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网球截击的技术要点什么时候传入英国?

2021年的这个夏天,运动场上有太多新生代的出现令人眼前一亮了。

有一枪打响了中国在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的杨倩,有首次征战国际赛事就拿下桂冠的全红婵。

而在大洋彼岸,也有一位18岁的华裔少女艾玛·拉杜卡努(Emma Raducanu),小小年纪就已经打破多项记录,成为网坛不可忽视的亮眼新星。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这位貌似“神奇女侠”的网坛少女背后的成名之路。

华裔 罗马尼亚混血少女

2002年,艾玛出生在加拿大多伦多,父亲是罗马尼亚人,母亲是中国沈阳人,二人皆从事金融行业,平时非常低调。

不难看出,她的偏东方脸孔来自于母亲,小麦色肌肤则承继于父亲。

图源 BBC 艾玛和父亲

两岁时,父母带艾玛移民至英国,虽然从小在伦敦长大,艾玛可以说是“国际化”的最佳代名词。

她的IG上有自己的中文名字“艾玛”,里面标注着“伦敦 | 多伦多 | 布加勒斯特 | 沈阳”,这4座城市分别代表出生、长大的地方,以及双亲的故乡,都对她有着深远的影响。

放假的时候,她会分别跟随父母到其故乡跟亲友相聚,体会多元文化的熏陶。

她去加勒斯特看望过奶奶,几乎每年都会跟妈妈回中国沈阳老家,她IG上还有一段小时候打乒乓球的视频。

艾玛5岁开始打网球,在13岁生日那一周,她赢下了首个ITF(国际网球联合会)青少年冠军,刚好符合参加赛事的最低年龄。

用艾玛的话说,“能够有一个像他那样的人站在角落,真的给予我很大的信心,我知道他十分相信我。

在名师的调教下,2018年5月,未满16岁的艾玛,就斩获首个ITF15K赛事的冠军,隔年11月又在一项ITF25K赛事中夺冠。

已经在网球赛事中崭露头角的她,第一次在国际网坛上大放光彩,是持外卡参加2021年夏季的英国温网比赛。

当时她一路杀进16强,成了爆冷大黑马,最终却因为身体原因退出比赛。

不过艾玛并没有就此止步,经过约1个月的调整,在今年的美国网球公开赛中她一路过关斩将。

甚至在8强赛中保持不失一盘的强势下,击败东京奥运网球女单金牌Belinda Bencic,成为公开赛以来闯入美网女单4强的外围赛晋级者,载入网坛史册。

赛后,拿过18座大满贯冠军、女子网坛传奇人物娜拉提洛娃称赞艾玛——“拥有当今新一代女子网球选手中少见的高智商与强韧的心理素质。

BBC网球专栏更形容她,在这场比赛充分展现精心规划的发球策略,更以沉着的态度来面对Bencic优势来调整自己的比赛节奏。

她的世界排名也从原本第336名,一跃闯进前100名,而这个名次的上升,艾玛只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闯进决赛的过程中,她更是9轮比赛未尝一败,最后对战同样是00后选手的费南迪丝。

两位少女天才少年的对决

在这场00后新生代的对战中,艾玛战至决胜盘领先5:3时,在其中一次救球时意外磨破膝盖,需要叫医疗暂停。

此举令费南迪丝十分不满,一度与叫停的裁判激烈争论。

艾玛治疗3分钟后回到赛场,最后以一记Ace球完美结束这场赛事,赢得生涯首座大满贯冠军。

她成为2004年莎拉波娃赢温网后,最年轻大满贯女单冠军得主,更是史上首名在大满贯登顶的外围赛球手。

她的世界排名也升上第23名新高,成为英国新“一姐”。她还帮英国球迷圆梦,赢下英国暌别44年后的大满贯女单宝座,载入网坛史册。

对这位18岁网球新星来说,这结局像童话故事一样圆满,她赛后兴奋地说:“我不想放开这个奖杯了。

她坦言比赛前一天紧张得不知如何是好,“但当我出场时,一切照旧,一分一分做好自己的事。”

就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发文道贺:“我为你的成功送上祝贺,如此年轻就有此非凡成就,是你努力和付出的证明。”

运动场上表现出色的艾玛,私底下也跟普通的女高中生一样,爱吃巧克力、爱追剧。

她透露自己曾经的性格很害羞,希望透过运动让自己有被肯定的感觉。

曾经父母为了平衡她的兴趣,让她多涉猎其它运动,从乒乓球、马术、游泳、芭蕾舞、高尔夫到滑雪都难不倒她,百分百是一个多面发展的运动少女。

少年时期她更是疯狂爱上玩卡丁车,如今她的推特上除了关注一些网球选手外,更多的是F1红牛车队以及车手。

进入高中后妈妈只准她选一种课外活动主攻,权衡之下她认定网球仍是自己的最爱,如果她哪天不打网球了,可能会朝女子赛车选手这个方向发展。

艾玛并没有因为运动而荒废学业,遗传到父母的聪明头脑,她在数学、经济学等科目都拿到过A的出色成绩,妥妥地是个学霸。

中文其实也非常溜,甚至还带点母亲的乡音,非常可爱。

她的妈妈也是位虎妈,在女儿英国青少年网球界初露锋芒时就不时威胁她,没高中毕业就连网球都别想碰了。

很难想象一位18岁的高中生,在温网前几周才拿到高中文凭,如今她却是美网球后,背后付出的是超强的自律和努力。

她的高中校长接受《纽约时报》访问时提到,艾玛每天会在上午8时45分到达学校,一放学马上展开网球训练,对她来说,这是兴趣,也是乐趣。

谈到面对每场网球比赛的态度,艾玛表示每次打比赛,都会告诉自己“总有人能进入到下一场比赛,为何不是我呢?

