应用场景实施方案的审核推进。再次,到明年一季度,市、区(县、市)全面贯通重点应用,注重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实现以数字化推进改革的总体目标,总结提炼更多标志性改革应用成果,提升文化和旅游系统的影响力。

}

数智时代,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人工智能课程也逐渐成为中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新学期如何高效地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这所学校来告诉你答案~

近日,中望软件携手甘肃省陇西县首阳小学在学校2022年秋季开学典礼上,举办了隆重的“全国青少年三维仿真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的揭牌仪式。双方将以科科技创新教学为抓手,促进人工智能课堂的常态化应用,共同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发展。

揭牌仪式现场,甘肃省陇西县首阳小学(以下简称“首阳小学”)的赵建军校长表达了对中望3D One AI人工智能三维仿真软件助力支持学校人工智能发展的感谢和关注,并向全校师生介绍了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

弘扬科学精神,点燃科学梦想

根据赵校长的介绍,首阳小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六年制完全小学,始终以“提升教育品质,构建优质学校”为办学目标。在科技创新的教育理念下,首阳小学先后借助i3DOne青少年三维创意社区、中望3D One AI人工智能三维仿真软件、中望 3D One三维创意设计软件等科创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平台,通过开设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开展科技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创造能力。

▲扫码查看首阳小学更多科创教育成果

经过几年的探索,学校在人工智能教学活动上开展各式各样的创新实践, 为青少年创新能力持续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积极组织和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与竞赛,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首阳小学部分荣誉称号——

全国青少年三维仿真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

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动基地校

陇西县教育质量优秀学校

——首阳小学获奖荣誉——

2021科技创新制作大赛:市级一等奖1人;县级二等奖6人。

2021年“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四部影像作品入选,两部作品成功入围;转红、赵小龙、冯彦祥和朱鹏飞老师四名教师分别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第二届“中望杯”全国青少年科创教育成果展示大赛青少年创新素养赛-人工智能竞赛小学组:一等奖1名,三等奖2名,优胜奖8名。

▲朱鹏飞老师获i3DOne社区优秀“创客导师”称号

精彩活动的加持让学生有了自由展现个人风采的舞台,也锤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交流能力、实践能力。

科技助力双减 创新引领成长

2021年响应“双减”提质减负的要求,首阳小学加强学校育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优化教学质量。2021年9月,首阳小学赵建军校长带领33名学科教师成立陇西县首阳小学科技志愿服务队,安排部署“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并制定具体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培训计划,通过邀请专家开展专项培训或者老师外出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科技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首阳小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科技创新与日常教学教育活动的结合,并在校内开设3D One AI人工智能课、3D One三维创意设计课、机器人编程课等多个社团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需求。

在3D One AI人工智能课堂上,老师可基于3D One AI的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快速构建与模拟真实科技应用场景,将抽象的人工智能知识及技能可视化呈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度;孩子们可以基于3D One AI模拟真实硬件搭建生活的场景,通过编程和仿真验证自己的奇思妙想,发挥自己想象力......

授牌仪式结束后,首阳小学的信息科技朱鹏飞老师对学校下一步的人工智能教育实施工作进行了发言,并对获得第二届“中望杯”全国青少年科创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之青少年创新素养赛-人工智能竞技赛的11名学生进行了表彰和颁奖。

▲首阳小学3D One AI人工智能竞技小学组 一、三等奖获得者

▲首阳小学3D One AI人工智能竞技小学组 优胜奖、潜力奖获得者

朱鹏飞老师表示,本次全国青少年三维仿真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的授牌落地,标志着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建设将迈上新台阶,未来首阳小学将充分发挥示范校的优势,不断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共同推动高素质科技后备人才培养!

据了解,“全国青少年三维仿真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由中望软件、i3DOne青少年三维创意社区联合颁发,旨在对在青少年科创教育人才培养领域做出贡献的学校给予肯定和支持,帮助学校突出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成果、提升科创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到科创教育新力量,共同推动青少年教育创新发展!至今,中望软件已先后与北京育才学校、上海罗星中学、深圳海旺学校等全国200所学校联合创建全国科创教育应用示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智能目前的应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