这股不怕输的劲,还体现在对自己超高的学业成绩要求上。

“每个人都认为我太在乎学校的成绩,也觉得我对学业成绩要求太高到近乎自负。

我想爸妈只是觉得我疯了,因为我不能接受任何低于A的成绩,所以我非常努力,希望取得那个成绩。

虽然不确定我可以达到什么,但是我尽了我的本分,我尽力了。”

艾玛的干劲和自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她母亲的影响。

“父母从小对我很严格,不单是网球上,而妈妈更会以身体力行告诉我‘努力’这两个字。”

在温网一战成名后,艾玛并未就此松懈,回家后她立马跑去附近的练习场继续训练。

她在赛后接受访问中提及华裔血统给她的影响之大,

“来自中国的妈妈教会我内敛的美德,中国人的心理复原能力十分强大,仿佛没有什么事情能击倒他们。

他们也不会向别人炫耀自己,而是发自内心的自信,我以华裔血统为荣。

我妈妈经常向我灌输纪律的重要性,还有对他人的尊重,我的父母对我的期望很高,这也是驱使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在美网夺冠几小时后,她特地抽时间给中国的粉丝发了一个视频。

视频中,她用流利的中文说道:

“大家好,我想说谢谢。希望你喜欢看我的网球比赛,我现在特别特别开心。

我们赢了,再见,我爱你们。”

提及自己的偶像,艾玛表示两名最崇拜的球手,恰好来自跟自己有关联的国家:罗马尼亚球后施蒙娜·夏纳( Simona Halep),以及中国球手李娜

施蒙娜目前排名世界第3,曾经上过首位,赢过温网及法网;李娜已经退役,最高世界排名第2,赢过澳网及法网。

比起球技,艾玛表示更欣赏两位前辈的赛场态度,“她们都是意志坚强、心理素质过硬的选手,她们都是来自非常勤奋力的国家。”

艾玛梦想成为施蒙娜那样的运动员,并表示自己是李娜的忠实粉丝。她的反手抽击,曾被认为有李娜赢下2011法网和2014澳网时的影子。

尽管李娜已经退役,艾玛还是经常会去油管看她的比赛片段,一遍又一遍,充满侵略性的打法,让艾玛为之痴迷。

她对偶像的动作如数家珍,“她的跑动最令我难忘,既灵巧又迅速,同时充满力量,就算主动出击也不会失手。

打进温网16强前,在艾玛居住的英国,根本没人认识她,而且因为疫情,她已经18个月没有参加比赛。

如今在美网拿下大满贯冠军,还是以18岁的年龄,一夜之间,艾玛在Ins上的粉丝暴涨到130万之多,用实力圈粉。

同时,这位混血美少女的人气也吸引了众多品牌代言和合作,英国《Vogue》杂志已邀请她作为10月号封面女星,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很多人都觉得艾玛的成名更多靠的是运气和天分,其实走近她的人生会知道,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更多的是苦练和牺牲,才铸就了最后的桂冠

}

智慧树知到《英国文化入门》见面课答案

1、英国女王在白金汉宫向全国人民发表抗疫讲话。

2、在英国,一般不可以问男士的薪水,也不可以问女士的年龄。

3、脱欧是英国人日常交谈中需要适度回避的一个话题。

4、在正式场合,女士就坐时,可以撑着扶手,但不可以向后靠。

6、在英国,如果一个网球男选手被问到球技,他可能的回应方式包括()

7、在英国,如果女士被问到年龄,她可能的回应方式包括()

8、下午茶时, 茶杯的杯把一般放在( )点钟的位置。

9、英语中,“插队”的说法是()the queue。

10、英国隔北海与()相望

1、现在,英国王位继承的基本原则是王位由合法婚姻的头生子继承,男性不再享有优先权。

2、伊丽莎白二世是乔治五世的长女。

3、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英格兰议会与苏格兰议会合并,成立了大不列颠王国。

4、玛丽二世认为,信仰理应出自人们灵魂深处的善良和信念。

5、()去世后,英格兰王位由苏格兰国王詹姆斯继承。

正确答案:伊丽莎白一世

6、通过发动政变获得王位的是()

7、亨利八世的六任妻子中,叫凯瑟琳的有()个。

8、约克王朝之后是()。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用大概半年时间读完钱穆的《论语新解》,才真正明白什么是“仁”,且提一点见解!

“仁”字,一方面,右边一个“二”,左边一个“人”,,即“二人”,两个人的意思;另一方面,我们常说“核桃仁”、“杏仁”,指内部的果肉,即“心”。所以,菜菜理解的“仁”即“人与人之间的心与心的联系”。

结合现实,“仁”就是用心讲话和做事,说话说到对方心里,做事做到对方心里,以求达到双方相互的理解。

《论语》一书直指人心,用这句话讲完、点透《论语》一书,有何难呢!

“仁”为孔子的原创,“礼”是“仁”外在表现。

孔子所推崇的“礼”为周礼,是沿袭,非孔子原创。当今社会,“礼”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以上是大道,然大道多不行!

所以,讲一点大路边上的小道吧

用40个场景体会说话之道,“仁”的思想蕴含其中!吹嘘完毕^__^ 。。。

Lesson01 本书是让很讨人喜欢的你,在未来更讨人喜欢

硬要说我是她的粉丝,她听了也不会信,说不定老婆婆还觉得我很虚伪

但我如果是用转述别人赞美的方式,说:住我们大楼有一位阿公,觉得她是整出戏里最有气质的一个女生,那老婆婆女主角才听得进去吧。

Lesson02 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Lesson03 外表好不好看,绝对不是人生的决胜点

和你住同一间房子的室友,或者,坐你隔壁办公桌的同事,就算长得很美,你也不见得心情会很好,但要是她很讨人厌,你却一定心情坏。如果你的室友或同事,长得不美,但很好相处,很讨人喜欢,那你的心情就很容易很好。大概只有做大明星的人,比较适合非常美但是非常讨人厌。如果没打算做大明星的话,那么会因为你的美丽而感到人生满足的人,其实很有限。反而是你的讨人喜欢,可以造福身边很多人。

少给别人找麻烦的方法,就是把麻烦在自己手上就解决掉。

要怎样才会知道讲话的顺序,应该哪句先、哪句后呢?

其实需要把握的态度,只有很简单的一个,就是:别人并不是为了伺候你而存在的。

Lesson04 沉默没问题的,沉默很正常的

因为“大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很少再好好地“听音乐”了。

更惨的是,“大人”还常常在亲友聚会时,把电视机打开,然后大家就被电视节目控制着。电视上的人骂政治,大家就跟着骂两句;电视上的人说笑话,大家就跟着笑两声。

你听的音乐可以让耳朵和心休息,可以很随意就形成美好的气氛。 这是靠电视或靠嘴巴讲话都很难做到的。
再亲近的朋友、再亲近的家人,都不可能每分钟都没完没了地一直讲话。不讲话时,当然就会有一阵子沉默了。

沉默没问题的,沉默很正常的

聚会时,沉默好像会带来压力,逼得人要开口说些什么。这时候,如果空气中本来就弥漫着音乐,你就会发现沉默没那么可怕。

电视啊,就好像一个自以为很了不起的、喋喋不休的、很爱大声说话的人,靠这样一个人来打发时间或者消除寂寞,倒是很不错。但是家人晚餐或好友相聚时,有这么一个人在场是很受打扰的,电视对“闲聊谈天”毫无帮助。 如果怕沉默带来的冷场,请不要给自己压力,不要逼自己随时要找话题。请优先把事情交给音乐来处理。

也可以学着享受沉默。看夜景的时候、两人散步的时候、三五好友一起下厨煮菜的时候, “正在做的事”本身就很有趣,沉默反而比喋喋不休更丰富,更值得回味。

Lesson05 把无谓的胜利丢给对方,懂得认输的人会说话

他怎么啦? 他也没怎么,他就只是跟别人意见不同的时候,老是把对方讲到哑口无言而已。厉害是厉害,但讨人厌。口头上败给他的人,心里都期待他出洋相。

当你不同意对方的时候,你可以语带保留,可以迂回地提醒

如果认个输并不会伤害到你的原则,我就建议你一笑置之,把那个无谓的胜利让给对方。这会显得你度量很大,对方也会很乐意跟你进一步合作。

舌战如果发生在情侣之间,那“认输”的益处就更大了。情侣之间和同事之间不同。情侣是因为相爱才在一起,不像同事是为了薪水才在一起。把优先级搞清楚以后, 自然懂得情侣之间维持住彼此的爱才是最重要的。在相爱的前提之下,又何必计较输赢呢?

Lesson06 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里

约会的时候,当然最好是三不五时地带着感情望着对方,让对方感觉到两人之间有暧昧的电流在传递,而不是“两个饿坏了的人聚在一起填饱肚子”。

约会就是约会,就是要含情脉脉,吃喝点菜都是“调情”的好机会。面对外文菜单,你可以嘲笑自己在外文上闹过什么笑话,让对方觉得你好亲切;也可以趁机讲一个自己去旅行时见识到的小风俗,让对方觉得你很见多识广。在这么做的时候,你当然要不时望着对方,带着一点点观察, 让对方充分感觉到,她在你眼中的存在。

讲到火锅要多辣的时候,看她有没有皱眉?看她有要起身的样子,虽然不用夸张到一个箭步移形换影去帮她拉椅子,但不妨贴心地告诉她,餐厅的化妆室在哪个方向。这些,都需要你保持“眼角观察”,但不必“端详审视”的。很多人以为懂美食美酒,就是有品位的人,我一点都不同意。懂美食美酒的无聊蛋,我见多了。跟这样的人聚会,你绝不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因为他们没有“以你为尊”,而是“以吃喝为尊”。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就算这个状态,只维持一顿饭的时间,也能让对方觉得“被重视”,如沐春风。看到没? “被重视”,是关键词喔,要紧的,就是那个“视”字啊。

对方不管说的是你心目中觉得多么无聊的事,只要你愿意让谈话继续,就请你忍住,不要说出这么 GAMEOVER 的话来。

遇上对方提起了一个你完全不想接的话题,不必急着要抵抗,而是轻巧地把对方热衷的话题,连接到一个很生活的方向,就行了。

Lesson08 话题卡住了,就换话题,不要恋栈

会卡住的话题,就让它摔破在地上

话题卡住了,就换话题,不要恋栈。 我知道有些话题你起了个头,是希望问出一个结果,或让对方知道某事,但卡住了就是卡住了,暂且丢开比较不会手忙脚乱,有机会再绕回来就可以了。 电影里的杀手每次忽然发现手枪里的子弹卡住了,或候用完没子弹了,就会改用拳脚进攻,很少坚持拿着已经没有子弹的枪当武器去敲人家的头。

如果在相聚的两小时里面,你有三次让对方开心的笑,那对方应该是绝对不会记得你曾经提过几个无聊的话题的

谈话是发生在当下的事情,很少人能同时听着你讲话,脑子里却一直惦记着三分钟前你讲了什么烂话题

Lesson09 问的问题越具体,回答的人越省力

问问题,最好有“退路”

有些相关的有趣的事可以讲,要不然,你的问题就应该是其他你有话可说的题目

我建议的发问方式,可以是先问两三个像是非题或选择题的具体问题,把对方有兴趣聊的范围给摸索出来,再用申论题往下问。

被你的问题所引导的人,其实不太会察觉你在掌控什么,因为气氛很愉快,他脑中就不会有警铃响起。别人这样对我的时候,我脑中也不会响警铃, 因为人都想找到知已,人都想被了,每次愉快的谈天,都像灵魂被按摩过一样,会让你以为“终于遇到知己”了。

当然很可惜的是,知己有时只是一个有明确目的,要利用你的人。图穷匕首见。

Lesson10 聊天时,每个人都想聊自己的感觉

古古和阿男即使是在最亲密、最如胶似漆的时候,很遗憾,他们也仍然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是世界的真相: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讲这个不是为了对情侣们泼冷水,而是做个简单的提醒: 聊天时,每个人都想聊自己的感觉。

这个看似很专心听你说话的人,嗯,我不知道她是不是你最好的朋友,但她无疑是你“最上道”的朋友。

处于这个状态的她,实在不太像什么“地球上最可靠的一双肩膀”,但你会喜欢她,这是一定的。所以,反过来, 当你自己想要被别人喜欢的时候,你只要把别人放在你自己的位置上来想,那就轮到你来扮演这个“最上道”的朋友了。
扮演这样一个朋友,最高原则非常简单:“尽量别让自己说出‘我’字。 ”

听起来很容易,但你可以试试看,跟朋友聊天十分钟,不要说出“我”字。

一个不断把话题丢给对方、让对方畅所欲言的、超级上道的人!

Lesson11 问题很尖锐,可以倒推回去两三步

如果问题这么尖锐,可以试着把心里假设的事,倒推回去两三步来问。

对方就不会那么难以承受,他知道你是关心,而不是在审问。

另外,在公事上,必须问出尖锐的问题时,我建议拿「抽象的第三方」来当替死鬼。

还有一种说法,可以尽量把对方听来刺耳的,有审判味道的字眼,改成用一些「具体的陈述」

虽然用字比较多,但也显得比较具体,不像是直接指责对方,而是要求对方就
问题也许尖锐,但并非出于恶意。

什么都不问,放给它烂,让老板毫无准备的
被全省经销商嘲笑,让教授在网络上被骂到狗血淋头完全溃不成军,让官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陶醉、像金鱼活在漂满自己排泄物的金鱼缸里面,一直吃进去再拉出来,这才是懒得管你去死的冷漠吧。
人生难免出现尖锐的问题。逃得过就逃,这是我们的天性,但逃不过的话,就处理吧。

Lesson12 适度的挑衅,绝对能让谈话热络

这类当事人苦笑但全场大乐的玩笑话,尺度的拿捏确实微妙,但无论如何奥斯卡是不会请一位对全场贵宾歌功颂德、唯命是从的人来主持的,因为那样典礼一定沈闷的,像坐在网球场边看一个选手跟一面墙壁对打一样沈闷。

适度的挑衅,绝对能让谈话热络, 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意见被重视、被探讨,而不是被一个完全没原则的人敷衍了事的点头称是、应付过去。

Lesson13 不想交浅言深的话,应该避开的地雷

人生处处有地雷,如果你没有被炸到,那只是因为你还没有踩到,不是因为你那区域这么好都没地雷的。

在这件事情上,请不要模仿我们这些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作风。我们做访谈时,常常在扮演谈话的探险者。我们的工作就是交浅言深,就是迈开大步在地雷区中奔窜,看看引发地雷时,是谁被炸到!这是观众看我们的原因,但这是表演,不是现实世界。

我们有主持人的工作身份做护身符,但一般人在生活中,可没有这样的护身符。

别人心里一旦对你有了芥蒂,化解起来总是要费一番工夫,何苦?

第一,对方很容易有苦衷的、不方便对不熟的人说的。 第二,是对方很容易有强硬立场的,谈起来容易起争执的

Lesson14 硬生生的报出数字,是很难给人留下印象的

这一招,还可以避开一些讲出口会有点尴尬的答案。

不过要能说出这种话来,还是需要事先为自己做一点功课,而且要视讲话的对象,而改变你高攀的对象。

但是,这是一个白目者意识高涨的时代,白目的人越来越理直气壮的活着,就算初次见面,直接问对方收入的状况也不再那么罕见了。

Lesson15 是去应酬,不是去打牌,谈话空档是很重要的

谈话、谈天,其实也是一样,空当是很重要的。

“喋喋不休”和“口才好”,完全是两件事。跟一个寡言的人共处一小时,是会很沉闷;但跟一个喋喋不休的人共处十分钟,应该你就会想掐死对方了。说话像机关枪而且很得意的人,也许可以试着改用比较古老的兵器:拉弓→放箭,拉弓→放箭。留一点空当,让听的人消化,只要你的话值得一听,不用担心,对方一样会见识到你威力的。

Lesson16 大部分人心中都会充满问号──悬疑式说话

跟朋友转述一件事的时候,每讲个几句,就稍稍停一下,看你朋友会不会问「然后呢?」「后来呢?」如果有这样追问,就表示你叙述事情的方法是吸引人的,但如果你停顿一下,你朋友却想都不想,就把话题转去别的地方,那就表示你讲得狠没意思

勾引别人继续听你说话,很像连续剧勾引观众继续看下去用的招式

人类有时候就是单纯到让人晕倒的动物,穴居时代开始,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真的已经很难没事会在马路上遇到一个“比大树还高”的野兽了,但大家还是忍不住要知道“后来呢?”

Lesson17 把故事爆点藏在后面, 很容易让人阵亡

你如果习惯把爆点藏在故事的后面,可能听你说话的人,熬不了那么久,就纷纷阵亡了。

石头和白水,能够煮成好喝得要命的汤?两个手掌大的画,就能卖两三百万?
这些就是很多人爱说的,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爆点。

如果有兴趣练习这种说话的方法,可以看看报纸或网路上的新闻,都喜欢用什么样的标题,来吸引读者把整则新闻看完。通常标题就是整则新闻的爆点。

Lesson18 幽默像走路,讲笑话像翻跟斗

很多笑话并不能带动话题喔。不但不能带动话题,有时还会停止话题。

请试着了解: 幽默感,跟笑话,是两件事。有的人讲话很有趣,很吸引人,但却很少讲什么「现成的」笑话。 就像很会煮菜的人,不会把罐头浓汤热一热就端给你喝,还期望你说「真好喝」。笑话不是万灵丹,谈话中一定需要万灵丹的话,好笑或有趣的故事,应该会比笑话有效果得多。

讲话幽默的人,就像走路好看的人,你跟她走在一起,会觉得很平常的走路,也是赏心乐事。而讲笑话比较像翻跟斗,翻得好不好姑且不说,但其实很少人喜欢跟一个没事就翻跟斗的人一起走路的。

Lesson19 倾听之外,适时重复对方句中的关键词眼

……每个说话的人,都需要从听话的那一方收到鼓励,才会更放开来往下说。只要你的反应是一种鼓励,不管对方是多有地位,多有深度的人,都会很受鼓舞,继续往下说。 你不必假装有深度,只要懂得欣赏别人的深度,已经是一种美德了。

Lesson20 带来惊叹号,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确实谁能带出惊叹号,谁就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未必是好印象。但似乎比起来完全被忽视,还是比较好的事吧。

这种事似乎强求不得,因为如果用演的,必须演得很自然,可是,如果设身处地的替听的人想一下,一定知道,用令人厌倦的方式说话,绝不会是优点的。

Lesson21 交谈不是有奖金的竞赛,别急着抢答

上次碰到那个女的,长得真是像那个明星啊,就是那个……

但是,除了这样的时候,在其他时候,说话的人并不喜欢被别人“帮忙”。

症状比较轻微的,是有一路“很怕别人觉得自己不懂”的人,明明是他来问你问题,但你才说没两句,她就要自作聪明的帮你下结论

但这样的事发生三次以后,说话的人就会不耐烦了,

他对你的印象,当然不可能好了。

在高手面前,装懂是没用的,只会自曝其短。最后就是珍惜遇到高手的机会,好好把道理听懂。生活又不是有奖金的抢答竞赛,请问你一直抢答做什么呢?

Lesson22 初次见面,应该说什么?

如果真的担心对方位阶太高,你报名字会打扰对方,那我建议你起码要做到“平等互报”

只要对方初次见面报了名字,你就应该也报上你的名字

至于类似跟网友的这种初次见面,我建议可以发挥一点侦探的推理常识

当然对方见到你本人之后,态度可能会起变化,地点也可能转移,但起码你会对这个人的心态掌握得多一点,也比较好拿捏自己该表现的态度

Lesson23 赞赏,观察对方最渴望的部分

要怎么样才能判断出对方想听到什么样的赞美呢?

能够做到上司和老板,应该是有基本智商的人, 要他们相信太离谱的赞美,

桌上相框或者电脑的桌面,展示着什么样的照片,通常是最明确的线索

东张西望就能看到的东西,当然就是对方愿意让别人看到的东西,可能也是他渴望被人提到或问起的东西。要是见不得人的东西,对方绝对藏得好好的

最渴望被人称赞的那部分

要做到这一点嘛……推理能力就很重要了

所以说,线索其实很多,只待有心人去观察,观察清楚再出手, 骂他或赞他,都会让他刻骨铭心,对你“另眼相看”。

Lesson24 自问自答,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想

很麻烦,不要想比较轻松。可惜她享受了这三秒的轻松,结果她整个周末的轻松就泡汤了。

“周末你帮我值班好不好? ”这是在交涉事情,虽然是小事,但仍是在交涉

电影里面,演练一个男生要第一次对一个女生开口,邀她一起出去玩时,常会出现这个男生在家里演练的画面,他一人分扮二角,自问自答,神经兮兮的,看电影的观众就笑了, 这是有点好笑,但很有用,因为透过这样的自问自答,你正在训练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想”的能力。

“周末你帮我值班好不好? 下个月换我帮你。 ”

如果演练之后,发现对方会有哪些招数,结果就设下阴险的陷阱,让对方无路

嗯,古古大概会成功,因为同事掉进她的陷阱了。但同事可能会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古古“可能的朋友”看待,这是古古在人际关系上付出的代价。下次如果账目上出了小问题,同事可能会在背后捅你一刀,反正你们没有要做朋友。

被借钱借怕了的人,都会由交涉经验中学习,如何应对别人来借钱。

“我妈妈在管”大概是很好用的说法,足以对抗“我太太生病了”这种重量级的理由。

Lesson25 在台上,把人当西瓜就糟了

1. 演讲的人,设身处地的站在台下观众的立场想,是最有用的原则。

2. 人能够集中精神「听事情」的单元,大概是十五分钟。也就是说,在每十五分
钟之内,对方如果能听进去一件你要告诉他的事(只有一件喔!)剩下的十四分钟
或十二分钟,他可以听些不要紧的闲话、扯谈、八卦、你问我答之类的。

3. 我的经验,一场演讲,能让人记住三件事,已经是非常好的演讲了。 剩下的时间,你就是逗他们开心,勾起他们的兴趣,调查他们的星座、从他们之中找几位看起来就人缘很好的人、站起来和你玩些问答或猜谜。

4. 不管他是自愿花钱买票、或者是被老师老板逼着来听你演讲。 只要你体谅他的疲劳,给他一些乐趣,以及两到三样有用的讯息,他就会觉得你是个非常好的演讲者,下次还愿意听你演讲。

Lesson26 乐在其中,跟长辈「凑趣」

这些话,其实都很容易“凑趣”的啊。只要你愿意,对顾客凑趣,对上司凑趣,对长辈凑趣,都不难。 难只难在,你有没有“乐在其中”而已。

如果一个做主人的人,懂得调整自己的心态,懂得“以宾客的乐趣为乐趣”,那么,一个做晚辈的人,一定也可以对他的“长辈”,调整心态,以长辈的乐趣为乐趣。一旦调整成功,你会发现, “凑趣”的陪他们说话,即使那个内容你已经听过了八九遍,也还是很轻松就能完成的事。

Lesson27 如果碰到对方,要求你跟他站在同一阵线

所有这些高高在上的,类似神明、君主、老大、总裁, 是不跟你谈心诉苦的。反之,会跟你诉苦的,才是把你当平等的人看待的、才是愿意跟你交朋友的。

容易受伤的部位,暴露在玩伴的面前,这样就能互相取得信任

但要说到距离感的化,我也遇过一些美女,家教超级好,在任何场合都从来不说一句别人的坏话。她们非常赏心悦目,但也会有不少人说,跟这类美女交不了朋友,因为完全没有推心置腹的感觉。

想要推心置腹吗?这个分寸要谨慎拿捏。如果你为了给对方推心置腹的感觉,
讲了其他不在场人的坏话,你就要准备好听你说话的对方可能会出卖你,拿你讲过的话去挑拨离间。但如果你完全不讲任何人任何事的坏话, 可能对方又觉得你这人很客套、很虚伪、没真情。

我的建议是,如果碰到对方,爱憎分明,而且要求你跟他站在同一阵线,你只能让对方尽情宣泄他的不满,但你要控制一下,不要忘形的加油添醋、不要为了讨好对方,就夸张的攻击别人。

只要你有疏导对方的情绪,对方就比较可能把你当朋友,但你也不至于讲很多不该讲的话,变成日后他去搬弄是非的把柄。

对方充满怨恨时,宁愿做无言又可爱的小丑,不要逞强当强出头的英雄,因为他只需要推心置腹的“感觉”,而不是生死之交。

Lesson28 烂话题,就像默默的闻到有人放了一个屁

l 听到烂话题,就像默默地闻到有人放了一个屁一样,既不必抓住不放,也不必追根究底,大家面带微笑,让它自动消失就好。

l 因为人嘛,活在当下,话出如风,谈话的节奏说变就变,大可不必费心的非要找一个平滑的方式,从无趣的话题“滑向”别的话题。干净利索的直接转弯就可以。

l 有不想多聊的话题,当然也就有不想多聊的人物,如果在聚会中,遇到了不想多聊的人,要如何不明显的“摆脱”对方呢?比较贱的招数是“嫁祸于人”

l 另外,也可以“用空间换取时间”,拉着你想摆脱的人,往饮料桌或食物桌迈进

l 不管多么想摆脱对方,眼睛千万不要露出冷淡的神色,怎样都要表现出“等一下有机会再跟你好好聊”的热情。世事多变化,谁知人生的下一回合,这个人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就算你此刻只想躲开她,也还是可以少树敌的,因为敌人是最恐怖的资产,拥有越多,你死越快。

Lesson29 你不是英国女王,离场不必惊动大家

l 如果只是客人之一,而且并不是主客,那你最好不必巴着主人讲话,也不必要主人一定细细观察你的伴手礼。你最好当个融入派对气氛的好客人,大方的参与别人谈话,欣赏音乐、美食,随便谈些最近看的影集,谈谈大家都是如何认识主人的,应该可以快速建立你和其他客人的联结了

古古这位爱当名媛的同学,并不是不知礼数,只是有时她的礼数对别人来讲是负担。很多人一定以为依照礼数,离开一个地方时,应该和大家都说一声再见。但实际上,如果大伙正玩得尽兴,而你却必须先离席的话,实在不必一一去告诉每个人你要先走了,你又不是要死了,大家还会再见面,你这样只会打扰其他人兴致,别人必须中断自己的玩乐或谈话,礼貌上假做关心的问你为什么要先走,无形中他们也被你提醒了时间,你就好像是一个长了腿的下课钟一样,当当当的叫大家“该下课啦”,这对一个气氛正热络的派对来说,当然很扫兴。

l 我会建议古古这个同学,要先离席,悄悄和主人报告一声,特别熟的朋友再说一声,就够了。

Lesson30 一个人很难「了解另一个人所受的苦」

“我懂你的苦,我懂你的委屈”的话,真的能安慰人吗?

有一半以上的人“不领这个情”

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 “你根本不可能了解我所受的苦! ”

“引蛇出洞”式的诉苦,白话文叫做“撒娇”。你同学跟你说: “我头发烫坏了,丑死了”的时候,是在“撒娇”“乞怜”,你要立刻表明“不会啊,很好看啊”,一切以此类推。

是好蛇,就呆在洞里,永远别出来。

Lesson31 开口找人帮忙时,要「大事化小」

古古回想,发现蒂娜每次找她帮忙时,都不像是来「求她」的,反而比较像是要邀她「一起做一件有益于双方的事」

另外一个找人帮忙时的重点,是「大事化小」。不要一次就一股脑的把整件事丢在对方头上,这样「轰」一声砸过去,对方很容易「咻」一声就溜了。

最好是把需要对方帮忙的事,拆解成很具体的,听了不会一下就失去耐心的、一个一个小步骤,然后先提出最小的要求,比较不会被立刻拒绝。

Lesson32 怎么说,让人不原谅你都难

这个女生道歉的第一招,一定是先发制人,一开口就把对方捧上天

把对方说成“最体谅的”、 “最宽厚的”、 “肚量最大的”、 “最开得起玩笑的”等等。接下来,当然要极力显示自己和对方的层次差了多远,对方在天上,自己就在地下;对方是凤凰,自己就是蛆,类似这种洒狗血的方式。

这样洒狗血,其实没什么格调,只能偶尔用在很极端、对方只差一公分就要枪毙你、千钧一发的时候。

要不然,我觉得比较受用的道歉方式,应该是把自己的过错,所造成的麻烦,先在自己脑子里过滤一下,然后,想一下可以采用的补救措施大概有哪些,接下来,就是勇敢地向对方说明自己犯了什么错,有多清楚这样的错给对方带来多大的麻烦,添了多少困扰,然后,当然就等着挨骂啦。不过因为你的道歉,充满“自我反省”的理性气氛,也许对方不会完全失控到甩你耳光的程度。对方骂到一个段落时,你再献上你想的解决之道,让对方感觉你不是百分之百的混蛋。虽然挨骂难免,但起码对方不会对你这个人完全失去信任吧。

Lesson33 只听字面的意思就做决定,恐怕机会就跑掉了

1. 如果古古说一定要十一点之前回家, 小戈就“喔”一声,然后就放弃继续邀看电影,这样就实在很难夸奖小戈有听懂的能力。因为人说话,常常是“语带保留”或者“话中有话”。你只听字面的意思,就做决定,恐怕机会就跑掉了。

2. 除了什么都说出口的二百五之外, 每个人都有不愿说白了的难言之隐。

3. 他的用字潜词、态度、眼神,可能会泄露线索给你,这时你就要抓得住那线索,才能循线索找到原因。

Lesson34 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就回一句赞美

名人就跟天气一样,是社交谈话中,最方便信手拈来的话题,名人另一点跟天气一样的,就是谁都可以骂两句: “什么鬼天气!烦死了! ”哈哈,功能很像吧?别人骂你一句,你回骂他一句,这叫吵架。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赞美,这就叫社交。如果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只是很礼貌的回答“谢谢。 ”这样是落落大方,也很好。 不过这一招通常适合天下第一美女或天下第一富豪,这类人常常被赞美到麻痹了。

Lesson35 是在巩固友谊?还是增加彼此的冷漠?

l 美国有个调查,说一般人最喜欢的名字,是自己姓名里的字。

l 人这么喜欢自己的名字,当别人给你写电子邮件、跟你讲电话时,如果三不五十提起你的名字,你专心而且认同的程度,多会因此大大提高!(当然你也可以用这招去对付别人,但呼唤名字时,请不要叫得太频繁,不然会像在“收惊”。)

l 同样,你也不能把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人,当成是面目糊涂的抽象名词。同学、同事、朋友,都不想被你当成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应付应付就好的抽象名词。下次,当你贪图方便,想按一个键就发出一百则罐头简讯,向朋友贺节的时候,想想对方的感受,想想你这么做真的是在巩固友谊吗?还是在增加彼此的冷漠,同时增加电信业者的营收?

Lesson36 黑手党为什么要开餐厅

古古和我们很多人很像,有观察但没推论

但如果是初次跟人相遇,对谈话的方向没什么把握,那不妨来一点观察加推论,应该比较能抓对方向

Lesson37 聚会只顾炒热气氛,不一定上道

l 去 KTV 的人,听别人唱歌是在尽公民应酬之义务,这样才能换取别人乖乖听自己唱歌的权利。

l 很明显的,大家愿意为 KTV 花钱,就是不只自己要唱,还要有人听一场气氛理想的聊天,其实追求的是一样的事:大家都有机会讲讲自己的事,也听听别人的事。更理想的话,快歌跟慢歌适当交错,有好笑的话题,也有透露心事的话题,那就绝对是一次另大家难忘的聚会。

l 唱 KTV 时,如果有这么一个人,懂得帮朋友们点歌,懂得有时选些特别搞笑或者有话题的歌给包厢里的人听或看。

l 我觉得为自己在乎的朋友们,偶尔创造这样的聚会聊天,会让大家觉得你是很温暖,很够意思的朋友。至于会不会把自己搞得太操劳呢?我建议可以多练习几次

Lesson38 招待客人别只用钱不用心

你关心一个人,就会找话跟他聊,让他说话。我相信“倾诉”是人的本能,是原始人就开始依赖的生存之道。

“倾诉”和“饿了必须吃东西”一样,是我们活下去的生存之道。 当然你关心一个人,你就会给他机会,让他对你倾诉,而不是一味的喂他吃松露喝白酒而已。所谓“用你的心“待客,无非就是关心你的客人,给他吃喝,但也给他机会倾诉,他要倾诉什么,他会自己找到机会说出来,只要你整晚三不五时给他这样的机会。

但练习关心别人,而且表现出你的关心,我觉得是非常值得的, 因为你生命中必须有你最在乎的人,你才会活得有滋味。而对那些你最在乎的人,你一定会关心,而且更重要的,是把你的关心表现出来,让他们收到。

Lesson39 说话别像网球发射机,只顾发射没感情

但这些都是借口,都改变不了听的人的不良感受。听的人就是会觉得,你只是把话从嘴里发射出来,就像练习打网球用的网球发射机那样,没感情的,一球接一球的射。

把话用你有感觉的方式讲出来,不要偷懒的依赖你那个行业里所有业界人士讲话的套路,即使不流畅、多费字句,都没关系的。

Lesson40 传达感情不只是会说话

如果你讲了「具体的事」而不是「抽象的道理」,听的人比较爱听,也比较

五十二张礼券,一个礼拜用一张

说话,无非是表达自己、打动别人。为什么口才流利的人,有时候一点都不讨人喜欢? 可能是因为他们讲话很空洞,只在乎自己说得爽, 从来不在乎听的人是什么感受。听的人,如果对你失去信心, 你的山盟海誓、夸夸其谈,都只是空洞的声音而已。 想要「言言有物」的人,最好能想想那个「物」是什么?才会抓得准自己该说多少话,在什么时候说,说完了以后要做什么。

人跟人沟通常有障碍,有时候对方就是跟你不同世界,怎样说都说不通,那也就只能尽力而为,人生本来就是这样子,尝试得越多,才越可能完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球截击的技术要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